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34365U - 一种智能管道水陆两栖检测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管道水陆两栖检测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34365U
CN213534365U CN202022442488.7U CN202022442488U CN213534365U CN 213534365 U CN213534365 U CN 213534365U CN 202022442488 U CN202022442488 U CN 202022442488U CN 213534365 U CN213534365 U CN 213534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ll bit
pipeline
driving
machine body
amphibi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424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南琪
王爱杰
王旭
路璐
冯萧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togis Ecologic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togis Ecologic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ogis Ecologic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togis Ecologic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424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34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34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343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管道水陆两栖检测机器人,包括机体结构,所述机体结构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机体结构顶端和末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破碎钻头和第二破碎钻头,所述机体结构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全景拍摄装置和声呐探测装置;所述机体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圆柱形结构,内部中心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壳体内部在所述驱动电机外围环绕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呈环形结构,所述壳体内部在所述驱动电机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水陆两个状态下都可以进行活动,实用范围更广,同时可对淤泥进行破碎,在管道内行进更加方便,不会发生侧翻,无需掉头,使用便利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管道水陆两栖检测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管道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管道水陆两栖检测机器人。
背景技术
管道检测机器人内窥检测城市排水管道现状:检测管道检测机器人内窥检测技术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主要应用在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检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该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管道内窥检测技术在我国仍处起步阶段,随着国家对城市排水管道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城市排水管道的管理维护将会得到应有的重视,管道内窥检测技术也将会得到广泛应用。不仅仅是应用于城市地下管道的检测,同时也可以运用于其他方面,例如石油气的运输管道等物料运输管道。
然而,现有的管道检测机器人在使用时,检测环境要求高,需要把管道内的水抽干、淤泥清完才能作业,而现实之中很难做到,而且清淤、抽水费用昂贵,检测十分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管道水陆两栖检测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管道水陆两栖检测机器人,包括机体结构,所述机体结构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机体结构顶端和末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破碎钻头和第二破碎钻头,所述机体结构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全景拍摄装置和声呐探测装置;
所述机体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圆柱形结构,内部中心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壳体内部在所述驱动电机外围环绕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呈环形结构,所述壳体内部在所述驱动电机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
所述机体结构用于提供动力来源和电能供给,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提供水陆两栖的驱动能力,所述第一破碎钻头和所述第二破碎钻头用于对管道内污泥进行破碎,所述全景拍摄装置和所述声呐探测装置用于管道内部情况的探测和拍摄。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驱动装置均匀环绕于所述机体结构外侧表面,所述全景拍摄装置和所述声呐探测装置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全景拍摄装置和两个所述声呐探测装置相邻设置于所述机体结构外侧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破碎钻头和所述第二破碎钻头结构、大小一致,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破碎钻头和所述第二破碎钻头呈圆锥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架固定焊接于所述壳体外侧表面两端,所述支架顶端固定焊接有驱动机构,两个所述驱动机构之间转动连接有驱动轮。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轮呈圆柱体结构,所述驱动轮外侧表面均匀环绕有螺旋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全景拍摄装置包括第一防水壳体,所述第一防水壳体顶端嵌入有高清摄像头,所述第一防水壳体顶端在所述高清摄像头下端两侧嵌入有LED灯,所述第一防水壳体颞部设置有影像处理器,所述影像处理器与所述高清摄像头和所述LED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声呐探测装置包括第二防水壳体,所述第二防水壳体顶端嵌入有声呐探头,所述第二防水壳体内部设置有声呐发生器,所述声呐发生器与所述声呐探头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为双轴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型号为YSK-M,所述驱动电机两端动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破碎钻头和所述第二破碎钻头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驱动装置,使得该装置在水陆两个状态下都可以进行活动,实用范围更广,同时通过设置有第一破碎钻头和第二破碎钻头与驱动装置相配合,在遇到淤泥时,可对淤泥进行破碎,避免淤泥阻挡该装置的行进,通过将该装置设置为圆柱形,且设置有四个驱动装置环绕其外侧表面,使得该装置更加贴合管道内壁,在管道内行进更加方便,同时不会发生侧翻,避免装置倾倒无法站起,需要人工进行摆正的弊端,避免在管道内发生无法行进的情况,提高检测的便利性,通过设置有第一破碎钻头和第二破碎钻头,分布于机体结构两端,使得该装置离开管道时不需要调转头部,只需将驱动轮的驱动方向进行改变即可,使用便利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所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中所示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实施例中所示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体结构;101、壳体;102、蓄电池;103、驱动电机;104、信号接收器;105、信号发射器;2、驱动装置;201、支架;202、驱动机构;203、驱动轮;3、第一破碎钻头;4、第二破碎钻头;5、全景拍摄装置;501、第一防水壳体;502、高清摄像头;503、LED灯;504、影像处理器;6、声呐探测装置;601、第二防水壳体;602、声呐探头;603、声呐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所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实施例中所示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实施例中所示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一种智能管道水陆两栖检测机器人,包括机体结构1,所述机体结构1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2,所述机体结构1顶端和末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破碎钻头3和第二破碎钻头4,所述机体结构1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全景拍摄装置5和声呐探测装置6;
所述机体结构1包括壳体101,所述壳体101呈圆柱形结构,内部中心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03,所述壳体101内部在所述驱动电机103外围环绕安装有蓄电池102,所述蓄电池102呈环形结构,所述壳体101内部在所述驱动电机103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信号发射器105和信号接收器104;
所述机体结构1用于提供动力来源和电能供给,所述驱动装置2用于提供水陆两栖的驱动能力,所述第一破碎钻头3和所述第二破碎钻头4用于对管道内污泥进行破碎,所述全景拍摄装置5和所述声呐探测装置6用于管道内部情况的探测和拍摄。
所述驱动装置2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驱动装置2均匀环绕于所述机体结构1外侧表面,便于推动该装置行进,所述全景拍摄装置5和所述声呐探测装置6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全景拍摄装置5和两个所述声呐探测装置6相邻设置于所述机体结构1外侧表面,使得探测范围更加宽广,所述第一破碎钻头3和所述第二破碎钻头4结构、大小一致,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破碎钻头3和所述第二破碎钻头4呈圆锥形结构,便于该装置往复运动,不需要进行掉头,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支架201,所述支架20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架201固定焊接于所述壳体101外侧表面两端,所述支架201顶端固定焊接有驱动机构202,两个所述驱动机构202之间转动连接有驱动轮203,所述驱动轮203呈圆柱体结构,所述驱动轮203外侧表面均匀环绕有螺旋叶片,使得该装置可以进行水陆两栖进行运动,同时可在淤泥内部行进,所述全景拍摄装置5包括第一防水壳体501,所述第一防水壳体501顶端嵌入有高清摄像头502,所述第一防水壳体501顶端在所述高清摄像头502下端两侧嵌入有LED灯503,用于照明,所述第一防水壳体501颞部设置有影像处理器504,所述影像处理器504与所述高清摄像头502和所述LED灯503电性连接,所述声呐探测装置6包括第二防水壳体601,所述第二防水壳体601顶端嵌入有声呐探头602,所述第二防水壳体601内部设置有声呐发生器603,所述声呐发生器603与所述声呐探头602电性连接,便于进行声呐探测,使得水下探测更加精准,所述驱动电机103为双轴电机,所述驱动电机103型号为YSK30-6M4,所述驱动电机103两端动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破碎钻头3和所述第二破碎钻头4转动连接,便于同时带动所述第一破碎钻头3和所述第二破碎钻头4进行转动,使得该装置行进更加顺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管道水陆两栖检测机器人,在工作时,首先将该装置放置于管道内部,同时通过控制装置连通信号接收器104对该装置进行远程控制,紧接着通过蓄电池102向驱动机构202进行电能供给,使得驱动机构202带动驱动轮203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该装置向管道内部运动,当遇到淤泥时,可启动驱动电机103,带动第一破碎钻头3和第二破碎钻头4转动,对淤泥进行破碎,使得该装置可轻松穿过淤泥,同时通过将驱动轮203外侧表面环绕设置有螺旋叶片,使得驱动轮203不会被淤泥所缠绕,不会出现无法行进的情况,同时可通过LED灯503对管道内部进行照射,并通过高清摄像头502对内部场景进行拍摄,并通过影像处理器504对拍摄影像进行处理,同时通过信号发射器105将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用于对管道内部情况的进行分析;
当管道内部充满水时,通过将驱动轮203外侧表面环绕设置有螺旋叶片,使得驱动轮203可充当螺旋桨的作用,推动该装置在水中进行运动,同时启动声呐发生器603,通过声呐探头602发生声波,配合高清摄像头502可对管道内部情况做出清晰的检测,避免高清摄像头502被水所折射无法拍摄清晰的情况发生,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精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智能管道水陆两栖检测机器人,包括机体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结构(1)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2),所述机体结构(1)顶端和末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破碎钻头(3)和第二破碎钻头(4),所述机体结构(1)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全景拍摄装置(5)和声呐探测装置(6);
所述机体结构(1)包括壳体(101),所述壳体(101)呈圆柱形结构,内部中心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03),所述壳体(101)内部在所述驱动电机(103)外围环绕安装有蓄电池(102),所述蓄电池(102)呈环形结构,所述壳体(101)内部在所述驱动电机(103)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信号发射器(105)和信号接收器(104);
所述机体结构(1)用于提供动力来源和电能供给,所述驱动装置(2)用于提供水陆两栖的驱动能力,所述第一破碎钻头(3)和所述第二破碎钻头(4)用于对管道内污泥进行破碎,所述全景拍摄装置(5)和所述声呐探测装置(6)用于管道内部情况的探测和拍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管道水陆两栖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驱动装置(2)均匀环绕于所述机体结构(1)外侧表面,所述全景拍摄装置(5)和所述声呐探测装置(6)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全景拍摄装置(5)和两个所述声呐探测装置(6)相邻设置于所述机体结构(1)外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管道水陆两栖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碎钻头(3)和所述第二破碎钻头(4)结构、大小一致,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破碎钻头(3)和所述第二破碎钻头(4)呈圆锥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管道水陆两栖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支架(201),所述支架(20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架(201)固定焊接于所述壳体(101)外侧表面两端,所述支架(201)顶端固定焊接有驱动机构(202),两个所述驱动机构(202)之间转动连接有驱动轮(2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管道水陆两栖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203)呈圆柱体结构,所述驱动轮(203)外侧表面均匀环绕有螺旋叶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管道水陆两栖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景拍摄装置(5)包括第一防水壳体(501),所述第一防水壳体(501)顶端嵌入有高清摄像头(502),所述第一防水壳体(501)顶端在所述高清摄像头(502)下端两侧嵌入有LED灯(503),所述第一防水壳体(501)颞部设置有影像处理器(504),所述影像处理器(504)与所述高清摄像头(502)和所述LED灯(503)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管道水陆两栖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呐探测装置(6)包括第二防水壳体(601),所述第二防水壳体(601)顶端嵌入有声呐探头(602),所述第二防水壳体(601)内部设置有声呐发生器(603),所述声呐发生器(603)与所述声呐探头(602)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管道水陆两栖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03)为双轴电机,所述驱动电机(103)型号为YSK30-6M4,所述驱动电机(103)两端动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破碎钻头(3)和所述第二破碎钻头(4)转动连接。
CN202022442488.7U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智能管道水陆两栖检测机器人 Active CN213534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42488.7U CN213534365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智能管道水陆两栖检测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42488.7U CN213534365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智能管道水陆两栖检测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34365U true CN213534365U (zh) 2021-06-25

Family

ID=76502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42488.7U Active CN213534365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智能管道水陆两栖检测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343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88900A (zh) * 2022-09-23 2022-12-20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适用于市政排水管道图像监测的两栖作业机器人与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88900A (zh) * 2022-09-23 2022-12-20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适用于市政排水管道图像监测的两栖作业机器人与方法
CN115488900B (zh) * 2022-09-23 2023-09-29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适用于市政排水管道图像监测的两栖作业机器人与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34365U (zh) 一种智能管道水陆两栖检测机器人
CN206180953U (zh) 一种可以实现自动除尘和清洗功能的太阳能光伏板
CN211780261U (zh) 一种水下管道巡检机器人
CN110307391A (zh) 一种管道阀门物联网监控系统
CN104492752A (zh) 一种可受控水下超声清洗器及工作方法
CN211599934U (zh) 一种管道机器人
CN108799692A (zh) 管道检测机器人控制系统
CN218995179U (zh) 一种船舶焊缝质量检测装置
CN109131751B (zh) 海洋工程用海岸线暗礁提醒装置
CN205098423U (zh) 水面垃圾自动清理船
CN207999765U (zh) 一种港口用可移动照明装置
CN103979032A (zh)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二次侧伸缩检测机器人
CN213065132U (zh) 一种水陆两用螺旋推进动力管道检测机器人
CN213629466U (zh) 一种管道作业的设备
CN212004932U (zh) 一种市政用管道检测装置
CN214675330U (zh) 一种用于循环水系统生物粘泥监测的装置
CN207188386U (zh) 一种管道维护设备
CN210597579U (zh) 一种管道疏通用智能机器人
CN210555440U (zh) 一种海洋环境监测浮标
CN210566977U (zh) 一种两栖管道检测设备
CN207636341U (zh) 一种取水飞行器
CN212483459U (zh) 一种新型超声波探查装置
CN110712732A (zh) 一种用于海洋工程水下潜行设备
CN220471394U (zh) 一种燃气场站监视预警装置
CN212670806U (zh) 一种应用于市政排水管道的转动清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