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95596U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内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95596U
CN213395596U CN202021303890.0U CN202021303890U CN213395596U CN 213395596 U CN213395596 U CN 213395596U CN 202021303890 U CN202021303890 U CN 202021303890U CN 213395596 U CN213395596 U CN 213395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an
heat exchanger
air conditioner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0389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林强
刘涔钰
谢宝臣
刘睿
刘杰
潘京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0389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95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95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955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公开了一种室内空调器,包括壳体、风机组件、散风装置和热交换器,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机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部,且风机组件对应设置在进风口位置,热交换器设置在壳体内部,且热交换器设置在风机组件与出风口之间,散风装置安装在风机组件出风的一侧,且散风装置设置在风机组件与热交换器之间,以使风机组件流出的气流更均匀的进入热交换器,本实用新型通过散风装置对气流导向和分散作用,使流向热交换器的气流均匀化,风机组件流出的气流与热交换器充分换热,从而提高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提高空调器的整体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室内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内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空调器由于机壳的形状和体积的限制,气流从进风口到热交换器的距离较短,并且流入壳体内的气流受到进风口形状的限制气流束较为集中,导致进入机壳内的气流与热交换器部件的换热不充分,热交换器部件的换热效率较低,从而需要热交换器以较高的功率工作才能达到理想的换热效果,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同时低换热效率也影响了空调器的整体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室内空调器,包括壳体、风机组件、散风装置和热交换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风机组件对应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位置,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散风装置安装在风机组件出风的一侧,且散风装置设置在风机组件与热交换器之间,以使风机组件流出的气流更均匀的进入热交换器,解决了进入壳体内的气流与热交换器的换热不充分,热交换器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室内空调器风机组件出风的方式进行了改进,在所述风机组件出风的一侧加装所述散风装置,通过散风装置对气流导向和分散作用,使流向热交换器的气流均匀化,风机组件流出的气流与热交换器充分换热,从而提高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提高空调器的整体性能。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室内空调器,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后盖板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前盖板上开设有进风口;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对应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位置;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散风装置,所述散风装置设置在所述风机组件的一侧,且所述散风装置设置在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风扇、导风罩和挡板,所述导风罩为两端开放的筒状结构,所述导风罩一端连接所述进风口,且所述导风罩侧壁与所述前盖板垂直连接,所述挡板上设置有排风孔,所述导风罩另一端连接所述排风孔,且所述导风罩侧壁与所述挡板垂直连接,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导风罩内部,所述风扇套设在所述风机的电机轴上;其中,所述散风装置设置在所述挡板上,且所述散风装置设置在所述排风孔的一侧,以引导所述风机出风口流出的气流流向。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风装置包括:连接块和导风板,所述连接块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所述挡板上,且两个所述连接块相对设置,所述导风板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块上。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块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导风板两端设置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与所述安装孔轴孔配合连接,所述导风板可活动的连接在所述连接块上。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与所述风机的轴线正对的背侧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挡板上,以调整所述导风板与所述风机的轴线的相对角度。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连接有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步进电机和控制器,所述步进电机的电机轴连接在所述导风板的一端,以控制所述导风板的导风角度,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步进电机电连接,以控制所述步进电机的旋转角度及工作状态。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导风板固定连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设置有多个,相应的所述出风口也设置有多个,且各个所述进风口和各个所述出风口之间设置有隔板组件,以形成多条风道,所述风机组件设置由多个,且所述风机组件分别设置在各个所述风道内。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风装置设置有多个,且所述散风装置连接在所述挡板上,且所述散风装置设置在所述排风孔的一侧,以对气流起到导向和均匀化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室内空调器的散风装置结构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室内空调器的散风装置结构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室内空调器整体结构图。
图中,100、壳体;101、前盖板;102、后盖板;201、风机;202、风扇;203、导风罩;204、挡板;301、导风板;302、连接块;400、热交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空调系统通过使用压缩机、热交换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热交换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包括安装在室内空间中的室内单元。室内单元通过冷媒管连接到安装在室外空间中的室外单元。室外单元中可设有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外风扇、膨胀器和制冷循环的类似部件,室内单元中也可设有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内风扇。
例如,室内单元可包括安装在室内空间的顶棚上的顶挂式风管机。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室内空调器,如图1、图2和图3 所示,包括壳体100、风机201组件、散风装置和热交换器400,壳体 100起到整体的支撑作用,壳体100上设置有前盖板101和后盖板102,后盖板102上开设有出风口,前盖板101上开设有进风口,风机201组件对应设置在进风口位置热交换器400设置在壳体100内部,且热交换器400设置在风机201组件与出风口之间,风机201组件包括有风机201、风扇202、导风罩203和挡板204,导风罩203为两端开放的筒状结构,导风罩203一端连接进风口,且导风罩203侧壁与前盖板101垂直连接,挡板204上设置有排风孔,导风罩203另一端连接排风孔,且导风罩203侧壁与挡板204垂直连接,风机201设置在导风罩203内部,风扇202套设在风机201的电机轴上,散风装置设置在风机201组件的一侧,且散风装置设置在排风孔的外围,散风装置包括:连接块302和导风板301,连接块302设置有两个,连接块302 设置在挡板204上,且两个连接块302相对设置,导风板301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连接块302上,以引导风机201出风口流出的气流流向,散风装置设置在风机201组件与热交换器40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空调器工作的过程中,气流由进风口进入到壳体100内部,经风机201组件的加压,定向流入热交换器400进行换热,气流经出风口流出,从而可以调节室内环境温度,其中,气流在进入风机201组件后,经排风孔流出风机201组件,排风孔外侧设置有散风装置,气流沿着散风装置的导风板301,经由导风板301的引导,分散流向热交换器400进行换热,使流向热交换器400的气流均匀化,风机201组件流出的气流与热交换器400充分换热,从而提高热交换器400的换热效率,提高空调器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散风装置包括:连接块302和导风板 301,连接块302设置有两个,连接块302设置在挡板204上,且两个连接块302相对设置,导风板301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连接块302上,连接块302与导风板301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预设导风板301的导风角度,以使风机201 组件流出的气流更均匀的进入热交换器400,本实用新型通过散风装置对气流导向和分散作用,使流向热交换器400的气流均匀化,风机201 组件流出的气流与热交换器400充分换热,从而提高热交换器400的换热效率,提高空调器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块302设置有安装孔,导风板301两端设置有安装轴,安装轴与安装孔轴孔配合连接,导风板301可活动的连接在连接块302上。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块302与导风板301轴孔配合铰接,用户可通过手动调整导风板301的导风角度,来引导气流的流向,一方面可以提高热交换器400的换热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导风板301角度的变化控制气流的集中效果或发散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图中未标出),导风板301与风机201 的轴线正对的背侧连接有弹簧,弹簧的一端连接在导风板301上,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挡板204上,以调整导风板301与风机201的轴线的相对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当风机201组件大功率运行的情况下,由于气流流速过快,也就是说,空调此时需要快速的调节环境温度,此时需要将气流集中,经热交换器400换热,由于导风板301处于排风孔的一侧,排风孔流出的气流速度较快,气流位置压强减小,导风板301向靠近气流位置摆动,导风板301背部的弹簧拉伸,导风板301与风机 201轴线夹角变小,气流束集中,经过热交换器400快速集中换热,迅速调节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调节完成,风机201组件运行速度变慢,气流速度变慢,气流位置压强与大气压强接近,导风板301在其背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导风板301与风机201轴线夹角变大,使气流进行充分换热。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图中未标出),导风板301连接有电控组件,电控组件包括步进电机和控制器,步进电机的电机轴连接在导风板301的一端,以控制导风板301的导风角度,控制器与步进电机电连接,以控制步进电机的旋转角度及工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通过对控制器的调整来操控步进电机的工作状态,进而调整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从而实现对导风板调控的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进风口设置有多个,相应的出风口也设置有多个,且各个进风口和各个出风口之间设置有隔板组件,以形成多条风道,风机201组件设置由多个,且风机201组件分别设置在各个风道内。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多风道多风机201送风,解决了现有空调通常是一个风扇202对应的一个风道,送出的只是一股气流,仅仅只能够通过控制风扇202转速来控制风速和风量的问题,其中,散风装置可根据需要单独加装在一个风机201组件排风孔控制单一风道,也可以在每个风机201组件的排风口都设置有散风装置,控制多个风道的换热效率。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散风装置设置有多个,且散风装置连接在挡板204上,且散风装置设置在通孔的一侧,以对气流起到导向和均匀化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散风装置设有多个,且散风装置均布设置在排风孔的四周,以加强气流的引导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构思,对室内空调器风机组件出风的方式进行了改进,在所述风机组件出风的一侧加装所述散风装置,通过散风装置对气流导向和分散作用,使流向热交换器的气流均匀化,风机组件流出的气流与热交换器充分换热,从而提高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提高空调器的整体性能。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构思,在导风板的背部连接弹簧,通过弹簧与风机组件的气流速度来调节导风板与风机轴线的角度,自动控制换热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构思,在风机组件排风口四周设置多个散风装置,以加强气流的引导效果,将气流从多个方向进行引导分散。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后盖板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前盖板上开设有进风口;
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对应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位置;
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出风口之间;
散风装置,所述散风装置设置在所述风机组件的一侧,且所述散风装置设置在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风扇、导风罩和挡板,所述导风罩为两端开放的筒状结构,所述导风罩一端连接所述进风口,且所述导风罩侧壁与所述前盖板垂直连接,所述挡板上设置有排风孔,所述导风罩另一端连接所述排风孔,且所述导风罩侧壁与所述挡板垂直连接,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导风罩内部,所述风扇套设在所述风机的电机轴上;
其中,所述散风装置设置在所述挡板上,且所述散风装置设置在所述排风孔的一侧,以引导所述风机出风口流出的气流流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装置包括:连接块和导风板,所述连接块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所述挡板上,且两个所述连接块相对设置,所述导风板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块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导风板两端设置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与所述安装孔轴孔配合连接,所述导风板可活动的连接在所述连接块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与所述风机的轴线正对的背侧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挡板上,以调整所述导风板与所述风机的轴线的相对角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连接有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步进电机和控制器,所述步进电机的电机轴连接在所述导风板的一端,以控制所述导风板的导风角度,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步进电机电连接,以控制所述步进电机的旋转角度及工作状态。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导风板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置有多个,相应的所述出风口也设置有多个,且各个所述进风口和各个所述出风口之间设置有隔板组件,以形成多条风道,所述风机组件设置由多个,且所述风机组件分别设置在各个所述风道内。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装置设置有多个,且所述散风装置连接在所述挡板上,且所述散风装置设置在所述排风孔的一侧,以对气流起到导向和均匀化的作用。
CN202021303890.0U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室内空调器 Active CN213395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3890.0U CN213395596U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室内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3890.0U CN213395596U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室内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95596U true CN213395596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200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03890.0U Active CN213395596U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室内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955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27162C (zh) 空调系统
CN213395596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5001903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1464041A (zh) 吊顶式空调器四风口导风叶片结构
CN213395574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8936486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3542650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7559965U (zh) 空调器
CN21787616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272833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3395575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806511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9454081U (zh) 室内换热器
CN215570831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768538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832047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837961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482865U (zh) 空调器
CN21841008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9473818U (zh) 室内换热器
CN219913230U (zh) 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710978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503799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884629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065122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