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51704U - 一种千斤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千斤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651704U CN213651704U CN202022734736.5U CN202022734736U CN213651704U CN 213651704 U CN213651704 U CN 213651704U CN 202022734736 U CN202022734736 U CN 202022734736U CN 213651704 U CN213651704 U CN 2136517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arm
- lead screw
- jack
- top seat
- rot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千斤顶,包括底座、第一支撑臂组、第二支撑臂组、顶座和丝杠,第一支撑臂组通过第一铰轴转动连接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呈V形,第二支撑臂组通过第二铰轴转动连接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第三支撑臂与第四支撑臂呈V形,第一支撑臂与第三支撑臂分别与底座通过转轴铰接,第二支撑臂与第四支撑臂与顶座通过转轴铰接,第一铰轴与第二铰轴穿设丝杠并与丝杠螺纹连接,转动丝杆可使第一支撑臂组和第二支撑臂组同时张开或收拢,从而使顶座升起或下降;第一支撑臂组与第二支撑臂组之间的丝杠上设有用于限制顶座升高高度的限位部。本实用新型可以延长千斤顶的使用寿命,提高其稳定性,操作简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千斤顶。
背景技术
千斤顶是车辆中经常配备的工具,在需要时,用于顶升车辆。现有的千斤顶丝杠通常为单向的,千斤顶的顶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都产生位移,使得千斤顶的稳定性较差;并且丝杠通常在转动过程中由于没有限位措施,当千斤顶升高到极限高度时,丝杠与丝杠螺母继续转动将损害千斤顶,缩短千斤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千斤顶的使用寿命,提高千斤顶的稳定性,操作简便,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千斤顶。
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千斤顶,包括底座、第一支撑臂组、第二支撑臂组、顶座和丝杠,所述第一支撑臂组通过第一铰轴转动连接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呈V形,所述第二支撑臂组通过第二铰轴转动连接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所述第三支撑臂与第四支撑臂呈V形,所述第一支撑臂与第三支撑臂分别与底座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第二支撑臂与第四支撑臂与顶座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第一铰轴与第二铰轴穿设丝杠并与丝杠螺纹连接,转动丝杆可使第一支撑臂组和第二支撑臂组同时张开或收拢,从而使顶座升起或下降;所述第一支撑臂组与第二支撑臂组之间的丝杠上套设有用于限制顶座升高高度的限位部。
上述的千斤顶,其只,限位部包括套设在丝杠上的限位管,所述丝杠中部设有向内凹陷的定位环,所述限位管螺纹连接定位螺杆,所述定位螺杆与所述定位环对应。
上述的千斤顶,其只,所述第一支撑臂的截面均呈开口的凵形,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侧壁沿长度方向一侧设有一对齿形槽;所述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结构均相同。
上述的千斤顶,其只,所述第一支撑臂的齿形槽和第三支撑臂的齿形槽靠近底座一侧、所述第二支撑臂的齿形槽与第四支撑臂的齿形槽靠近顶座一侧;靠近所述底座的第一支撑臂的侧壁与第三支撑臂的侧壁内,以及靠近所述顶座的第二支撑臂的侧壁与第四支撑臂的侧壁内均嵌设有加强部。
上述的千斤顶,其只,所述加强部截面呈开口的U形,所述加强部包括底板和底板两侧与其垂直的侧板,每个所述侧板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容纳转轴的让位孔,所述让位孔沿水平方向开设有向外的安装开口;靠近底座的加强部的底板与底座相对,靠近顶座的加强部的底板与顶座相对。
上述的千斤顶,其只,所述第一铰轴包括轴本体,所述轴本体设有向内凹陷的一对阶梯,两所述阶梯的平面相对设置且与轴本体的轴线平行,所述阶梯上设有与其垂直的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与丝杠适配,所述轴本体一端设有向外延伸是凸环,另一端设有向内凹陷的环状卡槽;所述第一铰轴与第二铰轴结构相同。
上述的千斤顶,其只,所述丝杠包括沿丝杠中央两侧设置的反向丝杠螺纹,所述丝杠一端固定连接的旋转部,邻近所述旋转部一侧的丝杠设有限位挡环,所述限位挡环上设有手动拨杆。
上述的千斤顶,其只,所述旋转部呈六棱柱体,所述旋转部可拆卸连接升降扳手,所述升降扳手呈长柄状,所述升降扳手的前端设有内六角孔,所述内六角孔与所述旋转部适配。
上述的千斤顶,其只,所述顶座上端还转动连接有可水平转动360°的转动支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部,防止丝杠旋转超过极限位置,可延长千斤顶的使用寿命。通过在丝杠上设置双向丝杠螺纹,保证顶座沿上下方向移动,在水平方向无位移,有效提高千斤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加强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丝杠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铰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升降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1、底座;2、第一支撑臂组;21、第一支撑臂;211、齿形槽;22、第二支撑臂;3、第二支撑臂组;31、第三支撑臂;32、第四支撑臂;4、顶座;41、转动支架;5、丝杠;51、丝杠螺纹;52、旋转部;53、限位挡环;531、手动拨杆;54、定位环;6、第一铰轴;61、轴本体;62、阶梯;63、内螺纹孔;64、凸环;65、环状卡槽;7、第二铰轴;8、转轴;9、限位部;91、限位管;92、定位螺杆;10、加强部;101、底板;102、侧板;1021、让位孔;1022、安装开口;11、升降扳手;111、内六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千斤顶,包括底座1、第一支撑臂组2、第二支撑臂组3、顶座4和丝杠5,第一支撑臂组2通过第一铰轴6转动连接第一支撑臂21和第二支撑臂22,第一支撑臂21与第二支撑臂22呈V形,第二支撑臂组3通过第二铰轴7转动连接第三支撑臂31和第四支撑臂32,第三支撑臂31与第四支撑臂32呈V形,第一支撑臂21与第三支撑臂31分别与底座1通过转轴8铰接,第二支撑臂22与第四支撑臂32与顶座4通过转轴8铰接,第一铰轴6与第二铰轴7穿设丝杠5并与丝杠5螺纹连接,转动丝杆可使第一支撑臂组2和第二支撑臂组3同时张开或收拢,从而使顶座4升起或下降;第一支撑臂组2与第二支撑臂组3之间的丝杠5上套设有用于限制顶座4升高高度的限位部9。
如图1、4所示,限位部9包括套设在丝杠5上的限位管91,本实施例的限位管91采用具有弹性的塑胶材质,塑胶材质可以有效缓冲千斤顶升高到极限高度时,限位管91两端与第一铰轴6及第二铰轴7的撞击,保护丝杠5螺纹的安全。丝杠5中部设有向内凹陷的定位环54,限位管91中部螺纹连接定位螺杆92,定位螺杆92与定位环54对应并嵌入定位环54中,确保限位管不在丝杠5轴向方向上窜动。
转动丝杠5,可使顶座4向上升起或下降,当丝杠5转动至使第一铰轴6和第二铰轴7与限位管91两端相抵靠时,限位管91将限制丝杠5转动,顶座4不再向上提升,能有效保护千斤顶的丝杠旋转到极限高度时,对第一支撑臂组2和第二支撑臂组3造成的顶升破坏,可延长千斤顶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顶座4上端还转动连接有可相对于顶座4可水平转动360°的转动支架41,可以实现转动支架41快速的与车辆底盘相配合,实现对车辆进行快速顶升。
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臂21的截面均呈开口的凵形,第一支撑臂21的侧壁沿长度方向一侧设有一对齿形槽211;第一支撑臂21与第二支撑臂22、第三支撑臂31和第四支撑臂32结构均相同。
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臂21的齿形槽211和第三支撑臂31的齿形槽211靠近底座1一侧、第二支撑臂22的齿形槽211与第四支撑臂32的齿形槽211靠近顶座4一侧;靠近底座1的第一支撑臂21的侧壁与第三支撑臂31的侧壁内,以及靠近顶座4的第二支撑臂22的侧壁与第四支撑臂32的侧壁内均嵌设有加强部10。
如图1、3所示,加强部10截面呈开口的U形,加强部10包括底板101,底板101两侧固定连接与其垂直的侧板102,每个侧板102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容纳转轴8的让位孔1021,让位孔1021沿水平方向开设有向外的安装开口1022;安装开口1022方便在安装加强部10时放置转轴8;靠近底座1的加强部10的开口朝向底座1,靠近顶座4的加强部10的开口朝向顶座4。
靠近底座1的加强部10嵌设在第一支撑臂21的侧壁和第三支撑臂31的侧壁内,而底座1的侧壁又抵靠在第一支撑臂21的侧壁和第三支撑臂31的侧壁外侧,一个转轴8穿设底座1、第一支撑臂21的侧壁和加强部10的让位孔1021,另一个转轴8穿设底座1、第三支撑臂31的侧壁和加强部10的让位孔1021,两个转轴8将第一支撑臂21和第三支撑臂31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第一支撑臂21上的齿形槽211与第三支撑臂31上的齿形槽211相互啮合,加强部10增强了第一支撑臂21的侧壁和第三支撑臂31的侧壁的强度,增强了千斤顶的受力。
同样,靠近顶座4的加强部10嵌设在第二支撑臂22的侧壁和第四支撑臂32的侧壁内,而顶座4的侧壁又抵靠在第二支撑臂22的侧壁和第四支撑臂32的侧壁外侧,一个转轴8穿设顶座4、第二支撑臂22的侧壁和加强部10的让位孔1021,另一个转轴8穿设顶座4、第四支撑臂32的侧壁和加强部10的让位孔1021,两个转轴8将第二支撑臂22和第四支撑臂32转动连接在顶座4上;第二支撑臂22上的齿形槽211与第四支撑臂32上的齿形槽211相互啮合,加强部10增强了第二支撑臂22的侧壁和第四支撑臂32的侧壁的强度,增强了千斤顶的受力。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丝杠5包括沿丝杠5中央两侧设置的反向丝杠螺纹51,丝杠5一端设有旋转部52,邻近旋转部52一侧的丝杠5设有限位挡环53,限位挡环53上设有手动拨杆531。
当千斤顶与顶升车辆底部较远时,由于此时顶座4不受力,可以预先用手转动手动拨杆531,这样可以加快丝杠5的转动速度,提高千斤顶的顶升效率,减少顶升时间,当顶座4抵靠到车辆底部时,再使用升降扳手11旋转丝杠5,进行千斤顶的顶升。
如图5所示,第一铰轴6包括轴本体61,轴本体61对称设有向内凹陷的一对阶梯62,两阶梯62的平面相对设置且与轴本体61的轴线平行,阶梯62上设有与其垂直的内螺纹孔63,内螺纹孔63与丝杠5适配,轴本体61一端设有向外延伸是凸环64,另一端端设有向内凹陷的环状卡槽65。当第一铰轴6装配后,环状卡槽65上卡扣弹性卡簧,将第一铰轴6与第一支撑臂21和第二支撑臂22转动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铰轴6与第二铰轴7结构相同,第二铰轴7具体使用方法与第一铰轴6使用方法也相同。
丝杠5两侧分别螺纹连接第一铰轴6的内螺纹孔63和第二铰轴7的内螺纹孔63,由于丝杠5中央两侧设置反向的丝杠螺纹51,转动丝杠5可使第一支撑臂组2和第二支撑臂组3同时张开或收拢,从而使顶座4升起或下降,并且顶座4只沿上下方向移动,无水平方向的移动,提高了千斤顶的稳定性。
如图6所示,旋转部52可拆卸连接升降扳手11,升降扳手11呈长柄状,升降扳手11的前端设有内六角孔111,内六角孔111与旋转部52适配。
通过将升降扳手11中的内六角孔111与旋转部52适配,转动升降扳手11可以使丝杠5转动,达到控制千斤顶上升或下降的目的。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支撑臂组、第二支撑臂组、顶座和丝杠,所述第一支撑臂组通过第一铰轴转动连接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呈V形,所述第二支撑臂组通过第二铰轴转动连接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所述第三支撑臂与第四支撑臂呈V形,所述第一支撑臂与第三支撑臂分别与底座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第二支撑臂与第四支撑臂与顶座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第一铰轴与第二铰轴穿设丝杠并与丝杠螺纹连接,转动丝杆可使第一支撑臂组和第二支撑臂组同时张开或收拢,从而使顶座升起或下降;所述第一支撑臂组与第二支撑臂组之间的丝杠上套设有用于限制顶座升高高度的限位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限位部包括套设在丝杠上的限位管,所述丝杠中部设有向内凹陷的定位环,所述限位管螺纹连接定位螺杆,所述定位螺杆与所述定位环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的截面均呈开口的口形,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侧壁沿长度方向一侧设有一对齿形槽;所述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结构均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的齿形槽和第三支撑臂的齿形槽靠近底座一侧、所述第二支撑臂的齿形槽与第四支撑臂的齿形槽靠近顶座一侧;靠近所述底座的第一支撑臂的侧壁与第三支撑臂的侧壁内,以及靠近所述顶座的第二支撑臂的侧壁与第四支撑臂的侧壁内均嵌设有加强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截面呈开口的U形,所述加强部包括底板和底板两侧与其垂直的侧板,每个所述侧板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容纳转轴的让位孔,所述让位孔沿水平方向开设有向外的安装开口;靠近底座的加强部的底板与底座相对,靠近顶座的加强部的底板与顶座相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轴包括轴本体,所述轴本体设有向内凹陷的一对阶梯,两所述阶梯的平面相对设置且与轴本体的轴线平行,所述阶梯上设有与其垂直的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与丝杠适配,所述轴本体一端设有向外延伸是凸环,另一端设有向内凹陷的环状卡槽;所述第一铰轴与第二铰轴结构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包括沿丝杠中央两侧设置的反向丝杠螺纹,所述丝杠一端固定连接的旋转部,邻近所述旋转部一侧的丝杠设有限位挡环,所述限位挡环上设有手动拨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呈六棱柱体,所述旋转部可拆卸连接升降扳手,所述升降扳手呈长柄状,所述升降扳手的前端设有内六角孔,所述内六角孔与所述旋转部适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上端还转动连接有可水平转动360°的转动支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34736.5U CN213651704U (zh) | 2020-11-24 | 2020-11-24 | 一种千斤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34736.5U CN213651704U (zh) | 2020-11-24 | 2020-11-24 | 一种千斤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651704U true CN213651704U (zh) | 2021-07-09 |
Family
ID=76685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734736.5U Active CN213651704U (zh) | 2020-11-24 | 2020-11-24 | 一种千斤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651704U (zh) |
-
2020
- 2020-11-24 CN CN202022734736.5U patent/CN2136517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651704U (zh) | 一种千斤顶 | |
CN208500136U (zh) | 一种缸体上线吊具 | |
CN218452918U (zh) |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加工用翻转装置 | |
CN207156085U (zh) | 立式振动模具的内模 | |
CN206158421U (zh) | 一种自限位铰链 | |
CN213749116U (zh) | 一种悬架疲劳试验测试装置 | |
CN110962154A (zh) | 多自由度调整的管道搬运夹持装置及方法 | |
CN215358179U (zh) | 一种卸杆钳 | |
CN101607671B (zh) | 一种曲轴吊装工具 | |
CN211647725U (zh) | 门体与门框转动连接合页 | |
CN201520597U (zh) | 一种曲轴吊装工具 | |
CN211440048U (zh) | 一种客车前风挡玻璃安装辅助机械手 | |
CN113752201A (zh) | 一种卸杆钳 | |
CN216593971U (zh) | 一种便于操作的汽车整车转动惯量测试工装 | |
CN220534024U (zh) | 一种减震器示功对正工装 | |
CN219685448U (zh) | 阀门扭力机 | |
CN113459042A (zh) | 一种可移动的汽车维修用螺母装卸装置 | |
CN218368060U (zh) | 总装生产线转挂时防止车门未关装置 | |
CN220637952U (zh) | 一种防落机械手 | |
CN221936619U (zh) | 一种用于液压千斤顶装配的固定装置 | |
CN116673888B (zh) | 一种浮动夹具 | |
CN213860057U (zh) | 一种混凝土钻孔限位装置 | |
CN218052334U (zh) | 一种立柱千斤顶装配工装 | |
CN211688062U (zh) | 一种托举式卧式汽车举升器 | |
CN221220121U (zh) |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铰链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