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69050U - 紧凑型的电梯对重装置 - Google Patents

紧凑型的电梯对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69050U
CN213569050U CN202021816471.7U CN202021816471U CN213569050U CN 213569050 U CN213569050 U CN 213569050U CN 202021816471 U CN202021816471 U CN 202021816471U CN 213569050 U CN213569050 U CN 213569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weight
beams
wheel
limiting
sta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1647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为民
张文欣
徐兆军
梁鑫旺
邱建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 Xi'ao Elevato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 Xi'ao Elevato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 Xi'ao Elevato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 Xi'ao Elevato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1647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69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69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690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紧凑型的电梯对重装置,包括对重框架,对重轮,以及对重块,对重框架包括两根直梁,固定在两根直梁顶部的上梁以及固定在两根直梁底部的下梁,上梁为两根,对重轮的上半部处在两根上梁之间,对重轮的下半部低于上梁的底面;两根上梁之间固定有邻近对重轮两相对侧的第一限位梁,对重块处在:第一叠置区,由下梁的顶面起向上直至第一限位梁的底端;第二叠置区,第二叠置区为两处,各第二叠置区均处在第一叠置区的上方,且分别位于各第一限位梁与相应侧的直梁之间,该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对重框架内增加第二叠置区,充分利用对重框架的内部空间,使对重架在较小的高度下堆放尽量多的对重块,从而降低对重框架总体高度。

Description

紧凑型的电梯对重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紧凑型的电梯对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对井道的平面利用率和顶层高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需要对重装置的对重块堆放空间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但是,目前对重轮往往安装在对重框架的顶部,会使直梁与对重轮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造成对重装置的高度很高,最终会增大电梯顶层的高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紧凑型的电梯对重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梁与对重轮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造成对重装置的高度很高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紧凑型的电梯对重装置,包括对重框架,对重轮,以及对重块,所述对重框架包括并排立置的两根直梁,固定在两根直梁顶部的上梁以及固定在两根直梁底部的下梁,所述上梁为并排布置的两根,所述对重轮的轮轴两端分别通过吊架安装于对应上梁的底部,所述对重轮的上半部处在两根上梁之间,所述对重轮的下半部低于上梁的底面;
沿上梁的长度方向,所述两根上梁之间固定有邻近对重轮两相对侧的第一限位梁,所述对重块处在:
第一叠置区,由所述下梁的顶面起向上直至所述第一限位梁的底端;
第二叠置区,所述第二叠置区为两处,各第二叠置区均处在所述第一叠置区的上方,且分别位于各第一限位梁与相应侧的直梁之间。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沿上梁的长度方向,所述两根上梁之间固定有邻近各直梁的第二限位梁,处在对重轮同侧的第一限位梁和第二限位梁作为一组,且两者之间限定其中一所述第二叠置区。
可选的,两根直梁的相对侧,以及同组限位梁的相对侧均设有限位卡槽,所述对重块的端部设有置入相应限位卡槽的限位凸起。
可选的,处在各第二叠置区的对重块叠压在处在所述第一叠置区的对重块之上,所述两根上梁之间固定有位于各第二叠置区上方的第一连接梁,在所述第一连接梁上安装有可升降的第一顶杆,所述第一顶杆的底端与处在第二叠置区的顶层对重块相抵。
可选的,所述对重轮的顶部低于所述上梁顶面,各限位梁的顶部分别与两根上梁相连,各限位梁的底端向下延伸并低于所述对重轮的底部。
可选的,所述对重块还处在第三叠置区;
在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三叠置区处在所述第一叠置区的上方且处在所述对重轮的下方;
在上梁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三叠置区处在两根第一限位梁之间;
在上梁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三叠置区由所述对重轮的正下方分别向所述对重轮的两侧延伸直至与所述第一叠置区等宽。
可选的,两根第一限位梁之间固定有位于第三叠置区上方的两根第二连接梁,在上梁的宽度方向上,各第二连接梁分别处在所述对重轮的两侧;在所述第二连接梁上安装有可升降的第二顶杆,所述第二顶杆的底端与处在第三叠置区的顶层对重块相抵。
可选的,各顶杆贯穿所在的连接梁,且各顶杆上螺纹安装有两个锁紧螺母,所述两个锁紧螺母分别与顶杆所在连接梁的上下两侧相抵,各顶杆的底端转动配合有缓冲垫,并通过所述缓冲垫与对重块相抵。
可选的,处在所述第一叠置区的对重块为整条结构,所述直梁在略高于所述第一叠置区的位置处设有开放口、以开放由所述直梁限定的限位卡槽;所述直梁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封闭所述开放口的补强盖板。
可选的,各上梁分别开设有条形的第一调节孔,各吊架通过对应的第一调节孔位置可调的安装于其中一根上梁,各吊架改变与所在第一调节孔的相对位置时,所述对重轮改变自身轴线与上梁长度方向的夹角。
本申请的一种紧凑型的电梯对重装置,对重框架内增加第二叠置区,充分利用对重框架的内部空间,使对重架在较小的高度下堆放尽量多的对重块,从而降低对重框架总体高度,达到降低对重架对电梯井道空间要求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对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对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下梁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省略对重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局部示意图;
图9为图5中局部示意图;
图10为对重系统省略第二叠置区以及第三叠置区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局部示意图;
图12为图10的俯视图;
图13为图10的俯视图;
图14为图12中上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对重系统;101、对重导轨;102、钢丝绳;103、对重装置;104、井道;105、轿厢;106、导靴;
10、对重框架;11、直梁;12、上梁;121、安装部;122、加强部;123、第一调节孔;124、第二调节孔;13、下梁;131、加强筋;14、第一连接梁;15、第二连接梁;16、第一限位梁;17、第二限位梁;18、补强盖板;
20、第一顶杆;21、第二顶杆;22、锁紧螺母;23、缓冲垫;24、弹性件;
30、挡绳杆;31、连接座;32、紧固螺栓;33、第二锁紧螺母;34、下压杆; 35、第三锁紧螺母;
40、对重轮;41、轮轴;42、吊架;421、吊杆;43、垫块;44、防脱螺母;
50、第一叠置区;51、第二叠置区;52、第三叠置区;53、对重块;531、第一对重块;532、第二对重块;533、第三对重块;
60、感应装置;61、感应元件;611、第一感应元件;612、第二感应元件; 62、触发元件;63、感应支架;64、触发支架;
70、缓冲器;71、撞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 /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5、图10及图11所示,一种对重装置103,包括对重框架10,转动安装于对重框架10顶部的对重轮40,以及叠置在对重框架10 内的对重块53。
对重框架10包括并排立置的两根直梁11,固定在两根直梁11顶部的上梁 12以及固定在两根直梁11底部的下梁13,上梁12为并排布置的两根。
对重系统100还包括绕过对重轮40并牵引对重装置103的钢丝绳102,钢丝绳102绕过对重轮40,通过牵引对重轮40以带动对重框架10垂直上下运动。
为了便于装配对重框架10,上梁12与下梁13分别通过焊接或螺栓等方式固定在两根直梁11。
在另一实施例中,对重轮40的轮轴41两端分别通过吊架42安装于对应上梁12的底部,对重轮40的上半部处在两根上梁12之间,对重轮40的下半部低于上梁12的底面;
沿上梁12的长度方向,两根上梁12之间固定有邻近对重轮40两相对侧的第一限位梁16,对重块53处在:
第一叠置区50,由下梁13的顶面起向上直至第一限位梁16的底端;
第二叠置区51,第二叠置区51为两处,各第二叠置区51均处在第一叠置区 50的上方,且分别位于各第一限位梁16与相应侧的直梁11之间。
对重轮40位于两根上梁12之间的位置,可避免对重轮40增大对重装置103 占用的空间,减小对重装置103的堆放空间。
对重框架10内增加第二叠置区51,充分利用对重框架10的内部空间,使对重架在较小的高度下堆放尽量多的对重块53,从而降低对重框架10总体高度,达到降低对重架对电梯井道104空间要求的目的。
处在对重轮40同侧的第一限位梁16以及直梁11相互配合,能够对位于第二叠置区51内的对重块53进行固定,避免对重块53干涉对重轮40。
各第一限位梁16与相应的之间通过焊接或螺栓等方式进行固定。例如,第一限位梁16上开设有沿对重装置103滑动方向延伸的条孔(图未示),上梁12 开设有与条孔相对应的螺孔(图未示),螺栓穿过条孔以及螺孔以将第一限位梁 16固定在上梁12,通过改变螺栓在条孔上的位置以调整第一限位梁16与上梁12 之间的相对位置,避免位于第一叠置区50内的对重块53堆放后,因存在尺寸误差而造成第一限位梁16与上梁12相互之间孔位对不齐而不同安装的问题。
其中,图9所示,位于第一叠置区50内的对重块53为第一对重块531,位于第二叠置区51内的对重块53为第二对重块532。
需要说明的是,上梁长度为上梁12两端连接直线的长度,上梁长度方向沿该直线延伸。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为了进一步增加对重框架10内部空间的利用率,下梁13采用板材直接折弯而成,并在下梁13的内部形成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内可以放置多个对重块53。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加强下梁13的结构强度,下梁13内设置有多个沿下梁13长度方向布置的加强筋131,加强筋131将安装空间分隔成多个腔体。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筋131与下梁13之间通过焊接进行固定连接。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加强件与下梁13之间也可采用螺钉或铆接等方式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图7及图9所示,沿上梁的长度方向,两根上梁 12之间固定有邻近各直梁11的第二限位梁17,处在对重轮40同侧的第一限位梁16和第二限位梁17作为一组,且两者之间限定其中一第二叠置区51。
处于在对重轮40同侧的第二限位梁17、第一限位梁16以及直梁11三者中,第二限位梁17相对于第一限位梁16更临近直梁11。
其中,各第二限位梁17与相应的上梁12之间通过焊接或螺栓等方式进行固定。例如,第二限位梁17上开设有沿对重装置103滑动方向延伸的条孔(图未示),上梁12开设有与条孔相对应的螺孔(图未示),螺栓穿过条孔以及螺孔以将第二限位梁17固定在上梁12,通过改变螺栓在条孔上的位置以调整第二限位梁17与上梁12之间的相对位置,避免位于第一叠置区50内的对重块53堆放后,因存在尺寸误差而造成第二限位梁17与上梁12相互之间孔位对不齐而不同安装的问题。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为了限制对重块53在对重框架10内发生水平方向的晃动,两根直梁11的相对侧,以及同组限位梁的相对侧均设有限位卡槽,对重块53的端部设有置入相应限位卡槽的限位凸起,可以避免对重块53安装于第一叠置区50或第二叠置区51内时,需要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同组限位梁为处于在对重轮40同侧的第一限位梁16与第二限位梁17,各限位梁指第一限位梁16以及第二限位梁17。各限位梁以及各直梁11均为型材,并通过弯折型材形成限位卡槽,同组限位梁的相背侧形成凸起结构。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处在各第二叠置区51的对重块53叠压在处在第一叠置区50的对重块53之上,两根上梁12之间固定有位于各第二叠置区 51上方的第一连接梁14,在第一连接梁14上安装有可升降的第一顶杆20,第一顶杆20的底端与处在第二叠置区51的顶层对重块53相抵,防止位于第二对重块532上下窜动。
位于第二叠置区51顶层的第二对重块532位于两上梁12之间,可以进一步降低对重框架10的总体高度。
其中,各第一连接梁14与相应的上梁12之间通过焊接或螺栓等方式进行固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对重轮40增大对重装置103占用的空间,减小对重装置103的堆放空间,对重轮40的顶部低于上梁12顶面。
各限位梁的顶部分别与两根上梁12相连,各限位梁的底端向下延伸并低于对重轮40的底部。
此处各限位梁指的是第一限位梁16与第二限位梁17。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及图9所示,对重块53还处在第三叠置区52;
在高度方向上,第三叠置区52处在第一叠置区50的上方且处在对重轮40 的下方;
在上梁12的长度方向上,第三叠置区52处在两根第一限位梁16之间;
在上梁12的宽度方向上,第三叠置区52由对重轮40的正下方分别向对重轮40的两侧延伸直至与第一叠置区50等宽。
位于第三叠置区52内的对重块53为第三对重块533。第三对重块533需要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才能够安装在第三叠置区52内,增加了第三对重块533的安装空间,此时需要将第三对重块533能从正面平推进到对重框架10内,以减小第三对重块533的安装空间。例如第三对重块533采用拼接式结构,例如图7所示,位于同一层的第三对重块533由两块拼装而成,相邻两第三对重块533的拼接处采用凹凸槽结构,防止相邻两第三对重块533在水平方向脱离。
同一层中的第三对重块533,靠近第一限位梁16的两第三对重块533朝第一限位梁16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结构,各第三对重块533通过凹槽结构可以卡在第一限位梁16的凸起结构,防止各第三对重块533在水平方向的晃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两根第一限位梁16之间固定有位于第三叠置区52上方的两根第二连接梁15,在上梁12的宽度方向上,各第二连接梁15 分别处在对重轮40的两侧;在第二连接梁15上安装有可升降的第二顶杆21,第二顶杆21的底端与处在第三叠置区52的顶层对重块53相抵,防止位于第三叠置区52内的对重块53上下窜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各顶杆贯穿所在的连接梁,且各顶杆上螺纹安装有两个锁紧螺母22,两个锁紧螺母22分别与顶杆所在连接梁的上下两侧相抵,各顶杆的底端转动配合有缓冲垫23,并通过缓冲垫23与对重块53相抵。
此处的各顶杆指的是第一顶杆20以及第二顶杆21。通过调整两个锁紧螺母 22在顶杆上的位置,以起到调整相应顶杆与对重块53之间的距离,使顶杆接触并压紧对重块53,防止对重块53上下窜动。
顶杆与缓冲垫23连接时,可采用以下方式:
缓冲垫23开设有供顶杆端部伸入的孔结构(图未示),顶杆位于孔结构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头(图未示),孔结构的外缘设置有与限位头相配合的限位台阶(图未示),避免顶杆与缓冲垫23相分离。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顶杆20与第二顶杆21两者中,至少一者套结有弹性件24,弹性件24压紧在锁紧螺母22与缓冲垫23之间,弹性件24防止因锁紧螺栓松动而引起缓冲垫23的松动,可以增加电梯安全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对重块531需要一定的倾斜角度才能安装在第一叠置区50内,第一对重块531安装到一定高度时,需要一定的安装空间才能继续叠置第一对重块531,处在第一叠置区50的对重块53为整条结构,直梁11在略高于第一叠置区50的位置处设有开放口、以开放由直梁11限定的限位卡槽;直梁11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封闭开放口的补强盖板18。
两根直梁11均开设有开放口。对重块53的限位凸起从开放口处水平推入到对重框架10内,然后对重块53沿限位卡槽滑动,直至对重块53叠置在另一对重块53的上方。
开放口的设置可以使第一叠置区50尽量堆放多的对重块53,使得相同对重重量下需求的对重框架10的高度较小,从而进一步降低对重装置103对电梯井道104顶层高度的要求。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0至图14所示,各上梁12分别开设有条形的第一调节孔123,各吊架42通过对应的第一调节孔123位置可调的安装于其中一根上梁12,各吊架42改变与所在第一调节孔123的相对位置时,对重轮40改变自身轴线(如图12中的Z)与上梁12长度方向的夹角。
对重装置103需要与轿厢105之间的位置进行调整时,各吊架42改变与所在第一调节孔123的相对位置,对重轮40的竖直中线的空间位置会发生改变,同时带动对重框架10的竖直中心线的空间位置(远离或靠近轿厢105)发生改变,可以充分利用井道104的空间。
在另一实施例中,对重轮40的自身轴线与上梁12长度方向的夹角的可变范围为60~90度,第一调节孔123的延伸长度与夹角的可变范围相适应。
对重轮40的自身轴线与上梁12长度方向的夹角可变范围过大,有可能会增大上梁12的宽度,才能满足对重轮40的安装。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地避免对重轮40增大对重装置103占用的空间,减小对重装置103的堆放空间,对重轮40的顶部不高于两根上梁12的顶面,以使对重装置103的结构更加紧凑。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在上梁12上开设第一调节孔123,上梁12的底部带有水平延伸安装部121,第一调节孔123开设于安装部121。
上梁12的底部弯折形成安装部121,可以起到加强上梁12的结构强度,以及降低上梁12的加工难度。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安装部121也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在上梁12 的底部。
进一步地,两上梁12的安装部121背向延伸,避免安装部121占用两上梁 12之间的空间,影响对重轮40的安装。
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地加强上梁12的结构强度,两上梁12的顶部均弯折形成水平延伸的加强部122,且两上梁12的加强部122背向延伸。
在另一实施例中,吊架42为U形,U形开口的底部承托对重轮40的轮轴41,U形开口两侧为并排的两根吊杆421,各吊杆421顶端向上贯穿相应的第一调节孔123,且在穿出部位螺纹安装有防脱螺母44,两根吊杆421的外侧壁均设置有与防脱螺母44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防脱螺母44旋紧在吊杆421上时,轮轴41的顶面会与上梁12的底部相贴合以起到固定轮轴41的效果,可以避免轮轴41随对重轮40转动。
其中,为了加强吊架42的强度,吊架42由一根杆件弯折形成。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减小轮轴41作用在上梁12的应力,对重轮40的轮轴41与上梁12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垫块43,垫块43上开设有两个通孔(图未示),两根吊杆421分别穿过对应的通孔。
各通孔均与第一调节孔123相对正,两根吊杆421分别穿过对应的通孔后,能够继续穿过第一调节孔123。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增大垫块43与轮轴41的接触面积,垫块43的底部具有凹陷部,凹陷部与轮轴41的外侧壁相贴合。
为了增加垫块43与轮轴41之间贴合度,凹陷部沿轮轴41的径向截面呈劣弧,劣弧的弧度与轮轴41的外侧壁的弧度大致相同(存在加工误差)。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第一调节孔123的延伸路径过长,造成降低上梁 12的支撑强度,开设在同一上梁12的第一调节孔123为间隔布置的两个,各吊杆421分别贯穿对应的一个第一调节孔123。
在另一实施例中,两根上梁12中所有第一调节孔123大致围绕一空间上的竖直轴线分布,竖直轴线处在两根上梁12之间且居中布置。
第一调节孔123尺寸可由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01502415000011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015024150000112
其中:
1)α:上梁中心线(居中于两上梁12之间且与上梁12长度方向平行,如图 12中P)与对重轮中心线(垂直于对重轮轴线,如图12中的P)的夹角;
2)x1:在α角度下,上部上梁(相对于图12中两上梁12的位置关系,位于上方的上梁12为上部上梁,位于下部的上梁12为下部上梁)左侧第一调节孔123 的X轴(此处X轴与上梁中心线重合设置,例如图13中的X)坐标;
3)y1:在α角度下,上部上梁左侧第一调节孔123的Y轴(Y轴与X轴相垂直设置,例如图13中的Y)坐标;
4)x2:在α角度下,上部上梁右侧第一调节孔123的X轴坐标;
5)y2:在α角度下,上部上梁右侧第一调节孔123的Y轴坐标;
6)rps:轮轴41在安装吊架42处的半径;
在α角度为0度时,此时两第一调节孔中心线共线且与上梁中心线平行,此时两第一调节孔中心线共线与上梁中心线的距离为l,Y轴与对重轮轴线重合设置。
上部的上梁在与直梁11进行安装与下部上梁对称安装,所以上部的上梁的两个第一调节孔123尺寸与下部下梁一样。
其中,由于上梁中心线与对重轮中心线的夹角α需要经常调整,第一调节孔 123的X轴和Y轴坐标根据上述第一调节孔123的计算公式,其中心线(第一调节孔123的延伸路径)为曲线,并且有一定的长度,达到与α角相匹配,使对重轮中心线与上梁中心线可自由旋转,且能保证吊架42平面与轮轴41的轴中心线垂直,确保轮轴41固定的可靠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调节孔123的延伸路径为弧形线段,且弧形线段对应的圆心处于竖直轴线;
或第一调节孔123的延伸路径为直线段,且直线段的中垂线大致指向竖直轴线。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1及图12所示,各上梁12还开设有条形的第二调节孔124,在第二调节孔124内设有可滑动定位的连接座31,两根上梁12中处在对重轮40轴线同侧的连接座31之间安装有挡绳杆30,挡绳杆30邻近对重轮 40的外周缘。
对重轮40开设有与钢丝绳102配合的绳槽,挡绳杆30与对重轮40相配合,以避免钢丝绳102从对重轮40脱离。
挡绳杆30距钢丝绳102与对重轮40之间的啮合位置处预留预一定的间隙,在钢丝绳102绕过对重轮40时,钢丝绳102与挡绳杆30之间仅有少量的微小间隙,此间隙小于钢丝绳102的厚度,此间隙方便对重轮40旋转运动,同时还能够防止意外情况下钢丝绳102从对重轮40的绳槽内跳脱。
各连接座31改变在所在第二调节孔124的相对位置时,挡绳杆30的长度方向与上梁12长度方向的夹角也会改变,以使挡绳杆30适应对重轮40改变自身轴线与上梁12长度方向的夹角,尽量使挡绳杆30长度方向与轮轴41轴线呈平行设置。
各连接座31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紧固螺栓32依次穿过第二调节孔124 以及第一安装孔,连接座31在第二调节孔124的位置确定时,将紧固螺栓32上的螺母旋紧,可以将连接座31与上梁12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
或者,各连接座31均设置有螺柱,螺柱穿过相应的第二调节孔124,连接座 31在第二调节孔124的位置确定时,将连第一锁紧螺母22旋紧在螺柱上,将连接座31与上梁12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
各连接座31还分别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挡绳杆30的两端分别穿过相应的第二安装孔,且在穿出部位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33。
其中,为了避免旋紧第二锁紧螺母33造成连接座31的形变,挡绳杆30的两端分别螺接有两个第二锁紧螺母33,连接座31夹紧在两个第二锁紧螺母33之间。
进一步地,挡绳杆30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挡绳杆30水平布置于对重轮40 的两侧。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挡绳杆30的数量也可以为两根以上,挡绳杆30 的数量根据对重轮40的直径进行调整。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防止钢丝绳102从对重轮40底部脱出,对重框架10 安装有处在对重轮40底部的下压杆34,下压杆34邻近对重轮40的外周缘。
同样的,下压杆34距钢丝绳102与对重轮40之间的啮合位置处预留预一定的间隙,在钢丝绳102绕过对重轮40时,钢丝绳102与下压杆34之间仅有少量的微小间隙,此间隙小于下压杆34的厚度。
各第二连接梁15分别开设有第三安装孔,下压杆34的两端分别穿过相应的第三安装孔,且在穿出部位螺纹连接有第三锁紧螺母35。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及图4所示,还提供一种对重系统100,包括对重导轨101以及沿对重导轨101运行的对重装置103,对重装置103为上述各实施例的对重装置103。
对重导轨101为并排布置在井道104内的两根,对重装置103的两相对侧安装有能够沿对重导轨101滑动的导靴106,用以限制对重装置103的运动路径(限制对重装置103水平方向晃动,以及对重装置103能够沿对重导轨101的延伸方向运动)。
对重装置103运行到井道104底部位置(即轿厢105位于井道104顶层位置) 时,此时防止对重装置103直接撞击地面(此处地面指井道104底壁),对重系统100还包括安装于井道104底部并与对重装置103相配合的缓冲器70,对重装置103的底部设置有撞墩71,缓冲器70位于对重装置103下方,缓冲器70能够吸收或者消耗对重装置103冲击时所产生的能量,从而使对重装置103安全减速直至停止,避免对重装置103冲击或撞击井道104底部。
其中,导靴106以及撞墩71均通过焊接或铆接等方式固定于对重装置103。缓冲器70通过焊接或铆接等方式固定井道104底部。
对重装置103在井道104底部处于静止状态时,缓冲器70与撞墩71的之间的距离即为缓冲间隙。其中,缓冲间隙过大时,对重装置103下落距离过大,造成的冲击速度也相应的增大,造成对重装置103及缓冲器70损坏;缓冲间隙过小时,轿厢105未达到顶层平层位置时撞墩71已与缓冲器70接触,造成轿厢105 不能正常平层,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避免缓冲间隙过大或过小,如图2及图3所示,对重系统100还包括两套感应装置60,每套感应装置60均包括:
感应元件61,安装于对重导轨101和对重装置103中的其中一者;
触发元件62,安装于对重导轨101和对重装置103中的另一者,触发元件 62在对重装置103处在指定区间时触发感应元件61,并输出对应的位置信号;
其中,两套感应装置60所对应的指定区间沿对重装置103的运行方向上下排布,且均邻近井道104底部。
两套感应装置60分别为第一感应装置与第二感应装置,沿对重装置103的运行方向,第一感应装置位于第二感应装置上方。其中,第一感应装置中,感应元件61与触发元件62分别为第一感应元件611与第一触发元件;第二感应装置中,感应元件61与触发元件62分别为第二感应元件612与第二触发元件。
对重装置103运行至井道104底部时,当第一触发元件触发第一感应元件611,以及第二触发元件触发第二感应元件612,此时对重间隙处于正常值,对重装置 103处在指定区间;当第一触发元件触发第一感应元件611,以及第二触发元件不能触发第二感应元件612,此时缓冲间隙过大;当第一触发元件不能触发第一感应元件611,以及第二触发元件触发第二感应元件612,此时缓冲间隙过小。
第一感应元件611与第二感应元件612只要任意一个不被触发,则提示缓冲间隙不符合规定。对重间隙的检测而非人为检查判断,能够及时准确的判断对重缓冲间隙是否异常,提高电梯安全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两套感应装置60中,各感应元件61均固定安装于对重导轨101,各触发元件62均固定安装于对重装置103。
在另一实施例中,各感应元件61均通过感应支架63安装于对重导轨101;
各触发元件62均通过触发支架64安装于对重装置103。
为了便于将各感应支架63固定于对重导轨101,感应支架63分别通过焊接或螺钉等方式固定在对重导轨101。各感应支架63安装在对重导轨101上时,避让对重装置103的运动路径。
为了避让对重装置103的运动路径,例如感应支架63具有一长度方向,感应支架63的一端与对重导轨101背向对重装置103的一侧连接,另一端延伸出对重导轨101并与感应元件61连接。
为了便于将各触发支架64固定于对重装置103,各触发支架64分别通过焊接或螺钉等方式固定在对重装置103。
在另一实施例中,两套感应装置60中,各触发元件62单独配置或采用一体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触发元件62的加工,触发元件62采用一体结构设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感应元件61为光电开关,两套感应装置60中的各光电开关上下对正。
各光电开关的触发区上下对应,以降低触发元件62的安装精度,尤其是触发元件62采用一体结构设置时。
其中,光电开关的触发区为光电开关的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空间。
触发元件62的形状为板状,在触发元件62运行至光电开关的触发区时,触发元件62能够将光电开关的发射端与接收端隔离。
在另一实施例中,触发元件62在高度方向上延伸的距离大于等于两光电开关的间距,可将两光电开关同时保持在触发状态,触发元件62在高度方向上延伸的距离根据缓冲间隙的符合标准的范围进行调整。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安装触发元件62以及感应元件61,触发元件62 的安装位置邻近对重装置103的底部。
在另一实施例中,对重装置103的指定区间包括:
正常区间,每套感应装置60中,触发元件62均与感应元件61位置匹配,且各触发元件62均输出位置信号;
异常区间,低于正常区间,两套感应装置60中,仅高度较低的一者输出位置信号。
触发元件62在高度方向上延伸的距离,以及第一感应元件611的触发区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均限制正常区间的范围。
异常区间相对于正常区间而言,只要第一触发元件无法触发第一感应元件 611,对重装置103即处于异常区间。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使操作人快速的判断缓冲间隙是否异常,对重系统100 还包括提示单元(图未视),提示单元与各感应元件61通信连接,提示单元接收来自各感应元件61的位置信号,并依据位置信号的来源和/或数量输出相应的提示信号。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示单元相对于对重系统100外置,例如提示单元安装于电梯控制室内。
提示单元为提示灯或报警器等。
在另一实施例中,对重系统100还包括与各感应元件61通信连接的控制单元(图未视),以及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的提示单元,控制单元接收来自各感应元件61的位置信号并相应处理后经由提示单元输出相应的提示信号,操作人员根据提示信号判断该缓冲间隙是否异常。
控制单元内置于对重系统100,例如固定在导轨或集成于其中一感应装置60。
当然,控制单元也可以相对于对重系统100外置,例如控制单元安装于电梯控制室或集成于提示单元。
控制单元、提示单元以及两个感应装置60四者之间采用有线或无线通讯。
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单元、提示单元以及两个感应装置60四者中,可以通过外部电源或自身携带的电源进行供电。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紧凑型的电梯对重装置,包括对重框架,对重轮,以及对重块,所述对重框架包括并排立置的两根直梁,固定在两根直梁顶部的上梁以及固定在两根直梁底部的下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为并排布置的两根,所述对重轮的轮轴两端分别通过吊架安装于对应上梁的底部,所述对重轮的上半部处在两根上梁之间,所述对重轮的下半部低于上梁的底面;
沿上梁的长度方向,所述两根上梁之间固定有邻近对重轮两相对侧的第一限位梁,所述对重块处在:
第一叠置区,由所述下梁的顶面起向上直至所述第一限位梁的底端;
第二叠置区,所述第二叠置区为两处,各第二叠置区均处在所述第一叠置区的上方,且分别位于各第一限位梁与相应侧的直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的电梯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沿上梁的长度方向,所述两根上梁之间固定有邻近各直梁的第二限位梁,处在对重轮同侧的第一限位梁和第二限位梁作为一组,且两者之间限定其中一所述第二叠置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的电梯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直梁的相对侧,以及同组限位梁的相对侧均设有限位卡槽,所述对重块的端部设有置入相应限位卡槽的限位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的电梯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处在各第二叠置区的对重块叠压在处在所述第一叠置区的对重块之上,所述两根上梁之间固定有位于各第二叠置区上方的第一连接梁,在所述第一连接梁上安装有可升降的第一顶杆,所述第一顶杆的底端与处在第二叠置区的顶层对重块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的电梯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轮的顶部低于所述上梁顶面,各限位梁的顶部分别与两根上梁相连,各限位梁的底端向下延伸并低于所述对重轮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凑型的电梯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块还处在第三叠置区;
在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三叠置区处在所述第一叠置区的上方且处在所述对重轮的下方;
在上梁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三叠置区处在两根第一限位梁之间;
在上梁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三叠置区由所述对重轮的正下方分别向所述对重轮的两侧延伸直至与所述第一叠置区等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紧凑型的电梯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第一限位梁之间固定有位于第三叠置区上方的两根第二连接梁,在上梁的宽度方向上,各第二连接梁分别处在所述对重轮的两侧;在所述第二连接梁上安装有可升降的第二顶杆,所述第二顶杆的底端与处在第三叠置区的顶层对重块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紧凑型的电梯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各顶杆贯穿所在的连接梁,且各顶杆上螺纹安装有两个锁紧螺母,所述两个锁紧螺母分别与顶杆所在连接梁的上下两侧相抵,各顶杆的底端转动配合有缓冲垫,并通过所述缓冲垫与对重块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凑型的电梯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处在所述第一叠置区的对重块为整条结构,所述直梁在略高于所述第一叠置区的位置处设有开放口、以开放由所述直梁限定的限位卡槽;所述直梁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封闭所述开放口的补强盖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的电梯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上梁分别开设有条形的第一调节孔,各吊架通过对应的第一调节孔位置可调的安装于其中一根上梁,各吊架改变与所在第一调节孔的相对位置时,所述对重轮改变自身轴线与上梁长度方向的夹角。
CN202021816471.7U 2020-08-26 2020-08-26 紧凑型的电梯对重装置 Active CN213569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6471.7U CN213569050U (zh) 2020-08-26 2020-08-26 紧凑型的电梯对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6471.7U CN213569050U (zh) 2020-08-26 2020-08-26 紧凑型的电梯对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69050U true CN213569050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56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16471.7U Active CN213569050U (zh) 2020-08-26 2020-08-26 紧凑型的电梯对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6905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4512A (zh) * 2021-12-27 2022-04-26 森赫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无机房客梯对重装置
CN114516579A (zh) * 2022-02-18 2022-05-20 舒马克电梯(张家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对重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4512A (zh) * 2021-12-27 2022-04-26 森赫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无机房客梯对重装置
CN114516579A (zh) * 2022-02-18 2022-05-20 舒马克电梯(张家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对重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69050U (zh) 紧凑型的电梯对重装置
CN107434200B (zh) 被配置成用于解决建筑物沉降的导轨支撑件
JP4776281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ロープ制振装置及びロープ制振装置の取付構造
JP2012030977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KR20140082972A (ko) 승강기
CN111943010A (zh) 对重系统
US8360212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fixing the compensating ropes of an elevator
CN212712305U (zh) 对重系统
CN213505531U (zh) 提高安全性的对重系统
CN103221624B (zh) 电梯的轿厢
CN213569051U (zh) 电梯对重装置
US6230846B1 (en) Elevator apparatus with control panel located within elevator hoistway
US11691849B2 (en) Elevator safety device
CN109704174B (zh) 一种对重导向机架装置
CN110294392B (zh) 轿厢门机的安装结构、安装方法及主连接支架、辅连接支架
CN205906868U (zh) 加强型轿厢与对重导轨支架
CN216472129U (zh) 一种升降机及升降机系统
CN220866858U (zh) 一种补偿链导向装置
CN205602985U (zh) 一种无机房曳引机固定装置
CN212740319U (zh) 小机房电梯平行布置机架结构
CN211393511U (zh) 对重组件
CN109665410A (zh) 一种适用于加装电梯用平衡补偿链的装置
JP5940713B1 (ja) エレベータのコンペンシーブ支持構造体
CN210340047U (zh) 电梯对重装置
CN217126580U (zh) 施工电梯的导向托架及施工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