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73145U - 一种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73145U
CN213473145U CN202021242595.9U CN202021242595U CN213473145U CN 213473145 U CN213473145 U CN 213473145U CN 202021242595 U CN202021242595 U CN 202021242595U CN 213473145 U CN213473145 U CN 2134731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ishing
traction
trolley
assembly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425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向阳
罗旦
郭平
张东方
余高翔
杨全
赵宇晨
王�华
李雪辉
李从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CSR Time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CSR Time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CSR Time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4259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731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731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731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牵引装置用于将打磨车的牵引力传递至打磨小车。牵引装置包括:牵引座、牵引组件一、牵引组件二、牵引连接板及销轴。牵引座安装于打磨车的底部,牵引组件一与牵引组件二组成能实现垂向相对运动的移动副。牵引组件一的上端通过销轴安装于牵引座上,牵引组件二通过牵引连接板连接至打磨小车的车架。牵引组件一能以销轴为旋转轴沿钢轨的横向摆动,当牵引组件一摆动时,牵引组件二可沿牵引组件一上下运动。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打磨小车牵引杆为斜拉牵引杆,会对打磨小车起到减载作用,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打磨小车落轨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钢轨打磨车的作业执行机构—打磨小车的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
背景技术
列车运行过程中,由于钢轨长期处于恶劣的工作环境,动力作用、自然环境和钢轨本身质量等多重原因导致轨面条件不断恶化和轨头变形,产生波浪磨耗、肥边、剥落、轨面鱼鳞等缺陷,影响行车安全。钢轨打磨能够清除钢轨表面不平顺将轨头恢复到初始设计要求,从而实现有效改善轮轨关系,减缓钢轨表面缺陷发展、提高钢轨表面平滑度,延长钢轨使用寿命。打磨小车为钢轨打磨车的核心作业机构,通过牵引杆和提升油缸等部件安装在钢轨打磨车的车底,主要由牵引装置、走行装置、打磨单元、提升装置等部分组成。不作业时,打磨装置通过锁定装置悬挂锁定在打磨车底部。作业时,打磨装置通过提升装置下放至钢轨,随打磨车沿轨道走行。牵引装置是连接打磨车与打磨装置的主要部件,它将打磨车的牵引力传递至打磨装置。
在现有技术中,主要有以下技术方案与本发明申请相关:
现有技术1为2014年12月16日申请,2015年05月13日公告,公告号为CN204325831U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钢轨打磨车,包括车架体,车架体上设有打磨单元,打磨单元分为特殊打磨单元和普通打磨单元,并通过平移机构连接。平移机构设有间距液压缸、接触液压缸、张紧液压缸、归中液压缸。车架体的下部设有走行轮,车架体悬挂在打磨列车上,车架体与打磨列车之间设有升降液压缸。车架体与打磨列车之间设有锁紧装置。车架体与打磨列车之间设有牵引装置。可以修正复杂的地铁线路钢轨波浪状磨损、轮轨擦伤,纠正内外轨倾斜变形和修整轮轨接触面等缺陷,适用于地铁线路作业,对直线、曲线、道岔钢轨打磨。
现有技术2为2014年04月22日申请,2014年07月30日公告,公告号为CN203741663U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了一种钢轨打磨车,包括车架体,车架体上设有打磨单元,车架体的下部设有行走轮,车架体悬挂在打磨列车上,车架体与打磨列车之间设有升降液压缸。车架体与打磨列车之间设有锁紧装置。车架体与打磨列车之间设有牵引装置。可以修正轨道波浪状磨损、轮轨擦伤,纠正内外轨倾斜变形和修整轮轨接触面等缺陷,适用于大型养路作业,对直线、曲线钢轨打磨。
上述两项专利描述的打磨小车结构基本一致,采用此种结构的打磨小车主要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1)打磨小车的牵引杆为斜拉牵引杆,会对打磨小车起到减载作用,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打磨小车落轨;
(2)打磨小车的轮距固定,只能在标准轨上运行;
(3)打磨小车只能进行整体提升;
(4)打磨小车的打磨单元不具备横移功能;
(5)打磨小车为8磨头固定式设计,磨头数量不能改变;
(6)打磨小车结构笨重,打磨单元和打磨电机维护保养非常困难。
现有技术3为2019年03月08日申请,2019年05月14日公开,公开号为CN109750566A的中国发明申请。该申请公开了一种钢轨打磨小车,包括车架、打磨单元和脱轨保护装置,车架的上方两侧均安装有牵引杆,且车架的下方固定有走行轮,打磨单元设置于车架的内部,且车架的上方安装有集尘通道,脱轨保护装置固定于车架的左右两侧,且车架的内部两侧安装有提升装置,提升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偏转电缸,且偏转电缸的下方安装有导向杆,导向杆的外侧设置有导向座,且导向座的一侧固定有电缸。该钢轨打磨小车设置有便于平移的横移结构,导向座能够在电缸的驱动作用下在导向杆上的位移,从而能够实现打磨单元的横移,便于在打磨避开钢轨两旁障碍物,扩大作业范围。
采用上述结构的打磨小车主要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1)打磨小车的牵引杆为斜拉牵引杆,会对打磨小车起到减载作用,极端情况可能导致打磨小车落轨;
(2)打磨小车的轮距固定,只能在标准轨上运行;
(3)打磨小车只能进行整体提升。
现有技术4为2020年01月20日申请,2020年05月12日公开,公开号为CN111139698A的中国发明申请。该申请公开了一种地铁钢轨打磨车,包括:车体,以及通过提升机构挂载于车体下部的钢轨打磨小车,钢轨打磨小车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打磨小车。钢轨打磨小车还包括弹性牵引杆和刚性牵引杆,其中一个打磨小车通过弹性牵引杆与车体相连,另一个打磨小车通过刚性牵引杆与车体相连。通过弹性牵引杆和刚性牵引杆实现钢轨打磨小车的牵引。该申请能够解决现有地铁钢轨打磨车应用场合有限、运行稳定性差,以及打磨质量和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采用此种结构的打磨小车主要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1)打磨小车的牵引杆为斜拉牵引杆,会对打磨小车起到减载作用,极端情况可能导致打磨小车落轨;
(2)打磨小车的轮距固定,只能在标准轨上运行;
(3)打磨小车只能进行整体提升。
打磨装置悬挂于车体下方时,悬挂锁定装置承受打磨装置自重,此时牵引装置处于自由状态。打磨前,锁定解除并通过提升装置将打磨装置放置于钢轨上。由于打磨装置本身不具备走行动力,需要依靠牵引杆传递动力沿钢轨运动。因此牵引杆结构形式和安装方式对打磨装置走行作业及整车动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对于钢轨打磨装置,传统的牵引杆安装方式为斜拉式带角度牵引杆。打磨装置前后端分别为刚性牵引杆和弹性牵引杆,牵引杆两端采用球铰形式分别与大车底架和装置相连。其中一侧为刚性牵引杆,定长度无变形伸缩空间。另一侧为弹性牵引杆,内部安装有弹簧结构,受载时具有变形伸缩量。从斜拉式牵引杆的结构形式和安装方式分析,传统的斜拉式牵引杆具有下述不足:
(1)斜拉式牵引杆在钢轨纵向方向安装空间位置需求大,提高了打磨车的整车设计布局难度;
(2)斜拉式牵引杆由于带有角度,所以牵引运动时会对打磨装置形成垂直向上的分力,而这个分力会对打磨装置起到减载作用,从而可能影响打磨装置走行和打磨时的动力学特性;
(3)斜拉式牵引杆由于是采用一端刚性牵引杆,另一端为弹性牵引杆的结构方式,并且主要由刚性牵引杆提供牵引力,所以当钢轨打磨车前进方向不同时,牵引杆对打磨装置的牵引力形式也不一样,从而有可能导致打磨车正反方向打磨时,打磨作业效果的差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以解决现有打磨小车的牵引杆为斜拉牵引杆,会对打磨小车起到减载作用,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打磨小车落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了一种牵引装置的技术实现方案,牵引装置用于将打磨车的牵引力传递至打磨小车。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座、牵引组件一、牵引组件二、牵引连接板及销轴。所述牵引座安装于打磨车的底部,所述牵引组件一与牵引组件二组成能实现垂向相对运动的移动副。所述牵引组件一的上端通过销轴安装于牵引座上,所述牵引组件二通过牵引连接板连接至所述打磨小车的车架。所述牵引组件一能以销轴为旋转轴沿钢轨的横向摆动,当所述牵引组件一摆动时,所述牵引组件二可沿牵引组件一上下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牵引销轴,所述牵引销轴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牵引组件二的牵引销轴安装座上,另一端与牵引连接板连接。所述牵引连接板的一端连接至所述车架的中梁,所述牵引连接板能以牵引销轴为转轴相对于牵引销轴安装座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牵引销轴盖板,所述牵引销轴一端的轴头部分安装于牵引销轴安装座的卡槽内,并通过牵引销轴盖板进行固定,所述牵引销轴能沿轴向相对于所述牵引销轴安装座转动。
本发明还另外具体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牵引装置的打磨小车的技术实现方案,打磨小车安装于打磨车的下部,所述打磨小车包括:车架、防火防尘装置、打磨单元、提升装置、提升装置及如上所述的牵引装置。所述车架包括中梁,以及采用对称结构布置于所述中梁沿打磨小车作业方向的左右两侧,能独立升降的打磨单元安装框架。所述牵引装置采用竖直牵引结构,并对称地布置于沿打磨小车作业方向的前后两端,所述牵引装置安装于打磨车的底部,并与所述中梁连接。所述防火防尘装置安装于车架上,所述打磨单元安装于打磨单元安装框架上,并布置于所述防火防尘装置的内部。所述提升装置的一端连接至打磨车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车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还包括走行轮安装座、走行轮、轮距调节组件一、轮距调节组件二及轮距调节机构。两个轮距调节组件一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中梁沿打磨小车作业方向的前后两端,所述轮距调节组件一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轮距调节组件二。所述轮距调节机构的一端连接至中梁上的连接座,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轮距调节组件二,所述走行轮通过走行轮安装座安装于轮距调节组件二的下方。通过所述轮距调节机构的伸缩带动轮距调节组件二在所述轮距调节组件一上进行横移,并进一步带动与所述轮距调节组件二相连的走行轮横移,实现所述走行轮的轮距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还包括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一及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二,所述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一及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二组成能实现垂向相对运动的移动副。所述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一的上部连接至打磨单元安装框架沿打磨小车作业方向的端部,所述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二与位于同一端的轮距调节组件二固定连接。所述车架还包括打磨装置升降机构,两个打磨装置升降机构的一端分别连接至打磨单元安装框架沿打磨小车作业方向的前后两端,另一端连接至位于同一侧的轮距调节组件二。所述打磨单元安装框架沿打磨小车作业方向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成对的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一,所述打磨装置升降机构布置于两个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一之间。当所述打磨装置升降机构伸缩运动时,带动所述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一相对于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二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所述打磨单元安装框架相对于中梁的升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还包括导套连接部,两个导套连接部分别设置于打磨单元安装框架沿打磨小车作业方向的前后两端,并连接于位于同一端的两个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二之间。所述轮距调节组件一通过连接座与中梁固定连接,所述车架沿打磨小车作业方向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成对的轮距调节机构。所述轮距调节机构的一端连接至连接座,另一端与位于同一侧的轮距调节组件二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打磨单元安装框架包括第一打磨单元安装框架和第二打磨单元安装框架。所述第一打磨单元安装框架和第二打磨单元安装框架能相互独立地进行升降,使得当打磨小车在作业过程中遇到单侧障碍时能够单独提升相应的打磨单元安装框架。所述第一打磨单元安装框架和第二打磨单元安装框架上焊接有打磨单元安装座,打磨单元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打磨单元安装座上,通过调整打磨单元安装座的相对位置改变所述打磨单元的安装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防火防尘装置包括中部挡板、盖板、车门、集尘帘、端部挡板及防火帘。所述盖板设置于集尘帘沿打磨小车作业方向的左右两侧,并安装于所述打磨小车的车架上。所述集尘帘的一侧连接至打磨车的车体底部,相对的另一侧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车门设置于所述打磨小车沿作业方向的左右两侧,并通过铰链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中部挡板悬挂连接于车架的下方,所述端部挡板设置于打磨小车沿作业方向的前后两端,并安装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车门、端部挡板的下部均连接有防火帘。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打磨单元安装框架和/或第二打磨单元安装框架的相邻两个打磨单元之间还设置有靠轨装置。所述靠轨装置包括安装板、第一移动副、横移机构二、第二移动副、垂移机构、靠轨轮安装座、靠轨轮、第一弹性部件及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一移动副包括横移组件一和横移组件二,所述横移组件二能在横移机构二的带动下沿横移组件一运动。两块安装板彼此相对设置并固定于打磨小车的车架上,所述横移组件一连接于两块安装板之间。所述横移机构二的一端与安装板相连,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横移组件二。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一端与安装板相连,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横移组件二。所述第二移动副的一端与横移组件二相连,另一端向下延伸并连接至靠轨轮安装座,所述靠轨轮安装在靠轨轮安装座上。所述垂移机构的一端与横移组件二相连,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靠轨轮安装座,所述靠轨轮能在垂移机构的带动下执行提升和下压操作。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连接于安装板与横移组件二之间,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连接于横移组件二与靠轨轮安装座之间。当所述横移机构二的作用力卸载,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使得横移组件二受到指向所述靠轨轮靠轨方向的作用力,实现所述靠轨轮对钢轨侧面的靠压。
通过实施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牵引装置采用竖直安装式结构,且单台打磨小车前后端各布置一根,牵引座与牵引组件一通过销轴连接与牵引连接板的球铰结构能够有效释放牵引装置的转动自由度,避免了传统斜拉牵引杆对打磨小车的减载作用,有效避免了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打磨小车落轨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牵引装置采用竖直式牵引组件一结构,在钢轨纵向方向安装空间位置需求小,降低了打磨车的整车长度和打磨车的整体设计布局难度,能够更好地实现打磨小车整车结构尺寸的紧凑化设计;
(3)本实用新型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牵引装置采用竖直式牵引组件一结构,牵引运动时不会对打磨装置形成垂直向上的分力,从而在打磨装置走行和打磨时具有更好的动力学特性;
(4)本实用新型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牵引装置采用竖直式牵引组件一结构,并在打磨小车的前后端对称布置安装,当钢轨打磨车前进方向不同时,牵引装置对打磨装置的牵引力形式完全相同,从而当打磨车正反方向前进打磨时,打磨作业效果不会存在明显差异;
(5)本实用新型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打磨小车采用左右两侧独立对称的安装框架结构,并具有打磨装置升降机构,可以实现左右框架相对于打磨小车的独立升降,使两侧框架的打磨状态互不影响,作业过程中单边轨道磨头需要避障提升时,只需要提升对应边的框架,避免了作业过程中打磨小车整体频繁提升降落,影响打磨效率;
(6)本实用新型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打磨小车左右侧车架打磨单元的安装座间距采用可调式设计,通过调整打磨单元间的安装距离可以得到不同磨头数量的钢轨打磨车,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7)本实用新型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打磨小车车架采用独立对称式框架结构,打磨单元安装框架位于小车顶部,小车中部和下部空间均为敞开式结构,并采用模块化结构,当单侧框架或打磨单元出现问题时,能够有针对性地拆卸维护特定模块,能够更加便捷拆卸、安装及维修,显著降低了维护成本,为后续打磨小车和打磨单元的维护保养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8)本实用新型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打磨小车利用靠轨装置能够精确定位砂轮与钢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大幅提升打磨效果和效果;能够对铁路线路包括道岔在内的诸多区域进行打磨,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强;能够充分利用打磨小车的内部空间,而且操作过程简单,能够有效避免靠轨过程中靠轨轮轮缘面与钢轨侧面发生干涉;
(9)本实用新型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打磨小车防火防尘装置结构优化,侧部车门采用可活动连接方式,能够实现车门的大角度开合,当需要对打磨小车内部结构进行维修保养时,车门直接打开后侧面无其他挡板,从而可以直接对打磨小车的内部结构进行操作,使打磨小车的后续维修保养工作更加方便、快捷,显著地降低了维护成本;
(10)本实用新型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打磨小车中的打磨单元带有横移功能,能够满足正线和道岔等各种线路的打磨需求,并可实现打磨角度大范围覆盖的同时有效提升钢轨打磨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牵引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应用于打磨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打磨小车牵引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打磨小车牵引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打磨小车牵引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打磨小车牵引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正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打磨小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打磨小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打磨小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正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打磨小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打磨小车一种具体实施例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打磨小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打磨小车一种具体实施例去掉部分顶部盖板之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打磨小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内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打磨小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防火防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打磨小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防火防尘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打磨小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防火防尘装置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打磨小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防火防尘装置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打磨小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靠轨装置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打磨小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靠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打磨小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靠轨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打磨小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靠轨装置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中:1-第一打磨单元安装框架,2-左侧打磨单元,3-中梁,4-牵引座,5-牵引组件一,6-打磨小车提升机构,7-牵引组件二,8-走行轮安装座,9-走行轮,10-轮距调节组件一,11-轮距调节组件二,12-轮距调节机构,13-导套连接部,14-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一,15-打磨装置升降机构,16-防火防尘装置,17-右侧打磨单元,18-第二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9-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二,20-连接座,21-打磨单元安装座, 22-牵引连接板,23-上安装座,24-下安装座,26-限位套,27-横移机构一,30-钢轨, 100-打磨车,200-打磨小车,300-车架,400-防火防尘装置,401-纵梁,402-中部挡板,403-盖板,404-铰链,405-车门,406-侧部防火帘,407-集尘帘,408-车门缓冲机构,409-安装座,410-端部挡板,411-端部防火帘,412-拉手,500-锁定装置,600- 打磨单元,700-靠轨装置,701-安装板,702-横移组件一,703-横移组件二,704-横移机构二,705-第二移动副,706-垂移机构,707-靠轨轮安装座,708-靠轨轮,709- 第一弹性部件,710-第二弹性部件,711-防尘挡板,712-隔板,713-第一连接板,714-第二连接板,715-垂移组件一,716-垂移组件二,800-牵引装置,810-前牵引装置, 820-后牵引装置,801-销轴,802-牵引销轴,803-牵引销轴安装座,804-牵引销轴盖板,805-竖梁,900-提升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如附图1至附图22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的具体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一种牵引装置800的实施例,牵引装置800安装于打磨车100的下部,用于将打磨车100的牵引力传递至打磨小车200。如附图1所示,牵引装置800包括对称地布置于沿打磨小车200作业方向(如附图中L所示方向)前后两端的前牵引装置 810及后牵引装置820。牵引装置800进一步采用竖直牵引结构,并包括:牵引座4、牵引组件一5、牵引组件二7、牵引连接板22及销轴801。牵引座4安装于打磨车100的底部,牵引组件一5与牵引组件二7组成能实现垂向相对运动的移动副。牵引组件一5的上端通过销轴801安装于牵引座4上,牵引组件二7通过牵引连接板22连接至打磨小车200的车架 300。牵引组件一5能以销轴801为旋转轴沿钢轨30的横向摆动,当牵引组件一5摆动时,牵引组件二7可沿牵引组件一5上下运动。打磨车100的牵引力通过牵引座4、牵引组件一5、牵引组件二7及牵引连接板22传递至车架300,由此带动打磨小车200进行作业。在本实施例中,牵引组件一5、牵引组件二7采用导柱和导套的结构组合实现垂向相对运动的移动副功能,导套套设于导柱的外部。
如附图3所示,牵引装置800还包括牵引销轴802,牵引销轴802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牵引组件二7的牵引销轴安装座803上,另一端与牵引连接板22连接(牵引销轴802 的另一端直径可以大于牵引连接板22的孔径,或者牵引销轴802的另一端可以旋入螺母,以实现牵引销轴802与牵引连接板22之间可活动的连接)。牵引连接板22的一端连接至车架 300的中梁3,牵引连接板22能以牵引销轴802为转轴相对于牵引销轴安装座803转动。如附图2所示,牵引连接板22的一端进一步连接至中梁3的竖梁805。
如附图4所示,牵引装置800还包括牵引销轴盖板804,牵引销轴802一端的轴头部分安装于牵引销轴安装座803的卡槽内,并通过牵引销轴盖板804进行固定,牵引销轴 802能沿轴向相对于牵引销轴安装座803转动。
采用竖直安装式结构的牵引装置800主要包括牵引座4、牵引组件一5、牵引组件二7及牵引连接板22四部分。牵引座4固定于打磨车100的底部,并通过销轴801 与牵引组件一5连接,牵引连接板22的一端与牵引组件二7相连,另一端与打磨装置相连。打磨装置提升下降时,牵引组件二7相对于牵引组件一5上下移动,牵引座4 与牵引组件一5通过销轴801连接,以及牵引连接板22的球铰结构能够有效地释放牵引装置800的转动自由度。其中,牵引销轴802的轴头部分可以采用球形、半球形、圆柱形等结构形式。牵引组件一5与牵引组件二7的导套与导柱组合结构还可以采用导轨与滑块组合,以及齿轮与齿条组合等替代结构实现移动副功能。
实施例2
如附图7至附图11所示,一种打磨小车的实施例,安装于打磨车100的下部,打磨小车 200具体包括:车架300、防火防尘装置400、锁定装置500、打磨单元600、提升装置900 及如实施例1所述的牵引装置800。车架300包括中梁3,以及采用对称结构布置于中梁3沿打磨小车200作业方向(如附图7至附图11中L所示方向)的左右两侧,能独立升降的打磨单元安装框架。如附图13所示,打磨单元安装框架进一步包括第一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用于安装左侧打磨单元2)和第二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8(用于安装右侧打磨单元17)。牵引装置800进一步采用竖直牵引结构,并对称地布置于沿打磨小车200作业方向的前后两端,牵引装置800安装于打磨车100的底部连接,并与中梁3连接。防火防尘装置400安装于车架300上,打磨单元600安装于打磨单元安装框架上,并布置于防火防尘装置400的内部。提升装置900的一端连接至打磨车100的底部,另一端与车架300连接,打磨小车200能通过锁定装置500固定于打磨车100的底部。实施例2描述的打磨小车具有调整走行轮轮距、满足不同打磨单元数量需求,以及在打磨过程中及时避障等多种功能,能够满足含正线、道岔等在内多种线路的打磨需求。
如附图12所示,车架300还包括走行轮安装座8、走行轮9、轮距调节组件一10、轮距调节组件二11及轮距调节机构12。两个轮距调节组件一10分别固定连接至中梁3沿打磨小车200作业方向的前后两端,轮距调节组件一10沿长度方向(如附图12中W所示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轮距调节组件二11,轮距调节组件一10与轮距调节组件二11组成能实现横向相对运动的移动副。轮距调节机构12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至中梁3上的连接座20,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轮距调节组件二11上,走行轮9通过走行轮安装座8安装于轮距调节组件二11的下方。轮距调节组件一10的两端还安装有限位套26,用于对轮距调节组件二11 进行轴向限位。通过轮距调节机构12的伸缩带动轮距调节组件二11在轮距调节组件一10上进行横移,并进一步带动与轮距调节组件二11相连的走行轮9横移,实现走行轮9的轮距调节。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典型的具体实施例,轮距调节组件一10进一步采用导柱结构,轮距调节组件二11进一步采用导套结构,两个轮距调节组件二11分别套设于轮距调节组件一10 沿长度方向(即轴向)的两端外部。
车架300还包括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一14及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二19,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一14与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二19组成能实现垂向相对运动的移动副。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典型的具体实施例,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一14进一步采用导柱结构,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二19进一步采用导套结构,打磨装置升降导套套设于打磨装置升降导柱的外部。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一14的上部连接至打磨单元安装框架沿打磨小车200作业方向的端部,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二 19与位于同一端的轮距调节组件二11固定连接。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二19与轮距调节组件二11焊接在一起,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一14则与第一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第二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8连接,第一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和第二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8前后均安装了两个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一14,共四个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一14两两相对并平行设置。车架300还包括打磨装置升降机构15,两个打磨装置升降机构15的一端分别连接至打磨单元安装框架沿打磨小车200作业方向的前后两端,另一端连接至位于同一侧的轮距调节组件二 11。打磨单元安装框架沿打磨小车200作业方向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成对的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一14,打磨装置升降机构15布置于两个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一14之间。当打磨装置升降机构15伸缩运动时,带动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一14相对于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二19沿垂向(如附图12中H所示方向)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打磨单元安装框架相对于中梁3的升降运动。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典型的实施例,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一14具体采用升降导柱,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二19具体采用升降导套,升降导套套设于升降导柱的外部。当打磨装置升降机构15伸缩运动时,带动升降导柱相对于升降导套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打磨单元安装框架相对于中梁3的升降运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体采用四个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一14、双打磨装置升降机构15的设计使得第一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第二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8能够平稳运动,从而有效减少由于打磨装置升降机构15伸缩引起打磨单元600的振动。同时,现有技术中的打磨小车车架采用整体框架式结构,只能实现整体提升或下落,针对单边轨道磨头需要避障提升的情况,需要将打磨小车整体进行提升,从而大大影响了打磨作业效率。实施例 2描述的打磨小车,采用左右两侧独立对称框架结构,第一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第二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8能够相互独立地进行升降,使得钢轨打磨车在作业过程中遇到单侧障碍时能够单独提升对应的打磨单元安装框架及打磨单元600,实现了左右两侧打磨单元安装框架运动的独立性,避免了作业过程中打磨小车200频繁地整体升降,从而在避免提升打磨小车200的前提下实现了有效避障,由此提升了打磨作业的安全性,并提高了打磨作业效率。
车架300还包括导套连接部13,两个导套连接部13分别设置于打磨单元安装框架沿打磨小车200作业方向的前后两端,并连接于位于同一端的两个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二19之间。轮距调节组件一10通过连接座20与中梁3固定连接,车架300沿打磨小车200作业方向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成对的轮距调节机构12。轮距调节机构12的一端连接至连接座20,另一端与位于同一侧的轮距调节组件二11相连。通过轮距调节机构10的伸缩带动轮距调节组件二8在轮距调节组件一7上移动,并进一步带动与轮距调节组件二8相连的走行轮9移动,从而实现走行轮9的轮距调节。当完成走行轮9的轮距调节后,再通过螺栓紧固将轮距调节组件二8在轮距调节组件一7上的位置锁定。现有技术中的打磨小车轮距基本固定,所以只能在相应轨距的钢轨线路上运行工作。实施例2描述的打磨小车,车架300具有调整走行轮9的轮距、满足不同打磨单元600数量需求,以及在打磨过程中及时避障等多种功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钢轨打磨车,其走行轮变轮距功能能够适应满足不同线路轨距(标准轨、宽轨、窄轨)的打磨需求。
第一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和第二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8能相互独立地进行升降,使得当打磨小车200在作业过程中遇到单侧障碍时能够单独提升相应的打磨单元安装框架。第一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和第二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8上焊接有打磨单元安装座21,打磨单元600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打磨单元安装座21上,通过调整打磨单元安装座21的相对位置改变打磨单元600的安装数量。第一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或第二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8安装有2~8个且相对独立的打磨单元300。打磨单元安装座2两两相对并彼此对称地焊接在第一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和第二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8上。第一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和第二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8上分别焊接有打磨单元安装座2,打磨单元600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对应的打磨单元安装框架上,在制造时可以通过调整打磨单元安装座2的相对位置改变可安装打磨单元600的数量,每一侧框架可安装2~8个相对独立的打磨单元600。由此能够根据实际工程需要灵活调节钢轨打磨车的磨头数目,对较于现有技术打磨小车磨头数量固定的结构设计,能够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实施例2描述的打磨小车,采用独立对称式打磨单元安装框架结构,当单侧的安装框架或打磨单元600出现问题时,能够有针对性地拆卸维护特定模块,能够更加便捷拆卸、安装及维修,显著降低了维护成本。同时,现有技术的打磨小车车架采用整体框架封闭式结构,且小车侧部、中部均带有矩形横梁,此类结构会对打磨小车的保养维护造成非常大的困难。实施例2描述的打磨小车,打磨单元安装框架位于小车顶部,小车中部和下部空间均为敞开式结构,并采用模块化结构,当单侧框架或打磨单元出现问题时,能够有针对性地拆卸维护特定模块,能够更加便捷拆卸、安装及维修,显著降低了维护成本,为后续打磨小车和打磨单元的维护保养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如附图11所示,提升装置900进一步包括打磨小车提升机构6、上安装座23及下安装座24。打磨小车提升机构6的一端通过上安装座23固定于打磨车100的底部,另一端通过下安装座24固定于走行轮安装座8。通过打磨小车提升机构6控制打磨小车200的整体提升和下放。
如附图15至附图18所示,防火防尘装置400进一步包括中部挡板402、盖板403、车门 405、集尘帘407、端部挡板410及防火帘。盖板403设置于集尘帘407沿打磨小车200作业方向(如附图15至附图17中L所示的方向)的左右两侧,并安装于打磨小车200的车架300上。集尘帘407的一侧连接至打磨车100的车体底部,相对的另一侧与盖板403连接。车门405设置于打磨小车200沿作业方向的左右两侧,并通过铰链404与盖板403连接。中部挡板402悬挂连接于车架300的下方,端部挡板410设置于打磨小车200沿作业方向的前后两端,并安装于车架300上。车门405、端部挡板410的下部均连接有防火帘。实施例2描述的打磨小车,防火防尘装置400具有防止打磨火花飞溅产生火灾隐患,以及便于收集打磨粉尘减少环境污染等功能。
集尘帘407的顶部开口,并通过纵梁401连接至打磨车100的车体底部,用于连接集尘通道并将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通过集尘通道收集进入集尘装置中。如附图9所示,纵梁401 设置于集尘帘407的顶部,并安装于打磨车100的下方。纵梁401进一步采用上下端开口的空心梁结构,如附图15所示。端部挡板410上进一步设置有安装座409,车门405上与安装座409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锁定座。当车门405关闭时,通过将锁紧销插入安装座409及锁定座中实现车门405的锁紧。车门405与盖板403之间通过铰链404连接,因此车门405 能够绕铰链404做定轴转动。车门405上设置有拉手412,从而通过拉手412可以直接对车门405进行打开和关闭操作,并实现车门405的大角度开合。当车门405关闭时,则利用锁紧销将车门405锁紧。防火防尘装置400还包括车门缓冲机构408,车门缓冲机构408的一端连接至安装座409,另一端连接至车门405。通过车门缓冲机构408能够控制车门405的大角度开合,以方便维修。车门缓冲机构408的缓冲作用使得车门405 打开、关闭时能够更加平稳。车门缓冲机构408可以具体采用油缸、气缸、电缸、弹簧等结构形式。在打磨车100工作过程中,当需要对打磨小车200的内部结构如打磨单元600等进行检查、维修保养时,将车门405打开后侧面再无其他结构遮挡,从而可以直接对打磨小车200的内部结构进行操作,使打磨小车200的维修保养更加方便、快捷。
铰链404进一步包括铰链安装座、铰接头及转轴,铰链安装座设置于盖板403的底部侧边。铰接头的一端固定于转轴上,另一端固定于车门405的顶部侧边。当对车门405进行开合时,铰接头能绕铰链安装座旋转,从而实现车门405的大角度开合。除了实施例2描述的铰链连接方式,车门405与盖板403之间还可以通过采用其他可活动连接方式实现大角度开合。
防火帘进一步包括侧部防火帘406和端部防火帘411,侧部防火帘406悬挂于车门405 的下部,端部防火帘411悬挂于端部挡板410的下部。防火防尘装置400顶部的盖板 403与左右打磨单元安装框架通过螺栓连接,实现打磨小车200的整体覆盖,从而保证打磨小车200的密封性和良好的集尘效果。通过盖板403、车门405、集尘帘407、端部挡板410、侧部防火帘406及端部防火帘411形成打磨小车200的局部密封结构,使得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打磨粉尘能通过集尘通道收集至集尘装置中。实施例2描述的防火防尘装置 400通过端部、侧部的板结构,以及集尘帘407、防火帘使打磨小车200的结构更加密封,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打磨粉尘能够通过集尘通道收集至集尘装置中,从而减少粉尘对作业人员的伤害、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设备的损坏。
防火帘与板结构(包括车门405和端部挡板410)的对应位置开有小孔从而通过带孔销进行装配连接,再将圆形销和开口销(图中未示出)分别插入带孔销两端的孔中使防火帘固定。销结构使用使得防火帘的拆装非常灵活、便捷,因此防火帘更换时能够有效节省更换时间,实现防火帘的快速拆装。采用挠性材料的侧部防火帘406、端部防火帘411分别安装在车门405和端部挡板410的下部,能够适应不同的道砟高度,有效防止砂轮打磨钢轨时产生的火花(高温铁屑)飞溅,伤及钢轨旁的设施或引燃轨道周边物资造成火灾。
中部挡板402进一步包括若干组相互独立的单元挡板。每组单元挡板通过挠性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后再通过快速接环悬挂安装于打磨小车200的车架300上,以防止一侧的打磨火花飞溅至另一侧的打磨单元600上,同时避免打磨单元600偏转时与中间档板402发生干涉。中部挡板402由多组相互独立的小单元挡板组成,每组单元挡板均通过快速接环连接然后悬挂安装于打磨小车200的车架300上,其主要功能是防止一侧的打磨火花飞溅至另一侧的打磨单元600上。多组单元挡板的悬挂连接结构具有一定的挠度,当打磨小车200两侧的打磨单元600偏转至一定的角度进行打磨时,可以有效避免打磨单元 600偏转时与中部档板402之间发生干涉进而损坏打磨单元600。
端部挡板11进一步包括大、小两组各两块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子挡板,相对较大的子挡板上部与打磨小车200的车架300通过螺栓连接,相对较小的子挡板与车架300通过螺栓连接。
集尘帘407进一步采用挠性材料,集尘帘407通过圆环销与纵梁401连接,圆环销包括与集尘帘407相连的圆形环,以及一端与圆形环相连,另一端与纵梁401相连的开孔圆柱。由于防火防尘装置400顶部的集尘帘407采用软质材料,当打磨小车200提升或下降时,集尘帘407可以进行柔性折叠,从而不会对打磨小车200的车架300的升降功能产生任何影响。
车门405与侧部防火帘406之间进一步通过带孔销和圆环销连接,带孔销的一端插入车门405和侧部防火帘406的安装孔中,圆环销插入带孔销带有通孔的另一端。带孔销的另一端可以设计有螺纹,并通过固定螺母实现车门405与侧部防火帘406的固定连接。带孔销的另一端还可以设计有通孔,并通过插入开口销实现车门405与侧部防火帘406的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的具体实施例,盖板403、端部挡板410、车门405、中部挡板 402均进一步采用铝制材料,有效实现了防火防尘装置400的轻量化设计。为了保证结构刚度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需求,纵梁401、车门405等加强型结构均采用钢结构。侧部防火帘406和端部防火帘411进一步采用高铬高硅材料做成的特制防火帘,相较于传统的防火布材料,此种特制的防火帘具有更高的耐热性能,且使用周期更长。
在第一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和/或第二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8的相邻两个打磨单元600之间还设置有靠轨装置700,如附图14所示。通过计算靠轨装置700的初始位置及靠轨后移动位置的相对变化量,并结合打磨单元600的横移机构一27的初始位置,得到横移机构一27 的横移量。
如附图19至附图22所示,靠轨装置700进一步包括安装板701、第一移动副、横移机构二704、第二移动副705、垂移机构706、靠轨轮安装座707、靠轨轮708、第一弹性部件 709及第二弹性部件710。第一移动副包括横移组件一702和横移组件二703,横移组件二703能在横移机构二704的带动下相对于横移组件一702移动。两块安装板701彼此相对设置并固定于打磨小车200的车架300上,横移组件一702连接于两块安装板701之间。横移机构二704的一端与安装板701相连,另一端连接至横移组件二703。第一弹性部件709 的一端与安装板701相连,另一端连接至横移组件二703。第二移动副705的一端与横移组件二703相连,另一端向下延伸并连接至靠轨轮安装座707,靠轨轮708安装在靠轨轮安装座707上。垂移机构706的一端与横移组件二703相连,另一端连接至靠轨轮安装座707,靠轨轮708能在垂移机构706的带动下执行提升和下压操作。第一弹性部件709连接于安装板701与横移组件二703之间,第二弹性部件710连接于横移组件二703与靠轨轮安装座707 之间。当横移机构二704的作用力卸载,第一弹性部件709使得横移组件二703受到指向靠轨轮708靠轨方向(如附图20和附图21中F所示方向)的作用力,实现靠轨轮708对钢轨 30侧面的靠压。第二移动副705的一端与横移组件二703相连,另一端向下延伸并连接至靠轨轮安装座707,靠轨轮708安装于靠轨轮安装座707上。垂移机构706的一端与横移组件二703相连,另一端连接至靠轨轮安装座70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典型的具体实施例,第一移动副采用导柱、导套组合结构,横移组件一702采用横移导柱,横移组件二703 采用横移导套,横移导套703套设在横移导柱702上。
第二弹性部件710连接于横移组件二703与靠轨轮安装座707之间,垂移机构706为靠轨轮708提供垂直下压力。当无需靠轨时,第二弹性部件710拉紧并将靠轨轮708拉离钢轨30的顶面。打磨小车200上总共安装有四套靠轨装置700,分别安装于打磨小车 200的左右两侧的车架300上。下放和提升靠轨装置700之前,横移机构二704伸出,使靠轨轮708与钢轨30错位,下放后靠轨装置700依靠第一(水平)弹簧709拉紧并提供侧压的靠轨力,下压时由垂移机构706提供垂直下压力。当无需靠轨时,第二(垂向)弹簧710拉紧并将靠轨轮708拉离钢轨30的顶面。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典型的实施例,第一弹性部件9和第二弹性部件10可以具体采用弹簧。
靠轨装置700进一步包括两个沿水平方向(如附图19中X所示方向)彼此平行地设置于两块安装板701之间的横移组件一702,第一弹性部件709布置于两个横移组件一702之间。两个横移组件二703分别套设于两个横移组件一702的外部,通过第一连接板713实现两个横移组件二703之间的相互连接。
两个横移组件二703之间沿垂向还连接有第二连接板714,第二连接板714垂直设置于第一连接板713的表面。横移机构二704的一端与安装板701连接,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连接板713。第一弹性部件709的一端与安装板701连接,另一端连接至第二连接板714。横移机构二704设置于两个横移组件一702之间,第一弹性部件709设置于两个横移组件一702之间,横移机构二704与第一弹性部件709分别布置于第一连接板713的不同侧面。
第二移动副705的一端为垂移组件一715,另一端为垂移组件二716,通过垂移机构706 的带动使垂移组件二716相对于垂移组件一715移动。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典型的具体实施例,第二移动副705可以采用导柱、导套组合结构,垂移组件一715采用垂移导柱,垂移组件二716采用垂移导套。在实施例2中,垂移组件一715的下端连接至靠轨轮安装座707,垂移组件二716的上端连接至横移组件二703,也可以是垂移组件一715的上端连接至横移组件二703,而垂移组件二716的下端连接至靠轨轮安装座707。通过横移机构二704的带动使横移导套在横移导柱上移动,通过垂移机构706的带动使垂移导柱在垂移导套内移动。
靠轨装置700包括两个沿垂直方向(如附图19中Y所示方向)彼此平行地设置于横移组件二703与靠轨轮安装座707之间的第二移动副705。第二移动副705的一端连接至横移组件二703的底部,垂移机构706设置于两个第二移动副705之间。在垂直于两个第二移动副705排列方向的两侧设置有防尘挡板711,在两块防尘挡板711之间还设置有隔板712,第二移动副705及垂移机构706穿过隔板71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典型的实施例,当第二移动副705具体采用导柱、导套组合结构时,第二移动副705包括垂移导柱及套设于垂移导柱外部的垂移导套,隔板712与垂移导套固定为一个整体,用来固定垂移导柱的相对位置。
打磨小车200共设置有四套靠轨装置700,车架300的每侧打磨单元安装框架各两套,如附图14所示。如附图11所示,打磨小车200包括沿作业方向的两列共8个打磨单元600,每一列均包括4个打磨单元600,按照序号从1至8分为奇数侧和偶数侧。对于奇数侧的打磨单元600,靠轨装置700分别安装于1、3号打磨单元600之间,以及5、7号打磨单元600之间,即一套靠轨装置700负责相邻两处打磨单元600的横移控制,5号打磨单元600在进行道岔打磨不工作,偶数侧打磨单元600的布置方式同理(靠轨装置700分别安装于2、4号打磨单元600之间,以及6、8号打磨单元600 之间)。也可以采用单侧的每个打磨单元600设置一个靠轨装置700,每个靠轨装置700 输出靠轨数据至打磨单元600,从而实现打磨单元600的精确横移。在本实施例的方案中考虑到靠轨装置700会增加打磨小车200的重量和长度,所以采用单侧为2个靠轨装置700的结构。
当进行铁路正线打磨时,靠轨装置700处于锁定状态,不下放参与打磨作业。当进行道岔区域打磨时,靠轨装置700下放参与打磨作业。当对道岔进行打磨时,打磨车运行至打磨区间外,按下下放打磨小车200的按钮,需实现三个动作:锁定装置500 的锁紧气缸(也可以采用油缸、电缸等替代)动作,锁紧气钩收回;通过释放提升装置900下放打磨小车200;靠轨装置700的横移机构二704和垂移机构706动作,使靠轨轮708贴紧钢轨30。
一种上述靠轨装置700作业方法的实施例,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靠轨装置700的横移机构二704伸出,使靠轨轮708的轮缘面朝向两根钢轨30的中间位置移动,以错开靠轨轮708的轮缘面和钢轨30的侧面;
S12)靠轨装置700的垂移机构706工作,垂移机构706伸出,通过控制垂移机构706的工作压力将靠轨轮708下压至钢轨30的顶面;
S13)释放横移机构二704的作用力,使横移机构二704浮动并依靠第一弹性部件709 的张紧力实现对钢轨30侧面的靠压,并反馈横移机构二704(横移机构二704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的位置状态;
S14)通过计算横移机构二704的初始位置及靠轨后移动位置的相对变化量,并结合打磨单元600的横移机构一27的初始位置,得到横移机构一27的横移量,从而实现对打磨单元 600的横移机构二704横移量的自动设定。
进行道岔区域打磨时,打磨单元600的横移量根据靠轨装置700的输出量进行实时调整。横移机构二704的初始长度为L0,靠轨后横移机构二704的长度为L1,则变化量为L1-L0。打磨单元600的横移机构一27的初始横移量为S0,当横移机构二704的长度变化为L1-L0时,打磨单元600的横移机构一27的横移量调整为S0+(L1-L0)。当进行道岔打磨时,打磨单元600的横移量根据靠轨装置700的横移机构二704的长度变化量进行实时调整。
在靠轨装置700下放或提升前,横移机构二704伸出,使靠轨轮708与钢轨30错位。当靠轨装置700下放后依靠第一弹性部件709拉紧提供侧压靠轨力,垂移机构706提供垂直下压力。当靠轨装置700无需进行靠轨操作时,第二弹性部件710拉紧并将靠轨轮708拉离钢轨30的轨面。
打磨小车200通过锁定装置500锁定于钢轨打磨车的车体下部。在步骤S10)之前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当打磨小车200处于解锁状态(打磨小车200的锁紧气钩位置传感器反馈打磨小车200的解锁状态信号),信号得到时打磨小车200的提升油缸伸出,打磨小车200依靠自重下降,直到走行轮9接触至钢轨30的轨面。当打磨小车200的走行轮9下落至钢轨30的轨面时,打磨单元600进行模拟测试打磨(即执行各个磨头的下压、横移、偏转等动作,但不进行打磨,以测试打磨单元600的工作是否正常),并开始准备进行道岔打磨。
在本实施例中,打磨小车提升机构6,轮距调节机构12,打磨装置升降机构15,横移机构一27,横移机构二704,垂移机构706等可以具体采用油缸、气缸和电缸等形式。轮距调节组件一10与轮距调节组件二11,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一14与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二19,横移组件一702与横移组件二703,第二移动副705,以及垂移组件一715 与垂移组件二716的导套与导柱组合结构还可以采用导轨与滑块组合,以及齿轮与齿条组合等替代结构实现移动副功能。
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的技术方案,能够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牵引装置采用竖直安装式结构,且单台打磨小车前后端各布置一根,牵引座与牵引组件一通过销轴连接与牵引连接板的球铰结构能够有效释放牵引装置的转动自由度,避免了传统斜拉牵引杆对打磨小车的减载作用,有效避免了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打磨小车落轨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牵引装置采用竖直式牵引组件一结构,在钢轨纵向方向安装空间位置需求小,降低了打磨车的整车长度和打磨车的整体设计布局难度,能够更好地实现打磨小车整车结构尺寸的紧凑化设计;
(3)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牵引装置采用竖直式牵引组件一结构,牵引运动时不会对打磨装置形成垂直向上的分力,从而在打磨装置走行和打磨时具有更好的动力学特性;
(4)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牵引装置采用竖直式牵引组件一结构,并在打磨小车的前后端对称布置安装,当钢轨打磨车前进方向不同时,牵引装置对打磨装置的牵引力形式完全相同,从而当打磨车正反方向前进打磨时,打磨作业效果不会存在明显差异;
(5)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打磨小车采用左右两侧独立对称的安装框架结构,并具有打磨装置升降机构,可以实现左右框架相对于打磨小车的独立升降,使两侧框架的打磨状态互不影响,作业过程中单边轨道磨头需要避障提升时,只需要提升对应边的框架,避免了作业过程中打磨小车整体频繁提升降落,影响打磨效率;
(6)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打磨小车左右侧车架打磨单元的安装座间距采用可调式设计,通过调整打磨单元间的安装距离可以得到不同磨头数量的钢轨打磨车,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7)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打磨小车车架采用独立对称式框架结构,打磨单元安装框架位于小车顶部,小车中部和下部空间均为敞开式结构,并采用模块化结构,当单侧框架或打磨单元出现问题时,能够有针对性地拆卸维护特定模块,能够更加便捷拆卸、安装及维修,显著降低了维护成本,为后续打磨小车和打磨单元的维护保养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8)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打磨小车利用靠轨装置能够精确定位砂轮与钢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大幅提升打磨效果和效果;能够对铁路线路包括道岔在内的诸多区域进行打磨,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强;能够充分利用打磨小车的内部空间,而且操作过程简单,能够有效避免靠轨过程中靠轨轮轮缘面与钢轨侧面发生干涉;
(9)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打磨小车防火防尘装置结构优化,侧部车门采用可活动连接方式,能够实现车门的大角度开合,当需要对打磨小车内部结构进行维修保养时,车门直接打开后侧面无其他挡板,从而可以直接对打磨小车的内部结构进行操作,使打磨小车的后续维修保养工作更加方便、快捷,显著地降低了维护成本;
(10)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打磨小车中的打磨单元带有横移功能,能够满足正线和道岔等各种线路的打磨需求,并可实现打磨角度大范围覆盖的同时有效提升钢轨打磨质量。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和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牵引装置,用于将打磨车(100)的牵引力传递至打磨小车(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800)包括:牵引座(4)、牵引组件一(5)、牵引组件二(7)、牵引连接板(22)及销轴(801);所述牵引座(4)安装于打磨车(100)的底部,所述牵引组件一(5)与牵引组件二(7)组成能实现垂向相对运动的移动副;所述牵引组件一(5)的上端通过销轴(801)安装于牵引座(4)上,所述牵引组件二(7)通过牵引连接板(22)连接至所述打磨小车(200)的车架(300);所述牵引组件一(5)能以销轴(801)为旋转轴沿钢轨(30)的横向摆动,当所述牵引组件一(5)摆动时,所述牵引组件二(7)可沿牵引组件一(5)上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800)还包括牵引销轴(802),所述牵引销轴(802)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牵引组件二(7)的牵引销轴安装座(803)上,另一端与牵引连接板(22)连接;所述牵引连接板(22)的一端连接至所述车架(300)的中梁(3),所述牵引连接板(22)能以牵引销轴(802)为转轴相对于牵引销轴安装座(803)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800)还包括牵引销轴盖板(804),所述牵引销轴(802)一端的轴头部分安装于牵引销轴安装座(803)的卡槽内,并通过牵引销轴盖板(804)进行固定,所述牵引销轴(802)能沿轴向相对于所述牵引销轴安装座(803)转动。
4.一种打磨小车,安装于打磨车(100)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小车(200)包括:车架(300)、防火防尘装置(400)、打磨单元(600)、提升装置(900)及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牵引装置(800);所述车架(300)包括中梁(3),以及采用对称结构布置于所述中梁(3)沿打磨小车(200)作业方向的左右两侧,能独立升降的打磨单元安装框架;所述牵引装置(800)采用竖直牵引结构,并对称地布置于沿打磨小车(200)作业方向的前后两端,所述牵引装置(800)安装于打磨车(100)的底部,并与所述中梁(3)连接;所述防火防尘装置(400)安装于车架(300)上,所述打磨单元(600)安装于打磨单元安装框架上,并布置于所述防火防尘装置(400)的内部;所述提升装置(900)的一端连接至打磨车(100)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车架(30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300)还包括走行轮安装座(8)、走行轮(9)、轮距调节组件一(10)、轮距调节组件二(11)及轮距调节机构(12);两个轮距调节组件一(10)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中梁(3)沿打磨小车(200)作业方向的前后两端,所述轮距调节组件一(1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轮距调节组件二(11);所述轮距调节机构(12)的一端连接至中梁(3)上的连接座(20),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轮距调节组件二(11),所述走行轮(9)通过走行轮安装座(8)安装于轮距调节组件二(11)的下方;通过所述轮距调节机构(12)的伸缩带动轮距调节组件二(11)在所述轮距调节组件一(10)上进行横移,并进一步带动与所述轮距调节组件二(11)相连的走行轮(9)横移,实现所述走行轮(9)的轮距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300)还包括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一(14)及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二(19),所述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一(14)及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二(19)组成能实现垂向相对运动的移动副;所述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一(14)的上部连接至打磨单元安装框架沿打磨小车(200)作业方向的端部,所述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二(19)与位于同一端的轮距调节组件二(11)固定连接;所述车架(300)还包括打磨装置升降机构(15),两个打磨装置升降机构(15)的一端分别连接至打磨单元安装框架沿打磨小车(200)作业方向的前后两端,另一端连接至位于同一侧的轮距调节组件二(11);所述打磨单元安装框架沿打磨小车(200)作业方向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成对的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一(14),所述打磨装置升降机构(15)布置于两个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一(14)之间;当所述打磨装置升降机构(15)伸缩运动时,带动所述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一(14)相对于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二(19)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所述打磨单元安装框架相对于中梁(3)的升降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300)还包括导套连接部(13),两个导套连接部(13)分别设置于打磨单元安装框架沿打磨小车(200)作业方向的前后两端,并连接于位于同一端的两个打磨装置升降组件二(19)之间;所述轮距调节组件一(10)通过连接座(20)与中梁(3)固定连接,所述车架(300)沿打磨小车(200)作业方向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成对的轮距调节机构(12);所述轮距调节机构(12)的一端连接至连接座(20),另一端与位于同一侧的轮距调节组件二(11)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打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单元安装框架包括第一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和第二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8);所述第一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和第二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8)能相互独立地进行升降,使得当打磨小车(200)在作业过程中遇到单侧障碍时能够单独提升相应的打磨单元安装框架;所述第一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和第二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8)上焊接有打磨单元安装座(21),打磨单元(600)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打磨单元安装座(21)上,通过调整打磨单元安装座(21)的相对位置改变所述打磨单元(600)的安装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磨小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和/或第二打磨单元安装框架(18)的相邻两个打磨单元(600)之间还设置有靠轨装置(700);所述靠轨装置(700)包括安装板(701)、第一移动副、横移机构二(704)、第二移动副(705)、垂移机构(706)、靠轨轮安装座(707)、靠轨轮(708)、第一弹性部件(709)及第二弹性部件(710);所述第一移动副包括横移组件一(702)和横移组件二(703),所述横移组件二(703)能在横移机构二(704)的带动下沿横移组件一(702)运动;两块安装板(701)彼此相对设置并固定于打磨小车(200)的车架(300)上,所述横移组件一(702)连接于两块安装板(701)之间;所述横移机构二(704)的一端与安装板(701)相连,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横移组件二(703);所述第一弹性部件(709)的一端与安装板(701)相连,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横移组件二(703);所述第二移动副(705)的一端与横移组件二(703)相连,另一端向下延伸并连接至靠轨轮安装座(707),所述靠轨轮(708)安装在靠轨轮安装座(707)上;所述垂移机构(706)的一端与横移组件二(703)相连,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靠轨轮安装座(707),所述靠轨轮(708)能在垂移机构(706)的带动下执行提升和下压操作;所述第一弹性部件(709)连接于安装板(701)与横移组件二(703)之间,所述第二弹性部件(710)连接于横移组件二(703)与靠轨轮安装座(707)之间;当所述横移机构二(704)的作用力卸载,所述第一弹性部件(709)使得横移组件二(703)受到指向所述靠轨轮(708)靠轨方向的作用力,实现所述靠轨轮(708)对钢轨(30)侧面的靠压。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7,9中任一项所述的打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防尘装置(400)包括中部挡板(402)、盖板(403)、车门(405)、集尘帘(407)、端部挡板(410)及防火帘;所述盖板(403)设置于集尘帘(407)沿打磨小车(200)作业方向的左右两侧,并安装于所述打磨小车(200)的车架(300)上;所述集尘帘(407)的一侧连接至打磨车(100)的车体底部,相对的另一侧与所述盖板(403)连接;所述车门(405)设置于所述打磨小车(200)沿作业方向的左右两侧,并通过铰链(404)与所述盖板(403)连接;所述中部挡板(402)悬挂连接于车架(300)的下方,所述端部挡板(410)设置于打磨小车(200)沿作业方向的前后两端,并安装于所述车架(300)上;所述车门(405)、端部挡板(410)的下部均连接有防火帘。
CN202021242595.9U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 Active CN2134731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2595.9U CN213473145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2595.9U CN213473145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73145U true CN213473145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58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42595.9U Active CN213473145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731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1101A (zh) * 2020-06-30 2020-09-15 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钢轨打磨小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1101A (zh) * 2020-06-30 2020-09-15 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钢轨打磨小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5279B (zh) 一种钢轨高速打磨列车
US5666882A (en) Transport wagon for transporting track panels
CN213473145U (zh) 一种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打磨小车
EP0554573A2 (de) Luftfeder
CN111661101A (zh) 一种牵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钢轨打磨小车
CN111705570A (zh) 一种钢轨打磨小车
CN212771779U (zh) 一种打磨小车
CN111661097A (zh) 一种钢轨打磨小车车架
CN113021417A (zh) 巡检机器人轨道行走结构装置
CN111235982A (zh) 一种钢轨打磨小车
CN110758421B (zh) 适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车辆检修车
CN111139698A (zh) 一种地铁钢轨打磨车
CN212766241U (zh) 一种打磨小车车架
CN216709313U (zh) 一种转向架更换设备
SK278035B6 (en) Continuous traveller machine for tamping, leveling and straightening of track
CN216997374U (zh) 一种轮胎式通用门式起重机
CN111469867A (zh) 悬挂式单轨作业车
CN215886066U (zh) 一种具有轨道清扫功能的桥式起重机
CN214656048U (zh) 双侧支撑移动液压换轨机
CN113174790B (zh) 一种钢轨复合打磨方法
CN211308543U (zh) 磁悬浮列车牵引维护工程车
CN111469884B (zh) 一种地铁伺服架检修辅助设备
CN210822516U (zh) 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
CN211340252U (zh) 钢轨打磨单元
CN209972450U (zh) 轨道助推牵引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