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90589U - 一种建筑梁柱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梁柱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90589U
CN213390589U CN202021472875.9U CN202021472875U CN213390589U CN 213390589 U CN213390589 U CN 213390589U CN 202021472875 U CN202021472875 U CN 202021472875U CN 213390589 U CN213390589 U CN 213390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building
trunnion
seat
hing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728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勤平
杨叶辉
张新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enla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enla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enla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enla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728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905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90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905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梁柱连接装置;包括铰接单元、梁、柱;所述铰接单元包括耳轴座和销;所述梁设置在柱的上方,梁和柱之间通过铰接单元连接;所述耳轴座分别垂直地设置在梁的下表面以及柱体顶端的上表面;所述销将梁下表面的耳轴座与柱顶端的耳轴座连接起来;在发生地震的特大灾害的时候,梁板和柱板之间形成可旋转的接合连接,梁和柱之间受到的力得到加以缓冲,提高了梁和柱的稳定性,保证了梁和柱连接处不会被震断,同时也保证了梁和柱本身的完整性,起到对梁和柱的保护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梁柱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梁柱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变革,装配式的梁柱连接结构建筑发展迅猛,众多项目已建成。授权公告号为CN108018943A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全预制梁柱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全预制梁柱连接装置包括柱内预埋钢构件、梁端预埋钢构件;所述柱内预埋钢构件与所述梁端预埋钢构件的端面施工现场拼接。利用所述全预制连接装置将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的各自优势充分得到了发挥,使得节点受力更加明确,施工现场只需采用吊装拼接工艺即可将梁端预埋件和柱内预埋件连接在一起;以及授权公告号为 CN109113174A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梁柱连接装置及装配式房屋。该装配式房屋通过梁柱连接装置装配而成,而梁柱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方柱、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连接方梁,连接方柱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连接方梁的端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地锁紧连接;对于以上梁柱结构的设计,没有考虑到外在因素的发生会对梁柱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梁柱连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当中梁柱之间采用刚性连接,地震时梁柱之间会发生脱离,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危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梁柱连接装置,包括铰接单元、梁、柱。
所述铰接单元包括耳轴座和销;所述梁设置在柱的上方,梁和柱之间通过铰接单元连接;所述耳轴座分别垂直地设置在梁的下表面以及柱体顶端的上表面;所述销将梁下表面的耳轴座与柱顶端的耳轴座连接起来。
进一步地,在铰接单元的四周设置有遮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遮挡板的内表面与梁的下表面连接有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耳轴座包括轴座以及固定设置在轴座上的轴板,轴板上设置有轴孔。
进一步地,所述耳轴座的轴座分别与梁的下表面、柱顶端的上表面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轴孔的直径大小与销的直径相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销的两端嵌入在遮挡板中。
进一步地,所述钢板通过焊接的形式,将钢板固定在梁的下表面与遮挡板内表面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对建筑的梁柱连接装置通过铰接单元进行连接,使得在遇到地震等震动灾害时,梁可以绕柱做旋转运动,可以避免遇到灾害时,梁和柱的断裂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伤害。
2、在铰接单元的四周设置有遮挡板,提高了梁柱连接的稳定性。
3、耳轴座的底座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固定在梁体下表面以及柱体顶端的上表面上,耳轴座的固定强度得到了加强。
4、销的直径大小与耳轴座的耳轴孔相一致,提高了装配过程的进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建筑梁柱连接装置的示意图1;
图2是一种建筑梁柱连接装置的示意图2;
图3是一种建筑梁柱连接装置的示意图3。
附图中标号为:2为梁,3为柱,4为耳轴座,5为销,6为钢板,7 为遮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建筑梁柱连接装置,包括铰接单元、梁2、柱3;所述铰接单元包括耳轴座4和销5;所述梁2设置在柱3的上方,梁2和柱3之间通过铰接单元连接;在铰接单元的四周设置有遮挡板7,所述遮挡板7两端分别与柱3顶端的上表面和梁2的下表面连接;所述遮挡板7的内表面与梁2的下表面连接有钢板6;所述耳轴座4包括轴座以及固定设置在轴座上的轴板,轴板上设置有轴孔,所述耳轴座4分别垂直地设置在梁2的下表面以及柱3体顶端的上表面,所述耳轴座4的轴座分别与梁2的下表面、柱3顶端的上表面螺栓连接;所述轴孔的直径大小与销5的直径相一致;所述销5将梁2下表面的耳轴座4与柱3顶端的耳轴座4连接起来,所述销5的两端嵌入在遮挡板7中;所述钢板6通过焊接的形式,将钢板6固定在梁2的下表面与遮挡板7内表面之间。
当发生地震的时候,在震动的幅度较大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梁柱结构之间采用的是铰接单元进行连接,此时梁2和柱3连接装置的铰接单元起到保护的作用,耳轴座4通过销6做旋转运动,使得梁2和柱3之间受到的力加以缓冲,提高了梁2和柱3的稳定性,保证了梁2和柱3连接处不会被震断,同时也保证了梁2和柱3本身的完整性,不会因为断裂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危害。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建筑梁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铰接单元、梁(2)、柱(3);所述铰接单元包括耳轴座(4)和销(5);所述梁(2)设置在柱(3)的上方,梁(2)和柱(3)之间通过铰接单元连接;所述耳轴座(4)分别垂直地设置在梁(2)的下表面以及柱(3)体顶端的上表面;所述销(5)将梁(2)下表面的耳轴座(4)与柱(3)顶端的耳轴座(4)连接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梁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铰接单元的四周设置有遮挡板(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梁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7)的内表面与梁(2)的下表面连接有钢板(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梁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轴座(4)包括轴座以及固定设置在轴座上的轴板,轴板上设置有轴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梁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轴座(4)的轴座分别与梁(2)的下表面、柱(3)顶端的上表面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梁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的直径大小与销(5)的直径相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梁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5)的两端嵌入在遮挡板(7)中。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梁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6)通过焊接的形式,将钢板(6)固定在梁(2)的下表面与遮挡板(7)内表面之间。
CN202021472875.9U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建筑梁柱连接装置 Active CN2133905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72875.9U CN213390589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建筑梁柱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72875.9U CN213390589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建筑梁柱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90589U true CN213390589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201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72875.9U Active CN213390589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建筑梁柱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905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97636B2 (ja) 地震構造装置
CN101798849B (zh) 自定心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节点连接装置
JP2016514224A (ja) 構造躯体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不連続弾性挙動を提供する構造接合機構
WO1998036134A1 (fr) Joint pour structure acier, et structure combinee utilisant les memes joints pour structure acier
KR20090108815A (ko) 철골 보와 기둥의 셀프센터링 접합부 구조
JP4838554B2 (ja) ボイラの制震支持構造
CN110258909A (zh) 一种装配式抗震建筑墙板
CN213390589U (zh) 一种建筑梁柱连接装置
CN110984375A (zh) 一种自复位钢框架梁柱节点结构及制作方法
CN21357246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耗能结构
CN219011592U (zh) 一种装配式自复位可控铰耗能连接组件及系统
CN114837300B (zh) 一种具有减震自复位功能的装配式钢框架及其预制方法
Richard et al. Proprietary slotted beam connection designs
JPH10292486A (ja) 通しダイアフラム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鉄骨構造物の接合構造
CN113123451B (zh) 一种连梁式支撑-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JP2002004463A (ja) 耐震架構構造及びその設計方法
JP2001173092A (ja) 柱の構造
CN113235752B (zh) 齿轮式耗能支撑结构、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JPH03505354A (ja) スチール構造体に於ける立体骨組のためのジョイント
CN115787927B (zh) 装配式防屈曲多阶耗能自复位柱脚结构
CN216787428U (zh) 一种耗能型自复位梁柱节点
CN114351864B (zh) 索网屋盖结构的自平衡压环梁结构系统
CN216239096U (zh) 一种支撑阻尼器
CN113123457B (zh) 连梁式双耗能支撑结构、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7651985U (zh) 一种可自复位的耗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