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61951U - 灯丝结构及灯丝灯 - Google Patents

灯丝结构及灯丝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61951U
CN213361951U CN202021991814.3U CN202021991814U CN213361951U CN 213361951 U CN213361951 U CN 213361951U CN 202021991814 U CN202021991814 U CN 202021991814U CN 213361951 U CN213361951 U CN 213361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lamp
filament
stem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9181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雪琼
杨小明
陈慧武
刘宗源
董永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9181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61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61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61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灯丝结构及灯丝灯,属于照明设备技术领域,灯丝结构设置于芯柱上,包括呈螺旋状分布的发光基板,发光基板具有平行设置的内发光面和外发光面;其中,在芯柱伸入灯罩内部的方向上,发光基板的螺旋内径逐渐减小,内发光面或外发光面逐渐向芯轴的中轴线倾斜,并且内发光面或外发光面的母线与芯柱的中轴线所夹锐角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丝结构能够保证柔性灯丝灯全方位且立体对外发光,能够改善以往的柔性灯丝灯配光分布不均的问题,能够满足配光分布标准,发光效果较好,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灯丝结构及灯丝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灯丝结构及灯丝灯。
背景技术
灯是一种人造照明用具,能将电转化为光,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柔性灯丝灯作为一种新生的灯具,能够安装于灯座上,且通过设置于芯柱上的柔性灯丝实现大角度发光,实现立体光源,带来前所未有的照明体验。
现有技术中,柔性灯丝灯的灯丝均为等螺距或者是等螺旋内径的结构,在使用时,受灯丝结构的影响,光线均在灯罩的四周出光,灯罩的顶端和底端两侧基本上没有光发出,在柔性灯丝灯的上下两侧出现发光暗区。因此,该种灯丝结构使灯丝灯的配光分布不均,整体发光效果变差,无法满足配光分布标准,使用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丝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柔性灯因灯丝结构而导致的发光效果差且使用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灯丝结构,用于设置在芯柱上,包括呈螺旋状分布的发光基板,所述发光基板具有平行设置的内发光面和外发光面;其中,在所述芯柱伸入灯罩内部的方向上,所述发光基板的螺旋内径逐渐减小,所述内发光面或所述外发光面逐渐向芯轴的中轴线倾斜,并且所述内发光面或所述外发光面的母线与芯柱的中轴线所夹锐角逐渐增大。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发光基板中螺旋内径最大的螺旋圈为底圈,螺旋内径最小的螺旋圈为顶圈;
其中,所述底圈的所述内发光面或所述外发光面的母线与芯柱的中轴线平行设置,沿着所述底圈至所述顶圈螺旋延伸的方向,所述发光基板的螺旋圈数每增加半圈,所述发光基板的所述内发光面或所述外发光面的母线与芯柱的中轴线所夹锐角增加3°-4°。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发光基板中螺旋内径最大的螺旋圈为底圈,螺旋内径最小的螺旋圈为顶圈;
其中,所述底圈的四分之三的所述内发光面或所述外发光面的母线与芯柱的中轴线平行设置,沿着所述底圈至所述顶圈螺旋延伸的方向,所述发光基板的螺旋圈数每增加半圈,所述发光基板的所述内发光面或所述外发光面的母线与芯柱的中轴线所夹锐角增加1.5°-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灯丝灯,包括:
灯头,可拆卸式安装于灯座上,具有敞口的空腔;
灯罩,固设于所述灯头上,所述灯罩与所述灯头围成封闭的容置腔;
芯柱,固设于所述容置腔中;
驱动模块,固设于所述容置腔;以及
上述的灯丝结构;
其中,所述灯丝结构设置在所述芯柱上,且所述灯丝结构与所述发光基板电性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芯柱包括:
底座,固设于所述灯头上;
立柱,底端与所述底座一体连接,顶端向外延伸至所述灯头外部,所述立柱的伸出端设有支撑杆;以及
两条引线,两条所述引线均固设于所述底座上,其中一条所述引线与所述发光基板的底端相连;另一条所述引线与所述发光基板的顶端相连,且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上;两条所述引线还分别与所述驱动模块电性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底座与所述立柱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灯头包括金属材质的连接部及与固设于所述连接部上的散热塑壳;其中,所述连接部与灯座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散热塑壳与所述灯罩围成所述容置腔。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灯头还包括电触点,所述电触点固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尾端,且与所述连接部为绝缘连接;
所述驱动模块还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电触点电性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灯丝灯还包括两个分别连接其中一条所述引线与所述发光基板的连接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丝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灯丝结构设置于芯柱上,包括呈螺旋状分布的发光基板,螺旋状结构能够增长发光基板的长度,且发光基板的内径沿着芯柱的伸出方向逐渐减小,呈圆锥形结构,该种结构能够使发光基板向灯罩的顶端靠拢,使光线能够从灯罩顶端发出,保证配光的均匀。另外,内发光面或外发光面逐渐向芯轴的中轴线倾斜,并且内发光面或外发光面的母线与芯柱的中轴线所夹的锐角逐渐增大,即每一个螺旋圈的内发光面的出光线朝向逐渐趋近于灯罩底端,外发光面的出光线朝向逐渐趋近于灯罩顶端,该种结构能够使光线从灯罩的各个部位均匀发出,保证发光基板能够全方位且立体的对外发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丝结构能够弥补柔性灯丝灯顶部基本无光的缺陷,保证柔性灯丝灯全方位且立体对外发光,能够改善以往的柔性灯丝灯配光分布不均的问题,能够满足配光分布标准,发光效果较好,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丝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灯丝灯主体结构包括灯丝结构、灯头、芯柱、驱动模块以及灯罩,其结构简单。其中,灯头能够便于整体的安置;芯柱能够便于灯丝结构的固定安装;驱动模块便于驱动发光基板发光;灯罩能够便于对发光基板进行保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丝灯通过设置的灯丝结构,能够保证全方位且立体的对外发光,能够改善以往的配光不均的问题,能够满足配光分布标准,发光效果较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丝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丝结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丝结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丝结构展开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丝结构展开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丝灯结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丝灯的芯柱及发光基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发光基板;11、底圈;12、顶圈;20、灯头;21、连接部;22、散热塑壳;23、电触点;30、芯柱;31、底座;32、立柱;321、支撑杆;33、引线;40、驱动模块;50、灯罩;60、连接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丝结构及灯丝灯进行说明。所述灯丝结构,用于设置在芯柱30上,包括发光基板10,发光基板10呈螺旋分布,发光基板10具有平行设置的内发光面和外发光面,在芯柱30伸入灯罩50内部的方向上,发光基板10的螺旋圈内径逐渐减小,且内发光面或所述外发光面逐渐向芯轴的中轴线倾斜,内发光面或外发光面的母线与芯柱30 的中轴线所夹锐角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灯丝结构设置于芯柱30上,包括呈螺旋状分布的发光基板10,螺旋状结构能够增长发光基板10的长度,且发光基板10的内径沿着芯柱30 的伸出方向逐渐减小,呈圆锥形结构,该种结构能够使发光基板10向灯罩50 的顶端靠拢,使光线能够从灯罩50顶端发出,保证配光的均匀。另外,内发光面或外发光面逐渐向芯轴的中轴线倾斜,并且内发光面或外发光面的母线与芯柱30的中轴线所夹的锐角逐渐增大,即每一个螺旋圈的内发光面的出光线朝向逐渐趋近于灯罩50底端,外发光面的出光线朝向逐渐趋近于灯罩50顶端,该种结构能够使光线从灯罩50的各个部位均匀发出,保证发光基板10能够全方位且立体的对外发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丝结构能够保证柔性灯丝灯全方位且立体对外发光,能够改善以往的柔性灯丝灯配光分布不均的问题,能够满足配光分布标准,发光效果较好,实用性强。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丝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发光基板10中螺旋内径最大的螺旋圈为底圈11,螺旋内径最小的螺旋圈为顶圈12。其中,底圈11的内发光面或外发光面的母线与芯柱30的中轴线平行设置,沿着底圈11至顶圈12螺旋延伸的延伸方向,发光基板10的螺旋圈数每增加半圈,发光基板10的内发光面或外发光面的母线与芯柱30的中轴线所夹锐角增加3°-4°。即底圈11的发光面与芯柱30中轴线的夹锐角为0°,由底圈11开始,随着螺旋圈数的增加,发光基板10的内发光面或外发光面的母线与芯柱30中轴线所夹锐角逐渐增大,且每半个螺旋圈变化的角度为3°-4°,该种结构能够便于发光基板10的外发光面的朝向随着圈数的增加趋近于灯罩50顶端,而且内发光面的朝向随着圈数的增加趋近于灯罩50底端,便于整体配光的均匀,保证发光效果。而且,每半个螺旋圈3°-4°的角度变化,能够保证整体的配光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灯丝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发光基板10中螺旋内径最大的螺旋圈为底圈11,螺旋内径最小的螺旋圈为顶圈12。其中,底圈11的四分之三内发光面或外发光面的母线与芯柱30的中轴线平行设置,沿着底圈11至顶圈12螺旋延伸的延伸方向,发光基板10的螺旋圈数每增加半圈,发光基板10的内发光面或外发光面的母线与芯柱30的中轴线所夹锐角增加1.5°-2°。每半个螺旋圈1.5°-2°的角度变化,配光的改善虽然不及每半个螺旋圈3°-4°的角度变化,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配光标准,而且能够节省成本。
因为发光基板10是由一个平面长条形基板螺旋绕制而成,发光基板10展开后,图4为每半个螺旋圈变化的角度为3°-4°的发光基板10展开图,图5 为每半个螺旋圈变化的角度为1.5°-2°的发光基板10展开图。图5相对于图 4,基板尾部没有内弯的弧形圈,该种结构能够便于制作过程中基板的拼接,能够便于节省基板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基板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灯丝灯。请参阅图6至图7,灯丝灯包括上述的灯丝结构,还包括灯头20、芯柱30、驱动模块40以及灯罩50。其中,灯头20 可拆卸式安装于灯座上,灯头20中设有具有敞口的空腔。芯柱30用于供发光基板10固定安装。驱动模块40固设于容置空腔中,且与发光基板10电性连接,用于驱动发光基板10发光。灯罩50固设于灯头20上,并与灯头20围合形成容置腔,以共同将驱动模块40、发光基板10及芯柱30罩设其中,用于保护发光基板1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丝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灯丝灯主体结构包括灯丝结构、灯头20、芯柱30、驱动模块40以及灯罩50,其结构简单。其中,灯头20能够便于整体的安置;芯柱30能够便于灯丝结构的固定安装;驱动模块40便于驱动发光基板10发光;灯罩50能够便于对发光基板10进行保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丝灯通过设置的灯丝结构,能够保证全方位且立体的对外发光,能够改善以往的配光分布不均的问题,能够满足配光分布标准,发光效果较好,实用性强。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丝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6至图7,芯柱30包括底座31、立柱32以及引线33。其中,底座31固设于灯头20上,且位于容置空间中。立柱32的底端与底座31一体连接,顶端向外延伸至灯头 20外。引线33设有两条,均固设于底座31上,其中一条引线33与发光基板 10的底端相连,另一条引线33与发光基板10的顶端相连,两条引线33还分别与驱动模块40电性连接。芯柱30能够对发光基板10进行稳定的安装固定,且玻璃具有透光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便于配光均匀。同时能够保证发光基板 10与驱动模块40间的电连接。
发光基板10的底端为底圈11的伸出端,顶端为顶圈12的伸出端。
需要说明的是,引线33均为具有导线性的刚性体。底座31与灯头20的连接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立柱32的顶端设有支撑杆321,与其中一条引线33固定连接,能够对该引线33进行支撑。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灯丝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6 至图7,底座31与立柱32为一体成型结构,该种结构便于发光基板10稳定的安置,同时也便于芯柱30的生产制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灯丝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6 至图7,灯头20包括金属材质的连接部21及与固设于连接部21上的散热塑壳 22;其中,连接部21与灯座可拆卸式连接,容置空腔设置于散热塑壳22中。连接部21能够可拆卸式连接于灯座上,散热件为塑件材质,在对驱动模块40 进行散热的同时也能够对驱动模块40进行保护,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连接部21与散热塑壳22均为圆柱形结构,散热塑壳22的直径大于连接部21的直径。容置空腔为圆柱形腔体结构,灯罩50与容置空腔的敞口相对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灯丝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6 至图7,灯头20还包括电触点23,电触点23固设于连接部21的尾端,且与连接部21为绝缘连接。驱动模块40还分别与连接部21和电触点23电性连接。电触点23与连接部21能够便于与灯座电性连接,以使电能输送至驱动模块40 中,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电触电的一端穿过连接部21的尾端,并与驱动模块40电性连接。
连接部21与灯座为螺纹连接,连接部21的外周面上设有与灯座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结构,能够便于装拆。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灯丝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6 至图7,灯丝灯还包括用于引线33与发光基板10固定连接的连接盘60,连接盘60设有两个,两个连接盘60分别固设于两个引线33的端部,用于分别供发光基板10的两个端部固定连接。连接盘60能够便于对发光基板10与引线33 的固定连接,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灯丝结构,用于设置在芯柱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呈螺旋状分布的发光基板,所述发光基板具有平行设置的内发光面和外发光面;其中,在所述芯柱伸入灯罩内部的方向上,所述发光基板的螺旋内径逐渐减小,所述内发光面或所述外发光面逐渐向芯轴的中轴线倾斜,并且所述内发光面或所述外发光面的母线与芯柱的中轴线所夹锐角逐渐增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基板中螺旋内径最大的螺旋圈为底圈,螺旋内径最小的螺旋圈为顶圈;
其中,所述底圈的所述内发光面或所述外发光面的母线与芯柱的中轴线平行设置,沿着所述底圈至所述顶圈螺旋延伸的方向,所述发光基板的螺旋圈数每增加半圈,所述发光基板的所述内发光面或所述外发光面的母线与芯柱的中轴线所夹锐角增加3°-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基板中螺旋内径最大的螺旋圈为底圈,螺旋内径最小的螺旋圈为顶圈;
其中,所述底圈的四分之三的所述内发光面或所述外发光面的母线与芯柱的中轴线平行设置,沿着所述底圈至所述顶圈螺旋延伸的方向,所述发光基板的螺旋圈数每增加半圈,所述发光基板的所述内发光面或所述外发光面的母线与芯柱的中轴线所夹锐角增加1.5°-2°。
4.灯丝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头,可拆卸式安装于灯座上,具有敞口的空腔;
灯罩,固设于所述灯头上,所述灯罩与所述灯头围成封闭的容置腔;
芯柱,固设于所述容置腔中;
驱动模块,固设于所述容置腔;以及
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灯丝结构;
其中,所述灯丝结构设置在所述芯柱上,且所述灯丝结构与所述发光基板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丝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柱包括:
底座,固设于所述灯头上;
立柱,底端与所述底座一体连接,顶端向外延伸至所述灯头外部,所述立柱的伸出端设有支撑杆;以及
两条引线,分别固设于所述底座上,其中一条所述引线与所述发光基板的底端相连;另一条所述引线与所述发光基板的顶端相连,且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上;两条所述引线还分别与所述驱动模块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丝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立柱为一体成型结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丝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包括金属材质的连接部及与固设于所述连接部上的散热塑壳;其中,所述连接部与灯座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散热塑壳与所述灯罩围成所述容置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丝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还包括电触点,所述电触点固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尾端,且与所述连接部为绝缘连接;
所述驱动模块还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电触点电性连接。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丝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丝灯还包括两个分别连接其中一条所述引线与所述发光基板的连接盘。
CN202021991814.3U 2020-09-11 2020-09-11 灯丝结构及灯丝灯 Active CN213361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1814.3U CN213361951U (zh) 2020-09-11 2020-09-11 灯丝结构及灯丝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1814.3U CN213361951U (zh) 2020-09-11 2020-09-11 灯丝结构及灯丝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61951U true CN213361951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51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91814.3U Active CN213361951U (zh) 2020-09-11 2020-09-11 灯丝结构及灯丝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619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84988U (zh) 一种可拆解的大功率led照明灯具
JP5726339B2 (ja) 液冷式led照明灯
CN104235658A (zh) 柱型led灯泡
CN212805293U (zh) 一种灯条固定结构及灯具
CN213361951U (zh) 灯丝结构及灯丝灯
CN204062586U (zh) 一种分体式led灯泡
CN208579173U (zh) 一种发光均匀的柔性led灯丝灯
CN211040532U (zh) 插拔式灯头及灯
CN209309717U (zh) 灯具
CN202955540U (zh) Led球泡灯
CN112082097A (zh) 电路板支撑led灯丝发光组件及led灯丝灯具
CN207702161U (zh) 一种led灯丝灯
CN218936166U (zh) 一种带反光罩的白炽灯
CN211694403U (zh) 灯丝灯
WO2011035490A1 (zh) 用于三维照明的led器件
CN102116422A (zh) 多功能的冷阴极管灯具装置
CN201868428U (zh) 发光半导体芯片曲面封装结构及其发光半导体光源装置
CN206055394U (zh) 一种led射灯
CN205299134U (zh) Led球泡灯
CN209782440U (zh) 一种带有支撑底座的竖纹球灯
CN204680647U (zh) 荧光灯
CN216243818U (zh) 一种led光学模组
CN201663175U (zh) 一种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CN211694402U (zh) 灯丝灯
CN212132079U (zh) 一种led灯丝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