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28386U - 一种排水型人行道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水型人行道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28386U
CN214328386U CN202022208890.9U CN202022208890U CN214328386U CN 214328386 U CN214328386 U CN 214328386U CN 202022208890 U CN202022208890 U CN 202022208890U CN 214328386 U CN214328386 U CN 2143283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water storage
drainage
block body
communicat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088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勇
揭欣勇
陶武昌
黄小文
周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088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283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283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283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型人行道面结构,它包括路基土体、蓄水沟槽、槽顶盖板、排蓄水基层、层间土工布、第一连通管、铺砌块体、作物种植槽和第二连通管。所述路基土体上依次铺设所述排蓄水基层、所述层间土工布和所述铺砌块体;所述路基土体内设置有所述蓄水沟槽;所述蓄水沟槽顶面铺设有所述槽顶盖板;所述第一连通管一端与所述层间土工布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槽顶盖板插入所述蓄水沟槽中;所述铺砌块体内设置有作物种植槽,可用于种植绿化草本植物;所述第二连通管一端与所述物种植槽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层间土工布相连。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铺砌块体间的连接强度,提升了人行道面绿化效果和排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排水型人行道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行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水型人行道面结构。
背景技术
人行道作为作为市政道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会直接影响行人行走的安全性和方便性。一旦发生积水问题导致人行道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行人往往会占用行车道,继而影响车辆行车的通畅性。
现有技术中已有一种海绵城市人行道结构,包括人行道本体以及设于人行道本体一侧的排水沟,人行道本体向排水沟倾斜设置,人行道本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透水砖层、沙砾层、吸水层以及路床层,透水砖层高于排水沟顶部设置。沙砾层与吸水层两侧的全部区域、吸水层与路床层之间的全部区域之间设有防水层。 所述绵城市人行道结构虽然能在下雨天储存大量的雨水,防止道路表面积水产生,但难以解决人行道面绿化和块体间连接强度提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水型人行道面结构,解决人行道积水问题,增加绿化功能,并且克服人行道块体间连接强度不高,下雨天容易溅起积水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水型人行道面结构,包括路基土体、蓄水沟槽、槽顶盖板、排蓄水基层、层间土工布、第一连通管、铺砌块体、作物种植槽和第二连通管。所述路基土体上依次铺设所述排蓄水基层、所述层间土工布和所述铺砌块体;所述路基土体内设置有所述蓄水沟槽;所述蓄水沟槽顶面铺设有所述槽顶盖板;所述第一连通管一端与所述层间土工布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槽顶盖板插入所述蓄水沟槽中;所述铺砌块体的两组相对侧面,一侧面设置有块体凸隼,另一侧面设置有块体凹槽;所述块体凸隼和块体凹槽横断面均呈等腰梯形;所述铺砌块体内设置有作物种植槽;所述第二连通管一端与所述物种植槽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层间土工布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沟槽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浇筑而成,深度为0.3~0.5m,横断面呈等腰梯形,底宽大于顶宽,内部设置有沟槽填充体。
进一步地,所述铺砌块体材料为钢筋混凝土,厚度为10~20cm,平面尺寸为30~50cm。
进一步地,所述作物种植槽平面呈六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或圆形,深度为所述铺砌块体厚度的1/3~1/2。
进一步地,所述物种植槽内填充有种植填充土,底部设置有反滤底板;所述反滤底板采用橡胶板或钢板切割而成;所述反滤底上设置有长方形或椭圆形的反滤槽孔。
进一步地,所述沟槽填充体采用粒径均匀的碎石或卵石。
进一步地,所述排蓄水基层采用透水混凝土层,厚度为10~20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均采用钢管轧制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铺砌块体接缝处设置有接缝填充体;所述接缝填充体采用橡胶片或石油沥青材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在所述路基土体内设置了所述蓄水沟槽,并在所述蓄水沟槽内填充所述沟槽填充体,可同步起到排水和蓄水作用;
2. 在所述铺砌块体与所述排蓄水基层之间设置有所述层间土工布,并使所述层间土工布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管和所述第二连通管与所述沟槽填充体和所述种植填充土连通,可对所述种植填充土起到辅助供水的作用;
3. 在所述铺砌块体上设置了所述作物种植槽,并在所述作物种植槽内填筑所述种植填充土,可满足绿色作物种植的需要;
4. 所述铺砌块体通过块体凸隼和另一块铺砌块体的块体凹槽连接,所述块体凸隼和块体凹槽横断面均呈等腰梯形,可以有效加强块体间连接强度,防止块体松动,避免下雨天行人踩在铺砌块体上溅起积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所述作物种植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解释:1.路基土体、2.蓄水沟槽、3.沟槽填充体、4.槽顶盖板、5.排蓄水基层、6. 层间土工布、7. 第一连通管、8. 铺砌块体、9. 块体凸隼、10. 块体凹槽、11. 接缝填充体、12. 作物种植槽、13.种植填充土、14. 反滤底板、15. 反滤槽孔、16. 第二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如图1所示,一种排水型人行道面结构,包括路基土体1、蓄水沟槽2、槽顶盖板4、排蓄水基层5、层间土工布6、第一连通管7、铺砌块体8、作物种植槽12和第二连通管16。所述路基土体1上依次铺设所述排蓄水基层5、所述层间土工布6和所述铺砌块体8;所述路基土体4内设置有所述蓄水沟槽5;所述蓄水沟槽5顶面铺设有所述槽顶盖板4;所述第一连通管7一端与所述层间土工布6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槽顶盖板4插入所述蓄水沟槽2中;所述铺砌块体8的两组相对侧面,一侧面设置有块体凸隼9,另一侧面设置有块体凹槽10;所述块体凸隼9和块体凹槽10横断面均呈等腰梯形;所述铺砌块体8内设置有作物种植槽12;所述第二连通管16一端与所述物种植槽12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层间土工布6相连。
路基土体1为压实的砂性土;蓄水沟槽2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浇筑而成,深度为0.3m,横断面呈等腰梯形,底宽为0.3m、顶宽0.5m;沟槽填充体3采用粒径均匀的碎石;槽顶盖板4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在沟槽盖板4上设置供第一连通管7穿设的孔洞;排蓄水基层5采用透水混凝土层,厚度为10cm;第一连通管7和第二连通管16均采用直径60mm的钢管制成,均与层间土工布6相接;层间土工布6沿排蓄水基层5上表面全断面铺设;铺砌块体8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预制而成,厚度为15cm,平面尺寸为50×50cm;块体凸隼9和块体凹槽10横断面均呈等腰梯形,分别设于两块相接的铺砌块体8连接处,等腰梯形的高度为4cm,底宽5cm,顶宽7cm。
如图2所示,在铺砌块体8上设置有作物种植槽12,并在作物种植槽12的底部铺设反滤底板14;作物种植槽12平面呈六边形,深度为7cm;反滤底板14采用厚度为10mm的橡胶板切割而成,在反滤底板14上设置椭圆形的反滤槽孔15;反滤槽孔15的长轴长10mm、短轴长3mm;所述作物种植槽12内铺设有作种植填充土13;所述作种植填充土13采用植生混凝土。
下雨时,雨水一方面沿铺砌块体8、层间土工布6、排蓄水基层5下渗至路基土体1,避免产生路面积水;同时可以补充地下水,促进城市地下水循环;另一方面通过第一连通管7流入蓄水沟槽2中,由蓄水沟槽2收集起来,作为人行道面绿植和城市地下水的补充水源。蓄水沟槽2中设有沟槽填充体3,可对下渗的雨水进行过滤。相邻两块铺砌块体8通过块体凸隼9和块体凹槽10连接,接缝处设置有接缝填充体11,块体凸隼9和块体凹槽10横断面均呈等腰梯形,可以加强铺砌块体8间连接强度,防止铺砌块体8上下晃动,避免行人踩在铺砌块体8上时溅起铺砌块体8底部的积水。
所述铺砌块体8上设置有作物种植槽12,可以种植绿化草本植物。所述作物种植槽12底部设有反滤底板14,防止雨水将物种植槽12内的作种植填充土13冲入第二连通管16。天气晴朗时,蓄水沟槽2积蓄的雨水可通过第一连通管7、层间土工布6、第二连通管16浇灌作物种植槽12中种植的绿化草本植物,也可通过第一连通管7、层间土工布6、排蓄水基层5下渗至路基土体1,补充城市地下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排水型人行道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基土体、蓄水沟槽、槽顶盖板、排蓄水基层、层间土工布、第一连通管、铺砌块体、作物种植槽和第二连通管;所述路基土体上依次铺设所述排蓄水基层、所述层间土工布和所述铺砌块体;所述路基土体内设置有所述蓄水沟槽;所述蓄水沟槽顶面铺设有所述槽顶盖板;所述第一连通管一端与所述层间土工布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槽顶盖板插入所述蓄水沟槽中;所述铺砌块体的两组相对侧面,一侧面设置有块体凸隼,另一侧面设置有块体凹槽;所述块体凸隼和块体凹槽横断面均呈等腰梯形;所述铺砌块体内设置有作物种植槽;所述第二连通管一端与所述物种植槽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层间土工布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型人行道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沟槽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浇筑而成,深度为0.3~0.5m,横断面呈等腰梯形,底宽大于顶宽,内部设置有沟槽填充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型人行道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铺砌块体材料为钢筋混凝土,厚度为10~20cm,平面尺寸为30~5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型人行道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种植槽平面呈六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或圆形,深度为所述铺砌块体厚度的1/3~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型人行道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种植槽内填充有种植填充土,底部设置有反滤底板;所述反滤底板采用橡胶板或钢板切割而成;所述反滤底上设置有长方形或椭圆形的反滤槽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水型人行道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填充体采用粒径均匀的碎石或卵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型人行道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蓄水基层采用透水混凝土层,厚度为10~2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型人行道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均采用钢管轧制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型人行道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铺砌块体接缝处设置有接缝填充体;所述接缝填充体采用橡胶片或石油沥青材料。
CN202022208890.9U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排水型人行道面结构 Active CN2143283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8890.9U CN214328386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排水型人行道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8890.9U CN214328386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排水型人行道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28386U true CN214328386U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76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08890.9U Active CN214328386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排水型人行道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283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10441B (zh) 防止寒区公路水损破坏的立体排水路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2898938U (zh) 用于城市道路及景观道路的渗排结合型路面结构
CN103669145B (zh)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的铺装方法
CN208501416U (zh)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道路结构
CN103669167B (zh)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
CN216712589U (zh) 一种透水性水泥砼路面
CN2837360Y (zh) 透水式公路、道路结构
CN108532406A (zh) 可快速施工的高承载力透水地面以及铺设方法
CN106087639A (zh) 一种公路、过水路面结构及过水路面施工方法
CN214328386U (zh) 一种排水型人行道面结构
CN214116117U (zh)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
CN214573096U (zh) 具有高透水性的人行道铺装结构
CN214245208U (zh) 一种带有排水通道的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
CN210797147U (zh) 海绵城市天然透水采石铺装结构
CN209924091U (zh) 一种降低路基水位及排出路面的矩形边沟结构
CN107829347B (zh) 用于城市天然草皮的人行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749073A (zh) 一种基于既有道路基层透水改造技术
CN113152628A (zh) 一种v字型冲沟高填方临时排水系统及其构筑方法
CN208762819U (zh) 一种城市大范围地下智慧水库集水系统
CN111852104A (zh) 一种基于下凹式绿地的生态透水停车位及停车场
CN205893848U (zh) 一种公路及过水路面结构
CN213772763U (zh) 一种防沉降的公路路基结构
CN110616619A (zh) 一种便于渗水的草坪场地及施工方法
CN211006848U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道路局部水循环体系
CN216765460U (zh) 一种路表快速排水的重载透水路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