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29051U - 一种崩坡积高边坡柔性处理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崩坡积高边坡柔性处理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329051U CN213329051U CN202020027683.0U CN202020027683U CN213329051U CN 213329051 U CN213329051 U CN 213329051U CN 202020027683 U CN202020027683 U CN 202020027683U CN 213329051 U CN213329051 U CN 2133290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ope
- steel pipe
- processing structure
- anchor
- flexible proces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崩坡积高边坡柔性处理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崩坡积高边坡柔性处理结构,以降低处理难度、加快施工进度、提高适应变形能力、减小开挖和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结构具有自上而下分级开挖的边坡,对应每级边坡设有马道;沿所述马道布置有若干钢管桩,钢管桩下端穿过地层不整合界线,钢管桩上端露出于马道上,所述马道上浇筑有与所述钢管桩结合的压顶梁,所述边坡坡面上布置有框格梁,框格梁下方经锚拉板连接下方马道上的压顶梁;其中所述锚拉板经若干预应力锚索固定于边坡上,所述框格梁经若干砂浆锚杆固定于边坡。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利、水电、交通等土木工程崩坡积高边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崩坡积高边坡柔性处理结构。适用于水利、水电、交通等土木工程崩坡积高边坡。
背景技术
崩坡积体是边坡开挖时经常遇到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其变形和稳定性是工程地质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尤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其稳定性往往成为工程能否建设和安全运营的关键。
崩坡积高边坡通常采用挖除、抗滑桩、框格梁等进行处理:
挖除方案存在对环境破坏大、弃渣堆存困难等问题,尤其对于高边坡、大体积崩坡积体来说,大面积开挖对崩坡积体扰动大,开挖过程存在施工风险,并且大量堆渣会形成新的人工边坡稳定问题,需要进行二次处理;
抗滑桩方案施工困难、施工工期长、施工安全风险突出,当覆盖层较厚时,抗滑桩生根困难,而且刚性的抗滑桩对柔性的崩坡积体的变形适应能力差,易出现裂缝;
框格梁只能解决坡面浅层稳定问题,当崩坡积体高陡时,框格梁不仅施工困难,而且自身稳定问题突出,雨季时,框格梁底部土体容易脱空塌陷,出现局部稳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崩坡积高边坡柔性处理结构,以降低处理难度、加快施工进度、提高适应变形能力、减小开挖和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崩坡积高边坡柔性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自上而下分级开挖的边坡,对应每级边坡设有马道;
沿所述马道布置有若干钢管桩,钢管桩下端穿过地层不整合界线,钢管桩上端露出于马道上,所述马道上浇筑有与所述钢管桩结合的压顶梁,所述边坡坡面上布置有框格梁,框格梁下方经锚拉板连接下方马道上的压顶梁;
其中所述锚拉板经若干预应力锚索固定于边坡上,所述框格梁经若干砂浆锚杆固定于边坡。
所述钢管桩分成两序跳桩施工,采用跟管钻进,入岩深度大于等于1/3钢管桩桩长。
所述钢管桩沿管长方向钻4个灌浆孔,梅花形布置,钢管桩内部放置1束3 28、L=12m的锚筋束及1根Φ20mm注浆管。
所述钢管桩采用孔底返浆法注浆,钢管桩端部与桩孔孔底距离10cm,注浆先稀后浓,根据吸浆量调整水灰比,最后用浓浆封孔,堵塞长度一般为10cm,注浆材料采用M30水泥砂浆,灰砂比为1:1,水灰比为0.38~0.45,注浆压力 0.3~0.5MPa,屏浆压力0.5MPa,稳压5~10min。
所述预应力锚索接于所述锚拉板的中心线上,长短间隔布置,长度按锚入基岩8m~10m控制,根据现场实际覆盖层厚度调整。
对所述预应力锚索进行注浆、张拉和锁定,预应力锚索按50%的设计张拉力张拉。
所述砂浆锚杆设置于所述框格梁的节点处。
所述框格梁、锚拉板、压顶梁和钢管桩浇筑形成整体。
所述锚拉板上预留有排水孔I。
一种崩坡积高边坡柔性处理结构的施工方法如下:
自上而下分级开挖边坡,开挖一级后支护一级;
沿马道方向布置钢管桩;
钢管桩注浆;
边坡坡面上设置锚索孔、砂浆锚杆和边坡排水孔II,并在锚索孔内设置预应力锚索;
浇筑压顶梁、锚拉板和框格梁,压顶梁、锚拉板和框格梁连接形成整体;
对预应力锚索进行注浆、张拉和锁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钢管桩+压顶梁+锚拉板+预应力锚索+框格梁”崩坡积高边坡柔性处理结构降低了处理难度、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结构适应变形能力、减少了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钢管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钢管桩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崩坡积高边坡柔性处理结构,具有自上而下分级开挖的边坡8,对应每级边坡8设有马道11。
本实施例中沿马道11布置有若干钢管桩1,钢管桩1下端穿过地层不整合界线12,钢管桩1上端露出于马道11上。马道11上浇筑有与钢管桩1结合的压顶梁2,边坡8坡面上布置有框格梁4,框格梁4下方经锚拉板3连接下方马道11上的压顶梁2。
本例中,锚拉板3上对应边坡8上的预留有排水孔I9。锚拉板3经若干预应力锚索5固定于边坡8上,预应力锚索5布置在锚拉板3中心线上,长短间隔布置,其中锚索长度可根据现场实际覆盖层厚度调整。框格梁4布置在锚拉板3以上开挖边坡8上,锚拉板3作为框格梁4的底梁与框格梁4浇筑形成整体,框格梁4节点处系统布置砂浆锚杆7。
本实施例的施工方法如下:
a、自上而下分级开挖,每级边坡8开挖至设计坡比1:i,开挖一级后支护一级。
b、沿马道11方向布置两排钢管桩1,间距0.6m,排距0.5m,梅花形布置,该钢管桩下端穿过地层不整合界线12,入岩深度不少于1/3桩长。钢管桩1分成两序跳桩施工,以避免相邻孔位相互影响,为防止孔内垮塌,采用跟管钻进。
如图2、图3所示,钢管桩1具有外径Φ108mm,壁厚4.5mm的钢管,钢管上沿管长方向钻4个灌浆孔16,间距0.5m,孔径Φ20mm,梅花形布置,距离钢管底部0.5m开始布孔,钢管桩1内部放置1束L=12m锚筋束13及1根Φ20mm注浆管14。
c、钢管桩1采用孔底返浆法注浆,钢管与桩孔孔底留10cm深空隙17,压浆先稀后浓,根据吸浆量调整水灰比,最后用浓浆封孔,以保证压浆密实,堵塞长度可根据实际压力调整。注浆材料采用M30水泥砂浆15(灰砂比1:1),水灰比为0.38~0.45,注浆压力0.3~0.5MPa,屏浆压力0.5MPa,稳压5~10min。
d、坡面布置预应力锚索5的锚索孔6、砂浆锚杆7和边坡排水孔II10。为防止孔内垮塌,采用跟管钻进锚索孔6;砂浆锚杆7布置于框格梁4节点处, (L=9m/6m),锚杆方向垂直坡面;于马道11上方1m处布置一排边坡排水孔 II10Φ100,L=10m@3m,通过预留排水孔I9穿出锚拉板3,锚拉板3上方开挖坡面系统布置边坡排水孔II10Φ100,L=10m@4m×4m,所有排水孔均上仰10°,内插Φ75排水花管,设反滤;
e、沿马道11方向在钢管桩1顶部整体浇筑压顶梁2和锚拉板3,每隔12m 设一道结构缝,缝宽2cm,缝内填充沥青木板。
锚拉板3以上开挖边坡8浇筑框格梁4,锚拉板3作为框格梁4底梁与框格梁4浇筑形成整体,框格梁4每隔12m设一道结构缝,缝内填充沥青木板。
f、对预应力锚索5进行注浆、张拉和锁定,预应力锚索5按50%的设计张拉力进行欠张拉,并根据锚索张拉力损失情况适时进行补偿张拉。
Claims (9)
1.一种崩坡积高边坡柔性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自上而下分级开挖的边坡(8),对应每级边坡(8)设有马道(11);
沿所述马道(11)布置有若干钢管桩(1),钢管桩(1)下端穿过地层不整合界线(12),钢管桩(1)上端露出于马道(11)上,所述马道(11)上浇筑有与所述钢管桩(1)结合的压顶梁(2),所述边坡(8)坡面上布置有框格梁(4),框格梁(4)下方经锚拉板(3)连接下方马道(11)上的压顶梁(2);
其中所述锚拉板(3)经若干预应力锚索(5)固定于边坡(8)上,所述框格梁(4)经若干砂浆锚杆(7)固定于边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崩坡积高边坡柔性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1)分成两序跳桩施工,采用跟管钻进,入岩深度大于等于1/3钢管桩桩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崩坡积高边坡柔性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1)沿管长方向钻4个灌浆孔(16),梅花形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崩坡积高边坡柔性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1)采用孔底返浆法注浆,钢管桩端部与桩孔孔底距离10cm,注浆先稀后浓,根据吸浆量调整水灰比,最后用浓浆封孔,堵塞长度一般为10cm,注浆材料采用M30水泥砂浆(15),灰砂比为1:1,水灰比为0.38~0.45,注浆压力0.3~0.5MPa,屏浆压力0.5MPa,稳压5~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崩坡积高边坡柔性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锚索(5)接于所述锚拉板(3)的中心线上,长短间隔布置,长度控制在锚入基岩8m~10m的范围,根据现场实际覆盖层厚度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崩坡积高边坡柔性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预应力锚索(5)进行注浆、张拉和锁定,预应力锚索(5)按50%的设计张拉力张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崩坡积高边坡柔性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浆锚杆(7)设置于所述框格梁(4)的节点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崩坡积高边坡柔性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格梁(4)、锚拉板(3)、压顶梁(2)和钢管桩(1)浇筑形成整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崩坡积高边坡柔性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拉板(3)上预留有排水孔I(9)。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27683.0U CN213329051U (zh) | 2020-01-07 | 2020-01-07 | 一种崩坡积高边坡柔性处理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27683.0U CN213329051U (zh) | 2020-01-07 | 2020-01-07 | 一种崩坡积高边坡柔性处理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329051U true CN213329051U (zh) | 2021-06-01 |
Family
ID=76058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027683.0U Active CN213329051U (zh) | 2020-01-07 | 2020-01-07 | 一种崩坡积高边坡柔性处理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32905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42161A (zh) * | 2020-01-07 | 2020-04-21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崩坡积高边坡柔性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17905087A (zh) * | 2024-01-25 | 2024-04-19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陡倾顺层岩质特高陡边坡立体加固方法及结构 |
-
2020
- 2020-01-07 CN CN202020027683.0U patent/CN21332905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42161A (zh) * | 2020-01-07 | 2020-04-21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崩坡积高边坡柔性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17905087A (zh) * | 2024-01-25 | 2024-04-19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陡倾顺层岩质特高陡边坡立体加固方法及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127900B (zh) | 穿堆积体浅埋偏压隧道明拱暗作半墙半拱防护构造的施工方法 | |
CN112554198B (zh) | 紧邻高层建筑物的深基坑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 |
CN104110038A (zh) | 深厚淤泥质软土地区大面积基坑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 |
CN107503257A (zh) | 一种傍山高填路堤稳定与变形控制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10847224A (zh) | 填方边坡重力式挡土墙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7109475U (zh) | 傍山高填路堤稳定与变形控制结构 | |
CN103114595A (zh) | 支护桩预留核心土双支墩斜内撑基坑支护方法及装置 | |
CN103015429A (zh) | 长螺旋旋喷搅拌水泥土型钢桩基坑止水支护方法 | |
CN105756091A (zh) | 一种控制邻近建筑物变形的地铁车站基坑施工方法 | |
CN213329051U (zh) | 一种崩坡积高边坡柔性处理结构 | |
CN115539048A (zh) | 一种用于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施工方法 | |
CN102235007B (zh) | 上钉下桩组合的深基支护方法 | |
CN114575355B (zh) | 一种土护降施工方法 | |
CN111042161A (zh) | 一种崩坡积高边坡柔性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4125850U (zh) | 一种设有钢管混凝土桩和预应力锚索的悬臂式棚洞 | |
CN109577322A (zh) | 一种用于土体内部既有桩基接桩的施工装置 | |
CN220953484U (zh) | 一种隧道洞口高边坡联合支护结构 | |
CN112813984B (zh) | 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施工方法 | |
CN215053032U (zh) | 一种深基坑临近既有浅基础的保护结构 | |
CN212405174U (zh) | 一种上部土层下部软岩基坑的支护结构、建筑 | |
CN209742895U (zh) | 一种浅埋隧洞冒顶坍方处理结构 | |
CN209703493U (zh) | 一种用于土体内部既有桩基接桩的施工装置 | |
CN109653193B (zh) | 逆作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 |
CN114086969A (zh) | 一种隧道进洞施工方法 | |
CN208152061U (zh) | 适用于软土地质的单向进占法钢管桩围堰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