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43055U - 一种支撑结构、电路板模块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撑结构、电路板模块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343055U CN213343055U CN202021322584.1U CN202021322584U CN213343055U CN 213343055 U CN213343055 U CN 213343055U CN 202021322584 U CN202021322584 U CN 202021322584U CN 213343055 U CN213343055 U CN 2133430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board
- board module
- connecting section
- reinforcing member
-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结构、电路板模块及通信设备,电路板模块包括壳体、电路板和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沿电路板边缘设置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加强部件与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中的至少一者连接,且加强部件的在电路板模块的厚度方向的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电路板的投影范围内。通过设置支撑结构能够对电路板进行加强,从而降低在安装或是拆卸的过程中电路板发生形变,导致位于电路板的电子元件的针脚偏离预定位置的可能,同时,支撑结构的加强部件能够对电路板的中央区域进行加强,进一步降低电路板模块发生变形的可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结构、电路板模块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为提高通信设备的系统集成度和通信带宽,通常采用大尺寸的电路板,通过将大尺寸的电路板组成电路板模块并将其插入到机框的对应安装槽中。为了增加单个通信设备的业务量,需要将电路板模块的厚度尽可能减小,从而提升单个通信设备中的电路板模块的数量。由于插板网板的整体厚度减小,导致插拔模块的整体结构强度降低,容易发生形变,进而导致通信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支撑结构、电路板模块及通信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路板模块容易发生变形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路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模块包括:
电路板;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加强部件,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且沿所述电路板的边缘设置;
所述加强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中至少一者连接,所述加强部件在所述电路板模块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路板的投影范围内。
通过设置支撑结构能够对电路板进行加强,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能够对电路板的边缘位置进行加强,加强部件的投影位于电路板的投影范围内,以使加强部件能够对电路板的中央位置进行加强,进一步降低电路板模块变形的可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沿所述电路板模块的宽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二连接段沿所述电路板模块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沿所述电路板模块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
所述加强部件具有第一加强部件,所述第一加强部件沿所述电路板模块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与各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能够组成电路板的边框,用于提升电路板的结构强度,第一加强部件能够对支撑结构进行加强,当电路板模块沿其长度方向受到外力时,第一加强部件能够对支撑结构进行支撑,降低其发生变形的可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部件还具有第二加强部件,所述第二加强部件沿所述电路板模块的宽度方向设置,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一加强部件。
第二加强部件能够对支撑结构进行加强,当电路板模块沿其宽度方向受到外力时,第二加强部件能够对支撑结构进行支撑,降低其发生变形的可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段,沿所述电路板模块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连接段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相对两侧;
沿所述电路板模块的长度方向,各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
所述第二加强部件与各所述第二连接段以及所述第一加强部件均连接,或,所述第二加强部件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部件连接。
支撑结构通过多个第一连接段和多个第二连接段能够对电路板的各条边进行加强,同时,支撑结构能够形成封闭式结构,使支撑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更高,进而提升电路板模块的整体结构强度,降低电路板模块发生变形的可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结构还具有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段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
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具有第二预设夹角。
第三连接段可以和第一连接段以及第二连接段首尾相连,形成三角形结构,由于三角形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因此,支撑结构的稳定性也能够得到提升,进而提升电路板模块的结构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通过角码拼接的方式连接。
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可以单独成型,并组装形成支撑结构,这样的设计使支撑结构的结构更加灵活,可以根据电路板的实际形状以及尺寸对支撑结构进行组装。角码拼接的方式能够增加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连接位置的稳定性,提升整成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沿所述电路板模块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位于所述电路板的相对两侧,且与所述支撑结构连接。
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能够对电路板的表面进行保护,从而降低位于电路板的各电子元件受到损伤的可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用于电路板模块,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加强部件,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并围成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用于安装所述电路板模块的电路板;
所述加强部件位于所述安装区域,且所述加强部件位于所述安装区域,且所述加强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中的至少一者连接。
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能够电路板的边缘位置进行加强,加强部件不仅能够对支撑结构进行加强,当电路板安装于安装区域时,加强结构还能够对电路板的中央区域进行加强,进一步降低电路板和支撑结构发生变形的可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部件包括第一加强部件和/或第二加强部件;
所述第一加强部件沿所述电路板模块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
所述第二加强部件沿所述电路板模块的宽度方向设置,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
第一加强部件能够降低电路板模块沿其长度方向发生变形的可能,第二加强部件能够降低电路板模块沿其宽度方向发生变形的可能。第一加强部件和第二加强部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加强部件和所述第二加强部件相互连接。
通过将第一加强部件和第二加强部件相互连接能够进一步提升支撑结构的结构强度,同时,这样的设计还能够对安装区域的中央区域进行加强,提升对电路板的支撑能力,从而降低电路板模块发生形变的可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模块。
通过采用以上实施例的插板网板模块,由于电路板模块的结构强度增强,因此具有该电路板模块的通信设备的整体结构强度也得到增强。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路板模块通过设置支撑结构能够对电路板进行加强,从而降低在安装或是拆卸的过程中电路板发生形变,导致位于电路板的电子元件的针脚偏离预定位置的可能,同时,支撑结构的加强部件能够对电路板的中央区域进行加强,进一步降低电路板模块发生变形的可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路板模块的爆炸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Ⅰ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结构的爆炸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电路板;
2-壳体;
21-支撑结构;
211-第一连接段;
212-第二连接段;
213-加强部件;
213a-第一加强部件;
213b-第二加强部件;
22-第一主体部;
23-第二主体部;
3-角码;
4-外壳;
41-安装腔;
42-安装槽;
5-紧固件。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目前,为提升通信设备的系统集成度,通常采用大尺寸的电路板(printedcircuit board, PCB),以使各电路板能够布置更多的电子元件,同时在通信设备内设置多个电路板以提升通信设备的通信带宽。通常情况下,沿电路板的厚度方向,电路板的相对两侧设置有钣金件,对电路板及位于电路板的各电子元件进行保护,然而这样的方式导致安装电路板时所需的空间加大,为了使单个通信设备能够安装更多的电路板,需要减小钣金件的厚度进而减小电路板模块的整体厚度,然而这样的方式会导致钣金件的结构强度降低,对电路板的保护能力下降,电路板模块容易发生形变,电路板模块在安装过程中,位于电路板的电子器件的针脚无法插入对应的连接孔中,电路板无法与通信设备电性连接,导致通信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结构21、电路板模块及通信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路板模块容易变形,导致通信设备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板模块,其中,该电路板模块包括电路板1和壳体2,如图2所示,壳体2具有支撑结构21,支撑结构21与电路板1连接,具体地,支撑结构21包括第一连接段211、第二连接段212和加强部件213,第一连接段211和第二连接段212相互连接,且分别沿电路板1的边缘设置,即第一连接段211和第二连接段212可围成安装区域,电路板1安装于安装区域,具体地,如图3所示,电路板1可以通过紧固件5与支撑结构21进行连接。加强部件213与第一连接段211和第二连接段212中的至少一者连接,即加强部件213可以仅与第一连接段211连接,也可以仅与第二连接段212连接,还可以同时与第一连接段211和第二连接段212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且在沿电路板模块的厚度方向的投影中,加强部件213的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电路板1的投影范围内。
支撑结构21的第一连接段211和第二连接段212沿电路板1的边缘设置,形成电路板1 的边框,有效的提升了电路板1的结构强度,进而使电路板模块的整体结构强度提升。加强部件213用于对第一连接段211和第二连接段212所形成的电路板1的边框进行加强,降低第一连接段211和第二连接段212发生形变的可能,同时沿电路板模块的厚度方向Y,加强部件 213的投影位于电路板1的投影范围内,即加强部件213位于第一连接段211和第二连接段 212所围成的安装区域内,这样的设计能够对于电路板1以及电路板模块的中部进行加强,进一步降低插板网板模块发生变形的可能。
钣金件由金属板材进过冲压、弯折等加工方式形成,虽然能够对于电路板1的表面进行保护,然而由于钣金件通常为单层结构,对于电路板模块的加强效果较低,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路板模块的支撑结构21可以为多层结构,因此,对于电路板模块的加强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升电路板模块的结构强度。
如图2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结构21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段211,第一连接段211沿插拔网板模块的宽度方向设置X,第二连接段212沿电路板模块的长度方向Z 设置,且第二连接段212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段211连接。加强部件213具有第一加强部件213a,第一加强部件213a沿电路板模块的长度方向Z设置,且与各第一连接段211连接。
通过设置第一加强部件213a能够对支撑结构21进行加强,当电路板模块沿其长度方向Z 受到外力挤压时,第一加强部件213a能够对支撑结构21进行支撑,从而降低支撑结构21发生变形的可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支撑结构21可以仅包括一个第二连接段212,例如,电路板1 可以为矩形,支撑结构21与电路板1的三条边连接,电路板1未与第一连接段211以及第二连接段212连接的一端可以作为连接端,用于与通信设备进行电性连接,位于电路板1的电子元件的针脚可以沿电路板模块的宽度方向X伸出,便于电路板模块与通信设备进行电性连接。
如图2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加强部件213还可以具有第二加强部件213b,第二加强部件213b沿电路板模块的宽度方向X设置,能够用于连接第二连接段212和第一加强部件213a。
通过设置第二加强部件213b能够对支撑结构21进行加强,当电路板模块沿其宽度方向X 受到外力挤压时,第二加强部件213b能够对支撑结构21进行支撑,从而降低支撑结构21发生变形的可能。
如图2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结构21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连接段212,沿电路板模块的宽度方向X,第二连接段212分别设置在电路板1的相对两侧。沿电路板模块的长度方向Z,各第二连接段212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段211连接。第二加强部件213b与各第二连接段212以及第一加强部件213a均连接,或,第二加强部件213b一端与第二连接段212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加强部件213a连接。
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第二连接段212,以使支撑结构21能够形成封闭结构,同时对电路板1 的各边均进行支撑,极大地提升了电路板模块的整体结构强度。第一连接段211和/或第二连接段212可以设置有连接孔,电子元件的针脚能够从连接孔伸出,以便于电路板模块与通信设备进行连接。第二加强部件213b可以与第一加强部件213a呈“十”字型交叉设置,进一步提升对电路板1的中央区域的加强作用,从而降低电路板模块整体发生变形的可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结构21还具有第三连接段,第三连接段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段211和第二连接段212连接,第三连接段与第一连接段211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第三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之间具有第二预设夹角。
电路板1的形状不一定为矩形,可能会存在斜边,第三连接段可以沿电路板1的斜边设置,并与第一连接段211和第二连接段212进行配合围成适合该电路板1的安装区域,或,当电路板1的边缘设置有较高的电子元件,导致支撑结构21无法与电路板1的边缘连接时,可以通过设置第三连接段,由于第三连接段与第一连接段211和第二连接段212之间分别具有第一预设夹角和第二预设夹角,因此,第三连接段可以不沿电路板1的边缘设置,从而避让位于电路板1的边缘的电子元件,第一预设夹角、第二预设夹角的具体角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只要能够使第三连接段避让位于电路板1的边缘的电子元件即可。这样的设计能够使支撑结构21围成一个封闭式的结构,提升支撑结构21的整体结构强度,进而提升对于电路板1 的加强效果,同时还能够针对不同形状的电路板1进行加强,使支撑结构21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结构21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的方式可以使支撑结构21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段211和第二连接段212可以单独成型,并组装成支撑结构21,这样的设计使支撑结构21的结构更加灵活,可以根据电路板1的形状以及尺寸对支撑结构21进行调整,使支撑结构21能够更加适合电路板1,从而提升支撑结构21对电路板1的加强效果。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段211和第二连接段212可以通过角码拼接的方式进行连接,通过在第一连接段211和第二连接段212的连接位置设置角码3,能够有效提升第一连接段211和第二连接段212的连接位置的结构强度,降低支撑结构21发生变形的可能,进而降低电路板模块发生变形的可能。
如图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路板模块的壳体2还包括第一主体部22和第二主体部23,沿电路板模块的厚度方向Y,第一主体部22和第二主体部23分别位于电路板1 的相对两侧,且与支撑结构21连接。第一主体部22和第二主体部23能够对电路板1进行保护,从而降低位于电路板1的电子元件与其他部件碰撞,导致损坏的可能。同时第一主体部22 和第二主体部23还能够对电路板模块的结构进行加强,进一步降低电路板模块发生变形的可能。同时,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电路板模块具有支撑结构21,因此,相较于现有的电路板模块的钣金件,第一主体部22和第二主体部23的厚度可以适当减小,从而降低电路板模块的整体厚度,节省安装电路板模块所需的空间,以使单个通信设备中能够安装多个电路板模块,进而提升通行设备的通信带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支撑结构21,支撑结构21能够用于电路板模块,其中,支撑结构21包括第一连接段211、第二连接段212和加强部件213,第一连接段211与第二连接段 212连接,并围成安装区域,安装区域用于安装电路板1。加强部件213位于安装区域,并与第一连接段211和/第二连接段212连接。
第一连接段211和第二连接段212可以与电路板1的边缘连接,从而对电路板1进行加强,加强部件213能够降低支撑结构21发生变形的可能,同时还能够对电路板1的中央区域进行加强,进一步降低电路板1发生变形的可能,从而降低电路板模块整体发生变形的可能。
具体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加强部件213可以包括第一加强部件213a和/或第二加强部件213b,第一加强部件213a沿电路板模块的长度方向Z设置,并与第一连接段211连接,第二加强部件213b沿电路板模块的宽度方向X设置,并与第二连接段212连接。第一加强部件213a用于降低支撑结构21沿长度方向Z发生变形的可能,第二加强部件213b用于降低支撑结构21沿宽度方向X发生变形的可能,通过提升支撑结构21的结构,以使电路板模块的结构强度得到提升。
具体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部件213a和第二加强部件213b相互连接,二者可以呈“十”字型交叉设置,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提升支撑结构21的结构强度,还能够降低电路板1中央区域发生变形的可能。
支撑结构21可以仅包括第一加强部件213a或第二加强部件213b,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加强部件213a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二加强部件213b,支撑结构21的整体可以呈“日”字型、“田”字型等,第一加强部件213a和第二加强部件213b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第一加强部件213a和第二加强部件213b的数量越多,支撑结构21的整体结构强度也就越高,电路板模块的抗变形能力也就越好。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可以包括外壳4,安装槽 42和电路板模块,外壳4具有安装腔41,安装槽42设置在安装腔41的内壁,电路板模块通过安装槽42安装于通信设备,其中电路板模块以上任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电路板模块,由于电路板模块具有以上的技术效果,因此,包括该电路板模块的通信设备也具有上述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路板模块通过设置支撑结构21能够对电路板1进行加强,从而降低在安装或是拆卸的过程中电路板1发生形变,导致位于电路板1的电子元件的针脚偏离预定位置的可能,同时支撑结构21的加强部件213能够对电路板1的中央区域进行加强,进一步降低电路板模块发生变形的可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电路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模块包括:
电路板;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加强部件,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且沿所述电路板的边缘设置;
所述加强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中至少一者连接,所述加强部件在所述电路板模块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路板的投影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沿所述电路板模块的宽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二连接段沿所述电路板模块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沿所述电路板模块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
所述加强部件具有第一加强部件,所述第一加强部件沿所述电路板模块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与各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还具有第二加强部件,所述第二加强部件沿所述电路板模块的宽度方向设置,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一加强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段,沿所述电路板模块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连接段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相对两侧;
沿所述电路板模块的长度方向,各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
所述第二加强部件与各所述第二连接段以及所述第一加强部件均连接,或,所述第二加强部件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部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还具有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段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
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具有第二预设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通过角码拼接的方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沿所述电路板模块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位于所述电路板的相对两侧,且与所述支撑结构连接。
8.一种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用于电路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加强部件,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并围成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用于安装所述电路板模块的电路板;
所述加强部件位于所述安装区域,且所述加强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中的至少一者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包括第一加强部件和/或第二加强部件;
所述第一加强部件沿所述电路板模块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
所述第二加强部件沿所述电路板模块的宽度方向设置,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件和所述第二加强部件相互连接。
1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模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322584.1U CN213343055U (zh) | 2020-07-08 | 2020-07-08 | 一种支撑结构、电路板模块及通信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322584.1U CN213343055U (zh) | 2020-07-08 | 2020-07-08 | 一种支撑结构、电路板模块及通信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343055U true CN213343055U (zh) | 2021-06-01 |
Family
ID=76083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322584.1U Active CN213343055U (zh) | 2020-07-08 | 2020-07-08 | 一种支撑结构、电路板模块及通信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34305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38284A (zh) * | 2021-09-18 | 2022-09-09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电路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
2020
- 2020-07-08 CN CN202021322584.1U patent/CN21334305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38284A (zh) * | 2021-09-18 | 2022-09-09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电路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847651B (zh) | 摄像头组件及移动终端 | |
CN210405971U (zh) | 电路板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210008007U (zh) | 电子设备 | |
US20220271458A1 (en) | Differential pair module, connector,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shielding assembly | |
CN213343055U (zh) | 一种支撑结构、电路板模块及通信设备 | |
CN100356631C (zh) | 可动型连接器用加强引板及使用其的可动型连接器 | |
CN101151944B (zh) | 金属芯板的加强结构和电连接箱 | |
CN110635274B (zh) | 一种线路板组件、背板互连系统及电子设备 | |
US5898412A (en) | Transmit/receive antenna mounting enclosure | |
CN102695409B (zh) | 一种用于电路板上的屏蔽罩及其电子产品 | |
KR101324656B1 (ko) | 쉘의 구조가 개선된 인터페이스 커넥터 | |
CN210639534U (zh) | 一种高走线空间固定方式的板卡结构 | |
CN104684256A (zh) | 电路板及具有该电路板的移动终端和电路板的制造方法 | |
CN214592154U (zh) | 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 |
CN210579436U (zh) | 一种高可靠低成本工业插卡机箱 | |
CN210247152U (zh) | 组合拼接式电路板 | |
CN220674000U (zh) | 电路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 |
JPH07221475A (ja) | 電子装置 | |
CN221901083U (zh) | 一种多层式交叠电路板 | |
CN217336039U (zh) | 一种将电子元器件内置安装的多层电路板 | |
CN212696385U (zh) | 一种控制柜线路板便捷化装卸机构 | |
CN216161366U (zh) | Led显示装置的pcb板及led显示装置 | |
CN219123516U (zh) | 一种连接器、连接器固定组件及电子控制单元 | |
CN217561844U (zh) | 一种穿戴设备 | |
CN210351237U (zh) | 集成电路板和移动终端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