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91148U - 一种塔筒临时平台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塔筒临时平台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91148U
CN213391148U CN202022162294.1U CN202022162294U CN213391148U CN 213391148 U CN213391148 U CN 213391148U CN 202022162294 U CN202022162294 U CN 202022162294U CN 213391148 U CN213391148 U CN 213391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assembly
splicing
tower
assembly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622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后禅
王艳冬
郑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lectric Research Concrete Mule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lectric Research Concrete Mule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lectric Research Concrete Mule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lectric Research Concrete Mule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622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91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91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911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塔吊平台领域,具体为一种塔筒临时平台组件,包括第一拼装平台,所述第一拼装平台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拼装平台、第三拼装平台和第四拼装平台,所述第一拼装平台、第二拼装平台和第三拼装平台均为扇形平台。该塔筒临时平台组件,通过整体平台内侧第一拼装平台、第二拼装平台、第三拼装平台和第四拼装平台的设置,便于对整体平台进行灵活安装和拆卸,还便于对拆卸后的各拼接平台进行携带,解决了现有装置在整体平台安装时由于整体平台体积过大而导致安装操作繁琐且拆卸困难的问题,通过整体平台顶部手动顶杆的设置,能够根据塔筒直径的变化对整体平台进行灵活调整,进而增加了该装置在工作时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塔筒临时平台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塔吊平台领域,具体为一种塔筒临时平台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风机发电效率的增加,叶片长度越来越长,与之匹配的风机,塔筒的高度和截面尺寸也不断增加,钢结构塔筒由于成本较高、运输困难,因此难以满足大截面高塔筒的建造要求。而混凝土塔筒能够经济地建造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因此得到广泛关注,由于运输条件和加工条件限制,大截面塔筒采用现浇形式比预制加工具有更高的经济性和更快的施工速度等优势,但施工较为不便,预制混凝土塔架的施工方法首先是提供混凝土基础,然后由多个预制混凝土塔段整合而成。这种塔段是圆柱形元件,一言蔽之,将一个或多个塔段依次由基础往上放置进行装配建造,故在筒节吊装的地方设置有塔筒平台,供人员站立和筒节放置,以便完成节段吊装。
目前,现有的施工平台在塔筒环片拼环、吊装的时候,平台吊点位置在内侧,吊点数量不足,吊装过程中,受风速影响,有倾斜现象,稳定性较差,存在安全隐患,且由于预应力钢绞线穿索、安装锁夹过程中,需使用施工平台。但因该施工过程无吊车配合降落,只能采用手拉葫芦和卷样机配合降落,由于下部有电气柜设备,降落存在一定难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塔筒临时平台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塔筒临时平台组件,具有能够根据塔筒直径对整体平台进行灵活调整且便于对其进行拆卸的特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塔筒临时平台组件,包括第一拼装平台,所述第一拼装平台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拼装平台、第三拼装平台和第四拼装平台,所述第一拼装平台、第二拼装平台和第三拼装平台均为扇形平台,所述第四拼装平台为矩形平台,所述第四拼装平台内侧的圆形缺口处设置有工具箱,所述第一拼装平台、第二拼装平台、第三拼装平台和第四拼装平台拼接为整体平台,且整体平台的边缘处均匀固定安装有六个吊环,所述整体平台的内侧设置有围栏柱,所述整体平台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手动顶杆。
优选的,所述工具箱的外侧设置有第三螺栓和第二螺母,且工具箱通过第三螺栓和第二螺母固定安装在第四拼装平台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拼装平台和第三拼装平台与第二拼装平台和第四拼装平台之间通过第二螺栓和第一螺母进行固定连接,且每个第二螺栓和第一螺母的两侧均设置有位置相对称的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栓之间设置有大垫圈和弹簧垫圈,且弹簧垫圈与大垫圈互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之间设置有干垫圈和弹簧垫圈。
优选的,所述整体平台的顶部设置有等距分布的三个手动顶杆,且手动顶杆能够进行自由伸缩。
优选的,所述第一拼装平台和第三拼装平台为半圆形,所述第一拼装平台和第三拼装平台圆弧形的外壁分别等距安装有三个吊环,且位于中心点两个吊环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拉环。
优选的,所述第一拼装平台和第三拼装平台各由两个四分之一扇片组装而成,且第一拼装平台、第二拼装平台、第三拼装平台和第四拼装平台的底面均设置有加强钢筋。
优选的,所述围栏柱底部设置有承接杆,所述承接杆的内侧设置有安装孔,且整体平台的顶面设置有与承接杆内侧安装孔相适配的安装槽。
优选的,所述第四拼装平台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五到十个安装孔,且每个安装孔的内侧均配备有第三螺栓和第二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通过整体平台内侧第一拼装平台、第二拼装平台、第三拼装平台和第四拼装平台的设置,便于对整体平台进行灵活安装和拆卸,还便于对拆卸后的各拼接平台进行携带,解决了现有装置在整体平台安装时由于整体平台体积过大而导致安装操作繁琐且拆卸困难的问题;通过整体平台顶部手动顶杆的设置,能够根据塔筒直径的变化对整体平台进行灵活调整,进而增加了该装置在工作时的灵活性,解决了现有装置难以根据塔筒直径进行灵活调整的问题;通过整体平台外侧六个吊环的设置,能够在吊装时提供六个吊点,进而保证了吊装过程中稳固的着力点及稳定性,避免吊装时稳定性较差而导致吊装危险系数增加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围栏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图中:1、第一拼装平台;2、第二拼装平台;3、第三拼装平台;4、第四拼装平台;5、吊环;6、围栏柱;7、干垫圈;8、弹簧垫圈;9、第一螺栓;10、第二螺栓;11、第一螺母;12、大垫圈;13、手动顶杆;14、工具箱;15、第三螺栓;16、第二螺母;17、整体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塔筒临时平台组件,包括第一拼装平台1,第一拼装平台1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拼装平台2、第三拼装平台3和第四拼装平台4,第一拼装平台1、第二拼装平台2和第三拼装平台3均为扇形平台,第四拼装平台4为矩形平台,第四拼装平台4内侧的圆形缺口处设置有工具箱 14,第一拼装平台1、第二拼装平台2、第三拼装平台3和第四拼装平台4拼接为整体平台17,且整体平台17的边缘处均匀固定安装有六个吊环5,整体平台 17的内侧设置有围栏柱6,整体平台17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手动顶杆13。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工具箱14的外侧设置有第三螺栓15和第二螺母16,且工具箱14通过第三螺栓15和第二螺母16固定安装在第四拼装平台 4的顶部;第三螺栓15和第二螺母16的设置便于对工具箱14固定安装在第四拼装平台4的顶部,同时还便于对工具箱14进行拆卸,而工具箱14的设置可盛放吊装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螺栓及作业工具,便于人工进行作业。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拼装平台1和第三拼装平台3与第二拼装平台2和第四拼装平台4之间通过第二螺栓10和第一螺母11进行固定连接,且每个第二螺栓10和第一螺母11的两侧均设置有位置相对称的第一螺栓9和第一螺母11;第一螺栓9和第二螺栓10分别与第一螺母11的设置便于将第一拼装平台1和第三拼装平台3与第二拼装平台2和第四拼装平台4之间进行双重吊装,进而增加了第一拼装平台1、第二拼装平台2第三拼装平台3和第四拼装平台4之间吊装的牢固性,进而增加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栓10之间设置有大垫圈12和弹簧垫圈8,且弹簧垫圈8与大垫圈12互不接触;大垫圈12和弹簧垫圈8的设置能够降低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栓10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对于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栓10的损耗,进而增加了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栓10 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螺栓9和第一螺母11之间设置有干垫圈 7和弹簧垫圈8;干垫圈7和弹簧垫圈8的作用与大垫圈12和弹簧垫圈8的作用类似,用于降低对第一螺栓9和第一螺母11的损耗。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整体平台17的顶部设置有等距分布的三个手动顶杆13,且手动顶杆13能够进行自由伸缩;当塔筒直径变化时,手动顶杆 13能够根据塔筒直径的变化进行自由伸缩,进而能够适配不同直径的塔筒,解决了现有装置难以根据塔筒直径变化而对整体平台17进行灵活调整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拼装平台1和第三拼装平台3为半圆形,第一拼装平台1和第三拼装平台3圆弧形的外壁分别等距安装有三个吊环5,且位于中心点两个吊环5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拉环;六个吊环5的设置便于对第一拼装平台1、第二拼装平台2、第三拼装平台3和第四拼装平台4进行分别吊装,这样不仅解决了现有施工过程中因无吊车配合降落而导致拆卸困难的问题,便于人工进行吊装作业,还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风速对吊装所带来的影响,增加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拼装平台1和第三拼装平台3各由两个四分之一扇片组装而成,且第一拼装平台1、第二拼装平台2、第三拼装平台3 和第四拼装平台4的底面均设置有加强钢筋;第一拼装平台1、第二拼装平台2、第三拼装平台3和第四拼装平台4底面加强筋的设置能够增加该装置的承压能力,避免现有装置在承受过大压力而出现形变情况。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围栏柱6底部设置有承接杆,承接杆的内侧设置有安装孔,且整体平台17的顶面设置有与承接杆内侧安装孔相适配的安装槽;整体平台17和围栏柱6之间对应位置安装孔和安装槽的设置,便于将围栏柱6固定安装在整体平台17的顶部,进而便于在吊装之后对围栏柱6进行安装,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吊装时的难度,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拼装。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第四拼装平台4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五到十个安装孔,且每个安装孔的内侧均配备有第三螺栓15和第二螺母16;安装槽的设置便于将工具箱14安装在第四拼装平台 4顶部的不同位置上,增加了工具箱14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先使用第一螺栓9、第二螺栓10和第一螺母11将第一拼装平台1、第二拼装平台2、第三拼装平台3和第四拼装平台4拼接为整体平台17,然后通过吊环5将整体平台17吊装到相应高度,再利用第三螺栓15和第二螺母16将工具箱14固定安装在第四拼装平台4的顶部,然后根据塔筒的直径调节手动顶杆13的伸缩长度,进而对围栏柱6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作业。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10)

1.一种塔筒临时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拼装平台(1),所述第一拼装平台(1)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拼装平台(2)、第三拼装平台(3)和第四拼装平台(4),所述第一拼装平台(1)、第二拼装平台(2)和第三拼装平台(3)均为扇形平台,所述第四拼装平台(4)为矩形平台,所述第四拼装平台(4)内侧的圆形缺口处设置有工具箱(14),所述第一拼装平台(1)、第二拼装平台(2)、第三拼装平台(3)和第四拼装平台(4)拼接为整体平台(17),且整体平台(17)的边缘处均匀固定安装有六个吊环(5),所述整体平台(17)的内侧设置有围栏柱(6),所述整体平台(17)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手动顶杆(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筒临时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箱(14)的外侧设置有第三螺栓(15)和第二螺母(16),且工具箱(14)通过第三螺栓(15)和第二螺母(16)固定安装在第四拼装平台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筒临时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装平台(1)和第三拼装平台(3)与第二拼装平台(2)和第四拼装平台(4)之间通过第二螺栓(10)和第一螺母(11)进行固定连接,且每个第二螺栓(10)和第一螺母(11)的两侧均设置有位置相对称的第一螺栓(9)和第一螺母(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塔筒临时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栓(10)之间设置有大垫圈(12)和弹簧垫圈(8),且弹簧垫圈(8)与大垫圈(12)互不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塔筒临时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9)和第一螺母(11)之间设置有干垫圈(7)和弹簧垫圈(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筒临时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平台(17)的顶部设置有等距分布的三个手动顶杆(13),且手动顶杆(13)能够进行自由伸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筒临时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装平台(1)和第三拼装平台(3)为半圆形,所述第一拼装平台(1)和第三拼装平台(3)圆弧形的外壁分别等距安装有三个吊环(5),且位于中心点两个吊环(5)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拉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筒临时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装平台(1)和第三拼装平台(3)各由两个四分之一扇片组装而成,且第一拼装平台(1)、第二拼装平台(2)、第三拼装平台(3)和第四拼装平台(4) 的底面均设置有加强钢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筒临时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柱(6)底部设置有承接杆,所述承接杆的内侧设置有安装孔,且整体平台(17)的顶面设置有与承接杆内侧安装孔相适配的安装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筒临时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拼装平台(4)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五到十个安装孔,且每个安装孔的内侧均配备有第三螺栓(15)和第二螺母(16)。
CN202022162294.1U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塔筒临时平台组件 Active CN213391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62294.1U CN213391148U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塔筒临时平台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62294.1U CN213391148U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塔筒临时平台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91148U true CN213391148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83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62294.1U Active CN213391148U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塔筒临时平台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911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79695B (zh)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应急桥及其架设方法
CN213391148U (zh) 一种塔筒临时平台组件
CN112031386A (zh) 一种塔筒临时平台组件
CN109347038B (zh) 高压导线跳线防风偏悬重锤装置
CN210859054U (zh) 风力发电机预制混凝土塔筒筒节的吊装作业平台
CN105016220A (zh) 一种抱杆加节装置
CN110409803B (zh) 拆卸液压提模装置中心鼓圈的吊装方法
CN109879179B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塔吊平台
CN215886255U (zh) 用于炉体施工的变径盘
CN214784019U (zh) 一种电梯井换撑装置
CN211034877U (zh) 一种斜屋顶吊装装置
CN209774523U (zh) 一种大动力油缸接长杆拆解装置
CN109306938B (zh) 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塔筒的安装方法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09974075U (zh) 矿井提升机卷筒
CN210313137U (zh) 一种可调节吊装系统框架支撑装置
CN217652299U (zh) 一种烟囱施工操作平台
CN220487154U (zh) 一种可拆卸式钢结构胎架
CN218754479U (zh) 风机塔筒的吊具
CN221020828U (zh) 活动导叶拐臂拆除装置
CN219691050U (zh) 一种用于悬吊式水工钢闸门油缸的检修平台
CN219671416U (zh) 一种塔吊基础
CN110700549B (zh) 一种升降脚手架用的上吊件
CN210480591U (zh) 一种钢构调运保护装置
CN212387573U (zh) 超大轴承吊装工具总成
CN213741899U (zh) 一种悬挑异形钢桁架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tower temporary platform componen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8

Pledgee: Urumqi branch of China CITIC Bank Co.,Ltd.

Pledgor: Shanghai Electric Research concrete (Mule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650000009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