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40288U - 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40288U
CN213440288U CN202021532708.9U CN202021532708U CN213440288U CN 213440288 U CN213440288 U CN 213440288U CN 202021532708 U CN202021532708 U CN 202021532708U CN 213440288 U CN213440288 U CN 2134402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pply
temperature control
foster
steam curing
automatic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3270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玉锋
方玉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gu Cloud Chain Tianji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Material Group Co Ltd
Beijing China Railwa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Material Group Co Ltd, Beijing China Railwa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Mate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3270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402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40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402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包括五个蒸养窖、三个静养区和热风锅炉,所述热风锅炉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送风主管道,所述送风主管道远离热风锅炉的一端贯穿五个蒸养窖和三个静养区内部,所述送风主管道侧壁固定连接有八个送风支管道,所述八个送风支管道分别固定设置在五个蒸养窖和三个静养区内部,所述五个蒸养窖均包含预热区、升温区、恒温区和降温区,所述一个送风支管道在对应的预热区、升温区、恒温区和降温区内部均固定设置有温控电磁阀。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该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能够高效、节能环保的完成管片蒸养,具有实用价值,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值得推广。

Description

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片循环蒸养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盾构管片生产大多采用自动化流水线生产工艺,管片蒸养在养护窑内进行,蒸养工序分为升温、恒温、降温三个阶段。
传统的蒸养需要通入蒸汽,通过蒸汽的液化在窑内进行热交换,促使混凝土保持在相应的温度进行养护,该方法产生大量的冷凝水,需人工排出收集坑的水,稍不注意会淹没进出模坑道内的小车电机,导致设备故障,热量损失比较大,给文明施工带来压力,为解决该问题,需要研制一种自动控制循环蒸养系统,采用热风作为热源进行蒸养,热利用率高,实施效果良好,该方法可用于混凝土蒸养需要,大大提高蒸养的效率和安全性,降低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包括五个蒸养窖、三个静养区和热风锅炉,所述热风锅炉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送风主管道,所述送风主管道远离热风锅炉的一端贯穿五个蒸养窖和三个静养区内部,所述送风主管道侧壁固定连接有八个送风支管道,所述八个送风支管道分别固定设置在五个蒸养窖和三个静养区内部,所述五个蒸养窖均包含预热区、升温区、恒温区和降温区,所述一个送风支管道在对应的预热区、升温区、恒温区和降温区内部均固定设置有温控电磁阀,所述一送风支管道在对应的预热区、升温区、恒温区和降温区内部均固定设置有多个散热管,所述五个蒸养窖和三个静养区内部均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柱,所述多个支柱侧壁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管道支架,所述多个管道支架上固定设置有送风主管道和送风支管道,所述八个送风支管道旁均固定设置有自来水管道,所述五个蒸养窖内部的自来水管道在对应的预热区、升温区、恒温区和降温区内部均固定设置有喷雾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送风主管道靠近热风锅炉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主电磁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五个蒸养窖左后端固定设置有控制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五个蒸养窖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变频轴流电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八个自来水管道的进水端均固定连接有自来水接口,所述八个自来水管道靠近自来水接口的一端侧壁均固定设置有主阀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多个喷雾装置的输入端均固定设置有电动阀门,所述多个喷雾装置旁边均固定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采用热风加热,避免了因蒸汽水化产生大量液化水,避免了冬季期间因排水不及时管道冻裂,采用热风系统循环加热,热率用于达到85%,节能降耗,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采用温湿度传感器,自动检测采集温湿度数据,通过PLC控制电磁阀开关调节温度,操作人员由2名减少到1名,人工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也节约了人工成本,操作也变得更加简单,该装置稍作改动即可用于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制品蒸养,尤其适用于寒冷地区混凝土制品蒸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该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能够高效、节能环保的完成管片蒸养,具有实用价值,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的装配示意图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的蒸养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的蒸养窖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图2-A处的放大图。
图例说明:
1、蒸养窑;2、预热区;3、升温区;4、送风主管道;5、热风锅炉;6、恒温区;7、降温区;8、变频轴流电机;9、控制台;10、主电磁阀;11、喷雾装置;12、送风支管道;13、温控电磁阀;14、支柱;15、管道支架;16、自来水管道;17、散热管;18、温湿度传感器;19、电动阀门;20、主阀门;21、自来水接口;22、静养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包括五个蒸养窖1、三个静养区22和热风锅炉5,热风锅炉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送风主管道4,送风主管道4远离热风锅炉5的一端贯穿五个蒸养窖1和三个静养区22内部,送风主管道4侧壁固定连接有八个送风支管道12,八个送风支管道12分别固定设置在五个蒸养窖1和三个静养区22内部,五个蒸养窖1均包含预热区2、升温区3、恒温区6和降温区7,一个送风支管道12在对应的预热区2、升温区3、恒温区6和降温区7内部均固定设置有温控电磁阀13,一送风支管道12在对应的预热区2、升温区3、恒温区6和降温区7内部均固定设置有多个散热管17,五个蒸养窖1和三个静养区22内部均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柱14,多个支柱14侧壁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管道支架15,多个管道支架15上固定设置有送风主管道4和送风支管道12,八个送风支管道12旁均固定设置有自来水管道16,五个蒸养窖1内部的自来水管道16在对应的预热区2、升温区3、恒温区6和降温区7内部均固定设置有喷雾装置11。
送风主管道4靠近热风锅炉5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主电磁阀10,五个蒸养窖1左后端固定设置有控制台9,五个蒸养窖1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变频轴流电机8,八个自来水管道16的进水端均固定连接有自来水接口21,八个自来水管道16靠近自来水接口21的一端侧壁均固定设置有主阀门20,多个喷雾装置11的输入端均固定设置有电动阀门19,多个喷雾装置11旁边均固定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18。
工作原理:该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使用时,先打开主电磁阀10,然后启动热风锅炉5,向送风主管道4内输出热风,再打开温控电磁阀13,调节送风支管道12的风量大小,使预热区2、升温区3、恒温区6和降温区7内部达到预设温度,预热区2温度30℃,升温区3温度40℃,恒温区6温度55℃,降温区7温度35℃,升温梯度控制在15℃/h以内,降温梯度控制在20℃/h以内,然后再打开主阀门20,使自来水管道16内部充满水,温湿度传感器18感应蒸养窑1内的温湿度,当蒸养窑1内湿度低于90%时,通过控制台9控制电动阀门19打开喷雾装置11进行喷雾,保持蒸养窑1内湿度不小于90%,该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能够高效、节能环保的完成管片蒸养,具有实用价值,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包括五个蒸养窖(1)、三个静养区(22)和热风锅炉(5),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锅炉(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送风主管道(4),所述送风主管道(4)远离热风锅炉(5)的一端贯穿五个蒸养窖(1)和三个静养区(22)内部,所述送风主管道(4)侧壁固定连接有八个送风支管道(12),所述八个送风支管道(12)分别固定设置在五个蒸养窖(1)和三个静养区(22)内部,所述五个蒸养窖(1)均包含预热区(2)、升温区(3)、恒温区(6)和降温区(7),所述一个送风支管道(12)在对应的预热区(2)、升温区(3)、恒温区(6)和降温区(7)内部均固定设置有温控电磁阀(13),所述一送风支管道(12)在对应的预热区(2)、升温区(3)、恒温区(6)和降温区(7)内部均固定设置有多个散热管(17),所述五个蒸养窖(1)和三个静养区(22)内部均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柱(14),所述多个支柱(14)侧壁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管道支架(15),所述多个管道支架(15)上固定设置有送风主管道(4)和送风支管道(12),所述八个送风支管道(12)旁均固定设置有自来水管道(16),所述五个蒸养窖(1)内部的自来水管道(16)在对应的预热区(2)、升温区(3)、恒温区(6)和降温区(7)内部均固定设置有喷雾装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主管道(4)靠近热风锅炉(5)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主电磁阀(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蒸养窖(1)左后端固定设置有控制台(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蒸养窖(1)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变频轴流电机(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八个自来水管道(16)的进水端均固定连接有自来水接口(21),所述八个自来水管道(16)靠近自来水接口(21)的一端侧壁均固定设置有主阀门(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喷雾装置(11)的输入端均固定设置有电动阀门(19),所述多个喷雾装置(11)旁边均固定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18)。
CN202021532708.9U 2020-07-29 2020-07-29 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 Active CN213440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2708.9U CN213440288U (zh) 2020-07-29 2020-07-29 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2708.9U CN213440288U (zh) 2020-07-29 2020-07-29 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40288U true CN213440288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307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32708.9U Active CN213440288U (zh) 2020-07-29 2020-07-29 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402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2345A (zh) 一种隧道内衬混凝土保温养护施工装置
CN204555414U (zh) 一种递减式蒸汽冷凝水回用系统
CN213440288U (zh) 盾构管片自动控温循环蒸养装置
CN103636776B (zh) 一种热风强制循环快速恒温酸奶发酵房
CN201486817U (zh) 空压机余热加热水装置
CN210880169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件太阳能蒸汽养生系统
CN207293087U (zh) 一种改良的热水罐温度自控装置
CN102121185A (zh) 节能系统
CN204593895U (zh) 温室养殖水和空气并行加热的太阳能—热泵联合供热系统
CN101953396B (zh) 凝固型酸奶用智能大型恒温发酵间
CN104764213B (zh) 温室养殖水和空气并行加热的太阳能-热泵联合供热系统
CN212288102U (zh) 一种pc生产线养护窑加热加湿系统
CN204421347U (zh) 一种家用整体式空气能热水器
CN209991800U (zh) 一种退火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328439Y (zh) 水解真空复合清洗炉
CN203914825U (zh) 用于食堂或餐厅洗碗机的余热利用系统
CN2740590Y (zh) 泥磷回收处理装置
CN203597318U (zh) 一种热风强制循环快速恒温酸奶发酵房
CN220352194U (zh) 一种可自动升降的弹簧淬火装置
CN205064223U (zh) 一种压缩机降温设备
CN204787924U (zh) 液氮加温装置
CN204689915U (zh) 一种发酵用太阳能供热系统
CN212644980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配合饲料的供水装置
CN220482057U (zh) 一种节能型煮砖水箱
CN204268655U (zh) 空调热回收节能热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05

Address after: Room 406, Block A3, Dongjiang Business Center, No. 599, Ordos Road,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Pilot Free Trade Zone (Dongjiang Free Trade Port Area), 300450

Patentee after: Pangu Cloud Chain (Tianji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39 No.19, Middle West Fourth R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China Railway Materials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hina Railway Indust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