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62863U - 稻田蟾蜍养殖场 - Google Patents

稻田蟾蜍养殖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62863U
CN213662863U CN202022426655.9U CN202022426655U CN213662863U CN 213662863 U CN213662863 U CN 213662863U CN 202022426655 U CN202022426655 U CN 202022426655U CN 213662863 U CN213662863 U CN 2136628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toad
rice field
hibernation
toa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2665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文强
赵嘉铭
赵东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City Changyi District Wing Fat Toad Farming Cooperatives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City Changyi District Wing Fat Toad Farming Cooperativ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City Changyi District Wing Fat Toad Farming Cooperatives filed Critical Jilin City Changyi District Wing Fat Toad Farming Cooperatives
Priority to CN20202242665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628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62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628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稻田蟾蜍养殖场,其包括稻田池,稻田池沿周设有倾斜的池壁,稻田池旁设有冬眠水池,冬眠水池的池沿设有入水斜面,稻田池与冬眠水池的外围沿周设有围网,稻田池和冬眠水池与围网之间的空地为饲喂区,饲喂区的地面上放置有若干个蟾蜍诱食机,饲喂区的上方罩有遮雨棚,遮雨棚通过棚架固装于地面上;稻田池内整体环境非常适于蟾蜍的活动及生长,一年四季不需要更换场地,节约人力成本;稻田池没有蝌蚪的天敌,蝌蚪成活率高,蝌蚪和蟾蜍藏匿于水稻中或被遮雨棚遮挡,能避免被空中的飞禽发现,提高蟾蜍的成活率,配合饲料饲喂,使蟾蜍生长快速。

Description

稻田蟾蜍养殖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蟾蜍养殖领域,具体是一种稻田蟾蜍养殖场。
背景技术
现有蟾蜍养殖大多是在自然环境中选择一片具有水塘适合蟾蜍生长繁殖的空地或山林,然后用围网圈出若干块养殖场,再向养殖场内放入蟾蜍进行喂养,缺点是:利于蟾蜍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有限,且不易复制,大规模养殖较为困难,在空旷地养殖蟾蜍时,为了避免飞禽捕食蟾蜍造成减产,蟾蜍养殖场的上方通常装有防护网,防护网虽然能阻拦飞禽进入蟾蜍养殖场,但偶尔会造成飞禽被缠绕在网上,还需要管理人员及时的去摘网解救,避免飞禽长时间挣扎导致的受伤或死亡;并且敞开式的蟾蜍养殖场,在下雨前要及时将电动的蟾蜍诱食机收回,避免被雨淋坏,待天气转晴后再放置到养殖场内,人工劳动强度较大,并且,在雨天空气湿度大时,蟾蜍会因习性主动活动觅食,但蟾蜍诱食机无法在雨中工作,使得蟾蜍无法获得食物,影响蟾蜍生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稻田蟾蜍养殖场,适宜蟾蜍生存,提高蟾蜍的成活率,使蟾蜍生长快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稻田蟾蜍养殖场,包括稻田池,其特征在于:稻田池沿周设有倾斜的池壁,稻田池旁设有冬眠水池,冬眠水池的池沿设有入水斜面,稻田池与冬眠水池的外围沿周设有围网,稻田池和冬眠水池与围网之间的空地为饲喂区,饲喂区的地面上放置有若干个蟾蜍诱食机,饲喂区的上方罩有遮雨棚,遮雨棚通过棚架固装于地面上。
围网附近装有第一诱虫灯,第一诱虫灯的发光体距地面高度为0.5~1.5米;蟾蜍诱食机的上方装有第二诱虫灯,第二诱虫灯的发光体与蟾蜍诱食机相距0.1~0.3米。
所述的第一诱虫灯为黑光诱虫灯。
围网里侧或围网外侧装有第三诱虫灯,第三诱虫灯的发光体距地面高度为2~4米。
所述的围网其下端设有表面光滑且无孔的裙边,裙边的高度为0.2~0.5米。
所述的围网其四周的边角是圆弧角。
蟾蜍诱食机下方的地面上铺有遮光膜。
稻田池与冬眠水池之间设有地埂,地埂的宽度为2~7米,该地埂上放置有若干个蟾蜍诱食机,该地埂的上方罩有遮荫网。
地埂上设有隔离网,隔离网的两端与对应的围网相接。
隔离网的下端设有喇叭口形的通道,该通道的阔口设在位于稻田池一侧的隔离网表面,该通道的窄口设在冬眠水池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将蟾蜍养殖和稻田进行结合,其有益效果在于:稻田池里耕种过土壤较为松软,适宜蟾蜍的栖息,因此,插秧后的稻田池内整体环境非常适于蟾蜍的活动及生长,蟾蜍从交配、产卵、孵化、蝌蚪、幼蟾至成蟾各个阶段都适合在稻田池中进行,在收割稻子的时候,大部分蟾蜍都会因习性向冬眠水池内聚集,用人工将剩余的少部分蟾蜍驱赶至冬眠水池后即可进行稻田收割,春天插秧后,冬眠结束的蟾蜍会回到稻田中继续繁殖生长,因此可一年四季不需要更换场地,节约人力成本;由于稻田池为人工环境管理,没有龟鳝蜈蚣等蝌蚪的天敌,蟾蜍的蝌蚪成活率高;稻田池内蝌蚪和蟾蜍的排泄物以及蝌蚪和蟾蜍吃剩的饲料渣、活饵渣不仅能滋生蚊虫给蝌蚪和蟾蜍提供活饵,还能作为有机肥养分,促进水稻成长,从而节省肥料;并且蟾蜍喜捕食蜗牛、蝗虫、螟虫、飞虱等水稻害虫,在稻田池内密集养殖的蟾蜍能避免水稻遭遇虫害,不用向稻田播撒杀虫剂,获得的稻谷为绿色健康食品,提高稻谷的经济价值;蝌蚪和蟾蜍藏匿于水稻中或被遮雨棚遮挡,能避免被空中的飞禽发现,杜绝了飞禽因捕食人工饲养蟾蜍时产生的伤亡;遇到蛇鼠时,蟾蜍可跳入稻田中躲藏,并在密集的水稻植株中四处逃散,很容易躲避匿迹,大幅的降低蟾蜍被捕食的几率,提高效益。在雨前、雨后和雨中(小雨)气压低,飞虫低飞,蟾蜍有较好的进食欲望,所述的遮雨棚能阻挡雨水,使蟾蜍诱食机正常工作,可促进蟾蜍进食生长。且国内稻田的数量多,面积大,将稻田旁的水渠扩建成冬眠池即可,易于复制,进而可大规模养殖蟾蜍,同面积条件下,本申请稻田蟾蜍养殖场收割到的稻谷虽然产量为普通稻田的50~70%,但获得的稻谷为绿色有机食品,其市场价格比普通水稻高80~300%,同时还产出经济价值更高的蟾蜍,因此,与相比传统稻田相比,本申请的稻田蟾蜍养殖场经济效益显著。
所述的第一诱虫灯位置较高能吸引远处稻田池里的飞虫、爬虫,被吸引来的昆虫在围网上爬行,可供蟾蜍捕食,而第二诱虫灯可将由第一诱虫灯引诱的昆虫进一步吸引至蟾蜍诱食机上,不仅能给蟾蜍增加昆虫饲料,还能照亮蟾蜍喂食机使蟾蜍看清跳动的颗粒饲料,促进蟾蜍多食。利用黑光灯诱虫的技术较为成熟,对稻田危害水稻的害虫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由于其功率可以做的较高,一盏灯就可以吸引较大区域内的害虫,并且其供电线路简单,使用管理方便。第一、第二诱虫灯可按时间间隔,交替点亮,能将大部分昆虫吸引至蟾蜍诱食机附近供蟾蜍捕食,效果更佳。
所述的第三诱虫灯能吸引更远处的飞虫向其聚集,第三诱虫灯按一定间隔熄灭或点亮,在点亮时吸引远处飞虫至附近,熄灭时,失去光源的飞虫转而被吸引至第一、第二诱虫灯处供蟾蜍捕食。
稻田池与冬眠水池之间的地埂上设置蟾蜍诱食机,能使稻田池和冬眠水池的沿周都设有饲喂区,促进各饲养的蟾蜍生长均匀,所述的遮荫网用于遮掩该地埂上的蟾蜍,为蟾蜍提供阴凉的进食环境,同时也避免飞禽发现并捕食蟾蜍。
隔离网用于隔离稻田池和冬眠水池;夏天使蟾蜍在稻田池内活动,促进其生长进食,冬天,将蟾蜍驱赶至冬眠水池中后用隔离网隔离,再进行稻田收割作业。喇叭口形的通道便于将蟾蜍驱赶至冬眠水池中,防止蟾蜍回逃,驱赶后用土将通道的窄口覆盖即可封闭通道,如将该通道的窄口设置在冬眠水池的上方,蟾蜍跳进水中后就不能从该窄口回逃。
所述的裙边能防止蛇鼠沿网孔钻入养殖场内,同时也避免蟾蜍在蹦跳时被卡在网孔中。围网的边角的圆弧角能杜绝蟾蜍产生依靠角落打堆的习惯,促进蟾蜍活动,进而多食快长。
地面的杂草会顶住蟾蜍诱食机的网面,影响蟾蜍诱食机的运行,因此,蟾蜍诱食机下方的黑色遮光膜能避免地面长草,确保蟾蜍诱食机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稻田蟾蜍养殖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稻田池与冬眠水池的布置示意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隔离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蟾蜍诱食机、2遮光膜、3饲喂区、4池壁、5溢流孔、6稻田池、7灌溉管道、8地埂、9冬眠水池、10过水管道、11入水斜面、12裙边、13围网、14行人过道、15网桩、16棚架、17遮雨棚、18第三诱虫灯的灯架、19第三诱虫灯、20第一诱虫灯、21饲料箱、22第二诱虫灯、23隔离网、24通道、25机井泵房、26晒水箱、27输水管道、28圆弧角、29遮荫网、30支架、31遮雨板、32通孔、33漂浮板、34通道的窄口、35通道的阔口。
具体实施方式
稻田蟾蜍养殖场,如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稻田池6,稻田池沿周设有倾斜的池壁4,稻田池旁设有冬眠水池9,冬眠水池的池沿设有入水斜面11,稻田池与冬眠水池的外围沿周设有围网13,稻田池和冬眠水池与围网之间的空地为饲喂区3,饲喂区的地面上放置有若干个蟾蜍诱食机1,饲喂区的上方罩有遮雨棚17,遮雨棚通过棚架16固装于地面上。
围网附近装有第一诱虫灯20,第一诱虫灯的发光体距地面高度为0.5~1.5米;蟾蜍诱食机的上方装有第二诱虫灯22,第二诱虫灯的发光体与蟾蜍诱食机相距0.1~0.3米。
所述的第一诱虫灯为黑光诱虫灯。
围网里侧或围网外侧装有第三诱虫灯19,第三诱虫灯的发光体距地面高度为2~4米。
所述的围网其下端设有表面光滑且无孔的裙边12,裙边的高度为0.2~0.5米。
所述的围网其四周的边角是圆弧角28。
蟾蜍诱食机下方的地面上铺有遮光膜2。
稻田池与冬眠水池之间设有地埂8,地埂的宽度为2~7米,该地埂上放置有若干个蟾蜍诱食机,该地埂的上方罩有遮荫网29。
地埂上设有隔离网23,隔离网的两端与对应的围网相接。
隔离网的下端设有喇叭口形的通道24,该通道的阔口35设在位于稻田池一侧的隔离网表面,该通道的窄口34设在冬眠水池的一侧。
所述的围网通过环绕养殖场间隔布置的网桩15拉紧并固定,网桩的下端插入土中并固定在地面上。所述隔离网的两端栓在对应的围网或固定围网的网桩上,当隔离网的长度较长时,隔离网中间可增加网桩进行加固绷紧。围网的外部设有行人过道14,行人过道上间隔放置有饲料箱21,所述的饲料箱还可放在圆弧角的围网外侧,用于节约过道空间;为了方便在雨天向蟾蜍诱食机添加饲料,所述的遮雨棚延伸至行人过道的上方,能方便工作人员操作,避免工作人员因穿着雨衣操作时,雨衣上滴落的雨水打湿饲料;所述的遮雨棚是在棚架上覆盖有挡雨膜或挡雨板,再覆盖有遮光网或遮光膜,所述的遮阳雨篷为倾斜状,遮阳雨篷的低檐位于稻田池的上方,当遮阳雨篷覆盖行人过道时,遮雨棚则为中间高两端低的屋脊结构,遮阳雨篷另一端的低檐则位于行人过道的外侧。倾斜的池壁和入水斜面便于蟾蜍攀爬上岸;所述的遮荫网通过支架30架设在稻田池与冬眠水池之间的地埂上方。捕捉蟾蜍时可以选择早上或者晚上喂食时间蟾蜍聚集在喂食器上或者灯下的陆地上,冬眠水池内的池水中置有漂浮板33,漂浮板上可设有通孔32,模拟荷叶让蟾蜍攀爬,当有危险时,蟾蜍能立即跳入水中;在冬眠前期和冬眠结束期间会有部分蟾蜍在岸上栖息,进入5℃或者0℃以下蟾蜍就会进入水底。
所述的蟾蜍诱食机采用中国专利号CN201720891357.2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第一诱虫灯的灯架、第二诱虫灯的灯架和第三诱虫灯的灯架18通常布置于地面上,还包括:第一、第二诱虫灯挂在围网或固装在网桩上,还包括:第一、第三诱虫灯的灯架固装于遮阳棚的棚架上,还包括:第二诱虫灯的灯架固装于蟾蜍诱食机上。
所述的冬眠水池通过扩建稻田边原有的灌溉水渠获得,取一段灌溉水渠将两端用土封填,向稻田池内方向扩建至所需尺寸的独立水池即可,并在两端的封填处预埋带有阀门过水管道10,用于连通相邻的水渠或冬眠水池,过水管道的出入口装有防止蟾蜍逃脱或蛇鼠钻的网;所述的土埂上预埋有灌溉管道7,灌溉管道一端与稻田池连通、另一端与冬眠水池连通,灌溉管道两端装有网。
所述的隔离网将稻田池与冬眠水池之间的地埂一分为二,隔离网两侧的地埂上都设置有蟾蜍诱食机,各蟾蜍诱食机的上方装有倾斜的遮雨板31,遮雨板用于防止蟾蜍诱食机被雨淋湿,向隔离网两侧的蟾蜍诱食机投喂饲料时,可以使用一端固装有饲料缸的长竹竿进行投喂。
根据实际需要:在所述的围网上设置水稻播种机和收割机可进入的门;所述围网的裙边是耐老化的防水布材料或塑料板等,裙边的下端与底面紧密相接或一部分延伸至地面下方;围网外设有机井泵房25和晒水箱26,地下水被抽入晒水箱中静置至水温与外部温度趋同,然后通过重力放水或水泵泵送将晒水箱中的水通过输水管道27送入稻田池或冬眠水池内,用于日常加水补水,保持稻田池内和冬眠水池内保持有一定深度的水位;所述的稻田池的池壁上设有溢流孔5或溢流口,溢流管或溢流口能控制稻田池内的水位高度,能防止连续暴雨造成稻田池或冬眠水池内水位上涨淹没饲喂区,避免损失,所述的溢流管或溢流口的进口处装有防止蟾蜍逃脱和蛇鼠一窝钻入的网。当冬眠水池面积较大时,可在冬眠水池内放置小船;依水产养殖常规技术手段,所述的冬眠水池还设有增氧装置、排注水装置等。根据全年最低气温的差异,在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所述的冬眠水池内水的深度为1~3米为佳,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所述的冬眠水池内水的深度为0.4~1.5米即可。以所述的冬眠水池的大小约为33×9米、冬眠水池长边两侧各设有33×33米的稻田为例,可放养约1~2万只蟾蜍。

Claims (10)

1.稻田蟾蜍养殖场,包括稻田池(6),其特征在于:稻田池沿周设有倾斜的池壁(4),稻田池旁设有冬眠水池(9),冬眠水池的池沿设有入水斜面(11),稻田池与冬眠水池的外围沿周设有围网(13),稻田池和冬眠水池与围网之间的空地为饲喂区(3),饲喂区的地面上放置有若干个蟾蜍诱食机(1),饲喂区的上方罩有遮雨棚(17),遮雨棚通过棚架(16)固装于地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蟾蜍养殖场,其特征在于:围网附近装有第一诱虫灯(20),第一诱虫灯的发光体距地面高度为0.5~1.5米;蟾蜍诱食机的上方装有第二诱虫灯(22),第二诱虫灯的发光体与蟾蜍诱食机相距0.1~0.3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稻田蟾蜍养殖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诱虫灯为黑光诱虫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蟾蜍养殖场,其特征在于:围网里侧或围网外侧装有第三诱虫灯(19),第三诱虫灯的发光体距地面高度为2~4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蟾蜍养殖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网其下端设有表面光滑且无孔的裙边(12),裙边的高度为0.2~0.5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蟾蜍养殖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网其四周的边角是圆弧角(2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蟾蜍养殖场,其特征在于:蟾蜍诱食机下方的地面上铺有遮光膜(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蟾蜍养殖场,其特征在于:稻田池与冬眠水池之间设有地埂(8),地埂的宽度为2~7米,该地埂上放置有若干个蟾蜍诱食机,该地埂的上方罩有遮荫网(2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稻田蟾蜍养殖场,其特征在于:地埂上设有隔离网(23),隔离网的两端与对应的围网相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稻田蟾蜍养殖场,其特征在于:隔离网的下端设有喇叭口形的通道(24),该通道的阔口(35)设在位于稻田池一侧的隔离网表面,该通道的窄口(34)设在冬眠水池的一侧。
CN202022426655.9U 2020-10-27 2020-10-27 稻田蟾蜍养殖场 Active CN2136628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26655.9U CN213662863U (zh) 2020-10-27 2020-10-27 稻田蟾蜍养殖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26655.9U CN213662863U (zh) 2020-10-27 2020-10-27 稻田蟾蜍养殖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62863U true CN213662863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61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26655.9U Active CN213662863U (zh) 2020-10-27 2020-10-27 稻田蟾蜍养殖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628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8890B (zh) 一种在稻田中综合进行多种水产动物养殖及水稻种植的方法
CN103782940B (zh) 一种循环混合型稻田养殖方法
KR100966765B1 (ko) 복합영농을 위한 논 구조
CN101088320B (zh) 一种灭鼠虫蚊蝇稻田免耕立体种养法
KR102407705B1 (ko) 틸라피아 및 참게의 복합 논 생태 양식 시스템
CN103782957A (zh) 一种林下养殖蟾蜍的管理方法
CN112400527A (zh) 一种生物多栖互济农田生态系统构建方法
CN103875490A (zh) 稻鳅混养的方法
CN108522379A (zh) 一种稻田混合养殖成蟹与扣蟹的方法
CN101268774B (zh) 蟾蜍捕虫装置
CN106962237A (zh) 竹林下黄鳝养殖方法
KR20090024044A (ko) 양서류 양식장의 구조와 시설과 먹이용 곤충 배양비닐하우스
CN107466622A (zh) 一种莲田养鱼的养殖方法
CN111357712A (zh) 榕树堆肥养蛙装置
CN213662863U (zh) 稻田蟾蜍养殖场
CN108541534B (zh) 一种田塘兼用水淹防治虫害的稻鲵生态种养方法
CN212520488U (zh) 一种蟾蜍露天生态养殖场
CN103283674A (zh) 一种蟾蜍养殖方法
CN112715438B (zh) 一种基于双季稻的稻虾轮作方法
CN108432620A (zh) 一种铁皮石斛的种植方法及种植棚
CN105660474A (zh) 一种鳖、茭白综合生态种养方法
CN106172258A (zh) 一种田间散放僵蚜苗防治烟草或其它作物上蚜虫的方法
CN218007745U (zh) 一种莲藕小龙虾共养池
CN112715296A (zh) 一种循环混合型稻田养殖方法
CN213044803U (zh) 榕树堆肥养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