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18913U - 丝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丝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18913U
CN213618913U CN202021648420.8U CN202021648420U CN213618913U CN 213618913 U CN213618913 U CN 213618913U CN 202021648420 U CN202021648420 U CN 202021648420U CN 213618913 U CN213618913 U CN 2136189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printing
platform
silk screen
silk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484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若鹏
赵治亚
林云燕
李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ang Chi Cutting Edg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ang Chi Cutting Edg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ang Chi Cutting Edg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Kuang Chi Cutting Edg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4842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189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189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189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creen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丝印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台两端的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传动平台与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卷对卷双向传动连接,丝印平台、干燥平台依次设置在传动平台的传动路径上,CCD摄像机和丝印器设置在丝印平台上。本实用新型的丝印装置通过双向传动的传动平台往复输送丝印基材,进行丝印、干燥的循环,并利用对位系统的CCD摄像机进行多次小尺寸的丝印,保障每一次丝印张力一致性,同时利用对位系统的精准对位进行套印连接,获得长版丝印图案,保障了整版丝印的精度,可以制作长度不限且整版精度高的丝印图案。

Description

丝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丝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超材料微结构采用蚀刻铜的方法制作,只能制作出尺寸500*500毫米宽幅的微结构,大尺寸高精度的超材料微结构制作存在较大的难度,主要原因是采用大尺寸之后,因设备、精度等原因无法制备出高精度长宽幅的超材料微结构。
有现有技术中,有采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可以将图像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与视觉算法结合的设计,在10毫米的视野范围内,其精度可以达到2微米,但该精度随着超材料微结构的尺寸的增大为变差,在超材料微结构的长度超过2500微米时,其定位精度的误差超过50微米。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印装置,从而提高大尺寸丝印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丝印装置,该丝印装置包括:
机台;
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台的两端;
传动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一卷轴和所述第二卷轴带动之间,与所述第一卷轴和所述第二卷轴卷对卷双向传动连接;
丝印平台和干燥平台,依次设置在所述传动平台的传动路径上,所述传动平台的台面与所述丝印平台和所述干燥平台的上表面相匹配,所述丝印平台靠近所述第一卷轴,所述干燥平台靠近所述第二卷轴;
丝印器,设置在所述丝印平台的上方,所述传动平台位于所述丝印器与所述丝印平台之间的空间中,所述丝印器的移动区域包括所述丝印平台的上表面空间;
CCD摄像机,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平台的靠近所述干燥平台的一端,且朝向所述丝印平台上表面。
可选地,还包括:
丝印安装平台;
丝印工作台,所述丝印工作台固定安装在所述丝印安装平台上,所述丝印平台固定安装在丝印工作台中。
可选地,所述丝印平台、所述丝印器和所述CCD摄像机均安装在所述丝印工作台上,所述丝印工作台包括设置在两端的限位孔,所述传动平台穿过所述限位孔。
可选地,所述丝印工作台包括设置在侧边并作为位移轴的丝杠,所述丝印器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丝印器和所述丝杠,所述丝印器沿所述丝杠的轴向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丝杠与所述传动平台的传动方向平行。
可选地,所述丝印平台设置有朝向所述传动平台的多个吸风孔,其中,
所述丝印平台的多个吸风孔的孔径均为0.5至2毫米,孔距均为5至10毫米。
可选地,所述干燥平台设置有朝向所述传动平台的多个吸风孔,其中,
所述干燥平台的多个吸风孔的孔径均为0.5至3毫米,孔距均为5至20毫米。
可选地,所述丝印平台的多个吸风孔和所述干燥平台的多个吸风孔中的至少一个为真空吸风孔。
可选地,所述丝印平台的与所述CCD摄像机相对位置设置有对位基准部件,所述对位基准部件为凸出所述丝印平台的长条形凸起。
可选地,所述干燥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加热干燥丝印基材的加热装置,所述丝印平台和所述干燥平台的表面均进行氟碳喷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丝印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台两端的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传动平台与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卷对卷双向传动连接,丝印平台、干燥平台依次设置在传动平台的传动路径上,CCD摄像机和丝印器设置在丝印平台上,传动平台可往复运动,在一定尺寸范围内输送丝印基材进行丝印、干燥的循环,干燥保障丝印网版的结构成型,其中连续的两次丝印之间利用CCD摄像机的输出数据进行对位套印,以制作长度长的整版丝印,套印的长版的整版丝印的张力一致性好,精度高。
丝印基材设置在卷轴上,卷轴连接传动平台,直接将丝印基材通过传动平台输送至丝印平台进行丝印操作,可以自动化一次性制作长版丝印,简化长版丝印的工艺步骤,效率高,且有利于丝印的整版一致性。
丝印工作台上设置限位孔,传动平台穿过该限位孔,可以辅助保障传动平台的平整性,以及宽度方向位置固定,进而保障丝印基材在丝印时的平整性和宽度方向的稳定定位,保障丝印的一致性。
丝印工作台设置位移轴,丝印器沿位移轴的轴向移动,保障丝印器的位置定位,进而保障丝印的图案定位精度。
丝印平台和干燥平台分别设置多个吸风孔,吸附丝印基材,保障丝印基材在丝印和干燥时的平整性,进而保障丝印图案的精度。
丝印平台和干燥平台表面采用氟碳喷涂,其表面平整度高,且耐用,可提高吸风孔的对丝印基材的吸附效果,且可进一步保障丝印基材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丝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丝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丝印装置100包括机台101,机台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卷轴121和第二卷轴122,第一卷轴121和第二卷轴122带动之间的卷对卷的传动平台120,在传动平台120的传动路径上依次设置有丝印平台110和干燥平台130,在本实施例中,丝印平台110靠近第一卷轴121,干燥平台130靠近第二卷轴122。
其中,传动平台120与第一卷轴121和第二卷轴122的连接为卷对卷双向传动连接,可在一定尺寸范围内往复输送丝印基材,执行丝印、干燥的循环。
丝印平台110固定安装在丝印工作台150中,丝印工作台150固定安装在丝印安装平台103上,丝印安装平台103和干燥平台130共同设置在机台101的上表面102上。
丝印工作台150包括设置在两端的限位孔151,传动平台120穿过该限位孔151限定于丝印平台110的横向位置,该横向对应于丝印的宽度方向,传动平台的传动方向对应于丝印的长度方向。丝印工作台150上方镂空,暴露丝印平台110,暴露空间的宽度至少等于传动平台120的宽度,实际一般选择大于。限位孔151可在上下方向上限制传动平台120的水平位置,保障传动平台120的平整性,进而保障传动平台120上的丝印对象的平整性。限位孔151的形状与传动平台120的截面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中为方形孔。
丝印工作台150的侧边设置有作为位移轴的丝杠152,丝印器153设置有连接杆1531,连接杆1531连接丝印器153和丝杠152,其中,与丝印器153的连接为固定连接,与丝杠152的连接为活动连接,使连接杆1531可沿丝杠152的径向方向来回移动,进而带动丝印器153可在丝杠152的轴向方向来回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丝杠152与传动平台120的传动方向平行。在其它实施例中,位移轴为滑轨。
丝印器153的下端朝向丝印平台110,可在丝印平台110的与丝印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来回移动,对位于丝印平台110的丝印对象的不同区域进行丝印操作。其中,丝印对象可以是PI(PolyimideFilm,聚酰亚胺薄膜)膜。丝印器153的长度小于等于丝印工作台150上方暴漏空间的宽度,小于可防止位置被卡住,对于机械精度高的结构,可以等于,以辅助定位丝印器153。
丝印工作台150的靠近干燥平台130的一端固定设置有CCD对位系统的CCD摄像机160,朝向丝印平台110,用于抓拍丝印图案,利用该CCD对位系统实现前后丝印图案的对位。其中,丝印平台110的与CCD摄像机160相对位置设置有对位基准部件112,用于CCD对位系统对丝印图案的对位参考,在本实施例中,该对位基准部件112为凸出丝印平台110的长条形凸起。
干燥平台130设置有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干燥丝印基材,保障每一版丝印图案的定型,稳定每一版丝印网版的张力固定,进而在下一版图案的丝印中保障前一版的张力稳定,进而保障整版丝印的张力一致性。
在本实施例的丝印装置100中,丝印平台110上设置有多个吸风孔111,干燥平台130上也设置有多个吸风孔131,吸风孔朝上,即朝向丝印对象进行吸风。其中,吸风孔111的孔径为0.5至2毫米,孔之间的间距为5至10毫米;吸风孔131的孔径为0.5至3毫米,孔之间的间距为5至20毫米。通过吸风孔将丝印对象的丝印基材吸附在平台上,以保障丝印对象的平整性,在可选实施例中,丝印平台110和干燥平台130均设置真空吸气系统,通过真空吸气,保障丝印基材被吸附在平台上,保障丝印对象的平整性。在本实施例中,吸风孔111和吸风孔131为均匀阵列分别,对应的吸附点均匀,基材收到的吸附力也均匀,整体受力均匀。
丝印平台110和干燥平台130均进行氟碳喷涂,保障设备的耐久性,且表面光滑性好,可保障吸气系统的吸附效果,保障丝印对象在平台上的平整性。
在丝印工作中,传动平台120获取丝印对象,例如PI膜,通过第一卷轴121和第二卷轴122传动,将PI膜送到丝印平台110,在丝印平台110上,吸风孔111将PI膜平整固定,丝印器153在该PI膜上进行第一版图案丝印,然后,传动平台120继续运作,将印有第一版图案的PI膜的部分传送倒干燥平台130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后再反向运转,将印有第一版图案的PI膜的部分再送到丝印平台110,并根据CCD摄像机160抓拍到的信息,经过CCD对位系统自动进行二次套印。
其中,整卷的PI膜基材安装在第一卷轴121和第二卷轴122上,第一卷轴121和第二卷轴122链接自动系统,自动系统接收CCD对位系统的输出数据,并通过计算机软件计算对位距离,根据对位距离将基材印有第一版图案的PI膜的部分送回丝印平台110进行二次套印的对位,二次套印的第二版图案采用套印的方式与第一版图案连续连接,获得整版的丝印图案,两版图案的套印精度高,进而保障整版丝印图案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丝印装置的丝印版图的宽度为500至800毫米,长度不限,且对任意长度的单面丝印版图的整体对位精度在正负5微米内,对双面丝印的对位精度在正负10微米内。且以较小的本身尺寸即可制作出长尺寸的丝印图形,相比于大台面、大尺寸的丝印机,生产成本低,同时自身即可完成版图的对位,避免了对版图的额外切缝带来的精度性能影响。
单次丝印的版图尺寸与丝印平台的尺寸相当,每一次丝印的基材位置锁定,线宽线距精度高,边缘受力均匀,能够有效降低短点断线现象的发生。且丝印基材每次丝印的版图小,相邻版图之间精准对位,整版的张力一致性偏差被控制在小尺寸网版偏置范围内,丝印整版的张力一致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丝印装置设置丝印平台和干燥平台,传动平台在丝印平台和干燥平台之间往复输送丝印基材,第一版丝印后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后再输送至丝印平台进行第二版丝印,其中,在丝印平台靠近干燥平台的一端设置有CCD摄像机,通过CCD对位系统采用套印的方式进行第二版丝印,第二版丝印图案与第一版丝印图案套印连接,获得长版丝印,每版丝印宽幅和长度小,精度高,整版丝印在长度方向上可任意延伸,且精度可控制在正负5微米。
丝印平台和干燥平台上设置吸风系统,将丝印基材吸附再平台上,保障每一版丝印中的丝印基材的平整性,进而保障丝印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丝印装置的高精度可以用于精度要求高的天线领域的超材料微结构的制作。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上文所述,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实用新型以及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丝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台;
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台的两端;
传动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一卷轴和所述第二卷轴带动之间,与所述第一卷轴和所述第二卷轴卷对卷双向传动连接;
丝印平台和干燥平台,依次设置在所述传动平台的传动路径上,所述传动平台的台面与所述丝印平台和所述干燥平台的上表面相匹配,所述丝印平台靠近所述第一卷轴,所述干燥平台靠近所述第二卷轴;
丝印器,设置在所述丝印平台的上方,所述传动平台位于所述丝印器与所述丝印平台之间的空间中,所述丝印器的移动区域包括所述丝印平台的上表面空间;
CCD摄像机,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平台的靠近所述干燥平台的一端,且朝向所述丝印平台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丝印安装平台;
丝印工作台,所述丝印工作台固定安装在所述丝印安装平台上,所述丝印平台固定安装在丝印工作台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丝印平台、所述丝印器和所述CCD摄像机均安装在所述丝印工作台上,所述丝印工作台包括设置在两端的限位孔,所述传动平台穿过所述限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丝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丝印工作台包括设置在侧边并作为位移轴的丝杠,所述丝印器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丝印器和所述丝杠,所述丝印器沿所述丝杠的轴向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丝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丝杠与所述传动平台的传动方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印平台设置有朝向所述传动平台的多个吸风孔,其中,
所述丝印平台的多个吸风孔的孔径均为0.5至2毫米,孔距均为5至1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丝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平台设置有朝向所述传动平台的多个吸风孔,其中,
所述干燥平台的多个吸风孔的孔径均为0.5至3毫米,孔距均为5至2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丝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丝印平台的多个吸风孔和所述干燥平台的多个吸风孔中的至少一个为真空吸风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印平台的与所述CCD摄像机相对位置设置有对位基准部件,所述对位基准部件为凸出所述丝印平台的长条形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燥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加热干燥丝印基材的加热装置,所述丝印平台和所述干燥平台的表面均进行氟碳喷涂。
CN202021648420.8U 2020-08-10 2020-08-10 丝印装置 Active CN2136189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48420.8U CN213618913U (zh) 2020-08-10 2020-08-10 丝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48420.8U CN213618913U (zh) 2020-08-10 2020-08-10 丝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18913U true CN213618913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45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48420.8U Active CN213618913U (zh) 2020-08-10 2020-08-10 丝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189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97595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US8833634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system
US8646676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method
US8375570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method
JP3596243B2 (ja) 電子部品実装方法
US20150075721A1 (en) Screen printer and component mounting line
KR20100015514A (ko) 기판 지지부를 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2012250376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CN109109471A (zh) 一种双工位喷印设备
US6940537B2 (en) Inspecting apparatus of printed state or the like i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213618913U (zh) 丝印装置
JP5338847B2 (ja) 電子部品実装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およ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EP3804991B1 (en) Screen printing machine
JP6307086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JP2010129866A (ja) 導電性ボール搭載装置
US8096047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apparatus
CN211149182U (zh) 一种双工位的曝光机
JP2009152461A (ja) 実装基板製造方法
JP6334544B2 (ja) 実装ライン
CN219096217U (zh) 丝网印刷设备
JP4666809B2 (ja)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CN116887598B (zh) 提高smt高精度贴装黑色外沿led效率的方法及贴装系统
CN217650313U (zh) 一种旋转机构及pcb板搬运装置
KR100322964B1 (ko) 표면실장기의 부품공급장치
JP4757953B2 (ja)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