CN213683195U - 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 - Google Patents

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83195U
CN213683195U CN202022459455.3U CN202022459455U CN213683195U CN 213683195 U CN213683195 U CN 213683195U CN 202022459455 U CN202022459455 U CN 202022459455U CN 213683195 U CN213683195 U CN 2136831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die
dismantling
early
lat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5945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健华
孟先华
沈长生
贺玲
严艳梅
缪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ble Concrete Formwork & Shoring Shaan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ble Concrete Formwork & Shoring Shaan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ble Concrete Formwork & Shoring Shaan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ble Concrete Formwork & Shoring Shaan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5945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831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831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831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包括顶板底模支撑部分和梁底支撑部分,楼顶板底模支撑部分由主梁、次梁和可调支柱构成梁梁支撑结构,梁底支撑部分具有梁底模托梁;梁底模托梁通过分布在其两端的两个螺杆型吊杆形成吊架结构,梁底支撑部分也由可调支柱承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显著减少支撑体系的搭设工作量,节省了搭设成本,提高了搭设效率;并利用更靠近楼顶板底模支撑顶面的优势,有效提高梁底模支撑部分高度调节操作的方便性和施工效率,从两个方面实现了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Description

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特别涉及一种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混凝土楼板,尤其在地下室与非标层时,层高较高,其梁通常也具有较大的结构尺寸和较重的重量,因此,在浇筑时其模腔底板需要较大的支撑力,以防止楼板及梁弯曲变形、确保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使用寿命。现有梁底模板的支撑通常是通过架设脚手架的方式,在梁底下方设置多层纵横交错的脚手架用钢管,通过脚手架铰接件固定在梁底的独立支撑柱上以支撑板底与梁底模板。这样,不仅架设工作量大,而且高度调整也不方便,严重影响模板架设工作效率。尽管本领域技术人员做出了许多改进,但总体仍然采用下方支撑的支撑方式,梁底模板架设工作量和高度调节的方便性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为此,需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梁底模支撑体系架设工作量大和高度调节操作不便的不足,提供一种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该支撑体系的梁底模支撑部分呈吊架结构,利用楼顶板底模支撑的可调支柱支撑,并通过螺杆型吊杆形成高度可调节结构。该体系可避免在梁底架设钢管脚手架和独立支撑柱,以显著减少搭设工作量,并利用更靠近楼顶板底模支撑顶面的优势,在楼顶板底模支撑上通过扳动吊杆上的高度调节螺母实现高度调节,且不会因层高变化而改变独立支柱高度或增减楼底模垫板厚度,可有效提高梁底模支撑部分高度调节操作的方便性和施工效率。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包括顶板底模支撑部分和梁底支撑部分,楼顶板底模支撑部分由主梁、次梁和可调支柱构成梁支撑结构,梁底支撑部分具有梁底模托梁;所述梁底模托梁通过分布在其两端的两个螺杆型吊杆形成吊架结构,梁底支撑部分也由所述可调支柱承载。
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支撑体系的楼顶板底模支撑部分呈梁支撑结构,梁底支撑部分借助楼顶板底模支撑部分的可调支柱承载,不需独立的梁底模独立支柱,也不需搭设相应的架手架,显著减少支撑体系的搭设工作量,节省了搭设成本,提高了搭设效率;并利用更靠近楼顶板底模支撑顶面的优势,在楼顶板底模支撑上通过扳动吊杆上的高度调节螺母实现高度调节,且不会因层高变化而改变独立支柱高度或增减楼底模垫板厚度,可有效提高梁底模支撑部分高度调节操作的方便性和施工效率,从两个方面实现了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吊杆呈T字形,吊杆通过T字形的竖杆段与所述梁底模托梁连接,吊杆通过T字形的横杆段悬挂。以利用T字形吊杆受力均衡的特性,确保吊杆的竖直段始终处于垂直向下的状态,为梁底模托梁始终处于平衡且稳定的状态提供保障。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可调支柱包括支柱立管和可调顶托,可调顶托包括顶托螺杆和顶帽,顶帽具有承载所述主梁的承载板,承载板的四个角各设有一根限位桩,四个限位桩用于形成对所述主梁以及搭在主梁上的次梁的横向滑动限制。以形成简单、稳定的支撑体系,确保安全性。其中,限位桩可采用圆杆、圆管、角钢、方钢、方管、扁钢或矩形管类结构形状。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承载板呈矩形,长度方向具有搭设两个所述主梁的空间,宽度方向搭设单根所述次梁的空间。以在主梁长度方向,构成主梁的相邻型材交接处形成并列布置的重合段,以方便搭设并提高主梁支撑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吊杆通过T字形的横杆段悬挂在所述主梁或者所述次梁上,且横杆段隐藏在所述主梁或者所述次梁的内部。每根吊杆只能挂在主梁或次梁中的一个构件上,同一根浇筑梁底模的吊杆通过支撑体系的同一种梁设置,在浇筑圈梁时,圈梁中两邻接的梁底模的多个吊杆需要分别悬挂在两种梁上。其中,主梁和次梁宜采用C形轻钢或矩形管型材,以利用材料的内部空间隐藏横杆段。在采用C形轻钢时,可利用C形的开口作为吊杆穿过的空间,C形轻钢的槽底壁由于承载横杆段,该槽底上开设长度小于横杆段长度,宽度大于横杆段和竖杆段直径中最大者的长条孔或仅能穿过竖杆段的穿设孔;在采用矩形管型材时,需要在承载横杆段的侧壁上开设长条孔,长条孔的长度大于横杆段长度与竖杆段直径之和的一半,并小于横杆段长度;或者,在该侧壁上开设仅能穿过竖杆段的穿设孔,并在相对的管壁上开设长度大于横杆段长度,宽度大于横杆段和竖杆段直径中最大者的长条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可调支柱包括支柱立管和早拆顶托,早拆顶托通过顶托调节螺杆和顶托调节螺母呈高度可调节地设在支柱立管上;早拆顶托具有可早拆楼顶底模的楼顶底模早拆结构;可调支柱上还设有迟拆构件,迟拆构件包括支柱迟拆顶板和用于连接梁底模承载梁的梁底模承载梁连接结构,梁底模承载梁用于悬挂所述吊杆,迟拆构件上还具有用于与支柱立管配合的底座定位套管;所述支柱迟拆顶板固定连接在顶托调节螺杆顶端。支撑体系通过早拆顶托形成楼顶板底模支撑部分相对于梁底模支撑部分早拆的早拆结构,而浇筑梁的混泥土厚度远大于楼顶板,需要支护更长时间,其作为迟拆部分与实际施工情况相吻合。通过楼顶板底模支撑部分的早拆,可实现支撑体系中大面积支撑构件的快速周转,提高利用率,降低施工成本。其中,楼顶板底模支撑部分的早拆通过拆除主梁和次梁实施,而可调支柱仍然通过迟拆顶板形成对楼顶板底模的点式支撑。梁底模承载梁宜采用C形轻钢或矩形管型材,以利用材料的内部空间隐藏横杆段。在采用C形轻钢时,可利用C形的开口作为吊杆穿过的空间,C 形轻钢的槽底壁由于承载横杆段,该槽底上开设长度小于横杆段长度,宽度大于横杆段和竖杆段直径中最大者的长条孔或仅能穿过竖杆段的穿设孔;在采用矩形管型材时,需要在承载横杆段的侧壁上开设长条孔,长条孔的长度大于横杆段长度与竖杆段直径之和的一半,并小于横杆段长度;或者,在该侧壁上开设仅能穿过竖杆段的穿设孔,并在相对的管壁上开设长度大于横杆段长度,宽度大于横杆段和竖杆段直径中最大者的长条孔。其中,底座定位套管套在顶托调节螺杆外周,并与支柱立管配合,可有效提高早拆顶托和迟拆构件与支柱立管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利于提高施工安全性。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早拆顶托包括活动套装在顶托调节螺杆上部的早拆滑套,早拆滑套支撑在早拆螺母上,早拆滑套外部焊接或一体形成有早拆托盘,早拆托盘上具有限制主梁滑动的主梁限位结构。以通过简单的结构达成可靠的早拆功能,并通过限位结构确保搭拆过程中主梁状态稳定。
再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梁限位结构包括早拆托盘两侧的翻边,以及位于早拆托盘前方的定位舌,定位舌凸出在支撑筋的前端上侧,支撑筋焊接固定在早拆滑套上,并与托举在上方的所述早拆托盘焊接固定。以有效确保主梁不纵横移动和翻转,并形成对主梁的可靠支撑。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迟拆构件包括迟拆底座,迟拆底座中部设有用于顶托调节螺杆穿过的中孔,迟拆底座由顶托调节螺母压在支柱立管顶端,迟拆底座上形成有向上延伸的连接耳;连接耳上设有用于与梁底模承载梁的梁底模承载梁连接结构,或者,连接耳上固定连接有梁底模承载梁连接构件,梁底模承载梁连接构件上设有所述梁底模承载梁连接结构;所述底座定位套管一体形成或焊接固定在迟拆底座的下端面上。以利用楼顶板底模支撑部分的可调支柱,并在楼顶板底模支撑早拆后,形成对梁稳固支撑。
再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梁底模承载梁连接构件呈矩形槽钢结构,迟拆底座上具有位于矩形槽钢两侧的两个连接耳,所述梁底模承载梁连接构件的两侧壁上设有多个螺栓穿设孔,螺栓穿设孔用于通过穿设螺栓分别与迟拆底座和梁底模承载梁固定连接,且螺栓穿设孔的数量大于或等于连接耳和梁底模承载梁对应端螺栓穿设孔数量之和。以通过选择不同的螺栓穿设孔组合与连接耳和梁底模承载梁,从而获得梁底模承载梁处于不同高度位置的支撑体系,进一步拓宽梁底模支撑高度调节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显著减少支撑体系的搭设工作量,节省了搭设成本,提高了搭设效率;并利用更靠近楼顶板底模支撑顶面的优势,有效提高梁底模支撑部分高度调节操作的方便性和施工效率,从两个方面实现了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中可调顶托的结构示意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吊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梁或次梁采用矩形管材时,吊杆穿设孔与吊杆尺寸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梁或次梁采用矩形管材时,吊杆穿设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轴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早拆顶托与第一种结构形式的迟拆构件组合的结构示意轴测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早拆顶托与第二种结构形式的迟拆构件组合的结构示意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图3,一种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包括顶板底模支撑部分和梁底支撑部分,楼顶板底模支撑部分由主梁1、次梁2和可调支柱3构成梁支撑结构,梁底支撑部分具有梁底模托梁4;所述梁底模托梁4 通过分布在其两端的两个螺杆型吊杆5形成吊架结构,并通过螺合在吊杆5上的吊杆螺母限制和调节梁底模托梁4的高度,梁底支撑部分也由所述可调支柱3 承载,可调支柱3采用盘扣脚手架的钢管支柱结构。
其中,所述吊杆5呈T字形,吊杆5通过T字形的竖杆段5a与所述梁底模托梁4 连接,吊杆5通过T字形的横杆段5b悬挂。所述可调支柱3包括支柱立管31和可调顶托32,可调顶托32包括顶托螺杆32a和顶帽,顶托螺杆32a下部螺合有顶托调节螺母12,顶托调节螺母12支承在支柱立管31顶端;顶帽具有承载所述主梁1的承载板32b,承载板32b的四个角各设有一根限位桩32c,四个限位桩32c用于形成对所述主梁1以及搭在主梁1上的次梁2的横向滑动限制,其中,图示的限位桩32c 为圆杆,也可以是圆管、角钢、方钢、方管、扁钢或矩形管等结构形状。承载板32b呈矩形,并通过长度方向的向下翻边进行结构加强,长度方向具有搭设两个所述主梁1的空间,宽度方向搭设单根所述次梁2的空间。
另外,主梁1和次梁2采用C形轻钢型材制成,并按C形槽开口朝上的方式设置。在主梁长度方向,构成主梁的相邻C形轻钢型材交接处形成并列布置的重合段。吊杆5中的一部分通过T字形的横杆段悬挂在所述主梁1,另一部分悬挂在次梁2上,且横杆段隐藏在对应所述主梁1或者所述次梁2的C形轻钢型材的凹槽内部。C形轻钢型材的C形开口作为吊杆穿过的空间,C形轻钢的槽底壁由于承载横杆段,该槽底上开设长度小于横杆段长度,宽度大于横杆段和竖杆段直径中最大者的长条孔;或者,仅能穿过竖杆段的穿设孔。
参见图4、图5,本实施例中的主梁1和次梁2也可采用矩形管材制成,并在主梁1和次梁2采用矩形管材制成时,在矩形管材承载吊杆5中横杆段的侧壁上开设长条孔,长条孔的长度L1大于横杆段长度L2与竖杆段直径d之和的一半,即 L1=L2+d/2,并小于横杆段长度,即L1<L2。当然,也可在该侧壁上开设仅能穿过竖杆段的穿设孔,并在相对的管壁上开设长度大于横杆段长度,宽度大于横杆段和竖杆段直径中最大者的长条孔,以提供吊杆穿过的空间。
本实施例中,顶托螺杆32a由管材制成,并形成外螺纹管状结构。
实施例2,参见图6,所述可调支柱3包括支柱立管31和早拆顶托,早拆顶托通过顶托调节螺杆7和顶托调节螺母12呈高度可调节地设在支柱立管31上;早拆顶托具有可早拆楼顶底模的楼顶底模早拆结构;可调支柱3上还设有迟拆构件,迟拆构件包括支柱迟拆顶板16和用于连接梁底模承载梁6的梁底模承载梁连接结构,梁底模承载梁6用于悬挂所述吊杆5,并采用C形轻钢型材制成,且按C形槽开口朝上的方向设置,迟拆构件上还具有用于与支柱立管31配合的底座定位套管15;所述支柱迟拆顶板16固定连接在顶托调节螺杆7顶端,支柱迟拆顶板16呈矩形,支柱迟拆顶板16长方与顶托调节螺杆7侧壁之间设有三角形加强撑板17。
其中,所述早拆顶托包括活动套装在顶托调节螺杆7上部的早拆滑套8,早拆滑套8支撑在早拆螺母9上,早拆滑套8上端形成有导向槽,导向槽通过在三角形加强撑板17的厚度方向与三角形加强撑板17配合,形成对早拆滑套8转动的限制,早拆滑套8外部焊接或一体形成有早拆托盘10,早拆托盘10上具有限制主梁1 滑动的主梁限位结构。所述主梁限位结构包括早拆托盘10两侧的翻边10a,以及位于早拆托盘10前方的定位舌11a,定位舌11a凸出在支撑筋11的前端上侧,支撑筋11焊接固定在早拆滑套8上,并与托举在上方的所述早拆托盘10焊接固定。所述迟拆构件包括迟拆底座13,迟拆底座13中部设有用于顶托调节螺杆7穿过的中孔,迟拆底座13通过与底座定位套管15焊接固定成一体。迟拆底座13由顶托调节螺母12压在支柱立管31顶端,迟拆底座13上形成有向上延伸的连接耳13a;连接耳13a上固定连接有梁底模承载梁连接构件14,梁底模承载梁连接构件14上设有所述梁底模承载梁连接结构;所述梁底模承载梁连接构件14呈矩形槽钢结构,迟拆底座13上具有位于矩形槽钢两侧的两个连接耳13a,所述梁底模承载梁连接构件14的两侧壁上设有多个螺栓穿设孔14a,螺栓穿设孔14a用于通过穿设螺栓分别与迟拆底座13和梁底模承载梁6固定连接,且螺栓穿设孔14a的数量大于或等于连接耳13a和梁底模承载梁6对应端螺栓穿设孔数量之和。
其中,位于中间位置的可调支柱3上早拆顶托与第一种结构形式的迟拆构件组合形成如图7所示的结构,迟拆底座13呈长条形,迟拆底座13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连接耳13a,以通过梁底模承载梁连接构件14与梁底模承载梁6练级。位于梁端或墙角处的可调支柱3上的早拆顶托与第二种结构形式的迟拆构件组合形成如图8所示的结构,迟拆底座13呈角尺形,迟拆底座13的角尺两边远端设有连接耳13a,以通过梁底模承载梁连接构件14与梁底模承载梁6练级。
本实施例中,迟拆底座13与底座定位套管15也可通过铸造、锻造和冲压等一体成型方法形成一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梁底模承载梁6也可同实施例1中主梁1和次梁2一样采用矩形管材制成,并在采用矩形管材制成时,结合,图4、图5,在矩形管材承载吊杆5 中横杆段的侧壁上开设长条孔,长条孔的长度L1大于横杆段长度L2与竖杆段直径d之和的一半,即L1=L2+d/2,并小于横杆段长度,即L1<L2。当然,也可在该侧壁上开设仅能穿过竖杆段的穿设孔,并在相对的管壁上开设长度大于横杆段长度,宽度大于横杆段和竖杆段直径中最大者的长条孔,以提供吊杆穿过的空间。
本实施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1和2中,梁底模托梁4采用采用C形轻钢型材制成,其C形槽开口朝下。显然,梁底模托梁4也可采用矩形管材、木方、竹方或扁钢等制成。
实施例1和2中,连接耳13a上设有直接用于与梁底模承载梁6的梁底模承载梁连接孔,连接孔构成所述连接结构。以减少中间连接构件,简化结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包括顶板底模支撑部分和梁底支撑部分,楼顶板底模支撑部分由主梁(1)、次梁(2)和可调支柱(3)构成梁支撑结构,梁底支撑部分具有梁底模托梁(4);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底模托梁(4)通过分布在其两端的两个螺杆型吊杆(5)形成吊架结构,梁底支撑部分也由所述可调支柱(3)承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5)呈T字形,吊杆(5)通过T字形的竖杆段与所述梁底模托梁(4)连接,吊杆(5)通过T字形的横杆段悬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支柱(3)包括支柱立管(31)和可调顶托(32),可调顶托(32)包括顶托螺杆(32a)和顶帽,顶帽具有承载所述主梁(1)的承载板(32b),承载板(32b)的四个角各设有一根限位桩(32c),四个限位桩(32c)用于形成对所述主梁(1)以及搭在主梁(1)上的次梁(2)的横向滑动限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32b)呈矩形,长度方向具有搭设两个所述主梁(1)的空间,宽度方向搭设单根所述次梁(2)的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5)通过T字形的横杆段悬挂在所述主梁(1)或者所述次梁(2)上,且横杆段隐藏在所述主梁(1)或者所述次梁(2)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支柱(3)包括支柱立管(31)和早拆顶托,早拆顶托通过顶托调节螺杆(7)和顶托调节螺母(12)呈高度可调节地设在支柱立管(31)上;早拆顶托具有可早拆楼顶底模的楼顶底模早拆结构;可调支柱(3)上还设有迟拆构件,迟拆构件包括支柱迟拆顶板(16)和用于连接梁底模承载梁(6)的梁底模承载梁连接结构,梁底模承载梁(6)用于悬挂所述吊杆(5),迟拆构件上还具有用于与支柱立管(31)配合的底座定位套管(15);所述支柱迟拆顶板(16)固定连接在顶托调节螺杆(7)顶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早拆顶托包括活动套装在顶托调节螺杆(7)上部的早拆滑套(8),早拆滑套(8)支撑在早拆螺母(9)上,早拆滑套(8)外部焊接或一体形成有早拆托盘(10),早拆托盘(10)上具有限制主梁(1)滑动的主梁限位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限位结构包括早拆托盘(10)两侧的翻边(10a),以及位于早拆托盘(10)前方的定位舌(11a),定位舌(11a)凸出在支撑筋(11)的前端上侧,支撑筋(11)焊接固定在早拆滑套(8)上,并与托举在上方的所述早拆托盘(10)焊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迟拆构件包括迟拆底座(13),迟拆底座(13)中部设有用于顶托调节螺杆(7)穿过的中孔,迟拆底座(13)由顶托调节螺母(12)压在支柱立管(31)顶端,迟拆底座(13)上形成有向上延伸的连接耳(13a);连接耳(13a)上设有用于与梁底模承载梁(6)的梁底模承载梁连接结构,或者,连接耳(13a)上固定连接有梁底模承载梁连接构件(14),梁底模承载梁连接构件(14)上设有所述梁底模承载梁连接结构;所述底座定位套管(15)一体形成或焊接固定在迟拆底座(13)的下端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底模承载梁连接构件(14)呈矩形槽钢结构,迟拆底座(13)上具有位于矩形槽钢两侧的两个连接耳(13a),所述梁底模承载梁连接构件(14)的两侧壁上设有多个螺栓穿设孔(14a),螺栓穿设孔(14a)用于通过穿设螺栓分别与迟拆底座(13)和梁底模承载梁(6)固定连接,且螺栓穿设孔(14a)的数量大于或等于连接耳(13a)和梁底模承载梁(6)对应端螺栓穿设孔数量之和。
CN202022459455.3U 2020-10-28 2020-10-28 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 Active CN2136831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59455.3U CN213683195U (zh) 2020-10-28 2020-10-28 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59455.3U CN213683195U (zh) 2020-10-28 2020-10-28 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83195U true CN213683195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62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59455.3U Active CN213683195U (zh) 2020-10-28 2020-10-28 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831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47708U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电梯进料平台悬挑支撑体系
CN212773624U (zh) 一种适用于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悬挂吊拉支撑装置
CN112160588A (zh) 一种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
CN101503908B (zh) 空间悬索结构式模板支撑平台的施工方法
CN201771172U (zh) 一种支撑架或脚手架
CN215803108U (zh) 一种附梁式吊篮
CN214498388U (zh) 组装式悬挑模板支撑排架
CN212582721U (zh) 一种基础车库顶板立塔塔吊承载平台
CN213683195U (zh) 含梁楼顶板底模支撑体系
CN111236610A (zh) 下挂式移动操作平台
CN212101770U (zh) 一种便于快速安拆的用于幕墙单元板块吊装的双轨道装置
CN213297136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钢筋桁架楼承板支撑结构
CN213654231U (zh) 一种用于挑檐支模的四角支撑平台架
CN215107150U (zh) 劲性梁浇筑支撑结构
CN106522542A (zh) 一种单机位液压爬模系统及其爬升方法
CN220014395U (zh) 一种智能集成装备平台系统贝雷架可周转安装架
CN214658791U (zh) 早拆头及早拆型楼底板支撑体系
CN216918390U (zh) 内爬式塔吊小型塔吊辅助屋面拆除结构
CN218595978U (zh) 一种可周转式手拉葫芦悬挂结构
CN219604170U (zh) 一种用于桥梁二次张拉的工作平台
CN216713826U (zh) 一种定型模板系统
CN217811167U (zh) 一种可调节塔吊预埋支腿标高的固定支托
CN218092003U (zh) 一种建筑结构狭小空间混凝土顶板支撑装置
CN215167848U (zh) 一种装配式可调节电梯井操作平台
CN212897484U (zh) 建筑工程用高空作业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