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54753U - 电子后拨链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后拨链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54753U
CN213354753U CN202020520055.6U CN202020520055U CN213354753U CN 213354753 U CN213354753 U CN 213354753U CN 202020520055 U CN202020520055 U CN 202020520055U CN 213354753 U CN213354753 U CN 213354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driven gear
position sensor
hole
rear derailleu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200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龙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200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54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54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547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后拨链器,其包括有本体部,设主传动齿轮与第一被动齿轮及第二被动齿轮啮合,支撑架,设置于本体部并供主传动齿轮及第一被动齿轮、第二被动齿轮设置定位,驱动单元,借传动组件带动主传动齿轮转动,及定位系统,包含:主板、处理单元与位置传感器设在主板、定位轴对应位置传感器设磁场产生单元,并通过处理单元接收位置传感器发送的定位信息。当主传动齿轮与第一被动齿轮、第二被动齿轮因磨耗产生松动时,借位置传感器侦测角位置变化进行参数校正以回复正常变速定位的变速功能。

Description

电子后拨链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自行车的电动后拨链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电子后拨链器。
背景技术
中国台湾专利号TW I518001公开一种电动后导链器,包括:固定部、驱动组件、传动单元、连动单元及拨链部。固定部具有第一关节与固定端,固定端与后车架连接,第一关节与连动单元连接,第一关节与连动单元连接处具有一第一凹坑。驱动组件是驱动主动轮旋转,传动单元具有传动轴及一传动块,传动轴设有被动轮及螺纹段,主动轮带动一惰轮再传动一被动轮,传动块设一螺孔及具有多个嵌合齿的传动部,传动块以其螺孔螺合于螺纹段,可于传动轴移动。
连动单元包含本体部、转轮及一齿轮组,本体部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心轴、容设空间及一盖板,第一端枢接于第一关节并以第一关节旋转,齿轮组设于本体部,转轮与传动部啮合,转轮穿在心轴,转轮一侧设一套环,套环外周设一凸键。
拨链部,具有第二关节并枢接于本体部的第二端,得以本体部旋转,第二关节与第二端结合处具有第二凹坑。拨链部连接一导链臂,导链臂设有供链条挂设的导轮,本体部与导链部之间具有间距供链条穿过。齿轮组包含设于容设空间的一主传动齿轮及一第一齿轮、一第二齿轮,主传动齿轮位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之间并相啮合,使主传动齿轮同时传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主传动齿轮面对盖板方向设主传动齿轮凸缘,主传动齿轮凸缘穿设于一主传动轴承的中心,主传动齿轮设中心孔,中心孔的孔壁设槽,转轮外侧的凸键与槽嵌合。
第一齿轮中心设非圆形的第一轴孔供第一转轴枢接,第一转轴具有与第一轴孔同形状的一端,使第一齿轮可带动第一转轴旋转。支撑架与第一转轴之间设第一轴承,第二齿轮中心设第二轴孔供设第二转轴枢设,第二转轴具有与第一轴孔同形状的一端,第二转轴枢设一第二轴承,第二轴承设于第二转轴与支撑架之间,第二转轴穿设第二齿轮,使第二齿轮带动第二转轴旋转。
盖板借多个连接组件穿过支撑架与本体部螺合,盖板设贯孔供传动轴穿设,驱动组件、主动轮装在盖板上。
驱动组件启动后可带动主动轮旋转,主动轮借惰轮带动被动轮旋转,被动轮再驱动传动轴旋转,传动轴的螺纹段与传动块的螺孔螺合使传动块可沿传动轴位移,并借传动块的传动部与转轮的齿部嵌合以驱动转轮以心轴转动,转轮可带动主传动齿轮旋转,主传动齿轮再带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旋转,因第一齿轮的第一凸缘与本体部的第一凹坑配合,第二齿轮的第二凸缘与第二凹坑配合,借此主传动齿轮可同时带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共同驱动本体部以固定部为轴旋转,令拨链部带动导链臂位移,使装设在导链臂上的导轮可位移,如此挂设在导轮并穿在间距的链条可移动,使链条挂设在自行车后链盘的一目标链盘,达成变速目的。
然而当电动后导链器使用一段时间,主传动齿轮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间产生磨耗松动时,将导致本体部与固定部及导链部的传动失去精准度,造成变速发生故障的缺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拨链器的内部设有一主板以装设一位置传感器,并有一定位轴可随着第一被动齿轮旋转,该定位轴面对位置传感器设有一磁场产生单元,当主传动齿轮与第一被动齿轮、第二被动齿轮因磨耗发生松动,可借该位置传感器侦测角位置变化进行控制器内的参数校正以回复正常变速定位,达到正常拨链变速功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后拨链器,包括:一本体部、一支撑架、一驱动单元、一固定部、一导链部及一定位系统。该本体部设一主传动齿轮与一第一被动齿轮及一第二被动齿轮啮合;该支撑架设置于该本体部并供该主传动齿轮及该第一被动齿轮、第二被动齿轮设置定位,该支撑架设一第一支撑孔;该驱动单元借一传动组件带动该主传动齿轮转动;该固定部是固定在自行车的一后车架并具有一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一被动齿轮连接,以使该第一连接部可活动地连接于该本体部的第一端;该导链部其具有一第二连接部与该第二被动齿轮连接,使该导链部可活动地连接于该本体部的第二端,该导链部设有至少一个导轮,该导轮供自行车的一链条挂设;该定位系统包含:一主板、一处理单元与一位置传感器分别设在该主板、一定位轴设在该支撑架的第一支撑孔并与该第一被动齿轮连接,该定位轴对应该位置传感器设置一磁场产生单元,并通过该处理单元接收该位置传感器发送的定位信息。
其中,该第一被动齿轮面对该支撑架的方向设有一第一凹陷,该第一被动齿轮的中心设一第一轴孔,该定位轴设有一凸部与该第一凹陷组配,该凸部朝向该第一轴孔方向延伸一凸柱,该凸柱与该第一被动齿轮的第一轴孔组配。
其中,该定位轴设有一容设空间,该磁场产生单元设置在该容设空间内。
其中,该定位轴借一第一轴承装设在该支撑架的第一支撑孔。
其中,该驱动单元设置有一控制模块,以控制该驱动单元驱动的圈数及转速,该控制模块与该处理单元电性连接。
其中,该主板还包含有一记忆单元与该处理单元电性连接,该记忆单元存有一对照表,该对照表设置有该定位信息与该电子后拨链器位置的对照信息,该处理单元取得该定位信息后存取该对照表以取得该电子后拨链器的位置,并对该控制模块进行校正。
其中,该位置传感器为一霍尔效应传感器,且该磁场产生单元面对该位置传感器的一面具有N、S极。
其中,该定位轴为一螺栓,该凸柱具有一外螺纹,该第一轴孔设有一内螺纹以供该凸柱螺合,并使该定位轴得以随该第一被动齿轮旋转。
其中,该位置传感器与该驱动单元分别设置于该主板的相反两侧面。
其中,该位置传感器与该磁场产生单元具有间隔,并无实质接触。
借此结构,当后拨链器使用相当时间,造成主传动齿轮与第一被动齿轮、第二被动齿轮发生松动,致使传动失去精准度,使得与第一被动齿轮一起转动的定位轴也失去正常旋转效能,进而使设置在定位轴的容设空间内的磁场产生单元不能在精确角位置旋转,此时可通过主板上的位置传感器的侦测,将侦测到磁场产生单元的角位置信号回传控制模块,以进行校正,令位置传感器侦测角位置变化进行控制器内的参数校正以回复正常变量定位,达到正常拨链变速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组合在自行车的后车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组合的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组合示意。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组合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块图。
符号说明:
100:后车架;10:本体部;101:第一端;102:第二端;103:凹室;104:第一凹孔;105:第二凹孔;106:心轴;107:接合面;108:螺孔;109:第一凸部;110:第二凸部;11:第一被动齿轮;111:第一套接部;112:第一轴孔;113:第一凹陷;12:第二被动齿轮;121:第二套接部;122:第二轴孔;123:第二凹陷;13:主传动齿轮;14:支撑架;141:第一支撑孔;142:第二支撑孔;143:穿孔;15:盖板;151:连接件;16:定位系统;161:主板;162:位置传感器;163:定位轴;164:磁场产生单元;165:第一轴承;166:凸部;167:凸柱;168:容设空间;169:通孔;17:处理单元;18:记忆单元;20:驱动单元;21:心轴;22:主动轮;23:控制模块;30:传动组件;31:蜗杆;32:被动轮;33:蜗轮;34:第一齿轮;341:轴心;35:第二齿轮;36:第三齿轮;37:第四齿轮;371:凸缘;38:第五齿轮;39:第二轴承;40:齿轮箱;41:壳座;411:第一孔;412:第二孔;413:第三孔;414:环槽;415:螺孔;42:轴管;43:内部空间;50:固定部;51:第一连接部;52:第一容置槽;53:第一组配孔;54:第一轴柱;60:导链部;61:第二连接部;62:导链臂;63:导轮;64:第二容置槽;65:第二组配孔;66:第二轴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后拨链器,是用于拨动自行车的一链条,使切换链条与多个个链轮中的一个目标链轮啮合(图未示),达到换挡目的,包括:一本体部10、一支撑架14、一盖板15、一定位系统16、一驱动单元20、一传动组件30、一齿轮箱40、一固定部50及一导链部60。
本体部10,分别活动连接固定部50与导链部60,为长形壳体具有不同方向的一第一端101及一第二端102,本体部10相反于固定部50方向具有一接合面107,接合面107向内设长形的一凹室103,凹室103两端各设有一第一凹孔104、一第二凹孔105及一心轴106位于第一凹孔、第二凹孔104、105之间,第一凹孔104供扇形的一第一被动齿轮11的轴心组配,第一被动齿轮11设有非圆形的一第一套接部111,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套接部111为四方柱,第一被动齿轮11中心设一第一轴孔112,第一轴孔112设一内螺纹,且面对盖板15方向设一第一凹陷113。第二凹孔105供扇形的一第二被动齿轮12的轴心组配,第二被动齿轮12设非圆形的一第二套接部121,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套接部121为四方柱,第二被动齿轮12中心设一第二轴孔122,且面对盖板15方向设一第二凹陷123。心轴106枢接有一主传动齿轮13,主传动齿轮13与第一被动齿轮11及第二被动齿轮12啮合,因此主传动齿轮13可同时带动第一被动齿轮11与第二被动齿轮12旋转,接合面107设若干个螺孔108,本体部10相反于凹室103方向设有圆形的一第一凸部109及一第二凸部110。
支撑架14,为一片体设置于本体部10,其外形与本体部10的接合面107轮廓外形相似,设置在接合面107并供第一被动齿轮11、第二被动齿轮12及主传动齿轮13设置于其上,支撑架14面对第一被动齿轮11、第二被动齿轮12设一第一支撑孔141及一第二支撑孔142,第一支撑孔141与第二支撑孔142之间设一穿孔143,心轴106穿设在支撑架14的穿孔143。
盖板15与本体部10相面对封住驱动单元20、齿轮箱40与支撑架14,并借若干个连接件151如螺丝穿过盖板15、支撑架14并与本体部10的螺孔108螺接。
请再一并参阅图3、图4及图7,定位系统16包含:一主板161、一位置传感器162设在主板161上、一定位轴163、一磁场产生单元164设置在定位轴163、一处理单元17及一记忆单元18与处理单元17电性连接,位置传感器162为一霍尔效应传感器,定位轴163借一第一轴承165装设在支撑架14的第一支撑孔141,定位轴163面向本体部14方向设有一凸部166,凸部166外侧延伸一凸柱167,该凸柱167具有一外螺纹与第一轴孔112的内螺纹螺合,凸部166与第一被动齿轮11的第一凹陷113配合,使该定位轴163得以随该第一被动齿轮11旋转,进而使磁场产生单元164与定位轴163一起旋转,定位轴163面向盖板15方向设有圆形的一容设空间168,容设空间168设置磁场产生单元164如一磁铁,磁场产生单元164面对位置传感器162的一面具有N、S极,主板161界于支撑架14与盖板15之间,位置传感器162与磁场产生单元164相面对,主板161设有多个通孔169,多个连接件151并穿过主板161的通孔169再与本体部10的螺孔108螺合。
驱动单元20,于本实施例中,该驱动单元20为一电动马达,驱动单元20的心轴21枢接一主动轮22,主动轮22为一齿轮,主动轮22借传动组件30驱动主传动齿轮13旋转,传动组件30为一减速齿轮组。驱动单元20并设置一控制模块23,以控制该驱动单元20驱动的圈数及转速,该控制模块23与该处理单元17电性连接,该记忆单元18存有一对照表,该对照表设置有该定位信息与该电子后拨链器位置的对照信息,该处理单元17取得该定位信息后存取该对照表以取得该电子后拨链器的位置,并对该控制模块23进行校正。
传动组件30,是组装在齿轮箱40与一壳座41上,壳座41设置在支撑架14面向盖板15的一面,齿轮箱40设有一轴管42及面向本体部10方向的一内部空间43,且内部空间43与轴管42相通,壳座41设一第一孔411、第二孔412及一第三孔413,传动组件30,包含:设置在齿轮箱40的轴管42的一蜗杆31、一被动轮32位于蜗杆31的一端,被动轮32与主动轮22啮合,可带动被动轮32旋转并使蜗杆31旋转,蜗杆31与一蜗轮33组配而带动蜗轮33旋转,蜗轮33是枢接在一第一齿轮34的轴心341上,而带动第一齿轮34旋转,第一齿轮34与一第二齿轮35啮合而带动第二齿轮35旋转,第二齿轮35与一第三齿轮36同轴心可带动第三齿轮36旋转,第三齿轮36与一第四齿轮37啮合而带动第四齿轮37旋转,第四齿轮37是套在一第五齿轮38的轴心上,使第五齿轮38与第四齿轮37一起旋转,第四齿轮37面对第五齿轮38的方向设一凸缘371,凸缘371外周套接一第二轴承39,第二轴承39界于壳座41的第三孔413与第四齿轮37的凸缘371,使第四齿轮37设置在壳座41上,第五齿轮38的轴心穿过支撑架14使第五齿轮38与主传动齿轮13啮合,而带动主传动齿轮13旋转,壳座41的第二孔412供第三齿轮36的轴心穿设,第三齿轮36并位于壳座41的一环槽414,环槽414位于第二孔412面向该齿轮箱40的一侧方,第三齿轮36的轴心穿过第二孔412,壳座41的第一孔411是供第一齿轮34的轴心341穿设。其中,第一齿轮34的齿数少于第二齿轮35的齿数,第三齿轮36的齿数少于第四齿轮37的齿数,第五齿轮38的齿数少于主传动齿轮13的齿数,且蜗杆31带动蜗轮33旋转是为减速传动,因此传动组件30为减速齿轮组,并设置在齿轮箱40的内部空间43,又齿轮箱40设一螺孔415,其中位于盖板15右侧的一连接件151是穿过盖板15再与齿轮箱40的螺孔415螺合。
固定部50,为圆筒形,其一端与自行车的后车架100连接,固定部50的第二端借一第一连接部51与本体部10连接,第一连接部51面向本体部10方向设一第一容置槽52,第一容置槽52与本体部10的第一凸部109配合,第一容置槽52的内部设有非圆形的一第一组配孔53,第一组配孔53与本体部10的第一凹孔104相通,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组配孔53为四方形孔,第一组配孔53的中心设有一第一轴柱54,第一轴柱54与第一被动齿轮11的第一轴孔114配合,第一被动齿轮11的第一套接部111与第一组配孔53组合。
导链部60,是用以引导自行车的一链条,设在本体部10的第二端102,包含:一第二连接部61与本体部10连接、一导链臂62连接第二连接部61,导链部60设有供该链条挂设的至少一个导轮63,第二连接部61面对本体部10方向设一第二容置槽64,第二容置槽64与本体部10的第二凸部110配合,第二容置槽64的内部设有非圆形的一第二组配孔65,第二组配孔65与本体部10的第二凹孔105相通,于本实施例中,第二组配孔65为四方形孔,第二组配孔65的中心穿设一第二轴柱66,第二轴柱66与第二被动齿轮12的第二轴孔122配合,第二被动齿轮12的第二套接部121与第二组配孔65组合。
借上述结构,启动驱动单元20的心轴21枢接一主动轮22,主动轮22借传动组件30驱动主传动齿轮13旋转,主传动齿轮13与第一被动齿轮11、第二被动齿轮12啮合,因此可同时带动第一被动齿轮11、第二被动齿轮12旋转,而第一被动齿轮11、第二被动齿轮12的轴心分别套接在本体部10的第一凹孔104与第二凹孔105,第一被动齿轮11的第一套接部111与第一连接部51的第一组配孔53配合,可驱动第一连接部51旋转,第二被动齿轮12的第二套接部121与第二连接部61的第二组配孔65配合,可驱动第二连接部61旋转,使固定部50、导链部60可活动地连接在本体部10,进而使装设在导链部60上的导轮63可随导链部60而移动,令挂设在导轮63的链条亦可随之移动,使切换链条与多个链轮中的一个目标链轮啮合,达到换挡目的。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支撑架14上设有定位轴163,定位轴163可随第一被动齿轮11旋转,于定位轴163的容设空间168设磁场产生单元164,磁场产生单元164具有N极及S极,并且在支撑架14与盖板15之间的主板161其面对磁场产生单元64方向设有位置传感器162,使位置传感器162对磁场产生单元164进行角位置的侦测,并将侦测的信号回传予控制模块以进行校正,如此当后拨链器使用相当时间,造成主传动齿轮13与第一被动齿轮11、第二被动齿轮12之间发生松动,致使传动失去精准度,进而使设置在定位轴163的容设空间168内的磁场产生单元164不能在精确角位置旋转,此时可通过主板161上的位置传感器162的侦测,将侦测到磁场产生单元164的角位置信号回传控制模块,以进行校正,令位置传感器162侦测角位置变化进行控制器内的参数校正以回复正常变量定位,达到正常拨链变速功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后拨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部,设有一主传动齿轮与一第一被动齿轮及一第二被动齿轮啮合;
一支撑架,设置于该本体部并供该主传动齿轮及该第一被动齿轮、第二被动齿轮设置定位,该支撑架设有一第一支撑孔;
一驱动单元,借一传动组件带动该主传动齿轮转动;
一固定部,是固定在自行车的一后车架并具有一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一被动齿轮连接,使该第一连接部能够活动地连接于该本体部的第一端;
一导链部,其具有一第二连接部与该第二被动齿轮连接,使该导链部能够活动地连接于该本体部的第二端,该导链部设有至少一个导轮,该导轮与自行车的一链条啮合;及
一定位系统,包含:一主板、一处理单元与一位置传感器设在该主板、一定位轴设在该支撑架的第一支撑孔并与该第一被动齿轮连接,该定位轴对应该位置传感器设有一磁场产生单元,并通过该处理单元接收该位置传感器发送的定位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后拨链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被动齿轮面对该支撑架的方向设有一第一凹陷,该第一被动齿轮的中心设有一第一轴孔,该定位轴设有一凸部与该第一凹陷组配,该凸部朝向该第一轴孔方向延伸一凸柱,该凸柱与该第一被动齿轮的第一轴孔组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后拨链器,其特征在于,该定位轴设有一容设空间,该磁场产生单元设置在该容设空间之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后拨链器,其特征在于,该定位轴借由一第一轴承装设在该支撑架的第一支撑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后拨链器,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设有一控制模块,以控制该驱动单元转动的圈数及转速,该控制模块与该处理单元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后拨链器,其特征在于,该主板还包含有一记忆单元与该处理单元电性连接,该记忆单元存有一对照表,该对照表包含该位置传感器发送的定位信息与该电子后拨链器的位置的对照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后拨链器,其特征在于,该位置传感器为一霍尔效应传感器,该磁场产生单元面对该位置传感器的一面具有N、S极。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后拨链器,其特征在于,该定位轴为一螺栓,该凸柱具有一外螺纹,该第一轴孔设有一内螺纹以供该凸柱螺合,并使该定位轴得以随该第一被动齿轮旋转。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后拨链器,其特征在于,该位置传感器与该驱动单元分别设置于该主板的相反两侧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后拨链器,其特征在于,该位置传感器与该磁场产生单元具有间隔,且无接触。
CN202020520055.6U 2020-04-10 2020-04-10 电子后拨链器 Active CN213354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20055.6U CN213354753U (zh) 2020-04-10 2020-04-10 电子后拨链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20055.6U CN213354753U (zh) 2020-04-10 2020-04-10 电子后拨链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54753U true CN213354753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25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20055.6U Active CN213354753U (zh) 2020-04-10 2020-04-10 电子后拨链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547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2490B (zh) * 2022-11-25 2023-11-11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後變速器及自行車元件的傳動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2490B (zh) * 2022-11-25 2023-11-11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後變速器及自行車元件的傳動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35338B2 (en) Electronic rear derailleur
CN213354753U (zh) 电子后拨链器
JP2007269281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11565962U (zh) 机器人关节结构及机器人
JP2016109431A (ja) 機械式エンコーダとアクチュエータ
US20190344858A1 (en) Bicycle crankarm and related crankset
WO2020100901A1 (ja) 電動自転車用動力伝達ユニット、及び電動自転車
KR20130010990A (ko) 전기 자전거용 모터
CN113357315A (zh) 本体驱动器、驱动关节及机器人
US20230365226A1 (en) Articulated parallelogram bicycle electric/electronic derailleur
CN112720559B (zh) 准直驱关节及机器人
US11685425B2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JP6924692B2 (ja) インパクト工具
JP2007271566A (ja) トルク検出装置
CN214265641U (zh) 准直驱关节及机器人
JP2010091009A (ja) 減速機構付モータ
TWI729744B (zh) 電子後撥鏈器
TWM553291U (zh) 自行車用變速單元
CN202727870U (zh) 一种自行车双轴连动的整体中轴
JP6228787B2 (ja) 便座便蓋開閉用ギヤードモータユニット
CN217036962U (zh) 动力模组和动力设备
JP7129871B2 (ja) インパクト工具及び電動工具
CN215093695U (zh) 本体驱动器、驱动关节及机器人
JP7190400B2 (ja) 操舵制御装置
JP2003014058A (ja) 二段ギヤ組込用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