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09464U - 一种垃圾分类识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分类识别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409464U CN213409464U CN202021698727.9U CN202021698727U CN213409464U CN 213409464 U CN213409464 U CN 213409464U CN 202021698727 U CN202021698727 U CN 202021698727U CN 213409464 U CN213409464 U CN 2134094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ying equipment
- garbage
- classification
- equipment
- intellig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分类识别装置,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包括:并列设置于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内部的第一输送设备和第二输送设备,所述第一输送设备从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初始的第一端延伸至尾部的第二端,第二输送设备从第一连通通道处延伸至尾部的第二端;金属探测器,设置于第一输送设备上方的空间内,以对经第一输送设备输送的垃圾进行初步检测;第一转动机构,设置于金属探测器的下方的所述第一输送设备上,第一输送设备和所述第二输送设备在第一转动机构处设置有第一连通通道,金属探测器探测出垃圾分类错误时,第一转动机构发生转动以将垃圾通过所述第一连通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输送设备上,该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可大幅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垃圾分类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按照《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将垃圾分成四大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干垃圾、湿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为提高垃圾分类效率,并避免垃圾袋进入后续处理工序,上海等大部分地区规定湿垃圾投放时必须“破袋”倒入湿垃圾桶,同时将属于干垃圾的塑料袋投放到干垃圾桶内。
在垃圾分类过程中,因各地地域、垃圾组分、人文生活差异较大,目前垃圾分类方法各异,加上居民缺乏垃圾分类的全面知识和思想意识,较难在短时间内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更无法准确辨别种类复杂的垃圾究竟属于哪种垃圾类型,可能出现垃圾投放错误的情况,给后端处理造成压力。
因此目前垃圾分类存在上述多种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垃圾分类识别装置,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包括:
并列设置于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内部的第一输送设备和第二输送设备,所述第一输送设备从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初始的第一端延伸至尾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输送设备从第一连通通道处延伸至尾部的第二端;
金属探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设备上方的空间内,以对经所述第一输送设备输送的垃圾进行初步检测;
第一转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金属探测器的下方的所述第一输送设备上,所述第一输送设备和所述第二输送设备在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处设置有第一连通通道,所述金属探测器探测出垃圾分类错误时,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发生转动以将所述垃圾通过所述第一连通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输送设备上。
可选地,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还包括:
智能检测设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设备上方的空间内,以对垃圾分类是否正确进行检测。
可选地,所述智能检测设备包括X射线检测、微波检测、红外线检测、声波检测、高光谱成像检测、超声成像、视觉成像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还包括:
智能平台和摄像设备,所述智能平台与所述智能检测设备、所述摄像设备和所述金属探测器通讯连接,所述智能检测设备和/或所述金属探测器检测出垃圾分类错误时,所述智能平台连锁所述摄像设备进行拍摄,以识别垃圾袋标签并得到用户信息然后反馈至所述智能平台。
可选地,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还包括:
第二转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设备上,所述第一输送设备和所述第二输送设备在所述第二转动机构设置有第二连通通道,所述智能检测设备识别出垃圾分类错误时,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发生转动以将所述垃圾通过所述第二连通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输送设备上。
可选地,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还包括:
称重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设备的所述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的前方。
可选地,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还包括:
外壳,以形成容纳所述称重装置、第一输送设备、第二输送设备、所述金属探测器和所述第一转动机构、智能检测设备和所述第二转动机构、臭气收集系统、第一接料斗和第二接料斗的空间。
可选地,所述外壳采用透明可视材料。
可选地,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还包括:
臭气收集系统,设置于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的第一输送设备和第二输送设备上方的空间内,以使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保持负压。
可选地,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料斗,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设备的第二端;和/或
第二接料斗,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设备的第二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应用于垃圾分类收集后端的湿垃圾处理系统,可快速、精确地检测湿垃圾中是否含有杂质,将含有杂质的垃圾袋分选出来并溯源反馈。本实用新型针对湿垃圾收集后的处理系统,解决垃圾分类收集点需专人值守、湿垃圾“破袋”倒出造成的现场环境及卫生难题,实现收集点无人值守、居民可随时“成袋”投放湿垃圾,并可大幅降低前端垃圾分类收集点采用智能分类识别装置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减轻前端垃圾分类收集点的压力。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识
1、外壳
2、第一输送设备
3、称重装置
4、智能检测设备
5、第一转动机构
6、金属探测器
7、第一智能摄像头
8、第二智能摄像头
9、第二转动机构
10、清洗喷淋装置
11、清扫装置
12、第一接料斗
13、臭气收集系统
14、智能信号源
15、第二输送设备
16、第二接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层和区的尺寸以及相对尺寸可能被夸大。自始至终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应当明白,尽管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教导之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可表示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
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为了方便描述而被使用从而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意图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
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明白术语“组成”和/或“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此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这里参考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和中间结构)的示意图的横截面图来描述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这样,可以预期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容差导致的从所示形状的变化。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应当局限于在此所示的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由于例如制造导致的形状偏差。因此,图中显示的区实质上是示意性的,它们的形状并不意图显示器件的区的实际形状且并不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包括:
并列设置于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内的第一输送设备和第二输送设备,所述第一输送设备从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初始的第一端延伸至尾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输送设备从第一连通通道处延伸至尾部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设置;
金属探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设备的上方的空间内,以对经所述第一输送设备输送的垃圾进行初步检测;
第一转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金属探测器的下方的所述第一输送设备上,所述第一输送设备和所述第二输送设备在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处设置有第一连通通道,所述金属探测器探测出垃圾分类错误时,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自动转动以将所述垃圾通过所述第一连通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输送设备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示例中,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包括:称重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设备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的前方;并列设置于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内部的第一输送设备和第二输送设备,所述第一输送设备从所述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初始的第一端延伸至尾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输送设备从第一连通通道处延伸至尾部的第二端;金属探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设备上方的空间内,以对经所述第一输送设备输送的垃圾进行初步检测;第一转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金属探测器的下方的所述第一输送设备上,第一输送设备和所述第二输送设备在第一转动机构处设置有第一连通通道,所述金属探测器探测出垃圾分类错误时,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发生转动以将所述垃圾通过所述第一连通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输送设备上;智能检测设备,设置于第一输送设备上方的空间内,以对所述第一输送设备输送的垃圾进行精准检测;第二转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智能检测设备的下方的所述第一输送设备上,第一输送设备和所述第二输送设备在第二转动机构处设置第二连通通道,所述智能检测设备检测出垃圾分类错误时,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发生转动以将所属垃圾通过所述第二连通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输送设备上;智能平台与所述摄像设备、所述金属探测器和所述智能检测设备连锁,以得到用户信息并反馈;臭气收集系统,设置于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的第一输送设备和第二输送设备上方的空间内,以使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保持负压。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可大幅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应用于垃圾分类收集后端的湿垃圾处理系统,可快速、精确地检测湿垃圾中是否含有杂质,将含有杂质的垃圾袋分选出来并溯源反馈。本实用新型针对湿垃圾收集后的处理系统,解决垃圾分类收集点需专人值守、湿垃圾“破袋”倒出造成的现场环境及卫生难题,实现收集点无人值守、居民可随时“成袋”投放湿垃圾,并可大幅降低前端垃圾分类收集点采用智能分类识别装置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减轻前端垃圾分类收集点的压力。
下面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中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外壳1、第一输送设备2、称重装置3、智能检测设备4、第一转动机构5、金属探测器6、第一智能摄像头7、第二智能摄像头8、第二转动机构9、清洗喷淋装置10、清扫装置11、第一接料斗12、臭气收集系统13、智能信号源14、第二输送设备15和第二接料斗16,下面对每种结构的具体设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应用于垃圾分类收集后端的湿垃圾集中处理,处理对象为湿垃圾未破袋前的湿垃圾包,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的应用并不局限于湿垃圾包,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种类的垃圾,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以湿垃圾包为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居民根据分类条例将湿垃圾装袋打包后直接投入湿垃圾桶,“成袋”湿垃圾收运后在中转站或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通过此系统自动识别分拣出含有杂质的垃圾袋,系统识别精确度高、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并对分类错误的垃圾袋溯源反馈,对投放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教育或惩罚。
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减轻前端垃圾分类收集点的压力,解决“破袋”倒出的现场环境及卫生难题,实现收集点无人值守,无需定时定点投放垃圾、随时可以投放垃圾。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使用垃圾袋盛装湿垃圾,作为待投放的袋装湿垃圾;其中,所述垃圾袋可以使用带有可识别标签的垃圾袋盛装湿垃圾,实现用户身份信息和用户投放的垃圾袋的标签信息的绑定。以便在后续的步骤中当发现发垃圾分类不正确时,可以查找到相关用户并进行反馈。
首先,在本申请中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用于形成容纳空间,以容纳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中的各种设备。
其中,在所述外壳1形成的容纳空间内还进一步设置有臭气收集系统13,保证智能分类识别系统工作状态时内部呈微负压,严防臭气外逸,保持现场环境卫生,臭气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
可选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整体结构密封,设置合理臭气收集系统保证工作状态时内部呈微负压,无异味。
其中,所述外壳1可以采用透明可视材料,“成袋”湿垃圾经收集运输至中转站或处理厂后,输送至智能分类识别装置,通过所述外壳1可直接观察智能分类识别系统内部结构和处理情况。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还包括智能平台,其中,称重装置3、智能检测设备4、第一转动机构5、金属探测器6、第一智能摄像头7、第二智能摄像头8、第二转动机构9均与所述智能平台通讯连接,以通过所述智能平台实现全自动化控制和操作。
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入口和出口,其中,所述入口设置于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的初始端,即第一端,用于将所述湿垃圾包输送至所述壳体内部,其中所述出口设置于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的尾端,即第二端。
其中,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第一输送设备2和第二输送设备15,以将湿垃圾包从入口处输送至出口处,其中,所述第一输送设备2和第二输送设备15均从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初始的第一端延伸至尾部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设备2和所述第二输送设备15并列设置,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设备2和所述第二输送设备15大致平行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设备2和所述第二输送设备15朝尾端方向设计合理坡度,方便清理。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设备2和所述第二输送设备15可以相互连通,例如所述第一输送设备2用于输送垃圾分类检测合格的湿垃圾包,当垃圾检测不合格时,将所述湿垃圾包通过转动机构移动至所述第二输送设备15上,所述第二输送设备15用于将垃圾分类异常的湿垃圾包传输至尾部,以单独进行处理。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设备2和所述第二输送设备15可以在特定的位置相互连通,以通过所述连通通道将所述湿垃圾包通过转动机构移动至所述第二输送设备15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输送设备2和所述第二输送设备15选用皮带输送机,其具体构成可以为常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在所述第一输送设备2的第一端的下方设置有称重装置3,实现快速、精确称重后直接输送至后端。“成袋”湿垃圾首先经称重装置3称重重量上传至智能平台后,通过第一输送设备2继续输送至后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称重装置3嵌入第一输送设备2的初始端皮带下方。
在所述称重装置3的后端的所述第一输送设备2的皮带下方嵌入第一转动机构5,其中所述第一转动机构5可以自动旋转方向,在旋转方向的过程中将所述湿垃圾包通过转动机构移动至所述第二输送设备15上。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设备和所述第二输送设备在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处设置有第一连通通道,以通过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将所述湿垃圾包通过转动机构移动至所述第二输送设备15上。
其中,在所述第一转动机构上方的空间内设置有金属探测器6,用于对经所述第一输送设备输送的垃圾进行初步检测。
其中,在所述第一转动机构5的上方还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转动机构5上垃圾包的第一智能摄像头7,用于对垃圾袋标签进行拍摄和反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称重装置3后端一定距离的第一输送设备的皮带输送机的皮带下方嵌入转动机构,转动机构的上部安装金属探测器6,“成袋”湿垃圾在皮带输送机输送过程中经金属探测器6进行初步检测,若检测出袋中含有金属,金属探测器6将信号反馈至智能平台进行报警并连锁,其中第一智能摄像头7和转动机构响应,其中第一智能摄像头7进行拍照并通过智能摄像头嵌入的软件,识别垃圾袋标签得到用户信息并反馈至智能平台,转动机构自动旋转方向将含有金属的“成袋”湿垃圾转送至第二输送设备15输送至接料斗16。经金属探测器6初步检测无金属的“成袋”垃圾经所述第一输送设备2继续输送至智能检测设备4进行检测。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还包括:智能检测设备4,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设备的上方的空间内,以对垃圾分类是否正确进行检测。智能检测设备4不限于X射线检测、微波检测、红外线检测、声波检测、高光谱成像检测、超声成像、视觉成像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保证识别技术先进、高效、精确、可靠。
所述智能检测设备4还可以具有一个检测通道,所述检测通道类似地铁安检的安检通道,以对所述垃圾包进行各种检测,以判断是否分类正确。
其中,在智能检测设备4内部安装智能信号源14,其中所述智能信号源14可以设置于所述检测通道的顶部,所述智能检测设备4内部进一步安装有第二智能摄像头8,所述第二智能摄像头8可以设置于所述检测通道的顶部,其中,所述智能信号源14和所述第二智能摄像头8并排或前后设置。
在所述检测通道下方的所述第一输送设备上设置有第二转动机构9,以将所述智能检测设备4检测垃圾分类不正确的垃圾包转移至所述第二输送设备15上。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智能检测设备4在设计阶段提前分别识别湿垃圾和可能混有的陶瓷、玻璃、金属、塑料、筷子等所有杂质的二维图像、三维模型及物化性质等属性,并将所获得的湿垃圾和杂质的特征信息上传至智能平台作为数据库,湿垃圾和杂质的历史数据集将用来训练出一个深度识别算法,嵌入第二智能摄像头8中,通过上传的杂质图像信息丰富数据库,数据库得到丰富的同时深度识别算法得到加强,提高识别精确度。最终将识别的结果上传至智能平台,储存在用户身份信息中。
经金属探测器6初步检测出无金属的“成袋”垃圾经所述第一输送设备2输送至智能检测设备4进行检测成像,传输至智能平台,通过与数据库进行特征类比,若识别出“成袋”湿垃圾中含有杂质。智能检测设备4将信号反馈至智能平台进行警报并连锁第二智能摄像头8和第二转动机构9响应,第二智能摄像头8进行拍照并通过智能摄像头嵌入的软件,识别垃圾袋标签得到用户信息并反馈至智能平台,第二转动机构9自动旋转方向将含有杂质的“成袋”湿垃圾转送至第二输送设备15输送至第二接料斗16。经智能检测设备4识别无杂质的“成袋”垃圾经第一输送设备2继续输送至第一接料斗12。垃圾分类识别系统采用金属探测器、智能检测设备结合智能平台数据库进行精确、快速、自动识别“成袋”湿垃圾中的杂质。
通过智能系统实现金属探测器、智能检测设备、智能摄像头、转动机构连锁控制,当识别出垃圾袋混有杂质时,金属探测器或智能检测设备发出电信号在智能平台进行报警,并连锁智能摄像头拍照扫描识别用户信息、连锁转动机构将垃圾袋分选出来。
进一步,所述第一输送设备2和所述第二输送设备15的尾端设置清洗喷淋装置10、清扫装置11,当在某个环节出现垃圾袋破损垃圾洒落等突发情况或根据运行情况定期清理,可通过清洗喷淋装置10和清扫装置11清洗所述第一输送设备2和所述第二输送设备15,清洗的沥液和垃圾收集至第一接料斗12和第二接料斗16。第一接料斗12和第二接料斗16内的垃圾袋分别输送至后续处理系统。
其中,智能摄像头和嵌入的软件通过识别含有杂质的垃圾袋上的标签信息,将用户信息、垃圾袋重量和含杂质情况反馈至智能平台,进行溯源追踪。
通过金属探测器6和智能检测设备4的反馈信号在智能平台进行汇总整合,结合智能摄像头的拍照和称重装置的称重数据,溯源反馈,对投放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教育或惩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目前的主要研究基本均是针对前端垃圾分类投放的自动分类识别装置,通过机械工具将居民投入的垃圾袋破袋,采取透视识别、重力感应、声学识别等技术进行垃圾识别,分类投放至对应的垃圾桶。但智能垃圾箱的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设备维护、检修繁琐。目前绝大多数地区分类出的湿垃圾采用“破袋”倒出的收集方式,现场需专人监督、定时定点投放,因湿垃圾高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等特性,易造成收集点环境及卫生较差、臭气外逸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应用于垃圾分类收集后端的湿垃圾集中处理,实现湿垃圾在各收集点“成袋”收集、无人值守,居民可随时“成袋”投放湿垃圾,保持收集点良好的环境及卫生条件,大幅减轻前端垃圾分类收集点的压力,减少智能垃圾箱的投资和运行成本,“成袋”湿垃圾收运后在中转站或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
2、垃圾分类识别系统技术先进、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方便快捷,实现集中、精确、快速识别湿垃圾中的杂质,并通过智能平台溯源反馈,对投放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教育或惩罚。
3、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实现全自动化操作、各设备连锁控制、无人值守。
4、垃圾分类识别系统自带清洗喷淋和清扫装置,保持设备内部清洁。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包括:
并列设置于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内部的第一输送设备和第二输送设备,所述第一输送设备从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初始的第一端延伸至尾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输送设备从第一连通通道处延伸至尾部的第二端;
金属探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设备上方的空间内,配置为对经所述第一输送设备输送的垃圾进行初步检测;
第一转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金属探测器的下方的所述第一输送设备上,所述第一输送设备和所述第二输送设备在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处设置有第一连通通道,所述金属探测器探测出垃圾分类错误时,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发生转动以将所述垃圾通过所述第一连通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输送设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还包括:
智能检测设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设备上方的空间内,配置为对垃圾分类是否正确进行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检测设备包括X射线检测、微波检测、红外线检测、声波检测、高光谱成像检测、超声成像、视觉成像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还包括:
智能平台和摄像设备,所述智能平台与所述智能检测设备、所述摄像设备和所述金属探测器通讯连接,所述智能检测设备和/或所述金属探测器检测出垃圾分类错误时,所述智能平台连锁所述摄像设备进行拍摄,配置为识别垃圾袋标签并得到用户信息然后反馈至所述智能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还包括:
第二转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设备上,所述第一输送设备和所述第二输送设备在所述第二转动机构设置有第二连通通道,所述智能检测设备识别出垃圾分类错误时,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发生转动以将所述垃圾通过所述第二连通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输送设备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还包括:
称重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设备的所述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的前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还包括:
外壳,配置为形成容纳称重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设备、所述第二输送设备、所述金属探测器和所述第一转动机构、智能检测设备和第二转动机构、臭气收集系统、第一接料斗和第二接料斗的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采用透明可视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还包括:
臭气收集系统,设置于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的第一输送设备和第二输送设备上方的空间内,配置为使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保持负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分类识别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料斗,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设备的第二端;和/或
第二接料斗,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设备的第二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98727.9U CN213409464U (zh) | 2020-08-14 | 2020-08-14 | 一种垃圾分类识别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98727.9U CN213409464U (zh) | 2020-08-14 | 2020-08-14 | 一种垃圾分类识别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409464U true CN213409464U (zh) | 2021-06-11 |
Family
ID=76256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698727.9U Active CN213409464U (zh) | 2020-08-14 | 2020-08-14 | 一种垃圾分类识别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409464U (zh) |
-
2020
- 2020-08-14 CN CN202021698727.9U patent/CN21340946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058695A (zh) | 一种垃圾分类识别装置 | |
CN211033861U (zh) | 垃圾自动分类装置 | |
CN110329672B (zh) | 一种垃圾分类装置及分类方法 | |
CN110949895B (zh) | 一种区域化垃圾分类投放及分拣回收系统 | |
CN106975616A (zh) | 一种智能城市生活垃圾分拣设备 | |
CN110064640A (zh) | 一种居民日常垃圾智能化分类收集处理方法 | |
CN211365766U (zh) | 垃圾智能分类收集设备和系统 | |
CN110577037A (zh) | 用于生活垃圾分类检查回收的方法 | |
CN110817187A (zh) | 垃圾智能分类收集设备和系统 | |
CN110465536A (zh) |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和气味识别的智能垃圾处理系统 | |
CN103318582A (zh) | 自动分类垃圾桶 | |
CN110949896A (zh) |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及装置 | |
CN112090925A (zh) | 一种后端破袋的垃圾处理方法和装置 | |
Agarwal et al. | Automatic waste segregation and management | |
CN213409464U (zh) | 一种垃圾分类识别装置 | |
CN212607282U (zh) | 半智能的城市社区垃圾分类投放站 | |
CN113083705A (zh) | 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系统及方法 | |
CN110733799A (zh) | 一种自动智能化垃圾分类装置 | |
CN110895397A (zh) | 集成智慧路灯的垃圾处理系统 | |
CN211086960U (zh) | 集成智慧路灯的垃圾回收系统 | |
CN113552636A (zh) | 一种混合垃圾分选装置及其分选识别方法 | |
CN212791953U (zh) | 一种民航机场可回收垃圾分拣处理系统 | |
CN212830606U (zh) | 具有检测功能的自动分拣垃圾桶 | |
CN210116878U (zh) | 一种能自动分类垃圾的垃圾桶 | |
TWM610318U (zh) | 智慧化垃圾分類暨收集系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