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71796U - 装配式生态护坡结构 - Google Patents

装配式生态护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71796U
CN213571796U CN202022347740.6U CN202022347740U CN213571796U CN 213571796 U CN213571796 U CN 213571796U CN 202022347740 U CN202022347740 U CN 202022347740U CN 213571796 U CN213571796 U CN 2135717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net
module
assemb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4774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
袁洪
刘兴海
唐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aoshu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RSC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Yaoshu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RSC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Yaoshu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RSC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Yaoshu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4774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717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717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717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生态护坡结构,包括若干生态护坡模块,所述生态护坡模块具有至少两个连接部,所述各连接部上均连接有一个连接模块,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模块相互滑动连接形成十字型连接机构,所述十字型连接机构均滑动连接有一个锚拉机构,所述锚拉机构均锚固在边坡的坡面上;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模块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螺栓孔,其与螺栓孔相邻的侧面上设置有垂直于螺栓孔轴线的滑槽,并且,在滑槽的对侧面上设置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轨,且其在螺栓孔的对侧面上设置有与滑槽平行的卡槽,所述卡槽与锚拉机构连接;通过本方案,实现了对损坏的护坡结构进行快速更换的技术。

Description

装配式生态护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装配式边坡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装配式生态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城市防洪排涝工程、河流渠化工程、海港码头护岸等,都需要进行岸边清理和整治,实际工程中一般是采用浆砌块石护坡、干砌块石护坡、混凝土护坡等。
众所周知,我国是多山国家,而山区的组成多为岩石,岩石在长期的阳光照射以及温差变化的侵蚀下极易发生风化,对于基建行业的边坡而言,在施工过程中人们往往会根据边坡对应的地质层情况而选择相适应的支护方案。同时我国处于地震频发带以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高发区,基于这些现象,在边坡支护技术中就需要考虑边坡在遇到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地震等突发情况时所因突变剪切力导致边坡被破坏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如果一处边坡被损坏,就可能导致整个边坡区域的防护网脱落,而现有技术的处理是在坡顶增加更多的锚固结构,这一技术虽然增强了护坡结构的防护效果,但是这一技术存在当一处护坡结构脱落或松动且需要更换时,不能只对损坏区域的护坡结构进行更换的技术缺陷。基于上文所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装配式生态护坡结构,借以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装配式生态护坡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护坡结构在遭受损坏时不能只对损坏区域的护坡结构进行定向且快速更换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生态护坡模块,连接模块等结构,实现了对损坏的护坡结构进行快速更换的技术。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可以有效实现对损坏的护坡结构进行快速更换的技术。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装配式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生态护坡模块,所述生态护坡模块具有至少两个连接部,所述各连接部上均连接有一个连接模块,相邻所述连接模块均滑动连接有一个锚拉机构,所述锚拉机构均锚固在边坡的坡面上;
所述连接模块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对侧面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与锚拉机构连接的卡槽,所述卡槽的一侧设置有一个与卡槽平行的滑轨,另一侧设置有一个与滑轨相匹配的滑槽。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生态护坡模块包括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上设置有生态防风化模块,防护网的端头设置有至少两根螺栓,所述螺栓与连接块的螺栓孔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生态防风化模块包括固定网,所述固定网设置在防护网上,其网面上依次阵列有若干网框,所述网框内均设置有人工植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护网包括网架,所述网架的一侧均布有若干支柱,另一侧均布有若干挂耳,所述挂耳上挂有固定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供水机构,所述供水机构包括设置在边坡底部的集水井,所述集水井内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上连通有主供水管,所述主供水管上连通有若干副水管,所述副水管上连接有若干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设置人工植被的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锚拉机构包括若干锚杆,所述锚杆具有涨壳端和固定端,其杆身和涨壳端均设置在包裹有现浇混凝土体的边坡坡体内,所述固定端上环向阵列有若干卡销,所述卡销和杆身的接触端与网架固定连接,且其与卡槽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水泵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生态护坡模块,连接模块等结构,实现了对损坏的护坡结构进行快速更换的技术。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模块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生态护坡模块,2-连接模块,3-锚拉机构,11-防护网,12-供水机构,13-生态防风化模块,14-螺栓,21-连接块,22-螺栓孔,23-滑槽,24-滑轨,25-卡槽,31-锚杆,32-现浇混凝土体,33-卡销,111-网架,112-支柱,113-挂耳,121-集水井,122-动力泵,123-主供水管,124-副水管,125-雾化喷头,131-固定网,132-网框,133-人工植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详细、准确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垂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之间绝对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垂直”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以同一生态护坡模块1上设置四个连接模块2的结构为例,结合图1~4所示;
装配式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生态护坡模块1,所述生态护坡模块1具有至少两个连接部,所述各连接部上均连接有一个连接模块2,相邻所述连接模块2均滑动连接有一个锚拉机构3,所述锚拉机构3均锚固在边坡的坡面上;
所述连接模块2包括连接块21,所述连接块21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螺栓孔22,所述螺栓孔22对侧面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与锚拉机构3连接的卡槽25,所述卡槽25的一侧设置有一个与卡槽25平行的滑轨24,另一侧设置有一个与滑轨24相匹配的滑槽23。
为了更清晰和明确的阐述本实用新型,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装配式生态护坡结构的具体安装流程为:首先,将锚拉机构3等距锚固在坡面上,进一步地,将连接模块2分别安装在生态护坡模块1的四个角上,进一步地,将安装连接模块2之后的生态护坡模块1与锚拉机构3连接,接下来重复上述流程,最终,完成安装。
为了进一步更清晰和明确的阐述本实用新型,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假设采用本实用新型之后的护坡发生了滑坡并使得部分锚拉机构3以及生态护坡结构脱落同时需对滑坡区进行修复,进一步地,将锚拉机构3锚固在滑坡体上,进一步地,在新的生态护坡模块1安装连接模块2,进一步地,将生态护坡模块1安装在新增的锚拉机构3上。通过前文所述的方案,最终实现了仅对破损区的护坡结构进行更换修复的技术。
为了更清晰和明确的阐述本实用新型,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连接块21上设置螺栓孔22,使得连接块21能与生态护坡模块1进行螺纹固定,这一设计有效保证了连接块21能够与生态护坡模块1固定连接,进而保证了生态护坡模块1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螺栓孔22的对侧面设置凹槽,使得连接块21能够与锚拉机构3连接,在螺栓孔22的两个相邻侧面上分别设置一个滑槽23以及一个与滑槽23匹配的滑轨24,通过这一设计使得相邻连接块21之间可以通过滑块滑轨24进行相互连接,进而进一步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和在使用状态的稳定性。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生态护坡模块1包括防护网11,所述防护网11上设置有生态防风化模块13,防护网11的端头设置有至少两根螺栓14,所述螺栓14与连接块21的螺栓孔22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生态防风化模块13包括固定网131,所述固定网131设置在防护网11上,其网面上依次阵列有若干网框132,所述网框132内均设置有人工植被13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护网11包括网架111,所述网架111的一侧均布有若干支柱112,另一侧均布有若干挂耳113,所述挂耳113上挂有固定网131。
众所周知,在野外,需要采用防护网11作为防护体系的边坡不完全是经过机械设备经过标注的放坡,刷坡等流程之后形成的坡体,也就是说,护坡坡体的倾角或夹角是不同的,那么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就需考虑到生态防风化模块13的固定方案,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固定网131,方并且将固定网131固定在防护网11上,接下来再将网框132挂接在固定网131上,采用这一案便可以实现将生态防风化模块13固定在不同倾角或夹角的防护网11上。
为了更清晰和明确的阐述本实用新型,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将人工植被133放置在网框132中,然后将网框132通过固定网131固定在防护网11上,通过这一技术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防风化模块能够被固定在防护网11上,有效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需要特别和明确说明的是,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人工植被133为人工草皮、常绿类观光树等植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供水机构12,所述供水机构12包括设置在边坡底部的集水井121,所述集水井121内放置有水泵122,所述水泵122上连通有主供水管123,所述主供水管123上连通有若干副水管124,所述副水管124上连接有若干雾化喷头125,所述雾化喷头125设置人工植被133的上方。
为了更清晰和明确的阐述本实用新型,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网架111的一侧设置支柱112,另一侧设置挂耳113,同时将设置支柱112的一侧与坡面接触,然后在挂耳113上放置固定网131,通过这一设计,使得本实施例中的防护网11与护坡坡面之间存在一定空间,这一空间内及保障了供水机构12的正常敷设,也使得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护网11不会直接与护坡坡面接触而使得防护网11被侵蚀进而影响防护网11的整体强度,进而对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护网11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需要特别和明确说明的是,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护网11为钛钢网、钢绳等材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锚拉机构3包括若干锚杆31,所述锚杆31具有涨壳端和固定端,其杆身和涨壳端均设置在包裹有现浇混凝土体32的边坡坡体内,所述固定端上环向阵列有若干卡销33,所述卡销33和杆身的接触端与网架111固定连接,且其与卡槽25滑动连接。
为了更清晰和明确的阐述本实用新型,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通过雾化喷头125对人工植被133喷射雾化水,使得人工植被133能够有效的吸收到充足的水分,进而使得其能够更好的保护护坡坡面。
为了更清晰和明确的阐述本实用新型,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锚杆31,并且将锚杆31的杆身和涨壳端锚固至护坡坡面中,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网11拥有足够的固定部,进一步地保证了护坡坡体整体的稳定性,而在锚杆31的固定端设置卡销33,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生态护坡模块1能够通过连接块21固定在锚杆31上,最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水泵122与外接电源电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集水井121的井底与地下水源连通,其顶部还设置有若干集水沟。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首先,钻孔以及安装锚杆31,进一步地,对各锚杆31孔灌注混凝土并将锚杆31的涨壳端与孔壁接触,进一步地,将连接块21与网架111上的螺栓14进行螺纹连接,进一步地,待连接完成之后,运用吊装设备将已安装连接块21的生态护坡模块1吊装至待安装区,进一步地,将连接块21的凹槽与锚杆31的卡销33滑动连接,进一步地,当第二块生态护坡模块1被吊装至待安装位并进行安装时,将第二块生态护坡模块1上的连接块21的滑槽23与相邻连接块21上的滑轨24进行滑动连接,最终,重复前文所述过程直至所有的生态护坡模块1安装完成。
需要特别和明确说明的是,为了更清晰和明确的阐述本实用新型,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锚杆31施工完成之后,设置在固定端上的卡销33是属于竖直状态的,也就是说欲使连接块21与锚杆31连接之后不脱落,连接块21上的滑槽23,滑轨24,凹槽在使用状态时均与卡销33一样是竖直向上的,这一设计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保证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时,护坡结构不会因为自身重力而脱落。
通过上述方案,实现了对损坏的护坡结构进行快速更换的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装配式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生态护坡模块(1),所述生态护坡模块(1)具有至少两个连接部,所述各连接部上均连接有一个连接模块(2),相邻所述连接模块(2)均滑动连接有一个锚拉机构(3),所述锚拉机构(3)均锚固在边坡的坡面上;
所述连接模块(2)包括连接块(21),所述连接块(21)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螺栓孔(22),所述螺栓孔(22)对侧面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与锚拉机构(3)连接的卡槽(25),所述卡槽(25)的一侧设置有一个与卡槽(25)平行的滑轨(24),另一侧设置有一个与滑轨(24)相匹配的滑槽(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护坡模块(1)包括防护网(11),所述防护网(11)上设置有生态防风化模块(13),防护网(11)的端头设置有至少两根螺栓(14),所述螺栓(14)与连接块(21)的螺栓孔(22)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防风化模块(13)包括固定网(131),所述固定网(131)设置在防护网(11)上,其网面上依次阵列有若干网框(132),所述网框(132)内均设置有人工植被(1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11)包括网架(111),所述网架(111)的一侧均布有若干支柱(112),另一侧均布有若干挂耳(113),所述挂耳(113)上挂有固定网(1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水机构(12),所述供水机构(12)包括设置在边坡底部的集水井(121),所述集水井(121)内放置有水泵(122),所述水泵(122)上连通有主供水管(123),所述主供水管(123)上连通有若干副水管(124),所述副水管(124)上连接有若干雾化喷头(125),所述雾化喷头(125)设置人工植被(133)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拉机构(3)包括若干锚杆(31),所述锚杆(31)具有涨壳端和固定端,其杆身和涨壳端均设置在包裹有现浇混凝土体(32)的边坡坡体内,所述固定端上环向阵列有若干卡销(33),所述卡销(33)和杆身的接触端与网架(111)固定连接,且其与卡槽(25)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22)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CN202022347740.6U 2020-10-20 2020-10-20 装配式生态护坡结构 Active CN2135717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47740.6U CN213571796U (zh) 2020-10-20 2020-10-20 装配式生态护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47740.6U CN213571796U (zh) 2020-10-20 2020-10-20 装配式生态护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71796U true CN213571796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26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47740.6U Active CN213571796U (zh) 2020-10-20 2020-10-20 装配式生态护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717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15048B2 (en) Method for river/lake level regul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system
CN105756070B (zh) 一种基于预制构件的装配式基坑支护结构体系
CN109594568B (zh) 一种岩石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及其方法
CN211948485U (zh) 一种岩堆易滑区的综合治理装置
CN109184699B (zh) 明挖隧道下穿既有河道施工工法
CN108951649B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CN103122622B (zh) 一种预制排水式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1838957B (zh) 整体式t形外悬臂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CN108425366A (zh) 土木工程基坑支护用安全支护结构
CN213571796U (zh) 装配式生态护坡结构
CN113215995B (zh) 一种在狭窄空间施工桥梁道路的方法
CN112095543B (zh) 一种边岸挡浪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482335U (zh) 岩土二元结构边坡的支档结构
CN111851407A (zh) 一种格宾石笼挡墙的施工方法
CN107701231B (zh) 一种集约化整体结构井下水仓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1873043U (zh) 一种支挡结构
CN212103892U (zh) 一种高强度生态护坡
CN209989819U (zh) 一种基坑边坡支护结构
CN210134438U (zh) 一种季节性河流浸水路堤边坡防护结构
CN209083291U (zh) 一种用于大跨度浅埋暗挖隧道的支护装置
CN213571984U (zh) 一种防风化的生态护坡
CN210031682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支撑架
CN216405426U (zh) 一种用于土木工程的基坑加固结构
CN213774510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模板连接钢架
CN217078853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挡土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