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86738U - 一种上料装置及码垛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料装置及码垛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86738U
CN213386738U CN202022176017.6U CN202022176017U CN213386738U CN 213386738 U CN213386738 U CN 213386738U CN 202022176017 U CN202022176017 U CN 202022176017U CN 213386738 U CN213386738 U CN 213386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driving
plate
push plate
scissor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760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宗阳
苏建良
杨文涛
谈士力
沈俊杰
何永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okewe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SHANGHAI KELAI ELECTROMECHANICAL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elai Luojin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SHANGHAI KELAI ELECTROMECHANICAL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elai Luojin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SHANGHAI KELAI ELECTROMECHANICAL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elai Luojin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760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86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86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86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Stacking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码垛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上料装置及码垛机。其中上料装置包括托台机构和推板机构,托台机构用于承载物料,所述托台机构沿X方向长度可调;所述推板机构设置于所述托台机构的第一侧,所述推板机构用于将所述托台机构上的所述物料向所述托台机构的第二侧推落;所述推板机构包括侧板、推板组件和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安装于所述侧板上且驱动连接于所述推板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推板组件推落所述物料。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增大物料的摆放量,同时适用于多种宽度的集装箱或货车集装箱,提高了物料的码放效率,以及实现在狭小空间内推板机构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上料装置及码垛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码垛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料装置及码垛机。
背景技术
目前,物流行业机械自动化发展速度较快,物料在平台上运输到尾端或指定位置时,需要使物料离开该平台,有的是物料直接从平台上掉落,有的是被推出装置推出,然后运输终止或者在其他平台继续运输。例如,许多码垛机都设置有物料推出装置,用来将物料推出并一层层码放整齐。
现有技术中,物料推送装置由气缸、推杆、推板组成,当物料到达时,推板再将物料推出。然而码垛机的可利用空间较为狭小,普通的推送装置较大,往往不便于安装在码垛机的推料平台上。并且,实际物流环境较为复杂,在某些较为狭窄的空间内,需要推送物料时,普通的推送装置就无法设置在狭小空间内,如果为了使用推送装置而对运输设备进行改装,又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再者,目前承载物料的平台宽度不可调节,往往为了满足多种集装箱或货车集装箱的宽度,平台采用最小宽度尺寸,码垛机工作效率低。
基于此,亟需一种上料装置及码垛机,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料装置及码垛机,增大物料的摆放量,同时适用于多种宽度的集装箱或货车集装箱,提高了物料的码放效率,以及实现在狭小空间内推板机构的应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上料装置,包括:
托台机构,其用于承载物料,所述托台机构沿X方向长度可调;
推板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托台机构的第一侧,所述推板机构用于将所述托台机构上的所述物料向所述托台机构的第二侧推落,以码放所述物料;
所述推板机构包括侧板、推板组件和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安装于所述侧板上且驱动连接于所述推板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推板组件推落所述物料。
作为一种上料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一剪叉臂部件和驱动件,所述第一剪叉臂部件一端铰接于所述侧板,另一端驱动连接于所述推板组件,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剪叉臂部件,所述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剪叉臂部件伸长或缩短。
作为一种上料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剪叉臂部件包括两组相对的前剪叉臂和两组相对的后剪叉臂,所述前剪叉臂铰接于所述后剪叉臂以形成多个第一铰接点,且相对的所述第一铰接点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
所述驱动件一端铰接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轴,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推板组件。
作为一种上料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件为油缸或气缸。
作为一种上料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板组件包括推板、第一推条和第二推条,所述第一推条固定于所述推板的底部,所述第二推条沿所述第一推条长度方向滑动连接。
作为一种上料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推条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卡接于所述托台机构的边缘,所述托台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推条伸长或缩短。
作为一种上料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台机构包括辊轮和沿X方向设置的第二剪叉臂部件,所述第二剪叉臂部件包括多个相互铰接的剪叉臂,多个所述剪叉臂之间形成有多个第二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二剪叉臂部件上方的且相对的所述第二铰接点通过所述辊轮连接,多个所述辊轮间距可调,多个所述辊轮用于承载所述物料。
作为一种上料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台机构还包括驱动板,其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剪叉臂部件一端,所述驱动板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剪叉臂部件伸长或缩短。
作为一种上料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板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驱动板距离障碍物的距离。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码垛机,包括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上料装置包括托台机构和推板机构,托台机构用于承载物料,且托台机构能够沿X方向长度可调,在增大物料的摆放量的同时,适用于多种宽度的集装箱或货车集装箱,提高了物料的码放效率。推板机构设置于托台机构的第一侧,推板机构用于将托台机构上的物料向托台机构的第二侧推落,以实现物料的码放。推板机构的伸缩组件一端安装于侧板,实现伸缩组件一端固定,另一端驱动连接于推板组件。当伸缩组件伸长时,伸缩组件带动推板组件推落物料,实现物料的码放;当推板机构不工作时,伸缩组件为缩回状态,以减少推板机构所占的体积,实现在狭小空间内推板机构的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上料装置的伸缩组件伸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在A处的放大图。
图中标记如下:
1、托台机构;11、辊轮;12、第二剪叉臂部件;13、驱动板;131、位置传感器;14、壳体;141、第一滑槽;15、滑板;151、第二滑槽;
2、推板机构;21、侧板;22、伸缩组件;221、第一剪叉臂部件;2211、前剪叉臂;2212、后剪叉臂;2213、第一连接轴;222、驱动件;23、推板组件;231、推板;2311、固定轴;232、第一推条;233、第二推条;233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现有技术中,物料推送装置由气缸、推杆、推板组成,当物料到达时,推板再将物料推出。然而码垛机的可利用空间较为狭小,普通的推送装置较大,往往不便于安装在码垛机的推料平台上。并且,实际物流环境较为复杂,在某些较为狭窄的空间内,需要推送物料时,普通的推送装置就无法设置在狭小空间内,如果为了使用推送装置而对运输设备进行改装,又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再者,目前承载物料的平台宽度不可调节,往往为了满足多种集装箱或货车集装箱的宽度,平台采用最小宽度尺寸,码垛机工作效率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码垛机,其包括上料装置,该上料装置包括托台机构1和推板机构2。具体地,托台机构1用于承载物料,托台机构1沿X方向长度可调,在增大物料的摆放量的同时,适用于多种宽度的集装箱或货车集装箱,提高了物料的码放效率。推板机构2设置于托台机构1的第一侧,推板机构2用于将托台机构1上的物料向托台机构1的第二侧推落,以实现物料的码放。推板机构2包括侧板21、推板组件23和伸缩组件22,侧板21固定于码垛机上,伸缩组件22安装于侧板21上且驱动连接于推板组件23,推板机构2的伸缩组件22一端安装于侧板21,实现伸缩组件22一端固定,另一端驱动连接于推板组件23。当伸缩组件22伸长时,伸缩组件22带动推板组件23推落物料,实现物料的码放;当推板机构2不工作时,伸缩组件22为缩回状态,以减少推板机构2所占的体积,实现在狭小空间内推板机构2的应用。
进一步地,伸缩组件22包括第一剪叉臂部件221和驱动件222,第一剪叉臂部件221一端铰接于侧板21,另一端驱动连接于推板组件23,驱动件222驱动连接于第一剪叉臂部件221,驱动件222被配置为驱动第一剪叉臂部件221伸长或缩短。优选地,第一剪叉臂部件221包括两组相对的前剪叉臂2211和两组相对的后剪叉臂2212,其中前剪叉臂2211和后剪叉臂2212均包括两个中心相互铰接的剪叉臂。前剪叉臂2211铰接于后剪叉臂2212以形成多个第一铰接点,且相对的第一铰接点通过第一连接轴2213连接,前剪叉臂2211远离后剪叉臂2212一端铰接于推板组件23,后剪叉臂2212远离前剪叉臂2211一端铰接于侧板21。
本实施例中,共需要两个第一连接轴2213连接。驱动件222一端铰接于其中一个第一连接轴2213,另一端铰接于推板组件23。本实施例优选地,驱动件222为气缸,气缸一端铰接于其中一个第一连接轴2213,另一端铰接于推板组件23。当气缸伸出时,使推板组件23向远离第一连接轴2213方向移动,以实现推板组件23码放物料,此时第一剪叉臂部件221伸长;当气缸缩回时,气缸向靠近第一连接轴2213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剪叉臂部件221缩短,以实现推板组件23复位。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222还可以为油缸。
优选地,推板组件23包括推板231、第一推条232和第二推条233,第一推条232固定于推板231的底部,第二推条233沿第一推条232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为实现第一推条232和第二推条233的滑动连接,第一推条232和第二推条233中的其中一个设置有滑槽,另一个滑接于滑槽内。优选地,由于物料底部摩擦力较大,所以驱动件222的驱动端铰接于第一推条232上,以增加推板组件23底部的推力,提高物料推落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地,第二推条233上设置有卡槽2333,卡槽2333卡接于托台机构1的边缘,托台机构1能够驱动第二推条233伸长或缩短,实现第一推条232和第二推条233的总长度随托台机构1长度变化而变化。
本实施例中,推板231上设置有固定轴2311,前剪叉臂2211中其中一个铰接于固定轴2311,另一个铰接于第一推条232。推板231的设置,增加了物料受到作用力的面积,增加了物料推落及码放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推板组件23的底部设置第一推条232和第二推条233作用于物料,当托台机构1沿X方向长度调整时,物料在X方向数量增多,第一推条232和第二推条233总长度做相应调整,最大限度的增加物料受力面积,以提高物料推落的稳定性,提高物料的码放效率。
进一步地,托台机构1包括辊轮11和沿X方向设置的第二剪叉臂部件12,第二剪叉臂部件12包括多个相互铰接的剪叉臂,多个剪叉臂之间形成有多个第二铰接点,托台机构1的上方用于承载物料,所以位于第二剪叉臂部件12的上方且相对的第二铰接点通过辊轮11连接,多个辊轮11沿X方向间隔设置,当物料经托台机构1的进料口进入时,辊轮11一方面能够承载物料,另一方面利于物料沿X方向的输送。第二剪叉臂部件12的长度可调,进而使多个辊轮11间距可调,以根据货箱的摆放空间,进行适应性调整。位于第二剪叉臂部件12的下方且相对的第二铰接点通过第二连接轴连接。
如图2(图2中隐藏了一侧的滑板15)和图3所示,托台机构1还包括驱动板13和壳体14,壳体14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滑槽141,部分辊轮11的两端滑接于第一滑槽141,壳体14一方面对第二剪叉臂部件12起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够对第二剪叉臂部件12起导向作用。驱动板13驱动连接有驱动器,驱动器能够驱动驱动板13沿X方向移动,驱动板13连接于第二剪叉臂部件12一端,驱动板13能够驱动第二剪叉臂部件12沿X方向伸长或缩短,以调整物料的承载面积,通用性较强。驱动器可以为气缸、油缸等能够驱动驱动板13移动的装置。优选地,壳体14的内侧壁上滑动设置有滑板15,滑板15上设置有第二滑槽151,部分辊轮11能够滑接于第二滑槽151,滑板15连接于驱动板13,驱动板13移动时,可以带动滑板15相对壳体14的内侧壁滑动,同时增长辊轮11需要的滑槽长度,以及增加第二剪叉臂部件12的支撑强度。
优选地,第二推条233的卡槽2333卡接于驱动板13上,当驱动板13沿X放向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二推条233移动,以使第二推条233伸长或缩短,实现第一推条232和第二推条233的总长度随托台机构1长度变化而变化。而且第一推条232和第二推条233推物料时,驱动板13还能对第一推条232和第二推条233具有导向作用。
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驱动板13上还设置有位置传感器131,位置传感器131用于测量驱动板13距离障碍物的距离。当该码垛机用于货箱内时,托台机构1的长度根据货箱侧壁的宽度进行最大长度的调整,位置传感器131用于检测驱动板13距离货箱侧壁的距离,以使驱动板13距离货箱侧壁满足最小允许的距离,提高码垛机的码垛效率。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台机构(1),其用于承载物料,所述托台机构(1)沿X方向长度可调;
推板机构(2),其设置于所述托台机构(1)的第一侧,所述推板机构(2)用于将所述托台机构(1)上的所述物料向所述托台机构(1)的第二侧推落,以码放所述物料;
所述推板机构(2)包括侧板(21)、推板组件(23)和伸缩组件(22),所述伸缩组件(22)安装于所述侧板(21)上且驱动连接于所述推板组件(23),所述伸缩组件(22)用于驱动所述推板组件(23)推落所述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22)包括第一剪叉臂部件(221)和驱动件(222),所述第一剪叉臂部件(221)一端铰接于所述侧板(21),另一端驱动连接于所述推板组件(23),所述驱动件(222)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剪叉臂部件(221),所述驱动件(222)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剪叉臂部件(221)伸长或缩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叉臂部件(221)包括两组相对的前剪叉臂(2211)和两组相对的后剪叉臂(2212),所述前剪叉臂(2211)铰接于所述后剪叉臂(2212)以形成多个第一铰接点,且相对的所述第一铰接点通过第一连接轴(2213)连接;
所述驱动件(222)一端铰接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轴(2213),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推板组件(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222)为油缸或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组件(23)包括推板(231)、第一推条(232)和第二推条(233),所述第一推条(232)固定于所述推板(231)的底部,所述第二推条(233)沿所述第一推条(232)长度方向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条(233)上设置有卡槽(2333),所述卡槽(2333)卡接于所述托台机构(1)的边缘,所述托台机构(1)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推条(233)伸长或缩短。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台机构(1)包括辊轮(11)和沿X方向设置的第二剪叉臂部件(12),所述第二剪叉臂部件(12)包括多个相互铰接的剪叉臂,多个所述剪叉臂之间形成有多个第二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二剪叉臂部件(12)上方的且相对的所述第二铰接点通过所述辊轮(11)连接,多个所述辊轮(11)间距可调,多个所述辊轮(11)用于承载所述物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台机构(1)还包括驱动板(13),其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剪叉臂部件(12)一端,所述驱动板(13)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剪叉臂部件(12)伸长或缩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13)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131),所述位置传感器(131)用于测量所述驱动板(13)距离障碍物的距离。
10.一种码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上料装置。
CN202022176017.6U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上料装置及码垛机 Active CN213386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6017.6U CN213386738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上料装置及码垛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6017.6U CN213386738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上料装置及码垛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86738U true CN213386738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84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76017.6U Active CN213386738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上料装置及码垛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867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94328U (zh) 一种托盘线外循环的集装箱装车系统
CN108750725B (zh) 装车系统及方法
CN106865275B (zh) 一种托盘线外循环的集装箱装车系统
JPH0248398A (ja) リフトスォーク式荷役装置
CN108750723B (zh) 装车系统及方法
CN214298542U (zh) 一种印刷用自动收料系统
CN115744741A (zh) 一种可装载多货物的搬运堆高车
CN114132770A (zh) 一种卸货机构、卸货装置、以及自动卸货系统
CN213386738U (zh) 一种上料装置及码垛机
CN112125205A (zh) 一种拆叠盘装置及拆叠盘设备
CN115832406A (zh) 电池堆叠自动化装配系统及装配方法
US460669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ad transfer
CN113562094A (zh) 一种带有转向调节的搬运机器人
CN112141723A (zh) 一种上料装置及码垛机
CN113306441A (zh) 用于换电站的电池包周转平台和换电站
CN113998494A (zh) 一种延伸式装卸货装置及其卸货方法
CN117566358A (zh) 用于激光器耦合系统自动组装的下料装置
CN211310156U (zh) 一种高位码垛机
CN113200332A (zh) 一种悬挂输送系统的三维输送装置
CN110228678B (zh) 一种主动补偿式视觉对正堆垛机器人的对正补偿方法
CN112173739A (zh) 一种物料码垛输送装置、应用该装置的码垛机及码垛方法
CN215946109U (zh) 桁架式纸箱码垛装置
CN215973350U (zh) 一种自动化仓储系统
CN210973090U (zh) 一种用于货车装卸货物的设备
CN114455304A (zh) 一种可与agv对接并自动上锁并检测的锁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555 Luodong Road,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0949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KELAI ELECTROMECHANICAL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okewe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555 Luodong Road,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0949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KELAI ELECTROMECHANICAL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KELAI LUOJIN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