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76301U - 一种汽车车身的高度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车身的高度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676301U CN213676301U CN202022833911.6U CN202022833911U CN213676301U CN 213676301 U CN213676301 U CN 213676301U CN 202022833911 U CN202022833911 U CN 202022833911U CN 213676301 U CN213676301 U CN 2136763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utomobile body
- fixedly connected
- adjusting device
- sliding
- height adjus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的高度调节装置,涉及汽车生产加工领域,针对传统的汽车不能根据具体路况调节车身高度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车身主体,车身主体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外部螺纹套设有两个推板,所述车身主体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外部固定套设有连接套,两个连接套相互靠近的一侧铰接有推杆。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根据路况,自动调节车身高度,同时通过安装缓冲杆,对车身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身的高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汽车出厂后车身的高度是固定的,因此在路况较差的公路上行驶,很容易破坏车底部构件,虽然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汽车车身高度调节装置是空气悬架系统,但由于其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不适合普通的车辆,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车身的高度调节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车身的高度调节装置,解决了传统的汽车不能根据具体路况调节车身高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车身的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车身主体,车身主体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外部螺纹套设有两个推板,所述车身主体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外部固定套设有连接套,两个连接套相互靠近的一侧铰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底部铰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外部连接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外部固定套设有挡板,所述轴套的内部套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固定套设有车轮,所述转轴的中部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驱动装置的顶部连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轴套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槽,且滑动块滑动套设在第二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推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滑块,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一滑槽,且第一滑块滑动套设在第一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二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车身主体的底部开设有放置孔,所述缓冲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放置孔的内部开设有第三滑槽,且第三滑块滑动套设在第三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放置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缓冲杆的顶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双向螺杆、双轴电机、连接块、推板、缓冲杆、推杆、滑动块、挡板等结构,其中当双轴电机的输出轴正转时,控制两个推板相互远离,抵压固定套设在轴套上的挡板,从而推动转轴和车轮下移,抬升汽车车身高度,同时缓冲杆下移,推动两个滑动块相互远离,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该装置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不仅可以根据路况,自动调节车身高度,同时通过安装缓冲杆,对车身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车身的高度调节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车身的高度调节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双向螺杆、2双轴电机、3连接块、4推板、5车身主体、6缓冲杆、7车轮、8推杆、9滑动块、10轴套、11挡板、12固定板、13驱动装置、14橡胶垫、15转轴、16第二滑槽、17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本方案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汽车车身的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车身主体5,车身主体5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连接块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2,双轴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1,双向螺杆1的外部螺纹套设有两个推板4,车身主体5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缓冲杆6,缓冲杆6的外部固定套设有连接套17,两个连接套17相互靠近的一侧铰接有推杆8,推杆8的底部铰接有滑动块9,滑动块9的外部连接有轴套10,轴套10的外部固定套设有挡板11,轴套10的内部套设有转轴15,转轴15的外部固定套设有车轮7,转轴15的中部连接有驱动装置13,驱动装置13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驱动装置13的顶部连接有橡胶垫14。
本实施例中,轴套10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6,且滑动块9滑动套设在第二滑槽16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推板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滑块,放置槽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一滑槽,且第一滑块滑动套设在第一滑槽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滑动块9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二滑槽16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车身主体5的底部开设有放置孔,缓冲杆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放置孔的内部开设有第三滑槽,且第三滑块滑动套设在第三滑槽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放置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缓冲杆6的顶部。
工作原理,首先,当车辆行驶到凹陷路面时,控制双轴电机2的输出轴正转,从而带动双向螺杆1正转,从而推动螺纹套设在双向螺杆1外部的两个推板4相互远离,从而推动两个挡板11下移,从而带动固定套设在挡板11内部的轴套10下降,从而带动套设在轴套10内部的转轴15下降,从而带动固定套设在转轴15外部的车轮7下降,实现自动调节车身高度,同时两个缓冲杆6下降,带动连接套17下降,从而推动两个推杆8相互远离,从而带动两个滑动块9相互远离,对车身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当车辆行驶至凸起路面时,控制双轴电机2的输出轴反转,从而带动双向螺杆1反转,从而推动螺纹套设在双向螺杆1外部的两个推板4相互靠近,从而推动两个挡板11上升,从而带动固定套设在挡板11内部的轴套10上升,从而带动套设在轴套10内部的转轴15上升,从而带动固定套设在转轴15外部的车轮7上升,实现自动调节车身高度,同时两个缓冲杆6上升,带动连接套17上升,从而推动两个推杆8相互靠近,从而带动两个滑动块9相互靠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汽车车身的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车身主体(5),其特征在于,车身主体(5)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2),所述双轴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1),所述双向螺杆(1)的外部螺纹套设有两个推板(4),所述车身主体(5)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缓冲杆(6),所述缓冲杆(6)的外部固定套设有连接套(17),两个连接套(17)相互靠近的一侧铰接有推杆(8),所述推杆(8)的底部铰接有滑动块(9),所述滑动块(9)的外部连接有轴套(10),所述轴套(10)的外部固定套设有挡板(11),所述轴套(10)的内部套设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的外部固定套设有车轮(7),所述转轴(15)的中部连接有驱动装置(13),所述驱动装置(13)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所述驱动装置(13)的顶部连接有橡胶垫(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的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0)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6),且滑动块(9)滑动套设在第二滑槽(16)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的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滑块,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一滑槽,且第一滑块滑动套设在第一滑槽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的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9)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二滑槽(16)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的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主体(5)的底部开设有放置孔,所述缓冲杆(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放置孔的内部开设有第三滑槽,且第三滑块滑动套设在第三滑槽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的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缓冲杆(6)的顶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33911.6U CN213676301U (zh) | 2020-12-01 | 2020-12-01 | 一种汽车车身的高度调节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33911.6U CN213676301U (zh) | 2020-12-01 | 2020-12-01 | 一种汽车车身的高度调节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676301U true CN213676301U (zh) | 2021-07-13 |
Family
ID=76737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833911.6U Active CN213676301U (zh) | 2020-12-01 | 2020-12-01 | 一种汽车车身的高度调节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676301U (zh) |
-
2020
- 2020-12-01 CN CN202022833911.6U patent/CN21367630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57377B (zh) | 一种车身稳定系统 | |
CN104057856A (zh) | 可升降式后排座椅扶手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3676301U (zh) | 一种汽车车身的高度调节装置 | |
CN212028423U (zh) | 一种载货电梯曳引机的减震装置 | |
CN211032760U (zh) |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用可变式中控台 | |
CN208630410U (zh) | 座盆角度调节结构 | |
CN203739769U (zh) | 一种汽车中央扶手 | |
CN207226919U (zh) | 一种移动升降机构 | |
CN208896976U (zh) | 汽车踏板连接传动机构 | |
CN211032524U (zh) |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用升降式车体 | |
CN206157804U (zh) | 装载机驾驶室侧倾机构 | |
CN205952009U (zh) | 一种新型印刷机运送车架 | |
CN111082743B (zh) | 一种两翼式伸缩太阳能板的采能小车 | |
CN209634654U (zh) | 一种全地形电动助力三轮车 | |
CN204641441U (zh) | 一种加强型汽车座椅调节装置 | |
CN202089127U (zh) | 一种高度可调的顶扰流板 | |
CN220130062U (zh) | 一种汽车用控制装置 | |
CN215553890U (zh) | 一种三轮电动车后悬挂总成 | |
CN216892083U (zh) | 可自动升降的道路减速垫装置 | |
CN203392791U (zh) | 移动剪式举升机 | |
CN211308313U (zh) | 一种客车司机座椅 | |
CN217318024U (zh) | 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 | |
CN210212045U (zh) | 一种高效油门踏板 | |
CN221701022U (zh) | 一种自动化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装平台升降设备 | |
CN204701481U (zh) | 后驱动调高式汽车坐垫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