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82511U - 一种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82511U
CN213682511U CN202022332074.9U CN202022332074U CN213682511U CN 213682511 U CN213682511 U CN 213682511U CN 202022332074 U CN202022332074 U CN 202022332074U CN 213682511 U CN213682511 U CN 213682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ar
frame structure
fully assembled
cross
longitudinal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320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3320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82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82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82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ssembled She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包括:框架主体,框架主体包括横向设置的若干横梁、纵向设置的若干纵梁和竖向设置的若干立柱,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横向相邻的两个立柱,纵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纵向相邻的两个立柱,所有横梁与所有立柱可拆卸连接,所有纵梁与所有立柱可拆卸连接。本申请所提供的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所需构件全部由工厂预制,并运至现场组装,不需现场浇制或加工,简化了施工现场的施工工艺,实现了地面以上框架主体的全装配,对成本节约、管理简化、环境保护都有积极的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框架结构需要由施工现场地面由下向上一点一点向上浇制和加工,施工过程繁琐,不仅工期长、成本高,并且对施工现场的环境造成了影响。
综上所述,如何简化框架结构的施工过程、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并降低对施工现场环境的影响,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该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不需现场浇制或加工,简化了施工现场的施工工艺、节约了成本、缩短了工期、并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包括: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包括横向设置的若干横梁、纵向设置的若干纵梁和竖向设置的若干立柱,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横向相邻的两个立柱,所述纵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纵向相邻的两个立柱,所有所述横梁与所有所述立柱可拆卸连接,所有所述纵梁与所有所述立柱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竖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纵梁之间设置第一加强件,横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纵梁之间设置第二加强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件包括X形加强构件和辅柱,所述辅柱设置于竖向排列的相邻两个所述纵梁之间,所述X形加强构件的上部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立柱的后侧及处于所述X形加强构件的上部的所述纵梁的下部,所述X形加强构件的上部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辅柱的前侧和处于所述X形加强构件的上部的所述纵梁的下部;所述X形加强构件的下部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立柱的后侧及处于所述X形加强构件的下部的所述纵梁的上部,所述X形加强构件的下部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辅柱的前侧及处于所述X形加强构件的下部的所述纵梁的上部;所述第二加强件包括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横向相邻的两个纵梁的辅梁。
优选地,所述辅柱侧与所述纵梁之间通过肋板加强连接。
优选地,所述立柱包括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前侧和后侧的前立柱及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的中部的后立柱,每个所述前立柱包括若干竖直向上、且沿竖直排列设置的前柱,每个所述后立柱包括若干竖直向上、且沿竖直排列设置的后柱。
优选地,所述横梁的端部设置于竖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前柱之间,所述纵梁的一端设置于竖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前柱之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柱,所述横梁与所述前柱之间、所述纵梁与所述前柱之间、所述纵梁与所述横梁之间均通过三联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三联构件包括第一板面、第二板面及第三板面,所述第一板面分别连接于所述横梁及所述横梁下部的所述前柱,所述第二板面分别连接于与所述第一板面连接的所述横梁处于同一层间的所述纵梁、以及处于所述第一板面连接的所述横梁上部的所述前柱,所述第三板面连接于所述第二板面连接的所述纵梁。
优选地,同一层间的所述横梁及所述纵梁的承载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地,所有所述后柱首尾相连,相邻所述后立柱的所述后柱的断截面的高度错开,所述后立柱的所述后柱的截断面与对应的所述前柱的断截面的高度错开。
优选地,所述X形加强构件与所述立柱之间、所述X形加强构件与所述辅柱之间、所述肋板与所述辅柱之间均设置胶垫。
优选地,所述框架主体的所述纵梁、所述横梁及所述立柱之间的装配形式为传统木工榫接形式。
本申请所提供的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所需构件全部由工厂预制,并运至现场组装,不需现场浇制或加工,简化了施工现场的施工工艺,实现了地面以上框架主体的全装配,对成本节约、管理简化、环境保护都有积极的意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后柱和第二后柱的分布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X形加强构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前梁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前梁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前梁的截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后梁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后梁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辅梁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纵梁的主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纵梁的俯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纵梁的截面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肋板的俯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肋板的主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辅柱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前柱的主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前柱的侧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前柱的截面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后柱的主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后柱的侧视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二后柱的主视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二后柱的侧视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后柱的截面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二后柱的截面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三联构件的主视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三联构件的左侧视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三联构件的左侧视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三联构件的俯视图。
图1-30中:
1-前梁、2-前柱、3-前梁连接粗螺栓、4-X形加强构件、5-辅柱、6-肋板、7-后立柱、8-纵梁、9-三联构件、10-第一后柱、11-第二后柱、12-后梁、13-辅梁、14-第一牛角托、15-第二牛角托、16-直角托、17-螺纹套筒、18-第一插头、19-第一卡托、20-第一嵌槽、21-第一插槽、22-第二插头、23-第二嵌槽、24-第二卡托、25-第二插槽、26-第一燕尾槽、27-第二燕尾槽、28-第二板面、29-三联构件承载面、30-第一板面、31-第三板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该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不需现场浇制或加工,简化了施工现场的施工工艺、节约了成本、缩短了工期、并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请参考图1~30,一种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包括:框架主体,框架主体包括横向设置的若干横梁、纵向设置的若干纵梁8和竖向设置的若干立柱,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横向相邻的两个立柱,纵梁8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纵向相邻的两个立柱,所有横梁与所有立柱可拆卸连接,所有纵梁8与所有立柱可拆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框架主体包括若干层间,每层间的承载面包括横梁的承载面和纵梁8的承载面,横梁的承载面和纵梁8的承载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立柱的底部用于设置于地面上,所有立柱的排列方式包括横向排列和纵向排列,横梁设置于横向排列的两个相邻的立柱之间,纵梁8设置于纵向排列的两个相邻的立柱之间。
横梁、纵梁8和立柱为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按抽屉式框架的约束关系结合各构件的特点装配成框架主体,立柱、横梁和纵梁8装配节点水平位于层间区域。所有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对应螺栓紧固的位置预置有螺纹套筒17。
在框架主体的载荷体输入侧的横梁前侧设置螺孔,螺孔中可拆卸的设置前梁连接粗螺栓3,前梁连接粗螺栓3用于框架主体接收载荷体时连接平移平台吊具,用于定位平移平台吊具,使载荷体可以横向输入框架主体中。
所有横梁、纵梁8的横剖面的形状综合考虑了结构受力(有效梁高)、轨道通行需要(中间呈牛角状凸出)及尽可能减少自重的需要。纵梁8的前后形状也综合考虑了与立柱的装配关系需要而设置。
本申请所提供的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所需构件全部由工厂预制,并运至现场组装,不需现场浇制或加工,简化了施工现场的施工工艺,实现了地面以上框架主体的全装配,对成本节约、管理简化、环境保护都有积极的意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竖向相邻的两个纵梁8之间设置第一加强件,横向相邻的两个纵梁8之间设置第二加强件。第一加强件用于稳固竖向排列的纵梁8的安装稳定性,第二加强件用于稳固横向排列的纵梁8的安装稳定性,通过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的加强连接,增强了框架主体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第一加强件包括X形加强构件4和辅柱5,辅柱5设置于竖向排列的相邻两个纵梁8之间,X形加强构件4的上部第一端分别连接于立柱的后侧及处于X形加强构件4的上部的纵梁8的下部,X形加强构件4的上部第二端分别连接于辅柱5的前侧和处于X形加强构件4的上部的纵梁8的下部;X形加强构件4的下部第一端分别连接于立柱的后侧及处于X形加强构件4的下部的纵梁8的上部,X形加强构件4的下部第二端分别连接于辅柱5的前侧及处于X形加强构件4的下部的纵梁8的上部;第二加强件包括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横向相邻的两个纵梁8的辅梁13。
需要说明的是,X形加强构件4整体呈X形,一体结构成型,提高强度。辅柱5竖直设置,一端连接于上部的纵梁8,另一端连接于下部的纵梁8,在每个层间设置至少两根辅柱5,X形加强构件4贴合立柱和辅柱5设置,以增加X形加强构件4的安装稳定性。X形加强构件4通过螺栓分别与纵梁8、立柱和辅柱5可拆卸连接,在纵梁8、辅柱5和立柱上分别设置与螺栓匹配连接的螺纹套筒17,以便于拆装。
纵梁8的两侧设置第一牛角托14,顶部中心设置限位梁,立柱的正面投影与限位梁的正面投影宽度一致,以防止立柱阻挡载荷体放置于第一牛角托14的顶面,第一牛角托14的顶面为平面,与横梁的承载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第一牛角托14的底部为斜面,辅梁13的上部为矩形结构,下部为梯形结构,梯形结构的斜面与第一牛角托14的斜面贴合连接,且矩形结构的顶面与第一牛角托14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用于承载。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不仅可以加强框架主体的整体稳定性,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安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辅柱5侧与纵梁8之间通过肋板6加强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肋板6为五金件,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分别连接于侧柱和纵梁8,肋板6用于加强辅柱5和纵梁8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此外,还可以在其他连接部位也设置肋板6,比如在纵梁8与立柱之间或纵梁8与横梁之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立柱包括设置于框架主体前侧和后侧的前立柱及设置于框架主体的中部的后立柱7,每个前立柱包括若干竖直向上、且沿竖直排列设置的前柱2,每个后立柱7包括若干竖直向上、且沿竖直排列设置的后柱。
需要说明的是,一根前立柱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前柱2,一根后立柱7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后柱,最下方的前柱2和后柱的底部设置于地面,上部的前柱2底部分别与纵梁8和横梁连接,横梁包括前梁1和后梁12,前梁1搭在前柱2上部的第二牛角托15上,前柱2后侧设置直角托16,纵梁8通过直角托16与前柱2相连,后柱的顶部设置插头,底部设置插槽,所有后柱通过首尾相接的方式相连,后柱上设置嵌槽,纵梁8的另一端插入嵌槽中并通过紧固件连接。
后柱的侧面设置卡托,卡托上设置燕尾槽,后梁12设置与燕尾槽匹配插接的榫卯结构,榫卯结构卡入燕尾槽中并被卡托支撑,后梁12设置承载面,后梁12的承载面与前梁1的承载面、纵梁8的承载面均设置于同一水平面内。前柱2、后柱的形状综合考虑了装配需要及结构受力以及抽屉式框架的约束关系。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立柱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安装,且成本较低。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横梁的端部设置于竖向相邻的两个前柱2之间,纵梁8的一端设置于竖向相邻的两个前柱2之间,另一端连接于后柱,横梁与前柱2之间、纵梁8与前柱2之间、纵梁8与横梁之间均通过三联构件9连接。在安装时,先稳固前柱2和后柱,将横梁的端部连接于立柱的上端部,纵梁8的前端部搭装于立柱的上端部,便于调节横梁和纵梁8的承载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三联构件9的使用可以便于将横梁、前柱2和纵梁8连接在一起,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安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三联构件9包括第一板面30、第二板面28及第三板面31,第一板面30分别连接于横梁及横梁下部的前柱2,第二板面28分别连接于与第一板面30连接的横梁处于同一层间的纵梁8、以及处于第一板面30连接的横梁上部的前柱2,第三板面31连接于第二板面28连接的纵梁8。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板面30平行于横梁和前柱2所在的平面,第二板面28平行于纵梁8和前柱2所在的平面,第三板面31用于连接于纵梁8侧面设置的第一牛角托14的前端面和侧面,三联构件9与横梁、前柱2、纵梁8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三联构件9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安装,此外,三联构件9的顶部设置三联构件承载面29,与横梁的承载面、纵梁8的承载面均处于同一平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同一层间的横梁及纵梁8的承载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需要说明的是,同一层间的横梁及纵梁8的承载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可以保证载荷体由横梁的承载面进入框架主体内时始终处于水平运动,不会发生歪斜,以免载荷体与其他构件发生挤压变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有后柱首尾相连,相邻后立柱7的后柱的断截面的高度错开,后立柱7的后柱的截断面与对应的前柱2的断截面的高度错开。
需要说明的是,后柱包括第一后柱10和第二后柱,例如,第一根后立柱7包括若干竖直首尾连接的第一后柱10,第二根后立柱7包括若干竖直首尾连接的第二后柱,第一根后立柱7和第二根后立柱7相邻设置,第一根后立柱7的所有第一后柱10之间的装配节点与第二根后立柱7的所有第二后柱之间的装配节点之间均具有高度差,并且第一根后立柱7的所有第一后柱10之间的截断面与前侧对应的前柱2的截断面具有高度差,第二根后立柱7的所有第二后柱11之间的截断面与前侧对应的前柱2的截断面具有高度差,以增强后柱的抗震性。
第一后柱10的前后面分别设置第一卡托19,每个第一卡托19内均设置第一燕尾槽26,第一后柱10的顶部设置第一插头18,底部设置第一插槽21,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嵌槽20,第二后柱的前后面分别设置第二卡托24,每个第二卡托24内均设置第二燕尾槽27,第二后柱的顶部设置第二插头22,底部设置第二插槽25,两侧分别设置第二嵌槽2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X形加强构件4与立柱之间、X形加强构件4与辅柱5之间、肋板6与辅柱5之间均设置胶垫。
需要说明的是,胶垫具有缓冲的作用,防止X形加强构件4与立柱之间、X形加强构件4与辅柱5之间、肋板6与辅柱5之间发生碰撞。此外,为了进一步减少各部件之间的冲击,可以在所有部件的间隙均设置胶垫。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框架主体的纵梁8、横梁及立柱之间的装配形式为传统木工榫接形式。
本申请所提供的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的装配形式参照传统木工榫接形式,框架主体的所有立柱、纵梁8、横梁之间的连接在没有加强件及连接件的情况下即能稳定搭设,加强件、连接件及设置于所有立柱、纵梁8、横梁、加强件及连接件之间的胶垫用于增强受力及抵抗或缓冲不稳定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包括横向设置的若干横梁、纵向设置的若干纵梁(8)和竖向设置的若干立柱,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横向相邻的两个立柱,所述纵梁(8)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纵向相邻的两个立柱,所有所述横梁与所有所述立柱可拆卸连接,所有所述纵梁(8)与所有所述立柱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竖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纵梁(8)之间设置第一加强件,横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纵梁(8)之间设置第二加强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件包括X形加强构件(4)和辅柱(5),所述辅柱(5)设置于竖向排列的相邻两个所述纵梁(8)之间,所述X形加强构件(4)的上部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立柱的后侧及处于所述X形加强构件(4)的上部的所述纵梁(8)的下部,所述X形加强构件(4)的上部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辅柱(5)的前侧和处于所述X形加强构件(4)的上部的所述纵梁(8)的下部;所述X形加强构件(4)的下部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立柱的后侧及处于所述X形加强构件(4)的下部的所述纵梁(8)的上部,所述X形加强构件(4)的下部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辅柱(5)的前侧及处于所述X形加强构件(4)的下部的所述纵梁(8)的上部;所述第二加强件包括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横向相邻的两个纵梁(8)的辅梁(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柱(5)侧与所述纵梁(8)之间通过肋板(6)加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前侧和后侧的前立柱及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的中部的后立柱(7),每个所述前立柱包括若干竖直向上、且沿竖直排列设置的前柱(2),每个所述后立柱(7)包括若干竖直向上、且沿竖直排列设置的后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端部设置于竖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前柱(2)之间,所述纵梁(8)的一端设置于竖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前柱(2)之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柱,所述横梁与所述前柱(2)之间、所述纵梁(8)与所述前柱(2)之间、所述纵梁(8)与所述横梁之间均通过三联构件(9)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联构件(9)包括第一板面(30)、第二板面(28)及第三板面(31),所述第一板面(30)分别连接于所述横梁及所述横梁下部的所述前柱(2),所述第二板面(28)分别连接于与所述第一板面(30)连接的所述横梁处于同一层间的所述纵梁(8)、以及处于所述第一板面(30)连接的所述横梁上部的所述前柱(2),所述第三板面(31)连接于所述第二板面(28)连接的所述纵梁(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层间的所述横梁及所述纵梁(8)的承载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后柱首尾相连,相邻所述后立柱(7)的所述后柱的断截面的高度错开,所述后立柱(7)的所述后柱的截断面与对应的所述前柱(2)的断截面的高度错开。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X形加强构件(4)与所述立柱之间、所述X形加强构件(4)与所述辅柱(5)之间、所述肋板(6)与所述辅柱(5)之间均设置胶垫。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的所述纵梁(8)、所述横梁及所述立柱之间的装配形式为传统木工榫接形式。
CN202022332074.9U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 Active CN213682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2074.9U CN213682511U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2074.9U CN213682511U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82511U true CN213682511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58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32074.9U Active CN213682511U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82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7364A (zh) 一种轻量化铝合金车厢
CN213682511U (zh) 一种全装配类抽屉式框架结构
CN207792414U (zh) 片状式旧楼加装电梯的钢结构井架
KR100765719B1 (ko) 철골구조물용 가새의 보강구조
EA027653B1 (ru) Рама для кабины пассажирского или грузового лифта, кабина лифта и пассажирский или грузовой лифт
JP6274792B2 (ja) 建築物のラーメン架構
CN209872068U (zh) 一种框架式轻型复合轿底
CN212389051U (zh) 一种不同材质楼梯连接应用装置
CN109809278B (zh) 框架式轻型复合轿底
CN210032097U (zh) 一种加固行钢结构连接结构
JP2008512325A (ja) エレベータケージ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ケージを設置する方法
CN209523335U (zh) 一种建筑用消能减震结构
KR101760498B1 (ko) 기능이 향상된 합체 형태의 가설교량
CN202064623U (zh) 一种装配式整体升降脚手架
RU2468955C2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кабины для рабочей машины
CZ284868B6 (cs) Upevnění sedadel
KR101234560B1 (ko) 건축물 가새 구조
KR20110131336A (ko) 안전 작업대유닛
CN211242564U (zh) 一种大跨度工作展台
CN212896811U (zh) 一种抽屉式框架
CN215052156U (zh) 一种斜拉桥梁下0号托架支撑剪力件
CN219992931U (zh) 一种装配式木结构楼梯
CN215055687U (zh) 一种建筑模块和模块化建筑
CN213234421U (zh) 一种立柱和站房
CN214330042U (zh) 一种房屋建造主梁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