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00875U - 一种防凝结的水冷电容器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凝结的水冷电容器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00875U
CN213400875U CN202021771251.7U CN202021771251U CN213400875U CN 213400875 U CN213400875 U CN 213400875U CN 202021771251 U CN202021771251 U CN 202021771251U CN 213400875 U CN213400875 U CN 213400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apacitance
capacitor
pip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712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允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madian Qijia Electrical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杨允荣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杨允荣 filed Critical 杨允荣
Priority to CN2020217712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00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00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00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凝结的水冷电容器散热装置,属于电容器设备技术领域,一种防凝结的水冷电容器散热装置,包括电容箱,电容箱的内部安装有电容器,电容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贯穿电容箱并延伸至电容箱的外部,电容箱的内外侧壁之间开设有圆柱状的散热槽,电容箱位于散热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管,冷却管一侧的侧壁上连通有进液管,冷却管的另一侧的侧壁上连通有出液管,它可以实现在对电容器进行水冷散热时,可以避免外界的水蒸气在遇到温度相对较低的水冷电容箱而产生凝结现象,这样既可以提高水冷的冷却效率,又提高了安全性,且外表面采用圆管的散热方式,增大了散热面积,进一步的提高了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防凝结的水冷电容器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凝结的水冷电容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容器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这就构成了电容器。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电容器的电容量在数值上等于一个导电极板上的电荷量与两个极板之间的电压之比。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基本单位是法拉(F)。在电路图中通常用字母C表示电容元件,电容器在调谐、旁路、耦合、滤波等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晶体管收音机的调谐电路要用到它,彩色电视机的耦合电路、旁路电路等也要用到它,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码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以平板电视(LCD和PDP)、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产品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带动了电容器产业增长。
电力电容器在电力系统中主要作无功补偿或移相使用,大量装设在各级变配电所里,这些电容器的正常运行对保障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与效益起重要作用,电容器周围环境的温度不可太高,也不可太低。如果环境温度太高,电容工作时所产生的热就散不出去;而如果环境温度太低,电容器内的油就可能会冻结,容易电击穿。按电容器有关技术条件规定,电容器的工作环境温度一般以40℃为上限。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在这个温度以下,所以通常不必采用专门的降温设施。如果电容器附近存在着某种热源,有可能使室温上升到40℃以上,这时就应采取通风降温措施,否则应立即切除电容器。
而有些电力系统安装在户外使用,其中也不能缺少电容器的使用,而在户外,尤其是夏季的高温,即便电容器的发热量较少,在太阳的照射下,其温度也可能会超出电容器适宜的工作环境,现有的水冷装置可对电容器进行降温,且降温效果较好,但是现有的水冷散热器在进行水循环散热时,水箱外表面通常温度较低,这样水箱的外表面会凝结水珠,而电容器碰到水、盐水、油及其他具有导电性的液体使用的话会导致故障,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凝结的水冷电容器散热装置,它可以实现在对电容器进行水冷散热时,可以避免外界的水蒸气在遇到温度相对较低的水冷电容箱而产生凝结现象,这样既可以提高水冷的冷却效率,又提高了安全性,且外表面采用圆管的散热方式,增大了散热面积,进一步的提高了散热效率。
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凝结的水冷电容器散热装置,包括电容箱,所述电容箱的内部安装有电容器,所述电容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电容箱并延伸至电容箱的外部,所述电容箱的内外侧壁之间开设有圆柱状的散热槽,所述电容箱位于散热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一侧的侧壁上连通有进液管,所述冷却管的另一侧的侧壁上连通有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均贯穿电容箱并延伸至电容箱的外侧,所述电容箱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半圆柱状的圆槽,所述圆槽设置为五面,其中五面均远离连接杆,所述电容器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与电容器相匹配的杯状的内导热板,所述内导热板的开口端贯穿电容箱并延伸至电容箱的外侧,且内导热板的开口端分别延伸至电容箱的外侧壁的外侧,所述内导热板与电容箱之间安装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与内导热板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管靠近电容箱的一侧设置为与圆槽相匹配的圆弧状,所述导热管位于圆槽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圆槽设置为半圆柱状,所述导热管靠近电容箱的一侧设置为与圆槽相匹配的半圆柱状,所述圆槽的直径大于导热管的直径,通过圆槽和导热管的设置,增大了电容箱与导热管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箱与内导热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隔热隔层,通过隔热隔层的设置,避免了内导热板在进行热传导时,将内导热板的热量传递至电容箱靠近连接杆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内导热板与电容箱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外导热板,通过外导热板的设置,使内导热板内的热量不仅可以传递至电容箱的外侧尽心散热,还可以将热量通过外导热板传递至电容箱的内侧上,也可避免电容箱的内侧壁上凝结露珠。
进一步的,每两个所述圆槽开口端之间的距离小于2cm。
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它可以实现在对电容器进行水冷散热时,可以避免外界的水蒸气在遇到温度相对较低的水冷电容箱而产生凝结现象,这样既可以提高水冷的冷却效率,又提高了安全性,且外表面采用圆管的散热方式,增大了散热面积,进一步的提高了散热效率。
(2)圆槽设置为半圆柱状,导热管靠近电容箱的一侧设置为与圆槽相匹配的半圆柱状,圆槽的直径大于导热管的直径,通过圆槽和导热管的设置,增大了电容箱与导热管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散热效率。
(3)电容箱与内导热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隔热隔层,通过隔热隔层的设置,避免了内导热板在进行热传导时,将内导热板的热量传递至电容箱靠近连接杆的位置。
(4)内导热板与电容箱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外导热板,通过外导热板的设置,使内导热板内的热量不仅可以传递至电容箱的外侧尽心散热,还可以将热量通过外导热板传递至电容箱的内侧上,也可避免电容箱的内侧壁上凝结露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电容箱;2、电容器;3、连接杆;4、冷却管;5、进液管;6、出液管;7、圆槽;8、内导热板;9、导热管;10、隔热隔层;11、外导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请参阅图1-4,一种防凝结的水冷电容器散热装置,包括电容箱1,电容箱1的内部安装有电容器2,电容器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连接杆3贯穿电容箱1并延伸至电容箱1的外部,电容箱1的内外侧壁之间开设有圆柱状的散热槽,电容箱1位于散热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管4,冷却管4一侧的侧壁上连通有进液管5,冷却管4的另一侧的侧壁上连通有出液管6,进液管5和出液管6均贯穿电容箱1并延伸至电容箱1的外侧,电容箱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半圆柱状的圆槽7,圆槽7设置为五面,其中五面均远离连接杆3,电容器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与电容器2相匹配的杯状的内导热板8,内导热板8的开口端贯穿电容箱1并延伸至电容箱1的外侧,且内导热板8的开口端分别延伸至电容箱1的外侧壁的外侧,具体形状参阅图1和图4,电容箱1与内导热板8之间固定连接有隔热隔层10,通过隔热隔层10的设置,避免了内导热板8在进行热传导时,将内导热板8的热量传递至电容箱1靠近连接杆3的位置,内导热板8与电容箱1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外导热板11,通过外导热板11的设置,使内导热板8内的热量不仅可以传递至电容箱1的外侧尽心散热,还可以将热量通过外导热板11传递至电容箱1的内侧上,也可避免电容箱1的内侧壁上凝结露珠,内导热板8与电容箱1之间安装有导热管9,导热管9与内导热板8固定连接,导热管9靠近电容箱1的一侧设置为与圆槽7相匹配的形状,导热管9位于圆槽7的内侧,圆槽7设置为半圆柱状,导热管9靠近电容箱1的一侧设置为与圆槽7相匹配的半圆柱状,圆槽7的直径大于导热管9的直径,通过圆槽7和导热管9的设置,增大了电容箱1与导热管9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散热效率,每两个圆槽7开口端之间的距离小于2cm。
使用时,当电容器2在运行时产生热量或外界温度较高时,通过进液管5向冷却管4内注水,然后冷却管4内的水通过出液管6流出,这样的水循环过程,可以减小电容箱1内部的温度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还可以带走电容箱1内产生的热量,且在水循环进行时,电容箱1内外表面的温度均会降低,水冷循环为现有技术中较成熟的技术,在此不作具体描述,而电容器2在产生热量时,通过内导热板8和导热管9将热量传递至电容箱1的外表面,这样就可以避免电容箱1的外表面因温度较低,水蒸气凝结至电容箱1的外表面上,而内导热板8未传递出的热量,则被外导热板11吸收传递至电容箱1的内表面进行散热;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可以实现在对电容器进行水冷散热时,可以避免外界的水蒸气在遇到温度相对较低的水冷电容箱而产生凝结现象,这样既可以提高水冷的冷却效率,又提高了安全性,且外表面采用圆管的散热方式,增大了散热面积,进一步的提高了散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防凝结的水冷电容器散热装置,包括电容箱(1),所述电容箱(1)的内部安装有电容器(2),所述电容器(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贯穿电容箱(1)并延伸至电容箱(1)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箱(1)的内外侧壁之间开设有圆柱状的散热槽,所述电容箱(1)位于散热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管(4),所述冷却管(4)一侧的侧壁上连通有进液管(5),所述冷却管(4)的另一侧的侧壁上连通有出液管(6),所述进液管(5)和出液管(6)均贯穿电容箱(1)并延伸至电容箱(1)的外侧,所述电容箱(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半圆柱状的圆槽(7),所述圆槽(7)设置为五面,其中五面均远离连接杆(3),所述电容器(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与电容器(2)相匹配的杯状的内导热板(8),所述内导热板(8)的开口端贯穿电容箱(1)并延伸至电容箱(1)的外侧,且内导热板(8)的开口端分别延伸至电容箱(1)的外侧壁的外侧,所述内导热板(8)与电容箱(1)之间安装有导热管(9),所述导热管(9)与内导热板(8)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管(9)靠近电容箱(1)的一侧设置为与圆槽(7)相匹配的圆弧状,所述导热管(9)位于圆槽(7)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凝结的水冷电容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槽(7)设置为半圆柱状,所述导热管(9)靠近电容箱(1)的一侧设置为与圆槽(7)相匹配的半圆柱状,所述圆槽(7)的直径大于导热管(9)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凝结的水冷电容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箱(1)与内导热板(8)之间固定连接有隔热隔层(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凝结的水冷电容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热板(8)与电容箱(1)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外导热板(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凝结的水冷电容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圆槽(7)开口端之间的距离小于2cm。
CN202021771251.7U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防凝结的水冷电容器散热装置 Active CN213400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1251.7U CN213400875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防凝结的水冷电容器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1251.7U CN213400875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防凝结的水冷电容器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00875U true CN213400875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207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71251.7U Active CN213400875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防凝结的水冷电容器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008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86719A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片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3056827U (zh) 一种igbt功率模块
CN105934138A (zh) 高功率电磁波发生器的工质接触式冷却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3400875U (zh) 一种防凝结的水冷电容器散热装置
CN105916358A (zh) 一种充电机散热系统
CN116761381A (zh) 集装箱式单向浸没液冷系统
CN202996592U (zh) 一种电容器
CN216697189U (zh) 一种浸没式液冷箱
CN212462565U (zh) 一种变电站保护装置管控设备
CN211860887U (zh) 吹胀式液冷电控盒及设备柜
CN212231491U (zh) 一种耐高温工业级交换机
CN115101850A (zh) 新能源汽车智能调节电池仓
CN213716723U (zh) 一种直流吸收保护电容器
CN206531339U (zh) 一种冰箱
CN216871767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高压电容器
CN203120349U (zh) 一种功率器件的柜体蒸发冷却装置
CN217763686U (zh) 顶出风室外机及制冷设备
CN211907244U (zh) 一种防潮电容器
CN218123134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变压器
CN219372258U (zh) 光伏发电逆变器用散热器
CN203369017U (zh) 一种设有制冷器的pcb板托盘
CN205122394U (zh) 改善了散热与轻量化的汽车逆变器用电容器及逆变器系统
CN212570725U (zh) 一种电容器
CN214013650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高压配电柜
CN218548206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电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3

Address after: 463000 No. 159, Donghu Road, Yicheng District, Zhumadian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madian Qijia Electrical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6, Sanjia village, Heping Village Committee, Liangxi Town, Enping City,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9437

Patentee before: Yang Yun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