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37071U - 一种集中快换过渡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中快换过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37071U
CN213437071U CN202022291547.5U CN202022291547U CN213437071U CN 213437071 U CN213437071 U CN 213437071U CN 202022291547 U CN202022291547 U CN 202022291547U CN 213437071 U CN213437071 U CN 2134370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quick
plate
change
joi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915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加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aochen Mold Access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aochen Mold Access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aochen Mold Access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aochen Mold Access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915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370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370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370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中快换过渡板,涉及压铸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正面排列设置有多个对接头,背面排列设置有多个第一快换接头,所述多个第一快换接头与所述多个对接头一一对应且一对一连通;所述第二板体的正面排列设置有多个对接孔,所述多个对接孔与所述多个对接头相适配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板体的背面排列设置有多个第二快换接头,所述多个第二快换接头与所述多个对接孔一一对应且一对一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完成多根冷却管的同时插拔,大大提高了插拔冷却管时的工作效率,省时省力,且准确性和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集中快换过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中快换过渡板。
背景技术
压铸机在拆装更换压铸模具时需要将冷却管逐根拔下,待模具拆装更换完成后再重新插回冷却管。现有的压铸机和压铸模具多使用单点单控冷却管,冷却管的数量通常设置多根,在拔插冷却管时都非常的费时费力,尤其是在重新插回冷却管时,需要逐根辨认然后对应插上,整个过程需要耗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且在插上冷却管时还存在插错的可能,给压铸机的使用带来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中快换过渡板。本实用新型能完成多根冷却管的同时插拔,大大提高了插拔冷却管时的工作效率,省时省力,且准确性和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集中快换过渡板,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正面排列设置有多个对接头,背面排列设置有多个第一快换接头,所述多个第一快换接头与所述多个对接头一一对应且一对一连通;所述第二板体的正面排列设置有多个对接孔,所述多个对接孔与所述多个对接头相适配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板体的背面排列设置有多个第二快换接头,所述多个第二快换接头与所述多个对接孔一一对应且一对一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的正面上可拆卸的安装有若干块安装板,所述多个对接头均布在所述若干块安装板上。
优选地,所述集中快换过渡板还包括第一连接螺钉,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螺钉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的正面设有定位销,所述第二板体的正面在与所述定位销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适配的定位孔;
或者,所述第二板体的正面设有定位销,所述第一板体的正面在与所述定位销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适配的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对接头的端部设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集中快换过渡板还包括第二连接螺钉,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螺钉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的外周面设有防滑纹。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集中快换过渡板,其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将两端的冷却管分别与第一快换接头和第二快换接头连接,这样在需要拔下冷却管时就可以同时将所有冷却管拔下,在重新插回冷却管时也可以将所有冷却管同时插回,可实现多根冷却管的同时拔插,能大大插拔冷却管时的工作效率,省时省力。且拔插冷却管过程中两端冷却管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保证了拔插前后冷却管的对应位置正确,使冷却管的插回过程准确,不会插错,避免压铸机因冷却管插错而存在使用风险。
2、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分别设置第一快换接头和第二快换接头与冷却管连接,快换接头的体积小,可减小所需的安装空间,使所述集中快换过渡板的体积小,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集中快换过渡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分离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集中快换过渡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二(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连接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板体,11-对接头,12-第一快换接头,13-安装板,2-第二板体,21-第二快换接头,3-第一连接螺钉,41-定位销,42-定位孔,5-密封圈,6-第二连接螺钉,7-冷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集中快换过渡板,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具体的,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均呈长方体状,其中,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的长度和宽度均相等,以便于两个板体进行对齐。第二板体2的高度稍大于第一板体1,以便于将第二板体2安装在压铸机或压铸模具上作为固定部分。
在第一板体1的正面,即第一板体1相对于第二板体2的面上排列设置有多个对接头11,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的,对接头11的数量为16个,以2*8的形式呈矩形阵列排列设置。第一板体1的背面排列设置有多个第一快换接头12,本实施例中,第一快换接头12的数量对应的同样为16个,且同样以2*8的形式呈矩形阵列排列设置。16个第一快换接头12与16个对接头11的一一对应,具体的,每个第一快换接头12均与一个对接头11的轴线共线。且第一快换接头12与对接头11一对一连通,即第一快换接头12与对接头11贯通第一板体1,使二者相互连通。
在第二板体2的正面,即第二板体2相对于第一板体1的面上排列设有多个对接孔(图中未示出),多个对接孔与多个对接头11相适配且一一对应,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对接孔的数量为16个,以2*8的形式呈矩形阵列排列设置,各个对接孔分别与各个对接头11的位置相对应,且对接孔的孔径略大于对接头11的外径,以便于对接头11插入对接孔内。在第二板体2的背面排列设置有多个第二快换接头21,多个第二快换接头21与多个对接孔一一对应且一对一连通。具体的,第二快换接头21的数量为16个,各个第二快换接头21在位置上与各个对接孔相对齐,且贯通第二板体2使二者之间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集中快换过渡板的使用过程如下所述,将各条冷却管7按照正确的顺序插入对应的第二快换接头21内,确认连接稳固,将第二板体2安装在压铸机上固定。将另一端的冷却管7按照正确的顺序插入第一板体1的第一快换接头12内,确认连接稳固。将第一板体1连接到第二板体2上,使各个对接头11与对接孔对齐插入。这样就通过所述集中快换过渡板将两端的多条冷却管7对应的连通起来了。
当需要拆装更换压铸模具时,将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分离,注意不要将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上的冷却管7拔下。待拆装更换压铸模具的工作完成后,将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对齐插入连接即可,这样就实现了所有冷却管7的同时插拔。
本实用新型将两端的冷却管7分别与第一快换接头12和第二快换接头21连接,这样在需要拔下冷却管7时就可以同时将所有冷却管7拔下,在重新插回冷却管7时也可以将所有冷却管7同时插回,可实现多根冷却管7的同时拔插,能大大插拔冷却管7时的工作效率,省时省力。且拔插冷却管7过程中两端冷却管7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保证了拔插前后冷却管7的对应位置正确,使冷却管7的插回过程准确,不会插错,避免压铸机因冷却管7插错而存在使用风险。
在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分别设置第一快换接头12和第二快换接头21与冷却管7连接,快换接头的体积小,可减小所需的安装空间,使所述集中快换过渡板的体积小,结构紧凑。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的正面上可拆卸的安装有若干块安装板13,多个对接头11均布在若干块安装板13上。具体的,安装板13的数量为4块,在每块安装板13上均设有4个所述的对接头11。将对接头11设置在安装板13上,并使安装板13与第一板体1可拆卸连接,这样就能根据需要连接的冷却管7的数量安装对应数量的安装板13,比如当需要连接的冷却管7数量为12个时,就可以拆下一块安装板13,使第一板体1正面上的对接头11数量变为12个。安装板13的结构,使所述集中快换过渡板的使用更加灵活。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集中快换过渡板还包括第一连接螺钉3,第一板体1与安装板13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螺钉3连接。具体的,安装板13上攻设有贯穿的螺纹孔,第一板体1的正面在对应的位置也设有螺纹孔,两螺纹孔均与第一连接螺钉3相适配,第一连接螺钉3穿过安装板13后与第一板体1连接,以此将安装板13安装到第一板体1上。螺钉连接的连接方式,连接稳固,易于加工且拆装方便。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的正面向外延伸形成圆柱形的定位销41,第二板体2的正面在与定位销4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相适配的定位孔42,定位孔42为圆柱形孔,孔径与定位销41的外径相适配,以便于定位销41插入到定位孔42中。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将定位销41和定位孔42的设置位置进行调换,第二板体2的正面设有定位销41,第一板体1的正面在与定位销4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与定位销41相适配的定位孔42。通过定位销41和定位孔42的配合,用于定位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之间的相对位置,便于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的对齐,使两者插拔准确,不易移位。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在对接头11的端部套设有橡胶材质的环状的密封圈5。密封圈5用于增强对接头11与对接孔之间的连接气密性。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集中快换过渡板还包括有第二连接螺钉6,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螺钉6连接。具体的,第一板体1的两侧设有两个贯穿的螺纹孔,第二板体2的正面的两侧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两个螺纹盲孔。第二连接螺钉6穿过第一板体1的螺纹孔后,下端伸入到第二板体2的螺纹盲孔内,并与螺纹盲孔螺纹配合,这样就通过第二连接螺钉6将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连接起来了。第二连接螺钉6的上端穿出在第一板体1之外,以便于操作者手握拧合。螺钉连接的连接方式,连接稳固,易于加工且拆装方便。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螺钉6上端的外周面设有防滑纹。防滑纹具体为网格纹,用于增大操作者手部与第二连接螺钉6之间的相对摩擦力,使拧合时不易打滑。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具体为6061-T6铝材,铝合金材料具有硬度高、质量轻、耐腐蚀的优点,适合作为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的材料。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集中快换过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正面排列设置有多个对接头,背面排列设置有多个第一快换接头,所述多个第一快换接头与所述多个对接头一一对应且一对一连通;所述第二板体的正面排列设置有多个对接孔,所述多个对接孔与所述多个对接头相适配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板体的背面排列设置有多个第二快换接头,所述多个第二快换接头与所述多个对接孔一一对应且一对一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中快换过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的正面上可拆卸的安装有若干块安装板,所述多个对接头均布在所述若干块安装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集中快换过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螺钉,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螺钉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中快换过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的正面设有定位销,所述第二板体的正面在与所述定位销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适配的定位孔;
或者,所述第二板体的正面设有定位销,所述第一板体的正面在与所述定位销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适配的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中快换过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头的端部设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中快换过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螺钉,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螺钉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集中快换过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螺钉的外周面设有防滑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中快换过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CN202022291547.5U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集中快换过渡板 Active CN2134370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91547.5U CN213437071U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集中快换过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91547.5U CN213437071U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集中快换过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37071U true CN213437071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91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91547.5U Active CN213437071U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集中快换过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370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37071U (zh) 一种集中快换过渡板
SG17250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coupling of a head frame
CN111941400A (zh) 一种由机器人末端驱动控制的快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应用机器人
CN201421925Y (zh) 一种穿墙式浮动盲插转接电连接器
CN213081452U (zh) 一种快换装置及其应用机器人
CN109519629B (zh) 浮动式流体连接插头、插座及包含其的连接器和冷却系统
CN213071645U (zh) 一种工程用usb转接头
CN113446428B (zh) 一种集装式智能阀岛及其拼装工艺
JP2020511338A (ja) 流体接続及び電気的接続のための迅速連結組立体
CN219286788U (zh) 一种模块化测量单元快接接头
CN105629398B (zh) 一种光纤转接连接器
CN102879863A (zh) 转接器及光纤连接器
CN211656693U (zh) 采用隔板连接机构的ftu机柜
GB1586876A (en) Hydraulic connection and method
CN207051537U (zh) 一种矿用可更换光纤插头瓷管的装置
CN211175829U (zh) 管道快接结构
CN201123190Y (zh) 一种水下电子连接架
CN107504291B (zh) 接头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1708357U (zh) 连接器
CN218633248U (zh) 一种低压柜转接法兰
CN211799627U (zh) 一种建筑用的带雾化防尘用的围挡
CN202084694U (zh) 铅酸电池的简单快速连接结构
CN220101675U (zh) 一种多路输出液压控制系统及拖拉机
US6390490B1 (en) Quick connect tractor hitch coupling
JPH02116486A (ja) ロボット用ガンチェンジ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