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90586U - 一种制药蒸煮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药蒸煮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90586U
CN213490586U CN202021825903.0U CN202021825903U CN213490586U CN 213490586 U CN213490586 U CN 213490586U CN 202021825903 U CN202021825903 U CN 202021825903U CN 213490586 U CN213490586 U CN 2134905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chamber
water
boiling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2590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旷清良
魏茂陈
成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yang Xin Ti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anghai Shuofa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yang Xin Ti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anghai Shuofa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yang Xin Ti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anghai Shuofa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yang Xin Ti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2590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905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905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905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药蒸煮设备,所述制药蒸煮设备包括设备主体、盖体、机架和设备控制箱,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外壁和内壁,两者之间为主体隔热保温层,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加热室、煮水室和蒸药室或划分为加热室和煮药室,蒸药时煮水室和蒸药室采用隔水网分隔,煮药时不设隔水网;所述加热室连接有蒸汽管和疏水管,所述煮水室或煮药室连接有进水管和排液管。本实用新型在蒸药和煮药阶段将制药蒸煮设备内部划分为不同的结构,方便蒸煮分别生产,实现隔水蒸药时能回收拌回蒸液,煮药时能煮至药液吸尽或达到规定程度,避免药物有效成分的流失,满足传统中药炮炙的要求;所述设备操作简单,人力投入少,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制药蒸煮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药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制药蒸煮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继承传统制药工艺的蒸煮设备。
背景技术
中药饮片是现代药品之一,是通过独特的传统制药技术制造得到的药品,按照中医药理论,并根据中药材自身性质进行净制、切制或炮炙等处理后才能直接用于中医临床。中药炮炙是传统制药技术中最为关键的技术,炮炙中的“蒸法”或“煮法”均是传统中药炮炙方法,对中药炮炙设备要求必须符合传统炮炙工艺条件:蒸药时能回收拌回蒸液,煮药时能煮至药液吸尽。
目前,中药炮炙过程中经常使用到的设备为蒸煮锅,尤其是中药的蒸或煮,必须满足炮炙工艺的要求,然而现有的蒸煮设备并不具备蒸液回收与煮至液汁吸尽的功能,导致全国蒸炙或煮炙的中药饮片质量严重下降。CN 206026702U 公开了一种蒸药锅,包括架体和锅体,锅体通过转轴架设于架体上,一转轴连接有旋转装置,锅体顶面盖设有锅盖,所述锅体上设有导油夹层,导油夹层内设有导热油,锅体底部设有加热导热油的加热装置,所述锅体内壁设有由锅体上部延伸至下部的耐热管,耐热管上设有贯穿管壁的温度传感器,一转轴中心设有走线孔,走线孔通过管道贯穿锅体侧壁与耐热管连通,架体上设有控制器,温度传感器连接有连接线,连接线经耐热管、管道和走线孔与控制器连接;该蒸药锅主要是通过耐热管及传感器的设置,来精确控制锅体内温度,对锅体内部的蒸煮部件的划分并未提及,无法实现同一锅体内蒸药和煮药的功能。
CN 203802817U公开了一种药材高压蒸煮锅,包括:锅体、锅盖和放气孔,锅体包括内胆、外壳,内胆内设置放置药材的隔板,内胆内还设置蒸汽管;内胆与外壳之间形成夹层气道,其内充盈蒸汽;内胆的内部为中心气道,蒸汽管设置于隔板的下方,蒸汽管为米字型、环形或井字型结构;该蒸煮锅通过中心气道和夹层气道的设置,控制蒸药过程,但该装置并未明确煮药结构部件及其与蒸药部件的配合,也并未达到回收蒸液和煮至药液吸尽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制药蒸煮设备结构的改进,尤其是其内部蒸药、煮药部件的设置,还需要以能够实现蒸液回收和煮至药液吸尽的功能为主,以提高药物的质量,更好的继承与发展传统制药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药蒸煮设备,通过对制药蒸煮设备内部结构的划分,增加底部加热室的设计,再结合上部的煮水室和蒸药室或两者合并得到的煮药室,便于精确控制蒸药或煮药的温度与液量,实现隔水蒸药完成后能回收余液拌回蒸药中,煮药完成后能让药物将液汁吸尽,避免了药物有效成分流失,保证蒸煮药物的质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药蒸煮设备,所述制药蒸煮设备包括设备主体、盖体、机架和设备控制箱,所述设备主体、盖体和设备控制箱均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盖体位于设备主体的正上方,所述设备控制箱位于设备主体一侧;
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外壁和内壁,所述外壁和内壁之间为主体隔热保温层,所述设备主体在蒸药阶段和煮药阶段结构划分不同,其中,在蒸药阶段,所述设备主体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加热室、煮水室和蒸药室,在煮药阶段,所述设备主体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加热室和煮药室,所述加热室和煮水室或所述加热室和煮药室的分隔部件固定设置,将加热室和煮水室或加热室和煮药室完全分隔,在蒸药阶段所述煮水室和蒸药室采用隔水网分隔,在煮药阶段不设置隔水网,煮水室和蒸药室合并为煮药室;所述加热室连通蒸汽管,所述加热室的底部连接有疏水管,所述煮水室或煮药室的底部连接有进水管和排液管。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制药蒸煮设备在蒸药时内部结构划分为加热室、煮水室和蒸药室,通过中间隔水网将煮水室的水和蒸药室的药物有效分隔,煮水室的水通过加热室间接进行加热,所产生的蒸汽透过隔水网对药物进行蒸炙,蒸炙中所产生大部分蒸馏水被药物吸收至水分饱和后,蒸馏水会载着药物表面浸出的有效成分回流到煮水室继续被加热,所产生蒸汽继续蒸炙药物而循环,通过设备自动控制煮水室液量,在蒸药完成后,取出煮水室的余液拌回蒸炙药物中,在煮药时取出隔水网,内部结构划分为加热室、煮药室,在煮药室投入药物与工艺要求的液体量,按炮炙药物工艺要求直接煮至液体被吸尽或规定的程度,保证药物蒸煮的质量,满足传统中药炮炙工艺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制药蒸煮设备能实现蒸药时能“回收拌回蒸液”和煮药时能“煮至药液吸尽或品种规定程度”的功能,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一部煮炙品种项下“制远志‘煮至汤吸尽’、醋延胡索‘煮至醋吸尽’、莪术‘煮至透心’、黄芩‘沸水中煮10分钟’”等明确要求,及第四部炮制通则“蒸法”项中明确规定“拌回蒸液”。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设备主体内底部的加热室设置蒸汽管和疏水管,所述蒸汽管用于通入蒸汽使得蒸汽热能传递给煮水室或煮药室,蒸汽冷凝产生的蒸馏水从疏水管排放;所述煮水室或煮药室底部设置进水管和排液管,前者用于自动补充煮水室的水量,后者则用于收集药物蒸炙或煮炙好后收取煮水室或煮药室中剩余蒸液拌回蒸药中,有效保留药物蒸炙或煮炙时渗出的有效成分。
以下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可以更好地达到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和有益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设备主体整体呈圆柱形,所述设备主体的底部呈弧形向外凸出,所述设备主体的顶部开口。
所述设备主体的内壁高于外壁,所述内壁向上延伸形成设备主体开口的外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设备主体可选择两层耐压耐酸不锈钢材质形成圆柱形,中间形成的主体隔热保温层填充保温棉,以减少设备主体内热量散失与防止人员烫伤;所述内壁延伸形成的外沿可进一步用不锈方钢焊接成圆形平整凸出,大小与盖体底部凹槽嵌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设备主体的外壁中部两侧设有凸出外壁的加强板和支承导管,所述加强板紧贴外壁设置,所述支承导管内部中空。
所述支承导管还包括导管底座,所述导管底座与加强板平行设置并紧密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设备主体外壁中部两侧水平对称焊接标准不锈钢方形加强板凸出外壁表面,与两个中空的支承导管底座紧密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室和煮水室或加热室和煮药室的分隔部件的形状与设备主体底部的形状相同。
所述煮水室或煮药室还连接有液位传感器,将煮水室或煮药室的液位信息传送到加水控制器自动补充设定的煮水室或煮药室的水量。
所述煮水室或煮药室的底部与排液管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以防止在收取煮水室或煮药室中剩余蒸液与清洁设备排放污水时的残留药物堵塞排液管。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设备主体内底部设计增加一个夹层,即为加热室,加热室的底部即为设备主体内底部,加热室的顶部即加热室和煮水室或加热室和煮药室的分隔部件用耐压耐酸不锈钢材质焊接形成弧形凸出于设备主体内壁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水网非固定设置,可进行拆卸。
所述隔水网的四周水平设置,中间位置向上延伸留出蒸汽出口。
本实用新型中,加热室顶部设置独立隔水网将上方空间分隔成下层为煮水室与上层为蒸药室,取出隔水网后加热室顶部即为煮药室,所述隔水网中间焊接向上凸出形成锥形导气管,顶部设置导气孔,当取出隔水网,关闭水源开关时,可以直接用于煮药,可以直接加水或辅料混合液和药物一起进行煮药,煮至水或辅料混合液完全被药物吸尽或至药物工艺规定程度,有效的保留药物在煮炙时渗出的有效成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盖体整体呈弧形,所述盖体的大小与设备主体的顶部开口的大小相匹配。
所述盖体分两层,中间形成盖体隔热保温层。
所述盖体外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支架块。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盖体由两层耐压耐酸不锈钢材质焊接形成弧形,中间形成盖体隔热保温层,其中填充保温棉,盖体两侧水平对称焊接形成支架块与机架顶部开盖气缸连接,用于固定与平稳盖体的开启与下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盖体与设备主体的接合部位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的大小与设备主体开口的外沿大小相同。
所述定位凹槽内设有密封垫。
所述盖体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和蒸汽减压阀。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盖体顶部设置温度传感器和蒸汽减压阀穿过盖体与盖体内空间连通,蒸煮药物时,所述温度传感器可及时将设备主体内的温度信息传递至加热控制器自动用加热或停止加热来控制设备主体内的温度维持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所述蒸汽减压阀在设备主体内蒸汽压力超出减压阀设置的饱和压力时,会被蒸汽冲开压力阀阀门进行排压,平衡设备主体内的饱和压力;而盖体与设备主体的接合部位设计有定位凹槽,其大小与锅口嵌合,定位凹槽内有硅胶垫,在接合时起到有效的密封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架包括一个机架底座和两个侧立架,所述两个侧立架对称设置于机架底座的两端。
所述两个侧立架的中部均设置有轴承,所述设备主体外壁的支承导管穿过轴承,并与轴承连接。
所述支承导管穿过轴承后向外延伸的部分外表设有螺纹,采用螺帽将支承导管和轴承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机架整体用不锈方钢焊接成U形,两个侧立架固定在机架底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两个侧立架的顶部均设置有开盖气缸,所述开盖气缸与盖体上的支架块连接。
所述两个侧立架中的一个侧立架的外侧连接有控制箱支架,所述设备控制箱设置于控制箱支架上。
所述连接有控制箱支架一侧的支承导管与设备控制箱连接。
所述控制箱支架另一侧的支承导管连接有蒸汽管,所述蒸汽管穿过主体隔热保温层进入加热室。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承导管通过轴承水平对称向外延伸的末端设置固定螺帽,固定螺帽在锁紧状态下将设备主体两侧中空支承导管与机架上的轴承固定在一起,一侧支承导管平行通过轴承向外延伸部分内壁设计齿槽与变速器传动轴嵌合连接,一侧支承导管平行通过轴承向外延伸部分内壁设计锁紧螺栓锁紧蒸汽进气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设备控制箱内固定设置有电气连接板、电动机、变速器和操作面板,所述电气连接板连接电气元器件,所述电动机与变速器连接,所述变速器包括传动轴,通过传动轴与支承导管连接,所述操作面板固定于设备控制箱的正视面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设备控制箱中的电气连接板承接所有电气元器件的对接连接,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电源开关,来控制设备的所有电源,操作面板的显示屏上设置启动、停止、启盖、落盖、加水、加热、正转、反转等操作键,控制设备的运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制药蒸煮设备内部结构的划分,增加底部加热室的设计,再结合上部的煮水室和蒸药室或两者合并得到的煮药室,便于精确控制蒸药及煮药的温度与液量,实现隔水蒸药时,能够将蒸药中蒸汽经过药物所产生的蒸馏水回流到煮水室所产生的有效浸出物进行浓缩,在药物蒸炙完成后回收拌回蒸液,在煮药时,实现炮炙药物工艺要求直接煮至液体吸尽或规定程度,避免了蒸煮药物有效成分的流失,保证蒸煮药物的质量,满足传统中药炮炙的要求;
(2)本实用新型所述制药蒸煮设备中设备主体与盖体之间的结构设计,使得设备内的液量、温度和压力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保证蒸煮药物时火候的精准;
(3)本实用新型所述设备操作简单,人力投入少,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制药蒸煮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制药蒸煮设备的主视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制药蒸煮设备中机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制药蒸煮设备中设备控制箱断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盖体,2-设备主体,3-机架,4-设备控制箱,5-盖体隔热保温层,6-温度传感器,7-蒸汽减压阀、8-支架块,9-密封垫,10-外壁,11-内壁,12-主体隔热保温层,13-加热室,14-分隔部件,15-过滤网,16-隔水网,17-煮水室, 18-蒸药室,19-疏水管,20-排液管,21-进水管,22-液位传感器,23-支承导管, 24-轴承,25-螺帽,26-传动轴,27-锁紧螺栓,28-蒸汽进气管,29-蒸汽管,30- 开盖气缸,31-控制箱支架,32煮药室,33-电气连接板,34-电动机,35-变速器, 36-操作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典型但非限制性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药蒸煮设备,所述制药蒸煮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主视断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设备主体2、盖体1、机架3和设备控制箱4,所述设备主体2、盖体1和设备控制箱4均设置在机架3 上,所述盖体1位于设备主体2的正上方,所述设备控制箱4位于设备主体1 一侧;所述制药蒸煮设备可具体选择蒸煮锅;
所述设备主体2包括外壁10和内壁11,所述外壁10和内壁11之间为主体隔热保温层12,所述设备主体2在蒸药阶段和煮药阶段结构划分不同,其中,在蒸药阶段,所述设备主体2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加热室13、煮水室17和蒸药室18,在煮药阶段,所述设备主体2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加热室13和煮药室32,所述加热室13和煮水室17或所述加热室13和煮药室32的分隔部件14固定设置,将加热室13和煮水室17或加热室13和煮药室32完全分隔,在蒸药阶段所述煮水室17和蒸药室18采用隔水网16分隔,在煮药阶段不设置隔水网16,煮水室17和蒸药室18合并为煮药室32;所述加热室13连通蒸汽管29,所述加热室13的底部连接有疏水管19,所述煮水室17或煮药室32的底部连接有进水管21和排液管20。
所述设备主体2整体呈圆柱形,所述设备主体2的底部呈弧形向外凸出,所述设备主体2的顶部开口;
所述设备主体2的内壁11高于外壁10,所述内壁11向上延伸形成设备主体2开口的外沿。
所述设备主体2的外壁10中部两侧设有凸出外壁的加强板和支承导管23,所述加强板紧贴外壁10设置,所述支承导管23内部中空。
所述支承导管23还包括导管底座,所述导管底座与加强板平行设置并紧密连接。
所述加热室13和煮水室17或加热室13和煮药室32的分隔部件14的形状与设备主体2底部的形状相同。
所述煮水室17或煮药室32还连接有液位传感器22。
所述煮水室17或煮药室32的底部与排液管20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15。
所述隔水网16非固定设置,可进行拆卸。
所述隔水网16的四周水平设置,中间位置向上延伸留出蒸汽出口。
所述盖体1整体呈弧形,所述盖体1的大小与设备主体2的顶部开口的大小相匹配;所述盖体1分两层,中间形成盖体隔热保温层5;
所述盖体1外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支架块8。
所述盖体1与设备主体2的接合部位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的大小与设备主体2开口的外沿大小相同;所述定位凹槽内设有密封垫9。
所述盖体1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6和蒸汽减压阀7。
所述机架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一个机架底座和两个侧立架,所述两个侧立架对称设置于机架底座的两端。
所述两个侧立架的中部均设置有轴承24,所述设备主体外壁10的支承导管 23穿过轴承24,并与轴承24连接;所述支承导管23穿过轴承24后向外延伸的部分外表设有螺纹,采用螺帽25将支承导管23和轴承24固定。
所述两个侧立架的顶部均设置有开盖气缸30,所述开盖气缸30与盖体1上的支架块8连接。
所述两个侧立架中的一个侧立架的外侧连接有控制箱支架31,所述设备控制箱4设置于控制箱支架31上;所述连接有控制箱支架31一侧的支承导管23 与设备控制箱4连接;所述控制箱支架31另一侧的支承导管23连接有蒸汽管 29,所述蒸汽管29穿过主体隔热保温层12进入加热室13。
所述设备控制箱4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内部固定设置有电气连接板33、电动机34、变速器35和操作面板36,所述电气连接板33连接电气元器件,所述电动机34与变速器35连接,所述变速器35包括传动轴26,通过传动轴26与支承导管23连接,所述操作面板36固定于设备控制箱4的正视面上;所述操作面板36的显示屏上设置启动、停止、启盖、落盖、加水、加热、正转、反转等操作键。
具体来说,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制药蒸煮设备的结构及运行过程包括:
根据上述设备主体2的结构,在蒸药时,蒸汽通过蒸汽管29进入加热室13,蒸汽遇分隔部件14,即加热室壁时所产生的蒸馏水在蒸汽压力下经过疏水管19 连接的疏水阀进行排放,在蒸药时蒸汽热能经加热室壁向煮水室17中饮用水传递加热所产生的蒸汽透过隔水网16进入蒸药室18对药物进行蒸炙,蒸汽与药物接触所产生的蒸馏水被药物吸收,当药物吸收水分达到饱和时,蒸馏水一部分会载着药物表面浸出的有效成分回流煮水室17,与一部分伴随蒸汽生成的蒸馏水沿蒸药室壁载着药物表面浸出的有效成分流回到煮水室17被循环加热,当锅体内蒸汽压力超出盖体1顶部蒸汽减压阀7设定的饱和压力时,锅体内蒸汽压力会冲开蒸汽减压阀7阀门向外排放蒸汽,随着被药物吸收部分蒸馏水与蒸汽减压阀7排放部分蒸汽所流失的饮用水信息被液位传感器22传递到加水控制器,在控制器的处理下开启进水管21的进水阀自动补充煮水室17流失的水量,当药物接近蒸炙好时,在加水控制器上把水位设定到所需要的蒸液量水位进行加热浓缩,在药物出锅时,先手动从排液管20收取煮水室17内蒸液再倒出蒸炙药物,趁热将蒸液均匀的拌回药物之中,有效的防止了药物有效成分流失;当取出设备主体2内隔水网16时直接用于煮药,根据药物工艺要求可以直接加水或辅料混合液和药物到煮药室32一起进行煮炙,至水或辅料混合液完全被药物吸尽或达到药物工艺要求时取出,有效的保留药物成分与确保实现药物煮炙的工艺要求。
所述盖体1上设置的支架块8,与机架3上两个开盖气缸30活塞杆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开盖气缸30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3上,当蒸煮药物过程中需要打开盖体1时,按下显示屏上的启盖键开启高压气阀,两个开盖气缸30活塞杆在高压空气作用下同时向上伸出,将盖体1顶起与设备主体2分离,当需要盖上盖体1时,按下显示屏上的落盖键关闭高压空气阀,两个开盖气缸30活塞杆在盖体1的重力与活塞内弹簧的作用下回收,使盖体1回落与设备主体2接合;其中,当作业时温度达到设定的上限或下限温度时,温度传感器6将所检测数据传递到显示屏上的加热控制器,自动将设备主体2内温度控制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蒸汽减压阀7让设备主体2内蒸汽压力一直处于设定的饱和压力状态,起到增强蒸煮效果,当设备主体2内蒸汽压力超出蒸汽减压阀7设定的饱和压力时会自动冲开蒸汽减压阀7阀门进行排气调整蒸汽压力。
所述机架3与设备主体2的连接关系中,所述中空支承导管23穿过轴承24,在固定螺帽25锁紧支承导管23的状态下,将两侧支承导管23与机架3上轴承 24紧密的固定在一起,保证设备主体2在静止或旋转时的平稳,轴承24承受盖体1与设备主体2的全部重量通过轴承座与螺栓固定在机架3上;其中,一侧支承导管23平行向外延伸部分内壁设计齿槽与变速器35的传动轴26嵌合连接,当设备主体2需要倾斜或直立时,传动轴26带动支承导管23在轴承24支承下转动,同时另一侧的支承导管23在轴承24支承下与设备主体2跟着前述支承导管23一起转动;所述另一侧的支承导管23一端与主体隔热保温层12连通,一端平行向外延伸部分内表面设置锁紧螺栓27,锁定蒸汽进气管28与保温层蒸汽管29在支承导管23内嵌套连接,蒸汽管29穿过主体隔热保温层12进入加热室13,当设备主体2转动时,保温层蒸汽管29随支承导管23转动,蒸汽进气管28在嵌套连接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确保蒸汽进气管28的稳定。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所述制药蒸煮设备内部结构划分以及设备主体与盖体、机架间的结构设计,使得所述设备能够实现中药炮炙中回收拌回蒸液的要求,避免了药物有效成分的损失,保证蒸煮药物的质量;所述设备操作简单,人力投入少,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申请人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设备,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设备,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详细设备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设备结构的等效替换及辅助结构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制药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药蒸煮设备包括设备主体、盖体、机架和设备控制箱,所述设备主体、盖体和设备控制箱均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盖体位于设备主体的正上方,所述设备控制箱位于设备主体一侧;
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外壁和内壁,所述外壁和内壁之间为主体隔热保温层,所述设备主体在蒸药阶段和煮药阶段结构划分不同,其中,在蒸药阶段,所述设备主体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加热室、煮水室和蒸药室,在煮药阶段,所述设备主体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加热室和煮药室,所述加热室和煮水室或所述加热室和煮药室的分隔部件固定设置,将加热室和煮水室或加热室和煮药室完全分隔,在蒸药阶段所述煮水室和蒸药室采用隔水网分隔,在煮药阶段不设置隔水网,煮水室和蒸药室合并为煮药室;所述加热室连通蒸汽管,所述加热室的底部连接有疏水管,所述煮水室或煮药室的底部连接有进水管和排液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药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整体呈圆柱形,所述设备主体的底部呈弧形向外凸出,所述设备主体的顶部开口;
所述设备主体的内壁高于外壁,所述内壁向上延伸形成设备主体开口的外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药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的外壁中部两侧设有凸出外壁的加强板和支承导管,所述加强板紧贴外壁设置,所述支承导管内部中空;
所述支承导管还包括导管底座,所述导管底座与加强板平行设置并紧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药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室和煮水室或加热室和煮药室的分隔部件的形状与设备主体底部的形状相同;
所述煮水室或煮药室还连接有液位传感器;
所述煮水室或煮药室的底部与排液管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药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网非固定设置,可进行拆卸;
所述隔水网的四周水平设置,中间位置向上延伸留出蒸汽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药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整体呈弧形,所述盖体的大小与设备主体的顶部开口的大小相匹配;
所述盖体分两层,中间形成盖体隔热保温层;
所述盖体外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支架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药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与设备主体的接合部位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的大小与设备主体开口的外沿大小相同;
所述定位凹槽内设有密封垫;
所述盖体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和蒸汽减压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药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一个机架底座和两个侧立架,所述两个侧立架对称设置于机架底座的两端;
所述两个侧立架的中部均设置有轴承,所述设备主体外壁的支承导管穿过轴承,并与轴承连接;
所述支承导管穿过轴承后向外延伸的部分外表设有螺纹,采用螺帽将支承导管和轴承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药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立架的顶部均设置有开盖气缸,所述开盖气缸与盖体上的支架块连接;
所述两个侧立架中的一个侧立架的外侧连接有控制箱支架,所述设备控制箱设置于控制箱支架上;
所述控制箱支架一侧的支承导管与设备控制箱连接;
所述控制箱支架另一侧的支承导管连接有蒸汽管,所述蒸汽管穿过主体隔热保温层进入加热室。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药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控制箱内固定设置有电气连接板、电动机、变速器和操作面板,所述电气连接板连接电气元器件,所述电动机与变速器连接,所述变速器包括传动轴,通过传动轴与支承导管连接,所述操作面板固定于设备控制箱的正视面上。
CN202021825903.0U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制药蒸煮设备 Active CN2134905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25903.0U CN213490586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制药蒸煮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25903.0U CN213490586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制药蒸煮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90586U true CN213490586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42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25903.0U Active CN213490586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制药蒸煮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9058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9361A (zh) * 2021-04-27 2021-07-06 浙江厚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蒸汽夹层锅的中药煎药用蒸汽加热灶
CN114797161A (zh) * 2022-04-15 2022-07-29 江西佳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残渣抛弃的内循环式蘑菇型中药提取罐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9361A (zh) * 2021-04-27 2021-07-06 浙江厚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蒸汽夹层锅的中药煎药用蒸汽加热灶
CN114797161A (zh) * 2022-04-15 2022-07-29 江西佳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残渣抛弃的内循环式蘑菇型中药提取罐
CN114797161B (zh) * 2022-04-15 2024-04-12 江西佳诺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残渣抛弃的内循环式蘑菇型中药提取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90586U (zh) 一种制药蒸煮设备
CN107929064A (zh) 一种上下同时搅拌的煎药罐
CN206342698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可倾式中药蒸煮锅
CN207605395U (zh) 工业化中药快速连续提取罐
CN109105566A (zh) 一种减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207445219U (zh) 一种中药蒸煮锅
CN104042847A (zh)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降脂丸及其制备方法
KR101973909B1 (ko) 가정용 다기능 농축액 제조기
CN208942902U (zh) 一种新型中药煎煮装置
CN209361340U (zh) 煎药系统
CN205569810U (zh) 一种高效中药提取装置
CN213853196U (zh) 一种节能型中药提取用煎煮装置
CN107494766A (zh) 一种食用油调和剂的制备工艺
CN109771284A (zh) 一种节水型中药熬药装置
CN209060002U (zh) 一种新型口服液多功能提取罐
CN211705320U (zh) 一种药学用中药蒸煮搅拌装置
CN107929065A (zh) 一种具有除味装置的煎药罐
CN207210441U (zh) 一种恒温真空中药发酵提取系统设备
CN213589101U (zh) 一种药材蒸煮装置
CN206777212U (zh) 一种食品料理机
CN107875019A (zh) 圆形蒸煮锅及其内胆
CN211675403U (zh) 一种中药饮片熬煮器
CN212282188U (zh) 一种中药饮片蒸煮两用设备
CN220174426U (zh) 一种卤锅蒸汽供热机构
CN213157822U (zh) 一种中药饮片可倾式蒸煮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