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73317U - 立柱 - Google Patents

立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73317U
CN213473317U CN202022341088.7U CN202022341088U CN213473317U CN 213473317 U CN213473317 U CN 213473317U CN 202022341088 U CN202022341088 U CN 202022341088U CN 213473317 U CN213473317 U CN 213473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file
section bar
plate
section
block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410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建锋
张磊
刘珣
聂元鹏
王江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Juntong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Juntong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Juntong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Juntong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410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73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73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73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柱,包括第一、第二型材,两个型材均为平板且侧边相连,两个型材之间呈钝角,所述第一型材(1)从中部向两个型材夹角内侧弯折,弯折段与所述第二型材(2)垂直。本实用新型的立柱中的两个型材呈钝角相连,使得立柱本身具备降低风阻的功能。

Description

立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半挂车车厢的立柱。
背景技术
专利CN210555193U公开了一种厢体,该箱体为了减少风阻,将整个前侧板设计为曲面,然后与前立柱连接。可见,该专利能够初步实现降低风阻的目的,但若在原有车辆上改装需要更换整个前侧板,使得改装难度较大。并且,前侧板的弯曲幅度较大,因此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厢的容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风阻的立柱。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柱,包括第一、第二型材,两个型材均为平板且侧边相连,两个型材之间呈钝角,所述第一型材从中部向两个型材夹角内侧弯折,弯折段与所述第二型材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型材远离弯折段的侧边设有两个卡板,所述卡板向着弯折段所在一侧延伸,且末端向着相互远离的方向弯曲。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型材远离所述第一型材的弯折段的表面靠近其与所述第一型材连接的一侧设有阻挡板;
所述阻挡板垂直于所述第二型材,且远离所述第二型材的侧边向着所述第一型材延伸,延伸段面对第二型材的一侧为斜面;
所述第二型材靠近所述第一型材的侧边向着所述阻挡板所在一侧弯折,弯折部分与所述第二型材的夹角和两个型材夹角互补;
所述第二型材上还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中间具有矩形凹陷,凹口朝向所述阻挡板与所述第二型材的连接点,并且侧边与二者相连;
所述定位板位于所述阻挡板面对所述第一型材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两个所述卡板分别位于所述阻挡板与所述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第二型材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型材的中部和远离所述阻挡板的一侧分别设有连接钩和连接框;
所述连接钩和所述连接框均从所述第二型材设置阻挡板的表面垂直延伸,且末端向着相互远离的方向垂直延伸;
所述连接钩的边缘还向着所述第二型材的方向卷曲。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型材上还设有支承结构,所述支承结构具有横板和两个纵板;
两个所述纵板垂直且间隔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型材的弯折段上,所述横板与两个所述纵板垂直连接且侧边还与所述第一型材的本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顶升机构,具有驱动件和滑轨组件;
所述驱动件具有液压缸体、推杆和操纵杆,所述液压缸体固定在所述第二型材上;
所述推杆可在所述液压缸体中做往复直线运动,所述操纵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液压缸体上,且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转动平面;
所述滑轨组件具有导轨和滑块,所述导轨固定在所述第二型材上,所述滑块可在所述导轨上做往复直线运动,且一端与所述推杆连接;
所述滑块位于所述导轨与所述第二型材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连接座,可脱离地支承在立柱顶部,与所述滑块的另一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顶升机构位于所述连接钩与所述连接框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推杆的可移动范围在50cm以内,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的材质均为铝合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使前立柱本身具备降低风阻的功能,从而使得应用了本立柱的车辆即可具备降低风阻的功能,而无需更换前侧板,如此减少了改装难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将立柱中的两个型材呈钝角安装,这样,可降低车辆运行过程中的风阻,节省油耗,并且外观美观。并且,第一型材为从中部弯折的形式,可以保留原始车辆前侧面的平面结构,因此不会影响车辆容积。立柱的两个型材采用插接的形式,并在插接完成后,二者端部结构形成互扣,这样能够形成稳固的安装,且拆装较为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立柱集成有顶升机构和连接座,连接座可脱离地支承在立柱顶部,可与车厢顶边梁连接。从而使得利用了本立柱的车辆在装/卸货时可利用顶升机构将整个厢顶框架顶起升高,从而便于装卸货物并提高容积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柱的俯视图 (隐藏连接座和顶升机构);
图2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柱作为前立柱时的连接座和顶升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柱作为后立柱时的连接座和顶升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柱包括第一、第二两个型材。第一型材1 和第二型材2均为长条形平板,连接时第一型材1和第二型材2通过侧边相连。并且,两个型材连接后呈钝角,如此使得第一型材1形成了一个可以降低风阻的斜面。将本实用新型的立柱利用到车厢上后,即可具备降低风阻而节省燃料的功能。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型材1从中部向下(即向着两个型材夹角内侧)弯折,形成了左侧本体和右侧弯折段这两部分结构。并且,右侧弯折段与第二型材2垂直,这样可以使其弯折段能够与车厢平面形的前侧板自然地连接。因此,若在相应车辆上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立柱时,仅需替换前立柱即可,无需对前侧板进行改装,从而降低了改装难度,也不会影响车厢容积。
本实用新型的立柱中的两个型材采用插接的方式相连,这样既方便拆装,也能最大程度的减少立柱的组成部件数量。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型材1的左侧具有两个卡板3,这两个卡板3向着弯折段所在一侧(即下侧)延伸,本实施方式中,卡板3的延伸方向基本垂直于第一型材1的本体。并且,卡板3的末端还向着相互远离的方向弯曲。由此,两个卡板 3构成了能够与第二型材2相连的结构。相对应的,第二型材2上也设有相应结构与卡板3配合完成插接,分别为阻挡板4和定位板5。阻挡板4 为一个平板,其位于第二型材2的左侧表面(即远离第一型材1弯折段的表面)且垂直于第二型材2设置,当然设置位置靠近第二型材2在图2中位于上侧的侧边。第二型材2的该侧边即为与第一型材1连接的侧边。如图1所示,阻挡板4远离第二型材2的一边向上延伸,其延伸段右侧为斜面,如此使得该延伸段的厚度无需过大。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型材2的上侧边向左侧弯折。依照图1所示的立柱组装后的状态可知,在组装后,第二型材2的上侧弯折部分外表面与第一型材1的本体贴合。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型材2的上侧弯折部分与第二型材2的夹角和两个型材的夹角互补。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板5由一块长条形平板在中部凹陷而成,凹陷沿定位板5的长度方向,形状为矩形。在设置时,定位板5的凹口朝向阻挡板4与第二型材2的连接点,并通过侧边与二者相连。并且,定位板5整体位于阻挡板4的上侧。由此可见,定位板5分别与阻挡板4以及第二型材2的上侧弯折部分之间形成了容纳空间,可用于容纳第一型材1 上的两个卡板3。在安装时,使两个卡板3对准上述两个容纳空间,然后使两个型材沿各自的长度方向相向移动至插接完成。在此过程中,定位板 5也具有一定的导向功能。组装完成后,两个卡板3末端的弯曲段可以分别于阻挡板4末端的延伸段和第二型材2上侧边的弯折部分形成互扣,从而形成了牢固的装配。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型材1和第二型材2的材质均为铝合金,这样使得立柱整体的重量较轻,并且也方便制作。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立柱在组装时直接将两块铝合金型材(即两个型材)插接即可,因此方便拆装,并且所需的部件数量较少。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型材2的中部和下侧分别设有连接钩6和连接框 7。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连接钩6和连接框7均从第二型材2的左侧表面垂直向左延伸,且末端向着相互远离的方向垂直延伸。由此可知,连接框7实际上是由两块相互垂直的板组成。连接钩6在此基础上,其边缘还向着右侧向下卷曲,形成了一个反弯段,使其形状类似于钩状。连接钩6的作用主要为固定侧帘。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型材1上还具备支承结构8,图1所示的支承结构8由一个横板81和两个纵板82组成。其中,两个纵板82垂直且间隔的设置在第一型材1的右侧弯折段上。横板81分别与两块纵板82和第一型材1的左侧本体相连,设置时保证横板81与纵板82垂直。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柱还包括顶升机构,顶升机构的作用在于将车厢顶框架顶起,从而便于装卸货物,且可以使厢体容积利用率达到 100%,提高了运营效率。本实用新型中,将顶升机构整体设置在连接钩6 和连接框7之间,即图1中区域A的位置。具体的,顶升机构包括驱动件 10和滑轨组件11。本实施方式中,驱动件10具有液压缸体101、推杆和操纵杆103,推杆在图2所示状态位于液压缸体101内部,因此未示出。液压缸体101固定在第二型材2上,推杆可在液压缸体101中做直线往复运动,操纵杆103可转动地安装在液压缸体101上。本实用新型中,操纵杆103具备两个相互垂直转动平面,分别为垂直于第二型材2的平面以及垂直于操纵杆103轴向的平面,因此操纵杆103的操纵方式可分为扳动和转动。照此设置,通过沿垂直于第二型材2的方向往复地扳动操纵杆103,可以控制液压缸体101中的液压介质推动推杆逐渐向上运动;而通过沿垂直于其自身轴向的方向转动操纵杆103约90°,即可完成泄压,使推杆下落。由此构思可知,也可直接使用现有的液压顶升器作为驱动件10应用到本实用新型中。其中,推杆的可移动范围在50cm以内,即厢顶最多可被顶起50cm。滑轨组件11包括导轨111和滑块112,其中导轨111固定在第二型材2上,滑块112可在导轨111上做往复直线运动。本实施方式中,滑块112位于导轨111与第二型材2之间。在安装时,使驱动件10与滑轨组件11同轴布置,且共同轴线平行于立柱整体长度(或高度)方向。滑块 112的下端与推杆连接,这样推杆的移动可带动滑块112沿导轨111运动。
本实用新型中,还设置了连接座13,作用在于与车辆的上边梁连接。连接座13可脱离地支承在立柱顶部,而由上述关于立柱的描述可知,连接座13底部的结构应适应于立柱顶部结构。即,与两个型材、连接钩6、连接框7和支承结构8的截面相适应,这样才能保证其能够稳定的支承在立柱上。连接座13底部与滑块112的上端相连,这样在滑块112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连接座13以及与其相连的车顶框架移动,从而完成车顶的升起和回落。
综上所述,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立柱的车辆在装/卸货时,上下往复地扳动操纵杆103,使推杆逐渐向上移动,带动滑块112将厢顶顶起至50cm 左右。完成装/卸货后,将操纵杆103转动90°泄压,如此使得厢顶快速回落。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立柱也可作为车辆后立柱使用,当然,各部件的安装形式与前立柱类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立柱,包括第一、第二型材,两个型材均为平板且侧边相连,其特征在于,两个型材之间呈钝角,所述第一型材(1)从中部向两个型材夹角内侧弯折,弯折段与所述第二型材(2)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材(1)远离弯折段的侧边设有两个卡板(3),所述卡板(3)向着弯折段所在一侧延伸,且末端向着相互远离的方向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型材(2)远离所述第一型材(1)的弯折段的表面靠近其与所述第一型材(1)连接的一侧设有阻挡板(4);
所述阻挡板(4)垂直于所述第二型材(2),且远离所述第二型材(2)的侧边向着所述第一型材(1)延伸,延伸段面对第二型材(2)的一侧为斜面;
所述第二型材(2)靠近所述第一型材(1)的侧边向着所述阻挡板(4)所在一侧弯折,弯折部分与所述第二型材(2)的夹角和两个型材夹角互补;
所述第二型材(2)上还设有定位板(5),所述定位板(5)中间具有矩形凹陷,凹口朝向所述阻挡板(4)与所述第二型材(2)的连接点,并且侧边与二者相连;
所述定位板(5)位于所述阻挡板(4)面对所述第一型材(1)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板(3)分别位于所述阻挡板(4)与所述定位板(5)、所述定位板(5)与所述第二型材(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型材(2)的中部和远离所述阻挡板(4)的一侧分别设有连接钩(6)和连接框(7);
所述连接钩(6)和所述连接框(7)均从所述第二型材(2)设置阻挡板(4)的表面垂直延伸,且末端向着相互远离的方向垂直延伸;
所述连接钩(6)的边缘还向着所述第二型材(2)的方向卷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材(1)上还设有支承结构(8),所述支承结构(8)具有横板(81)和两个纵板(82);
两个所述纵板(82)垂直且间隔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型材(1)的弯折段上,所述横板(81)与两个所述纵板(82)垂直连接且侧边还与所述第一型材(1)的本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升机构,具有驱动件(10)和滑轨组件(11);
所述驱动件(10)具有液压缸体(101)、推杆和操纵杆(103),所述液压缸体(101)固定在所述第二型材(2)上;
所述推杆可在所述液压缸体(101)中做往复直线运动,所述操纵杆(10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液压缸体(101)上,且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转动平面;
所述滑轨组件(11)具有导轨(111)和滑块(112),所述导轨(111)固定在所述第二型材(2)上,所述滑块(112)可在所述导轨(111)上做往复直线运动,且一端与所述推杆连接;
所述滑块(112)位于所述导轨(111)与所述第二型材(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座(13),可脱离地支承在立柱顶部,与所述滑块(112)的另一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位于所述连接钩(6)与所述连接框(7)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可移动范围在50cm以内,所述第一型材(1)和所述第二型材(2)的材质均为铝合金。
CN202022341088.7U 2020-10-20 2020-10-20 立柱 Active CN213473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41088.7U CN213473317U (zh) 2020-10-20 2020-10-20 立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41088.7U CN213473317U (zh) 2020-10-20 2020-10-20 立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73317U true CN213473317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66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41088.7U Active CN213473317U (zh) 2020-10-20 2020-10-20 立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733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1525759A (ja) 航空機用牽引車
CN111346970A (zh) 一种金属板材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CN213473317U (zh) 立柱
CN210422087U (zh) 一种用于停车系统的定位结构
CN108557687B (zh) 安装有护栏的暗藏式液压升降机
US4486140A (en) Device for the parking of automobiles
CN107253462A (zh) 一种带有升降装置的房车
CN107215247B (zh) 一种房车升降装置的安装方法
CN113277448B (zh) 一种随车堆垛车
CN100396590C (zh) 车辆维修保养用升降机
CN109056723A (zh) 一种可移动式的冲孔打桩机
CN214499075U (zh) 一种隧道施工综合台车
CN210340193U (zh) 一种汽车提升机
CN2792868Y (zh) 车辆运输半挂车的上平台举升机构
CN110295775A (zh) 一种装配式家用双座立体车位
JPH01165883A (ja) 数台の自動車を停車させるための装置
CN219486976U (zh) 用于装订条的牵引机构
US5375814A (en) Direct lift jack with low profile
CN218021346U (zh) 一种侧翻车厢板开门装置
CN218522608U (zh) 用于人字梯的安全锁装置
CN217893083U (zh) 吊臂夹紧机构及车辆装配生产线
CN219823533U (zh) 一种升降式卸货平台
CN218616014U (zh) 壁挂式支架和壁挂式智慧黑板
CN213621849U (zh) 传送装置
CN219341027U (zh) 一种侧翻式卸车机的顶轮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