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25394U - 连接器与导线的压接工装及压接设备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与导线的压接工装及压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25394U
CN213425394U CN202022516725.XU CN202022516725U CN213425394U CN 213425394 U CN213425394 U CN 213425394U CN 202022516725 U CN202022516725 U CN 202022516725U CN 213425394 U CN213425394 U CN 213425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connector
crimping
wire
reference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1672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di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di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di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di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1672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25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25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253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工装,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与导线的压接工装及压接设备,该压接工装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具有上基准面的上模底座、设置于上基准面上的模仁;下模包括:具有下基准面的下模底座,下基准面上具有用于定位连接器的模穴;上基准面和下基准面彼此相对,模仁用于在上模和下模彼此相对运动至预设位置时,至少有部分进入模穴,模仁相对于模穴的一侧为压接侧,压接侧形成若干个等距排列的导线压条。同现有技术性相比,导线及连接器在通过该压接工装压接时,可使各导线的线芯能够直接与各接线槽内的金属片实现电性连接,因此省去了在连接器与导线之间的接线端子,从而大大降低了最终成品的成本。

Description

连接器与导线的压接工装及压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工装,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与导线的压接工装及压接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连接器和导线,其一般都是在导线上压接接线端子,再通过接线端子和连接器匹配后,插入对接端实现电性能传输。由于此种装配方式,必须借助接线端子才能使得导线与连接器实现电性导通,从而使得整个产品的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与导线的压接工装及压接设备,可实现上模与下模对连接与各导线的自动压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与导线的压接工装,包括:彼此相对运动的上模和下模;
所述上模包括:具有上基准面的上模底座、设置于所述上基准面上的模仁;
所述下模包括:具有下基准面的下模底座,所述下基准面上具有用于定位连接器的模穴;
其中,所述上基准面和所述下基准面彼此相对,所述模仁用用于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彼此相对运动至预设位置时,至少有部分进入所述模穴,且所述模仁相对于所述模穴的一侧为压接侧,所述压接侧形成若干个等距排列的导线压条。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接设备,包括:如压接工装、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上模底座远离所述上基准面的一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上模相对于所述下模进行直线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上模包括上模底座和模仁,而下模包括下模底座,并且下模底座上开设可用于定位连接器的模穴,同时模仁相对于模穴的一侧为压接侧,且压接侧形成等距排列的若干导线压条。因此,在实际应用时,通过上模与下模的相对运动,使得模仁上的各导线压条可将各导线强行压入连接器的各接线槽内,并当各导线在被压入连接器的各接线槽内的过程中,各接线槽中的金属片可刺破各导线的表皮,使得各导线的线芯可直接与各接线槽内的金属片实现电性连接,因此省去了在连接器与导线之间的接线端子,从而大大降低了最终成品的成本。
另外,所述模穴为开设于所述下基准面上的定位槽。
另外,所述定位槽向所述下基准面的任意一侧延伸,直至打断该侧的边界线,使该所述边界线形成可引出导线的走线缺口。
另外,所述下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的定位档条,所述定位档条邻近所述走线缺口设置;
所述定位档条沿垂直于所述定位槽的槽底的方向上高度低于所述下基准面。
另外,所述定位档条远离所述定位槽的槽底的一侧,对应各所述导线压条分别开设走线凹槽。
另外,所述定位槽的槽底开设至少一条可被所述连接器上的凸筋嵌入的卡槽。
另外,所述模仁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上基准面。
另外,所述上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底座的所述上基准面上的上模导柱,所述上模导柱垂直于所述上基准面设置;
所述下模底座自所述下基准面朝远离所述下基准面的方向,对应所述上模导柱开设可被所述上模导柱插入的导向孔。
另外,所述上模导柱设有若干根,所述导向孔设有若干个,所述上模导柱与所述导向孔的数量相同,唯一对应;
任意所述上模导柱均插入唯一对应的所述导向孔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与导线的压接工装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下模底座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模仁在对各导线与连接器进行压接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模仁已将各导线压接于连接器内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连接器与导线的压接工装,如图1所示,包括:彼此相对运动的上模1和下模2。
其中,如图1所示,上模1包括:具有上基准面11的上模底座12、设置于上基准面 11上的模仁13。同时,下模2包括:具有下基准面21的下模底座22,下基准面21上具有用于定位连接器3的模穴。
另外,如图1所示,上基准面11和下基准面21彼此相对,同时,模仁13用于在上模1和下模2彼此相对运动至预设位置时,至少有部分进入模穴,且模仁13相对于模穴的一侧为压接侧131,压接侧131形成若干个等距排列的导线压条132。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看出,在实际应用时,如图1所示,通过上模1与下模2的相对运动,使得模仁13上的各导线压条132可将各导线4强行压入连接器3的各接线槽31 内,如图3和图4所示,并当各导线4在被压入连接器3的各接线槽31内的过程中时,如图4所示,各接线槽31中的金属片32可刺破各导线4的表皮41,使得各导线4的线芯42可直接与各接线槽31内的金属片32实现电性连接,因此省去了在连接器3与导线 4之间的接线端子,从而大大降低了最终成品的成本。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模穴为开设于下基准面21 上的定位槽23。并且,为了能够在各导线4与连接器3压接的过程中,便于各导线4出线,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槽23向下基准面21的任意一侧延伸,直至打断该侧的边界线25,使该边界线25形成可引出导线4的走线缺口23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下模2还包括:设置于定位槽23内的定位档条24,并且,定位档条24邻近走线缺口232设置。同时,定位档条24沿垂直于定位槽23的槽底方向上的高度低于下基准面21,通过定位档条24可进一步提高对连接器3的定位效果,避免连接器3从走线缺口232处滑出。同时,由于定位档条24沿垂直于定位槽23的槽底方向上的高度低于下基准面21,可避免定位档条24的高度过高,对各导线4的出线造成影响。并且,作为优选地方案,定位槽23的槽底231开设至少一条可被连接器3上的凸筋(图中未标示)嵌入的卡槽233,通过卡槽233可进一步提高对连接器3的定位效果,避免连接器3在与各导线4进行压接时出现晃动。
另外,为了进一步便于各导线4的出线,结合图2所示,定位档条24远离定位槽23的槽底231的一侧,对应各导线压条132分别开设走线凹槽241。通过各走线凹槽241,可使得各导线4可嵌入各走线凹槽241中,使得各导线4在与连接器3进行压接的过程中,可实现对各导线4的定位,同时还便于各导线4的出线。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部分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模仁13是可拆卸地设置于上模底座12的上基准面11上的,从而在压接过程中,工作人员可根据连接器3上的接线槽31的数量,选择性的安装具有不同数量的导线压条132的模仁13,从而无需重新开发整套工装,使得本实施方式的压接工装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模仁13与上模底座12的上基准面11之间可采用螺栓固定的连接方式,当然在实际应用时,也可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对模仁13与上模底座12之间的连接方式作具体限定。
另外,为了便于上模1与下模2之间的相对运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上模1还包括:设置于上模底座12的上基准面11上的上模导柱14,并且,上模导柱14 垂直于上基准面11设置。而相应的下模底座22自下基准面21朝远离下基准面21的方向,对应上模导柱14开设可被上模导柱14插入的导向孔26,通过上模导柱14与导向孔 26的配合,可提高上模1相对于下模2运动时的运动性能。并且,作为优选地方案,在部分实施方式中,上模导柱14设有若干根,而对应的导向孔26设有若干个,同时,上模导柱14与导向孔26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同时,任意上模导柱14均插入唯一对应的导向孔26内。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压接设备,包括:如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压接工装、驱动装置。其中,驱动装置与上模底座12远离上基准面11的一侧连接,用于驱动上模1相对于下模2进行直线运动。由此不难看出,通过驱动装置可实现上模1与下模2对连接器3与各导线4的自动压接。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看出,在实际应用时,结合图4所示,通过上模1与下模2的相对运动,使得模仁13上的各导线压条132可将各导线4强行压入连接器3的各接线槽31 内,并当各导线4在被压入连接器3的各接线槽31内的过程中,各接线槽31中的金属片32可刺破各导线4的表皮41,使得各导线4的线芯42可直接与各接线槽31内的金属片32实现电性连接,因此省去了在连接器3与导线4之间的接线端子,从而大大降低了最终成品的成本。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与导线的压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彼此相对运动的上模和下模;
所述上模包括:具有上基准面的上模底座、设置于所述上基准面上的模仁;
所述下模包括:具有下基准面的下模底座,所述下基准面上具有用于定位连接器的模穴;
其中,所述上基准面和所述下基准面彼此相对,所述模仁用于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彼此相对运动至预设位置时,至少有部分进入所述模穴,且所述模仁相对于所述模穴的一侧为压接侧,所述压接侧形成若干个等距排列的导线压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与导线的压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穴为开设于所述下基准面上的定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与导线的压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向所述下基准面的任意一侧延伸,直至打断该侧的边界线,使该所述边界线形成可引出导线的走线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与导线的压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的定位档条,所述定位档条邻近所述走线缺口设置;
所述定位档条沿垂直于所述定位槽的槽底方向上的高度低于所述下基准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与导线的压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档条远离所述定位槽的槽底的一侧,对应各所述导线压条分别开设走线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与导线的压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槽底开设至少一条可被所述连接器上的凸筋嵌入的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与导线的压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仁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上基准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与导线的压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底座的所述上基准面上的上模导柱,所述上模导柱垂直于所述上基准面设置;
所述下模底座自所述下基准面朝远离所述下基准面的方向,对应所述上模导柱开设可被所述上模导柱插入的导向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与导线的压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导柱设有若干根,所述导向孔设有若干个,所述上模导柱与所述导向孔的数量相同,唯一对应;
任意所述上模导柱均插入唯一对应的所述导向孔内。
10.一种压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压接工装、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上模底座远离所述上基准面的一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上模相对于所述下模进行直线运动。
CN202022516725.XU 2020-11-04 2020-11-04 连接器与导线的压接工装及压接设备 Active CN213425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16725.XU CN213425394U (zh) 2020-11-04 2020-11-04 连接器与导线的压接工装及压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16725.XU CN213425394U (zh) 2020-11-04 2020-11-04 连接器与导线的压接工装及压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25394U true CN213425394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49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16725.XU Active CN213425394U (zh) 2020-11-04 2020-11-04 连接器与导线的压接工装及压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253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45535A (en)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conductors to contact terminals in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4337574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receptacles
CN105870690B (zh) 端子组和连接器
CN203967341U (zh) 母头连接器、公头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US343840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groups of wires
US3866297A (en) Pre-loaded electrical connectors, assembly apparatus and method
EP0833417A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wire harness
CN213425394U (zh) 连接器与导线的压接工装及压接设备
CN102280792A (zh)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US6371353B1 (en) Pressure welding apparatus and pressure welding method
US3866295A (en)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conductors to which are back to back
CN213692611U (zh) 一种可实现连续自动压接旗形端子的结构
CN212257963U (zh) 可适用多种规格端子压接的线束端子压接机构
CN109802275B (zh) 刺芯线端子胶套自动装配系统
US488132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harness
CN210670887U (zh) 电动车大功率无线控制器外壳结构
US5628108A (en) Wire transfer and cutting assembly suitable for use with multiple wire termination apparatus
CN220605713U (zh) 一种定子绕组引出线头的夹持导正装置
CN218513853U (zh) 一种自动分线机构
JP3023867B2 (ja) 配線板組立体の配線方法
US3594887A (en) Apparatus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pairs of conductors
CN218123938U (zh) 一种入端子装置
CN216774844U (zh) 一种摄像头调焦用可调式内联座
CN216529787U (zh) 一种压接机用fc压线头接线模具
CN1140020C (zh) 高密度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