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67297U - 管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管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67297U
CN213367297U CN202021975640.1U CN202021975640U CN213367297U CN 213367297 U CN213367297 U CN 213367297U CN 202021975640 U CN202021975640 U CN 202021975640U CN 213367297 U CN213367297 U CN 2133672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able
pipeline
channel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7564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龙飞
孙磊
高卫荣
茅磊
强浩
张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7564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672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672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672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管道结构,包括:管道和内置子管,所述内置子管设置在所述管道中并与所述管道的内壁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内置子管配置成:在将穿放于所述内置子管中的线缆保持在其中的闭合状态、以及允许所述线缆由所述内置子管落入所述管道中的敞开状态之间切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结构,通过在管道内设置内置子管,线缆通过内置子管进行传输、布放,当线缆布放完成后,内置子管打开将线缆排放在一起。解决了在管道内穿放线缆时,线缆容易缠绕、线缆之间摩擦易损伤的问题,并使线缆有序排放,提高了管道的空间利用率。同时,在穿放线缆时,仅使用一个内置子管即可进行线缆穿放,避免了采用子管穿放线缆造成的高成本。

Description

管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布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结构。
背景技术
在对管道内线缆布放时,尤其是对大孔径波纹管进行线缆布放时,需要在大口径波纹管内同步穿放小口径子管。但由于小口径子管造价高,多数情况下,波纹管内并未穿放子管,而是直接穿放各类线缆。在多次穿放线缆后,受管道环境和线缆本身的拉力影响,极易造成线缆缠绕,致使管孔被封堵,造成管孔利用效率降低。同时,未穿放子管直接在波纹管内穿放线缆,也会在线缆之间产生摩擦,极易造成线缆损坏。基于此,设计一种新的布线管道,提高管孔的利用率至关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管道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管道内线缆缠绕,管孔利用率低的缺陷,实现管道内线缆有序排放,提高管孔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管道结构,包括:管道和内置子管,所述内置子管设置在所述管道中并与所述管道的内壁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内置子管配置成:在将穿放于所述内置子管中的线缆保持在其中的闭合状态、以及允许所述线缆由所述内置子管落入所述管道中的敞开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管道结构,所述管道的内壁形成有槽道,所述内置子管可拆卸地插设在所述槽道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管道结构,所述管道的内壁形成有多个所述槽道,其中,多个所述槽道等间距地形成在所述管道的内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管道结构,所述槽道的长度与所述管道的长度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管道结构,所述槽道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所述第二槽道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槽道的宽度,其中,所述第一槽道形成在所述管道的内壁中,并且所述第二槽道构造成通向所述第一槽道的敞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管道结构,所述内置子管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插设在所述槽道内,且所述连接部的形状与所述槽道的形状相匹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管道结构,所述内置子管还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本体部构造成所述内置子管的管体并位于所述管道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管道结构,所述本体部包括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所述第一半部和所述第二半部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管道结构,所述第一半部及所述第二半部均为半圆形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管道结构,所述第一半部及所述第二半部中一者的两端形成有T形开口,另一者的两端可拆卸地插设在所述T形开口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结构,通过在管道内设置内置子管,线缆通过内置子管进行传输、布放,当线缆布放完成后,内置子管打开将线缆排放在一起。解决了在管道内穿放线缆时,线缆容易缠绕、线缆之间摩擦易损伤的问题,并使线缆有序排放,提高了管道的空间利用率。同时,在穿放线缆时,仅使用一个内置子管即可进行线缆穿放,避免了采用子管穿放线缆造成的高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逐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道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管道;2:内置子管;3:槽道;4:线缆;21:连接部;22:第一半部;23:第二半部;31:第一槽道;32:第二槽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道结构。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管道结构包括管道1和内置子管2。内置子管2设置在管道1内,并与管道1的内壁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内置子管2可以配置成在闭合状态和敞开状态之间切换。当在闭合状态下时,内置子管2将穿放于其中的线缆保持在内置子管2中;当处于敞开状态下时,内置子管2允许线缆4由内置子管2落入管道1中。
具体来说,内置子管2可以是嵌设在管道1内,也可以是通过其他连接件与管道1连接。当需要对线缆4进行布线时,可将线缆4穿入内置子管2内进行布线传输。具体来说,内置子管2为活动管道,其下部可打开,也可闭合。当线缆4布放完成后,内置子管2的下部打开,线缆4依靠自重缓慢落下至管道1内。该管道结构在线缆4传输时,线缆4位于内置子管2内,可避免线缆4之间产生摩擦,对线缆4造成损伤。布放完成后线缆4排放在一起,避免了线缆4之间相互缠绕,提高了管道1的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地,管道1的一端为外张口,另外一端为正常口,两根管道1连接时外张口与正常口能够严格对齐扣紧,实现正常续接。
进一步地,内置子管2的下部可以是与内置子管2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的结构,也可以是与内置子管2的本体之间滑动连接的结构。当其为可拆卸连接的结构时,内置子管2的下部与本体之间可以为卡扣或卡槽连接。当其为滑动连接时,本体上可以设置滑槽,下部沿滑槽滑动,将内置子管2打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结构,通过在管道内设置内置子管,线缆通过内置子管进行传输、布放,当线缆布放完成后,内置子管打开将线缆排放在一起。解决了在管道内穿放线缆时,线缆容易缠绕、线缆之间摩擦易损伤的问题,并使线缆有序排放,提高了管道的空间利用率。同时,在穿放线缆时,仅使用一个内置子管即可进行线缆穿放,避免了采用子管穿放线缆造成的高成本。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管道1的内壁形成有槽道3,该槽道3的长度与管道1的长度相同。内置子管2插设在该槽道3内,使其不易脱落。进一步地,为方便在管道1倾斜时正常进行线缆4穿放,可在管道1的内壁上形成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槽道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在该管道1的内壁上形成了4个等间距分布的槽道3。
进一步地,槽道3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槽道31和第二槽道32,其中第二槽道32的宽度小于第一槽道31的宽度,第一槽道31形成在管道的内壁中,第二槽道32构造成通向第一槽道31的敞口。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槽道31和第二槽道32的形状均为矩形。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内置子管2包括连接部21和本体部。连接部21位于本体部的上方,连接部21插设在槽道3内。连接部21的形状与管道1内壁形成的槽道3的形状相匹配。具体来说,由于槽道3形成了两个宽度不同的矩形组合在一起的结构,连接部21的形状相应地也为两个宽度不同的矩形组合在一起的结构,以将内置子管2插设在槽道3内,并保证内置子管2不易脱落。进一步地,该连接部21为硬质材料,且表面涂有防腐涂层,该连接部21的长度与槽道3的长度相同。另外,为了更加便利地将连接部21插入槽道3内,还可在连接部21内设置滚珠。
内置子管2的本体部构成了内置子管2的管体。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该管体的直径不小于20mm。
具体来说,内置子管2的本体部包括第一半部22和第二半部23。该第一半部22和第二半部23均为半圆形结构,且在该第一半部22或第二半部23的两端形成有T形开口,以使另一半部插设在该T形开口内。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方便第二半部23与第一半部22进行插设,也可在未形成T形开口的半部的端部设置滚珠等传送件,以便降低摩擦系数,快速插接。
进一步地,第二半部23的材料也为硬质材料,方便反复使用。
在线缆4布放前,先将第二半部23与第一半部22插接,线缆4穿放在内置子管2的本体部内。当线缆4布放完成后,将第二半部23拔出,线缆4依靠自身重力缓慢落下至管道1内,以实现线缆4的有序排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和内置子管,所述内置子管设置在所述管道中并与所述管道的内壁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内置子管配置成:在将穿放于所述内置子管中的线缆保持在其中的闭合状态、以及允许所述线缆由所述内置子管落入所述管道中的敞开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的内壁形成有槽道,所述内置子管可拆卸地插设在所述槽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的内壁形成有多个所述槽道,其中,多个所述槽道等间距地形成在所述管道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道的长度与所述管道的长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道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所述第二槽道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槽道的宽度,其中,所述第一槽道形成在所述管道的内壁中,并且所述第二槽道构造成通向所述第一槽道的敞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子管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插设在所述槽道内,且所述连接部的形状与所述槽道的形状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子管还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本体部构造成所述内置子管的管体并位于所述管道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包括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所述第一半部和所述第二半部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部及所述第二半部均为半圆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部及所述第二半部中一者的两端形成有T形开口,另一者的两端可拆卸地插设在所述T形开口内。
CN202021975640.1U 2020-09-10 2020-09-10 管道结构 Active CN2133672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75640.1U CN213367297U (zh) 2020-09-10 2020-09-10 管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75640.1U CN213367297U (zh) 2020-09-10 2020-09-10 管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67297U true CN213367297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51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75640.1U Active CN213367297U (zh) 2020-09-10 2020-09-10 管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672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38580A1 (en) System for the simultaneous introduction of two items into a conduit
KR20110033839A (ko) 직물 슬리브를 구비하는 통신 케이블
RU2013118573A (ru) Чехол для прокладки кабеля в трубе, обладающий низким уровнем трения и высокой прочностью
CN213367297U (zh) 管道结构
KR102542743B1 (ko) 통신 케이블에 직물 슬리브의 부착
KR200438918Y1 (ko) 배선관용 전선 견인기구
CN216489466U (zh) 一种电器线路铺设辅助装置
CN214541668U (zh) 一种长寿命阻燃型布电线
JP4469095B2 (ja) 地中管路内への通信ケーブル敷設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ガイド管並びに通信ケーブルの地中管路敷設構造
KR100604575B1 (ko) 케이블 파지 장치 및 케이블 견인 장치
CN216289904U (zh) 一种房建施工用线缆穿管系统
CN216355707U (zh) 一种装配式线缆穿管装置
JP2007121737A (ja) 細径ケーブル一束化用ガイドチューブおよび細径ケーブル入線方法
CN113703117B (zh) 一种光缆敷设用柔性套管和光缆敷设管道
CN214255534U (zh) 一种电工套管
JP4246542B2 (ja) 通信ケーブル入線用管体の引き込み治具
JP2005027398A (ja) 電線管、受口継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ケーブル敷設方法
CN211063219U (zh) 一种智能照明用预留埋线管的快速穿线器
CN214476518U (zh) 一种组合型控制电缆
CN221727815U (zh) 一种电缆牵引套
JP2009080347A (ja) 光ケーブルの布設方法
JP3661033B2 (ja) ケーブル・配管収納材、布設装置及び布設方法
US11735900B2 (en) Cable reten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CN211789612U (zh) 一种电线连接结构
KR100904609B1 (ko) 공압을 이용하여 광케이블이 포설된 내관에 추가의광케이블을 포설하기 위한 광케이블 견인선 포설 장치 및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