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25032U - 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25032U
CN213625032U CN202021419428.7U CN202021419428U CN213625032U CN 213625032 U CN213625032 U CN 213625032U CN 202021419428 U CN202021419428 U CN 202021419428U CN 213625032 U CN213625032 U CN 2136250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avement
temporary construction
sludge
bambo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194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明友
张乃乐
赵帅鹏
李文强
方明辉
陆佳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REC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Shanghai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REC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REC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Shanghai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R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REC,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Shanghai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REC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REC
Priority to CN2020214194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250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250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250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属于临时施工技术领域。该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包括路面层、基础垫层和竹篾网层。所述路面层包括泥结碎石层。所述基础垫层位于所述路面层底部。所述竹篾网层位于所述路面层和所述基础垫层之间,所述竹篾网层包覆在所述基础垫层周侧。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使用时,通过在路面层和基础垫层之间设置竹篾网层,利用竹篾网层的韧性连接两层大大提高便道后续使用耐久性,相比现有的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提高了该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的稳定性,防止后续路面车胎行走位置局部凹陷。

Description

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时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
背景技术
为保证车辆人员进出现场通畅,所需物资能及时运至现场。因此,必须在道路附近修筑临时施工便道,并保证该施工便道全线贯通。
淤泥地貌是地面经常过湿或有薄层积水,并有泥炭形成和积累的地段。淤泥是天然含水量很大,孔隙比大于1.5的一种软土。在淤泥地貌上设置临时施工便道时,通常采用废弃土石方或建筑垃圾铺设基础,然后再采用泥结碎石铺设在表面形成临时施工便道。
但是上述方案仍然具有一定的缺陷,发明人经研究发现,铺设的临时施工便道使用耐久性和稳定性一般,后续路面经过车辆行走时,容易出现局部凹陷。
如何发明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来改善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旨在改善便道使用耐久性和稳定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包括路面层、基础垫层和竹篾网层。
所述路面层包括泥结碎石层。
所述基础垫层位于所述路面层底部。
所述竹篾网层位于所述路面层和所述基础垫层之间,所述竹篾网层包覆在所述基础垫层周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泥结碎石层两侧设有第一坡道,所述第一坡道的坡度为1:1.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泥结碎石层顶面两侧设有向所述第一坡道倾斜的第二坡道,所述第二坡道的坡度为2%的斜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础垫层为废弃土石方或建筑垃圾铺设而成,所述竹篾网层采用竹条编制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竹篾网层包括竹篾网,所述竹篾网设有内腔,所述基础垫层位于所述内腔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竹篾网包括竹条,所述竹篾网由所述竹条编制而成,所述竹条和所述竹条之间设有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竹条的宽度为3cm,所述通孔为正方形孔,所述通孔的规格为20×20c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泥结碎石层的厚度小于所述基础垫层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使用时,通过在路面层和基础垫层之间设置竹篾网层,利用竹篾网层的韧性连接两层大大提高便道后续使用耐久性,相比现有的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提高了该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的稳定性,防止后续路面车胎行走位置局部凹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竹篾网布置图。
图中:100-路面层;110-泥结碎石层;130-第一坡道;150-第二坡道;200-基础垫层;300-竹篾网层;310-竹篾网;311-竹条;312-通孔;320-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包括路面层100、基础垫层200和竹篾网层300,其中竹篾网层300设置在路面层100和基础垫层200之间,增强了该施工便道结构的使用耐久性和稳固性。
请参阅图1,路面层100包括泥结碎石层110,泥结碎石层110两侧设有第一坡道130,第一坡道130的坡度为1:1.5,泥结碎石层110顶面两侧设有向第一坡道130倾斜的第二坡道150,第二坡道150的坡度为2%的斜坡。
请参阅图1,基础垫层200位于路面层100底部,基础垫层200为废弃土石方或建筑垃圾铺设而成,采用废弃土石方或建筑垃圾铺设,利用建筑废弃物铺设,节约成本,泥结碎石层110的厚度小于基础垫层200的厚度。
请参阅图1-2,竹篾网层300位于路面层100和基础垫层200之间,竹篾网层300包覆在基础垫层200周侧,竹篾网层300采用竹条编制而成,竹篾网层300包括竹篾网310,竹篾网310设有内腔320,基础垫层200位于内腔320内部,竹篾网310包括竹条311,竹篾网310由竹条311编制而成,竹条311和竹条311之间设有通孔312,竹条311的宽度为3cm,通孔312为正方形孔,通孔312的规格为20×20cm,竹条编制后的通孔312能够束缚住基础垫层200内的材料,利用竹篾网层300的韧性连接路面层100和基础垫层200,大大提高便道后续使用耐久性。
具体的,该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通过在路面层100和基础垫层200之间设置竹篾网层300,利用竹篾网层300的韧性连接两层,大大提高便道后续使用耐久性,相比现有的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提高了该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的稳定性,防止后续路面车胎行走位置局部凹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路面层(100),所述路面层(100)包括泥结碎石层(110);
基础垫层(200),所述基础垫层(200)位于所述路面层(100)底部;
竹篾网层(300),所述竹篾网层(300)位于所述路面层(100)和所述基础垫层(200)之间,所述竹篾网层(300)包覆在所述基础垫层(200)周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泥结碎石层(110)两侧设有第一坡道(130),所述第一坡道(130)的坡度为1: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泥结碎石层(110)顶面两侧设有向所述第一坡道(130)倾斜的第二坡道(150),所述第二坡道(150)的坡度为2%的斜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垫层(200)为废弃土石方或建筑垃圾铺设而成,所述竹篾网层(300)采用竹条编制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篾网层(300)包括竹篾网(310),所述竹篾网(310)设有内腔(320),所述基础垫层(200)位于所述内腔(320)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篾网(310)包括竹条(311),所述竹篾网(310)由所述竹条(311)编制而成,所述竹条(311)和所述竹条(311)之间设有通孔(3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条(311)的宽度为3cm,所述通孔(312)为正方形孔,所述通孔(312)的规格为20×2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泥结碎石层(110)的厚度小于所述基础垫层(200)的厚度。
CN202021419428.7U 2020-07-19 2020-07-19 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 Active CN2136250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9428.7U CN213625032U (zh) 2020-07-19 2020-07-19 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9428.7U CN213625032U (zh) 2020-07-19 2020-07-19 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25032U true CN213625032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42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19428.7U Active CN213625032U (zh) 2020-07-19 2020-07-19 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250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1199A (zh) * 2020-07-19 2020-10-30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及其修筑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1199A (zh) * 2020-07-19 2020-10-30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及其修筑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86540B2 (en) Transport corridor infiltration system
CN213625032U (zh) 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
CN111851199A (zh) 一种淤泥地貌临时施工便道及其修筑方法
CN211848788U (zh) 一种通车公路沉降处置机构
CN210596858U (zh) 一种高原冻土区路基结构
CN106400649A (zh) 一种透水防淤堵路面结构
CN214938891U (zh) 一种稳定的路基结构
CN109423939A (zh) 生态园林多功能道路
CN211395568U (zh) 一种利用河道清淤料重塑微地形的岸坡结构
CN213571767U (zh) 一种河道护岸生态加固结构
CN213173170U (zh) 一种高速公路煤矸石路基结构
CN209652671U (zh) 一种改良路基结构
CN213772763U (zh) 一种防沉降的公路路基结构
CN111945484A (zh) 一种既有-新建并排桩板墙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7629679U (zh) 河道结构
CN206298798U (zh) 一种透水防淤堵路面结构
CN217104534U (zh) 一种适用于高地下水位区域的透水砖铺装结构
CN108842564A (zh) 用于海绵城市的路面结构
JP4157650B2 (ja) 歩道部舗装構造
CN214328386U (zh) 一种排水型人行道面结构
CN213448553U (zh) 一种三格式直立生态挡墙
CN214738582U (zh) 一种“v”字型冲沟高填方临时排水系统
RU2288986C2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земляного полотна
CN220013261U (zh) 一种渗滤路面结构
CN210238187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道路防渗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