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21346U - 一种挂扣式的磁吸充电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挂扣式的磁吸充电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21346U
CN213521346U CN202022429452.5U CN202022429452U CN213521346U CN 213521346 U CN213521346 U CN 213521346U CN 202022429452 U CN202022429452 U CN 202022429452U CN 213521346 U CN213521346 U CN 2135213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sm
lid
casing
magnetically attracting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294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奇
彭世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le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Zhongshan Aol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light eCommer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light eCommer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light eCommer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294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213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213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213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装置领域,涉及一种挂扣式的磁吸充电座,包括:壳体、固定安装在壳体内的第一磁吸组件、盖体及固定安装在盖体上的第二磁吸组件,所述第一磁吸组件与所述第二磁吸组件相互吸引以将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贴合,所述盖体可拆卸贴合安装在壳体上,且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能够产生相对转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还配置有限位件,相应的,所述盖体上还形成有限位槽,在盖体转动预设角度时所述限位件能够进入所述限位槽内以限制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相对转动。其优点在于,能够防止未使用磁吸充电器时,磁吸充电座的盖体发生转动导致磁吸充电器的第一磁吸组件暴露在外部,从而保证第一磁吸组件不会发生损坏,增强磁吸充电座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挂扣式的磁吸充电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装置领域,涉及一种挂扣式的磁吸充电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便携式磁吸充电座上的磁吸充电组件都是直接暴露在外面的,当充电座不工作时,磁吸充电组件不与移动照明设备连接充电,磁吸充电组件与外壳之间的连接缝隙容易进水或进入灰尘杂质导致充电座发生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挂扣式的磁吸充电座,一方面在使用磁吸充电座时,能够方便快捷的将磁吸充电器的第一磁吸组件暴露在外部,从而使得第一磁吸组件与用电设备连接,另一方面,还能够防止未使用磁吸充电器时,磁吸充电座的盖体发生转动导致磁吸充电器的第一磁吸组件暴露在外部,从而保证第一磁吸组件不会发生损坏,增强磁吸充电座的使用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挂扣式的磁吸充电座,包括:壳体、固定安装在壳体内的第一磁吸组件、盖体及固定安装在盖体上的第二磁吸组件,所述第一磁吸组件与所述第二磁吸组件相互吸引以将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贴合,所述盖体可拆卸贴合安装在壳体上,且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能够产生相对转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还配置有限位件,相应的,所述盖体上还形成有限位槽,在盖体转动预设角度时所述限位件能够进入所述限位槽内以限制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相对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珠,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限位珠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限位珠的部分区域外露于所述安装孔外部。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上还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安装孔的内壁连接固定,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珠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壁上还设置有滑槽,相应的,所述盖体靠近所述滑槽的端面上还形成有导向部,所述滑槽与所述导向部相配合使得所述盖体能够沿着滑槽的预设轨迹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吸组件包括:接触环、导电支架、接触帽、第一磁铁、弹簧及PCB板,所述导电支架的中心区域形成有中心孔,所述接触帽固定安装在所述中心孔内,所述导电支架第一端面的边缘区域还形成有环形槽,所述接触环固定安装于所述环形槽内,且所述接触环的插脚穿过所述环形槽与所述PCB板固定,所述导电支架的第二端面还设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磁铁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接触帽固定,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PCB板固定,所述PCB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磁吸组件包括: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固定安装在所述盖体的第二固定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磁吸组件还包括:装饰片,所述装饰片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槽上以将所述第二磁铁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充电接口,且所述充电接口靠近所述限位件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的外侧壁上还延伸有凸块,所述凸块上形成有挂孔。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将第一磁吸组件固定在壳体内,第二磁吸组件固定在盖体内,并且在壳体上设置限位件,相应的,盖体上设置限位槽,使得盖体转动预设角度时限位件能够进入限位槽内从而限制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相对转动,一方面在使用磁吸充电座时,能够方便快捷的将磁吸充电器的第一磁吸组件暴露在外部,从而使得第一磁吸组件与用电设备连接,另一方面,还能够防止未使用磁吸充电器时,磁吸充电座的盖体发生转动导致磁吸充电器的第一磁吸组件暴露在外部,从而保证第一磁吸组件不会发生损坏,增强磁吸充电座的使用体验;通过设置限位珠,并将限位珠的部分区域外露于安装孔外部,能够保证在不使用磁吸充电座时限位珠的部分区域能够进入到限位槽内限制盖体与壳体相对转动;通过设置弹性件,使得在不使用磁吸充电座时,能够防止磁吸充电座上的第一磁吸组件暴露在外界,在使用磁吸充电座时,限位槽的侧壁能够对限位珠产生挤压使得弹性件发生形变,从而保证弹性件带动限位珠从限位槽内脱离;通过设置滑槽与导向部,使得盖体能够沿着滑槽的预设轨迹转动;通过设置第一磁吸组件的组成,保证磁吸充电座能够对用电设备充电;通过设置第二磁吸组件,并将第二磁吸组件与第一磁吸组件相配合,利用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对吸同轴,实现壳体绕磁铁中心单方向旋转,实现壳体和盖子的连接与分离,从而使得产品结构更加简单,使用更加便捷;通过设置装饰片,一方面能够将第二磁铁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槽内,另一方面使得磁吸充电座更加美观;通过设置充电接口,使得磁吸充电座能够与外部充电线连接;通过设置凸块,并在凸块上设置挂孔,能够将磁吸充电座悬挂,从而方便将磁吸充电座悬挂。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100-壳体,110-限位件,111-限位珠,112-弹性件,120-滑槽,130-充电接口,140-导向柱,150-安装孔;200-第一磁吸组件,210-接触环,211-插脚,220-导电支架,221-中心孔,222-环形槽,230-接触帽,240-第一磁铁,250-弹簧,260-PCB板;300-第二磁吸组件,310-第二磁铁,320-装饰片;400-盖体,410-限位槽,420-导向部,430-凸块,431-挂孔,440-导光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附图1~附图3,一种挂扣式的磁吸充电座,包括:壳体100、固定安装在壳体100内的第一磁吸组件200、盖体400及固定安装在盖体400上的第二磁吸组件300,第一磁吸组件200与第二磁吸组件300相互吸引以将盖体400与壳体100贴合,盖体400可拆卸贴合安装在壳体100上,且盖体400与壳体100能够产生相对转动,其中,第一磁吸组件200包括:接触环210、导电支架220、接触帽230、第一磁铁240、弹簧250及PCB板260,导电支架220的中心区域形成有中心孔221,接触帽230固定安装在中心孔221内,导电支架220第一端面的边缘区域还形成有环形槽222,接触环210固定安装于环形槽222内,且接触环210的插脚211穿过环形槽222与PCB板260固定,导电支架220的第二端面还设置有第一固定槽,第一磁铁240固定安装于第一固定槽内,弹簧250的一端与接触帽230固定,弹簧250的另一端与PCB板260固定,PCB板260固定安装在壳体100内,其中,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相对;盖体400还包括:本体及从本体延伸出的限位部,限位部与本体相垂直,具体的,限位槽410位于限位部上;第二磁吸组件300包括:第二磁铁310,第二磁铁310固定安装在盖体400的第二固定槽内,具体的,第二固定槽位于盖体400的本体上;壳体100的外侧壁上还配置有限位件110,相应的,盖体400上还形成有限位槽410,在盖体400转动预设角度时限位件110能够进入限位槽410内以限制盖体400与壳体100相对转动。
未使用磁吸充电座时,盖体400位于壳体100的开口处,以将第一磁吸组件200盖住,并且限位件110进入限位槽410内限制盖体400转动,从而防止灰尘及其他杂质进入到第一磁吸组件200内,使用磁吸充电座时,推动盖体400,限位件110从限位槽410内脱离,盖体400与壳体100产生相对转动,壳体100的开口打开,第一磁吸组件200露出,从而保证用电设备能够与第一磁磁吸组件连接。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限位件110包括:限位珠111,壳体10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安装孔150,限位珠111设置于安装孔150内,本实施例中,安装孔150内还固定设置有导向柱140,限位珠111设置于位于安装孔150内的导向柱140内,且限位珠111的部分区域外露于安装孔150外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限位珠111设置为弹性材质,使得在关闭磁吸充电座的充电接口130时,盖体400的侧壁对限位珠111产生挤压时,限位珠111发生形形变,直到限位珠111运动到与限位槽410的位置相对应时,限位珠111恢复形变并进入到限位槽410内,从而限制盖体400与壳体100相对转动。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例,限位件110上还连接有弹性件112,弹性件112的一端与导向柱140的内壁连接固定,弹性件112的另一端与限位珠111固定,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珠111设置为刚性材质,弹性件112为弹簧250,采用弹簧250与刚性材质的限位珠111,使得弹性件112带动限位珠111脱离或进入限位槽410内,从而限制盖体400与壳体100相对转动。
上述实施例中,壳体100的底壁上还设置有滑槽120,相应的,盖体400靠近滑槽120的端面上还形成有导向部420,滑槽120与导向部420相配合使得盖体400能够沿着滑槽120的预设轨迹转动,本实施例中,滑槽120呈弧形,具体的,弧形滑槽120所对应的圆心角为48度。
上述实施例中,第二磁吸组件300还包括:装饰片320,装饰片320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槽上以将第二磁铁310固定在第二固定槽内。
上述实施例中,壳体10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充电接口130,且充电接口130靠近限位件110设置,本实施例中,充电接口130为type-c借口,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MicroUSB接口或Lightning接口。
上述实施例中,在壳体100的侧壁上的侧壁上还设有导光柱440,导光柱440靠近充电接口130设置,本实施例中,限位件110与导光柱440分别位于充电接口130的两侧。
上述实施例中,盖体400的外侧壁上还延伸有凸块430,凸块430上形成有挂孔431,还可以在挂孔431上设置挂绳,从而方便将磁吸充电座悬挂,减小占用空间。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优选的具体方式之一,本领域的技术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挂扣式的磁吸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固定安装在壳体(100)内的第一磁吸组件(200)、盖体(400)及固定安装在盖体(400)上的第二磁吸组件(300),所述第一磁吸组件(200)与所述第二磁吸组件(300)相互吸引以将所述盖体(400)与所述壳体(100)贴合,所述盖体(400)可拆卸贴合安装在壳体(100)上,且所述盖体(400)与所述壳体(100)能够产生相对转动,所述壳体(100)的外侧壁上还配置有限位件(110),相应的,所述盖体(400)上还形成有限位槽(410),在盖体(400)转动预设角度时所述限位件(110)能够进入所述限位槽(410)内以限制所述盖体(400)与所述壳体(100)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扣式的磁吸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10)包括:限位珠(111),所述壳体(10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安装孔(150),所述限位珠(111)设置于所述安装孔(150)内,且所述限位珠(111)的部分区域外露于所述安装孔(150)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挂扣式的磁吸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10)上还连接有弹性件(112),所述弹性件(112)的一端与安装孔(150)的内壁连接固定,所述弹性件(112)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珠(111)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扣式的磁吸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的底壁上还设置有滑槽(120),相应的,所述盖体(400)靠近所述滑槽(120)的端面上还形成有导向部(420),所述滑槽(120)与所述导向部(420)相配合使得所述盖体(400)能够沿着滑槽(120)的预设轨迹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扣式的磁吸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组件(200)包括:接触环(210)、导电支架(220)、接触帽(230)、第一磁铁(240)、弹簧(250)及PCB板(260),所述导电支架(220)的中心区域形成有中心孔(221),所述接触帽(230)固定安装在所述中心孔(221)内,所述导电支架(220)第一端面的边缘区域还形成有环形槽(222),所述接触环(210)固定安装于所述环形槽(222)内,且所述接触环(210)的插脚(211)穿过所述环形槽(222)与所述PCB板(260)固定,所述导电支架(220)的第二端面还设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磁铁(24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所述弹簧(250)的一端与所述接触帽(230)固定,所述弹簧(250)的另一端与所述PCB板(260)固定,所述PCB板(260)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00)内,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扣式的磁吸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吸组件(300)包括:第二磁铁(310),所述第二磁铁(310)固定安装在所述盖体(400)的第二固定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挂扣式的磁吸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吸组件(300)还包括:装饰片(320),所述装饰片(320)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槽上以将所述第二磁铁(310)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扣式的磁吸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充电接口(130),且所述充电接口(130)靠近所述限位件(110)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扣式的磁吸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400)的外侧壁上还延伸有凸块(430),所述凸块(430)上形成有挂孔(431)。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挂扣式的磁吸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12)也为弹簧(250)。
CN202022429452.5U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挂扣式的磁吸充电座 Active CN2135213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29452.5U CN213521346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挂扣式的磁吸充电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29452.5U CN213521346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挂扣式的磁吸充电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21346U true CN213521346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11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29452.5U Active CN213521346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挂扣式的磁吸充电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213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1759A1 (zh) * 2022-05-31 2023-12-07 珠海市一微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座、机器人和机器人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1759A1 (zh) * 2022-05-31 2023-12-07 珠海市一微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座、机器人和机器人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9446B (zh) 一种耳机充电盒
CN213521346U (zh) 一种挂扣式的磁吸充电座
CN216819881U (zh) 指环支架
CN210744776U (zh) 一种耳机充电盒
CN210202033U (zh) 一种耳机充电仓
CN215121519U (zh) 保护壳
JP3229497U (ja) マウスアッセンブリ
CN206212222U (zh) 一种无线耳机的收纳盒
CN213585888U (zh) 磁吸无线充单轴手机支架
CN213151707U (zh) 无线充电器
CN212162931U (zh) 无线充电器
CN214380209U (zh) 一种磁吸充电座
CN213151692U (zh) 一种带磁吸旋盖的磁吸充电座
CN210637878U (zh) 磁吸式无线充电照明装置
WO2021012098A1 (zh) 一种耳机充电仓
CN217789359U (zh) 一种磁吸充电灯座和磁吸照明装置
WO2022109930A1 (zh) 支架
CN220440392U (zh) 一种移动电源、外接部件及充电装置
CN217406218U (zh) 一种充电底座和充电装置
CN213125627U (zh) 一种手环充电座
CN212115528U (zh) 一种隐蔽式货物仓储监控装置
CN215934485U (zh) 充电座
CN212361874U (zh) 一种磁吸充电的营地灯
CN210986383U (zh)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仓
CN209977631U (zh) 电子设备磁吸支架的底座组件和电子设备磁吸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Cuiheng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No. 21 Beichen Road, Cuiheng New District,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400, 604

Patentee after: Aolei Technology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527, Unit 1, Building 2, Qian'an Garden, No. 18 Cuicheng Road, Cuiheng New District, Nanlang Street,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400

Patentee before: Zhongshan Aolei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Address after: Room 527, Unit 1, Building 2, Qian'an Garden, No. 18 Cuicheng Road, Cuiheng New District, Nanlang Street,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400

Patentee after: Zhongshan Aolei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A2 fifth floor, Fuhai information port, Qiaotou community, Fuhai street, Shenzhen, Guangdong, Bao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Olight E-Commerc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