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14327U - 多功能涵道循环扇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涵道循环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14327U
CN213514327U CN202022360109.XU CN202022360109U CN213514327U CN 213514327 U CN213514327 U CN 213514327U CN 202022360109 U CN202022360109 U CN 202022360109U CN 213514327 U CN213514327 U CN 213514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lation fan
housing
air
cov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601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志尧
高飞
陈武冰
龙金明
莫红
高乙禾
黄路生
黄树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 Yanling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hengwogao Impeller Machinery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hengwogao Impeller Machinery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hengwogao Impeller Machinery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601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14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14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143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功能涵道循环扇,其包括呈筒状结构且内部设有涵道的外壳、安装过于外壳内的涡轮组件、安装于外壳两端的进风罩及出风罩,还包括净化装置及雾化装置;其中,进风罩上凹设有一安装槽,安装槽的底壁呈蜂窝状并连通外壳的内部,净化装置安装于安装槽内用于对进入外壳的空气进行过滤,雾化装置安装于出风罩以进行喷雾加湿。该多功能涵道循环扇具有多种功能,使用更方便,且整体外观美观时尚,涵道管筒式结构使得出风聚拢,提高负压,从而克服滤网净化装置产生的风阻,实现远距离送风。

Description

多功能涵道循环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送风距离长并具有多种附加功能的多功能涵道循环扇。
背景技术
循环风扇的用途是搅动空气,其工作原理是将后方的空气吸入内部,通过风机的高速运转将风流吹出,从而使空气形成对流,由于循环风扇的送风距离比普通风扇的要远,并具有较好的定向性,因此使吹出的风与周边空气的接触面更大,将周围的空气打散,带动更多的空气参与循环。
现有的循环风扇采用轴流风叶,利用开放式180度侧向进风原理进风,所以在进风处无法安装净化装置来净化PM2.5或甲醛、花粉等,一旦装上净化装置将会堵住进气风道,导致前端无风感,故现有的循环风扇都无法安装净化装置,相应地,也无法安装雾化装置、发热装置、香薰装置、负离子装置等附加的功能部件,导致功能单一。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送风距离远、功能多样的多功能涵道循环扇,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风距离远、功能多样的多功能涵道循环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多功能涵道循环扇,其包括呈筒状结构且内部设有涵道的外壳、安装过于所述外壳内的涡轮组件、安装于所述外壳两端的进风罩及出风罩,还包括净化装置及雾化装置;其中,所述进风罩上凹设有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壁呈蜂窝状并连通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净化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用于对进入所述外壳的空气进行过滤,所述雾化装置安装于所述出风罩以进行喷雾加湿。
较佳地,所述多功能涵道循环扇还包括发热/制冷装置、香薰装置及负离子装置,三者可选地安装于所述进风罩与所述涡轮组件之间或/和所述出风罩与所述涡轮组件之间,从而使多功能涵道循环扇具有多种附加功能,使用更方便。
较佳地,所述净化装置包括一滤芯及一盖体,所述滤芯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安装槽并与所述外壳的管壁齐平,且所述盖体上设有多个进风孔;盖体与安装槽的端部齐平,使多功能涵道循环扇整体看去美观时尚,并能够隔绝其内部电机及叶轮高速旋转产生的部分噪音,同时实现杀菌净化空气的功能。
较佳地,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入口端及至少一个出口端,所述出口端设于所述出风罩的出风口所在侧,所述入口端用于连接水源。
较佳地,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出风罩或所述外壳的水箱,所述水箱与所述入口端相连接。
较佳地,所述多功能涵道循环扇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内筒,所述内筒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相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涵道,所述涵道内间隔地设有多个静叶片,所述内筒用于安装所述涡轮组件;通过涵道及其内的静叶片的设置,组成导向引流结构,使出风聚拢,提高负压,从而克服净化装置及其他装置产生的风阻,达到远距离送风,同时又具备多种功能。
较佳地,所述涡轮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内筒的电机、连接于所述电机轮毂及设于所述轮毂的多个风叶,各所述风叶的叶尾呈锯齿状或波浪状,所述风叶临近所述进风罩,通过设计成涡轮增压风叶,可以提高负压,从而克服净化装置及其他装置产生的风阻,实现远距离送风,而叶尾的锯齿状或波浪状结构,可以均匀出风,小型化尾涡,从而降低尾缘二次流引起的局部噪音。
较佳地,所述多功能涵道循环扇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外壳的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外壳相对于其轴线摆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外壳沿垂直于其轴线的方向转动。
较佳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接的齿轮、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外壳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齿轮驱动所述凸轮转动时,所述凸轮顶推所述外壳以使其摆动。
较佳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相连的旋转连接件、与所述旋转连接件固定连接的旋转外壳,所述旋转外壳与所述外壳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驱动所述旋转外壳转动以带动所述外壳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涵道循环扇,其外壳呈筒状结构且其内部设有涵道,同时其进风罩上凹设有一安装槽,安装槽的底壁呈蜂窝状并连通外壳的内部,因此净化装置安装于安装槽内用于对进入所述外壳的空气进行过滤,雾化装置安装于出风罩以进行喷雾加湿。首先,净化装置、雾化装置的设置使多功能涵道循环扇具有多种功能;其次,安装槽的设置使得净化装置安装后与外壳的管壁齐平,整体看去美观时尚,净化装置实现杀菌净化空气功能的同时,还能隔绝内部涡轮组件高速旋转产生的部分噪音;再者,外壳的涵道管筒式结构使得出风聚拢,提高负压,从而克服滤网净化装置产生的风阻,实现远距离送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涵道循环扇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涵道循环扇的分解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涵道循环扇100,其包括壳体组件110、涡轮组件120、进风罩130、出风罩140、净化装置150以及雾化装置160。其中,壳体组件110整体呈筒状结构且其内部设有涵道,涡轮组件120安装过于壳体组件110内,进风罩130、出风罩140分别安装于壳体组件110两端,净化装置150安装于进风口一端,雾化装置160安装于出风口一端。
更具体地,所述进风罩130的中部凹设有一安装槽131,安装槽131的底壁呈蜂窝状并连通壳体组件110的内部,安装槽131的侧壁与进风罩130的侧壁之间形成进风网132,安装后,安装槽131向壳体组件110的内部凹陷,并且安装槽131的侧壁所在平面P1位于进风网132的端部所在平面P2之内,其中平面P2与壳体组件110的端壁位于同一平面,如图5所示;净化装置150安装于安装槽131内,用于对进入壳体组件110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出风罩140具有侧壁141及设于其一端的出风网142,雾化装置160安装于出风罩140的侧壁141,用以实现喷雾加湿功能。
继续参看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净化装置150包括一滤芯151及一盖体152,滤芯151容置于安装槽131,盖体152的外径与安装槽131的内径相对应,且盖体152上设有多个进风孔,如图1所示,该盖体152盖设于安装槽131以将滤芯151收容于其内部,盖体152与安装槽131的端部齐平,即,盖体152位于上述平面P1内,如图5-6所示,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循环风,还能够净化PM2.5、花粉、毛发、甲醛、除臭等以实现杀菌净化空气的功能,并使多功能涵道循环扇100的整体看去美观时尚,并且还能够隔绝其涡轮组件120高速旋转产生的部分噪音。
优选地,所述滤芯151可以是滤网、活性炭或其他具有过滤净化功能的部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继续参看图2-3、图5所示,所述雾化装置160具有入口端161及至少一个出口端162,出口端162设于出风网142所在侧,入口端161用于连接用户家中水管,多功能涵道循环扇100工作时,雾化装置160在其出口端162形成喷雾,从而实现喷雾加湿功能。其中,雾化装置160优选为超声波雾化器,但并不以此为限。更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装置还可以进一步设置水箱,水箱安装于出风罩140或壳体组件110并与其入口端161相连,使用时在水箱内装水即可而不需要连接水管,简化多功能涵道循环扇100的连接配件。
再次参看图1-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涵道循环扇10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发热/制冷装置、香薰装置及负离子装置,三者可在进风罩130与涡轮组件120之间、出风罩140与涡轮组件120之间选择任意位置安装,即,三者可均安装于进风罩130与涡轮组件120之间,也可以均安装于出风罩140与涡轮组件120之间,或者在多功能涵道循环扇100的两端位置任选安装,从而使多功能涵道循环扇100具有多种附加功能,使用更方便。
如图2-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组件110包括外壳111及内筒112,外壳111呈筒状结构,内筒112设于外壳111内并临近于出风罩140一端,内筒112并与外壳111的内壁相间隔而形成涵道,且涵道内间隔地设有多个静叶片113,内筒112用于安装涡轮组件120。通过涵道及其内的静叶片113的设置,组成导向引流结构,由此可以提高负压,使出风聚拢,从而克服净化装置150及其他装置产生的风阻,达到远距离送风的目的,同时又具备多种功能。
其中,所述涡轮组件120包括安装于所述内筒112的无刷电机121、连接于无刷电机121的轮毂122及设于轮毂122的多个风叶123,每个风叶123的叶尾呈锯齿状或波浪状,各风叶123临近进风罩130,无刷电机121驱动风叶123转动而形成气流。通过将风叶123设计成涡轮增压风叶123,可以提高负压,而叶尾的锯齿状或波浪状结构可以改善出风速度分布,均匀出风,小型化尾涡,从而降低尾缘二次流引起的局部噪音,使本实用新型之多功能涵道循环扇100的噪音减小、送风距离远。
继续参看图3-图5,所述多功能涵道循环扇10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壳体组件110的第一驱动机构170及第二驱动机构180,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70用于驱动壳体组件110相对于其轴线摆动,第二驱动机构180用于驱动壳体组件110沿垂直于其轴线的方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70包括第一电机171、与第一电机171相连接的齿轮172、与齿轮172相啮合的凸轮173,凸轮173与壳体组件110滑动配合,凸轮173的轴向与第一电机171的轴向相垂直,当第一电机171驱动齿轮172转动时,齿轮172将带动凸轮173转动,凸轮173的外缘顶推壳体组件110而使其相对于其轴线上下摆动,即,实现风扇的上下摇头功能。
对应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80包括第二电机181、与第二电机181相连接的旋转连接件182、与旋转连接件182固定连接的旋转外壳183,旋转外壳183与壳体组件110相连接,当第二电机181通过旋转连接件182驱动旋转外壳183转动时,将带动壳体组件110转动,即,使壳体组件110绕垂直于其轴线的方向旋转,实现风扇的左右摇头功能。
另外,所述多功能涵道循环扇100还包括安装组件190,所述安装组件190包括底座连接管191、套筒192及提手193,其中,底座连接管191的上端与旋转外壳183转动连接,其下端用于安装底座,该底座连接管191优选为不锈钢管,但并不以此为限;套筒192安装于旋转外壳183以起保护作用,该套筒192优选为铝合金套,但并不限于此;提手193安装于壳体组件110的顶部,以便于搬运、移动多功能涵道循环扇100。
再次参看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涵道循环扇100工作时,无刷电机121驱动风叶123转动而形成气流,气流由净化装置150、进风罩130进入壳体组件110的内部,此过程中,净化装置150可净化空气中的PM2.5、花粉、毛发、甲醛等,还能除臭,以实现杀菌净化空气的功能,同时该净化装置150还可以隔绝其内部无刷电机121及风叶123高速旋转产生的部分噪音。
气流流经壳体组件110内部的涵道并由出风罩140流出,壳体组件110内的涵道及静叶片113形成导向引流结构,使出风聚拢,提高负压,从而克服滤网净化装置及其他装置产生的风阻,达到远距离送风目的,在出风罩140处由雾化装置160产生雾化,实现喷雾加湿功能,同时又具备多种功能。
综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涵道循环扇100,其壳体组件110呈筒状结构且其内部设有涵道,同时其进风罩130上凹设有一安装槽131,安装槽131的底壁呈蜂窝状并连通壳体组件110的内部,因此净化装置150安装于安装槽131内用于对进入壳体组件110的空气进行过滤,雾化装置160安装于出风罩140以进行喷雾加湿。首先,净化装置150、雾化装置160的设置使多功能涵道循环扇100具有多种功能;其次,安装槽131的设置使得净化装置150安装后与壳体组件110的管壁齐平,整体看去美观时尚,净化装置150实现杀菌净化空气功能的同时,还能隔绝内部涡轮组件120高速旋转产生的部分噪音;再者,壳体组件110的涵道管筒式结构使得出风聚拢,提高负压,从而克服滤网净化装置150产生的风阻,实现远距离送风。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多功能涵道循环扇100的其他部分结构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设置,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涵道循环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筒状结构且内部设有涵道的外壳、安装过于所述外壳内的涡轮组件、安装于所述外壳两端的进风罩及出风罩,还包括净化装置及雾化装置;其中,所述进风罩上凹设有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壁呈蜂窝状并连通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净化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用于对进入所述外壳的空气进行过滤,所述雾化装置安装于所述出风罩以进行喷雾加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涵道循环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热/制冷装置、香薰装置及负离子装置,三者可选地安装于所述进风罩与所述涡轮组件之间或/和所述出风罩与所述涡轮组件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涵道循环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包括一滤芯及一盖体,所述滤芯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安装槽并与所述安装槽的端部齐平,且所述盖体上设有多个进风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涵道循环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入口端及至少一个出口端,所述出口端设于所述出风罩的出风口所在侧,所述入口端用于连接水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涵道循环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出风罩或所述外壳的水箱,所述水箱与所述入口端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涵道循环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内筒,所述内筒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相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涵道,所述涵道内间隔地设有多个静叶片,所述内筒用于安装所述涡轮组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涵道循环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内筒的电机、连接于所述电机轮毂及设于所述轮毂的多个风叶,各所述风叶的叶尾呈锯齿状或波浪状,所述风叶临近所述进风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涵道循环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外壳的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外壳相对于其轴线摆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外壳沿垂直于其轴线的方向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涵道循环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接的齿轮、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外壳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齿轮驱动所述凸轮转动时,所述凸轮顶推所述外壳以使其摆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涵道循环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相连的旋转连接件、与所述旋转连接件固定连接的旋转外壳,所述旋转外壳与所述外壳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驱动所述旋转外壳转动以带动所述外壳转动。
CN202022360109.XU 2020-10-21 2020-10-21 多功能涵道循环扇 Active CN213514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60109.XU CN213514327U (zh) 2020-10-21 2020-10-21 多功能涵道循环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60109.XU CN213514327U (zh) 2020-10-21 2020-10-21 多功能涵道循环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14327U true CN213514327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01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60109.XU Active CN213514327U (zh) 2020-10-21 2020-10-21 多功能涵道循环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1432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0117A (zh) * 2022-11-30 2022-12-30 湖南斗禾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加湿器
CN116850530A (zh) * 2023-07-07 2023-10-10 山东翔晟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储电健身器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0117A (zh) * 2022-11-30 2022-12-30 湖南斗禾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加湿器
CN116850530A (zh) * 2023-07-07 2023-10-10 山东翔晟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储电健身器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14327U (zh) 多功能涵道循环扇
US9713783B2 (en) Air purifier
CN101457946B (zh) 用于抽油烟系统的仿生微孔降噪结构
CN108223408B (zh) 可移动烟机
CN108895039A (zh) 无叶风扇灯
CN111927802B (zh) 一种空气净化电风扇
CN215951522U (zh) 烟机、橱柜
CN111528606A (zh) 一种高速电吹风
CN218379725U (zh) 风扇头及冷风扇
CN208442047U (zh) 一种小型干湿两用吸尘器电风机
CN209445454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3419404U (zh) 一种折叠降噪无叶风扇
CN202118011U (zh) 无叶风扇
CN202561857U (zh) 一种带新型导烟板的吸油烟机
CN110848777B (zh) 油烟净化装置
CN212930128U (zh) 一种具有可调节风幕的烟机
CN109282414A (zh) 一种壁挂式新风机
CN211975528U (zh) 一种园林风机
CN207922325U (zh) 吸油烟机
CN208845402U (zh) 一种厨卫无叶吹风扇
CN208025673U (zh) 立式空调设备
CN201568346U (zh) 无风叶电扇
JP2000274912A5 (zh)
CN220379792U (zh) 导流结构及烟机
CN109681981A (zh) 加湿型空气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1

Address after: 33rd Floor, Shenzhen Special Zone Newspaper Building, No. 6008 Shennan Avenue, Zijing Community, Lianhua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Chen Yanling

Address before: 523000 3rd floor, 32 Xinxing East Road, huangcaolang community, Dal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SHENGWOGAO IMPELLER MACHINERY DESIG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