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71303U - 一种自动化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化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71303U
CN213371303U CN202021073859.2U CN202021073859U CN213371303U CN 213371303 U CN213371303 U CN 213371303U CN 202021073859 U CN202021073859 U CN 202021073859U CN 213371303 U CN213371303 U CN 213371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driving gear
meshing teeth
teeth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738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周升铭
郭航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738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713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71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713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动化烹饪设备,包括主机和料盒组件,主机设置有驱动齿轮,料盒组件包括托盘和置于托盘上的多个料盒,托盘设置有沿托盘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齿条;托盘放置于主机顶部时,齿条与驱动齿轮传动配合,驱动齿轮驱动齿条带动托盘相对于主机平移运动,托盘的齿条上设置有单向防错位结构,使得当驱动齿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驱动齿轮与齿条的端部啮合齿在脱离啮合与重新啮合之间循环切换,以使托盘保持在当前平移位置;当驱动齿轮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端部啮合齿与驱动齿轮反向啮合,以带动托盘相对于主机反向平移运动。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避免因托盘放置错位无法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对投料影响,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化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炒菜机是可以实现自动化烹饪过程的烹饪设备,相比传统炒菜锅具,炒菜机具有自动加热、自动翻炒以及自动控制温度等功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炒菜机得到广泛应用。
现有的炒菜机通常将准备好的主料、配料和佐料等所有食材一次性全部投入锅具中,然后定时自动加热翻炒完成炒菜功能;由于不同的食材成熟速度不同,统一倒入食材会造成炒出的菜肴生熟不均匀,导致有的食材过熟,影响食材的食用效果,基本还停留在仅能实现将食材炒熟的阶段,菜肴口味较差,烹饪品质有限。
为此,有的炒菜机还包括出料机构和投料机构,出料机构包括用于放置食材的料盒和托盘,料盒置于托盘上,托盘能够相对于锅具移动以选择料盒,投料机构通过抓取翻转料盒,将料盒中的食材倒入锅具中,实现自动选料投料功能,基本上可以模拟人工烹饪方式进行烹饪。但是,现有出料机构和投料机构的结构和操作复杂,体积极大,占用大量空间;现有出料机构的托盘和料盒安放不够便捷,防错位能力差,放置易错位而造成投料机构无法工作,并且,因为无放错位结构,托盘移动时容易脱离出机体驱动机构,影响正常投料。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烹饪设备,优化料盒组件的结构设计,可以根据烹饪需要方便快捷地分开投料,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控制炒菜口味标准化,传动配合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稳定可靠,可以有效避免因托盘放置错位产生无法工作的情况,料盒组件能轻松放置到位,最大限度减少对投料影响,有效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动化烹饪设备,包括主机和料盒组件,所述主机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料盒组件包括托盘和置于所述托盘上的多个料盒,所述托盘设置有沿所述托盘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齿条;所述托盘放置于所述主机顶部时,所述齿条与所述驱动齿轮传动配合,所述驱动齿轮驱动所述齿条带动所述托盘相对于所述主机平移运动,所述托盘的齿条上设置有单向防错位结构,使得当所述驱动齿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条的端部啮合齿在脱离啮合与重新啮合之间循环切换,以使所述托盘保持在当前平移位置;当所述驱动齿轮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端部啮合齿与所述驱动齿轮反向啮合,以带动所述托盘相对于所述主机反向平移运动。
可选的,所述单向防错位结构为由所述齿条的端部延伸至所述托盘的边缘的弧面,所述弧面具有沿延伸方向变化的曲率半径;当所述驱动齿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端部啮合齿与所述驱动齿轮的前端啮合齿相啮合时,所述驱动齿轮的后端啮合齿能够与所述弧面接触并顶起所述托盘,以使所述端部啮合齿与所述驱动齿轮脱离啮合;所述端部啮合齿与所述驱动齿轮的前端啮合齿脱离啮合后,所述托盘沿所述弧面下滑,以使所述端部啮合齿与所述驱动齿轮的后端啮合齿重新啮合。
可选的,所述驱动齿轮的中心位于所述托盘的边缘的弧面下方,所述驱动齿轮的前端啮合齿、以及所述驱动齿轮的后端啮合齿分别位于所述驱动齿轮的纵向中心线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驱动齿轮的后端啮合齿包括靠近所述驱动齿轮的前端啮合齿的第一齿牙及远离所述驱动齿轮的前端啮合齿的第二齿牙,所述前端啮合齿与所述端部啮合齿脱离啮合过程中,所述第一齿牙与所述第二齿牙接续顶起所述弧面。
可选的,所述驱动齿轮的后端啮合齿还包括位于所述前端啮合齿与所述第一齿牙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啮合齿,所述中间啮合齿与所述弧面间隙配合,所述前端啮合齿与所述端部啮合齿脱离啮合后,所述中间啮合齿与所述端部啮合齿重新啮合。
可选的,所述单向防错位结构设置于所述齿条长度方向的两端,两端的所述单向防错位结构相对设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条平移运动的脱离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驱动齿轮自一端单向防错位结构至另一端单向防错位结构的运动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
可选的,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上的料盒检测装置和投料机构,所述料盒组件设置有与所述料盒一一对应的料盒标识,所述料盒检测装置通过识别所述料盒标识,对与所述料盒标识相对应的所述料盒进行识别定位,以便投料机构抓取对应的所述料盒。
可选的,所述料盒检测装置为红外发射、接收装置,所述料盒标识为与所述托盘底部具有颜色差的检测块,所述检测块设置于所述托盘底部,且所述托盘底部设置多个用于安装所述检测块的安装槽;或者,所述检测块设置于所述料盒底部,所述托盘上对应于所述检测块开设有检测窗口。
可选的,所述主机的顶部设有放置料盒组件的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检测块位置匹配的透光孔,所述料盒检测装置通过所述透光孔发射、接收检测信号。
可选的,所述主机的顶部具有用于加热物体的烹饪区,所述烹饪区的一侧设置工作台面,所述驱动齿轮凸出于所述工作台面,所述托盘底部设有与所述齿条匹配的导向限位部,以使得所述料盒组件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上时,所述齿条与所述驱动齿轮传动配合;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烹饪区与所述工作台面之间的投料机构,所述投料机构适于抓取并朝向所述烹饪区翻转倾倒所述料盒。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动化烹饪设备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1、单向防错位结构在料盒组件放置位置较偏、齿条与驱动齿轮配合位置不恰当时,驱动齿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驱动齿轮与齿条的端部啮合齿在脱离啮合与重新啮合之间循环切换,以使托盘保持在当前平移位置,可以有效防止托盘在驱动齿轮的作用下脱出驱动齿轮的有效运动区间,避免因托盘放置错位产生无法工作的情况,料盒组件能轻松放置到位,驱动齿轮始终能带动托盘运动,最大限度减少投料错误,减少误操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更加人性化,实用性强,充分满足用户需求,有效提升用户使用体验;通过驱动齿轮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端部啮合齿与驱动齿轮反向啮合,以带动托盘相对于主机反向平移运动,使得料盒可以运动到指定位置。
2、通过弧面与驱动齿轮配合,驱动齿轮相对于托盘运动更加平稳顺滑,避免阶跃突变,使用寿命更长;通过变化的弧面曲率半径,驱动齿轮能够有顶起托盘与放下托盘的运动循环,从而实现驱动齿轮与齿条的端部啮合齿脱离啮合与重新啮合的循环切换,有效防止托盘脱出驱动齿轮的有效运动区间,结构简单合理,制造简单成本低,工作稳定可靠,用户体验更佳。
3、通过将驱动齿轮的中心设置于托盘的边缘的弧面下方,驱动齿轮可以与弧面接触并对其提供支撑,驱动齿轮的前端啮合齿以及后端啮合齿分别位于驱动齿轮的纵向中心线的两侧,驱动齿轮具有分散在中心线两侧的接触受力点,受力更加平衡,从而驱动齿轮对托盘的支撑作用也更加稳定、可靠。
4、驱动齿轮的后端啮合齿包括第一齿牙及第二齿牙,前端啮合齿与端部啮合齿脱离啮合过程中,通过第一齿牙与第二齿牙接续顶起弧面,保证驱动齿轮与弧面接触的连续性,避免发生托盘的剧烈抖动,引起托盘脱出驱动齿轮的情况。
5、通过在前端啮合齿与第一齿牙之间设置至少一个中间啮合齿,且中间啮合齿与弧面间隙配合,使得前端啮合齿与端部啮合齿脱离啮合后,中间啮合齿与端部啮合齿可以快速啮合,减少啮合间隔时间,啮合连续性更理想,托盘出现抖动或脱离啮合的概率更低。
6、通过在齿条长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设置单向防错位结构,使得托盘放置具有防呆效果,任何一端的单向防错位结构均可以防止托盘相对齿轮脱出,而驱动齿轮反向沿第二方向运动则可以使得驱动齿轮带动托盘反向平移运动,以带动料盒运动到指定位置。
7、通过在料盒上一一对应的设置料盒标识,料盒检测装置通过识别料盒标识准确检测识别定位料盒的位置,以便配合投料机构抓取对应的料盒投料,有利于实现炒菜机的自动化烹饪,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8、通过将检测块安装于托盘底部安装槽内,且与托盘底部设置颜色差,检测块底部从而能够与托盘底部反射的红外光形成明显的区别,红外发射、接收装置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出检测块,红外识别精度更高,精确检测料盒和托盘的位置;而直接将检查块设置在各个料盒底部,可以直接对各个料盒进行识别定位,料盒检测更准确,精度更高,避免料盒放置错误导致误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投料错误。
9、通过在工作台面上设置有与检测块位置匹配的透光孔,使得红外发射、接收装置的光线能通过透光孔与检测块接触并反射,以便检测识别不同料盒,可以减少外部光源的干扰,识别定位料盒更准确、精度更高。
10、通过将驱动齿轮凸出于工作台面设置,以便驱动齿轮与托盘底部的齿条接触啮合,保证啮合传动可靠;托盘底部通过设置导向限位部,可以对驱动齿轮沿齿条的运动起到导向限位作用,进一步提高托盘运动的平衡性,托盘运动更加平稳直线性更好,工作稳定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的经过齿条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的料盒组件放置位置较偏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的料盒组件回复初始化位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的经过料盒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a-9g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齿轮与防错位结构的配合过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料盒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料盒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料盒组件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料盒组件的仰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料盒组件的仰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料盒组件的仰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料盒组件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托盘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描述,下文中的“前”、“后”、“左”、“右”、“上”、“下”为烹饪设备使用时,相对使用者的方位。
图4~图6中,直线箭头表示料盒组件相对于主机的移动方向;图9a~图9g中,弧线箭头表示驱动齿轮的转动方向,直线箭头表示托盘的受力方向。
如图1~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自动化烹饪设备,其包括主机1和料盒组件2。其中,主机1设置有驱动齿轮11,料盒组件2包括托盘21和置于托盘21上的多个料盒22,托盘21设置有沿托盘2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齿条211;托盘21放置于主机1顶部时,齿条211与驱动齿轮11相啮合,驱动齿轮11能够驱动齿条211带动托盘21相对于主机1平移运动;托盘21在齿条211的端部与托盘21的边缘之间还设置有单向防错位结构,使得当驱动齿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驱动齿轮与齿条的端部啮合齿在脱离啮合与重新啮合之间循环切换,以使托盘保持在当前平移位置,可以有效防止托盘在驱动齿轮的作用下脱出驱动齿轮的有效运动区间,避免因托盘放置错位产生无法工作的情况,料盒组件能轻松放置到位,驱动齿轮始终能带动托盘运动,最大限度减少投料错误,减少误操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更加人性化,实用性强,充分满足用户需求,有效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当驱动齿轮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端部啮合齿与驱动齿轮反向啮合,以带动托盘相对于主机反向平移运动。
如图4和图18所示,单向防错位结构设置于齿条长度方向的两端,两端的单向防错位结构相对设置,使得托盘放置具有防呆效果,任何一端的单向防错位结构均可以防止托盘相对齿轮脱出,驱动齿轮与齿条平移运动的脱离方向为第一方向,驱动齿轮自一端单向防错位结构至另一端单向防错位结构的运动方向为第二方向。
料盒组件2配合主机1实现盛料、选料、投料的功能,可以根据烹饪需要方便快捷地分开投料,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控制炒菜口味标准化;驱动齿轮11与齿条211的传动配合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稳定可靠,安装拆卸快捷方便,便于清洁维护,干净卫生,而且安装紧凑,减少空间占用,有效减小烹饪设备体积;单向防错位结构使驱动齿轮11与齿条211的端部啮合齿2111在脱离啮合与重新啮合之间循环切换,即驱动齿轮11相对于托盘21空转,驱动齿轮11反转时,可以直接将托盘21回拉,使托盘21回归平移运动状态,在料盒组件2放置位置较偏、齿条211与驱动齿轮11配合位置不恰当时,单向防错位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托盘21在驱动齿轮11的作用下脱出驱动齿轮11的有效运动区间,避免因为托盘21放置错位产生无法工作的情况,料盒组件2能轻松放置到位,驱动齿轮11始终能带动托盘21运动,最大限度地减少投料错误,减少误操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更加人性化,实用性强,充分满足用户需求,有效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在料盒组件2初始放置位置较偏时,料盒组件初始化程序控制驱动齿轮11带动托盘21朝一侧运动,当托盘21运动至边缘与驱动齿轮11相啮合时,单向防错位结构可以在此时防止托盘21脱出驱动齿轮11的作用区域;在驱动齿轮11相对于托盘21空转一段时间后,料盒组件初始化程序控制驱动齿轮11反转,自动带着托盘21反向运动找到正确的初始化位置,之后驱动齿轮11驱动齿条211带动托盘21相对于主机1正常平移运动,切换料盒22实现选料、投料功能。
具体地,如图4、图9a~图9g、图12~图15和图18所示,单向防错位结构为由齿条211的端部延伸至托盘21的边缘的弧面212,弧面212具有沿延伸方向变化的曲率半径。当所述驱动齿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即当驱动齿轮11由托盘21的边缘朝向齿条211的端部方向转动时,端部啮合齿2111与驱动齿轮11的前端啮合齿111相啮合时,驱动齿轮11的后端啮合齿112能够与弧面212接触并顶起托盘21,以使端部啮合齿2111与驱动齿轮11脱离啮合;端部啮合齿2111与驱动齿轮11的前端啮合齿111脱离啮合后,托盘21沿弧面212下滑,以使端部啮合齿2111与驱动齿轮11重新啮合。通过弧面212与驱动齿轮11配合,驱动齿轮11相对于托盘21运动更加平稳顺滑,避免阶跃突变,使用寿命更长;通过变化的弧面212曲率半径,驱动齿轮11能够有顶起托盘21与放下托盘21的运动循环,从而实现驱动齿轮11与齿条211的端部啮合齿2111脱离啮合与重新啮合的循环切换,有效防止托盘21脱出驱动齿轮11的有效运动区间,结构简单合理,制造简单成本低,工作稳定可靠,用户体验更佳。
在一个具体是实施例中,驱动齿轮11与齿条211的端部啮合齿2111啮合和脱离啮合时,驱动齿轮11的中心(即驱动齿轮11的转动中心)位于托盘21边缘的弧面212下方,前端啮合齿111(即接触齿条211的端部啮合齿2111的驱动齿轮11的啮合齿)与后端啮合齿(即接触弧面212的驱动齿轮11的啮合齿)分别位于驱动齿轮11的纵向中心线的两侧,驱动齿轮11可以与弧面接触并对其提供支撑,驱动齿轮11的前端啮合齿以及后端啮合齿分别位于驱动齿轮的纵向中心线的两侧,驱动齿轮11具有分散在中心线两侧的接触受力点,受力更加平衡,从而驱动齿轮11对托盘的支撑作用也更加稳定、可靠。
驱动齿轮11的后端啮合齿包括靠近驱动齿轮的前端啮合齿的第一齿牙112及远离驱动齿轮的前端啮合齿的第二齿牙114,前端啮合齿与端部啮合齿脱离啮合过程中,第一齿牙112与第二齿牙114接续顶起弧面;驱动齿轮11的后端啮合齿还包括位于前端啮合齿111与后端啮合齿之间具有至少一个中间啮合齿113,中间啮合齿与弧面间隙配合,使得前端啮合齿与端部啮合齿脱离啮合后,中间啮合齿与端部啮合齿可以快速啮合,减少啮合间隔时间,啮合连续性更理想,托盘出现抖动或脱离啮合的概率更低。
如图9a所示,驱动齿轮11到达托盘21边缘处时,驱动齿轮11的前端啮合齿111与齿条211的端部啮合齿2111啮合,此时驱动齿轮11继续逆时针转动,带动托盘21向左运动。如图9b所示,驱动齿轮11继续转动较短时间后,驱动齿轮11的后端啮合齿的第一齿牙112与弧面212接触并对托盘21产生向上的推力,将托盘21一定程度的顶起,前端啮合齿111与齿条211的端部啮合齿2111处于啮合状态,此时后端啮合齿的第一齿牙112后侧的驱动齿轮11的的第二齿牙114能进入托盘21底部。如图9c所示,驱动齿轮11继续转动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前端啮合齿111仍然与端部啮合齿2111啮合,后端啮合齿的第一齿牙112依旧提供向上的力,此时第二齿牙114也与托盘21底部相接触,并同样提供向上的力,进一步将托盘21顶起。如图9d所示,随后后端啮合齿的第一齿牙112不再与托盘21底部接触,由第二齿牙114提供向上的力。如图9e所示,驱动齿轮11继续转动一端时间,第二齿牙114进一步顶起托盘21,直至前端啮合齿111与端部啮合齿2111不再啮合,实现驱动齿轮11与端部啮合齿2111脱离啮合。如图9f所示,驱动齿轮11继续转动,托盘21沿弧面212下滑落下。如图9g所示,驱动齿轮11继续转动一段时间,料盒组件2继续下滑至中间啮合齿113与端部啮合齿2111相啮合,实现驱动齿轮11与端部啮合齿2111重新啮合。
如图9a~图9g所示,中间啮合齿113成为新的前端啮合齿111,循环前端啮合齿111、后端啮合齿的第一齿牙112、中间啮合齿113和第二齿牙114的动作,驱动齿轮11一直在弧面212内打滑空转,不会脱出;一段时间后驱动齿轮11反转,可以直接将托盘21回拉,带动托盘21往反方向运动,回归初始化运动。
具体地,弧面212中段设置有支撑点,驱动齿轮11中心到支撑点的距离小于驱动齿轮11中心到托盘21边缘弧面212的距离,以使驱动齿轮11的啮合齿能够顺着弧面212进入托盘21底部,且驱动齿轮11中心到支撑点的距离小于驱动齿轮11的齿顶圆半径,驱动齿轮11能够与支撑点接触并顶起托盘21,以使驱动齿轮11的前端啮合齿111与端部啮合齿2111脱离啮合;驱动齿轮11中心到弧面212靠近齿条211一侧的距离大于驱动齿轮11的齿顶圆半径,以使托盘21下滑,驱动齿轮11与端部啮合齿2111重新啮合。通过优化弧面212的结构设计,使得前端啮合齿111与端部啮合齿2111在啮合范围内时,后端啮合齿112能顶起托盘21,且同时驱动齿轮11的啮合齿能顺着弧面212继续进入托盘21底部,而在前端啮合齿11与端部啮合齿2111不再啮合后,弧面212有足够的斜度和光滑度保证托盘21下滑至驱动齿轮11与端部啮合齿2111重新啮合,保证驱动齿轮11能够相对于托盘21空转,单向防错位结构工作稳定可靠,有效防止托盘21脱出驱动齿轮11的有效运动区间,用户体验更佳。
具体地,如图1、图2、图7~图8、图11~图15和图18所示,烹饪设备还包括设置于主机1上的料盒检测装置3,料盒组件2设置有与料盒22一一对应的料盒标识,料盒检测装置3通过识别料盒标识,以对与料盒标识相对应的料盒22进行识别定位。通过料盒检测装置3准确检测识别料盒22的位置,方便托盘21的初始位置定位,以便配合后续料盒组件2功能的实现,有利于实现炒菜机的智能控制,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具体地,料盒检测装置3可以为红外发射、接收装置,料盒标识为与托盘21底部具有颜色差的检测块23,且各检测块23的宽度一致、长度不同;红外发射、接收装置能够接收检测块23的反射光线,通过检测检测块23的长度,对料盒标识进行识别。检测块23与托盘21底部具有色差,使得反射的红外光线存在差别,从而红外发射、接收装置能够识别检测块23;各检测块23的宽度一致而长度不同,从而可以识别出不同的检测块23,进而实现对料盒22的识别定位;而且红外检测结构简单成本低,容易实现,工作稳定可靠;各检测块23可以设置较大的长度尺寸差值,区别更加明显。当然,料盒检测装置3也可以采用其他检测识别装置,例如摄像头、霍尔元件等,则料盒标识可以对应的采用识别图像、磁铁等。
具体地,如图5、图6、图13和图14所示,检测块23可以设置于其对应的料盒22的中心线的同一侧,方便对料盒22进行识别定位,红外识别更加准确。检测块23为亮白色块或者反射镜面,亮白色的检测块23与托盘21底部的颜色色差更大,反射红外光的能力更强,反射镜面能够对红外光形成全反射,从而能够与托盘21底部反射的红外光形成更加明显的区别,红外发射、接收装置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出检测块23,红外识别精度更高,精确检测料盒22和托盘21的位置。多个检测块23的长度递增或递减排列,例如可以是等差数列,可以更好地区分不同的检测块23,进一步提高红外识别精准度,用户体验更佳。
当然,如图15所示,检测块23也可以设置为中心线与其对应的料盒22的中心线重合,料盒组件2放置后位于检测块23的中心线上;检测块23也可以根据情况调整使用其他反射红外光较强的颜色。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主机1的顶部具有用于加热物体的烹饪区101,烹饪区100的一侧设置钢化玻璃制成的工作台面102,驱动齿轮11凸出于工作台面102,料盒组件2放置于工作台面102上;工作台面102上设置有透光孔103,料盒检测装置3通过透光孔103发射、接收检测信号,可以减少外部光源的干扰,识别定位料盒22更准确、精度更高;料盒组件2放置于工作台面102后,检测块23的中心线通过红外发射、接收装置的红外检测点。主机1顶部还设置有控制显示区104,方便用户观察操作选择工作程序,智能化程度更高。烹饪设备还包括设置于主机1顶部的烹饪区101与工作台面102之间的投料机构4,投料机构4适于抓取并朝向烹饪区101翻转倾倒料盒22,例如投料机构4可以采用磁吸抓取方式。托盘21相对于主机1平移运动,料盒检测装置3对料盒22进行识别定位,以切换料盒22正对投料机构4。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图13和图15所示,检测块23设置于托盘21底部,通过检测托盘21间接对料盒22进行识别定位,以便投料机构抓取对应的料盒。在本实施例中,托盘21底部一侧设置多个用于安装检测块23的色块安装槽213。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检测块23设置于料盒22底部,托盘21上对应于检测块23开设有检测窗口214,检测窗口214与检测块23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也可以大于检测块23。直接将检查块23安装在各个料盒22上,可以直接对各个料盒22进行识别定位,料盒22检测更准确,精度更高,避免料盒22放置错误导致误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投料错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用户体验更佳。
具体地,如图2、图12~图15和图18所示,齿条211设置于托盘21底部并沿托盘21底部的中心线布置,驱动齿轮11与齿条211配合传动平衡性强,不易走偏,托盘21运动平稳直线性好;托盘21底部在齿条211两侧还设置有导向限位部215,导向限位部215对驱动齿轮11沿齿条211的运动起到导向限位作用,进一步提高托盘21运动的平衡性,托盘21运动更加平稳直线性更好,工作稳定可靠性高,用户体验更佳。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导向限位部215可以是导向筋或导向槽。
具体地,如图1~图8、图10、图11、图16和图17所示,托盘21顶部设置有定位筋216和围绕托盘21顶部外周的托盘侧壁217,定位筋216沿托盘2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限位料盒22,通过定位筋216和托盘侧壁217定位料盒22在托盘21上的位置;定位筋216的底部为底部圆角2161,与料盒22底部外侧的料盒弧面221相适配,以限制料盒22在托盘21上的位置,料盒22底部与托盘21贴合设计,与托盘21的定位筋216和托盘侧壁217共同辅助料盒22定位,料盒22位置精确;定位筋216的顶部为顶部圆角2162,与托盘侧壁217相配合,以对料盒22放置于托盘21进行导向限位,料盒22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所要求的位置,使得料盒22放下时一定程度的错放都能自动校正,料盒22能够随意角度放置,放置操作简单,快捷方便,更加人性化,省时省力,实用性强,用户体验更佳。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料盒组件2包括两大两小四个料盒22,定位筋216相对于托盘侧壁217具有更高的高度。
具体地,如图1~图3、图10~图15、图17和图18所示,主机1的顶部设置有定位侧边12,托盘21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定位点218,定位点218抵靠定位侧边12,以对托盘21在主机1顶部的位置进行定位。通过定位点218与定位侧边12的配合,实现料盒组件2放置到主机1顶部时的辅助靠边定位,结构简单,放置操作简单方便,料盒22位置精确,同时定位点218与定位侧边12为点接触,可以减少托盘21与主机1的接触面积,减小移动摩擦力及磨损,有利于保护主机1外观美观,使用寿命更长,用户体验更佳。
其中,料盒组件2放置时,先将托盘21具有定位点218的一侧靠至主机1顶部的定位侧边12,随后将托盘21放至主机1顶部,完成托盘21的靠边放置,由于托盘21与主机1顶部的尺寸设计关系,驱动齿轮11直接与托盘21的齿条211啮合,检测块23中心线通过红外检测点位置,最后将料盒22放置到托盘21上;料盒组件2完成放置后,即可配合主机1进行后续操作。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化烹饪设备,包括主机和料盒组件,所述主机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料盒组件包括托盘和置于所述托盘上的多个料盒,所述托盘设置有沿所述托盘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齿条;所述托盘放置于所述主机顶部时,所述齿条与所述驱动齿轮传动配合,所述驱动齿轮驱动所述齿条带动所述托盘相对于所述主机平移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的齿条上设置有单向防错位结构,使得当所述驱动齿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条的端部啮合齿在脱离啮合与重新啮合之间循环切换,以使所述托盘保持在当前平移位置;当所述驱动齿轮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端部啮合齿与所述驱动齿轮反向啮合,以带动所述托盘相对于所述主机反向平移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防错位结构为由所述齿条的端部延伸至所述托盘的边缘的弧面,所述弧面具有沿延伸方向变化的曲率半径;当所述驱动齿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端部啮合齿与所述驱动齿轮的前端啮合齿相啮合时,所述驱动齿轮的后端啮合齿能够与所述弧面接触并顶起所述托盘,以使所述端部啮合齿与所述驱动齿轮脱离啮合;所述端部啮合齿与所述驱动齿轮的前端啮合齿脱离啮合后,所述托盘沿所述弧面下滑,以使所述端部啮合齿与所述驱动齿轮的后端啮合齿重新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的中心位于所述托盘的边缘的弧面下方,所述驱动齿轮的前端啮合齿、以及所述驱动齿轮的后端啮合齿分别位于所述驱动齿轮的纵向中心线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的后端啮合齿包括靠近所述驱动齿轮的前端啮合齿的第一齿牙及远离所述驱动齿轮的前端啮合齿的第二齿牙,所述前端啮合齿与所述端部啮合齿脱离啮合过程中,所述第一齿牙与所述第二齿牙接续顶起所述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的后端啮合齿还包括位于所述前端啮合齿与所述第一齿牙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啮合齿,所述中间啮合齿与所述弧面间隙配合,所述前端啮合齿与所述端部啮合齿脱离啮合后,所述中间啮合齿与所述端部啮合齿重新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防错位结构设置于所述齿条长度方向的两端,两端的所述单向防错位结构相对设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条平移运动的脱离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驱动齿轮自一端单向防错位结构至另一端单向防错位结构的运动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上的料盒检测装置和投料机构,所述料盒组件设置有与所述料盒一一对应的料盒标识,所述料盒检测装置通过识别所述料盒标识,对与所述料盒标识相对应的所述料盒进行识别定位,以便投料机构抓取对应的所述料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检测装置为红外发射、接收装置,所述料盒标识为与所述托盘底部具有颜色差的检测块,所述检测块设置于所述托盘底部,且所述托盘底部设置多个用于安装所述检测块的安装槽;或者,所述检测块设置于所述料盒底部,所述托盘上对应于所述检测块开设有检测窗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的顶部设有放置料盒组件的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检测块位置匹配的透光孔,所述料盒检测装置通过所述透光孔发射、接收检测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的顶部具有用于加热物体的烹饪区,所述烹饪区的一侧设置工作台面,所述驱动齿轮凸出于所述工作台面,所述托盘底部设有与所述齿条匹配的导向限位部,以使得所述料盒组件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上时,所述齿条与所述驱动齿轮传动配合;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烹饪区与所述工作台面之间的投料机构,所述投料机构适于抓取并朝向所述烹饪区翻转倾倒所述料盒。
CN202021073859.2U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自动化烹饪设备 Active CN213371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73859.2U CN213371303U (zh)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自动化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73859.2U CN213371303U (zh)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自动化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71303U true CN213371303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97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73859.2U Active CN213371303U (zh)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自动化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713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1688A (zh) * 2021-12-29 2022-04-05 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投菜机构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投菜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1688A (zh) * 2021-12-29 2022-04-05 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投菜机构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投菜机构
CN114271688B (zh) * 2021-12-29 2023-09-19 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投菜机构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投菜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9216652B2 (en) Hand mixer
US6082249A (en) Multi-purpose cooker
CN213371303U (zh) 一种自动化烹饪设备
CA2922286C (en) Automatic broiler for variable batch cooking
US20170238749A1 (en) User interface for a cooking system
EP2893859A1 (en) Multi-functional toasting platform utilizing a coated clear-glass heating element
KR20190057202A (ko) 무선 제어 요리 시스템
CN107847080A (zh) 用于将手柄连接到用具的可拆卸耦合装置
JP3227511U (ja) 炒め機の自動材料投入装置
CN213371624U (zh) 一种烹饪设备
CN201271160Y (zh) 一种煎烤器
CN110793657B (zh) 探针装置、烹饪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烹饪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3662424A (zh) 一种自动炒菜机
CN213371304U (zh) 一种具有料盒位置检测功能的炒菜机
US2015358A (en) Food removing means for cooking machines
CN211748749U (zh) 料品传输机构及具有其的烹饪设备
CN211748927U (zh) 烹饪用投料设备及具有其的炒菜机
CN212117909U (zh) 投料装置及具有其的炒菜机
CN216932709U (zh) 一种双向翻转的自动炒菜机
CN112075841A (zh) 一种基于绿色节能的烹饪装置使用方法
CN213371309U (zh) 一种自动投料炒菜机
CN217488260U (zh) 搅拌机构
CN116075006A (zh) 一种红外检测带灯杯座的控制方法
CN220824176U (zh) 一种煎烤一体机
KR20050110559A (ko) 구이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1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52, 22nd Street,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No. 760 Yinhai Street, Xiasha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JIUYA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