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27936U - 防腐蚀有机气体活性炭吸收抽真空机组 - Google Patents

防腐蚀有机气体活性炭吸收抽真空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27936U
CN213627936U CN202022262644.1U CN202022262644U CN213627936U CN 213627936 U CN213627936 U CN 213627936U CN 202022262644 U CN202022262644 U CN 202022262644U CN 213627936 U CN213627936 U CN 213627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dsorbed layer
air
box body
activated car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6264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燕强
史春荣
陈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Changr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Changr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Changr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Changr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6264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27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27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279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腐蚀有机气体活性炭吸收抽真空机组,包括抽真空装置、水冷却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抽真空箱体、射流器,水冷却装置包括水箱、冷却盘管、水泵、回水管,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活性炭箱及设置于活性炭箱内的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第三吸附层、第四吸附层,本实用新利用射流器对气体形成负压抽吸,为待抽真空设备提供负压抽吸力,通过抽真空装置对待抽真空设备拉真空,再通过活性炭装置吸附气体中的有机成分,实现气体的一次分离吸收。

Description

防腐蚀有机气体活性炭吸收抽真空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腐蚀有机气体活性炭吸收抽真空机组。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中的废气或尾气中成分含量复杂,含有较多的腐蚀性气体,在某些生产中需要保持负压真空状态,现有的抽真空技术为真空泵抽吸,但真空泵采用金属材质,容易被腐蚀,使用寿命很短,本领域中,活性炭吸附已成为普遍使用的技术,但是现有的活性炭吸收存在吸附效率低下,利用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必要提出一种防腐蚀有机气体活性炭吸收抽真空机组。
一种防腐蚀有机气体活性炭吸收抽真空机组,包括抽真空装置、水冷却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抽真空箱体、射流器,抽真空箱体为密封箱体,在抽真空箱体的侧部上方开设抽气口,用于与外部待抽真空设备连接,在抽真空箱体的侧部下方开设出气口,在抽真空箱体内部设置冷却列管,冷却列管的上端和下端与抽真空箱体的上部和下部不接触,形成上部抽气腔体和下部抽气腔体,上部抽气腔体和下部抽气腔体与冷却列管之间连通,形成管程,管程内部用于通入气体,相邻冷却列管之间形成壳程,壳程与抽真空箱体侧壁连通,还在壳程的侧壁上开设相对的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壳程内部用于通入冷却水,所述射流器包括文丘里管、排气管、三通阀,排气管贯穿抽真空箱体设置,排气管的上端外露于抽真空箱体上方,下端与抽真空箱体底部连接,排气管的下端与水冷却装置连通,还在排气管的上部侧壁上开设排气口,文丘里管与排气管同轴同心装配,文丘里管的出口与水冷却装置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文丘里管的入口连通,第二端口用于与水冷却装置连通,第三端口通过回气管与抽真空箱体的下部抽气腔体连通,所述水冷却装置包括水箱、冷却盘管、水泵、回水管,所述水箱为密封箱体,水箱顶部与抽真空箱体底部连接,还在水箱顶部开设与排气管连通的口,在水箱的侧部底部开设出水口,水泵的进口连接于水箱的出水口,出口连接回水管的下端,回水管的上端连接三通阀的第二端口,冷却盘管设置于水箱内部,冷却盘管的进口和出口穿过水箱侧壁,外露于外部,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活性炭箱及设置于活性炭箱内的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第三吸附层、第四吸附层,活性炭箱的左端端部为进气口,右侧端部为出气口,进气口与抽真空箱体的排气口连接,在出气口与外部气泵连接,用于抽吸气体,所述四层吸附层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相邻两侧吸附层之间不连接,间隔供气体流通的通道,第一吸附层与活性炭箱顶部之间间隔为顶部气道,第四吸附层与活性炭箱底部之间间隔为底部气道,第一吸附层、第吸附层、第三吸附层、第四吸附层相邻吸附层之间的间隔为第一气道、第二气道、第三气道,还在第一吸附层的左端部与活性炭箱体内壁之间设置第一隔板,还在第二吸附层与第三吸附层的左端部设置第二隔板,还在第四吸附层与活性炭箱内壁之间设置第三隔板,还在第一吸附层、第吸附层的右端部之间设置第四隔板,还在第三吸附层、第四吸附层右端部之间设置第五隔板。
优选的,所述文丘里管的出口高度高于排气管的下端口部,以使文丘里管出口与排气管出口形成高度差,用于气体上移沿着排气管的排气口排出,减少气体进入水箱的流量。
优选的,所述文丘里管包括射流部和缓流部,所述射流部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管,缓流管为上小下大的变径管。
优选的,还在水箱侧壁上设置液位计,用于检测水箱内部的水位。
优选的,还在水箱侧壁上部开设补水口,用于补充水量。
优选的,还在水箱侧壁底部开设排污口,用于排出杂质或清理水箱。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第三吸附层、第四吸附层具有相同结构,第一吸附层包括下筛板及设置于下筛板上的活性炭抽槽,所述筛板的左侧和和右侧分别与第一隔板、第四隔板固定连接,抽槽插入至所述筛板上方,在活性炭抽槽内盛放活性炭颗粒。
本实用新利用射流器对气体形成负压抽吸,为待抽真空设备提供负压抽吸力,通过抽真空装置对待抽真空设备拉真空,再通过活性炭装置吸附气体中的有机成分,实现气体的一次分离吸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示意图。
图3、4为现有技术中的两种活性炭吸附结构。
图5为第一吸附层的下筛板、抽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抽真空箱体11、抽气口111、出气口112、冷却列管113、上部抽气腔体114、下部抽气腔体115、冷却水入口116、冷却水出口117、文丘里管12、射流部121、缓流部122、排气管13、排气口131、三通阀14、回气管15、水箱21、出水口211、冷却盘管22、水泵23、回水管24、液位计25、补水口26、排污口27、活性炭箱31、顶部气道311、底部气道312、第一气道313、第二气道314、第三气道315、第一吸附层32、下筛板321、抽槽322、第二吸附层33、第三吸附层34、第四吸附层35、第一隔板36、第二隔板37、第三隔板38、第四隔板39、第五隔板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见图1、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腐蚀有机气体活性炭吸收抽真空机组,包括抽真空装置、水冷却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抽真空箱体11、射流器,抽真空箱体11为密封箱体,在抽真空箱体11的侧部上方开设抽气口111,用于与外部待抽真空设备连接,在抽真空箱体11的侧部下方开设出气口112,在抽真空箱体11内部设置冷却列管113,冷却列管113的上端和下端与抽真空箱体11的上部和下部不接触,形成上部抽气腔体114和下部抽气腔体115,上部抽气腔体114和下部抽气腔体115与冷却列管113之间连通,形成管程,管程内部用于通入气体,相邻冷却列管113之间形成壳程,壳程与抽真空箱体11侧壁连通,还在壳程的侧壁上开设相对的冷却水入口116和冷却水出口117,壳程内部用于通入冷却水,所述射流器包括文丘里管12、排气管13、三通阀14,排气管13贯穿抽真空箱体11设置,排气管13的上端外露于抽真空箱体11上方,下端与抽真空箱体11底部连接,排气管13的下端与水冷却装置连通,还在排气管13的上部侧壁上开设排气口131,文丘里管12与排气管13同轴同心装配,文丘里管12的出口与水冷却装置连通,所述三通阀14的第一端口与文丘里管12的入口连通,第二端口用于与水冷却装置连通,第三端口通过回气管15与抽真空箱体11的下部抽气腔体115连通,所述水冷却装置包括水箱21、冷却盘管22、水泵23、回水管24,所述水箱21为密封箱体,水箱21顶部与抽真空箱体11底部连接,还在水箱21顶部开设与排气管13连通的口,在水箱21的侧部底部开设出水口211,水泵23的进口连接于水箱21的出水口211,出口连接回水管24的下端,回水管24的上端连接三通阀14的第二端口,冷却盘管22设置于水箱21内部,冷却盘管22的进口和出口穿过水箱21侧壁,外露于外部,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活性炭箱31及设置于活性炭箱31内的第一吸附层32、第二吸附层33、第三吸附层34、第四吸附层35,活性炭箱31的左端端部为进气口,右侧端部为出气口112,进气口与抽真空箱体11的排气口131连接,在出气口112与外部气泵连接,用于抽吸气体,所述四层吸附层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相邻两侧吸附层之间不连接,间隔供气体流通的通道,第一吸附层32与活性炭箱31顶部之间间隔为顶部气道311,第四吸附层35与活性炭箱31底部之间间隔为底部气道312,第一吸附层32、第二吸附层33、第三吸附层34、第四吸附层35相邻吸附层之间的间隔为第一气道313、第二气道314、第三气道315,还在第一吸附层32的左端部与活性炭箱31体内壁之间设置第一隔板36,还在第二吸附层33与第三吸附层34的左端部设置第二隔板37,还在第四吸附层35与活性炭箱31内壁之间设置第三隔板38,还在第一吸附层32、第二吸附层33的右端部之间设置第四隔板39,还在第三吸附层34、第四吸附层35右端部之间设置第五隔板40。
本方案中,所有部件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从根本上解决了设备易于被腐蚀的问题。
本发明利用水泵23提供的动力结合文丘里管12的射流作用,将气体抽吸进入抽真空箱体11内部,且已经进入的气体沿着回气管15二次进入射流器,形成内部气体循环;且整个机组只有一个动力源,即水泵23,水泵23结构简单,采用全塑材质,水泵23将水箱21内的水打入三通阀14,进入射流器,与气体混合,形成对气体的负压抽吸力,水箱21内的水被循环二次利用,再次打入射流器,用于内部水循环,形成闭路水流循环,这两种内部循环巧妙结合,不仅形成了对外部设备气体的负压抽吸,该设备自身全程无泄漏、无腐蚀。
同时气体进入抽真空箱体11,被冷却列管113内冷却介质冷却,实现对气体的降温,由于外部设备的气体不断的向抽真空箱体11内带入热量,使温度升高,而温度升高,导致真空度下降,且温度升高,使抽真空箱体11内压力增大,增加循环的阻力,所以利用冷却列管113对气体进行一次降温,避免其升温影响真空度。另外,水箱21内的冷却盘管22对循环水进行二次降温,也进一步降低循环水的温度,避免其升温影响真空度。
该结构不仅利用射流器对气体形成负压抽吸,而且还可以通过水对气体进行一次吸收,使部分气体被溶解吸收。
本方案中,经过抽真空装置吸附进来的气体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进入的气体在抽吸力的作用下,一分为二,分别进入第一气道313和第三气道315,在分别被活性炭层过滤吸附,在分别经过顶部气道311、第二气道314、底部气道312被抽出。本方案通过活性炭层和气道及隔板的设置,将进入的气体均匀分配,所有气体都经过一个活性炭层过滤吸收,没有闲置的活性炭层,所有气体只被过滤一次,过滤速度很快,效率很高。图示中,带箭头的方向表示气体流动被过滤的方向。
这与现有技术中的两种方式是不一样的,第一种方式是若干层活性炭层叠放,气体依次经过多层活性炭层,被过滤多次,这种过滤吸收较为彻底,但是速度慢,效率低,严重制约化工行业的产量,另一种方式只是用一层活性炭层,气体只被过滤一次,这种结构占用空间较大,且气体过滤时,所有活性炭层不一定能够全部被利用,造成活性炭利用率较低。如图3、4。
优选的,所述文丘里管12的出口高度高于排气管13的下端口部,以使文丘里管12出口与排气管13出口形成高度差,用于气体上移沿着排气管13的排气口131排出,减少气体进入水箱21的流量。
优选的,所述文丘里管12包括射流部121和缓流部122,所述射流部121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管,缓流部122为上小下大的变径管。射流部121形成气体被抽吸的动力,而进入缓流部122,则减小气体与水的湍流冲击,使水向下流动,而比重较轻的气体向上浮起,沿着排空口排出,尽量减小气体进入水箱21的量。
优选的,还在水箱21侧壁上设置液位计25,用于检测水箱21内部的水位。
优选的,还在水箱21侧壁上部开设补水口26,用于补充水量。
优选的,还在水箱21侧壁底部开设排污口27,用于排出杂质或清理水箱21。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附层32、第二吸附层33、第三吸附层34、第四吸附层35具有相同结构,第一吸附层32包括下筛板321及设置于下筛板321上的活性炭抽槽322,所述筛板的左侧和和右侧分别与第一隔板36、第四隔板39固定连接,抽槽322插入至所述筛板上方,在活性炭抽槽322内盛放活性炭颗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专利文件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防腐蚀有机气体活性炭吸收抽真空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抽真空装置、水冷却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抽真空箱体、射流器,抽真空箱体为密封箱体,在抽真空箱体的侧部上方开设抽气口,用于与外部待抽真空设备连接,在抽真空箱体的侧部下方开设出气口,在抽真空箱体内部设置冷却列管,冷却列管的上端和下端与抽真空箱体的上部和下部不接触,形成上部抽气腔体和下部抽气腔体,上部抽气腔体和下部抽气腔体与冷却列管之间连通,形成管程,管程内部用于通入气体,相邻冷却列管之间形成壳程,壳程与抽真空箱体侧壁连通,还在壳程的侧壁上开设相对的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壳程内部用于通入冷却水,所述射流器包括文丘里管、排气管、三通阀,排气管贯穿抽真空箱体设置,排气管的上端外露于抽真空箱体上方,下端与抽真空箱体底部连接,排气管的下端与水冷却装置连通,还在排气管的上部侧壁上开设排气口,文丘里管与排气管同轴同心装配,文丘里管的出口与水冷却装置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文丘里管的入口连通,第二端口用于与水冷却装置连通,第三端口通过回气管与抽真空箱体的下部抽气腔体连通,所述水冷却装置包括水箱、冷却盘管、水泵、回水管,所述水箱为密封箱体,水箱顶部与抽真空箱体底部连接,还在水箱顶部开设与排气管连通的口,在水箱的侧部底部开设出水口,水泵的进口连接于水箱的出水口,出口连接回水管的下端,回水管的上端连接三通阀的第二端口,冷却盘管设置于水箱内部,冷却盘管的进口和出口穿过水箱侧壁,外露于外部,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活性炭箱及设置于活性炭箱内的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第三吸附层、第四吸附层,活性炭箱的左端端部为进气口,右侧端部为出气口,进气口与抽真空箱体的排气口连接,在出气口与外部气泵连接,用于抽吸气体,所述四层吸附层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相邻两侧吸附层之间不连接,间隔供气体流通的通道,第一吸附层与活性炭箱顶部之间间隔为顶部气道,第四吸附层与活性炭箱底部之间间隔为底部气道,第一吸附层、第吸附层、第三吸附层、第四吸附层相邻吸附层之间的间隔为第一气道、第二气道、第三气道,还在第一吸附层的左端部与活性炭箱体内壁之间设置第一隔板,还在第二吸附层与第三吸附层的左端部设置第二隔板,还在第四吸附层与活性炭箱内壁之间设置第三隔板,还在第一吸附层、第吸附层的右端部之间设置第四隔板,还在第三吸附层、第四吸附层右端部之间设置第五隔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蚀有机气体活性炭吸收抽真空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管的出口高度高于排气管的下端口部,以使文丘里管出口与排气管出口形成高度差,用于气体上移沿着排气管的排气口排出,减少气体进入水箱的流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腐蚀有机气体活性炭吸收抽真空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管包括射流部和缓流部,所述射流部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管,缓流管为上小下大的变径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蚀有机气体活性炭吸收抽真空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在水箱侧壁上设置液位计,用于检测水箱内部的水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蚀有机气体活性炭吸收抽真空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在水箱侧壁上部开设补水口,用于补充水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蚀有机气体活性炭吸收抽真空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在水箱侧壁底部开设排污口,用于排出杂质或清理水箱。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蚀有机气体活性炭吸收抽真空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第三吸附层、第四吸附层具有相同结构,第一吸附层包括下筛板及设置于下筛板上的活性炭抽槽,所述筛板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第一隔板、第四隔板固定连接,抽槽插入至所述筛板上方,在活性炭抽槽内盛放活性炭颗粒。
CN202022262644.1U 2020-10-12 2020-10-12 防腐蚀有机气体活性炭吸收抽真空机组 Active CN213627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62644.1U CN213627936U (zh) 2020-10-12 2020-10-12 防腐蚀有机气体活性炭吸收抽真空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62644.1U CN213627936U (zh) 2020-10-12 2020-10-12 防腐蚀有机气体活性炭吸收抽真空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27936U true CN213627936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59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62644.1U Active CN213627936U (zh) 2020-10-12 2020-10-12 防腐蚀有机气体活性炭吸收抽真空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279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27936U (zh) 防腐蚀有机气体活性炭吸收抽真空机组
CN116190718B (zh)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电解液流量管理装置
CN213628198U (zh) 射流式气体负压抽真空设备
CN213628197U (zh) 喷淋吸收式抽真空机组
CN218345269U (zh) 一种多层曝气反应器
CN217139618U (zh) 气水分离器
CN112268022A (zh) 全塑环保真空机组
CN212334667U (zh) 一种带隔离式污泥沉淀循环的油水分离装置
CN213077981U (zh) 一种缩合反应尾气收集装置
CN111826220B (zh) 一种天然气脱水处理系统
CN212523118U (zh) 一种新型汽水分离装置
CN210127097U (zh) 一种油田注水除氧除气水处理机
CN215403223U (zh) 一种气浮罐
CN209210440U (zh) 一种含油污水再生利用装置
CN113384972B (zh) 自动平衡液位、定点移取的气体净化分离装置
CN220633639U (zh) 有机废气降温脱油环保净化处理装置
CN213131991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高效凝水器
CN217972887U (zh) 一种分离塔用油水分离装置
CN215667399U (zh) 一种废油收集器
CN220745561U (zh) 一种新型厌氧反应器三相分离器与集气室集成结构
CN215692692U (zh) 一种文丘里过滤水柜
CN217773280U (zh) 汽水分离器及燃料电池
CN213193137U (zh) 一种用于三氟乙酰氯生产的hcl吸收装置
CN218653016U (zh) 一种升膜蒸发器
CN203699975U (zh) 一种循环式油水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