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35083U - 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35083U
CN213535083U CN202022413262.4U CN202022413262U CN213535083U CN 213535083 U CN213535083 U CN 213535083U CN 202022413262 U CN202022413262 U CN 202022413262U CN 213535083 U CN213535083 U CN 213535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casing
undercarriage
ho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1326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ngpeng Dro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uahang Uav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uahang Uav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uahang Uav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1326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35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35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35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整个多旋翼无人机体呈现流线型的设计,采用上、下电机共轴进行结构布局,所述机身、机臂、起落架使用复合材料通过模具成型的方式制作而成,机体的设计符合空气动力学的要求,在飞行过程中减少了空气阻力;机臂采用可拆卸设计、减小迎风面以及方便安装、运输;起落架的结构设计采用类似于通用的直升机起落架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风阻,增大其落地后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设有快拆机臂和快拆起落架,整体更轻、携带更方便、续航能力更长,在同等体积下、共轴的载荷能力、抗风性能,使飞行更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航天飞行器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行器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对于现在市场上的多旋翼无人机大多数呈现一种没有外壳或外壳简陋,在实际作业时抗风能力差,没有流线型的机身,在飞行过程中飞行阻力加大,减少了飞行时间,没有外壳或者外壳简陋的无人机防雨性能也差,不利于在恶劣的环境中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减少风阻、增加载重和飞行时间,提升飞行稳定性,特别是在环境比较恶劣的条件下也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无人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壳、机臂、机臂快拆件、螺旋桨、无刷电机、电机座、起落架以及起落架快拆件,所述无人机整体呈流线型设计,光滑流线型的机身在飞行过程中不易产生乱流,减小机身的风阻系数,并且所述无人机采用上、下电机共轴进行结构布局,所述机壳的下部安装有起落架,所述起落架通过起落架快拆件与机壳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机壳的侧壁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机臂,所述机臂的末端安装有个螺旋桨,个螺旋桨上、下排布安装,并且上、下螺旋桨之间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下安装有个无刷电机,所述上、下两个无刷电机的距离为桨距的1/3,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电子设备以及飞控系统,对机壳拆卸可以实现对内部电子设备的操作以及飞控系统的调试,所述飞控系统的下部设置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安装有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位于机壳内部中心的位置,所述机壳上还设置有舱盖,所述机壳的尾部设置有LED方向指示灯,所述机壳的侧壁中部设置有挂钩结构,所述机壳的侧壁上与底壁连接处设置有拉扣。
上述的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所述机臂通过机臂快拆件与机壳连接安装。
上述的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所述起落架与机壳的底部左右两侧采用铝合金件相连接。
上述的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所述螺旋桨翼型采用抛物线桨尖。
上述的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所述舱盖的固定端与机壳合页连接,所述舱盖的开合端与机壳通过卡装连接。
上述的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所述无刷电机均装配有电调。
上述的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所述起落架的底部设置有横架杆,所述横架杆的两端设置有脚垫。
上述的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所述脚垫由弹性橡胶材料制备而成;所述拉扣由不锈钢材料制备而成;所述机臂由碳纤维管制备而成,圆形的截面形状保证了光滑度和减小了风阻。
上述的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所述机壳、机臂、起落架均由复合材料通过模具成型制备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机身以及起落架采用复合材料通过模具制作而成,成型效果好,机身光洁度高,重量轻,飞行阻力小;机体内部结构紧凑,减小了机体的体积,让无人机更加便携,同时也可以减小结构重量,所有设备的支架均固定在机身主框架结构上面,极大地提高了航电系统集成性和机身结构安全性能;
2.在结构设计方面,采用共轴结构设计,机臂电机座上、下安装两个电机,另外需要两个相同转向电机来抵消电机推动螺旋桨过程中产生的反扭力,采用共轴结构设计减小机身的宽度,使机体呈现修长型,此外机头处的载荷采用曲面设计,减小迎风的接触面积,减小风速系数;螺旋桨翼型采用抛物线桨尖减小了桨叶通过或靠近从前行桨叶脱出的集中桨尖涡时产生的桨叶载荷和噪声;
3.无人机动力系统设计上采用单机臂上安装双电机结构设计,机臂一端设计有上下两个电机座,安装有两个相同转向的电机,力效损失小,力效高,并且无人机平台选择高效率盘式电机搭配碳纤维桨叶组合,桨叶力效高,旋翼载重强,使续航时间增长;
4.机臂处设计采用可拆卸设计,上、下电机设计采用分块安装布局,方便电机安装;另外在机身中部采用挂钩结构,机臂可拆卸,减小飞行器的整体尺寸,便于运输;所述飞行器整机的重量比较轻,风性能比较强、风行速度比较快,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便于维修,飞行速度快。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中1.机壳,2.机臂快拆件,3.机臂,4.螺旋桨,5.无刷电机,6.脚垫,7.起落架,8.电机座,9.起落架快拆件,10.舱盖,11.拉扣,12.LED方向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壳1、机臂快拆件2、机臂3、螺旋桨4、无刷电机5、电机座8、起落架7以及起落架快拆件9,所述无人机整体呈流线型设计,光滑流线型的机身在飞行过程中不易产生乱流,减小机身的风阻系数,并且所述无人机采用上、下电机共轴进行结构布局,所述机壳1的下部安装有起落架7,所述起落架7通过起落架快拆件9与机壳1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机壳1的侧壁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机臂3,所述机臂3的末端安装有2个螺旋桨4,2个螺旋桨4上、下排布安装,并且上、下螺旋桨4之间安装有电机座8,所述电机座8上、下安装有2个无刷电机5,所述上、下两个无刷电机5的距离为桨距的1/3,所述机壳1内部设置有电子设备以及飞控系统,对机壳1拆卸可以实现对内部电子设备的操作以及飞控系统的调试,所述飞控系统的下部设置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安装有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位于机壳1内部中心的位置,所述机壳1上还设置有舱盖10,所述机壳1的尾部设置有LED方向指示灯,所述机壳1的侧壁中部设置有挂钩结构,所述机壳1的侧壁上与底壁连接处设置有拉扣11。
详细地,所述机臂3通过机臂快拆件2与机壳1连接安装;所述起落架7与机壳1的底部左右两侧采用铝合金件相连接;所述螺旋桨4翼型采用抛物线桨尖;所述舱盖10的固定端与机壳1合页连接,所述舱盖10的开合端与机壳1通过卡装连接;所述机臂3由碳纤维管制备而成,圆形的截面形状保证了光滑度和减小了风阻;所述机壳1、机臂3、起落架7均由复合材料通过模具成型制备而成,所述无刷电机5均装配有电调;所述横架杆的两端设置有脚垫6;所述起落架7的底部设置有横架杆,所述脚垫6由弹性橡胶材料制备而成;所述拉扣11由不锈钢材料制备而成。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壳(1)、机臂快拆件(2)、机臂(3)、螺旋桨(4)、无刷电机(5)、电机座(8)、起落架(7)以及起落架快拆件(9),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整体呈流线型设计,并且所述无人机采用上、下电机共轴进行结构布局,所述机壳(1)的下部安装有起落架(7),所述起落架(7)通过起落架快拆件(9)与机壳(1)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机壳(1)的侧壁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机臂(3),所述机臂(3)的末端安装有2个螺旋桨(4),所述2个螺旋桨(4)上、下排布安装,并且上、下螺旋桨(4)之间安装有电机座(8),所述电机座(8)上、下安装有2个无刷电机(5),所述上、下两个无刷电机(5)的距离为桨距的1/3,所述机壳(1)内部设置有电子设备以及飞控系统,所述飞控系统的下部设置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安装有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位于机壳(1)内部中心的位置,所述机壳(1)上还设置有舱盖(10),所述机壳(1)的尾部设置有LED方向指示灯,所述机壳(1)的侧壁中部设置有挂钩结构,所述机壳(1)的侧壁上与底壁连接处设置有拉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3)通过机臂快拆件(2)与机壳(1)连接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7)与机壳(1)的底部左右两侧采用铝合金件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4)翼型采用抛物线桨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刷电机(5)均装配有电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舱盖(10)的固定端与机壳(1)合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7)的底部设置有横架杆,所述横架杆的两端设置有脚垫(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垫(6)由弹性橡胶材料制备而成;所述拉扣(11)由不锈钢材料制备而成;所述机臂(3)由碳纤维管制备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机臂(3)、起落架(7)均由复合材料通过模具成型制备而成。
CN202022413262.4U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 Active CN213535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13262.4U CN213535083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13262.4U CN213535083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35083U true CN213535083U (zh) 2021-06-25

Family

ID=76500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13262.4U Active CN213535083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350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12404B2 (en)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aircraft
US9862486B2 (en)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aircraft
CN106477024A (zh) 一种可折叠的八旋翼无人机
CN112722289A (zh) 一种结合多轴旋翼的自旋翼飞行器
CN107985583B (zh) 倾转旋翼无人机
CN213535083U (zh) 一种新型共轴多旋翼无人机
WO2022121444A1 (zh) 一种固定翼旋翼混合轻型载人飞行器和飞行器
CN107697269A (zh) 一种螺旋桨飞机
CN215944856U (zh) 一种固定翼察打一体无人机模型
CN108382578B (zh) 一种高速混合布局垂直起降飞行器
CN106394858A (zh) 一种折叠的六旋翼无人机
CN213139131U (zh) 一种新型流线型多旋翼无人机
CN110217391B (zh) 一种油电混合动力垂直起降前掠固定翼无人机
CN112407269A (zh) 一种固定翼旋翼混合飞行器
CN205574251U (zh) 一种机体呈流线型的四旋翼无人机
CN110861770A (zh) 一种无人自转旋翼机
CN214138980U (zh) 一种结合多轴旋翼的自旋翼飞行器
CN202666408U (zh) 六臂模型飞机螺旋架
CN213323645U (zh) 一种新型油电混合多旋翼无人机
CN214566140U (zh) 一种六旋翼无人机
CN203816222U (zh) 一种模型飞机螺旋架
CN217598816U (zh) 一种高载荷无人机机身
CN206569251U (zh) 一种可折叠的八旋翼无人机
CN220701360U (zh) 一种油电混合多旋翼无人机
CN217805226U (zh) 一种eVTOL电机臂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1

Address after: Level 3,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No. 817 Huadong Road, High tech Zone,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6000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angpeng Dron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Zhong Guo

Address before: 266000 East China Road 817, Qingdao High-tech Zone,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uahang UAV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Zhong Gu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