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63686U - 顶出风室外机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顶出风室外机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63686U
CN217763686U CN202221562090.XU CN202221562090U CN217763686U CN 217763686 U CN217763686 U CN 217763686U CN 202221562090 U CN202221562090 U CN 202221562090U CN 217763686 U CN217763686 U CN 2177636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abinet
condenser
heat
outdoor unit
liquid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6209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凯翟
卢力
李晓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156209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636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636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636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出风室外机及制冷设备,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顶出风室外机的电控箱设置在冷凝风道上,经冷凝器加热后的空气与电控箱充分换热,容易导致电子元器件温度过高而失效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出风室外机,合理利用了顶出风机周向的空间,将电控箱设置在冷凝器上方,此时可以将冷凝器做成筒形,增加冷凝器的迎风面积,降低了制冷设备对顶出风机压头、功率的要求,提高制冷设备的能效及静音效果。由于电控箱不在冷凝风流道上,可以防止经冷凝器加热后的空气与电控箱充分换热,避免电子元器件温度过高而失效。另外,利用制冷设备的液管对电控箱内关键元器件进行散热,确保制冷设备能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顶出风室外机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顶出风室外机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参见图1-图3,示意出了制冷设备电控箱的位置,电控箱占用的空间会导致冷凝器体积减小,致使冷凝器迎风面面积减小。对于顶出风机型而言,冷凝器迎风面面积减小,运行时冷凝器实际迎面风速将提高,产生的风阻增加,噪音增大,最终需选择高压头、大功率型号的冷凝风机。另外,由于电控箱在冷凝风流道上,经冷凝器加热后的空气与电控箱充分换热,导致电子元器件温度过高而失效。
业内另有采用电控箱外置的方案能解决以上问题,但电控箱外置需另外配备穿舱插座、防水插件,在占用额外安装空间的同时带来成本增加、可靠性下降的风险。
为了提高顶出风制冷设备的能效及静音效果,同时确保超高环境温度下稳定运行,对现有制冷设备电控箱进行优化,不再占用冷凝器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出风室外机及制冷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顶出风室外机的电控箱设置在冷凝风道上,经冷凝器加热后的空气与电控箱充分换热,容易导致电子元器件温度过高而失效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顶出风室外机,包括顶出风机、冷凝器以及电控箱,其中,所述顶出风机的周向形成有电控箱安装空间,所述电控箱设置于所述电控箱安装空间且所述电控箱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风机周向的四个侧面中,其中一个所述侧面或者其中两个以上相邻的所述侧面对应设有所述电控箱安装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箱呈U型结构且所述顶出风机周向的三个侧面设有所述电控箱安装空间。
优选地,所述顶出风室外机还包括降温结构,所述降温结构安装在所述电控箱上以用于对所述电控箱内的元器件进行降温。
进一步地,所述降温结构包括液管和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设置在所述电控箱的底部,所述液管与所述散热结构相连接,所述液管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结构包括第一散热块和第二散热块,所述电控箱的底面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沿所述电控箱底面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散热块和所述第二散热块分别位于所述开孔的上方和下方且两者均与所述电控箱相连接,所述液管设置于所述第二散热块背离所述第一散热块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块和所述第二散热块覆盖所述开孔且所述第一散热块和所述第二散热块中间填充有导热硅胶;安装在所述第一散热块的元器件与所述第一散热块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
进一步地,所述液管沿所述散热结构底面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所述液管通过管夹固定在所述散热结构上且所述液管与所述管夹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胶。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箱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值不大于所述顶出风机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值;所述电控箱底面的高度值不小于所述顶出风机底部的高度值。
优选地,所述冷凝器呈U型结构或筒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所述的顶出风室外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出风室外机,合理利用了顶出风机周向的空间,将电控箱设置在冷凝器上方,此时可以将冷凝器做成筒形,增加冷凝器的迎风面积,降低了制冷设备对顶出风机压头、功率的要求,提高制冷设备的能效及静音效果。由于电控箱不在冷凝风流道上,可以防止经冷凝器加热后的空气与电控箱充分换热,避免电子元器件温度过高而失效。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至少还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利用制冷设备的液管对电控箱内关键元器件进行散热,确保制冷设备能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顶出风室外机的俯视示意;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B向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出风室外机的俯视示意;
图5是图4中C-C向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5中D-D向剖视示意图;
图7是图5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顶出风机;2-冷凝器;3-电控箱;4-液管;5-第一散热块;6-第二散热块;7-管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3,示意出了现有技术中顶出风室外机,电控箱占用的空间会导致冷凝器体积减小,致使冷凝器迎风面面积减小。具体说明如下:参见图3,由于电控箱的设置,导致顶出风室外机的三侧设置有冷凝器,空间受限导致冷凝器不能设置成筒形。另外,由于电控箱在冷凝风流道上,经冷凝器加热后的空气与电控箱充分换热,导致电子元器件温度过高而失效。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出风室外机,不占用冷凝器空间,且不能电控箱3设置在冷凝风流道上,具体结构如下:
实施例1:
一种顶出风室外机,包括顶出风机1、冷凝器2以及电控箱3,其中,顶出风机1的周向形成有电控箱安装空间,电控箱3设置于电控箱安装空间且电控箱3位于冷凝器2的上方。参见图5,示意出了电控箱3的安装位置,合理利用了顶出风机1周向的空间,此时,可以将冷凝器2做成筒形,可增加冷凝器的迎风面积,降低了制冷设备对顶出风机压头、功率的要求,提高制冷设备的能效及静音效果。由于电控箱不在冷凝风流道上,可以防止经冷凝器加热后的空气与电控箱充分换热,避免电子元器件温度过高而失效。
由于受限于电控箱安装空间的形状,所以,电控箱3的形状不像常规的电控箱,是方形的箱体状,而是一种异型的电控箱。另外,顶出风室外机包括架体,通过架体结构,实现顶出风机1、冷凝器2以及电控箱3实现三者的固定。
关于电控箱安装空间,顶出风机1周向的四个侧面中,其中一个侧面或者其中两个以上相邻的侧面对应设有电控箱安装空间。也就是说,顶出风机1周向的四个侧面中,可以仅有一个侧面对应电控箱安装空间,或者,可以两个相邻的侧面对应电控箱安装空间,或者,可以三个或四个侧面对应电控箱安装空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布置。
参见图6,本申请给出一种实施例,即电控箱3呈U型结构且顶出风机1周向的三个侧面设有电控箱安装空间。此时,在布置顶出风机1时,以图6所展示结构说明,顶出风机1可以偏离中心位置向下设置一些,这样,可以为电控箱留出更多的安装空间。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顶出风室外机还包括降温结构,降温结构安装在电控箱3上以用于对电控箱3内的元器件进行降温。
关于降温结构,可以如下:降温结构包括液管4和散热结构,散热结构设置在电控箱3的底部,液管4与散热结构相连接,液管4连接冷凝器2的出口。当制冷设备工作时,从冷凝器2排出的冷媒经过液管4排向节流装置,液管温度一般在65℃~70℃,通过液管散热能确保关键元器件温度控制在75℃以下。液管4与散热结构相连接,散热结构可以采用导热性能好的铝合金材质。电控箱3内的元器件通过散热结构以及液管4被热管4的冷媒吸收,即液管4内的冷媒可以带走电控箱3内产生的热量。
当然,关于降温结构,不限于利用制冷设备的液管降温,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在电控箱内安装其他用于降温的结构。
通过增设散热结构,便于电控箱3内的热量传导至液管4。散热结构的具体结构,可以如下:参见图7,散热结构包括第一散热块5和第二散热块6,电控箱3的底面设置有开孔,开孔沿电控箱3底面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第一散热块5和第二散热块6分别位于开孔的上方和下方且两者均与电控箱3相连接,第一散热块5和第二散热块6覆盖开孔,液管4设置于第二散热块6背离第一散热块5的一侧,需要散热的元器件可安装在第一散热块5上。第一散热块5和第二散热块6可以通过螺钉或螺栓等固定在电控箱3上,第一散热块5和第二散热块6可选用铝合金材质。通过在电控箱3的底部设置开孔以及在开孔的上方和下方设置散热块,便于将元器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液管4。
优选地,第一散热块5和第二散热块6中间填充有导热硅胶;安装在第一散热块5的元器件与第一散热块5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通过设置导热硅胶,以利于电控箱3内发热元件的散热。
关于液管4,液管4沿散热结构底面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参见图7,示意出了液管4设置在第二散热块6的底部,液管4沿第二散热块6底面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液管4通过管夹7固定在散热结构上且液管4与管夹7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胶,通过设置导热硅胶,以利于热量传向液管4。
优选地,电控箱3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值不大于顶出风机1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值,电控箱3底面的高度值不小于顶出风机1底部的高度值。参见图5,示意出了顶出风机1的高度值是Y,电控箱3的高度值为X,通过设置控箱3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值不大于顶出风机1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值,以确保经冷凝器加热后的空气不会大量流经电控箱外表面。当然,也可以设置成电控箱3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值稍大于顶出风机1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值。
实施例3:
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实施例1或实施例2描述的顶出风室外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出风室外机,合理利用了顶出风机1周向的空间,此时,可以将冷凝器2做成筒形,可增加冷凝器的迎风面积,降低了制冷设备对顶出风机压头、功率的要求,提高制冷设备的能效及静音效果。由于电控箱不在冷凝风流道上,可以防止经冷凝器加热后的空气与电控箱充分换热,避免电子元器件温度过高而失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顶出风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出风机(1)、冷凝器(2)以及电控箱(3),其中,
所述顶出风机(1)的周向形成有电控箱安装空间,所述电控箱(3)设置于所述电控箱安装空间且所述电控箱(3)位于所述冷凝器(2)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出风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风机(1)周向的四个侧面中,其中一个所述侧面或者其中两个以上相邻的所述侧面对应设有所述电控箱安装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出风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3)呈U型结构且所述顶出风机(1)周向的三个侧面设有所述电控箱安装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顶出风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风室外机还包括降温结构,所述降温结构安装在所述电控箱(3)上以用于对所述电控箱(3)内的元器件进行降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出风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结构包括液管(4)和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设置在所述电控箱(3)的底部,所述液管(4)与所述散热结构相连接,所述液管(4)连接所述冷凝器(2)的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出风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第一散热块(5)和第二散热块(6),所述电控箱(3)的底面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沿所述电控箱(3)底面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散热块(5)和所述第二散热块(6)分别位于所述开孔的上方和下方且两者均与所述电控箱(3)相连接,所述液管(4)设置于所述第二散热块(6)背离所述第一散热块(5)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出风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块(5)和所述第二散热块(6)覆盖所述开孔且所述第一散热块(5)和所述第二散热块(6)中间填充有导热硅胶;安装在所述第一散热块(5)的元器件与所述第一散热块(5)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出风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管(4)沿所述散热结构底面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所述液管(4)通过管夹(7)固定在所述散热结构上且所述液管(4)与所述管夹(7)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胶。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顶出风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3)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值不大于所述顶出风机(1)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值;所述电控箱(3)底面的高度值不小于所述顶出风机(1)底部的高度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顶出风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呈U型结构或筒形结构。
1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顶出风室外机。
CN202221562090.XU 2022-06-21 2022-06-21 顶出风室外机及制冷设备 Active CN2177636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62090.XU CN217763686U (zh) 2022-06-21 2022-06-21 顶出风室外机及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62090.XU CN217763686U (zh) 2022-06-21 2022-06-21 顶出风室外机及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63686U true CN217763686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94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62090.XU Active CN217763686U (zh) 2022-06-21 2022-06-21 顶出风室外机及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636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95538B (zh) 一种大功率户外散热机柜
CN211701867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逆变器
CN217763686U (zh) 顶出风室外机及制冷设备
CN213071925U (zh) 一种多重散热的智能箱式变电站
CN208113215U (zh) 一种用于光伏逆变器的散热结构
CN218125234U (zh) 变频器
CN220233291U (zh) 储能电源散热结构
CN214543919U (zh) 一种电机辅助散热装置
CN216720654U (zh) 一种隔热性好降温效率高的配电箱
CN115218296A (zh) 顶出风室外机及制冷设备
CN217274934U (zh) 一种igbt模块冷却装置
CN212628953U (zh) 一种显示设备的散热结构
CN212462565U (zh) 一种变电站保护装置管控设备
CN210183748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逆变器
CN210865812U (zh) 一种具备散热机构的箱式变压器
CN210327501U (zh) 一种高效散热太阳能电池板
CN210326518U (zh) 一种用于配电柜的降温装置
CN210326550U (zh) 一种散热效率高的电力柜
CN210157572U (zh) 一种电力设备用高效降温装置
CN112880050B (zh) 驱动板散热结构及空调器
CN221447863U (zh) 具备自动散热功能的防爆配电箱
CN219698266U (zh) 一种车载隔爆型变频控制柜
CN219937756U (zh) 一种隔热性好的配电箱
CN219248426U (zh) 一种高效传热的电路板散热结构
CN215579927U (zh) 一种箱变壳体用的高效型通风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