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35250U - 一种循环烘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烘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35250U
CN213335250U CN202022320301.6U CN202022320301U CN213335250U CN 213335250 U CN213335250 U CN 213335250U CN 202022320301 U CN202022320301 U CN 202022320301U CN 213335250 U CN213335250 U CN 213335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artition plate
cavity
fan
circulation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203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守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Dongg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Dongg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Dongg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Dongg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203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35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35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35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烘干装置,结构简单,能通过内循环的方式实现烘干功能。一种循环烘干装置,包括壳体与设置在壳体内的风机,所述壳体内设有送风腔与回风腔,所述送风腔与回风腔之间通过风机与分隔板分隔,所述送风腔与回风腔设置在分隔板与壳体之间,所述分隔板弯折形成烘干腔,分隔板的侧壁设有通气孔。送风腔与回风腔形成空气流动的回路,分隔板对风起到导向作用,在保证气流通过烘干腔,能与待烘干产品接触的前提下,控制气流的流量,防止因气流过大而影响气流通过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烘干设备中,通常采用循环风的方式来进行烘干,循环风的烘干方式能够节约能源,并且烘干效果较好。但是通常循环烘干设备中通常风机要设置在烘干室的外部,需要通过外部管道来将风机与烘干室进行连通,以外循环的方式进行烘干,外循环的方式生产成本大,难度较高,适用于大批量的产品烘干。
例如,专利号为201420299676.0的中国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三层型循环式食品烘干机,通过外置的风机与风道,实现了气流的循环,以提高烘干效果。但是该方案中的外置风道会导致设备体积庞大,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烘干装置,结构简单,能通过内循环的方式实现烘干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方案如下:
一种循环烘干装置,包括壳体与设置在壳体内的风机,所述壳体内设有送风腔与回风腔,所述送风腔与回风腔之间通过风机与分隔板分隔,所述送风腔与回风腔设置在分隔板与壳体之间,所述分隔板弯折形成烘干腔,分隔板的侧壁设有通气孔。送风腔与回风腔形成空气流动的回路,分隔板对风起到导向作用,在保证气流通过烘干腔,能与待烘干产品接触的前提下,控制气流的流量,防止因气流过大而影响气流通过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分隔板横截面为U形结构,U形结构内侧形成烘干腔,包括两个侧壁,至少一个所述侧壁设有通气孔,所述风机设置在分隔板侧面。U形结构形成一个腔室,侧壁的通气孔供气流均匀通过分隔板与烘干腔。
优选的,两个所述侧壁均设有通气孔。两个侧壁均设有通气孔可以保证通过烘干腔的气流更加充足,并且烘干腔的两侧都通风能够使经过烘干腔的气流更加均匀。
优选的,所述分隔板远离风机的一侧与壳体通过挡板连接,所述挡板连接分隔板的上端或下端,所述分隔板与壳体之间形成风道。挡板可以起到阻挡气流的作用,阻挡气流在分隔板与壳体之间的风道中经过,将气流导向分隔板,同时挡板还可以起到连接分隔板与壳体的作用,提高分隔板安装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分隔板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位于分隔板靠近风机的一侧,与分隔板本体之间形成风道;
当所述挡板连接分隔板上端时,导风板上端与分隔板连接;
当所述挡板连接分隔板下端时,导风板下端与分隔板连接。
气流从靠近风机的一侧进入烘干腔时,需要经过导风板的导流,避免了气流直接从分隔板侧面进入烘干腔,而是得到限流,气体一部分经过导风板与分隔板之间的风道进入烘干腔,另一部分分流向向另一侧,经过壳体与分隔板之间的风道流向烘干腔。若不设置导风板,大量气流直接从靠近风机的一侧流向分隔板,并进入烘干室,另一侧分流的风量较小,导致烘干腔两侧进入的气流量差别较大,从而令烘干效果较差。
优选的,两个所述侧壁之间间隔设有多个托盘,每个所述托盘下方均设有通气孔。多个托盘用于放置带烘干产品,托盘之间保持间隔可以为空气流动提供空间,并且托盘需要设置通风孔来保证气流顺利经过。
优选的,所述分隔板为两组,在风机两侧左右对称设置。风机设置在中央,可以同时向两侧送出气流,两组分隔板公用一组风机,可以使烘干装置结构更加紧凑。
优选的,所述送风腔内设有主换热器。主换热器用于对气流进行加热,提高烘干效果。主换热器可采用V形结构的翅片换热器,能够在较小空间内增加与气流的换热面积。
优选的,所述壳体设有风口。当壳体内气压过大或过小时,风口可以打开来平衡壳体内外的压力。
优选的,所述风口包括主进风口与换气口,所述主进风口设有副换热器。主进风口设置换热器可以在气流进入壳体内时预先进行加热,换气口既可以用于进风,也可用于向外接排出高湿度的空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内循环的方式进行烘干,可以避免外部风道的设置,简化设备结构,降低设备成本,并且减少动力的损失;
2.分隔板起到了划分送风腔与回风腔的功能,并且分隔板形成了烘干腔,分隔板的通气孔可以使气流均匀通过烘干腔,使气流与待烘干产品充分接触;
3.一组风机可以在两侧分别设置分隔板,提高了烘干装置内部空间的利用率,简化了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气流流向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顶部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风机,3-分隔板,4-送风腔,5-回风腔,6-烘干腔,7-挡板,8-主换热器,11-主进风口,12-换气口,31-侧壁,32-通气孔,33-托盘,34-导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循环烘干装置,包括壳体1与设置在壳体1内的风机2,壳体1内设有送风腔4与回风腔5,送风腔4与回风腔5之间通过风机2与分隔板3分隔,送风腔4与回风腔5均设置在分隔板3与壳体1之间,分隔板3弯折形成烘干腔6。分隔板3为两组,在风机2两侧左右对称设置,风机2下方设有主换热器8。
分隔板3横截面为U形结构,U形结构内侧形成烘干腔6,包括两个侧壁31,两个侧壁31均设有通气孔32。分隔板3远离风机2的一侧与壳体1通过挡板7连接,挡板7连接分隔板3的上端。分隔板3还包括导风板34,导风板34位于靠近风机2的一侧,导风板34上端与分隔板3本体固定连接。两个侧壁32之间间隔设有多个托盘33,每个托盘33下方均设有通气孔32。主换热器8使用V形的翅片主换热器,既能提供更大的换热面积,又不会对气流的运动太大的阻力,翅片散热器连接压缩机。壳体1设有主进风口11与换气口12,主进风口11设有副换热器,副换热器可采用平板结构的翅片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2所示,风机2向下送出气流进入到送风腔4,一部分气流经过导风板34与分隔板3之间的风道,然后通过该侧的通气孔32进入烘干腔6;另一部分气流绕过分隔板3,经过分隔板3远离风机2的侧壁31,再通过通气孔32进入烘干腔6。烘干腔6设置的托盘33上放置待烘干产品,气流在经过产品后运动到回风腔5,通过风机2继续在内部循环流动。气流经过主换热器8时可以进行加热。
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循环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与设置在壳体内的风机,所述壳体内设有送风腔与回风腔,所述送风腔与回风腔之间通过风机与分隔板分隔,所述送风腔与回风腔设置在分隔板与壳体之间,所述分隔板弯折形成烘干腔,分隔板的侧壁设有通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横截面为U形结构,U形结构内侧形成烘干腔,包括两个侧壁,至少一个所述侧壁设有通气孔,所述风机设置在分隔板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壁均设有通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远离风机的一侧与壳体通过挡板连接,所述挡板连接分隔板的上端或下端,所述分隔板与壳体之间形成风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循环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位于分隔板靠近风机的一侧,与分隔板本体之间形成风道;
当所述挡板连接分隔板上端时,导风板上端与分隔板连接;
当所述挡板连接分隔板下端时,导风板下端与分隔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间隔设有多个托盘,每个所述托盘下方均设有通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循环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为两组,在风机两侧左右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循环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腔内设有主换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循环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循环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包括主进风口与换气口,所述主进风口设有副换热器。
CN202022320301.6U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循环烘干装置 Active CN213335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20301.6U CN213335250U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循环烘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20301.6U CN213335250U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循环烘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35250U true CN213335250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73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20301.6U Active CN213335250U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循环烘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352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02901B2 (ja) エネルギー貯蔵システム用放熱装置およびエネルギー貯蔵システム放熱方法
CN101453856B (zh) 一种通信设备
CN213335250U (zh) 一种循环烘干装置
CN212299209U (zh) 室外机散热组件、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0425419U (zh) 新风处理设备
CN216522076U (zh) 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10411122A (zh) 一种用于冰箱的冷凝风道模块
CN111854338B (zh) 一种真空烤箱
CN213020576U (zh) 一种闭环除湿式平流送风烘房系统
CN211012152U (zh) 石膏线多温区烘箱
CN216080696U (zh) 一种稳流气流烘干房
CN217423784U (zh) 一种热风循环式箱式烘干机
CN215863777U (zh) 一种双路出风除湿机
CN111561742A (zh) 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及空调
CN220324523U (zh) 一种锂电池化成温箱
CN217817770U (zh) 一种高效烘干烘房
CN218973158U (zh) 一种热泵烘干机组
CN218915604U (zh) 烘干结构及烘干机
CN218678069U (zh) 一种内置除湿机构的配电柜
CN220670007U (zh) 一种烘干系统
CN210602555U (zh) 一种电池极板干燥房
CN209877125U (zh) 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及空调
CN216792811U (zh) 一种带有辅助导流排气结构的计算机服务器
CN211782176U (zh) 一种有循环风道的冰箱
CN217686264U (zh) 一种空气能热泵烘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