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21650U - 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21650U
CN213521650U CN202022733578.1U CN202022733578U CN213521650U CN 213521650 U CN213521650 U CN 213521650U CN 202022733578 U CN202022733578 U CN 202022733578U CN 213521650 U CN213521650 U CN 213521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carbide
air
motor
box
auxiliary conve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3357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丽兵
李肖艳
郭占东
陈素莹
王金玉
李达非
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art Power Shangha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mart Power Shangha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art Power Shangha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mart Power Shangha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3357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21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21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216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属于冷却系统技术领域。该碳化硅辅助变流器包括出风机构、进风机构和导风机构。所述出风机构包括第一箱体、支架、第一电机、第一扇叶、安装组件和进风管,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第一箱体内壁,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支架一侧,所述第一扇叶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电机、第二扇叶、进风口、进风管、第一箱体、将变压器、电抗器、逆变器、导风孔、导风腔、导风块、碳化硅板、散热鳍、第一电机、第一扇叶和出风口的作用,从而达到了散热风道理想的目的,通过提供主动风向,减少风道阻力,减少风道长度,提高风道末端器件散热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
背景技术
在强迫风冷的辅助变流器产品中,风道设计是产品设计中极为关键的环节,如果风道设计不合理,会直接导致器件温度升高、寿命下降、可靠性降低,最终导致器件损坏或产品不能正常工作,而现有的碳化硅辅助变流器散热风道不理想,辅助变流器柜通常安装在列车底部,其安装空间非常有限,尤其顶部进风空间非常小,但是辅助变流器一般功率又较大,由于传统的辅助变流器风道较长,风阻较大,导致风道末端器件散热效果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旨在改善散热风道不理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包括出风机构、进风机构和导风机构。
所述出风机构包括第一箱体、支架、第一电机、第一扇叶、安装组件和进风管,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第一箱体内壁,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支架一侧,所述第一扇叶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所述安装组件设置为两个对称分布,所述安装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箱体内侧,所述进风管连通于所述第一箱体一侧,所述第一箱体一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一扇叶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进风机构包括第二箱体、第二电机和第二扇叶,所述第二箱体一端为开口结构,所述第二箱体连接于所述第一箱体一侧,所述进风管与所述第二箱体连通,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箱体内壁,所述第二扇叶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所述导风机构包括碳化硅板、散热鳍、变压器、电抗器、逆变器和导风块,所述碳化硅板两端插接于所述安装组件,所述电抗器、所述变压器和所述逆变器依次设置于所述碳化硅板一侧,所述散热鳍安装于所述碳化硅板另一侧,所述碳化硅板一侧开设有导风孔,所述碳化硅板内表面开设有导风腔,所述导风腔与所述导风孔连通,所述导风块连接于所述导风腔内壁,所述散热鳍位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第一扇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孔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导风孔分别位于所述电抗器与所述变压器之间的下方和所述变压器与所述逆变器之间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实施例中,所述导风腔位于所述散热鳍和所述第一扇叶之间,所述导风块的形状为三角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机构还包括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支撑块、圆杆、弹簧、压板和滑块,支撑块设置为三个,所述支撑块连接于所述第一箱体内壁,所述支撑块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圆杆插接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滑块安装于所述圆杆两侧,所述压板连接于所述圆杆一端,所述弹簧套接于所述圆杆外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实施例中,所述弹簧两端与所述压板与所述支撑块连接,三个所述压板分别位于所述变压器、所述电抗器和所述逆变器上方,三个所述压板分别与所述变压器、所述电抗器和所述逆变器顶部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实施例中,所述进风机构还包括防尘网,所述第二箱体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防尘网安装于所述进风口内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支板、筒体和螺栓,所述支板内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栓螺纹贯穿于所述螺纹孔,所述筒体连接于所述支板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实施例中,所述碳化硅板两端插接于所述筒体内,所述筒体与所述碳化硅板间隙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内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栓与所述螺纹槽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使用时,打开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会带动第二扇叶转动,第二扇叶会产生从上到下的风,将外界的空气通过进风口和进风管将空气吹进第一箱体,将变压器、电抗器和逆变器表面的热量从导风孔带入到导风腔内,通过导风块的导向作用,热气从导风腔进入到碳化硅板的下方,变压器、电抗器和逆变器产生的热量会传递到散热鳍上,然后打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会带动第一扇叶转动,第一扇叶会产生从右向左的风,将导风腔的热气和散热鳍上的热量通过出风口吹出第一箱体,风道风向为单向,风道顺畅,从而达到了散热风道理想的目的,通过提供主动风向,减少风道阻力,减少风道长度,提高风道末端器件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碳化硅辅助变流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出风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安装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进风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导风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压紧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出风机构;110-第一箱体;120-支架;130-第一电机;140-第一扇叶;150-安装组件;151-支板;152-筒体;153-螺栓;154-螺纹孔;160-螺纹槽;170-进风管;180-出风口;20-进风机构;210-第二箱体;220-第二电机;230-第二扇叶;240-防尘网;250-进风口;30-导风机构;310-碳化硅板;320-散热鳍;330-变压器;340-电抗器;350-逆变器;360-压紧组件;361-支撑块;362-圆杆;363-弹簧;364-压板;365-滑块;366-凹槽;367-滑槽;370-导风块;380-导风孔;390-导风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包括出风机构10、进风机构20和导风机构30。
其中,进风机构20固定连接在出风机构10上方,导风机构30固定连接在出风机构10内部,出风机构10用于将热量排出,进风机构20用于使外界的空气带走器件表面的热量,导风机构30用于对风道进行引导,减少风道堵塞,提高风道的顺畅性。
请参阅图1、2,出风机构10包括第一箱体110、支架120、第一电机130、第一扇叶140、安装组件150和进风管170,支架120连接于第一箱体110内壁,具体的,支架120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第一箱体110内壁,第一电机130安装于支架120一侧,具体的,第一电机130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支架120一侧,第一扇叶140连接于第一电机130的输出轴,具体的,第一扇叶140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第一电机130的输出轴,安装组件150设置为两个对称分布,安装组件150安装于第一箱体110内侧,进风管170连通于第一箱体110一侧,第一箱体110一侧开设有出风口180,出风口180与第一扇叶140位于同一水平高度,进风管170为外界的空气进入到第一箱体110内的通道,第一电机130用于带动第一扇叶140转动,使第一扇叶140产生从右向左的风道,将第一箱体110内的热量从右向左通过出风口180排出第一箱体110。
请参阅图1、2、4,进风机构20包括第二箱体210、第二电机220和第二扇叶230,第二箱体210一端为开口结构,第二箱体210连接于第一箱体110一侧,具体的,第二箱体210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第一箱体110一侧,进风管170与第二箱体210连通,第二电机220安装于第二箱体210内壁,具体的,第二电机220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第二箱体210内壁,第二扇叶230连接于第二电机220的输出轴,具体的,第二扇叶230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第二电机220的输出轴,第二电机220用于带动第二扇叶230转动,使第二扇叶230产生从上到下的风道,将外界的空气运输到第一箱体110内。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进风机构20还包括防尘网240,第二箱体210一侧开设有进风口250,防尘网240安装于进风口250内壁,具体的,防尘网240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进风口250内壁,进风口250为进风的通道,防尘网240用于使灰尘不易通过进风口250进入到第一箱体110内。
请参阅图1、2、5,导风机构30包括碳化硅板310、散热鳍320、变压器330、电抗器340、逆变器350和导风块370,碳化硅板310两端插接于安装组件150,电抗器340、变压器330和逆变器350依次设置于碳化硅板310一侧,散热鳍320安装于碳化硅板310另一侧,具体的,散热鳍320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碳化硅板310另一侧,碳化硅板310一侧开设有导风孔380,碳化硅板310内表面开设有导风腔390,导风腔390与导风孔380连通,导风块370连接于导风腔390内壁,具体的,导风块370通过胶接固定连接于导风腔390内壁,散热鳍320位于出风口180和第一扇叶140之间,变压器330、电抗器340和逆变器350为用电器械,碳化硅板310用于导热,将变压器330、电抗器340和逆变器350上的热量传递散热鳍320上,导风孔380、导风块370和导风腔390用于引导风向,提高风散热效果。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导风孔380设置为两个,两个导风孔380分别位于电抗器340与变压器330之间的下方和变压器330与逆变器350之间的下方,导风腔390位于散热鳍320和第一扇叶140之间,导风块370的形状为三角形。
请参阅图5、6,导风机构30还包括压紧组件360,压紧组件360包括支撑块361、圆杆362、弹簧363、压板364和滑块365,支撑块361设置为三个,支撑块361连接于第一箱体110内壁,具体的,支撑块36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第一箱体110内壁,支撑块361一侧开设有凹槽366,圆杆362插接于凹槽366内,滑块365安装于圆杆362两侧,具体的,滑块365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圆杆362两侧,压板364连接于圆杆362一端,具体的,压板364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圆杆362一端,弹簧363套接于圆杆362外表面,弹簧363两端与压板364与支撑块361连接,具体的,弹簧363两端与压板364与支撑块36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三个压板364分别位于变压器330、电抗器340和逆变器350上方,三个压板364分别与变压器330、电抗器340和逆变器350顶部贴合,凹槽366内壁开设有滑槽367,滑块365滑动连接于滑槽367,圆杆362通过弹簧363在支撑块361内微动,通过压板364对变压器330、电抗器340和逆变器350进行固定的同时,提高变压器330、电抗器340和逆变器350的减震效果,滑槽367用于对滑块365进行限位,提高圆杆362与支撑块361之前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2、3、5,安装组件150包括支板151、筒体152和螺栓153,支板151内表面开设有螺纹孔154,螺栓153螺纹贯穿于螺纹孔154,筒体152连接于支板151一侧,具体的,筒体15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支板151一侧,碳化硅板310两端插接于筒体152内,筒体152与碳化硅板310间隙配合,第一箱体110内壁开设有螺纹槽160,螺栓153与螺纹槽160螺纹连接,螺栓153用于通过支板151将筒体152固定第一箱体110内壁上,筒体152用于固定碳化硅板310。
该碳化硅辅助变流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时,打开第二电机220,第二电机220会带动第二扇叶230转动,第二扇叶230会产生从上到下的风,将外界的空气通过进风口250和进风管170将空气吹进第一箱体110,将变压器330、电抗器340和逆变器350表面的热量从导风孔380带入到导风腔390内,通过导风块370的导向作用,热气从导风腔390进入到碳化硅板310的下方,变压器330、电抗器340和逆变器350产生的热量会传递到散热鳍320上,然后打开第一电机130,第一电机130会带动第一扇叶140转动,第一扇叶140会产生从右向左的风,将导风腔390的热气和散热鳍320上的热量通过出风口180吹出第一箱体110,风道风向为单向,风道顺畅,从而达到了散热风道理想的目的,通过提供主动风向,减少风道阻力,减少风道长度,提高风道末端器件散热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机130、第二电机220、变压器330、电抗器340和逆变器35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第一电机130、第二电机220、变压器330、电抗器340和逆变器35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风机构(10),所述出风机构(10)包括第一箱体(110)、支架(120)、第一电机(130)、第一扇叶(140)、安装组件(150)和进风管(170),所述支架(120)连接于所述第一箱体(110)内壁,所述第一电机(130)安装于所述支架(120)一侧,所述第一扇叶(140)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130)的输出轴,所述安装组件(150)设置为两个对称分布,所述安装组件(150)安装于所述第一箱体(110)内侧,所述进风管(170)连通于所述第一箱体(110)一侧,所述第一箱体(110)一侧开设有出风口(180),所述出风口(180)与所述第一扇叶(140)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进风机构(20),所述进风机构(20)包括第二箱体(210)、第二电机(220)和第二扇叶(230),所述第二箱体(210)一端为开口结构,所述第二箱体(210)连接于所述第一箱体(110)一侧,所述进风管(170)与所述第二箱体(210)连通,所述第二电机(220)安装于所述第二箱体(210)内壁,所述第二扇叶(230)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220)的输出轴;
导风机构(30),所述导风机构(30)包括碳化硅板(310)、散热鳍(320)、变压器(330)、电抗器(340)、逆变器(350)和导风块(370),所述碳化硅板(310)两端插接于所述安装组件(150),所述电抗器(340)、所述变压器(330)和所述逆变器(350)依次设置于所述碳化硅板(310)一侧,所述散热鳍(320)安装于所述碳化硅板(310)另一侧,所述碳化硅板(310)一侧开设有导风孔(380),所述碳化硅板(310)内表面开设有导风腔(390),所述导风腔(390)与所述导风孔(380)连通,所述导风块(370)连接于所述导风腔(390)内壁,所述散热鳍(320)位于所述出风口(180)和所述第一扇叶(14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孔(380)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导风孔(380)分别位于所述电抗器(340)与所述变压器(330)之间的下方和所述变压器(330)与所述逆变器(350)之间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腔(390)位于所述散热鳍(320)和所述第一扇叶(140)之间,所述导风块(370)的形状为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机构(30)还包括压紧组件(360),所述压紧组件(360)包括支撑块(361)、圆杆(362)、弹簧(363)、压板(364)和滑块(365),支撑块(361)设置为三个,所述支撑块(361)连接于所述第一箱体(110)内壁,所述支撑块(361)一侧开设有凹槽(366),所述圆杆(362)插接于所述凹槽(366)内,所述滑块(365)安装于所述圆杆(362)两侧,所述压板(364)连接于所述圆杆(362)一端,所述弹簧(363)套接于所述圆杆(362)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363)两端与所述压板(364)与所述支撑块(361)连接,三个所述压板(364)分别位于所述变压器(330)、所述电抗器(340)和所述逆变器(350)上方,三个所述压板(364)分别与所述变压器(330)、所述电抗器(340)和所述逆变器(350)顶部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66)内壁开设有滑槽(367),所述滑块(365)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36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机构(20)还包括防尘网(240),所述第二箱体(210)一侧开设有进风口(250),所述防尘网(240)安装于所述进风口(250)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150)包括支板(151)、筒体(152)和螺栓(153),所述支板(151)内表面开设有螺纹孔(154),所述螺栓(153)螺纹贯穿于所述螺纹孔(154),所述筒体(152)连接于所述支板(151)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板(310)两端插接于所述筒体(152)内,所述筒体(152)与所述碳化硅板(310)间隙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10)内壁开设有螺纹槽(160),所述螺栓(153)与所述螺纹槽(160)螺纹连接。
CN202022733578.1U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 Active CN213521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3578.1U CN213521650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3578.1U CN213521650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21650U true CN213521650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25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33578.1U Active CN213521650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216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44816U (zh) 一种风冷式百瓦级半导体激光器系统
CN109037837A (zh) 锂电池包热管理装置
CN112659612A (zh) 一种用于石墨烯铜叠层复合材料的真空热压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3521650U (zh) 一种碳化硅辅助变流器
CN214852495U (zh) 一种拆装便捷的电脑机箱散热片
CN213340349U (zh) 一种功率器件散热模块
CN211827143U (zh) 一种面向云制造应用的数据处理设备
CN208767749U (zh) 散热型母线槽
CN110792621A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双轴电机风扇组件结构
CN215059054U (zh) 一种液压盘式制动器
CN210666654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主板散热机构
CN208349653U (zh) 一种制冷设备
CN113905586B (zh) 一种数据中心机柜的节能散热系统
CN211656726U (zh) 一种网络机柜用散热装置
CN211352849U (zh) 一种新型大数据管理服务器
CN217578811U (zh) 一种新型榨油控制装置
CN215301316U (zh) 一种新能源降温翅片散热器
CN219874989U (zh) 一种用于母线槽主动制冷的机构
CN214464760U (zh) 一种带有轴承冷却机构的空气压缩机
CN218771734U (zh) 一种dcdc转换器支架
CN213514175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的降噪装置
CN218366967U (zh) 一种过滤嘴包装纸烫金机散热装置
CN217064426U (zh) 一种紊流效果好的鳍片散热器
CN215970125U (zh) 一种lcd打印机高效散热装置
CN112713686B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机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