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77398U - 燃气管件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燃气管件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677398U CN213677398U CN202022616416.XU CN202022616416U CN213677398U CN 213677398 U CN213677398 U CN 213677398U CN 202022616416 U CN202022616416 U CN 202022616416U CN 213677398 U CN213677398 U CN 2136773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pipe fitting
- steering
- support frame
- sid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燃气管件转向装置,属于燃气管生产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分布在两侧的固定支撑架,两侧的固定支撑架之间还设有转向支撑架,固定支撑架和转向支撑架顶部均设有用于承载放置管件的卡槽,转向支撑架底部设有升降动力和旋转动力;升降动力用于推送转向支撑架上抬超出固定支撑架的高度以顶起管件;旋转动力用于驱动转向支撑架发生旋转。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中燃气管生产线中缺乏灵活转向机构的不足,拟提供燃气管件转向装置,可以对燃气管件进行灵活转向,并便于管件的前后传送,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管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燃气管件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燃气管的生产涉及多个工序之间的周转配合,尤其是在管件端部的连接接头安装好后,需要先对管件进行气密性检测,气密性检测结束后需要对同规格的管件进行分包捆扎,实践生产中为便于捆扎,对管件的捆扎数量和管件朝向是有要求的,因此捆扎前还需要对管件进行转向。目前行业内尚缺乏将管件从转向、传输、捆扎集成为一体的周转系统,尤其是如何使转向工序与前后段工序有效配合、实现管件的顺利传送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将有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中间工序周转的繁琐操作。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2223357,发明创造名称为:翻转设备及利用其实现板状工件翻转的方法,该申请案的翻转设备包括至少一翻转装置,每一翻转装置包括:一底架;一翻转托架,其第一侧边与底架的第一横梁铰接;一支撑组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在翻转托架的第一侧边上的托钩;一动力机构,与翻转托架动力连接;一控制机构,与动力机构控制连接;其中,控制机构控制动力机构动作并推动翻转托架以第一侧边为轴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翻转。该申请案旨在将板状工件进行翻转,但并不适用于对管件产品进行旋转转向操作。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0643220,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柔性产品用的180度翻转装置,该申请案包括翻转传送带、换向传送带、驱动翻转传送带运转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换向传送带运转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多个翻转滚筒;换向传送带设置有翻转传送带的下方;多个翻转滚筒呈半圆弧排布形成翻转辊组,翻转辊组围绕在翻转传送带任一端部的外侧,以使翻转辊组与翻转传送带之间形成翻转通道。该申请案的翻转装置无需借助定位机构或者旋转机构,翻转过程可随着翻转传送带的运动持续进行。同样地,该申请案也是进行翻转操作,也无法应用于对管件的旋转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燃气管生产线中缺乏灵活转向机构的不足,拟提供燃气管件转向装置,可以对燃气管件进行灵活转向,并便于管件的前后传送,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管件转向装置,包括分布在两侧的固定支撑架,两侧的固定支撑架之间还设有转向支撑架,固定支撑架和转向支撑架顶部均设有用于承载放置管件的卡槽,转向支撑架底部设有升降动力和旋转动力;升降动力用于推送转向支撑架上抬超出固定支撑架的高度以顶起管件;旋转动力用于驱动转向支撑架发生旋转。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固定支撑架侧边的周转架,周转架底部设有顶升动力,周转架包括高度逐渐降低的前承接段,前承接段的尾部向上延伸有中挡料段,中挡料段的顶部向后高度渐低延伸即为后承接段。
更进一步地,后承接段的尾部还设有向上延伸的尾挡料板。
更进一步地,前承接段长度延伸位置在固定支撑架的卡槽开口之间,且未到达固定支撑架的卡槽开口底部中心位置。
更进一步地,中挡料段的工作侧面和固定支撑架的卡槽工作面上均安装有缓冲层。
更进一步地,周转架的底部设有导向支腿,系统机架上对应设有分布在导向支腿两侧的导向轮。
更进一步地,周转架的前承接段和后承接段下方分别设有一导向支腿,周转架的顶升动力即安装于两组导向支腿之间;系统机架上对应在两组导向支腿的外侧设有导向轮,每一组导向支腿的外侧沿长度方向各有两个导向轮。
更进一步地,系统机架包括底部的底部机架和两侧边的支撑立板,支撑立板通过下方的支撑腿与底部机架相连,导向轮及周转架的顶升动力均设置在支撑立板上,其中周转架的顶升动力底端安装在支撑立板上,顶升端与周转架相连。
更进一步地,底部机架两侧分别设有滑移平台,支撑立板通过下方的支撑腿与滑移平台相连,且底部机架上设有滑轨,滑移平台底部设有与该滑轨相配合的滑块,且滑移平台侧边与推送动力相连,用于驱动两侧的滑移平台互相靠近或远离。
更进一步地,固定支撑架顶部开设有V形卡槽,转向支撑架在两侧固定支撑架之间延伸一定长度,转向支撑架顶部也设有V形卡槽,且卡槽两侧还设有向上延伸的侧挡板。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管件转向装置,可以将管件的承接、转向和后续传输集成在一条生产传输线上,避免繁琐的周转过程,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且整个输送过程均可实现自动化控制,操作方便,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适宜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管件转向装置,与管件相接触的承载侧面上均安装有可更换的缓冲层,用于缓冲管件直接碰撞的冲击,避免造成表面损伤。
(3)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管件转向装置,周转架底部设有导向支腿,该区域的系统机架上对应设有导向轮,用于对顶升过程进行有效导向,保持管件升降稳定。
(4)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管件转向装置,底部机架两侧分别设有滑移平台及对应配合滑轨,如此可以灵活调节两侧的固定支撑架以及周转架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长度的管件稳定支撑,应用更加广泛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管件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周转架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00、前输送架;101、前管体卡槽;102、前输送链;300、管件;400、前收料段;
200、支撑腿;201、支撑立板;202、导向轮;203、第一顶升动力;204、中间座;205、旋转动力;206、固定支撑架;207、转向支撑架;210、周转架;211、前承接段;212、中挡料段;213、后承接段;214、尾挡料板;215、导向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燃气管件转向装置,包括分布在两侧的固定支撑架206,两侧的固定支撑架206之间还设有转向支撑架207,固定支撑架206和转向支撑架207顶部均设有用于承载放置管件300的卡槽,转向支撑架207底部设有升降动力和旋转动力205;升降动力用于推送转向支撑架207上抬超出固定支撑架206的高度以顶起管件300;旋转动力205用于驱动转向支撑架207发生旋转。
具体地,如图1所示,转向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固定支撑架206侧边的周转架210,周转架210底部设有顶升动力,即第一顶升动力203,具体可采用气缸等多种顶升动力机构。如图2所示,每一侧的周转架210均包括高度逐渐降低的前承接段211,前承接段211的尾部向上延伸有中挡料段212,中挡料段212的顶部向后高度渐低延伸即为后承接段213,后承接段213的尾部还设有向上延伸的尾挡料板214;固定支撑架206顶部开设有用于放置管件300的卡槽,前承接段211长度延伸位置在固定支撑架206的卡槽开口之间,且未到达固定支撑架206的卡槽开口底部中心位置,使得当周转架210下降时,其前承接段211上的管件300能够顺着固定支撑架206的卡槽边缘落入卡槽内;而当周转架210再次上升时,其后承接段213能够将固定支撑架206卡槽内的管件300顶起传送。中挡料段212用于与管件300相接触的工作侧面,以及固定支撑架206用于与管件300相接触的卡槽工作面上均安装有可更换的缓冲层,用于缓冲管件300直接碰撞的冲击,避免造成表面损伤,可采用橡胶或其他行业内常用材质。同理,其他与管件300直接接触的部位也均可设置缓冲层。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撑架206顶部开设有V形开口卡槽用于承接管件300,两侧的固定支撑架206之间还设有中间座204,中间座204下方设有升降动力,具体可采用气缸等多种升降动力件,该升降动力用于驱动中间座204升降;中间座204上还设置有旋转动力205,具体可采用旋转气缸或电机等多种旋转动力件,转向支撑架207即与该旋转动力205的输出端相连接,由旋转动力205驱动旋转进行管件300转向。转向支撑架207具有一定延伸长度便于稳定支撑管件300,转向支撑架207的顶部也同样设为V形开口卡槽,且该V形开口卡槽的两侧还设有向上延伸一定高度的侧挡板,防止转向过程中管件300脱落。
本实施例的转向装置实际操作时:
a、前段工序加工检测完成的管件300经前输送架100输送而来,前输送架100内设有前输送链102,前输送架100尾端设有V形开口的前管体卡槽101,管件300经前输送链102输送到达前管体卡槽101内。
b、转向装置中,周转架210的初始高度位于前管体卡槽101下方,且前承接段211的前端延伸长度超出前管体卡槽101所在位置,第一顶升动力203启动向上顶升,则前承接段211前端即将前管体卡槽101内的管件300顶起,管件300沿前承接段211滑落至抵靠在中挡料段212处,此时管件300所在高度高于固定支撑架206所在高度,且管件300下方处于固定支撑架206顶部的开口卡槽区域内。
c、控制第一顶升动力203下降回位,则管件300回落至固定支撑架206顶部的开口卡槽内,即由两端的固定支撑架206支撑。转向支撑架207的初始高度低于固定支撑架206高度,此时启动中间座204下方的升降动力驱动中间座204顶升,则转向支撑架207上升将管件300顶起脱离固定支撑架206,再启动旋转动力205驱动转向支撑架207进行180°旋转,即将管件300两端进行转向,满足后续的捆扎工序要求。
d、转向完成后,同理,控制转向支撑架207下降回位,管件300回落至固定支撑架206内;再启动第一顶升动力203,此时则后承接段213向上顶起管件300,后承接段213的尾端延伸长度超出捆扎送料机构中前收料段400的前端位置,且后承接段213顶升后尾端高度与前收料段400的前端保持基本平齐,管件300沿后承接段213顺势到达下段工序的前收料段400上进行下一步输送。整个转向传输过程完成,后续经捆扎送料机构进一步送至捆扎承载机构进行捆扎操作。
本实施例中,利用转向装置设计,可以将管件300的承接、转向和后续传输集成在一条生产传输线上,避免繁琐的周转过程,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且整个输送过程均可实现自动化控制,操作方便,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适宜推广应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燃气管件转向装置,基本同实施例1,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周转架210的底部设有导向支腿215,该区域的系统机架上对应设有分布在导向支腿215两侧的导向轮202。具体地,该转向工序区域系统机架包括底部机架以及底部机架两侧的侧边机架,为更清楚显示转向机构的具体结构,对于系统机架部分尤其是底部机架部分未做图中显示;其中侧边机架包括有每一侧的支撑立板201,支撑立板201的底部两侧通过支撑腿200与底部机架相连,固定支撑架206底部亦与底部机架相连。周转架210的导向支腿215分别在前承接段211和后承接段213下方各设有一组,第一顶升动力203设置在两组导向支腿215之间,且第一顶升动力203底部安装在支撑立板201上,顶升端与周转架210相连;具体地,支撑立板201两侧对应设有两组导向轮202,每组导向轮202沿上下顶升方向各设有两个导向轮202,用于对顶升过程进行有效导向,保持管件300升降稳定。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燃气管件转向装置,基本同上述实施例,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底部机架两侧分别设有滑移平台,支撑立板201通过下方的支撑腿200与滑移平台相连,固定支撑架206亦设置在滑移平台上,且底部机架上设有与传输方向相垂直的滑轨,滑移平台底部设有与该滑轨相配合的滑块,且滑移平台侧边与推送动力相连,用于驱动两侧的滑移平台互相靠近或远离。如此可以灵活调节两侧的固定支撑架206以及周转架210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长度的管件300稳定支撑,应用更加广泛灵活。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燃气管件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在两侧的固定支撑架(206),两侧的固定支撑架(206)之间还设有转向支撑架(207),固定支撑架(206)和转向支撑架(207)顶部均设有用于承载放置管件(300)的卡槽,转向支撑架(207)底部设有升降动力和旋转动力(205);升降动力用于推送转向支撑架(207)上抬超出固定支撑架(206)的高度以顶起管件(300);旋转动力(205)用于驱动转向支撑架(207)发生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管件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固定支撑架(206)侧边的周转架(210),周转架(210)底部设有顶升动力,周转架(210)包括高度逐渐降低的前承接段(211),前承接段(211)的尾部向上延伸有中挡料段(212),中挡料段(212)的顶部向后高度渐低延伸即为后承接段(2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管件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后承接段(213)的尾部还设有向上延伸的尾挡料板(2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管件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前承接段(211)长度延伸位置在固定支撑架(206)的卡槽开口之间,且未到达固定支撑架(206)的卡槽开口底部中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管件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中挡料段(212)的工作侧面和固定支撑架(206)的卡槽工作面上均安装有缓冲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管件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周转架(210)的底部设有导向支腿(215),系统机架上对应设有分布在导向支腿(215)两侧的导向轮(2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管件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周转架(210)的前承接段(211)和后承接段(213)下方分别设有一导向支腿(215),周转架(210)的顶升动力即安装于两组导向支腿(215)之间;系统机架上对应在两组导向支腿(215)的外侧设有导向轮(202),每一组导向支腿(215)的外侧沿长度方向各有两个导向轮(20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管件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系统机架包括底部的底部机架和两侧边的支撑立板(201),支撑立板(201)通过下方的支撑腿(200)与底部机架相连,导向轮(202)及周转架(210)的顶升动力均设置在支撑立板(201)上,其中周转架(210)的顶升动力底端安装在支撑立板(201)上,顶升端与周转架(210)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管件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底部机架两侧分别设有滑移平台,支撑立板(201)通过下方的支撑腿(200)与滑移平台相连,且底部机架上设有滑轨,滑移平台底部设有与该滑轨相配合的滑块,且滑移平台侧边与推送动力相连,用于驱动两侧的滑移平台互相靠近或远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管件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支撑架(206)顶部开设有V形卡槽,转向支撑架(207)在两侧固定支撑架(206)之间延伸一定长度,转向支撑架(207)顶部也设有V形卡槽,且卡槽两侧还设有向上延伸的侧挡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616416.XU CN213677398U (zh) | 2020-11-12 | 2020-11-12 | 燃气管件转向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616416.XU CN213677398U (zh) | 2020-11-12 | 2020-11-12 | 燃气管件转向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677398U true CN213677398U (zh) | 2021-07-13 |
Family
ID=76732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616416.XU Active CN213677398U (zh) | 2020-11-12 | 2020-11-12 | 燃气管件转向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677398U (zh) |
-
2020
- 2020-11-12 CN CN202022616416.XU patent/CN21367739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121871U (zh) | 托辊全自动生产线用自动上料、输送、定尺切割机构 | |
CN113233159B (zh) | 双工位自动上下料装置及工件的上下料方法 | |
CN114772234B (zh) | 钢拱架智能化自动加工流水线 | |
CN111618587A (zh) | 球扁钢接长生产线及接长方法 | |
CN111517087A (zh) | 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上料装置 | |
CN213677398U (zh) | 燃气管件转向装置 | |
CN202895712U (zh) | 胎面供料系统 | |
CN211594258U (zh) | 一种应用于门板喷涂设备上的循环上下料机构 | |
CN213504646U (zh) | 燃气管件换向送料机构 | |
CN212768213U (zh) | 一种模具更换输送车 | |
CN209922141U (zh) | 集成化激光自动上下料机构 | |
CN112455778A (zh) | 一种燃气管的气密性检测、输送及捆扎生产系统 | |
CN209815068U (zh) | 一种托盘输送对齐装置 | |
CN111618598A (zh) | 球扁钢接长生产线及球扁钢切割装置 | |
CN213677342U (zh) | 一种燃气管的气密性检测、输送及捆扎生产系统 | |
CN112536761B (zh) | 一种用于汽车挠性节的全自动套管装置和方法 | |
CN213470840U (zh) | 一种辊道式抛丸机进出料装置 | |
CN212580831U (zh) | 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上料装置 | |
CN209773767U (zh) | 全自动焊接系统 | |
CN209777569U (zh) | 一种新型储能钒电池电堆生产输送装置 | |
CN111618597A (zh) | 球扁钢接长的焊接设备及接长方法 | |
JP2609905B2 (ja) | 搬送物載置台簡易昇降装置を備えた台車 | |
CN210231959U (zh) | 可扩展的塔库型激光自动上下料设备 | |
CN111619759A (zh) | 球扁钢的存放设备、储运装置及运输方法 | |
CN213504720U (zh) | 燃气管件周转用传送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