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74990U - 一种接地线收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地线收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74990U
CN213474990U CN202021689454.1U CN202021689454U CN213474990U CN 213474990 U CN213474990 U CN 213474990U CN 202021689454 U CN202021689454 U CN 202021689454U CN 213474990 U CN213474990 U CN 213474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directional screw
screw rod
rack
clamping mechanism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8945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德坤
王腾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Fittings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Fittings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Fittings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Fittings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8945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74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74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749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接地线收线装置,涉及收线装置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机架;夹持机构,设在机架上,用于安装线轮;双向丝杠,其两端转动设置在机架上;丝母,与双向丝杠螺纹连接;导向杆,设在机架上,位于双向丝杠的一侧且与双向丝杠平行,所述丝母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导向杆上;第一转辊,设有两根,分别转动设置在丝母的一侧表面上,两根第一转辊均垂直于双向丝杠,两根第一转辊之间形成有供线材通过的间隙;以及动力部分,设在机架的一侧,用于驱动夹持机构和双向丝杠转动;其中,动力部分工作时,夹持机构带动线轮转动,同时丝母沿双向丝杠作直线往复运动。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线材缠绕的均匀度。

Description

一种接地线收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收线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接地线收线装置。
背景技术
接地线是与地表连接的一种安全回路线,接地线在生产制造时,在绞线机上将多根纤细的金属丝绞合成为一股,绞合成型后的线材缠绕在线轮上。
在进行收线时,通常将线轮设在绞线机的一侧,将线材的一端缠绕在线轮上,线轮主动转动时,线材自动缠绕在线轮上。
发明人发现,采用上述相关技术进行收线时,由于线材沿特定方向直线运动,在向线轮上缠绕时,线材容易在线轮的某一部位堆积,导致线材在线轮上分布不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收线过程中线材在线轮上分布的均匀度,本申请提供一种接地线收线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接地线收线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接地线收线装置,包括:
机架;
夹持机构,设在机架上,用于安装线轮;
双向丝杠,其两端转动设置在机架上;
丝母,与双向丝杠螺纹连接;
导向杆,设在机架上,位于双向丝杠的一侧且与双向丝杠平行,所述丝母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导向杆上;
第一转辊,设有两根,分别转动设置在丝母的一侧表面上,两根第一转辊均垂直于双向丝杠,两根第一转辊之间形成有供线材通过的间隙;以及
动力部分,设在机架的一侧,用于驱动夹持机构和双向丝杠转动;
其中,动力部分工作时,夹持机构带动线轮转动,同时丝母沿双向丝杠作直线往复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材绞合之前,首先将线轮安装在夹持机构上,绞线机绞合成型的线材的端部从两个第一转辊之间穿过,然后缠绕在线轮上,动力部分驱动夹持机构和双向丝杠旋转,夹持机构旋转时,线轮转动,将线材缠绕在线轮上;双向丝杠旋转时,丝母沿双向丝杠作直线往复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两个第一转辊控制线材移动,线材在两个第一转辊之间移动的同时还会在双向丝杠轴线方向移动,因此线材在丝母和线轮之间的运动形式为一种复合运动,即向线轮上缠绕的过程中沿线轮轴向摆动,进而线材能够沿线轮轴向均匀分布,避免线材在某一位置堆积,提高了收线过程中线材在线轮上分布的均匀度,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优选的,所述丝母上还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辊,所述第二转辊平行于双向丝杠,且位于第一转辊和夹持机构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材从两个第一转辊之间穿过后搭在第二转辊上,贴着第二转辊的表面滑动,能够避免线材与丝母的边缘摩擦,进而对线材进行了有效保护。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转轴,转动设置在机架上,平行于双向丝杠;
第一锥形部,固定在转轴的端部;
第一丝杠,螺纹连接在机架上,与转轴同轴设置;以及
第二锥形部,转动设置在第一丝杠的端部;
其中,所述第一锥形部和第二锥形部的尖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锥形部和第二锥形部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线轮的空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线轮时,将线轮抬起,与地面脱离,使第一锥形部的尖端伸进线轮其中一侧端面的中心孔内,然后转动第一丝杠,第二锥形部沿其轴线方向进给,伸进线轮另一侧端面的中心孔内,直到第一锥形部和第二锥形部的侧表面抵紧在线轮中心孔孔壁的边缘处,将线轮夹紧固定。动力部分驱动转轴转动时,带动线轮绕其轴线转动。收线完成后,反向转动第一丝杠,将线轮从夹持机构上拆下即可。
优选的,所述动力部分包括:
电机;
第一主动链轮,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
第一从动链轮,与双向丝杠的一端相连;
第一链条,盘绕在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一从动链轮之间;
第二主动链轮,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
第二从动链轮,与转轴相连;以及
第二链条,盘绕在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转动时,第一主动链轮通过第一链条带动第一从动链轮转动,进而带动双向丝杠旋转;第二主动链轮通过第二链条带动第二从动链轮转动,进而带动转轴旋转。通过一个动力件实现了双向丝杠和转轴的同时转动,节约了成本。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还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位于双向丝杠和夹持机构之间,且所述连杆平行于双向丝杠;
所述连杆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两个限位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材从两个第一转辊之间穿过后在两个限位环之间移动,限位环能够对线材的移动轨迹进行进一步的限制,避免线材向线轮上缠绕的过程中与线轮两端的挡边摩擦,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线材进行了有效保护。
优选的,所述连杆上设有螺纹,所述限位环分别与连杆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不同线轮的实际尺寸有所不同,限位环与连杆螺纹连接,方便调节两个限位环之间的间距,与线轮尺寸相匹配。
优选的,还包括底座,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主轴,所述双向丝杠和夹持机构分别位于主轴的两侧,所述主轴与底座转动连接;
所述底座的一端铰接有套管,所述机架上铰接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螺纹连接在套管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线轮时,转动第二丝杠使转轴与地面之间的距离缩小,直到转轴与线轮的中心孔对应,然后安装线轮,无需将线轮抬起,安装完成后反向转动第二丝杠使机架绕主轴转动,将线轮抬起,线轮与地面分离;同理,拆卸线轮时通过转动第二丝杠的方式使线轮下降。线轮在安装拆卸时更为省力和便捷。
优选的,所述第二丝杠远离套管的端部设有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第二丝杠更为省力和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给出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主轴;12、第二丝杠;13、手轮;2、夹持机构;21、转轴;22、第一锥形部;23、第一丝杠;24、第二锥形部;31、双向丝杠;32、丝母;33、导向杆;34、第一转辊;35、第二转辊;4、动力部分;41、电机;42、第一主动链轮;43、第一从动链轮;44、第一链条;45、第二主动链轮;46、第二从动链轮;47、第二链条;51、连杆;52、限位环;61、底座;62、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3,首先对线轮进行简单介绍,其包括用于缠绕线材的圆筒部和设在圆筒部两端的挡边,其中,沿圆筒部的中心轴线开设有中心孔,方便对整个线轮进行夹持。
参照图1和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接地线收线装置,包括机架1、双向丝杠31、丝母32、导向杆33、第一转辊34、夹持机构2以及动力部分4。
双向丝杠31的两端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且位于机架1的一端;丝母32具体为一种方形块,丝母32螺纹连接在双向丝杠31上;导向杆33的两端与机架1固定连接,导向杆33位于双向丝杠31的一侧,导向杆33平行于双向丝杠31,丝母32的一端与导向杆33滑动连接。需具体说明的是,双向丝杠31上设有两段旋向不同的螺纹,即一段右旋螺纹,一段左旋螺纹,两端螺纹均沿双向丝杠31的整个轴线方向排布,交叠在一起,双向丝杠31转动时,丝母32沿双向丝杠31轴线方向作往复直线运动。
第一转辊34设置有两根,两根第一转辊34分别转动连接在丝母32的上表面,且两根第一转辊34垂直于双向丝杠31,两根第一转辊34之间形成有供线材穿过的间隙。
夹持机构2设置在机架1与双向丝杠31相对的一端,用于将线轮安装在机架1上。动力部分4设置在机架1的一侧,分别与双向丝杠31和夹持机构2相连,驱动夹持机构2和双向丝杠31转动。
线材绞合之前,首先将线轮安装在夹持机构2上,绞线机绞合成型的线材的端部从两个第一转辊34之间穿过,然后缠绕在线轮上,动力部分4驱动夹持机构2和双向丝杠31旋转,夹持机构2旋转时,线轮转动,将线材缠绕在线轮上;双向丝杠31旋转时,丝母32沿双向丝杠31作直线往复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两个第一转辊34控制线材移动,线材在两个第一转辊34之间移动的同时还会在双向丝杠31轴线方向移动,因此线材在丝母32和线轮之间的运动形式为一种复合运动,即向线轮上缠绕的过程中沿线轮轴向摆动,进而线材能够沿线轮轴向均匀分布,避免线材在某一位置堆积,提高了收线过程中线材在线轮上分布的均匀度,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进一步的,丝母32的上表面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辊35,第二转辊35设置在第一转辊34和夹持机构2之间,且位于丝母32的边缘处,第二转辊35平行于双向丝杠31。线材从两个第一转辊34之间穿过后搭在第二转辊35上,贴着第二转辊35的表面滑动,能够避免线材与丝母32的边缘摩擦,进而对线材进行了有效保护。
参照图1,夹持机构包括转轴21、第一锥形部22、第一丝杠23以及第二锥形部24。转轴21与机架1转动连接,且转轴21平行于双向丝杠31,动力部分4与转轴21相连,能够驱动转轴21转动,第一锥形部22固定连接在转轴21的端部;第一丝杠23与机架1螺纹连接,第一丝杠23的轴线与转轴21的轴线重合,第二锥形部24转动连接在第一丝杠23的端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锥形部22和第二锥形部24的尖端相对设置,第一锥形部22和第二锥形部24之间形成有间隙,转动第一丝杠23时,第二锥形部24与第一锥形部22之间的间距得到调节。
安装线轮时,将线轮抬起,与地面脱离,使第一锥形部22的尖端伸进线轮其中一侧端面的中心孔内,然后转动第一丝杠23,第二锥形部24沿其轴线方向进给,伸进线轮另一侧端面的中心孔内,直到第一锥形部22和第二锥形部24的侧表面抵紧在线轮中心孔孔壁的边缘处,将线轮夹紧固定。动力部分4驱动转轴21转动时,带动线轮绕其轴线转动。收线完成后,反向转动第一丝杠23,将线轮从夹持机构2上拆下即可。
参照图1和图2,动力部分4包括电机41、第一主动链轮42、第一从动链轮43、第一链条44、第二主动链轮45、第二从动链轮46、以及第二链条47,其中第一主动链轮42和第二主动链轮45均与电机41的输出轴相连,第一从动链轮43与双向丝杠31相连,第二从动链轮46与转轴21相连,第一链条44盘绕在第一主动链轮42和第一从动链轮43之间,第二链条47盘绕在第二主动链轮45和第二从动链轮46之间。电机41转动时,第一主动链轮42通过第一链条44带动第一从动链轮43转动,进而带动双向丝杠31旋转;第二主动链轮45通过第二链条47带动第二从动链轮46转动,进而带动转轴21旋转。通过一个动力件实现了双向丝杠31和转轴21的同时转动,节约了成本。
参照图2,机架1的底部还设置有底座61,机架1底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主轴11,主轴11位于双向丝杠31和转轴21之间,主轴11与机架1转动连接。底座61远离转轴21的一端铰接有套管62,套管62远离其铰接轴的一端为开口,且在套管62的内壁上设有螺纹,机架1上铰接有第二丝杠12,第二丝杠12伸进套管62内与套管62螺纹连接。转动第二丝杠12时,能够带动机架1绕主轴11转动。
在安装线轮时,转动第二丝杠12使转轴21与地面之间的距离缩小,直到转轴21与线轮的中心孔对应,然后安装线轮,无需将线轮抬起,安装完成后反向转动第二丝杠12使机架1绕主轴11转动,将线轮抬起,线轮与地面分离;同理,拆卸线轮时通过转动第二丝杠12的方式使线轮下降。线轮在安装拆卸时更为省力和便捷。
为了方便转动第二丝杠12,在第二丝杠12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手轮13。
参照图1,机架1上还固定连接有连杆51,连杆51平行于双向丝杠31,连杆51位于丝母32和夹持机构2之间,连杆51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两个限位环52,具体的,两个限位环52之间的距离等于线轮轴线方向的长度,线材从两个第一转辊34之间穿过后在两个限位环52之间移动,限位环52能够对线材的移动轨迹进行进一步的限制,避免线材向线轮上缠绕的过程中与线轮两端的挡边摩擦,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线材进行了有效保护。
进一步的,在连杆51的杆壁上设有螺纹,限位环52的内壁上设有与连杆51配合的内螺纹,限位环52螺纹连接在连杆51上。
由于不同线轮的实际尺寸有所不同,限位环52与连杆51螺纹连接,方便调节两个限位环52之间的间距,与线轮尺寸相匹配。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接地线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
夹持机构(2),设在机架(1)上,用于安装线轮;
双向丝杠(31),其两端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
丝母(32),与双向丝杠(31)螺纹连接;
导向杆(33),设在机架(1)上,位于双向丝杠(31)的一侧且与双向丝杠(31)平行,所述丝母(32)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导向杆(33)上;
第一转辊(34),设有两根,分别转动设置在丝母(32)的一侧表面上,两根第一转辊(34)均垂直于双向丝杠(31),两根第一转辊(34)之间形成有供线材通过的间隙;以及
动力部分(4),设在机架(1)的一侧,用于驱动夹持机构(2)和双向丝杠(31)转动;
其中,动力部分(4)工作时,夹持机构(2)带动线轮转动,同时丝母(32)沿双向丝杠(31)作直线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地线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母(32)上还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辊(35),所述第二转辊(35)平行于双向丝杠(31),且位于第一转辊(34)和夹持机构(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地线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
转轴(21),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平行于双向丝杠(31);
第一锥形部(22),固定在转轴(21)的端部;
第一丝杠(23),螺纹连接在机架(1)上,与转轴(21)同轴设置;以及
第二锥形部(24),转动设置在第一丝杠(23)的端部;
其中,所述第一锥形部(22)和第二锥形部(24)的尖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锥形部(22)和第二锥形部(24)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线轮的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接地线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分(4)包括:
电机(41);
第一主动链轮(42),与电机(41)的输出轴相连;
第一从动链轮(43),与双向丝杠(31)的一端相连;
第一链条(44),盘绕在第一主动链轮(42)和第一从动链轮(43)之间;
第二主动链轮(45),与电机(41)的输出轴相连;
第二从动链轮(46),与转轴(21)相连;以及
第二链条(47),盘绕在第二主动链轮(45)和第二从动链轮(46)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接地线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还固定连接有连杆(51),所述连杆(51)位于双向丝杠(31)和夹持机构(2)之间,且所述连杆(51)平行于双向丝杠(31);
所述连杆(51)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两个限位环(5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接地线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1)上设有螺纹,所述限位环(52)分别与连杆(51)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地线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61),所述机架(1)的底部设置有主轴(11),所述双向丝杠(31)和夹持机构(2)分别位于主轴(11)的两侧,所述主轴(11)与底座(61)转动连接;
所述底座(61)的一端铰接有套管(62),所述机架(1)上铰接有第二丝杠(12),所述第二丝杠(12)螺纹连接在套管(6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接地线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丝杠(12)远离套管(62)的端部设有手轮(13)。
CN202021689454.1U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接地线收线装置 Active CN213474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9454.1U CN213474990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接地线收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9454.1U CN213474990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接地线收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74990U true CN213474990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60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89454.1U Active CN213474990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接地线收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749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77817A (zh) * 2024-03-12 2024-04-12 四川金力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扁平型电缆线芯排布成型设备及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77817A (zh) * 2024-03-12 2024-04-12 四川金力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扁平型电缆线芯排布成型设备及其方法
CN117877817B (zh) * 2024-03-12 2024-05-24 四川金力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扁平型电缆线芯排布成型设备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26382B (zh) 具有延时自动换向的大推力电缆排线设备及排线方法
CN211056391U (zh) 一种电缆收卷机
CN213059662U (zh) 一种可均匀缠绕的线材镀锡加工用自动盘绕设备
CN106429656B (zh) 一种用于带状物料的精确缠绕装置
CN211254772U (zh) 机械式线材绕线机
CN110054025B (zh) 一种金属线收卷装置
CN206711676U (zh) 一种束丝机的收线装置
CN213474990U (zh) 一种接地线收线装置
CN210012430U (zh) 一种无骨架线圈的绕线装置
CN112509751B (zh) 一种用于超低温绝缘超导电磁线生产的绕包装置
CN202524254U (zh) 绕线设备
CN220127232U (zh) 一种拉丝机的收卷装置
CN117228428A (zh) 一种电缆绕线系统
CN205374838U (zh) 双头同心退纱机
CN216613535U (zh) 一种电缆镀锌钢绞线原料线圈的分卷装置
CN212863538U (zh) 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卷线设备
CN213011224U (zh) 一种电缆生产用移动储线架
CN213877686U (zh) 一种用于超低温绝缘超导电磁线生产的绕包装置
CN112614626B (zh) 一种漆包线生产加工用绕线装置
CN211848613U (zh) 一种钢绞线成绳装置
CN208772160U (zh) 水箱式拉丝机
CN209849780U (zh) 一种矩形截面弹簧制造装置
CN201827328U (zh) 一种储带齿轮以及封闭线圈绝缘带自动缠绕装置
CN210640065U (zh) 一种用于半切式高速钢带铠装机放带导轮机构
CN215207773U (zh) 一种炸篮用自动绕线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