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03487U - 发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03487U
CN213403487U CN202022843345.7U CN202022843345U CN213403487U CN 213403487 U CN213403487 U CN 213403487U CN 202022843345 U CN202022843345 U CN 202022843345U CN 213403487 U CN213403487 U CN 213403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vibrating
sound
plate
sound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433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磊
唐兰欣
孙立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0228433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03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03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03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声装置,发声装置包括壳体、发声单元、振膜以及加强结构;发声单元设于壳体内,并与壳体围合形成密闭腔体;密闭腔体的腔壁设有安装口;振膜包括悬挂部和振动片,悬挂部设于安装口处,悬挂部环绕振动片设置,振动片和悬挂部配合遮盖安装口;加强结构设于振动片的中部,用于加强振动片的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发声装置能够改善被动振膜振幅过大的问题,提升发声装置的发声质量。

Description

发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被动膜振常用于改善音响等的低音量感,被动振膜本身没有与之配合的驱动单元,而是借助扬声器振动时对空气的推动力进行推动。
在相关技术中,以音响为例,音响中被动振膜的振幅不易把控,被动振膜的振幅往往过大,导致音响发出的声音不够纯净、发闷,主观听感上会出现声音瞬态不足、声音拖沓等问题,影响音响的发声质量和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发声装置,旨在改善被动振膜振幅过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
壳体;
发声单元,所述发声单元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的腔壁设有安装口;
振膜,所述振膜包括悬挂部和振动片,所述悬挂部设于所述安装口处,所述悬挂部环绕所述振动片设置,所述振动片和所述悬挂部配合遮盖所述安装口;及
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设于所述振动片的中部,用于加强所述振动片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结构为加强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片为铝箔层和发泡层的复合结构;
或,所述加强片的材质为铝镁合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加强片的面积为S1,定义所述振动片的面积为S2,S1比S2的比值为X,0.1≤X≤0.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片的形状为矩形、圆形以及正多边形中的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片设有镂空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片包括至少两个加强块,所述振动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至少两个所述加强块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中部;或,至少两个所述加强块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中部中的二者之一;或,至少两个所述加强块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中部中的二者之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加强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结构和所述振动片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结构与所述振动片粘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发声装置包括壳体、发声单元、振膜以及加强结构,其中,发声单元设于壳体内,并与壳体围合形成密闭腔体;密闭腔体的腔壁设有安装口;振膜包括悬挂部和振动片,悬挂部设于安装口处,悬挂部环绕振动片设置,振动片和悬挂部配合遮盖安装口;加强结构设于振动片的中部,用于加强振动片的结构强度。以此,被动振膜的振动片振动时,振动片的中部为远离悬挂结构的部位,振动片的中部的振动幅度较大,通过在振动片的中部设置加强结构来加强振动片中部的结构强度,能够有效地减小振动片中部的振幅,从而改善振动片整体的振幅水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发声装置的爆炸结构图;
图3为图1中的发声装置的剖面结构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振膜 2 加强结构
11 振动片 3 壳体
111 第一表面 4 发声单元
112 第二表面 5 密闭腔体
12 悬挂部 51 安装口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声装置,该发声装置用于输出声音,发声装置包括但不限于为音响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该发声装置包括壳体3、发声单元4、振膜1以及加强结构2,其中发声单元4设于壳体3内,并与壳体3围合形成密闭腔体5;密闭腔体5的腔壁设有安装口51;振膜包括悬挂部12和振动片11,悬挂部12设于安装口51处,悬挂部12环绕振动片11设置,振动片11和悬挂部12配合遮盖安装口51;加强结构2设于振动片11的中部,用于加强振动片11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3可设置有空腔,发声单元4容纳于该空腔内,并可与空腔的腔壁围合形成密闭腔体5,壳体3的材质可以为塑胶等,此处不做限定。壳体3上可开设有与密闭腔体5连通的出音口,该出音口不与密闭腔体5直接连通,发声单元4发出的声音将通过该出音口向外传播。发声单元4可为扬声器等可用于发出声音的结构。
振膜1为被动振膜,发声单元4振动时推动挤压密闭腔体5内的空气,密闭腔体5内的空气被挤压后压强增加,密闭腔体5内空气挤压并推动振膜1振动,从而增加了密闭腔体5的虚拟体积,有利于改善发声装置的低频音效。
振膜1的振动片11为弹性形变部位,振膜1的悬挂部12可包括折环结构,悬挂部12用于将振膜1的振动片11悬挂于壳体3,使振动片11悬空,以给振动片11提供足够的振动空间。悬挂部12可连接于安装口51的侧壁,或连接于安装口51的周缘,悬挂部12连接于安装口51的周缘时,悬挂部12可位于密闭腔体5内或位于密闭腔体5的外侧。振动片11可通过粘结等方式与悬挂部12连接。
加强结构2用于加强振动片11中部的结构刚性,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减振动片11的中部振幅,从而减小对发声单体振膜的影响,提高发声装置的可靠性。振动片11的中部可以理解为:以振动片11几何中心为中心延展出的一个空间区域,以振动片11为矩形薄片结构为例,振动片11的几何中心可近似为振动片11的矩形横截面对角线之间的交点,振动片11的中部则可以为以该交点为中心向外延展的一个空间区域。加强结构2可设置于振动片11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但其始终位于振动片11的中部。加强结构2可与振动片11一体成型,或通过粘结等方式连接于振动片11,以实现加强结构2与振动片11的可靠连接固定,以通过加强结构2对振动片11中部的振幅进行无波动地削减。
振膜1的振动片11振动时,由振动片11的中部朝向向振动片11的外周缘的方向上,振动片11的振幅逐渐递减。当振动片11的中部设置加强结构2时,振动片11的中部的振幅的削减幅度将大于振动片11的外周缘,振动片11的总体振幅被有效削减。
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的发声装置在振膜1振动片11的中部设置有加强结构2,通过加强结构2改善振动片11中部的结构强度,能够有效地减小振动片11中部的振幅,从而改善振动片11整体的振幅水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加强结构2为加强片。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结构2为加强片,加强片可通过粘结等方式与振膜1的振动片11连接,加强片为刚性材质,以利于加强振动片11的刚性强度,改善振动片11的振幅水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加强片为铝箔层和发泡层的复合结构;或,加强片的材质为铝镁合金。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片为多个铝箔层的复合结构,多个铝箔层之间通过有粘胶层和发泡层进行连接复合,发泡层可以为发泡胶层,用于连接固定铝箔层和粘胶层,粘胶层用于连接固定发泡层和铝箔层。铝箔层、粘胶层和发泡层都有质地轻的特点,铝箔层具有一定的抗形变性能,当铝箔层、粘胶层和发泡层按照上述方式复合成为加强片后,可使加强片具有高模量但轻质的结构,使加强片具有足够的抗形变强度的同时质地较为轻盈,从而能够微度地调节振膜1的振幅,而不至于对振膜1振幅进行过度削减,改善振膜1的振幅水平和发声装置的发声质量。同理,加强片的材质为铝镁合金时,也能够使加强片成为高模量的轻质结构,从而实现上述的改善振膜1振幅水平和发声装置的发声质量的效果。
可选地,加强片可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层铝箔层、至少两层粘胶层以及至少一层发泡层;加强片的最顶层和最底层均为铝箔层,相邻两个铝箔层之间设有两粘胶层和一发泡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定义加强片的面积为S1,定义振动片11的面积为S2,S1比S2的比值为X,0.1≤X≤0.4。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片覆盖振膜1表面的范围越大时,加强片对振膜1的刚性的加强效果越强,振膜1的振幅削减效果越强;加强片覆盖振膜1表面的范围越小时,加强片对振膜1刚性的加强效果越弱,振膜1的振幅的削减效果越弱。当加强片的面积与振动片11的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0.1且小于等于0.4时,加强片覆盖振动片11的面积大概为10%到40%,此时可适当削减振膜1振动片11的振幅,并且能够保证振膜1的振动片11仍然易于被驱动或推动振动,以此改善振膜1振动片11的振幅水平,提升发声装置的发声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加强片的面形状为矩形、圆形以及正多边形中的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片可为圆片结构、方片结构、正多边形的片状结构,以使加强片的形状规则,而易于加工和成型,有利于降低加强片的加工程序和成本,同时加强片设置于振动片11中部时,也能更好地平衡振动片11和中部各处的结构刚性,使振动片11中部各处振动时的振幅水平相当,改善振动片11的振幅水平,提升发声装置的发声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加强片设有镂空部。
在本实施例中,镂空部用于调节加强片的质量和结构强度,镂空部可为开孔结构或槽体结构,该开孔结构可为通孔结构或盲孔结构。以镂空部为开孔结构为例,当加强片上设置一开孔结构时,加强片邻近开孔结构的部位的结构强度将低于加强片的其它部位,这将相应地对振膜1振动片11的振幅产生相应的调节效果。当加强片上设置多个开孔结构时,则可进一步削减加强片的质量和结构强度,从而降低振膜1振幅的削减程度。以此,通过在加强片上开设不同数量的开孔结构可对应实现振膜1振幅的调节,便于调试和改善发声装置的发声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加强片包括至少两个加强块,振动片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至少两个加强块分别设于第一表面111的中部和第二表面112的中部;或,至少两个加强块层叠设置于第一表面111的中部和第二表面112的中部中的二者之一;或,至少两个加强块间隔设置于第一表面111的中部和第二表面112的中部中的二者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可为振动片11的上下表面,加强块可在第一表面111和/或第二表面112上设置,至少两个加强块可以层叠设置或间隔设置,以此加强块在振动片11上的设置方式多样而灵活,可依据实际振膜1振幅的调节需要,采用相应的加强块的设置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加强结构2包括至少一个加强筋(图未示)。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用于加强振动片11中部的结构刚性,加强筋可与振动片11为一体成型结构,或通过粘结等方式与振动片11连接。加强筋的形状可以为长条形,其还可具有多个弧段和/或折弯段,比如加强筋可为波浪形结构,以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3所示,加强结构2和振动片11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结构2和振动片11一体成型时,一方面可以节省加强部和振动片11的加工和成型程序,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加强结构2和振动片11的整体性,能保证加强结构2和振动片11振动的一致性,更有利于改善振膜1的振幅水平,提升发声装置的发声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3所示,加强结构2与振动片11粘接。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结构2与振动片11粘结时,可简化加强结构2和振动片11的连接工艺,并可在加强结构2在振动片11上调整定位后,通过粘胶实现加强结构2与振动片11的连接固定,便于更准确地调整加强结构2在振动片11上的位置,改善振膜1的振幅水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包括:
壳体;
发声单元,所述发声单元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的腔壁设有安装口;
振膜,所述振膜包括悬挂部和振动片,所述悬挂部设于所述安装口处,所述悬挂部环绕所述振动片设置,所述振动片和所述悬挂部配合遮盖所述安装口;及
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设于所述振动片的中部,用于加强所述振动片的结构强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为加强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片为铝箔层和发泡层的复合结构;
或,所述加强片的材质为铝镁合金。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加强片的面积为S1,定义所述振动片的面积为S2,S1比S2的比值为X,0.1≤X≤0.4。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片的形状为矩形、圆形以及正多边形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片设有镂空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片包括至少两个加强块,所述振动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至少两个所述加强块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中部;或,至少两个所述加强块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中部中的二者之一;或,至少两个所述加强块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中部中的二者之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加强筋。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与所述振动片粘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和所述振动片为一体成型结构。
CN202022843345.7U 2020-11-30 2020-11-30 发声装置 Active CN213403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3345.7U CN213403487U (zh) 2020-11-30 2020-11-30 发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3345.7U CN213403487U (zh) 2020-11-30 2020-11-30 发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03487U true CN213403487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96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43345.7U Active CN213403487U (zh) 2020-11-30 2020-11-30 发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034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17018B2 (en) Speaker module
CN110839194B (zh)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551638B (zh) 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15499559U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882123B (zh) 发声器件和便携终端
CN112770235A (zh) 发声装置和耳机
WO2022166389A1 (zh) 发声单元、发声模组和耳机
CN112399313B (zh) 发声器件
CN204392545U (zh) 扬声器模组
CN213403487U (zh) 发声装置
CN214381373U (zh) 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CN215300865U (zh) 一种振动传感器
CN214228471U (zh) 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US20230288250A1 (en) Vibration sensors
CN211019215U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214901288U (zh) 发声器件
WO2021000106A1 (zh) 扬声器箱
CN216775011U (zh) 发声单体、发声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4481176U (zh) 发声装置和耳机
CN215040822U (zh) 微型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CN215734681U (zh) 发声器件和电子设备
CN211531316U (zh) 扬声器箱
CN211531305U (zh) 扬声器箱
US9674594B2 (en) Speaker
JP2510607B2 (ja) 平面スピ−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