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46220U - 动簧与轭铁的连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动簧与轭铁的连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46220U
CN213546220U CN202022480873.0U CN202022480873U CN213546220U CN 213546220 U CN213546220 U CN 213546220U CN 202022480873 U CN202022480873 U CN 202022480873U CN 213546220 U CN213546220 U CN 213546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spring
yoke
movable
armatur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8087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aoli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aoli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aoli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aoli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8087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46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46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462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簧与轭铁的连接组件,包括轭铁和动簧片组件,轭铁的上端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动簧片组件的一端设置带有第二连接孔的安装部,第一连接孔内滑动设有连接螺栓,连接螺栓的螺栓头穿设在第二连接孔中,且连接螺栓穿出于第二连接孔的一端设有紧固螺母;安装部与连接板之间且位于连接螺栓外部设有弹性元件;轭铁的上端还设有限位部,动簧片组件的一端与限位部相配合,实现对动簧片组件的宽度方向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簧与轭铁的连接组件,能够对动簧片组件进行上下位置的调整,从而使得动簧片组件与线圈组件之间达到最合理的位置,保证组装后的继电器通断的精度。

Description

动簧与轭铁的连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动簧与轭铁的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继电器的簧片组件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动簧片组件需要配装在轭铁上,且位于线圈轴向的正上方,当线圈通电后产生电磁吸合力,将衔铁往下吸合,促使动触头与静触头的接触。
现有的电磁继电器结构中,当动簧片组件与轭铁连接后不能对动簧片组件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即,在线圈吸附力不确定或者存在误差的情况下,不能对动簧片组件的上下位置进行微调,从而不能保证动触点与相应的静触点实现精确的接触、配合,即无法保证继电器通断的精度。并且现有的继电器生产厂家中,由于一些技术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零部件都是自己生产,可能某一些零部件是外购的,相当于继电器厂家只进行部分的零件的加工以及整体的组装,这种情况下如果非自己生产的零部件数量过多,造成组装时长过长,并且还容易出现错装、漏装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动簧与轭铁的连接组件,能够对动簧片组件进行上下位置的调整,从而使得动簧片组件与线圈组件之间达到最合理的位置,并且方便后续的继电器整体组装,保证组装后继电器通断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动簧与轭铁的连接组件,包括轭铁和动簧片组件,所述轭铁的上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动簧片组件远离动触头的一端设有与连接板相对应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滑动设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的螺栓头穿设在第二连接孔中,且所述连接螺栓穿出于第二连接孔的一端设有紧固螺母;所述安装部与连接板之间设有弹性元件,且所述的弹性元件套设在连接螺栓外部;所述轭铁的上端还设有限位部,所述动簧片组件近轭铁的一端与限位部相配合,以实现对动簧片组件的宽度方向进行限位。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动簧片组件与轭铁通过相应的安装部、连接板以及连接螺栓进行连接,并且连接螺栓是可滑动的穿设在安装部与连接板上的连接孔中,在连接螺栓的外部套设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顶靠在安装部与连接板之间,通过弹性元件的弹力使得动簧片组件与轭铁的稳定连接;并且通过此结构中通过旋拧连接螺栓外端部的紧固螺母的位置即可实现弹性元件的压缩或者伸缩,从而实现动簧片组件高度位置的调整,有效提高最终组装后的继电器通断的精度;另外的,组件形式的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直接将该组件安装至继电器的相应结构中即可,提高组装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动簧片组件包括动簧主体以及衔铁,所述动簧主体铆接于衔铁的上端面,所述动簧主体包括第一动簧片和第二动簧片,所述第一动簧片的一端与衔铁连接,第一动簧片的另一端弯折堆叠形成双层的触点铆接块,所述动触头铆接在所述触点铆接块上;所述第二动簧片的一端与衔铁连接且堆叠在第一动簧片上端,所述第二动簧片的另一端弯折堆叠形成所述的安装部。
作为改进的,所述衔铁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容置第一动簧片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底部设有铆接柱;第一动簧片、第二动簧片上设有与铆接柱相配合的铆接孔。
再改进的,所述衔铁近触点铆接块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触点铆接块上设有与第一限位槽配合的第一限位板;所述衔铁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安装部远离第二连接孔的一端设有与第二限位槽配合的第二限位板。
再改进的,所述轭铁的上端沿宽度方向设有两个限位凸起,两个所述限位凸起之间形成限位部;所述衔铁近安装部一端的两侧一体成型有定位板,两个定位板的外侧均设有定位槽,两个所述定位槽与所述限位部的内侧壁滑动配合。
再改进的,所述安装部近衔铁的一端朝下弯曲形成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上设有条形通孔;两个定位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弧形面的下端的避让通道,所述第二限位槽设在避让通道近衔铁一端的侧壁上。
再改进的,所述触点铆接块内部还设有加强片,所述的加强片与触点铆接块通过动触头铆接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动簧与轭铁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动簧片组件的半剖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动簧片组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衔铁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轭铁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动簧与轭铁的连接组件应用至继电器中的结构图。
其中,01-线圈组件,02-动簧片组件;
1-衔铁,1.1-第一限位槽,1.2-第二限位槽,1.3-容置槽,1.4-斜面,1.5-工艺缺口,2-第一动簧片,3-第二动簧片,4-触点铆接块,5-第一限位板,6-安装部,6.1-安装孔,7-第二限位板,8-弧形面,8.1-条形通孔,9-定位部,10-铆接柱,11-定位板,12-避让通道,13-加强片,14-动触头,15-轭铁,15.1-限位凸起,15.2-通孔,16-底座,17-常开静触头,18-常闭静触头,19-连接板,20-连接螺栓,21-紧固螺母,22-弹性元件,23-铁芯,24-线圈,25-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端面”、“下”、“两侧壁”、“下端面”、“上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配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簧与轭铁的连接组件,包括轭铁15和动簧片组件02,轭铁15的上端设有连接板19,连接板19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动簧片组件02远离动触头14的一端设有与连接板19相对应的安装部6,安装部6上设有第二连接孔6.1,第一连接孔内滑动设有连接螺栓20,连接螺栓20的螺栓头穿设在第二连接孔6.1中,且连接螺栓20穿出于第二连接孔6.1的一端设有紧固螺母21;安装部6与连接板19之间设有弹性元件22,且弹性元件22套设在连接螺栓20外部;轭铁15的上端还设有限位部,动簧片组件02近轭铁的一端与限位部相配合,以实现对动簧片组件02的宽度方向进行限位。上述结构中弹性元件22优选的为圆柱形弹簧。并且通过旋拧紧固螺母21即可实现动簧片组件02的上下位置的调整,从而保证动簧片组件02与线圈组件01之间的活动空间处于最合理的位置,在线圈的磁性吸附力作用下动触头14与相应的静触头能够快速、准确的贴合,即,保证电磁继电器的通断的灵敏度。
其中,动簧片组件02包括动簧主体和衔铁1,在衔铁1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定位动环主体的容置槽1.3,并且在容置槽1.3的底面上设有相应的铆接柱10,动簧主体通过该铆接柱10铆接定位在衔铁1的上端面,以形成一个整体式组件结构。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动簧主体包括第一动簧片2和第二动簧片3;其中,第一动簧片2的一端与衔铁1连接,具体的,在第一动簧片2的一端设有相应的铆接孔,铆接孔与铆接柱10铆接定位,并且第一动簧片2的另一端弯折堆叠形成双层结构的触点铆接块4;同样的,第二动簧片3的一端与衔铁1连接且堆叠在第一动簧片2上端,在第二动簧片3的一端设有与铆接柱10铆接配合的铆接孔,第二动簧片3的另一端弯折堆叠形成双层结构的安装部6,并且,在安装部6远离衔铁1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轭铁连接的安装孔6.1。
另外的,为了保证在第一动簧片2、第二动簧片3与衔铁1铆接更加的稳定,铆接位置更加准确,在衔铁1上近触点铆接块4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槽1.1,相应的,在触点铆接块4上设有与第一限位槽1.1配合的第一限位板5;具体的,该第一限位板5即为第一动簧片2弯折后的端部朝着衔铁1延伸,并且在与第一限位槽1.1对应的位置通过弯折形成相应的限位板,通过第一限位板5与第一限位槽1.1的位置配合实现铆接位置的定位。更加具体的,将该第一限位槽1.1设置成宽度方向两侧具有挡板结构,这样第一限位板5限位在第一限位槽1.1中之后还能实现沿着衔铁1宽度方向进行定位,从而进一步的保证铆接位置的准确性,以及铆接后不易发生偏转的风险。
同样的,为了对第二动簧片3的铆接进行相应的定位,在衔铁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限位槽1.2,安装部6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二限位槽1.2配合的第二限位板7。此结构中第二限位板7与第二限位槽1.2的具体结构配合与上述第一动簧片2结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的,如图4、5所示,在轭铁15的上端沿宽度方向一体成型的设置两个限位凸起15.1,在两个限位凸起15.1之间形成了限位部;在衔铁1近安装部6一端的两侧一体成型有定位板11,并且在两个定位板11的外侧均设有定位槽11.1,当动簧片组件02与轭铁15连接时,两个定位槽11.1一一对应的滑动配合在限位部的内侧壁上,实现对于动簧片组件02上下运动时的位置限定,在宽度方向上不会偏移,稳定性强。
又一方面的,安装部6近衔铁1的一端朝下弯曲形成弧形面8,弧形面8上设有条形通孔8.1,此结构中设置的弧形面8主要是方便衔铁1在继电器线圈磁力作用下可以更好的吸附,更加灵活的实现动触头14与相应静触头的接触通电,并且在相应的弧形面8上还开设了条形通孔8.1,此结构中沿着动簧主体的宽度方向平行的设置两道条形通孔8.1,使得动簧主体的吸附变形更加的灵活。并且,此结构中两个定位板11之间形成了一个避让通道12,如图3所示,这样动簧片组件02结构中的弧形面8的下端即可以容置在避让通道中,不会干涉,并且在线圈组件01吸附衔铁1往下运动过程中,弧形面8发生往下变形后也不会有干涉;上述中的第二限位槽1.2设在避让通道12近衔铁1一端的侧壁上。
触点铆接块4内部还设有加强片13,加强片13与触点铆接块4通过动触点14铆接固定。加强片结构设置进一步的增强动触点铆接的强度,提高使用寿命。
衔铁1靠近动触点14的一端且靠近动簧主体的一侧设有斜面1.4,斜面1.4给动簧片提供回跳缓冲空间。另外的,为了实现轻量化,衔铁1的两侧均设有工艺缺口1.5,在提高整体美观度的前提下,同时实现了减重的作用。
如图6所示,公开的一种继电器结构,它包括了上述的动簧与轭铁的连接组件,还包括线圈组件01、底座16、常开静触头17和常闭静触头18以及动簧片组件02,轭铁15、线圈组件01的下端固定在底座16上,动簧片组件02的一端连接在轭铁15的上端,另一端设有动触头14,并且动触头14位于常开静触头17和常闭静触头18之间。
另外的,线圈组件01包括铁芯23和线圈24,线圈24缠绕设置在铁芯23的外部,并且在线圈24上设置相应的两个进线接头以及出线接头;在轭铁15的下端设有用于供铁芯23的下端配装的通孔15.2,底座16的下端与通孔15.2对应的位置设有紧固螺钉25,紧固螺钉25的螺杆部穿过底座16螺旋配装在铁芯23的下端,通过紧固螺钉25实现线圈组件01与底座16的可拆且便捷的拆装。
以上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动簧与轭铁的连接组件,包括轭铁(15)与动簧片组件(02),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15)的上端设有连接板(19),所述连接板(19)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动簧片组件(02)远离动触头(14)的一端设有与连接板(19)相对应的安装部(6),所述安装部(6)上设有第二连接孔(6.1),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滑动设有连接螺栓(20),所述连接螺栓(20)的螺栓头穿设在第二连接孔(6.1)中,且所述连接螺栓(20)穿出于第二连接孔(6.1)的一端设有紧固螺母(21);所述安装部(6)与连接板(19)之间设有弹性元件(22),且所述的弹性元件(22)套设在连接螺栓(20)外部;所述轭铁(15)的上端还设有限位部,所述动簧片组件(02)近轭铁的一端与限位部相配合,以实现对动簧片组件(02)的宽度方向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簧与轭铁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片组件(02)包括动簧主体以及衔铁(1),所述动簧主体铆接于衔铁(1)的上端面,所述动簧主体包括第一动簧片(2)和第二动簧片(3),所述第一动簧片(2)的一端与衔铁(1)连接,第一动簧片(2)的另一端弯折堆叠形成双层的触点铆接块(4),所述动触头(14)铆接在所述触点铆接块(4)上;所述第二动簧片(3)的一端与衔铁(1)连接且堆叠在第一动簧片(2)上端,所述第二动簧片(3)的另一端弯折堆叠形成所述的安装部(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簧与轭铁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1)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容置第一动簧片(2)的容置槽(1.3),所述容置槽(1.3)的底部设有铆接柱(10);第一动簧片(2)、第二动簧片(3)上设有与铆接柱(10)相配合的铆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簧与轭铁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1)近触点铆接块(4)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槽(1.1),所述触点铆接块(4)上设有与第一限位槽(1.1)配合的第一限位板(5);所述衔铁(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限位槽(1.2),所述安装部(6)远离第二连接孔(6.1)的一端设有与第二限位槽(1.2)配合的第二限位板(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簧与轭铁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15)的上端沿宽度方向设有两个限位凸起(15.1),两个所述限位凸起(15.1)之间形成限位部;所述衔铁(1)近安装部(6)一端的两侧一体成型有定位板(11),两个定位板(11)的外侧均设有定位槽(11.1),两个所述定位槽(11.1)与所述限位部的内侧壁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簧与轭铁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6)近衔铁(1)的一端朝下弯曲形成弧形面(8),所述弧形面(8)上设有条形通孔(8.1);两个定位板(11)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弧形面(8)的下端的避让通道(12),所述第二限位槽(1.2)设在避让通道(12)近衔铁(1)一端的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簧与轭铁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铆接块(4)内部还设有加强片(13),所述的加强片(13)与触点铆接块(4)通过动触头(14)铆接固定。
CN202022480873.0U 2020-10-30 2020-10-30 动簧与轭铁的连接组件 Active CN213546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80873.0U CN213546220U (zh) 2020-10-30 2020-10-30 动簧与轭铁的连接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80873.0U CN213546220U (zh) 2020-10-30 2020-10-30 动簧与轭铁的连接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46220U true CN213546220U (zh) 2021-06-25

Family

ID=76502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80873.0U Active CN213546220U (zh) 2020-10-30 2020-10-30 动簧与轭铁的连接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462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46220U (zh) 动簧与轭铁的连接组件
CN213519778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动簧组件
CN110371205B (zh) 一种机器人避震履带
CN109585229B (zh) 一种高柔韧度的继电器动簧片组件和继电器
CN113690825B (zh) 测温机构和输电线路转接装置
CN214886198U (zh) 一种智慧小区门禁系统用门禁锁安装设备
CN112133584B (zh) 一种旋转型插入式触头
CN220890906U (zh) 电磁减振器、悬架系统及车辆
CN108962687B (zh) 一种交流接触器
CN216213167U (zh)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
CN219650880U (zh) 一种磁吸式印章装置
CN110388358B (zh) 一种连接装置、连接组件和家用电器
CN220477062U (zh) 便于拆卸的腕戴设备
CN109119290B (zh) 接触器
CN221039910U (zh) 一种硬盘笼及用于安装硬盘的托架
CN216521880U (zh) 吸油烟机及其接合组件
CN213685480U (zh) 导磁架、电磁阀及燃气装置
CN219414021U (zh) 一种抗震放电仪底座
CN219696341U (zh) 一种方便调节推动卡高度的继电器
CN214378251U (zh) 安全电路系统的继电器
CN220340754U (zh) 一种能够提升磁头接触稳定性的pos机
CN220510370U (zh) 用于电池包插座上的减震装置
CN220101760U (zh) 一种方便组合拆装的螺丝弹簧件
CN217135345U (zh) 一种可自由组装的自发电开关
CN217423364U (zh) 一种带有导向机构的磁吸油杯及吸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