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16298U - 旋转密封试验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密封试验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16298U
CN213516298U CN202022173779.0U CN202022173779U CN213516298U CN 213516298 U CN213516298 U CN 213516298U CN 202022173779 U CN202022173779 U CN 202022173779U CN 213516298 U CN213516298 U CN 2135162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seal
temperature
chamber
testing machine
stor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7377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昊
耿彦召
王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oal Technology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ianma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di Marco Electro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Co Ltd
Beijing Meike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di Marco Electro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Co Ltd, Beijing Meike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di Marco Electro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7377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162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162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162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密封试验机,所述旋转密封试验机包括机架、试验装置、温度检测装置和处理装置,所述试验装置设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试验装置内适于安装有相对于所述试验装置可旋转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与所述试验装置之间设有旋转密封,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转动件的温度,所述处理装置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相连以根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转动件的温度进行分析处理并获得所述转动件在旋转过程中所受的径向作用力情况。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密封试验机能够对不同径向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检测评估,增加了旋转密封运行寿命的检测指标,提高了评估旋转密封运行寿命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旋转密封试验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封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旋转密封试验机。
背景技术
旋转密封属于一种动密封,旋转密封常见于旋转或摆动运动的杆、轴、销、旋转接头等处。为了了解旋转密封的质量、寿命、可靠性等性能,旋转密封在研发和生产时需要通过专门的试验机进行各项性能测试。
以对旋转密封寿命的检测为例,相关技术中的试验机主要从润滑油压力、润滑油温度等方面进行检测,但是,实际运行工况下,当旋转密封和对应的轴、杆之间的径向作用力不同时,旋转密封的寿命也会受到影响,而相关技术中的试验机不能反馈和检测旋转密封和对应的轴、杆之间的径向作用力,评估旋转密封的寿命的准确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旋转密封试验机,该旋转密封试验机能够直观的反馈和检测旋转密封和对应的轴、杆之间的径向作用力情况,丰富了旋转密封运行寿命的检测指标,提高了评估旋转密封运行寿命的准确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密封试验机包括:机架;试验装置,所述试验装置设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试验装置内适于安装有相对于所述试验装置可旋转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与所述试验装置之间设有旋转密封;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转动件的温度;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相连以根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转动件的温度对不同径向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检测评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密封试验机,在对旋转密封进行性能测试时,温度检测装置能够对转动件的表面温度进行检测采集,通过采集的温度信息可以反映旋转密封和转动件之间的径向作用力情况,从而可以进一步评估不同的径向作用力对旋转密封运行寿命的影响,增加了旋转密封运行寿命的检测指标,提高了评估旋转密封运行寿命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温度探测器,所述温度探测器设在所述机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密封试验机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温度探测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在所述转动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旋转密封在所述转动件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在所述安装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旋转密封在所述转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间距为5mm-1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温度探测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探测器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在所述转动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试验装置具有环形槽和腔室,所述腔室的第一端开口设置,所述转动件的至少部分从所述腔室的第一端伸入所述腔室内,所述环形槽环绕所述腔室的第一端设置且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旋转密封设在所述环形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密封试验机还包括润滑介质供应组件,所述润滑介质供应组件包括储存箱,所述储存箱内储存有润滑介质;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储存箱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腔室连通,以用于将所述储存箱内的润滑介质供入所述腔室内;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储存箱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腔室连通,以用于排出所述腔室内润滑介质并回流至述储存箱内;泵,所述泵用于产生泵送所述润滑介质的泵送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润滑介质供应组件还包括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具有第一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泵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储存箱连通,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腔室连通;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具有第二进口、第三进口和第三出口,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泵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进口和所述储存箱连通,所述第三进口与所述腔室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试验装置为多个,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多个,多个所述试验装置和多个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一一对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密封试验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密封试验机的转动件上安装槽示意图。
附图标记:
机架1;
试验装置2;腔室21;环形槽22;
温度检测装置3;温度探测器31;温度传感器32;
安装支架4;
润滑介质供应组件5;第一管路51;第二管路52;储存箱53;
转动件6;安装槽61;
旋转密封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密封试验机包括机架1、试验装置2、温度检测装置3和处理装置(未示出)。
试验装置2设在机架1上,且试验装置2内适于安装有相对于试验装置2可旋转的转动件6,转动件6与试验装置2之间设有旋转密封7。具体地,试验装置2和转动件6用于模拟旋转密封7的工况,其中本实施例中试验装置2用于模拟密封腔体,转动件6用于模拟转动轴或转动杆,转动件6的一部分插入试验装置2内,且转动件6和试验装置2之间旋转密封装配,旋转密封装配通过在转动件6和试验装置2之间设置旋转密封7(例如油封)实现。
温度检测装置3用于检测转动件6的温度。具体地,由于旋转密封7和转动件6之间具有摩擦作用,摩擦产生的热量会传递给转动件6,温度检测装置3能够检测采集转动件6的温度。
处理装置与温度检测装置3相连以根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3检测到的所述转动件6的温度对不同径向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检测评估。具体地,处理装置可以为处理器,处理装置能够对温度检测装置3采集的温度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评估不同的径向作用力对旋转密封7运行寿命的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密封试验机,在对旋转密封7进行性能测试时,温度检测装置3能够对转动件6的表面温度进行检测采集,通过采集的温度信息可以反映旋转密封7和转动件6之间的径向作用力情况,从而可以进一步评估不同的径向作用力对旋转密封7运行寿命的影响,增加了旋转密封7运行寿命的检测指标,提高了评估旋转密封7运行寿命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温度检测装置3为温度探测器31,温度探测器31设在机架1上。具体地,温度探测器31即为温度探测仪,例如红外温度探测仪。温度探测器31安装在机架1上,实现了对转动件6非接触处式的温度检测采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旋转密封试验机还包括安装支架4,安装支架4设在机架1上,温度探测器31安装在安装支架4上。具体地,安装支架4一方面能够将温度探测器31支撑至一定高度位置,另一方面还方便了温度探测器31的安装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温度检测装置3为温度传感器32,温度传感器32设在转动件6上。具体地,温度传感器32设在转动件6上,转动件6的热量能够通过热传递的方式直接传导给温度传感器32,实现了对转动件6温度的接触式采集,使得温度传感器32采集的温度信息更加精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转动件6上设有安装槽61,安装槽61与旋转密封7在转动件6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温度传感器32设在安装槽61内。具体地,温度传感器32设在安装槽61内一方面避免了温度传感器32凸出转动件6表面的情况,进而避免了温度传感器32在转动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的问题,起到了保护温度传感器32的作用,另一方面安装槽61的槽壁能够与温度传感器32发生挡止,从而起到限位温度传感器32的作用。
优选地,安装槽为设在所述转动件外周侧环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安装槽61与旋转密封7在转动件6的长度方向上的间距为5mm-10mm。具体地,安装槽61和旋转密封7的间距可以为5mm-10mm之间第二任意数值,例如为5mm、6mm、7mm、8mm、9mm、10mm等。由于转动件6上的热量会向外界溢散,距离旋转密封7较远的转动件6温度会较低,从而容易造成温度采集结果的较大误差,将安装槽61和旋转密封7的间距设计在合理范围内,能够减小误差,提高温度信息采集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检测装置3包括温度探测器31和温度传感器32,温度探测器31设在机架1上,温度传感器32设在转动件6上。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温度探测器31和温度传感器32的同时使用,使得转动件6的温度能够以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方式同时采集,检测人员可以对两种方式的温度采集结果进行比较,从而起到减小误差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试验装置2具有环形槽22和腔室21,腔室21的第一端开口设置,转动件6的至少部分从腔室21的第一端伸入腔室21内,环形槽22环绕腔室21的第一端设置且与腔室21连通,旋转密封7设在环形槽22内。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腔室21内可以填充润滑介质,从而实现对旋转密封7液压侧的工况模拟,环形槽22的设置则方便了旋转密封7的安装和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旋转密封试验机还包括润滑介质供应组件5,润滑介质供应组件5包括储存箱53、第一管路51、第二管路52和泵,储存箱53内储存有润滑介质。第一管路51的一端与储存箱53连通,第一管路51的另一端与腔室21连通,以用于将储存箱53内的润滑介质供入腔室21内。第二管路52的一端与储存箱53连通,第二管路52的另一端与腔室21连通,以用于排出腔室21内润滑介质并回流至述储存箱53内。泵用于产生泵送润滑介质的泵送压力。具体地,润滑介质供应组件5一方面能够将腔室21内的润滑介质排至储存箱53内,另一方面能够将储存箱53内的润滑介质灌入腔室21内,方便了腔室21内润滑介质的循环更换,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需要通过人力排出腔室21内润滑介质和向腔室21内灌入润滑介质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润滑介质供应组件5还包括第一换向阀(未示出)和第二换向阀(未示出)。第一换向阀具有第一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进口与泵的出口连通,第一出口和储存箱53连通,第二出口与腔室21连通。第二换向阀具有第二进口、第三进口和第三出口,第三出口与泵的进口连通,第二进口和储存箱53连通,第三进口与腔室21连通。具体地,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使得润滑介质供应组件5仅设置一个泵即可实现排出腔室21内润滑介质和向腔室21内灌入润滑介质两种作业,简化了润滑介质供应组件5的结构,降低了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试验装置2为多个,温度检测装置3为多个,多个试验装置2和多个温度检测装置3一一对应。具体地,在机架1上设置多个试验装置2可以同时对多个旋转密封7的性能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
下面参考附图1和附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示例的旋转密封试验机。
如图1所示,旋转密封试验机包括机架1、试验装置2、温度检测装置3、处理装置(未示出)和润滑介质供应组件5。本实施例中机架1即为工作台架,试验装置2安装在机架1的上。
本实施例中试验装置2有两个,两个试验装置2沿着左右方向间隔设置。试验装置2具有腔室21和环形槽2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腔室21为圆环柱状,腔室21沿着前后方向(如图1中垂直页面的方向)延伸布置,腔室21在前后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为开口设置,第二端为封闭设置。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腔室21第一端的开口处设有环形槽22,环形槽22设在腔室21第一端开口的内壁上,环形槽22内安装有旋转密封7。本实施例中转动件6从腔室21的第一端插入腔室21内,旋转密封7套设在转动件6的外周侧,转动件6可以在腔室21内转动,转动件6在旋转密封7的作用下实现了与试验装置2的旋转密封装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腔室21用于存储润滑介质,润滑介质为润滑油,旋转密封7即为油封,转动件6即为一根转动轴。
本实施例中温度检测装置3有两个,其中一个为温度探测器31,另一个为温度传感器32。具体地,如图1所示,温度探测器31即为红外温度探测仪,机架1上固定有安装支架4,温度探测器31固定在安装支架4的顶部,本实施例中温度探测器31能够采用非接触的方式对转动件6的温度进行测量采集。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32安装在转动件6上,由于转动件6需要转动,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32为无线温度传感器32,从而避免了温度传感器32导线缠绕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在转动件6上设有安装槽61,安装槽61为沿着转动件6的周向方向布置的环槽。温度传感器32固定在安装槽61内。本实施例中安装槽61和旋转密封7沿着转动件6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安装槽61设置在转动件6位于腔体外侧的部分上,安装槽61和旋转密封7的间距为10mm。
为了实现腔室21内润滑介质的自动更换,本实施例中的旋转密封试验机还包括润滑介质供应组件5。如图1所示,润滑介质供应组件5包括储存箱53、第一管路51、第二管路52和泵(未示出),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51的一端与储存箱53连通,第一管路51的另一端与腔室21的顶部连通,泵设在第一管路51上。第二管路52的一端与储存箱53连通,第二管路52的另一端与腔室21底部连通。本实施例中腔室21要高于储存箱53的高度。当开启第二管路52时,在重力作用下,腔室21内的润滑介质会自行流入储存箱53内,从而实现对腔体内润滑介质的排出。当需要向腔室21内灌入润滑介质时,开启第一管路51上的泵即可将箱体内的润滑介质灌入腔室21内。
本实施例中试验装置2设有两个,两个试验装置2均安装在机架1的顶部,且沿着左右方向间隔布置。两个试验装置2能够同时对两个旋转密封7进行性能检测。相对应的,本实施例中温度探测器31和温度传感器32也均设有两个,两个温度探测器31分别设在两个试验装置2的左右两侧,两个温度传感器32则分别设在对应的转动件6上。
本实施例中温度检测装置3与处理装置电性连接或信号连接。处理装置即为处理器,处理器能够对温度检测装置3采集的温度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能够反映旋转密封7和转动件6之间不同的径向作用力对旋转密封7运行寿命的影响情况。
本实施例的旋转密封试验机在使用时,通过温度检测装置3即可得到转动件6的温度,而通过温度的高低又能推出旋转密封7和转动件6之间的径向作用力的大概情况,从而可以评估不同的径向作用力对旋转密封7运行寿命的影响。另外,当需要更换旋转密封7时,可以首先通过第一管路51将腔室21内的润滑介质排出,待旋转密封7更换完毕后,可以通过泵和第二管路52向腔室21内重新灌入润滑介质,实现了润滑介质的自动循环更滑。
下面参考附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旋转密封试验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密封试验机包括机架1、试验装置2、温度检测装置3、处理装置和润滑介质供应组件5。机架1、试验装置2、温度检测装置3、处理装置(未示出)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润滑介质供应组件5包括储存箱53、泵、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第一换向阀具有第一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进口与泵的出口管路连通,第一出口和储存箱53管路连通,第二出口与腔室21管路连通,通过切换第一换向阀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可以实现泵送的润滑介质分别向储存箱53和腔室21的输送。
第二换向阀具有第二进口、第三进口和第三出口,第三出口与泵的进口管路连通,第二进口和储存箱53管路连通,第三进口与腔室21管路连通。通过切换第二换向阀的第二进口和第三进口,可以分别实现泵将储存箱53和腔室21内润滑介质的抽取。
当需要将腔室21内的润滑介质排至储存箱53内时,将与腔室21连通的第三进口连通,将与储存箱53连通的第一出口连通,然后启动泵即可。当需要将储存箱53内的润滑介质重新灌入腔室21内时,将与腔室21连通的第二出口连通,将与储存箱53连通的第二进口连通,然后启动泵即可。
下面参考附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示例的旋转密封试验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密封试验机包括机架1、试验装置2、温度检测装置3、处理装置和润滑介质供应组件5。机架1、试验装置2、处理装置、润滑介质供应组件5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温度检测装置3可以仅包括温度探测器31,即仅通过温度探测器31对转动件6进行非接触式的温度检测采集。
下面参考附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具体示例的旋转密封试验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密封试验机包括机架1、试验装置2、温度检测装置3、处理装置和润滑介质供应组件5。机架1、试验装置2、处理装置、润滑介质供应组件5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温度检测装置3可以仅包括温度传感器32,即仅通过温度传感器32对转动件6进行接触式的温度检测采集。
下面参考附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还一个具体示实施例的旋转密封试验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密封试验机包括机架1、试验装置2、温度检测装置3、处理装置和润滑介质供应组件5。机架1、试验装置2、处理装置、温度检测装置3、润滑介质供应组件5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安装槽61和旋转密封7的间距为5mm。
下面参考附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另又一个具体示例的旋转密封试验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密封试验机包括机架1、试验装置2、温度检测装置3、处理装置和润滑介质供应组件5。机架1、试验装置2、处理装置、温度检测装置3、润滑介质供应组件5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安装槽61和旋转密封7的间距为8mm。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旋转密封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试验装置,所述试验装置设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试验装置内适于安装有相对于所述试验装置可旋转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与所述试验装置之间设有旋转密封;
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转动件的温度;
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相连以根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转动件的温度对不同径向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检测评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密封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温度探测器,所述温度探测器设在所述机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密封试验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温度探测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密封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在所述转动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密封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旋转密封在所述转动件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在所述安装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密封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旋转密封在所述转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间距为5mm-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密封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温度探测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探测器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在所述转动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密封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置具有环形槽和腔室,所述腔室的第一端开口设置,所述转动件的至少部分从所述腔室的第一端伸入所述腔室内,所述环形槽环绕所述腔室的第一端设置且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旋转密封设在所述环形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密封试验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润滑介质供应组件,所述润滑介质供应组件包括:
储存箱,所述储存箱内储存有润滑介质;
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储存箱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腔室连通,以用于将所述储存箱内的润滑介质供入所述腔室内;
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储存箱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腔室连通,以用于排出所述腔室内润滑介质并回流至述储存箱内;
泵,所述泵用于产生泵送所述润滑介质的泵送压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密封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介质供应组件还包括:
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具有第一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泵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储存箱连通,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腔室连通;
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具有第二进口、第三进口和第三出口,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泵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进口和所述储存箱连通,所述第三进口与所述腔室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密封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置为多个,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多个,多个所述试验装置和多个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一一对应。
CN202022173779.0U 2020-09-28 2020-09-28 旋转密封试验机 Active CN2135162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3779.0U CN213516298U (zh) 2020-09-28 2020-09-28 旋转密封试验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3779.0U CN213516298U (zh) 2020-09-28 2020-09-28 旋转密封试验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16298U true CN213516298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63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73779.0U Active CN213516298U (zh) 2020-09-28 2020-09-28 旋转密封试验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162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53151B2 (en) Rotary union with integral sensor array
KR101579282B1 (ko) 베어링의 내구성을 시험하기 위한 베어링의 시험 장치
US20040213319A1 (en) System of monitor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rotating equipment
CN109870377A (zh) 一种流体润滑摩擦磨损试验机及方法
CN213516298U (zh) 旋转密封试验机
CN107167320A (zh) 一种多功能轴承智能润滑试验装置
KR101927213B1 (ko) 싱글스크류 공기압축기 고장진단시스템
CN115112402A (zh) 一种冷水机制冷量检测设备
CN202520555U (zh) 旋转式机械
CN207703464U (zh) 一种旋转式油封性能测试试验台
CN113915116B (zh) 一种屏蔽泵转速检测装置
CN205958506U (zh) 一种油液传感器
CN210290101U (zh) 基于泄漏测试与泵壳温度测试的柱塞泵磨损评估系统
CN112326745B (zh) 密封间隙内磁性液体分布状态的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12959829A (zh) 油墨印刷机专用印刷装置
JP7465779B2 (ja) ポンプの軸受診断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218411545U (zh) 一种压力传感器精度检测装置
CN220912527U (zh) 水管压力检测装置
CN216348756U (zh) 一种工况参数检测装置
CN219830195U (zh) 一种供水排水管网分区计量监测装置
JP2520501Y2 (ja) 液圧ポンプ又はモ−タの異常検出及び破損防止装置
KR101515016B1 (ko) 오일레벨센서 테스트 장치
CN210802814U (zh) 轴承密封检测装置及干法制粒机
US10960508B2 (en) Machine element
JP2009168204A (ja) グリースサンプリング方法およびグリースサンプリング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1320 No.27, Linhe Avenue,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function zone)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IANDI-MARCO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MEIKE TIANMA AUTO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13,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Hepingli Youth ditch East Road, building 5, one floor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IANDI-MARCO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MEIKE TIANMA AUTO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1320 No.27, Linhe Avenue,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function zone)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ianma Zhikong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coal technology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1320 No.27, Linhe Avenue,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function zone)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IANDI-MARCO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oal technology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