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51323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551323U CN213551323U CN202021850961.9U CN202021850961U CN213551323U CN 213551323 U CN213551323 U CN 213551323U CN 202021850961 U CN202021850961 U CN 202021850961U CN 213551323 U CN213551323 U CN 2135513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device
- appliance
- cooking appliance
- cover
- coo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7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068988 Glycine max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0469 Glycine max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67 mil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080 mil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36 milk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加热装置,设置于器具本体上,加热装置包括凸出于器具本体的上表面的伸出位置以及回收至器具本体内的回收位置。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加热装置容易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烘烤功能的烹饪器具一般采用热风给食物加热。相关技术中,采用循环热风对烹饪器具的烹饪腔内的食物加热,即使得出风装置产生的风流入加热装置,通过加热装置加热后形成热风,再通过热风给食物加热。
但目前的加热装置一般凸出于烹饪器具的器具本体设置,使得水容易进入到加热装置内部,从而导致加热装置容易短路,影响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加热装置容易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加热装置,设置于器具本体上,加热装置包括凸出于器具本体的上表面的伸出位置以及回收至器具本体内的回收位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加热装置可相对器具本体运动,用户需要烘烤烹饪时,可使加热装置运动至伸出位置(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加热装置从器具本体的内部伸出,为烹饪腔内的食物提供热量。当烘烤烹饪结束时,可将加热装置运动至回收位置(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加热装置能够隐藏在器具本体内部,从而使得水、灰尘等不易进入到加热装置内,从而延长了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加热装置由回收位置运动至伸出位置。上述结构中,用户可以通过操作驱动装置来使加热装置从回收位置运动至伸出位置,从而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具有操作面,在加热装置位于回收位置的情况下,操作面凸出于器具本体的上表面;或者,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上述结构中,当加热装置位于回收位置时,驱动装置凸出于器具本体。向上凸出于器具本体的操作面便于用户操作,用户可以通过向下按压操作面来驱动加热装置从回收位置运动至伸出位置。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传动结构,驱动装置通过传动结构驱动加热装置运动。上述结构能够使得驱动装置的设置位置更加灵活,从而能够优化器具本体内的结构,便于烹饪器具的小型化实际。
进一步地,在驱动装置具有操作面的情况下,传动结构包括齿轮以及与齿轮啮合并位于齿轮相对的两侧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第一齿条设置于加热装置上,第二齿条设置于驱动装置上;或者,传动结构包括可枢转地设置于器具本体上的杠杆结构,杠杆结构的一端位于加热装置的下方,杠杆结构的另一端位于驱动装置的下方;或者,传动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楔形块以及第二楔形块,第一楔形块位于第二楔形块的上方,第一楔形块的斜面由外至内逐渐向下倾斜,加热装置位于第一楔形块的上方,驱动装置位于第二楔形块的外侧。上述结构中的驱动装置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来驱动加热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用户操作,也能够降低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在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齿条以及第二齿条的情况下,加热装置的重量大于驱动装置的重量。上述结构能够实现加热装置的自动回位,从而避免了用户通过手动操作驱动加热装置回到回收位置,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一盖体,盖设于器具本体上,第一盖体具有与器具本体的烹饪腔连通的第一风道,在加热装置位于伸出位置的情况下,部分加热装置伸入至第一风道内。上述结构能够提升烹饪器具的热效率。
进一步地,在驱动装置具有操作面的情况下,第一盖体的底壁具有抵顶面,在盖设第一盖体的过程中,抵顶面与操作面抵接以使驱动装置驱动加热装置由回收位置运动至伸出位置。上述结构使得用户在盖上第一盖体时,加热装置能够移动至伸出位置,从而简化了操作步骤,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可替换地设置于器具本体上,第二盖体包括盖体本体以及设置于盖体本体内的可转动的内盖,内盖转动可与器具本体锁定或解锁,盖体本体包括面盖以及位于面盖内的衬盖。上述结构中,第二盖体为压力盖,当第二盖体盖设在器具本体上时,烹饪器具能够进行压力烹饪。在驱动装置具有操作面的情况下,衬盖上设置有与驱动装置相对的避让孔,面盖罩设于驱动装置的外侧。上述结构能够避免驱动装置干涉第二盖体的盖合。另外,第二盖体能够盖在驱动装置外,使得驱动装置不必突兀地设置在烹饪器具上,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器具本体还包括第二风道,加热装置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风道内,加热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加热丝,壳体上设置有与第二风道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在加热装置位于伸出位置的情况下,出风口位于器具本体的上表面的上方并伸入至第一风道内,在加热装置位于回收位置的情况下,出风口位于器具本体的上表面的下方,烹饪器具还包括:风扇,设置于第二风道内并位于进风口的下方。上述结构中,风扇产生的气流会通过第二风道进入壳体底部的进风口内,经过加热丝加热后,形成热风从出风口吹出,进入到第一风道内,再通过第一风道进入烹饪器具的烹饪腔,对烹饪腔内的食物进行加热。需要说明的是,器具本体包括外壳和保温罩,第二风道位于保温罩和外壳之间的空间内。保温罩上开设有过流孔,过流孔能够连通烹饪腔和第二风道。保温罩的内部还设置有加热盘,加热盘产生的热量能够加热烹饪腔内的气体。风扇与保温罩上的过流孔相对,风扇能够通过过流孔吸收烹饪腔内经过加热盘加热的气体以及烹饪腔内的经过加热的气体,从而使得加热装置能够更快地将气体加热至预设温度,提升了烘烤烹饪的烹饪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加热装置位于回收位置时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烹饪器具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位于伸出位置时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第一盖体盖设于器具本体时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的烹饪器具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第二盖体盖设于器具本体时的纵剖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8示出了图7的烹饪器具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第一风道;2、第二风道;3、进风口;4、出风口;10、器具本体;20、加热装置;21、壳体;22、加热丝;30、驱动装置;31、操作面;40、传动结构;41、齿轮;42、第一齿条;43、第二齿条;50、第一盖体;51、抵顶面;60、第二盖体;61、内盖;70、盖体本体;71、面盖;72、衬盖;721、避让孔;80、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10和加热装置20。其中,加热装置20,设置于器具本体10上,加热装置20包括凸出于器具本体10的上表面的伸出位置以及回收至器具本体10内的回收位置。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加热装置20可相对器具本体10运动,用户需要烘烤烹饪时,可使加热装置20运动至伸出位置(如图4所示的位置),此时加热装置20从器具本体10的内部伸出,为烹饪腔内的食物提供热量。当烘烤烹饪结束时,可将加热装置20运动至回收位置(如图2所示的位置),此时加热装置20能够隐藏在器具本体10内部,从而使得水、灰尘等不易进入到加热装置20内,从而延长了加热装置20的使用寿命。
由于加热装置20位于回收位置时会回收至器具本体10内,因此用户想要将加热装置20从回收位置回到伸出位置会比较困难。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驱动装置30,驱动装置30能够驱动加热装置20由回收位置运动至伸出位置。上述结构中,用户可以通过操作驱动装置30来使加热装置20从回收位置运动至伸出位置,从而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0具有操作面31,操作面31凸出于器具本体10的上表面。上述结构中,当加热装置20位于回收位置时,驱动装置30凸出于器具本体。向上凸出于器具本体的操作面31便于用户操作,用户可以通过向下按压操作面31来驱动加热装置20从回收位置运动至伸出位置。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用户也可以通过提拉操作面来驱动加热装置20从回收位置运动至伸出位置。或者,在图中未示出的又一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也可以为驱动电机。用户可以通过开启驱动电机驱动加热装置从回收位置运动至伸出位置。
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传动结构40,驱动装置30通过传动结构40驱动加热装置20运动。上述结构能够使得驱动装置30的设置位置更加灵活,从而能够优化器具本体10内的结构,便于烹饪器具的小型化实际。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结构40包括齿轮41以及与齿轮41啮合并位于齿轮41相对的两侧的第一齿条42和第二齿条43,第一齿条42设置于加热装置20上,第二齿条43设置于驱动装置30上。上述结构中,驱动装置30上设置有第二齿条43,当用户向下按压驱动装置30的操作面31时,第二齿条43向下移动带动齿轮41顺时针转动,齿轮41与加热装置20上的第一齿条42啮合,齿轮41转动带动第一齿条42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加热装置20向上移动,使加热装置20从回收位置移动至伸出位置。上述结构中的驱动装置30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来驱动加热装置20,结构简单,便于用户操作,也能够降低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
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传动结构40也可以为可枢转地设置于器具本体10上的杠杆结构,杠杆结构的一端位于加热装置20的下方,杠杆结构的另一端位于驱动装置30的下方。上述结构中,向下按压驱动结构的操作面使杠杆结构位于驱动装置30的下方的一端向下移动,此时杠杆结构位于加热装置20的下方的一端会向上抬起,从而驱动加热装置从回收位置移动至伸出位置。上述结构简单,便于用户操作,也能够降低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
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又一实施例中,传动结构40还可以为相互配合的第一楔形块以及第二楔形块,第一楔形块位于第二楔形块的上方,第一楔形块的斜面由外至内逐渐向下倾斜,加热装置20位于第一楔形块的上方,驱动装置30位于第二楔形块的外侧,第一楔形块被限位结构限位,仅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上述结构中,内向内顶推驱动装置30的操作面,驱动装置30驱动第二楔形块向内移动,使得第二楔形块的斜面与第一楔形块的斜面接触,继续向内顶推驱动装置30,此时第一楔形块会沿着第二楔形块的斜面向上滑动,从而带动加热装置20从回收位置移动至伸出位置。上述结构简单,便于用户操作,也能够降低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20的重量大于驱动装置30的重量。上述结构中,由于加热装置20的重量大于驱动装置30的重量,使得加热装置20可以依靠自身的重力从伸出位置回到回收位置。上述结构能够实现加热装置20的自动回位,从而避免了用户通过手动操作驱动加热装置20回到回收位置,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一盖体50,盖设于器具本体10上,第一盖体50具有与器具本体10的烹饪腔连通的第一风道1,部分加热装置20伸入至第一风道1内。上述结构中,第一盖体50为烘烤盖,当第一盖体50盖设在器具本体10上时,烹饪器具能够进行烘烤烹饪。当加热装置20位于伸出位置时,部分加热装置20能够进入到第一风道1内,从而使得热风能够顺利进入第一风道1内,并通过第一风道1进入到烹饪腔内部,从而对烹饪腔内的食物进行加热,实现烘烤烹饪。上述结构能够提升烹饪器具的热效率。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盖体50的底壁具有抵顶面51,在盖设第一盖体50的过程中,抵顶面51与操作面31抵接以使驱动装置30驱动加热装置20由回收位置运动至伸出位置。上述结构中,当第一盖体50盖在器具本体10上时,第一盖体50的抵顶面51能够与驱动装置30的操作面31接触,第一盖体50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按压驱动装置30,从而使得驱动装置30能够驱动加热装置20从回收位置移动至伸出位置,当加热装置20位于伸出位置时,加热装置20能够伸入第一风道1内,从而能够将产生的热风送入烹饪腔内,以对烹饪腔内的食物进行烘烤烹饪。上述结构使得用户在盖上第一盖体50时,加热装置20能够移动至伸出位置,从而简化了操作步骤,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二盖体60,与第一盖体50可替换地设置于器具本体10上,第二盖体60包括盖体本体70以及设置于盖体本体70内的可转动的内盖61,内盖61转动可与器具本体10锁定或解锁,盖体本体70包括面盖71以及位于面盖71内的衬盖72,衬盖72上设置有与驱动装置30相对的避让孔721,面盖71罩设于驱动装置30的外侧。上述结构中,第二盖体60为压力盖,当第二盖体60盖设在器具本体10上时,烹饪器具能够进行压力烹饪。
由于在第一盖体50拿走后,加热装置2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移动至回收位置,因此驱动装置30会凸出于器具本体10外。为了使得第二盖体60能够顺利盖在器具本体上,需要在第二盖体60上开设与驱动装置30相对的避让孔721,使得驱动装置30能够伸入到第二盖体60内,从而避免了驱动装置30干涉第二盖体60的盖合。另外,第二盖体60能够盖在驱动装置30外,使得驱动装置30不必突兀地设置在烹饪器具上,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器具本体10还包括第二风道2,加热装置20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风道2内,加热装置20包括壳体21以及位于壳体21内的加热丝22,壳体21上设置有与第二风道2连通的进风口3和出风口4,在加热装置20位于伸出位置的情况下,出风口4位于器具本体10的上表面的上方并伸入至第一风道1内,在加热装置20位于回收位置的情况下,出风口4位于器具本体10的上表面的下方,烹饪器具还包括:风扇80,风扇80设置于第二风道2内并位于进风口3的下方。上述结构中,风扇80产生的气流会通过第二风道2进入壳体21底部的进风口3内,经过加热丝22加热后,形成热风从出风口4吹出,进入到第一风道1内,再通过第一风道进入烹饪器具的烹饪腔,对烹饪腔内的食物进行加热。需要说明的是,器具本体10包括外壳和保温罩,第二风道2位于保温罩和外壳之间的空间内。保温罩上开设有过流孔,过流孔能够连通烹饪腔和第二风道2。保温罩的内部还设置有加热盘,加热盘产生的热量能够加热烹饪腔内的气体。风扇与保温罩上的过流孔相对,风扇能够通过过流孔吸收烹饪腔内经过加热盘加热的气体以及烹饪腔内的经过加热的气体,从而使得加热装置20能够更快地将气体加热至预设温度,提升了烘烤烹饪的烹饪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可以是电饭煲、低压饭煲、豆浆机、料理机、电炖锅、炒菜机、多功能锅等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器具本体(10);
加热装置(20),设置于所述器具本体(10)上,所述加热装置(20)包括凸出于所述器具本体(10)的上表面的伸出位置以及回收至所述器具本体(10)内的回收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
驱动装置(30),驱动所述加热装置(20)由所述回收位置运动至所述伸出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0)具有操作面(31),在所述加热装置(20)位于所述回收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操作面(31)凸出于所述器具本体(10)的上表面;或者,
所述驱动装置(30)包括驱动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
传动结构(40),所述驱动装置(30)通过所述传动结构(40)驱动所述加热装置(20)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装置(30)具有所述操作面(31)的情况下,所述传动结构(40)包括齿轮(41)以及与所述齿轮(41)啮合并位于所述齿轮(41)相对的两侧的第一齿条(42)和第二齿条(43),所述第一齿条(42)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20)上,所述第二齿条(43)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30)上;或者,
所述传动结构(40)包括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器具本体(10)上的杠杆结构,所述杠杆结构的一端位于所述加热装置(20)的下方,所述杠杆结构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驱动装置(30)的下方;或者,
所述传动结构(40)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楔形块以及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位于所述第二楔形块的上方,所述第一楔形块的斜面由外至内逐渐向下倾斜,所述加热装置(20)位于所述第一楔形块的上方,所述驱动装置(30)位于所述第二楔形块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动结构(40)包括所述第一齿条(42)以及所述第二齿条(43)的情况下,所述加热装置(20)的重量大于所述驱动装置(30)的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
第一盖体(50),盖设于所述器具本体(10)上,所述第一盖体(50)具有与所述器具本体(10)的烹饪腔连通的第一风道(1),在所述加热装置(20)位于所述伸出位置的情况下,部分所述加热装置(20)伸入至所述第一风道(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装置(30)具有所述操作面(31)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盖体(50)的底壁具有抵顶面(51),在盖设所述第一盖体(50)的过程中,所述抵顶面(51)与所述操作面(31)抵接以使所述驱动装置(30)驱动所述加热装置(20)由所述回收位置运动至所述伸出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
第二盖体(60),与所述第一盖体(50)可替换地设置于所述器具本体(10)上,所述第二盖体(60)包括盖体本体(70)以及设置于所述盖体本体(70)内的可转动的内盖(61),所述内盖(61)转动可与所述器具本体(10)锁定或解锁,所述盖体本体(70)包括面盖(71)以及位于所述面盖(71)内的衬盖(72),在所述驱动装置(30)具有所述操作面(31)的情况下,所述衬盖(72)上设置有与所述驱动装置(30)相对的避让孔(721),所述面盖(71)罩设于所述驱动装置(30)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器具本体(10)还包括第二风道(2),所述加热装置(2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2)内,所述加热装置(20)包括壳体(21)以及位于所述壳体(21)内的加热丝(22),所述壳体(2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风道(2)连通的进风口(3)和出风口(4),在所述加热装置(20)位于所述伸出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出风口(4)位于所述器具本体(10)的上表面的上方并伸入至所述第一风道(1)内,在所述加热装置(20)位于所述回收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出风口(4)位于所述器具本体(10)的上表面的下方,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
风扇(80),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2)内并位于所述进风口(3)的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50961.9U CN213551323U (zh) | 2020-08-28 | 2020-08-28 | 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50961.9U CN213551323U (zh) | 2020-08-28 | 2020-08-28 | 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551323U true CN213551323U (zh) | 2021-06-29 |
Family
ID=76557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850961.9U Active CN213551323U (zh) | 2020-08-28 | 2020-08-28 | 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551323U (zh) |
-
2020
- 2020-08-28 CN CN202021850961.9U patent/CN21355132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863354U (zh) | 一种插接式锅盖的组合锅 | |
CN210989805U (zh) | 空气炸锅 | |
CN113475951A (zh) | 一种可煎烤空炸机 | |
CN110859523A (zh) | 空气炸锅 | |
CN212465759U (zh) | 一种食物电烤器具 | |
CN213551323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1299594U (zh) | 空气炸锅 | |
TWM649633U (zh) | 一種多功能空氣炸鍋 | |
CN216293802U (zh) | 一种多功能空气炸锅 | |
CN211911274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4231017U (zh) | 一种加热效率好的机头旋转式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 |
CN211911271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1933718U (zh) | 空气炸锅 | |
CN211484021U (zh) | 一种具有空气炸功能的慢炖锅 | |
CN212307609U (zh) |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食物电烤器具 | |
CN209951092U (zh) | 一种多功能空气油炸锅 | |
CN209770114U (zh) | 一种空气炸锅微动开关联动机构 | |
CN112842100A (zh) | 一种上置式多功能空气炸锅及其加热盖 | |
CN218484330U (zh) | 一种多功能烹饪器具 | |
CN217185738U (zh) | 一种多功能空气炸锅 | |
CN214906069U (zh) | 一种方便操作的食物烘烤器具 | |
CN220735119U (zh) | 锅盖模块及包括该锅盖模块的空气压力锅 | |
CN219557007U (zh) | 一种带热风分流机构的空气炸锅 | |
CN215914226U (zh) | 一种锅体上下选择加热式多功能空气炸锅 | |
CN215016313U (zh) | 一种烤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