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53640U - 一种商用燃气灶炉心的混气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商用燃气灶炉心的混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53640U
CN213453640U CN202022109362.8U CN202022109362U CN213453640U CN 213453640 U CN213453640 U CN 213453640U CN 202022109362 U CN202022109362 U CN 202022109362U CN 213453640 U CN213453640 U CN 213453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mber
gas
wall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0936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强
杨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Fantai Kitchen & Bathro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Fantai Kitchen & Bathro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Fantai Kitchen & Bathro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Fantai Kitchen & Bathro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0936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53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53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53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商用燃气灶炉心的混气结构,包括混合腔,混合腔的上端具有混合气出口,混合气出口用于与燃气灶的燃烧室连通,混合腔的下方设有进风管,混合腔内的下端设有预混室,预混室的下端与进风管连通,混合腔的侧壁上设有进气管,预混室与进气管连通,混合腔内还设有二次混合室,二次混合室内设有二次混合结构,二次混合室的下端与预混室连通,上端与混合气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入的空气以及燃气在预混室内初步混合,再通过二次混合室内的二次混合结构进一步混合,使空气与燃气混合均匀,排向燃烧室内的各处的燃气均均匀混有空气,致使燃烧室内各处燃烧的火力大小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商用燃气灶炉心的混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燃气灶内的炉头的气体混合结构。
背景技术
酒店、餐馆等的厨房内用的大型燃气灶,通常包括燃烧室,位于燃烧室下方向燃烧室内通入空气的进风管,进风管的侧壁上连通有输送燃气的进气管,燃气从进气管进入进风管内与空气混合后,排至燃烧室进行燃烧。由于灶台的高度受限,往往进风管的下部呈弯曲状,进入的空气通过弯曲部后在竖向输送时,空气大量集中在弯曲部外侧的一侧,因此排向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中,混合的空气分布不均,致使燃烧室内的火力大小分布不均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商用燃气灶炉心的混气结构,可以将通入燃气灶的燃烧室内的燃气与空气混合充分,使燃气灶的燃烧室内的燃烧火力均匀。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商用燃气灶炉心的混气结构,包括混合腔,混合腔的上端具有混合气出口,混合气出口用于与燃气灶的燃烧室连通,混合腔的下方设有进风管,混合腔内的下端设有预混室,预混室的下端与进风管连通,混合腔的侧壁上设有进气管,预混室与进气管连通,混合腔内还设有二次混合室,二次混合室内设有二次混合结构,二次混合室的下端与预混室连通,上端与混合气出口连通。
优选的技术方案,二次混合结构包括螺旋气流引导结构,二次混合室通过螺旋气流引导结构的下端与预混室连通,通过螺旋气流引导结构的上端与混合气出口连通。
优选的技术方案,螺旋气流引导结构包括第一高风圈以及第二高风圈,第二高风圈位于第一高风圈的上方,第一高风圈包括呈圆管形设置的第一风圈壁,第一风圈壁上围绕第一风圈壁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出风通道,第一出风通道倾斜设置,倾斜方向朝向第一风圈壁的周向方向,预混室位于第一高风圈的下方并与第一高风圈的内侧连通,第一高风圈与二次混合室的内壁之间具有空隙;第二高风圈包括呈圆管形设置的第二风圈壁,第二风圈壁上围绕第二风圈壁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出风通道,第二出风通道倾斜设置,倾斜方向朝向第二风圈壁的周向方向,第二出风通道与第二出风通道的倾斜方向相反,第二风圈壁与第一风圈壁的直径一致并且同轴设置,第二高风圈与二次混合室的内壁间具有空隙,第一高风圈与第二高风圈之间通过风圈隔片隔断,风圈隔片的直径不大于第一风圈壁的外径,第一高风圈的上端与混合气出口连通。
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出风通道包括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位于第一风圈壁上,第一出风口的形状为方形,第一出风口处匹配设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的一侧边与第一出风口的一侧边固定连接,第一挡板的另一侧边朝向外侧倾斜打开;第二出风通道包括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位于第二风圈壁上,第二出风口的形状呈方形,第二出风口处匹配设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的一侧边与第二出风口的一侧边固定连接,第二挡板的另一侧边朝向外侧倾斜打开。
优选的技术方案,预混室与混合腔内壁之间具有进气腔,进气腔围绕预混室设置,进气腔与二次混合腔之间隔绝,预混室的侧壁上围绕预混室均匀分布有若干进气孔,进气孔与进气腔连通,进气腔与进气管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入的空气以及燃气在预混室内初步混合,再通过二次混合室内的二次混合结构进一步混合,使空气与燃气混合均匀,排向燃烧室内的各处的燃气均均匀混有空气,致使燃烧室内各处燃烧的火力大小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高风圈与第二高风圈组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1、混合腔;101、混合气出口;2、进风管;3、预混室;4、进气管;5、二次混合室;6、第一高风圈;601、第一风圈壁;602、第一出风口;603、第一挡板;7、第二高风圈;701、第二风圈壁;702、第二出风口;703、第二挡板;8、风圈隔片;9、进气腔;10、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一种商用燃气灶炉心的混气结构,包括混合腔1,混合腔1的上端具有混合气出口101,混合气出口101用于与燃气灶的燃烧室连通,混合腔1的下方设有进风管2,混合腔1内的下端设有预混室3,预混室3位于混合腔1内并位于混合腔1的下端,预混室3的下端与进风管2连通,预混室3的形状呈圆管形,进风管2的形状呈圆管形,进风管2与预混室3匹配连接,混合腔1的侧壁上设有进气管4,预混室3与进气管4连通,空气通过进风管2进入预混室3,燃气通过进气管4进入预混室3,空气与燃气在预混室3内初步混合,混合腔1内还设有二次混合室5,二次混合室5内设有二次混合结构,二次混合室5的下端与预混室3连通,上端与混合气出口101连通,初步混合后的空气与燃气进入二次混合室5内通过二次混合结构再次混合均匀,然后通过混合气出口101排向燃气灶的燃烧室内。
优选的技术方案,二次混合结构包括螺旋气流引导结构,二次混合室5通过螺旋气流引导结构的下端与预混室3连通,通过螺旋气流引导结构的上端与混合气出口101连通,初步混合后的空气与燃气通入螺旋气流引导结构呈螺旋状环绕上升进行混合,然后通过混合气出口101排出。
优选的技术方案,螺旋气流引导结构包括第一高风圈6以及第二高风圈7,第二高风圈7位于第一高风圈6的上方。
第一高风圈6包括呈圆管形设置的第一风圈壁601,第一风圈壁601上围绕第一风圈壁601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出风通道,第一出风通道倾斜设置,倾斜方向朝向第一风圈壁601的周向方向,预混室3位于第一高风圈6的下方并与第一高风圈6的内侧连通,预混室3的直径与第一高风圈6的直径一致,第一高风圈6的下端直接连接在预混室3的上端,预混室3内初步混合后的空气与燃气直接进入第一高风圈6内,第一高风圈6与二次混合室5的内壁之间具有空隙。
第二高风圈7包括呈圆管形设置的第二风圈壁701,第二风圈壁701上围绕第二风圈壁701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出风通道,第二出风通道倾斜设置,倾斜方向朝向第二风圈壁701的周向方向,第二出风通道与第二出风通道的倾斜方向相反,第二风圈壁701与第一风圈壁601的直径一致并且同轴设置,第二高风圈7与二次混合室5的内壁间具有空隙,第一高风圈6与第二高风圈7之间通过风圈隔片8隔断,风圈隔片8的直径不大于第一风圈壁601的外径,第二高风圈7的上端与混合气出口101连通,混合气出口101的直径与第二高风圈7的直径一致,第二高风圈7的上端直接与混合气出口101连接。
进入第一高风圈6内的空气与燃气的混合气体从第一出风通道倾斜排出至第一高风圈6与二次混合室5侧壁之间的空隙内,然后在从第二出风通道进入第二高风圈7内,空气与燃气的混合气体在燃烧室内燃烧后在燃烧室内形成负压,从而会在第一高风圈6与第二高风圈7之间形成螺旋上升的气流进行混合。
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出风通道包括第一出风口602,第一出风口602位于第一风圈壁601上,第一出风口602的形状为方形,第一出风口602处匹配设有第一挡板603,第一挡板603的一侧边与第一出风口602的一侧边固定连接,第一挡板603的另一侧边朝向外侧倾斜打开;第二出风通道包括第二出风口702,第二出风口702位于第二风圈壁701上,第二出风口702的形状呈方形,第二出风口702处匹配设有第二挡板703,第二挡板703的一侧边与第二出风口702的一侧边固定连接,第二挡板703的另一侧边朝向外侧倾斜打开。
优选的技术方案,预混室3与混合腔1内壁之间具有进气腔9,进气腔9围绕预混室3设置,进气腔9与二次混合腔1之间隔绝,预混室3的侧壁上围绕预混室3均匀分布有若干进气孔10,进气孔10与进气腔9连通,进气腔9与进气管4连通,进气孔10的尺寸远远小于进气管4的尺寸,通过进气腔9与进气孔10将输入的燃气进行分散,使通入预混室3内的燃气尽量分布均匀。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商用燃气灶炉心的混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腔,混合腔的上端具有混合气出口,混合气出口用于与燃气灶的燃烧室连通,混合腔的下方设有进风管,混合腔内的下端设有预混室,预混室的下端与进风管连通,混合腔的侧壁上设有进气管,预混室与进气管连通,混合腔内还设有二次混合室,二次混合室内设有二次混合结构,二次混合室的下端与预混室连通,上端与混合气出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燃气灶炉心的混气结构,其特征在于,二次混合结构包括螺旋气流引导结构,二次混合室通过螺旋气流引导结构的下端与预混室连通,通过螺旋气流引导结构的上端与混合气出口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商用燃气灶炉心的混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螺旋气流引导结构包括第一高风圈以及第二高风圈,第二高风圈位于第一高风圈的上方,第一高风圈包括呈圆管形设置的第一风圈壁,第一风圈壁上围绕第一风圈壁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出风通道,第一出风通道倾斜设置,倾斜方向朝向第一风圈壁的周向方向,预混室位于第一高风圈的下方并与第一高风圈的内侧连通,第一高风圈与二次混合室的内壁之间具有空隙;第二高风圈包括呈圆管形设置的第二风圈壁,第二风圈壁上围绕第二风圈壁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出风通道,第二出风通道倾斜设置,倾斜方向朝向第二风圈壁的周向方向,第二出风通道与第二出风通道的倾斜方向相反,第二风圈壁与第一风圈壁的直径一致并且同轴设置,第二高风圈与二次混合室的内壁间具有空隙,第一高风圈与第二高风圈之间通过风圈隔片隔断,风圈隔片的直径不大于第一风圈壁的外径,第一高风圈的上端与混合气出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商用燃气灶炉心的混气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出风通道包括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位于第一风圈壁上,第一出风口的形状为方形,第一出风口处匹配设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的一侧边与第一出风口的一侧边固定连接,第一挡板的另一侧边朝向外侧倾斜打开;第二出风通道包括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位于第二风圈壁上,第二出风口的形状呈方形,第二出风口处匹配设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的一侧边与第二出风口的一侧边固定连接,第二挡板的另一侧边朝向外侧倾斜打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燃气灶炉心的混气结构,其特征在于,预混室与混合腔内壁之间具有进气腔,进气腔围绕预混室设置,进气腔与二次混合腔之间隔绝,预混室的侧壁上围绕预混室均匀分布有若干进气孔,进气孔与进气腔连通,进气腔与进气管连通。
CN202022109362.8U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商用燃气灶炉心的混气结构 Active CN213453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09362.8U CN213453640U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商用燃气灶炉心的混气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09362.8U CN213453640U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商用燃气灶炉心的混气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53640U true CN213453640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327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09362.8U Active CN213453640U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商用燃气灶炉心的混气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536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4127727A1 (zh) 一种鼓风式全预混集成灶
CN213453640U (zh) 一种商用燃气灶炉心的混气结构
CN112097259A (zh) 一种商用燃气灶炉心的混气结构
AU2019272131B2 (en) Cooker burner
CN2804633Y (zh) 旋流燃烧器
CN113864825A (zh)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16408956U (zh) 一种低碳节能的上进风式燃烧器
CN217875944U (zh) 一种高燃烧效率的翻盖式燃烧器
CN217843964U (zh) 一种上下全进风炉头
CN216693542U (zh)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12319699U (zh) 喷射器、燃烧器及烹饪设备
CN216047656U (zh) 炉头、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8442274U (zh) 一种完全上进风燃烧器及灶具
CN217356879U (zh) 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20061837U (zh) 一种多通道星型炉头
CN217423240U (zh)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04756927U (zh)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式燃烧器
CN217843859U (zh) 分气盘、三环火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8409926U (zh) 一种自吸风多头混合腔及燃烧器
CN212132429U (zh) 一种燃气炉头及灶具燃烧器
CN211476013U (zh) 一种红外线节能猛火炉头及猛火灶
CN212132426U (zh) 火盖组件、燃烧器机构、燃烧器及烹饪设备
CN218565486U (zh) 一种燃气灶
CN211781084U (zh) 燃气混合装置、引射装置及灶具
CN220269370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