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62523U - 一种桑叶采摘收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桑叶采摘收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62523U
CN213662523U CN202022738282.9U CN202022738282U CN213662523U CN 213662523 U CN213662523 U CN 213662523U CN 202022738282 U CN202022738282 U CN 202022738282U CN 213662523 U CN213662523 U CN 2136625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berry leaf
outer cover
mulberry
wheel
driv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382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澎
覃朝兵
潘宇倩
孙荣敏
丁伟
蒙世崇
向停好
刘家豪
李旺荣
慕杰政
李志材
杨富棉
铁闯
曹云龙
熊一帆
王秋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Yuanjixi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Li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Yuanjixi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Li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Yuanjixi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Li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Liuzhou Yuanjixi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382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625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625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625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桑叶采摘收集设备,包括桑叶切割机构、外罩、连接裙及收集袋。外罩具有收容腔,外罩的收容腔贯通外罩并于外罩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一第一开孔及一第二开孔,外罩与桑叶切割机构连接并通过收容腔罩设于桑叶切割机构外,外罩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桑枝进出桑叶切割机构的槽口;连接裙的一端与外罩的第二开孔处连接,用于承接被桑叶切割机构切割下来的桑叶,连接裙的横截面积沿远离外罩的方向逐渐变大;收集袋的袋口处与连接裙相对外罩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用于收集连接裙中的桑叶。该桑叶采摘收集设备方便对桑叶切割机构采摘的桑叶进行收集。

Description

一种桑叶采摘收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桑叶采摘收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南方桑蚕区农民采摘桑叶喂蚕时,绝大部分采用人工到桑田中通过手工方式从桑树的桑枝上采摘桑叶,费力费时,速度慢、效益低。公告号为CN20946295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桑叶采摘装置,其外齿套能够相对于内齿套做剪切运动实现桑叶茎秆剪切,操作方便,效率高,然而,其在使用过程中,还具有以下缺陷:其在门架内侧对称固定设置有集叶板,然,采用集叶板对桑叶进行收集时在装置移动过程中,桑叶容易从集叶板上掉落,且在集叶板上堆满桑叶后,后续还得将集叶板上的桑叶放入收集袋中存放,使用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收集桑叶的桑叶采摘收集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桑叶采摘收集设备,包括桑叶切割机构、外罩、连接裙及收集袋。外罩具有收容腔,外罩的收容腔贯通外罩并于外罩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一第一开孔及一第二开孔,外罩与桑叶切割机构连接并通过收容腔罩设于桑叶切割机构外,外罩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桑枝进出桑叶切割机构的槽口;连接裙的一端与外罩的第二开孔处连接,用于承接被桑叶切割机构切割下来的桑叶,连接裙的横截面积沿远离外罩的方向逐渐变大;收集袋的袋口处与连接裙相对外罩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用于收集连接裙中的桑叶。
进一步地,桑叶采摘收集设备还包括底座,收集袋可拆卸地放置于底座上;底座上装设有行走轮装置及用于推动底座行走的推杆。
进一步地,行走轮装置包括万向轮、作动件、连杆及顶销。万向轮包括转动装设于底座上的轮架、与轮架转动连接的滚轮、通过一连接轴转动连接于轮架上并与滚轮上方相间隔的抱闸以及装设于连接轴上并且两端分别与抱闸和轮架连接的复位扭簧;作动件包括作动杆及设于作动杆一端的凸轮,作动杆远离凸轮的一端位于底座外,凸轮与底座铰接连接;连杆与底座转动连接,并与凸轮接触;顶销的一端与连杆连接,顶销的另一端能够活动穿设轮架并位于抱闸上方;作动杆能够受力带动凸轮转动至刹车位置,以使凸轮抵压连杆,并通过连杆带动顶销下压抱闸,进而使抱闸与滚轮相抵实现制动。
进一步地,连接裙用于与收集袋连接的一端间隔地设有若干挂钩,收集袋的袋口处间隔地设有若干挂孔,收集袋的袋口通过若干挂孔挂接于若干挂钩上。
进一步地,收集袋的袋口处间隔设有若干穿绳环,若干穿绳环中穿设有对收集袋的袋口进行封口的收口绳。
进一步地,桑叶切割机构包括安装座、定刀、动刀及动刀驱动件。安装座与外罩连接;定刀包括与安装座连接的定刀套及间隔装设于定刀套上的多个定刀片,定刀套贯通开设有沿定刀套轴向延伸的切割通道及沿定刀套径向延伸并与切割通道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槽口对应;动刀包括转动地套设于定刀外的动刀套及间隔地设于动刀套上并与定刀片配合进行切割的多个动刀片,动刀套上贯通开设有第二开口;动刀驱动件其装设于安装座上并与动刀套连接,以驱动动刀环绕定刀旋转。
进一步地,连接裙包括硬质的连接座及柔性的导料裙,连接座一端与外罩及安装座均可拆卸连接,导料裙连接于连接座背向外罩的一端,且导料裙的横截面积沿远离外罩的方向逐渐变大;收集袋的袋口处与导料裙相对连接座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座包括外连接环、内连接环及两个固定板,外连接环上对应槽口设有外导料口;内连接环位于外连接环中,内连接环对应外导料口开设有内导料口;两个固定板相对设置并均连接外连接环及内连接环;外连接环的一端与外罩可拆卸连接,内连接环的一端与安装座可拆卸连接;导料裙的一端与外连接环远离外罩的一端及内连接环远离安装座的一端连接,导料裙的周壁向内连接环凹设形成导料槽,导料槽在朝向外罩的方向上逐渐靠近内连接环,并与两个固定板围成的空间、外导料口、内导料口、内连接环及切割通道相互连通。
进一步地,动刀驱动件包括第一驱动轮,第一驱动轮转动地装设于安装座上并能够与动刀套的外周壁传动配合;桑叶采摘收集设备还包括动刀复位件,动刀复位件包括第二驱动轮及控制件,第二驱动轮活动地装设于安装座上并能够相对安装座转动,控制件与第二驱动轮连接,在外力的作用下,控制件能够带动第二驱动轮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当第二驱动轮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驱动轮与动刀套处于脱离状态,第一驱动轮驱动动刀相对定刀转动,直至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及槽口对应以构成以供桑枝进出切割通道的进出口;当第二驱动轮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驱动轮与动刀套传动配合,第二驱动轮与第一驱动轮共同配合驱动动刀环绕定刀连续转动。
进一步地,控制件包括拉绳及复位弹簧,拉绳的一端与第二驱动轮连接,复位弹簧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二驱动轮及安装座弹性相抵;外罩的外壁上装设有握把,握把上转动地装设有勾头,拉绳的自由末端穿设外罩并与勾头连接;勾头受力转动时能够拉动拉绳。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桑叶采摘设备,其设置有外罩及收集袋,收集袋通过连接裙与外罩连接,外罩罩设于桑叶切割机构外,其与安装座之间形成供叶片通过的空间,叶枝切割时,通过外罩能够防止切割下的桑叶四处飞溅,以便于将采摘的桑叶导向收集袋中进行收集;而收集袋通过连接裙与外罩连接,能够将桑叶切割机构采摘的桑叶直接导向收集袋中进行收集,相较于集叶板的收集方式,使用更方便,且能够减小在采摘过程中由于桑叶掉落而引起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桑叶采摘收集设备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桑叶采摘收集设备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桑叶采摘收集设备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桑叶采摘收集设备在又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5为图4所示桑叶采摘收集设备中外罩的结构图。
图6为图4所示桑叶采摘收集设备中桑叶切割机构的结构图。
图7为图6所示桑叶切割机构的分解图。
图8为图7所示桑叶切割机构去掉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的结构图。
图9为图8所示桑叶切割机构在俯视视角上的结构图。
图10为图8所示桑叶切割机构在另一视角上的结构图。
图11为图1所示桑叶采摘收集设备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12为图4所示桑叶采摘收集设备中连接裙的结构图。
图13为图1所示桑叶采摘收集设备中底座、行走轮装置在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14为图13在A处的放大图。
图15为图13在另一视角上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图16为图15在B处的放大图。
图17为图15在C处的放大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中行走轮装置的立体图。
图19为图18所示行走轮装置中万向轮在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桑叶采摘收集设备;2、桑叶切割机构;21、安装座;211、安装通道;212、避位口;213、座体;2131、安装槽;2132、收容槽;2134、导向槽;2135、滑动孔;2136、导引槽;2137、固定槽;214、第一端盖;215、第二端盖;2151、第四连接孔;22、定刀;221、定刀片;223、定刀套;225、切割通道;226、第一开口;23、动刀;231、动刀套;233、动刀片;234、第二开口;235、传动齿;236、缺口;24、动刀驱动件;241、第一驱动轮;20、动刀复位件;242、第二驱动轮;2421、滑动座;2423、动力齿轮;2424、齿轮部;2425、传动轴;243、控制件;2431、拉绳;2432、复位弹簧;245、传动件;2451、主动轮;2453、从动轮;2454、传动带;246、动力装置;25、导向轮;26、外罩;261、第一开孔;263、第二开孔;264、槽口;265、握把;266、勾头;267、第二连接孔;27、连接架;28、走线管;29、拨叶盘;291、第三开口;292、拨叶杆;3、连接裙;31、连接座;311、第一连接孔;312、外连接环;313、内连接环;314、固定板;315、外导料口;316、内导料口;317、第三连接孔;32、导料裙;321、导料槽;323、挂钩;4、收集袋;41、挂孔;43、穿绳环;45、收口绳;5、底座;51、定位槽;52、连接筒;6、行走轮装置;61、万向轮;611、轮架;612、滚轮;613、连接轴;614、抱闸;615、复位扭簧;616、固定臂;617、连接板;6171、套接孔;618、安装臂;62、作动件;621、作动杆;623、凸轮;63、连杆;631、受力杆;633、转动杆;634、触动板;64、顶销;66、弹性件;7、推杆;8、线缆;9、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桑叶采摘收集设备100,包括桑叶切割机构2、外罩26、连接裙3及收集袋4,外罩26与桑叶切割机构2连接并罩设于桑叶切割机构2外,连接裙3连接外罩26及收集袋4,用于将被桑叶切割机构2切割下来的桑叶导向收集袋4中收集。
请一并参见图6至图8,桑叶切割机构2包括安装座21、定刀22、动刀23及动刀驱动件24,定刀22装设于安装座21上;动刀23转动地套设于定刀22外;动刀驱动件24装设于安装座21上并与动刀23连接,以驱动动刀23环绕定刀22转动,进而与定刀22配合实现对桑叶梗的切割。
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座21包括座体213、第一端盖214及第二端盖215。座体213大致呈圆柱状,第一端盖214及第二端盖215分别装设于座体213的相对两端面。安装座21上贯通开设有安装通道211及位于安装通道211一侧并与安装通道211连通的避位口212。安装通道211大致位于安装座21的中心位置且沿安装座21的轴向贯通座体213、第一端盖214及第二端盖215;避位口212沿安装座21的径向延伸,并沿安装座21的轴向贯通座体213、第一端盖214及第二端盖215。
定刀22包括与安装座21连接的定刀套223及间隔装设于定刀套223一端面上的多个定刀片221,定刀套223贯通开设有沿定刀套223轴向延伸的切割通道225及沿定刀套223径向延伸并与切割通道225连通的第一开口226(图9)。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刀套223位于安装通道211处并与座体213连接,第一开口226与避让口212对应。动刀23包括动刀套231及间隔地设于动刀套231上并与定刀片221配合进行切割的多个动刀片233,动刀套231转动地套设于定刀22的定刀套223外,动刀套231上贯通开设有第二开口234。在本实施方式中,动刀套231大致呈中空圆柱状,第二开口234沿动刀套231的径向延伸。座体213面向第一端盖214的端面上环绕定刀22还凹设有安装槽2131,动刀套231远离的动刀片233的一端还收容于安装槽2131内。
动刀驱动件24包括第一驱动轮241,第一驱动轮241转动地装设于安装座21上并能够与动刀套231的外周壁传动配合,具体为:座体213面向第一端盖214的端面上还凹设有收容槽2132,收容槽2132位于安装槽2131背向切割通道225的一侧并与安装槽2131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动刀套231的外周壁上还设有传动齿235,传动齿235收容于安装槽2131中,传动齿235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开口234的一侧,传动齿235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口234的另一侧相间隔以于动刀套231的外壁上形成一缺口236;第一驱动轮241为齿轮,第一驱动轮241装设于收容槽2132处并与座体213转动连接,第一驱动轮241能够与动刀23的传动齿235啮合以进行传动。
桑叶采摘收集设备100还包括动刀复位件20,动刀复位件20包括第二驱动轮242及控制件243。第二驱动轮242活动地装设于安装座2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轮242滑动地装设于安装座21上并能够相对安装座21转动,具体为:座体213面向第一端盖214的端面上还凹设有导向槽2134,导向槽2134位于安装槽2131背向切割通道225的一侧并与安装槽2131连通;座体213上设有滑动孔2135(图10),滑动孔2135贯通导向槽2134的槽底;第二驱动轮242包括滑动座2421及动力齿轮2423(图8),滑动座2421与导向槽2134滑动连接,通过导向槽2134能够对第二驱动轮242的运动导向;动力齿轮2423转动地装设于滑动座2421上,动力齿轮2423包括齿轮部2424及与齿轮部2424连接的传动轴2425,齿轮部2424用于与传动齿235啮合,传动轴2425与滑动座2421转动连接并滑动地穿设滑动孔2135,传动轴2425还通过传动件245与第一驱动轮241驱动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传动件245位于座体213背向第一端盖214的一侧,包括主动轮2451、从动轮2453及传动带2454,主动轮2451与第一驱动轮241连接,从动轮2453与第二驱动轮242的传动轴2425连接,传动带2454套设于主动轮2451及从动轮2453外。主动轮2451及从动轮2453均为齿轮,传动带2454为与主动轮2451及从动轮2453啮合的传动齿条。可以理解,主动轮2451及从动轮2453也可以均为皮带轮,传动带2454为与主动轮2451及从动轮2453摩擦配合的传动皮带。
可以理解,动刀驱动件24还可以包括驱动第一驱动轮241转动的动力装置246(图8),动力装置246可以采用电机等。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动力装置246可以装设于第二端盖215上并与第一驱动轮241的轮轴连接。可以理解,第二驱动轮242的传动轴2425也可以安装另一动力装置,此时,第二驱动轮242与第一驱动轮241无需传动件245连接。
控制件243与第二驱动轮242连接,在外力的作用下,控制件243能够带动第二驱动轮242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当第二驱动轮24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驱动轮242与动刀套231处于脱离状态,第一驱动轮241驱动动刀23相对定刀22转动,直至第二开口234与第一开口226对应以构成与切割通道225连通的进出口;当第二驱动轮242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驱动轮242与动刀套231传动配合,第二驱动轮242与第一驱动轮241共同配合驱动动刀23环绕定刀22连续转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件243包括拉绳2431及复位弹簧2432。拉绳2431的一端与滑动座2421连接,具体为:座体213上开设有导引槽2136,导引槽2136与导向槽2134连通;拉绳2431穿设导引槽2136且一端与滑动座2421连接,通过导引槽2136能够对拉绳2431的运动导向。复位弹簧2432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滑动座2421及安装座21弹性相抵。初始状态下,第二驱动轮242处于第一位置,在外力的作用下,拉绳2431能够带动第二驱动轮242沿导向槽2134运动至第二位置,以使动力齿轮2423与传动齿235啮合,并压缩复位弹簧2432,当外力撤销后,在复位弹簧2432的作用下,能够使第二驱动轮242自动沿导向槽2134运动至第一位置以复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槽2134为直线结构,传动带2454具有一定弹性,其能够随第二驱动轮242的运动而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由于第二驱动轮242运动距离很小,例如,其朝远离动刀23的方向运动2mm即可与动刀23脱离,因此,传动带2454的弹性形变量非常小,不会影响传动带2454的使用。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向槽2134也可设为以第一驱动轮241为圆心的一段弧形结构,此时,第二驱动轮242沿导向槽2134运动,无需要求传动带2454可弹性形变。
桑叶切割机构2还包括导向轮2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轮241、第二驱动轮242及导向轮25沿动刀套231的外周间隔设置,第一驱动轮241位于安装槽2131靠近第一开口226的一端,导向轮25与第一驱动轮241分别位于第一开口226的相对两侧,第二驱动轮242位于导向轮25与第一驱动轮241之间。导向轮25为齿轮,其转动地装设于安装座21上并能够与动刀套231啮合,具体为:座体213面向第一端盖214的一端面上还凹设有固定槽2137,固定槽2137位于安装槽2131背向切割通道225的一侧并与安装槽2131连通;导向轮25收容于固定槽2137内并与安装座21的座体213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端盖214套设于动刀23的动刀套231外,并罩于第一驱动轮241、第二驱动轮242、导向轮25及传动齿235外,以对其起到防护作用。第二端盖215罩于传动件245外,以对传动件245起到防护作用。
桑叶切割机构2还包括拨叶盘29(图7),拨叶盘29套设于动刀23的动刀套231外并与动刀套231连接,以随动刀23一起转动。拨叶盘29上开设有与动刀23的第二开口234对应且连通的第三开口291(图6),以供桑枝进出切割通道225。拨叶盘29的外周壁上间隔设有若干弧形的拨叶杆292。在本实施方式中,拨叶盘29的外径小于安装座21的外径,拨叶盘29位于第一端盖214背向第二端盖215的一侧。
请一并参见图5,外罩26具有收容腔(未标示),收容腔沿切割通道225的轴向贯通外罩26的相对两端,以于外罩26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一第一开孔261及一第二开孔263,第一开孔261及第二开孔263均与收容腔连通。外罩26与安装座21连接并罩设于安装座21、动刀23及定刀22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外罩26通过连接架27与安装座21的座体213连接。外罩26与安装座21之间形成供桑叶通过的过料通道(未标示)。外罩26上开设有与第一开口226对应且连通的槽口264。在本实施方式中,外罩26为网状结构,以更便于观察桑叶切割机构2的运作状态。拉绳2431的自由末端穿设于外罩26外,具体为:外罩26与座体213之间连接有走线管28,拉绳2431活动穿设走线管28及外罩26。外罩26的外壁上装设有握把265(图11),握把265上转动地装设有勾头266,勾头266与拉绳2431的自由末端连接。勾头266受力转动时能够拉动拉绳2431,以通过拉绳2431带动第二驱动轮242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请再次参见图3,连接裙3一端与外罩26的第二开孔263处连接,用于将过料通道中的桑叶导向收集袋4。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裙3与外罩26可拆卸连接,以更便于拆装。连接裙3具体包括硬质的连接座31及柔性的导料裙32,连接座31一端与外罩26可拆卸连接,具体为:连接座31一端间隔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311,外罩26的第二开孔263处间隔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267,使用时,可通过绳索(图未示)连接第一连接孔311及第二连接孔267,从而将连接座31与外罩26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导料裙32连接于连接座31背向外罩26的一端,且导料裙32横截面积沿远离外罩26的方向逐渐变大。
请一并参见图12,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座31具体包括外连接环312、内连接环313及两个固定板314。外连接环312上对应第一开口226开设有外导料口315;内连接环313位于外连接环312中,内连接环313对应外导料口315开设有内导料口316;两个固定板314相对设置并均连接外连接环312及内连接环313;外连接环312与外罩26可拆卸连接,若干第一连接孔311间隔设于外连接环312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内连接环313还与安装座21的第二端盖215可拆卸连接,具体为:内连接环313上间隔设有若干第三连接孔317,安装座21的第二端盖215上间隔设有若干第四连接孔2151(图6),第三连接孔317与第四连接孔2151通过绳索(图未示)进行连接,以将内连接环313与安装座21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固定板314还与连接架27可拆卸连接,具体为:固定板314间隔设有若干第五连接孔(图未示),连接架27上间隔设有若干第六连接孔(图未示),第五连接孔318与第六连接孔通过绳索进行连接,以将固定板314与连接架27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通过该种连接结构,不仅便于拆卸,而且使连接裙3与安装座21连接更可靠。
导料裙32大致呈中空的圆台状,其一端与外连接环312远离外罩26的一端、内连接环313远离安装座21的一端及两个固定板314均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导料裙32的周壁向内连接环313凹设形成导料槽321,导料槽321在朝向外罩26的方向上逐渐靠近内连接环313,并与两个固定板314围成的空间、外导料口315、内导料口316、内连接环313及切割通道225相互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导料裙32为帆布制成,以使其具有较佳的柔软度并能够对收集袋4的袋口进行一定的支撑,安装座21采用硬质塑料等硬质材料制成。
收集袋4的袋口处与连接裙3相对第二开孔263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用于收集连接裙3中的桑叶,在本实施方式中,收集袋4的袋口处与导料裙32相对连接座3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具体为:导料裙32相对连接座31的一端环绕设有若干挂钩323;收集袋4的袋口处环绕设有若干挂孔41(图3),收集袋4的袋口通过挂孔41挂接于挂钩323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收集袋4的袋口外周还间隔地装设有若干穿绳环43,若干穿绳环43中穿设有对收集袋4的袋口进行封口的收口绳45。在本实施方式中,收集袋4可以选择纺织袋等柔性袋体。
请再次参见图1,桑叶采摘收集设备100还包括底座5,收集袋4可拆卸地放置于底座5上。底座5上还装设有行走轮装置6,底座5上还装设有推杆7。由于底座5上设置有行走轮装置6,因此,通过推杆7能够更容易推动桑叶采摘收集设备100移动,使用更方便。请一并参见图13及图15,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5的顶面凹设有定位槽51,收集袋4的一端放置于定位槽51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行走轮装置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行走轮装置6分别装设于底座5的相对两侧。请一并参见图14、图16至图19,每一行走轮装置6包括万向轮61、作动件62、连杆63及顶销64(图17)。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行走轮装置6包括两个顶销64及两个万向轮61。每一万向轮61包括转动装设于底座5上的轮架611、与轮架611转动连接的滚轮612、通过一连接轴613转动连接于轮架611上并与滚轮612上方相间隔的抱闸614以及装设于连接轴613上并且两端分别与抱闸614及轮架611连接的复位扭簧615。
轮架611与底座5转动连接,并能够在水平面上360°旋转,具体为:底座5的底部凸设有竖向设置的连接筒52(图14);在本实施方式中,轮架611包括两个固定臂616、一连接板617及两个安装臂618,两个固定臂616平行相对设置;连接板617连接两个固定臂616的同一端,连接板617上贯通开设有套接孔6171,连接板617通过套接孔6171转动地套设于连接筒52上,以将轮架611与底座5转动连接;两个安装臂618平行相对设置且分别与两个固定臂616连接;滚轮612位于两个固定臂616之间且与两个固定臂616通过一水平设置的轮轴转动连接。抱闸614的一端位于两个安装臂618之间并与两个安装臂618通过连接轴613转动连接,抱闸614延伸至连接板617与滚轮612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复位扭簧615的两端分别与抱闸614及轮架611的安装臂618连接。复位扭簧615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为省略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作动件62包括作动杆621及设于作动杆621一端的凸轮623,作动杆621远离凸轮623的一端位于底座5外,以便于进行踩踏、按压等操作。凸轮623与底座5铰接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轮623为偏心轮。连杆63与底座5转动连接,并与凸轮623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杆63包括受力杆631及两个转动杆633,受力杆631与凸轮623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受力杆631位于凸轮623下方;受力杆631上还设有触动板634,受力杆631上通过触动板634与凸轮623接触。受力杆631背向凸轮623的一侧连接有弹性件66,弹性件66的自由末端与底座5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66为弹簧。
两个转动杆633分别位于凸轮623的相对两侧且一端均与受力杆631垂直连接,两个转动杆633远离受力杆631的一端与底座5转动连接。两个顶销64均与连杆63连接,且分别位于作动件62的相对两侧,顶销64能够滑动地穿设轮架611以与对应万向轮61上的抱闸614相抵。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顶销64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转动杆633连接,两个顶销64活动穿设底座5的连接筒52及轮架611的套接孔6171,以使顶销64能够滑动穿设轮架611并位于抱闸614上方。
作动杆621能够受力带动凸轮623转动至刹车位置,以使凸轮623抵压连杆63,并通过连杆63带动顶销64下压抱闸614以使抱闸614与滚轮612相抵实现制动。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向下踩踏作动杆621时,作动杆621受力带动凸轮623转动并定位至凸轮623的远心端与受力杆631相抵的刹车位置,此时,凸轮623抵压受力杆631使受力杆631及与受力杆631连接的顶销64向下运动,向下运动的顶销64下压抱闸614,以使抱闸614与滚轮612相抵实现制动刹车。当向上回拨作动杆621时,作动杆621受力带动凸轮623恢复到凸轮623的近心端与受力杆631接触的初始位置,此时,在复位扭簧615的作用下,抱闸614顶起顶销64以复位,抱闸614不再与滚轮612接触,从而允许滚轮612转动行走。通过设置触动板634能够增加凸轮623与受力杆631的接触面积,以分散受力杆631收到的压力,避免受力杆631损坏。而弹性件66的设置,能够进一步辅助连杆63复位。凸轮623可与底座5通过铰链连接,以使其能够定位于所述刹车位置及初始位置,或者凸轮623可通过其与底座5之间的摩擦起到定位,避免凸轮623随意转动的目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5内还装设有供电电池(图未示),供电电池通过线缆8与桑叶切割机构2的动力装置246电性连接,以为桑叶切割机构2的运作提供电力支持。在本实施方式中,外罩26的外壁上还安装有控制动力源启停的开关9(图11),供电电池、开关及动力装置246通过线缆8串联。线缆8同样活动穿设另一走线管28,以通过走线管28对线缆8位于外罩26内的部分进行防护。
上述桑叶采摘收集设备100使用时,操作者通过推杆7推动桑叶采摘收集设备100至预定的位置,踩踏作动件62,进行刹车,防止桑叶采摘收集设备100随意移动。操作者一手握住桑枝,另一手通过握把265手持桑叶切割机构2,将桑叶切割机构2往桑枝上靠,以使桑枝经由导向槽2134、外罩26的槽口264及第二开口234与第一开口226对应构成的进出口进入切割通道225中。通过控制开关9启动桑叶采摘收集设备100,使第一驱动轮241开始转动;初始状态下,第二驱动轮242位于第一位置,第二驱动轮242与动刀23处于脱开状态,第二开口234与第一开口226对应;采摘时,通过手指拉动勾头266,勾头266受力转动拉动拉绳2431并通过拉绳2431将第二驱动轮242拉动至第二位置,此时,第二驱动轮242与动刀23的动刀套231传动配合,第二驱动轮242与第一驱动轮241共同作用下,驱动动刀23绕定刀22连续转动,进而切断叶梗,以将桑叶从桑枝上脱除。将桑叶切割机构2沿桑枝的根部朝向桑枝的顶部运动到预定的位置(需保留桑枝头部的嫩叶),即可完成对该条桑枝上桑叶的摘取作业。完成对该条桑枝上桑叶的摘取后,松开勾头266,复位弹簧2432使第二驱动轮242复位至第一位置,第二驱动轮242与动刀23处于脱开状态,第一驱动轮241继续驱动动刀23运动,直至第一驱动轮241运动至动刀23第二开口234处附近的缺口236处与动刀23脱开,此时,动刀23停止运动且第二开口234与第一开口226再次对应形成供桑枝进出切割通道225的进出口,实现动刀23的自动复位,此时,可进行对下一条桑枝的桑叶摘取。
被桑叶切割机构2切割下来的桑叶在外罩26的挡设下,通过外罩26与安装座21之间的过料通道进入连接裙3,并被连接裙3导入收集袋4中进行收集。当收集袋4装满后,可将收集袋4从连接裙3上拆下,用收口绳45绑扎收集袋4的袋口并从底座5上取下即可。之后可根据需要,将一空的收集袋4再次与连接裙3进行连接,以继续进行采摘。
在桑叶采摘过程中,部分碎叶或小叶片可能会堆积于安装座21的第一端盖214上,而部分较大的叶片可能会架设于安装座21与外罩26之间,进而影响桑叶切割机构2的作业及桑叶的收集。在本实施方式中,桑叶切割机构2还设有拨叶盘29,切割时,拨叶盘29随动刀23一起转动,并通过离心力和拨叶杆292的弧形角度将掉落于安装座21上的碎叶或架于安装座21与外罩26之间的大叶子拨开,以避免切割下的叶子堆积于安装座21上或架于安装座21与外罩26之间无法进行收集。拨叶杆292采用弧形杆,其相较于直杆结构,能够防止叶子挂在拨叶杆292上随拨叶杆292一同运动,提高了拨叶的效果。
上述桑叶切割机构2当需要复位动刀23时,只需要通过控制件243将第二驱动轮242移动至第一位置即可使第二开口234与第一开口226自动对应,无需后续再进行手动调节复位,使用方便,且当第二开口234与第一开口226对应后动刀23自动停止运动,在动刀23复位过程中操作者无需保持高度集中的精神以对动刀23位置进行观察,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其在动刀23复位时也无需使第一驱动轮241停止转动,进而不用频繁启动电机等驱动装置,有利于节约能源。使用时,其能够允许动刀23相对定刀22连续转动,使切割更全面,有效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切割效率,且能够减小装置本身产生的震动、冲击、噪声和局部磨损。
上述桑叶切割机构2,其控制件243包括拉绳2431及复位弹簧2432,叶枝切割时,通过拉动拉绳2431使第二驱动轮242位于第二位置,以在第二驱动轮242与第一驱动轮241的共同配合下驱动动刀23环绕定刀22连续转动,从而对叶枝进行切割;当切割完成后,松开拉绳2431即可通过复位弹簧2432使第二驱动轮242复位至第一位置以实现动刀23的自动复位,使用更方便,且便于操作。上述桑叶切割机构2,第二驱动轮242与第一驱动轮241通过传动件245驱动连接,能够减小电机等动力装置的使用数量,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桑叶切割机构2还包括导向轮25,通过导向轮25不仅对动刀23具有定心作用,而且通过导向轮25与动刀23的摩擦,能够进一步避免动刀23复位到位后在惯性作用下继续转动,进一步提高了动刀23的复位精度。
上述桑叶切割机构2,还包括外罩26,外罩26罩设于安装座21、定刀22及动刀23外,通过设置外罩26能够防止切割时操作者手部与定刀22及动刀23接触,有利于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另外,外罩26的外壁上装设有握把265,握把265的设置便于手持桑叶切割机构2进行切割作业;握把265上转动地装设有与拉绳2431连接的勾头266,使用时通过转动勾头266更便于操控拉绳2431。外罩26与安装座21之间连接有走线管28,走线管28的设置便于拉绳2431及线缆8的走线,且能够对拉绳2431及线缆8进行防护。
上述桑叶采摘收集设备100,其于桑叶切割机构2外设置有外罩26,并设置有收集袋4,收集袋4通过连接裙3与外罩26连接,外罩26罩设于桑叶切割机构2外,其与安装座21之间形成供叶片通过的空间,叶枝切割时,通过外罩26能够防止切割下的桑叶四处飞溅,以便于将采摘的桑叶导向收集袋4中进行收集;而收集袋4通过连接裙3与外罩26连接,能够将桑叶切割机构2采摘的桑叶直接导向收集袋4中进行收集,相较于集叶板的收集方式,使用更方便,且能够减小在采摘过程中由于桑叶掉落而引起的浪费;又由于连接裙3与收集袋4均为柔性结构,因此,能够便于操作者手持桑叶切割机构2对桑枝上的桑叶进行采摘,便于调整桑叶切割机构2的切割方向,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生产方向的桑枝作业,进而减小过度弯折桑枝对桑树后续生长的影响;此外,连接裙3的横截面积沿远离外罩26的方向逐渐变大,收集袋4的袋口与连接裙3横截面积较大的一端连接,能够使收集袋4的袋口尽可能张开,进而更有利于收集袋4的安装及桑叶的收集。
上述桑叶采摘收集设备100,连接裙3包括硬质的连接座31及柔性的导料裙32,连接裙3通过硬质的连接座31与桑叶切割机构2的安装座21连接,能够提高连接裙3与桑叶切割机构2连接的稳定性;连接裙3通过柔性的导料裙32与收集袋4连接,以便于桑叶采摘收集设备100的手持作业。连接裙3上还形成有导料槽321,导料槽321凹设于导料裙32的周壁上,并与两个固定板314围成的空间、外导料口315、内导料口316及切割通道225相互连通,导料槽321能够与外罩26的槽口264配合,更好地引导桑枝,避免桑枝过度弯折;同时,通过设置导料槽321收纳桑枝,而被切割下来的桑叶进入导料槽321外侧的连接裙3空间,能够将桑枝与切割下来的桑叶进行一定隔离,进一步降低桑枝对桑叶收集的影响。
上述桑叶采摘收集设备100,通过作动杆621带动凸轮623转动至刹车位置,能够使凸轮623抵压连杆63,并通过连杆63带动顶销64下压抱闸614以使抱闸614与滚轮612相抵实现制动,使用时,无论滚轮612位于何种方向上均可通过顶销64下压抱闸614对滚轮612进行制动刹车,进而在刹车时无需判断滚轮612方向,使用更方便;此外,连杆63的设置使其能够同时实现对多个万向轮61的制动,无需一一进行调节,使用更便捷。上述桑叶采摘收集设备100,将供电电池设置于底座5上,无需操作者背负电池进行作业,能够进一步降低劳动强度。
可以理解,动刀套231上缺口236位置可以省略,传动齿235也可以延伸至第二开口234的相对两侧。可以理解,第一驱动轮241、第二驱动轮242及导向轮25不限为齿轮,其他可以为皮带轮,此时,动刀23外周的传动齿235可以省略,而使第一驱动轮241、第二驱动轮242及导向轮25与动刀23的动刀套231摩擦接触。可以理解,安装座21的结构不限于本实施例,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根据需要省略第一端盖214或第二端盖215。可以理解,第二驱动轮242也可通过相对安装座21转动等方式远离动刀23或朝动刀23运动。可以理解,桑叶切割机构2的结构不限于本实施例,其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结构的桑叶切割机构2,例如公告号为CN20946295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桑叶采摘装置等。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桑叶采摘收集设备(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桑叶切割机构(2);
外罩(26),外罩(26)具有收容腔,外罩(26)的收容腔贯通外罩(26)并于外罩(26)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一第一开孔(261)及一第二开孔(263),外罩(26)与桑叶切割机构(2)连接并通过收容腔罩设于桑叶切割机构(2)外,外罩(26)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桑枝进出桑叶切割机构(2)的槽口(264);
连接裙(3),连接裙(3)的一端与外罩(26)的第二开孔(263)处连接,用于承接被桑叶切割机构(2)切割下来的桑叶,连接裙(3)的横截面积沿远离外罩(26)的方向逐渐变大;及
收集袋(4),收集袋(4)的袋口处与连接裙(3)相对外罩(26)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用于收集连接裙(3)中的桑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采摘收集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桑叶采摘收集设备(100)还包括底座(5),收集袋(4)可拆卸地放置于底座(5)上;底座(5)上装设有行走轮装置(6)及用于推动底座(5)行走的推杆(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桑叶采摘收集设备(100),其特征在于,行走轮装置(6)包括:
万向轮(61),包括转动装设于底座(5)上的轮架(611)、与轮架(611)转动连接的滚轮(612)、通过一连接轴(613)转动连接于轮架(611)上并与滚轮(612)上方相间隔的抱闸(614)以及装设于连接轴(613)上并且两端分别与抱闸(614)和轮架(611)连接的复位扭簧(615);
作动件(62),包括作动杆(621)及设于作动杆(621)一端的凸轮(623),作动杆(621)远离凸轮(623)的一端位于底座(5)外,凸轮(623)与底座(5)铰接连接;
连杆(63),连杆(63)与底座(5)转动连接,并与凸轮(623)接触;及
顶销(64),顶销(64)的一端与连杆(63)连接,顶销(64)的另一端能够活动穿设轮架(611)并位于抱闸(614)上方;
作动杆(621)能够受力带动凸轮(623)转动至刹车位置,以使凸轮(623)抵压连杆(63),并通过连杆(63)带动顶销(64)下压抱闸(614),进而使抱闸(614)与滚轮(612)相抵实现制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采摘收集设备(100),其特征在于,连接裙(3)用于与收集袋(4)连接的一端间隔地设有若干挂钩(323),收集袋(4)的袋口处间隔地设有若干挂孔(41),收集袋(4)的袋口通过若干挂孔(41)挂接于若干挂钩(323)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采摘收集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收集袋(4)的袋口处间隔设有若干穿绳环(43),若干穿绳环(43)中穿设有对收集袋(4)的袋口进行封口的收口绳(4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采摘收集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桑叶切割机构(2)包括:
安装座(21),其与外罩(26)连接;
定刀(22),包括与安装座(21)连接的定刀套(223)及间隔装设于定刀套(223)上的多个定刀片(221),定刀套(223)贯通开设有沿定刀套(223)轴向延伸的切割通道(225)及沿定刀套(223)径向延伸并与切割通道(225)连通的第一开口(226),第一开口(226)与槽口(264)对应;
动刀(23),包括转动地套设于定刀(22)外的动刀套(231)及间隔地设于动刀套(231)上并与定刀片(221)配合进行切割的多个动刀片(233),动刀套(231)上贯通开设有第二开口(234);及
动刀驱动件(24),其装设于安装座(21)上并与动刀套(231)连接,以驱动动刀(23)环绕定刀(22)旋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桑叶采摘收集设备(100),其特征在于,连接裙(3)包括硬质的连接座(31)及柔性的导料裙(32),连接座(31)一端与外罩(26)及安装座(21)均可拆卸连接,导料裙(32)连接于连接座(31)背向外罩(26)的一端,且导料裙(32)的横截面积沿远离外罩(26)的方向逐渐变大;收集袋(4)的袋口处与导料裙(32)相对连接座(3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桑叶采摘收集设备(100),其特征在于,连接座(31)包括外连接环(312)、内连接环(313)及两个固定板(314),外连接环(312)上对应槽口(264)开设有外导料口(315);内连接环(313)位于外连接环(312)中,内连接环(313)对应外导料口(315)开设有内导料口(316);两个固定板(314)相对设置并均连接外连接环(312)及内连接环(313);外连接环(312)的一端与外罩(26)可拆卸连接,内连接环(313)的一端与安装座(21)可拆卸连接;导料裙(32)的一端与外连接环(312)远离外罩(26)的一端及内连接环(313)远离安装座(21)的一端连接,导料裙(32)的周壁向内连接环(313)凹设形成导料槽(321),导料槽(321)在朝向外罩(26)的方向上逐渐靠近内连接环(313),并与两个固定板(314)围成的空间、外导料口(315)、内导料口(316)、内连接环(313)及切割通道(225)相互连通。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桑叶采摘收集设备(100),其特征在于,动刀驱动件(24)包括第一驱动轮(241),第一驱动轮(241)转动地装设于安装座(21)上并能够与动刀套(231)的外周壁传动配合;桑叶采摘收集设备(100)还包括动刀复位件(20),动刀复位件(20)包括第二驱动轮(242)及控制件(243),第二驱动轮(242)活动地装设于安装座(21)上并能够相对安装座(21)转动,控制件(243)与第二驱动轮(242)连接,在外力的作用下,控制件(243)能够带动第二驱动轮(242)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当第二驱动轮(24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驱动轮(242)与动刀套(231)处于脱离状态,第一驱动轮(241)驱动动刀(23)相对定刀(22)转动,直至第二开口(234)与第一开口(226)及槽口(264)对应以构成以供桑枝进出切割通道(225)的进出口;当第二驱动轮(242)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驱动轮(242)与动刀套(231)传动配合,第二驱动轮(242)与第一驱动轮(241)共同配合驱动动刀(23)环绕定刀(22)连续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桑叶采摘收集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控制件(243)包括拉绳(2431)及复位弹簧(2432),拉绳(2431)的一端与第二驱动轮(242)连接,复位弹簧(2432)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二驱动轮(242)及安装座(21)弹性相抵;外罩(26)的外壁上装设有握把(265),握把(265)上转动地装设有勾头(266),拉绳(2431)的自由末端穿设外罩(26)并与勾头(266)连接;勾头(266)受力转动时能够拉动拉绳(2431)。
CN202022738282.9U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桑叶采摘收集设备 Active CN2136625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8282.9U CN213662523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桑叶采摘收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8282.9U CN213662523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桑叶采摘收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62523U true CN213662523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35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38282.9U Active CN213662523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桑叶采摘收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625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76804B (zh) 红麻杆加工装置
CN111466235B (zh) 一种盆栽自动化脱盆设备
CN211931424U (zh) 一种旋转切割式的香蕉收割机
CN211047876U (zh) 一种移动式农产品采摘装置
CN112470696B (zh) 叶枝切割机构及具有其的桑叶采摘设备
CN109479549A (zh) 一种基于齿轮的电动果树环切钳
CN205454773U (zh) 一种果树剪枝机
CN105850364B (zh) 便携式电动水果采摘装置
CN213662523U (zh) 一种桑叶采摘收集设备
CN108718701B (zh) 一种网兜可拆卸式果实兼枝条采剪装置
CN208227751U (zh) 柑桔采摘器
CN212381707U (zh) 一种花椒采摘装置
CN207978389U (zh) 一种手持式水果采摘装置
CN212786848U (zh) 一种蔬菜种植用薄膜铺设打孔设备
CN113787156B (zh) 一种电脑主机线束加工用定长切断设备
CN213214440U (zh) 一种公路绿化用草木修剪装置
CN107439241A (zh) 手持式电动黄瓜打叶剪
CN211607418U (zh) 一种可爬树自动旋转切割式果实采摘器
CN108718681B (zh) 草莓采摘辅助工具
CN109673261A (zh) 一种多功能水果收获采摘摘果机及其剪切刀片
CN112616429A (zh) 一种农业用的菠萝采摘装置
CN108551873B (zh) 一种手持式快速拉切采摘器
CN207185334U (zh) 手持式电动黄瓜打叶剪
CN112753371B (zh) 一种棉花快速采摘装置
KR20110069928A (ko) 전동 잣 채취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