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66519U - 一种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66519U
CN213566519U CN202021789452.XU CN202021789452U CN213566519U CN 213566519 U CN213566519 U CN 213566519U CN 202021789452 U CN202021789452 U CN 202021789452U CN 213566519 U CN213566519 U CN 213566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casing
fixedly connected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894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万勇
刘子廷
薛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Zhongke Shiyuan Ecolo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Zhongke Shiyuan Ecolo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Zhongke Shiyuan Ecolo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Zhongke Shiyuan Ecolo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894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66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66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665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包括机壳,机壳的外壁均通过螺栓螺接有四个安装臂,且四个安装臂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轴承固定有叶片,机壳的外壁均开设有四个弧形开口,且四个弧形开口的内壁均通过螺栓螺接有气囊,机壳底部外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螺接有支架,机壳顶部外壁通过轴承固定有防撞传感器,机壳底部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密封箱,密封箱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螺接有气泵,气泵的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在密封箱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壳的外壁设防撞的气囊,通过气囊内气体的缓冲在撞击时能对机壳进行保护,避免机壳损坏,解决了现有的无人机没有防护装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固定翼飞机、无人垂直起降飞机、无人飞艇、无人直升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伞翼机等。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
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机体容易出现碰撞从而导致无人机受损,严重的直接导致无人机报废,现有的防撞大多是通过检测预防,直接进行缓冲碰撞的装置相对较少,检测预防的科技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包括机壳,机壳的外壁均通过螺栓螺接有四个安装臂,且四个安装臂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轴承固定有叶片,机壳的外壁均开设有四个弧形开口,且四个弧形开口的内壁均通过螺栓螺接有气囊,机壳底部外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螺接有支架,机壳顶部外壁通过轴承固定有防撞传感器,机壳底部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密封箱,密封箱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螺接有气泵,气泵的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在密封箱上。
优选的,密封箱顶部外壁开设有圆口,且圆口的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连接管。
优选的,连接管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螺接有安装盘,且安装盘的内壁均通过螺栓螺接有四个调节机构,四个调节机构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在气囊上,四个气囊的内壁均设置有气压传感器。
优选的,机壳顶部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马达,且马达的输出轴连接在防撞传感器的传动轴上。
优选的,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套,且安装套的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气管,安装套的两侧内壁均通过螺栓螺接有电动滑轨,且两个电动滑轨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安装管,安装管的外壁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且安装管滑动连接在气管的内壁上。
优选的,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套,且安装套的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气管,安装套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电动伸缩杆,安装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安装管,安装管的外壁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且安装管滑动连接在气管的内壁上,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连接在安装管上。
优选的,电动伸缩杆和马达均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通过在机壳的外壁设防撞的气囊,通过气囊内气体的缓冲在撞击时能对机壳进行保护,避免机壳损坏,解决了现有的无人机没有防护装置的问题。
2.本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通过在机壳内设置密封箱和气泵,在撞击时通过密封箱向气囊内进行充气,从而通过气囊对机壳进行保护。
3.本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通过在机壳内设置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方便调节气囊的气体通道的开关,便于箱气囊内进行充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的机壳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的安装盘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的实施例一调节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的实施例二调节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安装臂、3叶片、4气囊、5支架、6密封箱、7 气泵、8安装盘、10调节机构、11防撞传感器、12马达、13安装套、 14电动滑轨、15安装管、16气管、17电动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4,一种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包括机壳1,机壳1 的外壁均通过螺栓螺接有四个安装臂2,且四个安装臂2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轴承固定有叶片3,机壳1的外壁均开设有四个弧形开口,且四个弧形开口的内壁均通过螺栓螺接有气囊4,机壳1底部外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螺接有支架5,机壳1顶部外壁通过轴承固定有防撞传感器11,机壳1底部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密封箱6,密封箱6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螺接有气泵7,气泵7的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在密封箱 6上,密封箱6顶部外壁开设有圆口,且圆口的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连接管,连接管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螺接有安装盘8,且安装盘8的内壁均通过螺栓螺接有四个调节机构10,四个调节机构10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在气囊4上,四个气囊4的内壁均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机壳1 顶部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马达12,且马达12的输出轴连接在防撞传感器11的传动轴上,调节机构10包括安装套13,且安装套13的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气管16,安装套13的两侧内壁均通过螺栓螺接有电动滑轨14,且两个电动滑轨1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安装管15,安装管15的外壁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且安装管15滑动连接在气管16的内壁上,电动伸缩杆17和马达12均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器。
实施例二
参照图1-3和5,一种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包括机壳1,机壳1的外壁均通过螺栓螺接有四个安装臂2,且四个安装臂2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轴承固定有叶片3,机壳1的外壁均开设有四个弧形开口,且四个弧形开口的内壁均通过螺栓螺接有气囊4,机壳1底部外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螺接有支架5,机壳1顶部外壁通过轴承固定有防撞传感器11,机壳1底部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密封箱6,密封箱6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螺接有气泵7,气泵7的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在密封箱6上,密封箱6顶部外壁开设有圆口,且圆口的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连接管,连接管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螺接有安装盘8,且安装盘8的内壁均通过螺栓螺接有四个调节机构10,四个调节机构10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在气囊4上,四个气囊4的内壁均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机壳 1顶部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马达12,且马达12的输出轴连接在防撞传感器11的传动轴上,调节机构10包括安装套13,且安装套13的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气管16,安装套13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电动伸缩杆17,安装套1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安装管15,安装管15 的外壁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且安装管15滑动连接在气管16 的内壁上,电动伸缩杆17的输出轴连接在安装管15上,电动滑轨 14和马达12均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器。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机壳1的外壁发生碰撞时,气囊4受到挤压同时气囊4内的气压传感器检测到气压增大,从而通过控制器控制相对应的调节机构10开启,正常状态下密封箱6内气压远大于气囊 4内的气压,所以当调节机构10开启时气体会涌入气囊4中这时气囊4体积增大,实现对机壳1的防护,进而避免接口受损,调节机构 10中通过电动伸缩杆17或者电动滑轨14来控制安装管15在气管16 内的伸出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四个安装臂(2),且四个安装臂(2)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轴承固定有叶片(3),所述机壳(1)的外壁均开设有四个弧形开口,且四个弧形开口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气囊(4),所述机壳(1)底部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5),所述机壳(1)顶部外壁通过轴承固定有防撞传感器(11),所述机壳(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箱(6),所述密封箱(6)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气泵(7),所述气泵(7)的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在密封箱(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箱(6)顶部外壁开设有圆口,且圆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盘(8),且安装盘(8)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四个调节机构(10),四个所述调节机构(10)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在气囊(4)上,四个所述气囊(4)的内壁均设置有气压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马达(12),且马达(12)的输出轴连接在防撞传感器(11)的传动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10)包括安装套(13),且安装套(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气管(16),所述安装套(13)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滑轨(14),且两个电动滑轨(1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安装管(15),所述安装管(15)的外壁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且安装管(15)滑动连接在气管(16)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10)包括安装套(13),且安装套(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气管(16),所述安装套(13)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7),所述安装套(1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安装管(15),所述安装管(15)的外壁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且安装管(15)滑动连接在气管(16)的内壁上,所述电动伸缩杆(17)的输出轴连接在安装管(15)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17)和马达(12)均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器。
CN202021789452.XU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 Active CN213566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89452.XU CN213566519U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89452.XU CN213566519U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66519U true CN213566519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56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89452.XU Active CN213566519U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665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67779B (zh) 可栖息于不同倾角墙壁的智能飞行机器人
CN106926654A (zh) 一种两栖四旋翼无人机
CN108516084B (zh) 一种无人机
CN109159895A (zh) 一种煤矿灾区环境侦测无人机及侦测方法
CN105775134A (zh) 一种环保采样飞行器
CN213566519U (zh) 一种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
CN102582498B (zh) 一种气源车
CN204399477U (zh) 可吸附多功能微型飞行装置
CN209142389U (zh) 一种煤矿灾区环境侦测无人机
CN208484757U (zh) 一种轻质推压式爬墙机器人
CN106628208A (zh) 一种具有自救气囊的多旋翼无人机
CN210113179U (zh) 一种带有二级浮动结构的防坠落勘察无人机
CN107985574A (zh) 一种浮力辅升无人机
CN208007307U (zh) 安全无人机
CN110667873A (zh) 一种无人机及利用压缩空气弹射起飞无人机的方法
CN111204460A (zh) 一种防摔植保无人机
CN206678708U (zh) 一种两栖四旋翼无人机
CN214029171U (zh) 无人机用传感器防护装置
CN206615393U (zh) 一种浮体抛离式两栖四旋翼无人机
CN205440848U (zh) 一种可折叠式机臂、机舱温度恒定的无人机
CN207213271U (zh) 用于气膜建筑的气压保护系统
CN112591119A (zh) 一种用于旋翼无人机的防坠落装置
CN109941433B (zh) 一种用于海上巡逻的具有紧急降落功能的无人飞行装置
CN210992731U (zh) 消防无人机的喷水反作用力消除装置及消防无人机
CN212447843U (zh) 多腔室旋流吸附式爬墙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