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72566U - 夹具组件 - Google Patents
夹具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672566U CN213672566U CN202022104310.1U CN202022104310U CN213672566U CN 213672566 U CN213672566 U CN 213672566U CN 202022104310 U CN202022104310 U CN 202022104310U CN 213672566 U CN213672566 U CN 2136725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mbedded
- limiting
- clamp assembly
- connecting rod
- plat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夹具组件,夹具组件包括:底座、转轴、轴承座、轴承、挡板、下板、第一限位孔、上板、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连杆、第一外螺纹、螺母和第一内螺纹;转轴的一端嵌入底座内;两个轴承座套设在转轴的外侧;轴承嵌入轴承座内;挡板与转轴的另一端相连接;下板与挡板相连接;至少四个第一限位孔分别贯穿两个下板;上板与下板相贴合;第一限位槽对称设置在下板的两端;第二限位槽对称设置在上板的两端;连杆的一端嵌入第一限位槽内,连杆与下板转动连接,且连杆的另一端嵌入第二限位槽内;第一外螺纹设置在连杆的外壁上;螺母套设在连杆的外侧;螺母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内螺纹,且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相适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夹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夹具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现有的工件焊接过程中需将工件放置在地面上进行加工,焊接时通常会移动或转动工件,来对各个点位进行焊接,工作效率低下,移动过程中易损伤零件,且容易使工作人员造成烫伤,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夹具工件,对工件支撑固定后,再进行加工,提高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提出一种夹具组件。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夹具组件,夹具组件包括:底座、转轴、轴承座、轴承、挡板、下板、第一限位孔、上板、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连杆、第一外螺纹、螺母和第一内螺纹;两个转轴分别对称设置在底座的两对侧,且两个转轴的一端分别嵌入两个底座内;两个轴承座分别套设在两个转轴的外侧,且两个轴承座分别嵌入两个底座内;两个轴承分别嵌入两个轴承座内,且两个轴承同时套设在两个转轴的外侧;两个挡板分别与两个转轴的另一端相连接;两个下板平行相对设置,且两个下板分别与两个挡板相连接;至少四个第一限位孔分别贯穿两个下板,且至少部分工件同时嵌入至少四个第一限位孔内;两个上板分别位于两个下板的上方,且两个上板分别与两个下板相贴合;四个第一限位槽分别对称设置在两个下板的两端;四个第二限位槽分别对称设置在两个上板的两端;四个连杆的一端分别嵌入四个第一限位槽内,四个连杆分别与两个下板转动连接,且四个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嵌入四个第二限位槽内;第一外螺纹设置在连杆的外壁上;四个螺母分别套设在四个连杆的外侧,且四个螺母分别与两个上板相贴合;螺母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内螺纹,且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相适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两个转轴分别对称设置在底座的两对侧,且两个转轴的一端分别嵌入两个底座内,以实现底座对转轴的支撑作用,从而提升转轴的稳定性;其次,通过将两个轴承座分别套设在两个转轴的外侧,且两个轴承座分别嵌入两个底座内,以实现底座对轴承座的固定作用,以提升轴承座的稳定性,从而提升转轴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将两个轴承分别嵌入两个轴承座内,且两个轴承同时套设在两个转轴的外侧,以实现轴承座对轴承的固定作用,以提升轴承的稳定性,以使转轴相对于底座转动,而不被干涉,减小转轴所受的摩擦力,从而确保转轴顺滑转动;再次,通过将两个挡板分别与两个转轴的另一端相连接,以实现转轴能够带动挡板同步转动的技术效果;再次,通过将两个下板平行相对设置,且两个下板分别与两个挡板相连接,以实现挡板对下板的固定作用,从而提升下板的稳定性,使下板与挡板同步转动,同时实现对工件的支撑作用,提升工件的稳定性;再次,至少四个第一限位孔分别贯穿两个下板,通过将部分工件同时嵌入至少四个第一限位孔内,以实现对工件的限位作用,以便于对工件进行定位,从而提升工件的稳定性,同时减小工件从夹具掉落的概率,以对工件夹持快速定位,提高夹持效率;再次,通过将两个上板分别位于两个下板的上方,且两个上板分别与两个下板相贴合,以实现在挡板对工件横向限位的同时,上板和下板对工件进行纵向夹紧,从而进一步提升工件的稳定性;再次,在下板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槽,上板的两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槽,通过将连杆的一端嵌入第一限位槽内与下板转动连接,以实现第一限位槽对连杆的限位作用,使连杆在相对于下板转动时不发生晃动,提升连杆的稳定性,在通过转动连杆将连杆的另一端嵌入第二限位槽内,以实现第二限位槽对连杆的固定作用,以使上板通过连杆连接来限位,避免上板在工件上方偏移,从而避免上板和下板连接不牢固,导致工件夹持不稳定的问题产生,实现对工件的进一步固定,从而进一步提升工件的稳定性;再次,在连杆的外壁上设置第一外螺纹,螺母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内螺纹,通过将旋拧螺母使螺母与上板相贴合,以使螺母紧压在上板上,从而实现上板紧紧将工件和下板压合的技术效果,进一步提升工件的稳定性,确保工件在翻转时不滑动或掉落。采用此种结构,在对工件进行夹紧时,将两个挡板扶正后,将工件放置在两个下板的上方,并使部分工件嵌入第一限位孔内,以对工件进行限位,此时,就算挡板转动,工件也不会轻易掉落,从而实现对工件快速限位和安装的技术效果;再将两个上板盖合在工件的上方,向上转动连杆,使连杆嵌入第二限位槽内,对连杆进行限位,以便于螺母的快速定位和安装;拧紧螺母,通过螺母的压力将工件紧压在下板上,可防止工件在转动时掉落,如此可对工件进行快速定位和夹持,从而确保工件的稳定性,以提升焊接效率;将工件放在两个挡板之间进行夹紧,通过将挡板与转轴连接,转动挡板,以实现挡板带动工件转动,从而实现对工件的不同位置焊接的技术效果,降低操作难度,提升焊接质量;在挡板上设置有上板和下板,以实现挡板对工件横向限位的同时,对上板和下板对工件进行纵向夹紧,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全方位固定,进一步提升工件焊接时的稳定性,保证工作效率,满足工业需求。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夹具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杆还包括:连接部和限位部;连接部嵌入第一限位槽内;限位部与连接部相连接,限位部与连接部相连接,且限位部嵌入第二限位槽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连接部嵌入第一限位槽内,以实现第一限位槽对连接部的限位作用,避免连接部发生晃动,使连杆能够相对于下板转动;其次,通过将限位部与连接部相连接,且限位部嵌入第二限位槽内,以实现第二限位槽对限位部的固定作用,避免限位部产生晃动,以实现对上板和下板连接的限位作用,以使上板与下板的位置快速对正,从而确保对工件的固定效果,提升工件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夹具组件还包括:连接孔和连接杆;四个连接孔分别贯穿四个连接部;四个连接杆分别穿过四个连接孔后,四个连接杆分别嵌入两个下板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连接孔贯穿连接部,连接杆穿过连接孔后,连接杆嵌入下板内,以使连接部与连接杆转动连接,从而使连杆与连接杆转动连接,即连杆与下板转动连接,以实现转动连杆使连杆嵌入第二限位槽之后,以使转动连杆快速进入第二限位槽内,从而实现对上板快速限位的技术效果,降低操作难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接部的直径等于第二限位槽的宽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连接部的直径设置为等于第二限位槽的宽度,以实现连接部嵌入第二限位槽内无间隙,以确保连杆与上板紧密贴合,从而将上板与下板连接,提升连接强度,以提升工件转动时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底座还包括:本体和保护壳;保护壳同时套设在转轴和轴承座的外侧,保护壳与本体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保护壳套设在转轴和轴承座的外侧,且保护壳与本体相连接,以实现对转轴和轴承座的保护作用,避免转轴在转动过程中外界对转轴产生干涉,造成转轴的损坏,影响产品的使用,同时避免灰尘进入轴承座内,延长产品的使用年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夹具组件还包括:盲孔和连接螺栓;盲孔内壁设置有第二内螺纹,且盲孔设置在本体的顶面上;连接螺栓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外螺纹,且连接螺栓穿过保护壳后,连接螺栓嵌入盲孔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盲孔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内螺纹,且盲孔设置在本体的顶面上,连接螺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通过将连接螺栓穿过保护壳嵌入盲孔内,旋拧连接螺栓,使连接螺栓紧压在本体上,以实现将保护壳固定在本体上,从而提升保护壳的稳定性,防止外界灰尘进入保护壳内,延长产品的使用年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夹具组件还包括:螺纹孔和顶丝;螺纹孔内壁设置有第三内螺纹,且两个螺纹孔分别设置在两个保护壳的顶部;顶丝的外壁设置有第三外螺纹,两个顶丝分别穿过两个螺纹孔后,两个顶丝分别与两个转轴相贴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螺纹孔的内壁设置有第三内螺纹,顶丝的外壁设置有第三外螺纹,螺纹孔设置在保护壳的顶部,通过将顶丝穿过螺纹孔,旋拧顶丝使顶丝贴合在转轴上,以通过顶丝对转轴的压力和摩擦力,将转轴的相对位置固定,实现对转轴的固定作用,以确保在一定点焊接时,工件在被固定的过程中转轴不产生转动,从而避免工件固定效果不理想,在对工件完成固定后旋拧顶丝,使顶丝远离转轴,可使转轴转动,从而对焊接位置进行调整,以对工件全方位焊接。
具体的,也可将电机与转轴连接,通过电机的自锁功能,来将转轴和工件位置锁定,防止工件在焊接时发生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夹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
图2为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夹具组件的A处放大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夹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夹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夹具组件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5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底座,101本体,102保护壳,12转轴,14轴承座,16轴承,18挡板,20下板,22第一限位孔,24上板,26第一限位槽,28第二限位槽,30连杆,301连接部,302限位部,32螺母,34连接杆,36连接螺栓,38顶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夹具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夹具组件,夹具组件包括:底座10、转轴12、轴承座14、轴承16、挡板18、下板20、第一限位孔22、上板24、第一限位槽26、第二限位槽28、连杆30、第一外螺纹、螺母32和第一内螺纹;两个转轴12分别对称设置在底座10的两对侧,且两个转轴12的一端分别嵌入两个底座10内;两个轴承座14分别套设在两个转轴12的外侧,且两个轴承座14分别嵌入两个底座10内;两个轴承16分别嵌入两个轴承座14内,且两个轴承16同时套设在两个转轴12的外侧;两个挡板18分别与两个转轴12的另一端相连接;两个下板20平行相对设置,且两个下板20分别与两个挡板18相连接;至少四个第一限位孔22分别贯穿两个下板20,且至少部分工件同时嵌入至少四个第一限位孔22内;两个上板24分别位于两个下板20的上方,且两个上板24分别与两个下板20相贴合;四个第一限位槽26分别对称设置在两个下板20的两端;四个第二限位槽28分别对称设置在两个上板24的两端;四个连杆30的一端分别嵌入四个第一限位槽26内,四个连杆30分别与两个下板20转动连接,且四个连杆30的另一端分别嵌入四个第二限位槽28内;第一外螺纹设置在连杆30的外壁上;四个螺母32分别套设在四个连杆30的外侧,且四个螺母32分别与两个上板24相贴合;螺母3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内螺纹,且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相适配。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通过将两个转轴12分别对称设置在底座10的两对侧,且两个转轴12的一端分别嵌入两个底座10内,以实现底座10对转轴12的支撑作用,从而提升转轴12的稳定性;其次,通过将两个轴承座14分别套设在两个转轴12的外侧,且两个轴承座14分别嵌入两个底座10内,以实现底座10对轴承座14的固定作用,以提升轴承座14的稳定性,从而提升转轴12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将两个轴承16分别嵌入两个轴承座14内,且两个轴承16同时套设在两个转轴12的外侧,以实现轴承座14对轴承16的固定作用,以提升轴承16的稳定性,以使转轴12相对于底座10转动,而不被干涉,减小转轴12所受的摩擦力,从而确保转轴12顺滑转动;再次,通过将两个挡板18分别与两个转轴12的另一端相连接,以实现转轴12能够带动挡板18同步转动的技术效果;再次,通过将两个下板20平行相对设置,且两个下板20分别与两个挡板18相连接,以实现挡板18对下板20的固定作用,从而提升下板20的稳定性,使下板20与挡板18同步转动,同时实现对工件的支撑作用,提升工件的稳定性;再次,至少四个第一限位孔22分别贯穿两个下板20,通过将部分工件同时嵌入至少四个第一限位孔22内,以实现对工件的限位作用,以便于对工件进行定位,从而提升工件的稳定性,同时减小工件从夹具掉落的概率,以对工件夹持快速定位,提高夹持效率;再次,通过将两个上板24分别位于两个下板20的上方,且两个上板24分别与两个下板20相贴合,以实现在挡板18对工件横向限位的同时,上板24和下板20对工件进行纵向夹紧,从而进一步提升工件的稳定性;再次,在下板20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槽26,上板24的两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槽28,通过将连杆30的一端嵌入第一限位槽26内与下板20转动连接,以实现第一限位槽26对连杆30的限位作用,使连杆30在相对于下板20转动时不发生晃动,提升连杆30的稳定性,在通过转动连杆30将连杆30的另一端嵌入第二限位槽28内,以实现第二限位槽28对连杆30的固定作用,以使上板24通过连杆30连接来限位,避免上板24在工件上方偏移,从而避免上板24和下板20连接不牢固,导致工件夹持不稳定的问题产生,实现对工件的进一步固定,从而进一步提升工件的稳定性;再次,在连杆30的外壁上设置第一外螺纹,螺母3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内螺纹,通过将旋拧螺母32使螺母32与上板24相贴合,以使螺母32紧压在上板24上,从而实现上板24紧紧将工件和下板20压合的技术效果,进一步提升工件的稳定性,确保工件在翻转时不滑动或掉落。采用此种结构,在对工件进行夹紧时,将两个挡板18扶正后,将工件放置在两个下板20的上方,并使部分工件嵌入第一限位孔22内,以对工件进行限位,此时,就算挡板18转动,工件也不会轻易掉落,从而实现对工件快速限位和安装的技术效果;再将两个上板24盖合在工件的上方,向上转动连杆30,使连杆30嵌入第二限位槽28内,对连杆30进行限位,以便于螺母32的快速定位和安装;拧紧螺母32,通过螺母32的压力将工件紧压在下板20上,可防止工件在转动时掉落,如此可对工件进行快速定位和夹持,从而确保工件的稳定性,以提升焊接效率;将工件放在两个挡板18之间进行夹紧,通过将挡板18与转轴12连接,转动挡板18,以实现挡板18带动工件转动,从而实现对工件的不同位置焊接的技术效果,降低操作难度,提升焊接质量;在挡板18上设置有上板24和下板20,以实现挡板18对工件横向限位的同时,对上板24和下板20对工件进行纵向夹紧,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全方位固定,进一步提升工件焊接时的稳定性,保证工作效率,满足工业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5所示,连杆30还包括:连接部301和限位部302;连接部301嵌入第一限位槽26内;限位部302与连接部301相连接,限位部302与连接部301相连接,且限位部302嵌入第二限位槽28内。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通过将连接部301嵌入第一限位槽26内,以实现第一限位槽26对连接部301的限位作用,避免连接部301发生晃动,使连杆30能够相对于下板20转动;其次,通过将限位部302与连接部301相连接,且限位部302嵌入第二限位槽28内,以实现第二限位槽28对限位部302的固定作用,避免限位部302产生晃动,以实现对上板24和下板20连接的限位作用,以使上板24与下板20的位置快速对正,从而确保对工件的固定效果,提升工件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夹具组件还包括:连接孔和连接杆34;四个连接孔分别贯穿四个连接部301;四个连接杆34分别穿过四个连接孔后,四个连接杆34分别嵌入两个下板20内。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连接孔贯穿连接部301,连接杆34穿过连接孔后,连接杆34嵌入下板20内,以使连接部301与连接杆34转动连接,从而使连杆30与连接杆34转动连接,即连杆30与下板20转动连接,以实现转动连杆30使连杆30嵌入第二限位槽28之后,以使转动连杆30快速进入第二限位槽28内,从而实现对上板24快速限位的技术效果,降低操作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和图5所示,连接部301的直径等于第二限位槽28的宽度。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连接部301的直径设置为等于第二限位槽28的宽度,以实现连接部301嵌入第二限位槽28内无间隙,以确保连杆30与上板24紧密贴合,从而将上板24与下板20连接,提升连接强度,以提升工件转动时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底座10还包括:本体101和保护壳102;保护壳102同时套设在转轴12和轴承座14的外侧,保护壳102与本体101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保护壳102套设在转轴12和轴承座14的外侧,且保护壳102与本体101相连接,以实现对转轴12和轴承座14的保护作用,避免转轴12在转动过程中外界对转轴12产生干涉,造成转轴12的损坏,影响产品的使用,同时避免灰尘进入轴承座14内,延长产品的使用年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4所示,夹具组件还包括:盲孔和连接螺栓36;盲孔内壁设置有第二内螺纹,且盲孔设置在本体101的顶面上;连接螺栓36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外螺纹,且连接螺栓36穿过保护壳102后,连接螺栓36嵌入盲孔内。
在该实施例中,盲孔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内螺纹,且盲孔设置在本体101的顶面上,连接螺栓36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通过将连接螺栓36穿过保护壳102嵌入盲孔内,旋拧连接螺栓36,使连接螺栓36紧压在本体101上,以实现将保护壳102固定在本体101上,从而提升保护壳102的稳定性,防止外界灰尘进入保护壳102内,延长产品的使用年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夹具组件还包括:螺纹孔和顶丝38;螺纹孔内壁设置有第三内螺纹,且两个螺纹孔分别设置在两个保护壳102的顶部;顶丝38的外壁设置有第三外螺纹,两个顶丝38分别穿过两个螺纹孔后,两个顶丝38分别与两个转轴12相贴合。
在该实施例中,螺纹孔的内壁设置有第三内螺纹,顶丝38的外壁设置有第三外螺纹,螺纹孔设置在保护壳102的顶部,通过将顶丝38穿过螺纹孔,旋拧顶丝38使顶丝38贴合在转轴12上,以通过顶丝38对转轴12的压力和摩擦力,将转轴12的相对位置固定,实现对转轴12的固定作用,以确保在一定点焊接时,工件在被固定的过程中转轴12不产生转动,从而避免工件固定效果不理想,在对工件完成固定后旋拧顶丝38,使顶丝38远离转轴12,可使转轴12转动,从而对焊接位置进行调整,以对工件全方位焊接。
具体的,也可将电机与转轴12连接,通过电机的自锁功能,来将转轴12和工件位置锁定,防止工件在焊接时发生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夹具组件,所述夹具组件用于夹持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组件包括:
底座;
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对侧,且两个所述转轴的一端分别嵌入两个所述底座内;
轴承座,两个所述轴承座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转轴的外侧,且两个所述轴承座分别嵌入两个所述底座内;
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分别嵌入两个所述轴承座内,且两个所述轴承同时套设在两个所述转轴的外侧;
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分别与两个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相连接;
下板,两个所述下板平行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下板分别与两个所述挡板相连接;
第一限位孔,至少四个所述第一限位孔分别贯穿两个所述下板,且至少部分所述工件同时嵌入至少四个所述第一限位孔内;
上板,两个所述上板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下板的上方,且两个所述上板分别与两个所述下板相贴合;
第一限位槽,四个所述第一限位槽分别对称设置在两个所述下板的两端;
第二限位槽,四个所述第二限位槽分别对称设置在两个所述上板的两端;
连杆,四个所述连杆的一端分别嵌入四个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四个所述连杆分别与两个所述下板转动连接,且四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嵌入四个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设置在所述连杆的外壁上;
螺母,四个所述螺母分别套设在四个所述连杆的外侧,且四个所述螺母分别与两个所述上板相贴合;
第一内螺纹,所述螺母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内螺纹,且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还包括: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嵌入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且所述限位部嵌入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组件还包括:
连接孔,四个所述连接孔分别贯穿四个所述连接部;
连接杆,四个所述连接杆分别穿过四个所述连接孔后,四个所述连接杆分别嵌入两个所述下板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
本体;
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同时套设在所述转轴和所述轴承座的外侧,所述保护壳与所述本体相连接;
其中,所述保护壳与所述挡板之间存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组件还包括:
盲孔,所述盲孔内壁设置有第二内螺纹,且所述盲孔设置在所述本体的顶面上;
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外螺纹,且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保护壳后,所述连接螺栓嵌入所述盲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组件还包括:
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壁设置有第三内螺纹,且两个所述螺纹孔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保护壳的顶部;
顶丝,所述顶丝的外壁设置有第三外螺纹,两个所述顶丝分别穿过两个所述螺纹孔后,两个所述顶丝分别与两个转轴相贴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04310.1U CN213672566U (zh) | 2020-09-23 | 2020-09-23 | 夹具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04310.1U CN213672566U (zh) | 2020-09-23 | 2020-09-23 | 夹具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672566U true CN213672566U (zh) | 2021-07-13 |
Family
ID=76749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104310.1U Active CN213672566U (zh) | 2020-09-23 | 2020-09-23 | 夹具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672566U (zh) |
-
2020
- 2020-09-23 CN CN202022104310.1U patent/CN21367256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672566U (zh) | 夹具组件 | |
CN110181398B (zh) | 一种汽车零部件工装夹具 | |
CN117754225A (zh) | 一种青贮机小喂入轮焊合工装 | |
CN108067802B (zh) | 一种增压器阀板焊接工装组合 | |
CN217799973U (zh) | 一种用于钢结构的翻转装置 | |
CN115971661A (zh) | 一种用于膜片焊接的辅助工具 | |
CN214868439U (zh) | 一种储气筒隔板焊接用定位装置 | |
JP3641655B2 (ja) | 鉄骨建入直し調整治具の防護カバー、および鉄骨建入直し調整治具 | |
KR102140439B1 (ko) | 원판 및 원형봉 용접 머신 | |
CN209969275U (zh) | 手动调节弯管工具 | |
CN212071143U (zh) | 一种加工弧形工件的加工中心 | |
KR0132800Y1 (ko) | 버스의 크로스멤버 용접용 고정장치 | |
CN221474354U (zh) | 一种夹具支架 | |
CN112975234A (zh) | 一种球锁的焊接夹具 | |
CN211661408U (zh) | 一种球锁的焊接夹具 | |
CN217800196U (zh) | 一种板材可调角度的倒角装置 | |
CN215546780U (zh) | 一种用于外圆形工件的加工用支撑座 | |
CN205660429U (zh) | 钻床及机用夹紧钳 | |
CN216030436U (zh) | 夹紧机构及对齿装置 | |
CN220542635U (zh) | 一种刚度试验工装 | |
CN220717854U (zh) | 普通钻床钻斜孔工装 | |
CN211387322U (zh) | 一种等离子切割用夹具 | |
CN215880779U (zh) | 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动件零件的加工夹具 | |
CN217452646U (zh) | 一种激光焊接旋转平台 | |
CN212360402U (zh) | 多角度调节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