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64812U - 卫生、环保的多格火锅 - Google Patents

卫生、环保的多格火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64812U
CN213664812U CN202021961302.2U CN202021961302U CN213664812U CN 213664812 U CN213664812 U CN 213664812U CN 202021961302 U CN202021961302 U CN 202021961302U CN 213664812 U CN213664812 U CN 2136648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ddle partition
grid
sanitary
chafing dish
parti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613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娟
王吉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ree Heart Jinan Catering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ree Heart Jinan Catering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ee Heart Jinan Catering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ree Heart Jinan Catering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613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648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648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648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环保的多格火锅,该火锅的锅体内侧壁呈弧形。锅体的中部设有四个中间隔板,各中间隔板的两侧边顺次衔接围成一个单元格。于两两中间隔板相衔接处分别设有一个径向延伸设置的侧边隔板,将锅体的外围分割成四个单元格。锅体内腔被中间隔板和侧边隔板分成多个独立单元格,中心的单元格能作多种用途使用,外围的单元格能够照顾到围坐在桌子各侧的每个人,方便多个人根据各自喜好加不同的汤料、食物,同时实现多口味调制,提升用餐体验。

Description

卫生、环保的多格火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锅,具体为一种被分割出多个格的火锅,该种火锅面向四面分别分割出一个单元格,并在中心形成一个单元格,方便照顾到围坐在桌子各面的人。
背景技术
火锅(HotPot)一般是指以锅为器具,以热源烧锅,以水或汤烧开来涮煮各类食物的烹调方式,同时亦可指这种烹调方式所用的锅具。典型的火锅食材包括各种肉类、海鲜类、蔬菜类、豆制品类、菌菇类、蛋类制品、粉丝等,将其放入煮开的清水或特制的高汤锅底烫熟后食用。有些吃法还会蘸上调味料一起食用。据考证,战国时期即有火锅,史人以陶罐为锅,到宋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十分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元代,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到明清时期,火锅不仅在民间流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用料是山鸡等野味。
火锅的特色为边煮边吃,或是锅本身具有保温效果,吃的时候食物仍热气腾腾,汤物合一。世界各地均有类似的料理,但主要在东亚地方特别盛行。火锅现吃现烫,辣咸鲜,油而不腻,解郁除湿,适于山川之气候,今发展为鸳鸯锅,麻辣、清淡各别,各取所需,根据个人的喜欢加不同的汤料、食物,老少咸宜,至冬之佳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卫生、环保的多格火锅,其能够照顾到围坐在桌子各侧的每个人,能够根据个人喜好加不同的汤料、食物,同时实现多口味调制,改善用餐体验。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格火锅,该火锅的锅体内侧壁呈弧形。锅体的中部设有四个中间隔板,各中间隔板的两侧边顺次衔接围成一个单元格。于两两中间隔板相衔接处分别设有一个径向延伸设置的侧边隔板,将锅体的外围分割成四个单元格。
本专利中,于锅体的中间形成的单元格可以用来容纳碳火或者盛装汤料,如清水或清汤或辣汤等。于锅体中心的四周形成的四个单元格用来盛装汤料。锅体的内侧壁设为弧形,使得外围的各单元格的底端面积相对上端口面积小很多,方便从单元格内向外捞出煮好的食物。
进一步,每个中间隔板与其两侧设置的侧边隔板顺次衔接并呈弧形。此时,四个中间隔板围成的单元格俯视看呈菱形状,外围的四个单元格俯视看呈扇形状。
进一步,至少对应部分中间隔板设有料兜。所述料兜以可拆卸方式被安装在中间隔板上且使得料兜能够相对中间隔板升降移动,兜腔的端口朝向中间隔板,端口与中间隔板的壁面之间形成有较小的间距。所述料兜的壁体设为网孔结构。优选地,所述料兜的底板倾斜设置,具体为自内侧向外向下方倾斜。
进一步,多个料兜至少一一对应分布在于所述锅体中心外围设置的四个单元格内。
进一步地,所述料兜的兜腔端口上侧设有竖直延伸的立板,立板的端部形成有突臂。所述中间隔板的上端形成有竖直延伸的凸条,凸条的顶面上形成有与所述突臂匹配的端槽。料兜通过立板顶端上设置的突臂挂在所述中间隔板上。优选地,所述料兜的立板上端形成有提杆,该提杆上套装有绝热套件。
进一步,所述料兜的立板上设有卡臂,所述中间隔板的凸条上设有与卡臂对应匹配的卡槽。所述突臂配置在所述端槽内时,所述卡臂的端部与所述中间隔板的侧壁之间有间距或与中间隔板的侧壁面接触。所述卡臂插入所述卡槽内时,能将所述料兜悬挂在所述中间隔板上。卡臂设置在立板的下部,靠近端口上方的位置,最好设置一对或更多个。
所述料兜上移,突臂移出端槽,当卡臂对应在卡槽设置的高度位置后,将卡臂沿径向向内移动便能够将所述卡臂插入卡槽内而将所述料兜悬撑在所述中间隔板上,此时,料兜的兜腔悬置在对应单元格的槽腔内。
进一步,所述料兜的顶壁外侧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撑杆,各撑杆相间地依次排列成面。优选地,各撑杆排列后所形成的面为斜面,且具体为自外向内向下倾斜的面。料兜的顶壁壁面可为水平面,优选为自外向内向下倾斜的斜面,即靠近中间隔板的一端位置相对较低,与自内侧向外向下方倾斜的底板配合使得端口呈缩口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兜腔内盛装的材料漏出。
有益效果:依本专利方案形成的火锅,其锅体的内腔被中间隔板和侧边隔板分割成五个独立的单元格,处于中心的一个单元格可作多种用途使用,如用于盛装碳火,作为热源的容纳部分;或者用于盛装清水,用于盛装飘起的浮沫,而不需要另外寻找盛装浮沫的碗碟等器具,就地完成浮沫的清除操作,方便且不容易出现事故问题;盛装清水时还能为食用辣或者过油口味的客人提供二次清涮的作用,降低辣味或清理掉部分粘附在食物表面的油;或者用于盛装辣汤,为不敢食用辣为的人提供体验机会等,有助于改善用餐体验。
顺次衔接的中间隔板和侧边隔板整体形成弧形,使得整个火锅的造型向古钱状,外观美观,且与锅体呈弧面的侧壁向匹配,使得四周的四个单元格边角不容易累积食物,方便将煮好的食物捞起,提升用餐体验。
设置料兜后,能够将投放的菌类、葱、姜、蒜、其他大料等放在料兜内,不会在食用过程中被捞起,有助于改善客人的用餐体验,菌类、葱、姜、蒜、大料等悬在料兜的兜腔内,不会影响到烹制出的烫的口味。料兜上匹配排列成面的撑杆且使得料兜能够相对中间隔板升降并固定在某一高度位置,能够方便捞起煮好的食材,方便食用,且还能避免食材煮制的时间过长影响口感,使得食客获得好的用餐体验。提杆上套装的绝热套件能够方便完成此操作。撑杆排列成的面为自外侧向内向下倾斜的面,有助于避免捞起的食物滑落向锅体的槽腔内。当料兜相对中间隔板处于下部时,撑杆的端部与锅体的侧壁接触或形成有较小的间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俯视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轴向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实施方案二的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状态一)。
图5为本专利实施方案二的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状态二)。
图中:10锅体,1中间隔板,11凸条,11a端槽,11b卡槽,2侧边隔板,3单元格,4料兜,41兜腔,41a端口,42突臂,43提杆,44撑杆,45卡臂。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3所示卫生、环保的多格火锅,该火锅的锅体10内侧壁呈弧形。锅体10的中部设有四个中间隔板1,各中间隔板1的两侧边顺次衔接围成一个单元格3。于两两中间隔板1相衔接处分别设有一个径向延伸设置的侧边隔板2,将锅体10的外围分割成四个单元格3。于锅体10的中间形成的单元格可以用来容纳碳火或者盛装汤料,如清水或清汤或辣汤等。于锅体中心的四周形成的四个单元格用来盛装汤料。锅体的内侧壁设为弧形,使得外围的各单元格的底端面积相对上端口面积小很多,方便从单元格内向外捞出煮好的食物。
如图,每个中间隔板1与其两侧设置的侧边隔板2顺次衔接并呈弧形。四个中间隔板围成的单元格从俯视向看呈菱形状,外围的四个单元格从俯视向看呈扇形状。
中间隔板的上端面可以与锅体的端口端面平齐或者相对锅体的端口端面向下延伸一定距离,也可以相对锅体的端口端面向上延伸一定距离。同理,侧边隔板的上端面可以与锅体的端口端面平齐或者相对锅体的端口端面向下延伸一定距离,也可以相对锅体的端口端面向上延伸一定距离。中间隔板的上端面与侧边隔板的上端面可以平齐。
如图4至图5所示,对应中间隔板1设有料兜4。所述料兜4以可拆卸方式被安装在中间隔板1上且使得料兜4能够相对中间隔板1升降移动,兜腔41的端口41a朝向中间隔板1,端口41a与中间隔板1的壁面之间形成有较小的间距。所述料兜4的壁体设为网孔结构。如图示,优选地使得所述料兜4的底板倾斜设置,具体为自内侧向外向下方倾斜。
四个料兜4一一对应分布在于所述锅体10中心外围设置的四个单元格3内。料兜4在径向上长度一般控制在1/3至2/3锅体上端口的半径长度范围内,优选料兜的径向长度为锅体上端口半径长度的1/2附近。同时要求料兜的径向长度小于锅体下端的半径长度,优选为锅体下端的半径长度的2/3。
所述料兜4的兜腔41端口41a上侧设有竖直延伸的立板,立板的端部形成有突臂42。所述中间隔板1的上端形成有竖直延伸的凸条11,凸条11的顶面上形成有与所述突臂42匹配的端槽11a。料兜4通过立板顶端上设置的突臂42挂在所述中间隔板4上。优选地,所述料兜4的立板上端形成有提杆43,该提杆43上套装有绝热套件。通过提杆43能够使得料兜相对中间隔板移动。所述提杆43的端部向上延伸且始终至少有部分延伸至所述锅体的端口外。
所述料兜4的立板上设有在竖直方向上相间设置的一对卡臂45,所述中间隔板1的凸条11上设有与卡臂45对应匹配的卡槽11b。
所述突臂42配置在所述端槽11a内时,所述卡臂45的端部与所述中间隔板1的侧壁之间有间距或与中间隔板的侧壁面相接触。
所述卡臂45插入所述卡槽11b内时,能将所述料兜4悬挂在所述中间隔板1上。卡臂45设置在立板的下部,靠近端口41a上方的位置。
参照图4、图5,所述料,4上移,突臂42移出端槽11a,当卡臂45对应在卡槽11b设置的高度位置后,将卡臂45沿径向向内移动便能够将所述卡臂45插入卡槽11b内而将所述料兜4悬撑在所述中间隔板1上,此时,料兜4的兜腔41悬置在对应单元格3的槽腔内。
进一步,所述料兜4的顶壁外侧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撑杆44,各撑杆44相间地依次排列成面。如图,优选地,各撑杆44排列后所形成的面为斜面,且具体为自外向内向下倾斜的面。料兜4的顶壁壁面可为水平面。
需要说明的是,由撑杆排列形成的面板结构包含使用筛板或网状板代替相间排列布置的撑杆的情形。
设置的料兜用于盛装调制烫的味道的菌类、葱、姜、蒜辣椒、以及其他材料等的部分或全部,防止在食用过程中频繁被捞起,影响到用餐体验。料兜的网孔结构的目数可以不同,具体可以根据所盛装的材料的情况确定、选用。俯视方向上,料兜可以呈弧形的条状或直条状。将调制烫味的菌类、葱、姜、蒜、辣椒、大料等的部分或全部放在料兜内,这些材料会悬在料兜的兜腔内,端口41a呈缩口状且与中间隔板的壁面相接触或仅形成有小的间隙,能够避免盛装的料外漏。不排除在端口41a处设置挡板的方案。
料兜上端匹配上排列成面的撑杆且使得料兜能够相对中间隔板升降并固定在某一高度位置,方便捞起煮好的食材,方便食用,能避免食材煮制的时间过长影响口感。撑杆排列成的面为自外侧向内向下倾斜的面,有助于避免捞起的食物滑落向锅体的槽腔内。当料兜相对中间隔板处于下部时,撑杆的端部与锅体的侧壁接触或形成有较小的间隙。
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卫生、环保的多格火锅,其特征在于:该火锅的锅体内侧壁呈弧形;锅体的中部设有四个中间隔板,各中间隔板的两侧边顺次衔接围成一个单元格;于两两中间隔板相衔接处分别设有一个径向延伸设置的侧边隔板,将锅体的外围分割成四个单元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环保的多格火锅,其特征在于:每个中间隔板与其两侧设置的侧边隔板顺次衔接,整体上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卫生、环保的多格火锅,其特征在于:至少对应部分中间隔板设有料兜;所述料兜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中间隔板上且能够相对中间隔板升降移动,兜腔的端口朝向中间隔板,端口与中间隔板的壁面之间形成有间距;所述料兜的壁体设为网孔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生、环保的多格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兜的底板倾斜设置,具体为自内侧向外向下方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生、环保的多格火锅,其特征在于:多个料兜至少一一对应分布在于所述锅体中心外围设置的四个单元格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生、环保的多格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兜的兜腔端口上侧设有竖直延伸的立板,立板的端部形成有突臂;
所述中间隔板的上端形成有竖直延伸的凸条,凸条的顶面上形成有与所述突臂匹配的端槽;料兜通过立板顶端上设置的突臂挂在所述中间隔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卫生、环保的多格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兜的立板上端形成有提杆,该提杆上套装有绝热套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卫生、环保的多格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兜的立板上设有卡臂,所述中间隔板的凸条上设有与卡臂对应匹配的卡槽;
所述突臂配置在所述端槽内时,所述卡臂的端部与所述中间隔板的侧壁之间有间距或与中间隔板的侧壁面接触;
所述卡臂插入所述卡槽内时,能将所述料兜悬挂在所述中间隔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卫生、环保的多格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兜的顶壁外侧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撑杆,各撑杆相间地依次排列成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卫生、环保的多格火锅,其特征在于:各撑杆排列后所形成的平面为斜面,且具体为自外向内向下倾斜的面。
CN202021961302.2U 2020-09-08 2020-09-08 卫生、环保的多格火锅 Active CN2136648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1302.2U CN213664812U (zh) 2020-09-08 2020-09-08 卫生、环保的多格火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1302.2U CN213664812U (zh) 2020-09-08 2020-09-08 卫生、环保的多格火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64812U true CN213664812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47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61302.2U Active CN213664812U (zh) 2020-09-08 2020-09-08 卫生、环保的多格火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648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64812U (zh) 卫生、环保的多格火锅
JP2007209458A (ja) 味噌味食品の調理器具及び調理方法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259299A (zh) 一种低碳便民餐的加工设备与工艺配方
US20170143163A1 (en) Cooking pan
Smith District Six Huis Kombuis
CN207107420U (zh) 方便食品及包装盒
Rorer Fifteen New Ways for Oysters
Boxer Arabella Boxer's book of English food: a rediscovery of British food from before the war
CN206923899U (zh) 涮煮串专用餐饮桌
Huang Han gastronomy–Chinese cuisine in statu nascendi
CN206380929U (zh) 一种多功能餐桌
CN205161799U (zh) 一种卤菜烹煮装置
CN204378850U (zh) 蒸煮并用式电子锅
TWM463098U (zh) 鍋具結構
CN204016053U (zh) 一种多功能烤面包机
JP6083038B1 (ja) 食品製造器
Marinetti The Manifesto of Futurist Cooking
KR100776051B1 (ko) 라이스샌드위치 제조방법 및 그 조성물
Lee Coconut & Sambal: Recipes from My Indonesian Kitchen
KR100633472B1 (ko) 삼겹살 조리방법 및 그 조리기구
JP2023161532A (ja) 串料理調理器具及び串料理の製造方法
Wei Made in Taiwan: Recipes and Stories from the Island Nation (A Cookbook)
CN104664239A (zh) 一种火腿炒面
KR20160030795A (ko) 볶음 고기 김밥 및 볶음 고기 김밥의 제조방법
Chen et al. But first we eat, then we do everything el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