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60012U -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内小单元间无缝对接过电流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内小单元间无缝对接过电流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460012U CN213460012U CN202021827029.4U CN202021827029U CN213460012U CN 213460012 U CN213460012 U CN 213460012U CN 202021827029 U CN202021827029 U CN 202021827029U CN 213460012 U CN213460012 U CN 2134600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thium ion
- ion battery
- wall
- battery module
- butt jo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内小单元间无缝对接过电流的装置,包括固定箱,固定箱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底架,底架的顶部外壁上卡接有呈等距离分布的锂离子电池,且锂离子电池的顶部外壁上卡接有顶架,顶架的顶部外壁上开有呈等距离分布的插孔,且插孔的内部插接有接线柱,锂离子电池设置有极柱,且极柱插接在插孔的内部并与接线柱的底端相接触,相邻的两个接线柱之间通过螺母连接有连接片,且连接片顶部外壁的两侧均开有熔断槽,底架顶部外壁上和顶架的底部外壁上均开有定位槽。本实用新型连接片上的熔断槽使得连接片能够在电流过高,温度超过一定程度时熔断,从而使得通路断开变为断路,以防止所有锂离子电池全部烧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内小单元间无缝对接过电流的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
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模组内小单元间无缝对接过电流的结构,通常通过导线来实现,将各个锂离子电池的电极相互连接,而这种方式一旦发生故障会使得所有锂离子电池全部烧毁。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内小单元间无缝对接过电流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常通过导线来实现,将各个锂离子电池的电极相互连接,而这种方式一旦发生故障会使得所有锂离子电池全部烧毁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内小单元间无缝对接过电流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内小单元间无缝对接过电流的装置,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底架,所述底架的顶部外壁上卡接有呈等距离分布的锂离子电池,且锂离子电池的顶部外壁上卡接有顶架,所述顶架的顶部外壁上开有呈等距离分布的插孔,且插孔的内部插接有接线柱,所述锂离子电池设置有极柱,且极柱插接在插孔的内部并与接线柱的底端相接触,相邻的两个所述接线柱之间通过螺母连接有连接片,且连接片顶部外壁的两侧均开有熔断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架顶部外壁上和顶架的底部外壁上均开有定位槽,且锂离子电池卡接在定位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锂离子电池的两侧外壁上均开有安装槽,且两个安装槽的内部分别卡接有散热扇和防潮箱,所述防潮箱的内部填充有干燥剂。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箱的两侧外壁靠近散热扇和防潮箱处均通螺栓安装有挡板,且挡板的因此而外壁上开有呈等距离分布的散热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顶盖,且顶盖的底部外壁上焊接有呈等距离分布的压杆,所述压杆的底端焊接有弹簧,且弹簧的底端与顶架相互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的两侧外壁上均开有穿线孔,且穿线孔的内部插接有保护套。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的顶外壁上开有收纳槽,且收纳槽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连接片和熔断槽,连接片上的熔断槽使得连接片能够在电流过高,温度超过一定程度时熔断,从而使得通路断开变为断路,以防止所有锂离子电池全部烧毁。
2.通过设置的散热扇和防潮箱,散热扇能够对固定箱的内部进行散热,以防止锂离子电池的温度过高影响使用寿命,而防潮箱则能够吸收进入固定箱内部空气的水分,防止锂离子电池因湿度过高造成短路。
3.通过设置的压杆和弹簧,压杆和弹簧能够对顶架进行压紧,使得顶架始终与锂离子电池相接触,并且由于通过弹簧压紧,使得锂离子电池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变形也能够自动校正,无需操作人员进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内小单元间无缝对接过电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内小单元间无缝对接过电流的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内小单元间无缝对接过电流的装置的顶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内小单元间无缝对接过电流的装置的锂离子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内小单元间无缝对接过电流的装置的A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固定箱、2挡板、3散热槽、4顶盖、5收纳槽、6提手、7底架、8保护套、9顶架、10插孔、11接线柱、12压杆、13弹簧、14散热扇、15锂离子电池、16防潮箱、17干燥剂、18穿线孔、19连接片、20熔断槽、21定位槽、22安装槽、23极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5,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内小单元间无缝对接过电流的装置,包括固定箱1,用于保护锂离子电池15,固定箱1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底架7,底架7的顶部外壁上卡接有呈等距离分布的锂离子电池15,且锂离子电池15的顶部外壁上卡接有顶架9,顶架9的顶部外壁上开有呈等距离分布的插孔10,且插孔10的内部插接有接线柱11,用于与极柱23连接,形成通路,锂离子电池15设置有极柱23,且极柱23插接在插孔10的内部并与接线柱11的底端相接触,相邻的两个接线柱11之间通过螺母连接有连接片19,用于连接锂离子电池15,形成通路,且连接片19顶部外壁的两侧均开有熔断槽20,根据熔断槽20的大小用于调节熔断阈值。
底架7顶部外壁上和顶架9的底部外壁上均开有定位槽21,且锂离子电池15卡接在定位槽21的内部,用于固定锂离子电池15。
锂离子电池15的两侧外壁上均开有安装槽22,且两个安装槽22的内部分别卡接有散热扇14和防潮箱16,散热扇14用于对装置内进行散热,而防潮箱16用于吸收装置内的水汽,防潮箱16的内部填充有干燥剂17。
固定箱1的两侧外壁靠近散热扇14和防潮箱16处均通螺栓安装有挡板2,用于固定散热扇14和防潮箱16,并使得散热扇14和防潮箱16更加方便安装和维护,且挡板2的因此而外壁上开有呈等距离分布的散热槽3,方便装置内的热量散出。
固定箱1的顶部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顶盖4,封装装置,保护内部结构,且顶盖4的底部外壁上焊接有呈等距离分布的压杆12,压杆12的底端焊接有弹簧13,且弹簧13的底端与顶架9相互接触,用于压紧顶架9。
顶盖4的两侧外壁上均开有穿线孔18,连接用导线的入口,且穿线孔18的内部插接有保护套8,用于保护连接用的导线。
顶盖4的顶外壁上开有收纳槽5,用于将提手6收纳,减小占用空间,且收纳槽5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提手6,能够方便操作人员将装置提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操作人员首先将底架7放置在固定箱1的内部,接着将锂离子电池15一一卡接在底架7的定位槽21内部,再将顶架9卡接在锂离子电池15的顶部,使得锂离子电池15的极柱23插接在插孔10的内部与接线柱11相互接触,接着操作人员一一将连接片1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接线柱11的顶端,再将导线插接在穿线孔18的内部,并与其中两个接线柱11电性连接,然后操作人员将顶盖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固定箱1的顶部外壁上,最后操作人员分别见散热扇14和防潮箱16卡接在两个安装槽22的内部,并将挡板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固定箱1的两侧;在使用的过程中,连接片19、锂离子15的极柱23和接线柱11形成通路,电流通过连接片19流向外部的用电器,当用电器或锂离子电池15发生故障导致电流异常增大时,连接片19的温度升高,温度高于熔断阈值时连接片19熔断,从而将锂离子电池15模组分离,防止所有锂离子电池15受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内小单元间无缝对接过电流的装置,包括固定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1)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底架(7),所述底架(7)的顶部外壁上卡接有呈等距离分布的锂离子电池(15),且锂离子电池(15)的顶部外壁上卡接有顶架(9),所述顶架(9)的顶部外壁上开有呈等距离分布的插孔(10),且插孔(10)的内部插接有接线柱(11),所述锂离子电池(15)设置有极柱(23),且极柱(23)插接在插孔(10)的内部并与接线柱(11)的底端相接触,相邻的两个所述接线柱(11)之间通过螺母连接有连接片(19),且连接片(19)顶部外壁的两侧均开有熔断槽(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内小单元间无缝对接过电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7)顶部外壁上和顶架(9)的底部外壁上均开有定位槽(21),且锂离子电池(15)卡接在定位槽(2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内小单元间无缝对接过电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15)的两侧外壁上均开有安装槽(22),且两个安装槽(22)的内部分别卡接有散热扇(14)和防潮箱(16),所述防潮箱(16)的内部填充有干燥剂(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内小单元间无缝对接过电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1)的两侧外壁靠近散热扇(14)和防潮箱(16)处均通螺栓安装有挡板(2),且挡板(2)的因此而外壁上开有呈等距离分布的散热槽(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内小单元间无缝对接过电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1)的顶部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顶盖(4),且顶盖(4)的底部外壁上焊接有呈等距离分布的压杆(12),所述压杆(12)的底端焊接有弹簧(13),且弹簧(13)的底端与顶架(9)相互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内小单元间无缝对接过电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的两侧外壁上均开有穿线孔(18),且穿线孔(18)的内部插接有保护套(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内小单元间无缝对接过电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的顶外壁上开有收纳槽(5),且收纳槽(5)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提手(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27029.4U CN213460012U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内小单元间无缝对接过电流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27029.4U CN213460012U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内小单元间无缝对接过电流的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460012U true CN213460012U (zh) | 2021-06-15 |
Family
ID=76318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827029.4U Active CN213460012U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内小单元间无缝对接过电流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460012U (zh) |
-
2020
- 2020-08-27 CN CN202021827029.4U patent/CN21346001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61666B (zh) | 安全性提高的电池模块和含有所述电池模块的中型或大型电池组 | |
WO2012008775A2 (ko) | 전지셀의 회전 지그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지셀 용접 방법 | |
CN202084607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 | |
CN207883764U (zh) | 一种电池模组 | |
CN214898606U (zh) | 单体电池和电池模组 | |
CN205790153U (zh) | 具有熔断保护功能的圆柱动力电池连接片 | |
CN212161901U (zh) | 一种具有倍率放电均衡温场散热装置的电池包 | |
CN210956747U (zh) | 电池组 | |
CN214313460U (zh) | 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池模组 | |
CN213460012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内小单元间无缝对接过电流的装置 | |
CN112234296B (zh) | 电芯以及电池模组 | |
CN111653720A (zh) | 一种储能电池模组及梯次利用系统 | |
CN116487832A (zh) | 一种极板为多极耳结构水平放置蓄电池 | |
KR20150038990A (ko) | 이중 안전 시스템을 구비한 에너지 저장 장치 | |
CN206412402U (zh) | 一种整体卡板电池弹性连接装置 | |
CN213071296U (zh) | 一种用于电芯连接的多折u型缓冲装置 | |
CN210576185U (zh) | 一种动力电池极耳位熔断保护件 | |
CN109935775B (zh) | 方形电池模组结构 | |
CN221057616U (zh) | 用于便携式相机配重的电池组 | |
CN205944219U (zh) | 负极无焊接正极自熔断保护成套模组 | |
CN213459857U (zh) | 一种带有防短路保护装置的锂离子电池组 | |
CN219017877U (zh) | 一种电芯热保护连接结构及电池模组 | |
CN213989121U (zh) | 一种高安全性的锂电池单元 | |
CN212783688U (zh) | 一种储能电池模组及梯次利用系统 | |
CN216819793U (zh) |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新能源光伏接线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4 Address after: 214000 Room 204, building m, No. 18, Changshan Avenue, Jiangyin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yin woyufu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063 northwest of 21st floor, building A10, No.777, Jianshe West Road, Binh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Fengxin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