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28589U - 一种新型电梯抱闸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电梯抱闸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28589U
CN213628589U CN202022124569.2U CN202022124569U CN213628589U CN 213628589 U CN213628589 U CN 213628589U CN 202022124569 U CN202022124569 U CN 202022124569U CN 213628589 U CN213628589 U CN 213628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shoe
brake shoe
yokes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245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立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Omar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Omar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Omar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Omar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245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285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28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285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梯抱闸结构,包括抱闸轮、制动瓦以及制动靴,所述制动瓦位于所述抱闸轮两侧,所述制动靴位于所述制动瓦外侧,还包括第一制动装置、连接装置以及第二制动装置,所述第一制动装置位于所述制动靴两侧,连接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制动装置上端,所述第二制动装置位于连接装置上端且位于所述抱闸轮上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第一制动装置与第二制动装置配合,构成双制动机构,即使其中某一制动装置失灵,仍可通过另一制动装置进行制动,保证制动效果,安全性高,通过插接销保证了制动瓦与制动靴之间的固定,同时还方便了制动瓦的更换,增加了制动瓦的实用性,加设松闸扳手,可以手动进行松闸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电梯抱闸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抱闸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电梯抱闸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电梯抱闸结构通常采用单制动机构,当抱闸结构失灵时,安全隐患较大,并且,电梯抱闸结构制动瓦长时间使用出现磨损时的更换不太方便,从而影响电梯抱闸结构的制动效果,同时制动靴的灵活性也不太理想,另外,当制动瓦与抱闸轮抱死时,无法手动控制制动装置对抱闸轮进行松闸操作,因此,发明一种新型电梯抱闸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申请号为:201920576274.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梯抱闸结构,涉及到电梯抱闸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机座的底部,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抱闸轮的底部,所述机座的内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抱闸臂的底部,所述抱闸臂的两侧均贴合连接扣合板的一侧,所述扣合板的背部固定连接有承接板,所述扣合板的一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安装板的一端,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制动瓦的一侧。然而,该种电梯抱闸结构只能解决电梯抱闸结构制动瓦长时间使用出现磨损时的更换不太方便,从而影响电梯抱闸结构的制动效果,同时制动靴的灵活性也不太理想的问题,无法解决制动瓦与抱闸轮抱死时,通过手动控制制动装置对抱闸轮进行松闸操作以及单制动机构的抱闸结构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电梯抱闸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电梯抱闸结构,包括抱闸轮、制动瓦以及制动靴,所述制动瓦位于所述抱闸轮两侧,所述制动靴位于所述制动瓦外侧,还包括第一制动装置、连接装置以及第二制动装置,所述第一制动装置位于所述制动靴两侧,连接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制动装置上端,所述第二制动装置位于连接装置上端且位于所述抱闸轮上方。
所述第一制动装置包括磁轭、衔铁、安装螺栓以及第一制动弹簧,所述磁轭有两个,两个所述磁轭对称设置所述抱闸轮两侧且位于所述制动靴外侧,所述衔铁有两个,两个所述衔铁分别设置在所述制动靴与所述磁轭之间,所述安装螺栓有四个,四个所述安装螺栓分为两组对称设置在两个所述衔铁的上部与下部且与所述衔铁滑动连接,所述安装螺栓凸出于所述衔铁的一端与所述衔铁对应的所述磁轭螺纹连接,所述磁轭与所述衔铁通过所述安装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制动弹簧设置在所述磁轭与所述衔铁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磁轭以及所述衔铁固定连接。
连接装置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臂分别设置在两个磁轭上端且与磁轭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制动装置包括安装座、松闸螺栓、制动器、制动轴、第二制动弹簧以及第二制动弹簧压盖,所述安装座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座分别设置在两个连接臂上端且与连接臂固定连接,所述松闸螺栓有两个,两个所述松闸螺栓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座上部且贯穿所述安装座并通过螺母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制动器设置在两个所述松闸螺栓之间且其两端分别通过回程定位垫圈与两个所述松闸螺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制动器上设有制动器接线盒,所述制动轴设置在两个连接臂上部且其两端贯穿两个连接臂且与连接臂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弹簧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制动弹簧分别套设在所述制动轴凸出于连接臂的两端外侧且其一端与对应的连接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弹簧压盖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制动弹簧压盖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制动弹簧另一端且与所述制动轴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制动弹簧压盖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制动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制动瓦以及所述制动靴均有两个,两个所述制动靴分别设置在两个衔铁内侧且与衔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制动瓦对应所述抱闸轮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制动靴内侧且与所述制动靴插接。
还包括插接销,所述制动瓦以及所述制动靴对应所述插接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销有两个,两个所述插接销通过插接孔与所述制动瓦以及所述制动靴插接。
还包括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有两个,两个所述微动开关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座内侧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座以及所述制动器固定连接。
还包括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有四个,四个所述调节螺栓分为两组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磁轭外侧且与所述磁轭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栓上设有调节挡板,所述调节挡板与所述调节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栓位于所述第一制动弹簧内侧且通过所述调节挡板与所述第一制动弹簧卡接。
还包括磁轭接线盒,所述磁轭接线盒有两个,两个所述磁轭接线盒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磁轭一侧且与所述磁轭固定连接。
还包括松闸轴以及松闸扳手,所述松闸轴有两个,两个所述松闸轴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磁轭中部且贯穿所述磁轭与对应的所述衔铁滑动连接,所述松闸轴与所述磁轭螺纹连接,所述松闸扳手有两个,两个所述松闸扳手分别设置在所述磁轭两侧且通过松闸块与所述松闸轴凸出于所述磁轭的部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a、设有第一制动装置与第二制动装置配合,构成双制动机构,即使其中某一制动装置失灵,仍可通过另一制动装置进行制动,保证制动效果,安全性高;
b、通过插接销保证了制动瓦与制动靴之间的固定,防止制动瓦在受力时脱离制动靴,从而影响电梯抱闸结构的正常使用,同时通过插接销还方便了制动瓦的更换,防止制动瓦使用时间过长影响制动瓦的制动效果,增加了制动瓦的实用性;
c、加设松闸扳手,可以手动控制第一制动装置对抱闸轮进行松闸操作,防止由于制动瓦与抱闸轮抱死而无法进行后续操作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制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制动装置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松闸轴以及松闸扳手与第一制动装置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插接销与制动瓦以及制动靴配合示意图。
图中:1、抱闸轮;2、制动瓦;3、制动靴;4、第一制动装置;5、第二制动装置;6、磁轭;7、衔铁;8、安装螺栓;9、第一制动弹簧;10、连接臂;11、安装座;12、松闸螺栓;13、制动器;14、制动轴;15、第二制动弹簧;16、第二制动弹簧压盖;17、回程定位垫圈;18、制动器接线盒;19、插接销;20、微动开关;21、调节螺栓;22、调节挡板;23、磁轭接线盒;24、松闸轴;25、松闸扳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新型电梯抱闸结构,包括抱闸轮1、制动瓦2以及制动靴3,制动瓦2位于抱闸轮1两侧,制动靴3位于制动瓦2外侧,还包括第一制动装置4、连接装置以及第二制动装置5,第一制动装置4位于制动靴3两侧,连接装置位于第一制动装置4上端,第二制动装置5位于连接装置上端且位于抱闸轮1上方,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第一制动装置4包括磁轭6、衔铁7、安装螺栓8以及第一制动弹簧9,磁轭6有两个,两个磁轭6对称设置抱闸轮1两侧且位于制动靴3外侧,衔铁7有两个,两个衔铁7分别设置在制动靴3与磁轭6之间,安装螺栓8有四个,四个安装螺栓8分为两组对称设置在两个衔铁7的上部与下部且与衔铁7滑动连接,安装螺栓8凸出于衔铁7的一端与衔铁7对应的磁轭6螺纹连接,磁轭6与衔铁7通过安装螺栓8连接,第一制动弹簧9设置在磁轭6与衔铁7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磁轭6以及衔铁7固定连接,第一制动装置4通过磁轭6、衔铁7、安装螺栓8以及第一制动弹簧9配合,对抱闸轮1起到制动作用,其中,磁轭6可以把通电线包、永磁体生产的磁力线传到指定位置,在指定位置形成磁场,衔铁7用于在磁轭6的作用下带动制动靴3以及制动瓦2远离抱闸轮1,安装螺栓8用于安装连接磁轭6与衔铁7,第一制动弹簧9用于推动衔铁7靠近抱闸轮1,从而对抱闸轮1进行制动。
还包括调节螺栓21,调节螺栓21有四个,四个调节螺栓21分为两组分别设置在两个磁轭6外侧且与磁轭6螺纹连接,调节螺栓21上设有调节挡板22,调节挡板22与调节螺栓21固定连接,调节螺栓21位于第一制动弹簧9内侧且通过调节挡板22与第一制动弹簧9卡接,调节螺栓21配合调节挡板22用于调节第一制动弹簧9的压力,需要增大压力时,旋转调节螺栓21带动调节挡板22向衔铁7方向运动,需要减小压力时,旋转调节螺栓21带动调节挡板22向远离衔铁7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第一制动装置4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还包括磁轭接线盒23,磁轭接线盒23有两个,两个磁轭接线盒23分别设置在两个磁轭6一侧且与磁轭6固定连接,磁轭接线盒23用于为磁轭6接线,本实用新型第一制动装置4侧视图如图3所示。
还包括松闸轴24以及松闸扳手25,松闸轴24有两个,两个松闸轴24分别设置在两个磁轭6中部且贯穿磁轭6与对应的衔铁7滑动连接,松闸轴24与磁轭6螺纹连接,松闸扳手25有两个,两个松闸扳手25分别设置在磁轭6两侧且通过松闸块与松闸轴24凸出于磁轭6的部分固定连接,需要进行手动松闸时,通过松闸扳手25带动松闸轴24转动,从而使衔铁7向磁轭6方向移动,带动制动靴3以及制动瓦2远离抱闸轮1,完成手动松闸动作,本实用新型松闸轴24以及松闸扳手25与第一制动装置4配合示意图如图4所示。
连接装置包括连接臂10,连接臂10有两个,两个连接臂10分别设置在两个磁轭6上端且与磁轭6固定连接,连接装置通过连接臂10连接第一制动装置4与第二制动装置5。
第二制动装置5包括安装座11、松闸螺栓12、制动器13、制动轴14、第二制动弹簧15以及第二制动弹簧15压盖,安装座11有两个,两个安装座11分别设置在两个连接臂10上端且与连接臂10固定连接,松闸螺栓12有两个,两个松闸螺栓12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座11上部且贯穿安装座11并通过螺母与安装座11固定连接,制动器13设置在两个松闸螺栓12之间且其两端分别通过回程定位垫圈17与两个松闸螺栓12的一端固定连接,制动器13上设有制动器接线盒18,制动轴14设置在两个连接臂10上部且其两端贯穿两个连接臂10且与连接臂10滑动连接,第二制动弹簧15有两个,两个第二制动弹簧15分别套设在制动轴14凸出于连接臂10的两端外侧且其一端与对应的连接臂10固定连接,第二制动弹簧压盖16有两个,两个第二制动弹簧压盖16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制动弹簧15另一端且与制动轴14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制动弹簧压盖16分别与两个第二制动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制动装置5通过安装座11、松闸螺栓12、制动器13、制动轴14、第二制动弹簧15以及第二制动弹簧压盖16配合,与第一制动装置4构成双制动结构,可在其中某一制动装置失灵时,通过另一制动装置进行制动,保证制动效果,安全性高,其中,安装座11用于安装支撑松闸螺栓12,松闸螺栓12用于连接制动器13,制动器13用于通过回程定位垫圈17带动松闸螺栓12向两侧运动,从而使第一制动装置4带动制动靴3以及制动瓦2远离抱闸轮1,制动轴14用于连接两侧的连接臂10,第二制动弹簧15套设在制动轴14的两端,当制动器13不启动时,在第二制动弹簧15的作用下,两侧的连接臂10带动第一制动装置4、制动靴3以及制动瓦2向抱闸轮1方向运动,从而对抱闸轮1进行制动,第二制动弹簧压盖16用于固定第二制动弹簧15。
还包括微动开关20,微动开关20有两个,两个微动开关20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座11内侧且其两端分别与安装座11以及制动器13固定连接,微动开关20的作用是当传动元件上的作用力移去后,动作簧片产生反向动作力,当传动元件反向行程达到簧片的动作临界点后,瞬时完成反向动作,因此,当制动器13工作时,微动开关20可以动作。
制动瓦2以及制动靴3均有两个,两个制动靴3分别设置在两个衔铁7内侧且与衔铁7固定连接,两个制动瓦2对应抱闸轮1分别设置在两个制动靴3内侧且与制动靴3插接,制动靴3用于容纳制动瓦2,制动瓦2用于对抱闸轮1进行制动,还包括插接销19,制动瓦2以及制动靴3对应插接销19设有插接孔,插接销19有两个,两个插接销19通过插接孔与制动瓦2以及制动靴3插接,插接销19用于连接制动瓦2以及制动靴3,当需要对制动瓦2进行更换时,将插接销19拔出即可将制动瓦2从制动靴3中取出并进行更换,更换过程简单,快速,本实用新型插接销19与制动瓦2以及制动靴3配合示意图如图5所示。
工作原理:
第一制动装置4:当安装螺栓8拧紧时,第一制动弹簧9将衔铁7推向抱闸轮1方向,从而带动制动靴3以及制动瓦2靠近抱闸轮1,制动瓦2与抱闸轮1接触从而对抱闸轮1进行制动,需要松闸时,通过磁轭6将衔铁7吸向磁轭6,克服第一制动弹簧9对衔铁7产生的压力,从而带动制动靴3以及制动瓦2远离抱闸轮1,完成松闸操作。
第二制动装置5:制动器13关闭时,第二制动弹簧15将连接臂10向内侧推动,从而通过第一制动装置4带动制动靴3以及制动瓦2靠近抱闸轮1,制动瓦2与抱闸轮1接触从而对抱闸轮1进行制动,需要松闸时,启动制动器13,在制动器13的作用下,通过回程定位垫圈17带动松闸螺栓12向外移动,从而带动连接臂10向外移动,克服第二制动弹簧15对连接臂10的压力,从而带动制动靴3以及制动瓦2远离抱闸轮1,完成松闸操作。
当制动装置抱死,需要手动松闸时,通过松闸扳手25带动松闸轴24转动,从而使衔铁7向磁轭6方向移动,带动制动靴3以及制动瓦2远离抱闸轮1,完成手动松闸动作。
另外,可通过调节螺栓21配合调节挡板22调节第一制动弹簧9的压力,需要增大压力时,旋转调节螺栓21带动调节挡板22向衔铁7方向运动,需要减小压力时,旋转调节螺栓21带动调节挡板22向远离衔铁7方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a、设有第一制动装置4与第二制动装置5配合,构成双制动机构,即使其中某一制动装置失灵,仍可通过另一制动装置进行制动,保证制动效果,安全性高;
b、通过插接销19保证了制动瓦2与制动靴3之间的固定,防止制动瓦2在受力时脱离制动靴3,从而影响电梯抱闸结构的正常使用,同时通过插接销19还方便了制动瓦2的更换,防止制动瓦2使用时间过长影响制动瓦2的制动效果,增加了制动瓦2的实用性;
c、加设松闸扳手25,可以手动控制第一制动装置4对抱闸轮1进行松闸操作,防止由于制动瓦2与抱闸轮1抱死而无法进行后续操作的情况出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电梯抱闸结构,包括抱闸轮(1)、制动瓦(2)以及制动靴(3),所述制动瓦(2)位于所述抱闸轮(1)两侧,所述制动靴(3)位于所述制动瓦(2)外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制动装置(4)、连接装置以及第二制动装置(5),所述第一制动装置(4)位于所述制动靴(3)两侧,连接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制动装置(4)上端,所述第二制动装置(5)位于连接装置上端且位于所述抱闸轮(1)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抱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装置(4)包括磁轭(6)、衔铁(7)、安装螺栓(8)以及第一制动弹簧(9),所述磁轭(6)有两个,两个所述磁轭(6)对称设置所述抱闸轮(1)两侧且位于所述制动靴(3)外侧,所述衔铁(7)有两个,两个所述衔铁(7)分别设置在所述制动靴(3)与所述磁轭(6)之间,所述安装螺栓(8)有四个,四个所述安装螺栓(8)分为两组对称设置在两个所述衔铁(7)的上部与下部且与所述衔铁(7)滑动连接,所述安装螺栓(8)凸出于所述衔铁(7)的一端与所述衔铁(7)对应的所述磁轭(6)螺纹连接,所述磁轭(6)与所述衔铁(7)通过所述安装螺栓(8)连接,所述第一制动弹簧(9)设置在所述磁轭(6)与所述衔铁(7)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磁轭(6)以及所述衔铁(7)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抱闸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装置包括连接臂(10),所述连接臂(10)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臂(10)分别设置在两个磁轭(6)上端且与磁轭(6)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抱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动装置(5)包括安装座(11)、松闸螺栓(12)、制动器(13)、制动轴(14)、第二制动弹簧(15)以及第二制动弹簧压盖(16),所述安装座(11)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座(11)分别设置在两个连接臂(10)上端且与连接臂(10)固定连接,所述松闸螺栓(12)有两个,两个所述松闸螺栓(12)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座(11)上部且贯穿所述安装座(11)并通过螺母与所述安装座(11)固定连接,所述制动器(13)设置在两个所述松闸螺栓(12)之间且其两端分别通过回程定位垫圈(17)与两个所述松闸螺栓(1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制动器(13)上设有制动器接线盒(18),所述制动轴(14)设置在两个连接臂(10)上部且其两端贯穿两个连接臂(10)且与连接臂(10)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弹簧(15)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制动弹簧(15)分别套设在所述制动轴(14)凸出于连接臂(10)的两端外侧且其一端与对应的连接臂(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弹簧压盖(16)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制动弹簧压盖(16)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制动弹簧(15)另一端且与所述制动轴(14)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制动弹簧压盖(16)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制动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抱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瓦(2)以及所述制动靴(3)均有两个,两个所述制动靴(3)分别设置在两个衔铁(7)内侧且与衔铁(7)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制动瓦(2)对应所述抱闸轮(1)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制动靴(3)内侧且与所述制动靴(3)插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抱闸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接销(19),所述制动瓦(2)以及所述制动靴(3)对应所述插接销(19)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销(19)有两个,两个所述插接销(19)通过插接孔与所述制动瓦(2)以及所述制动靴(3)插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抱闸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动开关(20),所述微动开关(20)有两个,两个所述微动开关(20)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座(11)内侧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座(11)以及所述制动器(13)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抱闸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螺栓(21),所述调节螺栓(21)有四个,四个所述调节螺栓(21)分为两组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磁轭(6)外侧且与所述磁轭(6)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栓(21)上设有调节挡板(22),所述调节挡板(22)与所述调节螺栓(21)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栓(21)位于所述第一制动弹簧(9)内侧且通过所述调节挡板(22)与所述第一制动弹簧(9)卡接。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抱闸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轭接线盒(23),所述磁轭接线盒(23)有两个,两个所述磁轭接线盒(23)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磁轭(6)一侧且与所述磁轭(6)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抱闸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松闸轴(24)以及松闸扳手(25),所述松闸轴(24)有两个,两个所述松闸轴(24)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磁轭(6)中部且贯穿所述磁轭(6)与对应的所述衔铁(7)滑动连接,所述松闸轴(24)与所述磁轭(6)螺纹连接,所述松闸扳手(25)有两个,两个所述松闸扳手(25)分别设置在所述磁轭(6)两侧且通过松闸块与所述松闸轴(24)凸出于所述磁轭(6)的部分固定连接。
CN202022124569.2U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新型电梯抱闸结构 Active CN2136285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24569.2U CN213628589U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新型电梯抱闸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24569.2U CN213628589U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新型电梯抱闸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28589U true CN213628589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53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24569.2U Active CN213628589U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新型电梯抱闸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2858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8706A (zh) * 2022-02-17 2022-05-10 上海永环摩擦材料海安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摩擦削减补偿的曳引机摩擦片
CN114506758A (zh) * 2022-02-28 2022-05-17 安徽迅立达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轿厢自动防坠落阻止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8706A (zh) * 2022-02-17 2022-05-10 上海永环摩擦材料海安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摩擦削减补偿的曳引机摩擦片
CN114458706B (zh) * 2022-02-17 2023-11-07 上海永环摩擦材料海安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摩擦削减补偿的曳引机摩擦片
CN114506758A (zh) * 2022-02-28 2022-05-17 安徽迅立达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轿厢自动防坠落阻止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28589U (zh) 一种新型电梯抱闸结构
DE102009057376B4 (de) Sicherheitsbrems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WO2006096729A3 (en) Braking system for a lift truck
CN100404903C (zh) 电磁制动装置以及电梯卷扬机的电磁制动装置
CN109455193B (zh) 一种具有按压式刹车功能的娱乐用轨道车
WO2020099329A1 (de) Fahrzeugkomponente
CN202783618U (zh) 电动车的联动制动装置
CN103956278B (zh) 用于高压开关配电设备的操作机构
CN105336548B (zh) 断路器
CN107662593A (zh) 驻车系统以及车辆
CN206290630U (zh) 一种鼓式制动器
CN108572081B (zh) 一种连杆控制装置及其回位装置
CN2770211Y (zh) 电动机自动刹车装置
RU2424136C1 (ru) Электромеханический тормоз
DE112021000900T5 (de) Elektromechanisches brems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sselben
CN205248140U (zh) 一种用于高压隔离断路器接地开关的电动操动机构
CN1323923C (zh) 一种改进的电梯安全辅助升降设备结构
DE937594C (de) Scheibenbremse, insbesondere fuer elektrische Triebfahrzeuge
CN218290066U (zh) 一种电梯曳引机用鼓式制动器
CN110905941A (zh) 一种微轨车辆及其电磁制动器
CN114044173B (zh) 卫星锁紧装置
CN207903809U (zh) 一种用于jd-2.5调度绞车的紧急辅助制动装置
EP0318456A1 (de) Kraftfahrzeug mit zwei getriebenen Achsen
CN220307056U (zh) 一种agv驱动电机装置
CN209650256U (zh) 一种执行器对称布置的驻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