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75195U - 一种行车行走架用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行车行走架用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75195U
CN213475195U CN202022203506.6U CN202022203506U CN213475195U CN 213475195 U CN213475195 U CN 213475195U CN 202022203506 U CN202022203506 U CN 202022203506U CN 213475195 U CN213475195 U CN 2134751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buffer cylinder
cylinder
piston
hydrau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035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月萍
罗敏
罗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yuan Chuangyuan Transport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yuan Chuangyuan Transport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yuan Chuangyuan Transport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yuan Chuangyuan Transport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035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751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751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751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车行走架用防护装置,涉及行车式起重机技术领域,其包括撞块以及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缓冲缸Ⅰ和缓冲缸Ⅱ,缓冲缸Ⅰ与行走导轨平行,缓冲缸Ⅱ与所述行走导轨垂直,其中缓冲缸Ⅰ和缓冲缸Ⅱ内的活塞移动距离之和,为行车架缓冲的泄力里程,活塞Ⅰ的移动方向与行走导轨平行,活塞Ⅱ的移动方向与行走导轨垂直,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泄力里程可设计的更长,缓冲性能更好;缓冲装置包括了液压缓冲以及机械弹性缓冲两方面,相对于现有技术单独的机械缓冲结构,可使行走架的缓冲阶段运行更平稳,减少冲击。

Description

一种行车行走架用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车式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行车行走架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行车为广泛应用于工厂车间的起重设备,其包括沿宽度方向横跨车间的主梁,主梁左右端设置有行走架,行走架的行走轮支撑于行走轨道上,行走轨道通过行车梁顶板支撑于车间承重墙。一般情况下,行车的吊重范围在数吨至几十吨不等,在沿行走轨道行走过程中,整体惯性极大,行走架一旦撞击到行走轨道两端的竖墙,则后果不堪设想,很容易造成墙壁倒塌。
目前,为了避免上述情况,一般采用了两点防护措施:一是设置行程开关,在行走架到达靠近端头的一定位置时,行程开关撞击断开滚轮驱动电机电源,同时制动装置对行走轮进行制动;二是在行走架端头设置缓冲块,避免因行程开关反应慢或失效而造成与竖墙直接硬性撞击。尽管目前采取的措施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对行走架起到防护作用,但是由于其缓冲块仅能在行驶方向进行缓冲,泄力里程太短,缓冲性能较差;此外其为单纯的机械缓冲结构,因此行走架的缓冲阶段运行平稳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行车行走架用防护装置,其能够缓解上述问题。
为了缓解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行车行走架用防护装置,包括撞块以及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安装于行走导轨端头的竖墙上,所述撞块安装于行走架端头并用于撞击所述缓冲装置的缓冲端;
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两圆筒状结构的缓冲缸,分别为缓冲缸Ⅰ和缓冲缸Ⅱ;
所述缓冲缸Ⅰ与所述行走导轨平行,其后端封闭,前端开口,其内部设置有连接有活塞杆并能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活塞Ⅰ,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缓冲缸Ⅰ的中轴线上,且其从所述缓冲缸Ⅰ的前端伸出,并设置有正对所述撞块的弹力板,该弹力板作为所述缓冲装置的缓冲端,所述缓冲缸Ⅰ近后端的侧部开设有连接了液压管Ⅰ的油口;
所述缓冲缸Ⅱ与所述行走导轨垂直,其一端开设有连接了液压管Ⅱ的油口,其内部向远离所述液压管Ⅱ的方向依次设置有活塞Ⅱ、弹簧和定位塞,其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定位塞位置调节螺栓,所述活塞Ⅱ和定位塞均能沿所述缓冲缸Ⅱ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弹簧在所述活塞Ⅱ和定位塞的挤压作用下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定位塞位置调节螺栓垂直顶接于所述定位塞的中心位;
所述液压管Ⅰ与所述液压管Ⅱ连接,所述缓冲缸Ⅰ内位于活塞Ⅰ后方的区域、所述液压管Ⅰ、所述液压管Ⅱ,以及所述缓冲缸Ⅱ内位于所述活塞Ⅱ和液压管Ⅱ之间的区域连通并作为液压储油区。
本方案中缓冲缸Ⅰ和缓冲缸Ⅱ内的活塞移动距离之和,为行车架缓冲的泄力里程,活塞Ⅰ的移动方向与行走导轨平行,活塞Ⅱ的移动方向与行走导轨垂直,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泄力里程可设计的更长,缓冲性能更好;缓冲装置包括了液压缓冲以及机械弹性缓冲两方面,相对于现有技术单独的机械缓冲结构,可使行走架的缓冲阶段运行更平稳,减少冲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撞块通过一L型安装板固定于所述行走架上,所述撞块与所述L型安装板焊接,所述L型安装板通过螺栓与所述行走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弹力板为折弯式钢板,其结构简单,不易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缸Ⅱ沿左右方向水平布置,并位于所述缓冲缸Ⅰ的右侧,其右端开口并通过螺栓连接有盖板,所述液压管Ⅱ连接于其左端,所述定位塞位置调节螺栓螺纹连接并贯穿于所述盖板。
本方案中为缓冲缸Ⅱ设置了盖板,便于安装、维护定位塞位置调节螺栓、活塞Ⅱ、弹簧以及定位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管Ⅰ与液压管Ⅱ通过泄压阀连接并导通。
若行车失控,其行车架通过撞块对缓冲装置撞击的过猛,缓冲装置可能不能对行车架完全起到防护作用,本方案中增加了泄压阀,在该情况下,液压油压力必然很大,当超过泄压阀阈值时,则可通过排出液压油的方式,进一步起到缓冲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缸Ⅰ设置有用于向液压储油区补注液压油的加油口,所述加油口设置有螺纹密封塞。
若液压油排出消耗一部分,则可能出现液压油不足的情况,此时可打开螺纹密封塞,从加油口向缓冲缸Ⅰ补充液压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泄压阀的下方设置有接油槽,避免直接向车间地面排出的液压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缸Ⅰ、接油槽以及缓冲缸Ⅱ均焊接于一基板上,所述基板与所述竖墙通过螺栓连接。
本方案设置了基板,以将缓冲装置进行模块化设计,便于对整体结构进行维护和按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缸Ⅰ的直径为所述缓冲缸Ⅱ的直径的1.5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塞Ⅰ在所述缓冲缸Ⅰ中的移动距离为20~40cm。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行车行走架用防护装置的应用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行车行走架用防护装置的应用俯视示意图,其中进行了局部剖视;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行走架,2-撞块,3-L型安装板,4-行走轮,5-行走导轨,6-行走梁顶板,7-竖墙,8-缓冲缸Ⅰ,9-活塞杆,10-弹力板,11-行车主梁,12-活塞Ⅰ,13-加油口,14-液压管Ⅰ,15-泄压阀,16-接油槽,17-液压管Ⅱ,18-活塞Ⅱ,19-弹簧,20-定位塞,21-缓冲缸Ⅱ,22-盖板,23-定位塞位置调节螺栓,24-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车行走架用防护装置,包括撞块2以及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安装于行走导轨5端头的竖墙7上,撞块2安装于行走架1端头并用于撞击缓冲装置的缓冲端;
缓冲装置包括两圆筒状结构的缓冲缸,分别为缓冲缸Ⅰ8和缓冲缸Ⅱ21;
缓冲缸Ⅰ8与行走导轨5平行,其后端封闭,前端开口,其内部设置有连接有活塞杆9并能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活塞Ⅰ12,活塞杆9位于缓冲缸Ⅰ8的中轴线上,且其从缓冲缸Ⅰ8的前端伸出,并设置有正对撞块2的弹力板10,该弹力板10作为缓冲装置的缓冲端,缓冲缸Ⅰ8近后端的侧部开设有连接了液压管Ⅰ14的油口;
缓冲缸Ⅱ21与行走导轨5垂直,其一端开设有连接了液压管Ⅱ17的油口,其内部向远离液压管Ⅱ17的方向依次设置有活塞Ⅱ18、弹簧19和定位塞20,其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定位塞位置调节螺栓23,活塞Ⅱ18和定位塞20均能沿缓冲缸Ⅱ21长度方向移动,弹簧19在活塞Ⅱ18和定位塞20的挤压作用下处于压缩状态,定位塞位置调节螺栓23垂直顶接于定位塞20的中心位;
液压管Ⅰ14与液压管Ⅱ17连接,缓冲缸Ⅰ8内位于活塞Ⅰ12后方的区域、液压管Ⅰ14、液压管Ⅱ17,以及缓冲缸Ⅱ21内位于活塞Ⅱ18和液压管Ⅱ17之间的区域连通并作为液压储油区。
行走架1是设置在行车主梁11的端头的,其通过行走架1的行走轮4支撑在行走导轨5上,行走导轨5通过行走梁顶板6支撑于车间承重墙上。行车通过行走架1的行走轮4沿着行走导轨5移动,当移动到行走导轨5靠近竖墙7的位置并不能及时刹停时,本防护装置便可对行走架1起到缓冲防护作用,其过程为:
行走架1上的撞块2撞击到弹力板10上,弹力板10自身对其起到机械弹性缓冲作用,该缓冲距离很小,一般设置为3cm即可;
在撞击到弹力板10后,通过活塞杆9推动活塞Ⅰ12在缓冲缸Ⅰ8中向后移动,缓冲缸Ⅰ8中的液压油经过液压管Ⅰ14、液压管Ⅱ17进入缓冲缸Ⅱ21,推动活塞Ⅱ18在缓冲缸Ⅱ21内克服弹簧19的弹力运动;
在上述过程中,行车架在平稳、连续的缓冲阻力下,逐渐停下,即完成了该情况下对行走架1的缓冲防护。
工作人员可根据行车吨位,对活塞Ⅱ18在缓冲缸Ⅱ21中的可移动距离进行调节,调节方法是:通过转动定位塞位置调节螺栓23,调节定位塞20在缓冲缸Ⅱ21内的位置,若定位塞位置调节螺栓23向缓冲缸Ⅱ21内的进给量越大,则弹簧19受到定位塞20的压力越大,继而活塞Ⅱ18受到的弹簧19的弹力越大,即活塞Ⅱ18在缓冲缸Ⅱ21中的可移动距离越小,反之活塞Ⅱ18在缓冲缸Ⅱ21中的可移动距离越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撞块2通过一L型安装板3固定于行走架1上,撞块2与L型安装板3焊接,L型安装板3通过螺栓与行走架1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弹力板10为折弯式钢板。
在本实施例中,折弯式钢板可通过螺栓与活塞杆9之间可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便于对其进行维护、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缓冲缸Ⅱ21沿左右方向水平布置,并位于缓冲缸Ⅰ8的右侧,其右端开口并通过螺栓连接有盖板22,液压管Ⅱ17连接于其左端,定位塞位置调节螺栓23螺纹连接并贯穿于盖板22。
当打开盖板22后,可更换弹性系数不同的弹簧19,以与不同吨位的行车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液压管Ⅰ14与液压管Ⅱ17通过泄压阀15连接并导通。
液压管Ⅰ14与液压管Ⅱ17均采用硬质管,便于通过法兰安装泄压阀15。
在本实施例中,缓冲缸Ⅰ8设置有用于向液压储油区补注液压油的加油口13,加油口13设置有螺纹密封塞。
在本实施例中,泄压阀15的下方设置有接油槽16,从泄压阀15泄出的液压油流至接油槽16中,不会污染车间地面。
在本实施例中,缓冲缸Ⅰ8、接油槽16以及缓冲缸Ⅱ21均焊接于一基板24上,基板24与竖墙7通过螺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以基板24为载体,实现了缓冲装置模块化,在地面就可完成该模块的组装,登高安装更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缓冲缸Ⅰ8的直径为缓冲缸Ⅱ21的直径的1.5倍。
在本实施例中,活塞Ⅰ12在缓冲缸Ⅰ8中的移动距离为20~40c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行车行走架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撞块(2)以及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安装于行走导轨(5)端头的竖墙(7)上,所述撞块(2)安装于行走架(1)端头并用于撞击所述缓冲装置的缓冲端;
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两圆筒状结构的缓冲缸,分别为缓冲缸Ⅰ(8)和缓冲缸Ⅱ(21);
所述缓冲缸Ⅰ(8)与所述行走导轨(5)平行,其后端封闭,前端开口,其内部设置有连接有活塞杆(9)并能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活塞Ⅰ(12),所述活塞杆(9)位于所述缓冲缸Ⅰ(8)的中轴线上,且其从所述缓冲缸Ⅰ(8)的前端伸出,并设置有正对所述撞块(2)的弹力板(10),该弹力板(10)作为所述缓冲装置的缓冲端,所述缓冲缸Ⅰ(8)近后端的侧部开设有连接了液压管Ⅰ(14)的油口;
所述缓冲缸Ⅱ(21)与所述行走导轨(5)垂直,其一端开设有连接了液压管Ⅱ(17)的油口,其内部向远离所述液压管Ⅱ(17)的方向依次设置有活塞Ⅱ(18)、弹簧(19)和定位塞(20),其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定位塞位置调节螺栓(23),所述活塞Ⅱ(18)和定位塞(20)均能沿所述缓冲缸Ⅱ(21)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弹簧(19)在所述活塞Ⅱ(18)和定位塞(20)的挤压作用下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定位塞位置调节螺栓(23)垂直顶接于所述定位塞(20)的中心位;
所述液压管Ⅰ(14)与所述液压管Ⅱ(17)连接,所述缓冲缸Ⅰ(8)内位于活塞Ⅰ(12)后方的区域、所述液压管Ⅰ(14)、所述液压管Ⅱ(17),以及所述缓冲缸Ⅱ(21)内位于所述活塞Ⅱ(18)和液压管Ⅱ(17)之间的区域连通并作为液压储油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行走架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块(2)通过一L型安装板(3)固定于所述行走架(1)上,所述撞块(2)与所述L型安装板(3)焊接,所述L型安装板(3)通过螺栓与所述行走架(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行走架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板(10)为折弯式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行走架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缸Ⅱ(21)沿左右方向水平布置,并位于所述缓冲缸Ⅰ(8)的右侧,其右端开口并通过螺栓连接有盖板(22),所述液压管Ⅱ(17)连接于其左端,所述定位塞位置调节螺栓(23)螺纹连接并贯穿于所述盖板(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行走架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管Ⅰ(14)与液压管Ⅱ(17)通过泄压阀(15)连接并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车行走架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缸Ⅰ(8)设置有用于向液压储油区补注液压油的加油口(13),所述加油口(13)设置有螺纹密封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车行走架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15)的下方设置有接油槽(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行车行走架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缸Ⅰ(8)、接油槽(16)以及缓冲缸Ⅱ(21)均焊接于一基板(24)上,所述基板(24)与所述竖墙(7)通过螺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行走架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缸Ⅰ(8)的直径为所述缓冲缸Ⅱ(21)的直径的1.5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行车行走架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Ⅰ(12)在所述缓冲缸Ⅰ(8)中的移动距离为20~40cm。
CN202022203506.6U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行车行走架用防护装置 Active CN2134751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3506.6U CN213475195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行车行走架用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3506.6U CN213475195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行车行走架用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75195U true CN213475195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65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03506.6U Active CN213475195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行车行走架用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751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0988A (zh) * 2021-11-16 2022-02-11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厂房桥机刹车挡的安装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0988A (zh) * 2021-11-16 2022-02-11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厂房桥机刹车挡的安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75195U (zh) 一种行车行走架用防护装置
CN203111334U (zh) 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202449002U (zh) 铁路货车轴箱悬挂摆动式转向架
CN203651810U (zh) 一种挡车器
CN102490751B (zh) 铁路货车轴箱悬挂摆动式转向架
CN208376774U (zh) 一种轨道车辆转向架构架及转向架
CN114261358B (zh) 一种车辆追尾缓冲结构及车辆
CN214164739U (zh) 一种轨道交通用受电弓
CN214775241U (zh) 一种电动拖车用的安全牵引车
CN210162041U (zh) 一种可调节气压式吸能结构
CN212289852U (zh)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跨坐式单轨车辆
CN204713093U (zh) 一种轨道车辆转向架构架
CN209921324U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轴桥总成
CN203047122U (zh) 一种平头汽车碰撞防护装置
CN209852429U (zh) 一种带自动调节功能的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
CN220163820U (zh) 一种高稳定性汽车防撞横梁结构
CN211844336U (zh) 一种汽车用后防撞梁
CN112406752A (zh) 工程车后置缓冲装置及防撞工程车
CN212243239U (zh) 一种多级缓冲的货车防撞安全系统
CN217078545U (zh) 一种用于城市道路与交通的隔离护栏
CN218431153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新能源汽车防撞梁
KR200444766Y1 (ko) 공압실린더를 이용한 철도차량용 판타그래프
CN205242361U (zh) 一种用于水利渡槽架设的专用运槽车
CN116572878B (zh) 一种基于全地形车的缓冲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8913585U (zh) 一种轨道车辆清洗机中的防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